補陽還五湯治驗_第1頁
補陽還五湯治驗_第2頁
補陽還五湯治驗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補陽還五湯治驗補陽還五湯治驗首席醫學網2004 年 07 月 24 日 16:59:00 Saturday加入收藏夾作者:林剛【關鍵詞】 補陽 補陽還五湯出自醫林改錯 ,方由黃芪、當歸尾、赤芍、 地龍、川芎、桃仁、紅花組成。 其功效補氣活血, 祛瘀通絡。 筆者運用該方治療慢性肺膿腫等病癥,均收到滿意療效。 1 慢性肺膿腫患者,男, 58 歲,2000 年 6月 2 日初診。主訴 咳嗽咯痰伴胸痛發熱 10 月余。患者 10 月前曾患急性肺膿腫, 經西醫治療癥情好轉。 10 個月來,咳嗽呈陣發性, 夜間尤甚, 咯吐濁痰,胸痛隱隱,氣短,低熱(不超過38 C),全身乏力,精神不振,飲食量少,舌質淡胖

2、苔白膩,脈緩。 X 線片 提示 :右上肺野可見蜂窩狀模糊陰影,范圍約3cm 左右,伴少量纖維化。診為慢性肺膿腫,證屬氣血不足,瘀血阻肺, 日久化膿,正虛邪戀。治宜補氣益血,祛瘀排膿。方以補陽 還五湯加味,處方 :黃芪 100g ,當歸 50g ,桃仁 15g ,赤芍 10g ,川芎 10g ,地龍 10g ,桔梗 10g ,沙參 20g ,麥冬 20g , 魚腥草30g,青蒿30g。5劑水煎服,每日1劑。患者藥后 咳嗽減輕, 咯痰量少色白, 胸痛已除, 虛熱已退, 精神好轉,飲食增加。再以上方加白術 15g 、茯苓 15g ,培土生金,繼進6劑。患者藥后喜而相告,諸癥皆除。X線片提示右肺紋理稍

3、模糊。再擬上方去桔梗,青蒿加川貝母 15g ,百合 15g 以補肺納氣,再進 10 劑鞏固療效。后隨訪未見復發。 按:本患者由于正氣虛弱,邪氣留戀,瘀血阻肺,日久成膿, 正虛無法驅邪外出而致病。治宜補氣益血,祛瘀排膿。方用 大劑量黃芪、當歸益氣補血,扶正祛邪,且又能托瘡生肌 ; 桃仁、赤芍、川芎活血祛瘀,瘀祛膿消 ;桔梗、魚腥草清肺排 膿;沙參、冬麥滋陰潤肺 ;地龍解痙止咳,解毒通絡 ;青蒿清退 虛熱。癥情好轉,稍加更改以鞏固療效,由此益氣養血,瘀 祛膿消,其病自愈。2 腦血栓形成患者,女, 72 歲, 2001 年 9 月 20 日初診。患者有高血壓 病,病史 6 年。 2 月前,患者因鄰里

4、糾紛,情志過激后跌仆 在地感頭痛眩暈,后右側肢體活動不利,右手不能握物,右 下肢不能站立行走,經 CT 檢查診為左側大腦中動脈血栓形 成。西醫給予甘露醇、脈絡寧、血塞通等藥物處理后,病情 稍有好轉。診見 :右側肢體活動不利伴浮腫, 右上肢不能抬舉, 右手不能握物, 右下肢不能站立行走, 口眼歪斜, 言語不清, 面色萎黃, 小便頻數, 舌淡苔薄, 脈弦細澀。 此為氣虛血瘀, 脈絡痹阻。 治宜補氣活血, 通經活絡。 方以補陽還五湯加味, 處方:黃芪 200g ,歸尾 10g ,川芎 10g ,赤芍 15g ,干地龍10g ,桃仁 10g ,紅花 10g ,丹參 30g ,懷牛膝 30g ,太子參2

5、0g,全蟲5g,郁金15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7天。 患者藥盡后頭痛頭暈已除,右上肢稍能抬舉,腫脹已消,右 下肢在家人攙扶下能站立行走,但步態不穩,精神好轉,小 便正常。再以上方繼進 10 劑。藥后患者能拄拐杖行走。再 擬以方加天麻 15g ,右手已能握筷吃飯,余癥皆除。 按:本患者系年高體弱, 正氣方虛, 氣虛不能運血, 氣不能行, 血不能榮,氣虛血瘀,脈絡痹阻,筋脈肌肉失于濡養所致。 方用大劑量黃芪和太子參以補氣,使氣旺血行,周行全身 ; 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丹參活血祛瘀,通利血脈 ; 干地龍、全蟲通經活絡 ;牛膝通三焦,祛瘀血,通血脈。諸藥 共奏補氣活血,通經活絡之功。3

6、子宮內膜異位癥 患者,女, 26 歲,工人, 2002 年 4 月 6 日初診。患者 4 年 前,經期曾淋雨受寒,后行經時少腹部疼痛,行經量多,淋 漓不盡, 色紫暗有血塊, 經期延長。 西醫診為“子宮內膜異位 癥”,婚后 3 年未孕,屢治效微。診見 :經期少腹部疼痛,行 經量多,色紫暗有血塊,腰膝酸軟,面色萎黃,全身乏力, 精神抑郁,舌質淡苔薄邊有瘀點,脈弦細。患者證屬寒凝血 瘀,氣虛下陷,沖任不固,瘀阻胞宮。治宜補氣活血,溫經 祛瘀。方擬補陽還五湯化裁,處方 :黃芪 100g ,當歸 15g , 川芎 10g ,赤芍 15g ,桃仁 10g ,紅花 10g ,白芍 15g ,丹參20g,吳茱

7、萸5g,肉桂5g。4劑,水煎服,每日1劑。 患者服藥后腹痛減輕, 行經量減, 色暗紅無血塊, 精神好轉。 再擬上方 5 劑,藥盡停藥。 2002 年 5 月 8 日診 :行經時腹痛 已除,色紅無血塊,腰膝酸軟未作,精神可,面色紅潤,擬 上方繼進5劑,藥后諸癥已除。再擬上方去丹參20g,加枸杞子15g,女貞子15g,菟絲子15g以補腎滋陰,繼進10 劑。患者藥后月經 2 月未至,查尿 HCG (陽性)。后生一女 孩,患者夫妻喜而相告。按:本患者, 由于經期受寒, 寒凝胞宮, 瘀血阻滯 ;病程日久, 行經量多,氣隨血失,正氣虛弱,氣虛、血瘀、寒凝三者合 而為病。故以補陽還五湯加味。方用黃芪大劑量以

8、補氣,以 養血,氣行則血行,血行則瘀去 ; 當歸、赤芍、白芍、川芎養 血活血 ;合桃仁、紅花、丹參活血祛瘀而生新 ;吳茱萸、肉桂 溫經散寒,諸藥合用則正氣得補,瘀血得去,寒凝得消,諸 病何由不愈哉 !4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女, 16 歲, 2001 年 10 月 2 日初診。患者 12 歲月經 初潮后,出現鼻衄,口腔粘膜潰瘍出血,雙大腿內側可見大 小不等青紫瘀斑, 后每 1 、2 月出現 1 次,經查血等檢查后, 西醫診斷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曾用西藥強的松、安絡血、 止血敏、維生素 K 1 等藥物處理效果不佳。診見 :雙大腿內 側及腰背部散在呈對稱性出現大小不等青紫瘀斑,頭暈目眩, 心悸氣

9、短,神倦乏力,失眠多夢,盜汗,飲食量少,行經量 多,形體消瘦,面色蒼白,舌質淡苔白,脈細澀。證屬氣虛 不能攝血,血瘀溢于肌腠。治宜補氣攝血,化瘀消斑。擬補 陽還五湯化裁。方用 :黃芪 120g ,當歸 20g ,川芎 10g ,赤 芍 15g ,白芍 15g ,紅花 10g ,黨參 30g ,生地 30g ,地榆 30g ,棕櫚炭 15g ,血余炭 15g,5 劑,水煎服,每日 1 劑 患者藥盡后腰部青紫瘀斑已消,頭暈目眩未作,余無不適。 再擬上方諸藥加大劑量 10 倍,共研末,每次 10g 、每日 3 次,紅糖水沖服,藥盡諸癥皆除。 1 年后隨訪未見復發。 按:本患者由于經來過早,加之行經量多,日久氣隨血失,正 氣虛弱,氣不攝血,血溢于外,瘀于肌腠,加之血不循經流 注,不能榮養百脈而為病。方用大劑量黃芪和黨參以重在補 氣健脾以統血 ;當歸、川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