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王維詩四首》教案-粵教版_第1頁
高一語文《王維詩四首》教案-粵教版_第2頁
高一語文《王維詩四首》教案-粵教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一語文王維詩四首教案- 粵教版王維詩四首學習目標:1、了解王維的生平,結合詩人的經歷理解作品;2、品味詩人 “詩中有畫 ”的山水田園詩特色;3、送別詩中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4、王維詩歌中蘊含的佛理。學習要點:一、關于作者王維( 701-761),字摩詰,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據記載,王維九歲就能寫 詩。像那首膾炙人口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是王維十七歲時寫的。王維精通音樂,擅長草書和隸書,繪畫的成就尤其突出,以致宋代大詩人蘇軾稱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他的詩歌創作,就是以這種全面的藝術修養為基礎的。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載。佛經維摩詰經,是智者維摩詰居士與弟子講學之

2、書。王維的名和字取于此。王維后半生之避世與佛教有關。開元進士。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他的詩歌風格也發生了變化,早年那種意氣風發的詩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融合畫意、詩情和禪理的山水詩。這種小詩像一幅畫,詩情清淡,卻又蘊涵著不可捉摸的禪理。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抒發主人公完全跳出了名韁利鎖的磁場,內心有一種以安全感為地基的從容不迫,從而能進入一種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不帶任何功利的審美目光,自得其樂地去發現極其平凡、有時旁人發現不了的自然美。他這類詩成就極高,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故后世人稱其為 “詩佛 ”。二、王維和山水田園詩?源于

3、老莊哲學,?成于淵明手筆,?繼于大謝(謝靈運)小謝(謝眺),?盛于唐代王(王維)孟(孟浩然),?影響追隨者韋應物、柳宗元。山水田園詩人以王維、 孟浩然為代表, 因此也稱王孟詩派。這些詩人用開闊的胸懷, 深細敏感的審美嗅覺, 來描繪山水風景的優美壯麗,歌詠田園生活的閑適靜謐,從一個側面折射出盛唐時期社會的安定,農民的安居樂業和時代精神的開朗樂觀。最杰出的山水田園詩人是王維。 三、作品研讀(一)積雨輞川莊作王維積雨空林煙火遲, 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 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 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 海鷗何事更相疑? 譯文 下了好久的雨,空寂的叢林上空,炊煙緩緩上升,農

4、婦蒸了藜菜,煮好黍飯,送給在東邊田里干活的人吃。雨后迷茫的水田上飛著白鷺,濃蔭的樹叢中黃鸝鳥婉轉鳴叫。我素喜習靜,早上去看木槿花,又在松樹下準備齋食,去采摘帶露水的嫩葵葉。我已經與世無爭了,誰又何必再對我起疑心呢?王維山水田園詩特點1 詩中有畫分析這首詩的頷聯 “詩中有畫 ”的藝術特色此詩寫輞川之夏景,給人以畫意盎然的印象。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一聯,白鷺雪白,黃鸝金黃,色彩差異明顯;于白鷺描繪其飛行,而黃鸝則直說其啼鳴。在背景上, “漠漠 ”,寫出了水田一望無際,蒼茫一片; “陰陰 ”,描繪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這樣,碧空中白鷺高飛,綠樹與黃鸝相襯,如一幅畫展現在讀者面前。

5、此正可謂“詩中有畫 ”。(二)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山水田園詩特點2 以禪入詩分析這首詩中蘊含的禪意:描寫辛夷花開,盡管很美,但由于生長在絕無人跡的山澗旁,這里與塵世的喧囂恰恰相反,只有一片自然的靜寂,所以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自開自落,沒有生的喜悅,亦無死的悲哀,全然沒有那種“花開易見落難尋 ”的苦楚,而是清幽深隱,含著空漠淡遠的禪心。“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不謂聲律之中,有些妙詮。在王維的山水詩中,是空靜澄明的,沒有“人生如夢 ”的喟嘆,也沒有 “物是人非 ”的凄涼,更沒有 “因果報應 ”的表露。 這是一

6、種純粹的 “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一種對世界、 人生在深層次上認知后的平和 心境,忘我忘情。勾勒出的是一個迷迷蒙蒙不可捉摸、虛無縹緲的意境。王維以禪入詩, 以山林勝景為客觀描寫對象,表現出詩人孤寂愛靜的性格特點,同時, 在禪與詩的結合中,營造出了獨特的藝術意境,充分體現了清淡空靈的風格,另外又因王維是畫家,結合繪畫技巧入詩,從而使這類山水詩達到了藝術的極致。(三)送沈子福歸江東王維楊柳渡頭行客稀, 罟師蕩槳向臨圻。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歸。分析王維送別詩的景物描寫與表達情感的關系 借景抒情時值春光無限、桃紅柳綠之際,大江兩岸春光明媚,詩人覺得心中對友人無限惜別之情,正如眼前所見的一

7、派春光,彌漫于大江南北,隨友人一同歸去。詩人巧設比喻,以有形可感的春色來比喻無形的相思,且境界遼闊,這是以景喻情。對比分析渭城曲 ,找其借景抒情的異同點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前二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主要寫 “朝雨 ”和“柳 ”兩種景物。柳,與 “留 ”諧音,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暗含依依不舍之意。路上行人和車輛揚起的微塵被 “朝雨 ”沾濕, “客舍 ”和柳枝在 “朝雨 ”的浸潤下顯得格外清新,就在這樣的背景中與友人勸酒惜別。這是以景襯情。(四)觀獵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

8、,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體會詩歌中氣氛急緩的變化,領悟對比的表現手法的作用。自讀詩歌后的資料信息對詩歌的分析。體會詩歌起承轉合的節奏變化。提問:詩歌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對于情感表達有什么作用?此詩采用對比的表現手法。狩獵時風勁鷹疾,氣氛相當之緊張;獵后風定云平,獵手們心滿意足,躊躇滿志。寫景都是為了表達情感,在景物的變化中見出感情的消長變化,顯得搖曳生姿,韻味十足。四、總結“詩佛 ”王維在盛唐時期以開闊的胸懷,細膩的情感對山水田園進行吟詠,對自然景物加以贊美,為后代留下了諸多美妙的詩篇。他把自己對于繪畫色彩的領悟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寓于山水田園詩中,形成了兩

9、個 非常鮮明的藝術特色 詩中有畫、以禪入詩,讓讀者既有對想象中美景的向往,又有對人生的深層次哲學思考。同時,他的送別詩也發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把離別時的情感映襯得更加濃厚。王維的一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恬靜的詩篇,然而他的一生卻并非如詩歌般表現得那么恬靜安然,我們期望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研究一下王維的散文,研究一下王維痛苦掙扎的一生。【模擬試題】江蘇 秦葆一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柳宗元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注 本詩作于柳宗元被貶永州之時。西園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閱讀訓練】1、請結合全詩,說出作者寫“露 ”“月”“泉”“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