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心設計、積極實踐、提高效率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魏先軍,艾曉杰上海交通大學(200240E-mail:wei2000摘要:語言學習是輸入(視聽閱讀、吸收(加工記憶和輸出(說寫譯 的過程。本文從語言輸入輸出理論出發,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探討了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組織實施與提高教學質量的過程。通過課堂教學實例,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語言輸入與輸出質量的方法和途徑,借助多媒體網絡,融合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和激發師生的教與學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以加快外語教學的改革進程。關鍵詞:多媒體網絡;大學英語;教學;方法1 前言面對經濟全球化的信息時代,英語作為世界最通用語言是進行國際交往
2、、增進了解、促進發展的重要工具,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1。長期以來,英語教學雖然在硬件投入,課程改革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是現代高等教育理念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指導顯然滯后于國際先進模式,從而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高。語言的輸入、吸收和輸出問題是英語習得研究的一個重大領域,產生許多的學說。其中Krashen 的輸入假說( Input hypothesis和Swain的輸出假說(Output hypothesis 得到廣泛認同1,2。大量證據表明,大腦中專職的語言區至少有兩個系統:以某種方式存儲信息的認知系統;信息理解和發出的運用系統3。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將認知和運用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利用各種手段最大
3、效率地進行有效輸入和積極輸出,是我們語言工作者一直在探討和力圖解決的問題。2 語言習得的理論基礎4Krashen的語言“輸入假說”理論認為:可理解性輸入( Comprehensible input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和關鍵,語言的輸入只有具備i + 1 ( i是指學生現有的英語水平,1是指學生將要達到的更高一級的語言水平的特征,才能生效。可理解性輸入強調語言輸入的意義必須為學習者所理解,而輸入的語言形式或功能則應超出現有水平。“如果輸入的形式已為學習者所知,那么這種輸入只能是練習已掌握的語法規則,不能提高學習者的輸出能力”5;輸入只是外因,為了使輸入的語言知識盡快融入學生的知識系統中,逐漸被有
4、效的吸收。要使外因轉化為內因,還需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情緒、動力和自信心等“情感因素”(Affective factors。根據“情感過濾假說”(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情感因素對語言學習的輸入有著過濾和制約的作用。“過濾”程度越強,語言輸入的損耗就越大,習得的收效就越小。因此創造積極和諧的課堂氣氛,降低“情感過濾”是促使輸入向習得轉化的必備條件之一;語言的輸入內容必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即語言的輸入只有富有情趣,并且有一定的個人意義,才能引起注意,激發學習動機,從而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語言的輸入只有依托于一定的情景(Context、借助于相應的超語言信息(Ext
5、ra linguistic clues才能被理解,即抽象的輸入會增加“過濾”,使對語言輸入的理解大打折扣。所以語言教學必須創造一定的情境,并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加拿大學者Swain6 基于浸入式教學研究,提出了語言的輸出理論:“可理解輸入”在習得過程中固然有很大作用,但仍不足以使學生全面發展他們的英語水平。進而指出,如果學生想使他們的英語既流利又準確,不僅需要“可理解的輸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輸出”。輸出除了能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流利程度外,還能提高學習英語的準確性,在交際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學生不得不將自己的語言表達修改得更連貫、更準確,促使他們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以便能成功地交流信息。因此
6、,語言的輸出與輸出不可分割,對語言習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總之,輸入是教學的關鍵和前提,提高輸出效率是目的。輸入不可能自發轉化為輸出,只有經過學生理解、吸收,并伴以實踐和輸出,才能被內化和掌握。因此,處理好大學英語教學中輸入、吸收和輸出的關系,對教學成敗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3 大學英語教學現狀通常的大學英語教學中,輸入與輸出的比例普遍存在著嚴重失衡的現象7。在2004年新的教學大綱實施以前,整個大學英語教學以“輸入型教學”為主導。調查顯示,學生接受輸入的時間占學習總體時間的80 %以上,其中輸入內容為詞匯、短語和語法,主要來自教師對精讀和聽力教材的講解,加上學生背字典、做大量的客觀選擇題。一般
7、情況下,英語課為每周4學時,其中3學時在傳統教室進行,是黑板加粉筆的教學,缺乏多維的感覺刺激和生動形象的語言環境;1學時在配有錄音機的聽力教室學習。在課堂學習中,每班40位學生,每課時45 min,多數時間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輸入,學生極少的語言輸出僅限于句型造句或寫作文。這種過度重視輸入而輕視輸出的教學,是造成大學英語“費時低效”、“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的根源。2003年,教育部高教司發出關于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將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轉到“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應用方面。于是,大學英語教學開始向“輸出型教學”傾斜。清華大學、上海外語教育、外語教學與研究和高等教育等權威出
8、版社分別推出了4套多媒體網絡教學軟件,供全國180所高校試用。同時,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提出了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其中,要求大學英語教學重視打好語言基礎,注意提高文化素養,把教學重點放在打好語言基礎上。語言基礎包括語言知識和語言應用能力,前者指語音、語法和詞匯等方面的知識,后者指綜合運用這些知識進行讀、聽、說、寫和譯等語言活動的能力。正確的語音語調、扎實的語法,一定的詞匯量和熟練的詞匯運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語言應用能力。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也必將促進語言知識的加深和鞏固。大學英語教學還應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加深對世界的了解,借鑒和吸收外國文化精華,
9、提高文化素養。文化和語言有著密切的聯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助于促進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遵循教學改革的大方向,我校從2002年起就開始使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多媒體網絡教材新視野。由于受條件所限,起初的教學與非多媒體網絡教學差異不大,因此在實踐中試圖從理念上有所突破,方法上有所創新。2004年,在新一輪的教學中,基于改善的多媒體網絡教學條件,總結之前的經驗,我大膽嘗試了傳統的“輸入型教學”與流行的“輸出型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力求輸入與輸出的有機的結合,使輸入和吸收更加有效,進而產生更積極的輸出。保證每學期16周的課堂教學時間,完成多媒體網絡教材新視野的八個單元。每周4學時英語課,2學時在
10、配備電腦和投影儀的多媒體教室;2學時由學生在計算機房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第一和第二學期的基礎教學階段,將教學重點放在有效的輸入和吸收方面;第三和第四學期,將課堂則變成了學生操練和展示其英語能力的舞臺,促使學生積極思考,熱情投入,學以致用,重在輸出。4 實踐案例經過兩輪四年的教學實踐,在不斷的嘗試和調整中,提高了教學質量。問卷調查表明,基礎階段以輸入為主、提高階段強調輸出的教學方法受到85.9%學生的歡迎,9.2%的認為可以接受,另有3.3%的感到無所謂,還有1.6%的抱怨學習內容太多,壓力大。68%的希望增加自主學習學時,23%的認為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比例適當。45%學生認為大量輸入給他們帶
11、來的最大益處是提高了考試成績,30%學生認為獲得消息比提高考試成績重要。在總結教學得失的同時,自己得到如下的體會。4.1 基礎階段重在輸入和吸收,兼顧輸出在“輸入型教學”思想指導下,教學中增大了學生的閱讀量,注重學生對語言知識的點滴積累,扎實地打好語言基本功。在授課時邊輸入知識邊教學習方法,讓學生真正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并提高應用能力。這一點之所以可以順利進行,也得益于學生較扎實的英語基礎、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良性的競爭環境。以新視野第二冊的第四單元為例,用6學時完成。該單元的主題是:Section A Study AbroadSection B Experiences in ExileSectio
12、n C My First Day Abroad學時1:口語課地點:傳統教室目的:熟悉課文主題,操練口語,促進了小組合作,為寫作提供了素材。(1每位學生寫下以下兩個問題答案的關鍵詞(10 min(知識輸出1Please make a list on your purposes of attending university (more than five.Please make a list on the challenges you meet when studying abroad (more than five .(2每組討論達成共識,列出認為最主要的五個purposes和challeng
13、es(10 min(3各組依次在全班陳述,同時板書列出(10 min(知識輸出2(4最后全班根據重要程度列出10項,學生做記錄(15 min(信息輸入1學時2:閱讀課精讀地點:傳統教室目的:通過 Preview 了解三篇文章內容,精學 Section A Study Abroad。(1大聲朗讀并背誦 Preview(10 min(2默讀Section A Study Abroad一遍。同時列出所獲信息(at least five(10 min(信息輸入2(3班級討論,集思廣益,黑板上列出15條信息。鼓勵提供信息多的學生(15 min(知識輸出3(4朗讀Section A Study Abroa
14、d一遍。標記出生詞、詞組和好的表達(10 min(信息輸入3學時3:自主學習課(1教材學習地點:計算機房目的:掌握Section A Study Abroad的語言點(1聽課文錄音(5 min(信息輸入4(2根據所提供的菜單,學生逐一完成要求掌握的語言點,并閱讀例句(25 min(信息輸入5(3學生根據自身的水平,學習語言點、了解背景知識(15 min(信息輸入6學時4:自主學習課(2相關知識拓展地點:計算機房目的:擴展相關知識(1每位學生查找一篇與主題相關文章,上傳到新視野網站提供的“師生論壇”(15 min(信息輸入7(2在“師生論壇”上閱讀至少兩篇同學上傳的文章,并寫出Summary(3
15、0 min(信息輸入8學時5:閱讀課泛讀地點:傳統教室目的:泛讀Section B Experiences in ExileSection C My First Day Abroad(1默讀并標記生詞、詞組和好的表達(25 min(信息輸入9(2教師精解課文(20 min(信息輸入10學時6:運用實踐課地點:傳統教室目的:檢查學生學習情況(1聽寫課文重要表達方式(10 min(知識輸出4(2請10位同學表述在“師生論壇”上讀到的文章內容(30 min(知識輸出5(3教師從“師生論壇”選出10篇文章,供課外學習。整個過程知識輸入10次,輸出5次,輸入:輸出=10:5。各單元的教學均維持在10:5
16、左右的比例。整個教學兼顧了不同程度學生的不同需求。兩個學期的大量輸入,不僅為各階段的考試奠定了基礎,也為下一階段的應用輸出提供了保障。4.2 提高階段重在輸出,兼顧輸入提高階段指大學二年級,即大學第三、四學期的英語學習,注重語言的輸出應用,通過吸收、內化從而向全班同學展示出來,同時在輸出過程中發現錯誤,在改進中加強輸入。輸出活動的類型有多種,不僅限于機械性練習。設計合理的和具交際性的輸出練習更能培養學生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通常的輸出活動主要有以下8種。(1 列舉( Listing:用于聽力和泛讀教學,要求學生列出聽到、讀到的信息;或就某一話題列出已知的相關短語或句子。(2 信息互補( Info
17、rmation complement:用于小組討論,要求學生在進行交流時,通過交換信息,發現彼此間的差異,相互補充,共同提高。(3 陳述(Presentation:用于口語課和實踐課。訓練在公共場合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膽量。(4 即興辯論(Free discussion:用于運用實踐課,鍛煉學生口頭表達和應變能力,以及如何旁征博引地捍衛自己的觀點。(5 縮寫、改寫和續寫文章(Abbreviating,rewriting and extended writing: 用于寫作課。采取教師抽查和學生互評相結合,隔周進行,每篇不少于200單詞。(6 課后作文或日記(Writing or diaries:為
18、較高要求,只建議不作硬性要求。(7 班級報紙 (Class newspaper:這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項活動。班級報紙為雙周刊,全班40位同學,分6小組,每組負責編輯1期,自定主題、設六個欄目(包括習作欄目,全班每人1份,由編輯組學生介紹各欄目。在期末總結中,評出最優秀報紙、印象最深文章、最佳編輯和最佳習作等,并給予鼓勵和表揚。(8 演講、短劇、模擬記者招待會等(Lecture, role-play, conference ect.:也是很好的輸出活動。但耗時費力,只能根據教學進度和時間量力而行。在整個輸出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導演、活動的組織者和機會的創造者;學生為參與和學習者。教學效果在很大程
19、度上同教師組織實施與學生的配合互動密切相關,因此對課程的設計就顯得非常的關鍵和重要。5 小結與思考研究顯示8,知識主要是靠學生個體建造而非他人傳授,而這種建構總是在具體的環境中通過互動而建立的。這要求教師不僅精通語言本身,還要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時更新知識,與時俱進,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了解他們最關心的話題、最希望獲得的知識,使英語學習成為他們最喜愛的課程。教師精心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教學成功的有力保證。每單元由教學小組的一位教師主備,寫出書面框架,再集體討論,確定教學方案。每個單元完成后,再次集體討論,去粗存精,保留好的做法,以利不斷改進和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有效監督和檢查學生認真完成學習
20、任務,是教學過程中自主學習的難點。采取菜單式學習方法,在兩學時的自主學習課開始時,發給學生列有各項任務的菜單(通常有8項左右,其中有基本要求必做題(通常5項和較高要求(5項以上。完成后逐項勾除,教師邊巡視答疑,邊監控完成情況。對程度好的同學,要求完成所有任務項。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現代科技發展產生的新生事物成為外語教學中可以利用的重要資源和發展方向。作為一種手段,多媒體網絡輔助教學以其強大的功能具有比傳統教學更加顯著的教學效果。然而,多媒體輔助教學也存在自身不足,避免把自主學習課變成網絡游戲時間。必須清楚認識到多媒體只是一種手段,能否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還要看教師如何運用。同時,多媒體強大的播放功能
21、也容易淡化教師的指導作用,進而也會影響教學效果。因此,良好的課堂教學組織是避免教師過分使用教學設備是多媒體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必須處理好學生的語言輸入和輸出的關系,在完成講解任務之后,使學生新接觸的知識能得到重復、鞏固和消化,促使兩者平衡發展9。只有堅持因材施教,通過多種教學形式和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創造有利的語言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以求達到最大限度的有效輸出10。本文僅在新的網絡多媒體教學條件下就如何科學的做到英語學習的輸入、吸收和輸出的平衡做了一些嘗試,尚有許多方面有待于改進,愿拋磚引玉,與同仁們切磋,以求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奇民. 大學英語教學中
22、的輸入與輸出探究中西教學模式比較及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 外 語教學, 2003, 24(3:66-69 2 滿莉. 輸入輸出理論與聽說訓練J. 臺州學院學報, 2005,27(2:54-57 3 Chomsky N. New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117-118. 4 武敏. 淺談外語教學中的“輸入”與“輸出”J. 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6,(2:122-124 5 劉潤清. 論大學英語教學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9. 6 Swain M, Lapkin S. Problems in output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 they generate: A step toward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5, (16: 371- 391 7 寧惠萍. 大學英語教學中“輸入”與“輸出”的平衡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語文必背古詩集與相關文學理論導讀
- 醫院違反發票管理辦法
- 運動營養學教學中處方單設計的實踐與改進
- 數字支付與金融科技監管的實證研究-洞察及研究
- 電動汽車電池樣包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策略探討
- 基于AI的產后甲狀腺炎智能診療系統開發-洞察及研究
- 春節節前安全會議會議紀要
- 班組安全學習總結
- 安全課有哪些
- 探索智慧教室中的教育技術集成
- 小球彈簧(蹦極、蹦床)模型-高考物理一輪復習模型及解題技巧(解析版)
- 氫能分解與轉化技術創新-全面剖析
- 2025-2030天文望遠鏡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邏輯推理能力測評題庫(附答案)
- 深圳市羅湖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選調教研員筆試真題2024
- DB11-T 2398-2025 水利工程巡視檢查作業規范
- 2025至2031年中國紙巾用香精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浙江杭州市上城區人力資源開發服務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KPI績效培訓課件
- 經營審計管理制度
- 藥品經營使用和質量監督管理辦法2024年宣貫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