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CC案例《作業成本法案例分析》_第1頁
MPACC案例《作業成本法案例分析》_第2頁
MPACC案例《作業成本法案例分析》_第3頁
MPACC案例《作業成本法案例分析》_第4頁
MPACC案例《作業成本法案例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安理工大學MPAcc課程案例課程名稱: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任課教師:黃瑞案例性質:日內部開發 口外部引用案例名稱:作業成本法案例分析適用 課程: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案例開發者: 黃瑞一案例:作業成本法分析一、案例材料1.背景資料普華公司生產三種電子產品,分別是產品X、產品Y、產品Z。產品X是三 種產品中工藝最簡單的一種,公司每年銷售10000件;產品Y工藝相對復雜一 些,公司每年銷售20000件,在三種產品中銷量最大;產品Z工藝最復雜,公 司每年銷售4000件。公司設有一個生產車間,主要工序包括零部件排序準備、 自動插件、手工插件、壓焊、技術沖洗及烘干、質量檢測和包裝。原材料和零 部件均外購。A

2、RT公司一直采用傳統成本計算法計算產品成本 。1 . 1傳統成本計算法1、公司有關的成本資料如下產品X產品Y產品Z合計產量(件)10000200004000直接材料(元)5000001800000800002380000直接人工(元)58000016000001600002360000制造費用(元)3894000直接人工工時(小時)300008000080001180002、在傳統成本計算法下,ART公司以直接人工工時為基礎分配制造費用如下:產品X產品Y產品Z合計年直接人工工時30000800008000118000分配率3894000/118000 =33制造費用99000026400002

3、6400038940003、采用傳統成本法計算的產品成本資料如下表所示產品X產品Y產品Z直接材料500000180000080000直接人工5800001600000160000制造費用9900002640000264000合計20700006040000504000產量(件)10000200004000單位產品成本2073021261.2公司的定價策略及產品銷售方面的困境(1)公司的定價策略公司采用成本加成定價法作為定價策略,按照產品成本的125 %設定目標售價,如下表所示:產品X產品Y產品Z產品成本207.00302.00126.00目標售價(產品成本X125%)258.75377.501

4、57.50實際售價258.75328.00250.00(2)產品銷售方面的困境近幾年,公司在產品銷售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 。產品X按照目標售價正常出 售。但來自外國公司的競爭迫使公司將產品 Y的實際售彳/T降低到328元,遠遠低 于目標售價377.5元。產品Z的售價定于157.5元時,公司收到的訂單的數量非常 多,超過其生產能力,因此公司將產品Z的售價提高到250元。即使在250元這 一價格下,公司收到訂單依然很多,其他公司在產品Z的市場上無力與公司競 爭。上述情況表明,產品X的銷售及盈利狀況正常,產品Z是一種高盈利低產 量的優勢產品,而產品Y是公司的主要產品,年銷售量最高,但現在卻面臨困境,因

5、此產品Y成為公司管理人員關注的焦點。在分析過程中,管理人員對傳統成本計算法提供的成本資料的正確性產生了懷疑。他們決定使用作業成本計算法重新計算產品成本。1 . 3作業成本計算法(1)管理人員經過分析,認定了公司發生的主要作業并將其劃分為 幾個同質作業成本庫,然后將間接費用歸集到各作業成本庫中。歸集的結果如下表所示制造費用金額(元)裝配1212600材料采購200000物料處理600000起動準備3000質量控制421000產品包裝250000工程處理700000管理507400合計3894000(2)管理人員認定各作業成本庫的成本動因并計算單位作業成本如下:成本動因:制造費用成本動因作業量產品

6、X產品Y產品Z合計裝配機器小時(小時)1000025000800043000材料采購定單數量(張)120048001400020000物料處理材料移動(次數)7003000630010000起動準備準備次數(次數)100040001000015000質量控制檢驗小時(小時)40008000800020000產品包裝包裝次數(次)4003000660010000工程處理工程處理時間(小時)10000180001200040000管理直接人工(小時)30000800008000118000單位作業成本:制造費用成本動因年制造費用年作業量單位作業成本裝配機器小時(小時)12126004300028.

7、2材料采購定單數量(張)2000002000010物料處理材料移動(次數)6000001000060起動準備準備次數(次數)3000150000.2質量控制檢驗小時(小時)4210002000021.05產品包裝包裝次數(次)2500001000025工程處理工程處理時間(小7000004000017.5時)管理直接人工(小時)5074001180004.3(3)將作業成本庫的制造費用按單位作業成本分攤到各產品單位作業成本X產品Y產品Z產品作業量作業成本(元)作業量作業成本(元)作業量作業成本(元)裝配28.210000282000250007050008000225600材料米購101200

8、1200048004800014000140000物料處理607004200030001800006300378000起動準備0.210002004000800100002000質量控制21.0540008420080001684008000168400產品包裝25400100003000750006600165000工程處理17.5100001750001800031500012000210000管理4.33000012900080000344000800034400合計(4)經過重新計算,管理人員得到的產品成本資料如下產品X產品Y產品Z直接材料500000180000080000直接人工5

9、800001600000160000裝配282000705000225600材料采購1200048000140000物料處理42000180000378000起動準備2008002000質量控制84200168400168400產品包裝1000075000165000工程處理175000315000210000管理12900034400034400合計(元)181440052362001563400)里10000200004000單位產品成本(元)181.44261.81390.85學習參考二、案例分析1 .完成作業成本計算,談談你對該公司產品銷售方面的看法 ?產品銷售方面存 在哪些問題?什么

10、原因產生的?為什么?2 .試對比分析兩種成本計算方法的差異。3 .請解釋為什么Y和Z產品會出現截然不同的市場反應?企業應該怎樣定價? 企業應該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考慮用作業成本法解決問題 ?第一題:該公司在銷售三種產品時,其成本核算未準確區分。其制造費用的歸集僅 僅是通過除以每種產品耗用的工時再加上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而得到的產品成 本。忽視了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在其他環節所耗用的成本 。例如:裝配、產品包 裝、管理、工程處理等環節。單位總成本:在傳統成本計算法下,批量較小、技術上較復雜的甲產品成本,在很大程 度上被低估;批量大、技術上較為簡單的的乙產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被高估。說明,在傳統成本法下,批

11、量越大、技術越簡單產品,成本信息被高估的 可能性越大;反之,成本信息被低估的可能性越大。單位制造費用:扣除產品所耗原材料和直接人工這一不可比因素,僅就制造費用進行比較,傳統成本計算法的計算結果導致成本信息被歪曲程度看得更明顯 。因此,以作業量為基礎分配制造費用,即為不同的作業消耗選擇相應成本動因向產品分配制造費用,使成本計算準確性大大提高第二題:比較X產品Y產品Z產品單位總成本作業成本計算法181.44261.81390.85傳統成本計算法207302126絕對差25.5640.19-264,85相對差14.08%15.35%-67.76%單位制造費用作業成本計算法73440018362001323400傳統成本計算法9900002640000264000絕對差255600803800-1059400相對差34.8%43.78%-80%3、公司高估了產量高、工藝相對簡單的Y產品的成本,同時大大低估了產量低、工藝最復雜的Z產品的成本。也就是說,成本在Y、Z兩種產品之間沒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工藝復雜、產量低的Z產品,事實上沒有承擔其應分配的成本份額,而工藝簡單、產量高的Y產品則承擔了過多的成本份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