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球蓋菇栽培技術與管理(doc 16頁)大球蓋菇栽培管理栽培材料大球蓋菇可利用農作物的秸稈作原料,用不加任何有機 肥的培養料,大球蓋菇的菌絲就能正常生長并出菇。如果在秸稈中加 入氮肥、磷肥或鉀肥,大球蓋菇的菌絲生長反而很差。木屑、廄肥、 樹葉、干草栽培大球蓋菇的效果也不理想。大面積栽培大球蓋菇所需 材料數量大,為此應提前收集,貯存備用。作物早稻草和晚稻草均可利用,但晚季稻草生育期較長,草稈的質地 較粗硬,用于栽培大球蓋菇,產菇期較長,產量也較高。稻草質量的 優劣,對大球蓋菇的產量有直接影響。適宜栽培大球差菇的稻草應是 足干,新鮮的。貯存較長時間的稻草,由于微生物作用可能已部分被 分解,并隱藏有
2、蛾、線蟲、跳蟲、霉菌等,會嚴重影響產量,不適宜 用來栽培。清潔、新鮮、干燥的秸稈,不利于各種霉菌和害蟲生長, 因而在這種培養料上大球蓋菇菌絲生長很快,鮮菇產量最高。實驗表 明,大球蓋菇在新鮮的秸稈(麥稈)上,每平方米可以產菇12公斤, 而使用上一年的秸稈每平方米只產鮮菇5公斤,而生長在陳腐秸稈 上每平方米只產鮮菇1公斤。 除主要材料外,還需準備建堆后用 的覆蓋物和防雨用的薄膜。覆蓋物可利用廢舊麻袋,經清洗曬干后, 將其底部及一側剪開,展平即可,較大的破洞要補上。還可用質地較 厚的無紡布或草簾來覆蓋,也有用成疊的廢報紙作覆蓋物的。2 .栽培方式大球蓋菇可以在菇房中進行地床栽培、箱式栽培和床架栽培
3、,不 適合集約化室內栽培。目前德國、波蘭、美國主要在室外(花園、果 園)采用陽畦進行粗放式裸地或保護地栽培。在我國也多以室外生料栽培為主因為不需要特殊設備,制作簡便,且易管理栽培成本低、 經濟效益好。3 .栽培季節根據大球蓋菇的生物學特性和當地氣候和栽培設施等條件而 定。在中歐各國,大球蓋菇是從5月中旬至6月中旬開始栽培。在 我國華北地區,如用塑料大棚保護,除短暫的嚴冬和酷暑外,幾乎常 年可安排生產。如在常年結果的柑桔、板栗等園林里進行立體套種,為了使大球 蓋菇和樹木形成一個組合得當、結構合理、經濟效益顯著的較佳立體 栽培模式,還必須考慮不同品種果實的采收期。較溫暖的地區可利用冬閑田,采用保護
4、棚的措施栽培。播種期宜 安排在H月中下旬至12月初,使其出菇的高峰期處于春節前后, 或按市場需求調整播種期使其出菇高峰期處于蔬菜淡季或其他蕈菌 上市量少的季節。4 .栽培場所室外栽培是目前栽培大球蓋菇的主要方法。溫暖、避風、遮蔭的地方可以提供適合大球蓋菇生長的小氣候半蔭蔽的地方更適合大球 蓋菇生長,但持續蔭蔽(如大樹下的樹蔭)會嚴重地妨礙大球蓋菇的 生長發育。栽培場的選擇宜選擇近水源,而排水又方便的地方。因栽培中使用的大量稻 草需要浸濕,整個管理過程中需要噴水保濕,都需要有水源。但場地 在多雨的時候不可積水,以保證大球蓋菇的正常生長。在土質肥沃,富有腐殖質而又疏松的壤土菌床上種植,有利于 早出
5、菇和提高產量。宜選擇避風、向陽,而又有部分遮蔭的場所。大球蓋菇喜生在 半遮蔭的環境,切忌選擇低洼和過于陰濕的場地。適地適栽可以得到較好的經濟效益,或者稍加改造 創造條件滿足大球蓋菇生長發育的要求。如在柑桔、板栗、林或冬閑田里進行立體種植,果菌、林菌結合,合理利用光能資源。果樹、園林樹木為 大球蓋菇創造了遮蔭保濕的生態環境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釋放出的氧 氣又極大地滿足了大球蓋菇的好氣特性而大球蓋菇排出的二氧化碳 又增強了果樹的光合作用,它們既有營養物質的互補,又有氣體交換 的良性循環,有明顯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2)整地作畦首先在栽培場四周開好排水溝,主要是防止雨后積 水。整地作畦的具體作法是先
6、把表層的壤土取一部分堆放在旁邊,供以后覆土用,然后把地整成壟形,中間稍高,兩側稍低,畦高1015厘米,寬90厘米,長150;米,畦與畦間距離40厘米。若在園林里栽培,可根據園里的地形因地制宜直接在畦上建菇 床,為不影響樹木生長,可不翻土,將菇床建在兩棵樹的中間或稍靠 近畦的一側,以便于果園管理。以冬閑田進行塑料保護棚栽培為創造大球蓋菇的半遮光的生態 環境,可在頂部加上一層塑料遮陽網,或者利用蔓生作物,如豌豆、 秋黃瓜、絲瓜等適當遮光,也可以另加草簾等創造半遮光、保濕、保 溫的環境。根據氣溫的變化以及出菇的情況進行通風管理。(3)場地消毒在整地作畦完成后尚未建堆之前應進行場地的消毒。可在畦上潑澆
7、1%的茶籽餅水,防止蚯蚓危害。在畦上和四周噴 敵敵畏。若選用山地作菇場,必須撒用滅蟻靈、白蟻粉等滅蟻。5 .浸草預堆(1)稻草浸水在建堆前稻草必須先吸足水分。把凈水引入水溝或 水池中,將稻草直接放入水溝或水池中浸泡,邊浸草邊踩草,浸水時 間一般為2天左右。不同品種的稻草,浸草時間略有差別。質地較 柔軟的早稻草,浸草時間可短些,大約3640小時;晚稻草、單季 稻草質地較堅實,浸草時間需長些,大約48小時。稻草浸水的主要 目的一是讓稻草充分吸足水分,二是降低基質中的pH值,三是使其 變軟以便于操作,且使稻草堆得更緊。采用水池浸草,每天需換水12次。除直接浸泡方法外,也可以采用淋噴的方式使稻草吸足水
8、分。具 體做法是把稻草放在地面上,每天噴水23次,并連續噴水610 天。如果數量大,還必須翻動數次,使稻草吸水均勻。短、散的稻草 可以采用袋或筐裝起來浸泡或淋噴。對于浸泡過或淋透了的稻草,自然瀝水1224小時,讓其含水 量達最適濕度70%75%。可以用手抽取有代表性的稻草一小把,將 其擰緊,若草中有水滴滲出,而水滴是斷線的,表明含水量適度;如 果水滴連續不斷線,表明含水量過高,可延長其瀝水時間。若擰緊后 尚無水滴滲出,則表明含水量偏低,必須補足水分再建堆。(2)預發酵在白天氣溫高于23以上時,為防止建堆后草堆發久溫度升高而影響菌絲的生長,需要進行預發酵。在夏末秋初季節 播種時,最好進行預發酵。
9、具體做法是將浸泡過或淋透的草放在較平 坦的地面上,堆成寬約1. 52米、高1L 5米的長度不限的草堆, 要堆結實 隔3天翻一次堆,再過23天即可移入栽培場建堆播種。預發酵在實際栽培中可通過分步操作結合進行即浸透的草從水 溝中撈起后即將其成堆堆族一方面讓其瀝去多余水分,另一方面適 當延長時間,讓其發酵升溫,過23天再分開分別建堆。采用此法 進行時,應注意掌握稻草的含水量,尤其是堆放在上層的草常偏干,一定要補足水分后才能播種建堆,否則會造成建堆后溫度上升,影響菌絲的定植。6.建堆播種(1)建堆播種前面的工序完成之后,就可以建堆了。堆制菌床最 重要是把秸稈壓平踏實。草料厚度20厘米,最厚不得超過30
10、厘米, 也不要少于20厘米。每平方米用干草量2030公斤,用種量600700克。堆草時第一層堆放的草離畦邊約10厘米,一般堆3層, 每層厚約8厘米,菌種掰成鴿蛋大小,播在兩層草之間。播種穴的 深度58厘米,采用梅花點播,穴距1012厘米。增加播種的穴 數,可使菌絲生長更快。關于堆草的形式,各地可因地置宜地進行。如參照草菇栽培的方 式先扎小草把的方式,然后再分層堆疊;或者把料草捆成較大的草把 (干草量57公斤),將菌種塞入草把內,再把整捆的草置于地上, 一般可將3捆草堆在一起。無論采用何種形式建堆,均必須掌握以 下的原則:草堆要盡量緊密結實,以利菌絲生長,有條件的可以碾壓后再 建堆。以小堆為好,
11、一般在1平方米左右,堆高25厘米左右。成片 建堆只要便于行走操作,間距可適當縮小,以充分利用土地。堆形以梯形為好,底層較大,上面向內縮,以便于覆土。菌種塊不要過碎,一般以鴿蛋大小為好。建堆完成后,選34個有代表性的草堆插入溫度計觀察堆溫。(2)加蓋覆蓋物建堆播種完畢后,在草堆面上加覆蓋物,覆蓋物 可選用舊麻袋、無紡布、草簾、舊報紙等。舊麻袋片因保濕性強,且 便于操作 效果最好一般用單層即可。大面積裁培用草簾覆蓋也行。草堆上的覆蓋物,應經常保持濕潤,防止草堆干燥。將麻袋片在 清水中浸透,撈出瀝去多余水分后覆蓋在草堆上。用作覆蓋的草簾, 既不宜太稀疏,也不宜太厚,以噴水于草簾上時多余的水不會滲入料
12、 內為度。若用無紡布、舊報紙,因其質量輕,易被風掀起,可用小石 塊壓邊。7.發菌期的管理溫度、濕度的調控是栽培管理的中心環節。大球蓋菇在菌絲生長 階段要求堆溫2228C,培養料的含水量為70%75%,空氣中的相 對濕度為85%90猊在播種后,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調控措施, 保持其適宜的溫度濕度指標創造有利的環境促進菌絲恢復和生長(1)菇床水分調節建堆前稻草一定要吸足水分,這是保證菇床維 持足夠濕度的關鍍 播種后的20天之內,一般不直接噴水于菇床上, 平時補水只是噴灑在覆蓋物上,不要使多余的水流入料內,這樣對堆 內菌絲生長有利。如果前期稻草吸水不足,建堆以后稻草會發白偏 干,致使菌絲生長速度減
13、緩。如果遇上氣溫高時,還會造成堆溫明顯 上升,影響菌種的成活,即使以后再補水,也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這不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不利于菌絲生長。室外栽培需備有塑料薄 膜防雨,特別是播種后的20天里,雨水滲入會造成堆內濕度過大。若此期間遇到雨天,可在覆蓋物上鋪蓋薄膜,雨過后即掀去薄膜,并 排除菇床周圍積水。(2)菌絲生長期水分調節菌絲生長階段應適時適量的噴水。前20 天一般不噴水或少噴水,待菇床上的菌絲量已明顯增多,占據了培養 料的1/2以上,如菇床表面的草干燥發白時應適當噴水。菇床的不 同部位噴水量也應有區別,菇床四周的側面應多噴,中間部位少噴或 不噴,如果菇床上的濕度已達到要求,就不要天天噴水,
14、否則會造成 菌絲衰退。(3)堆溫調節建堆播種后12天,堆溫一般會稍微上升。要求 堆溫在2030,最好控制在25左右,這樣菌絲生長快且健壯。在建堆播種以后,每天早晨和下午要定時觀測堆溫的變化,以便及時 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堆溫出現異常現象。當堆溫在20C以下時, 在早晨及夜間加厚草被,并覆蓋塑料薄膜,待日出時再掀去薄膜。堆 溫偏高時,應找到堆溫升高的原因,采取相應對策。若因稻草浸水時 間過短,或吸水不均勻,在建堆后的23天,堆溫將明顯升高,可 能超過32C。此時,應將草堆的上半部分翻開,再適當灑水,過2 3天后,再把草堆重新整理好,最好再補種一部分菌種。如果堆溫 較高,但不超過30,只需把覆蓋物
15、掀掉,并在草堆中心部位間隔 地打23個洞,洞口直徑3厘米左右,洞深1520厘米。培養料 的堆溫主要受氣溫的影響。培養料是否需要預發酵處理應根據栽培 季節靈活掌握。在夏未秋初,氣溫較高時宜進行預發酵,而在氣溫偏 低堆溫難以保持時就不要預發酵。浸草后直接建堆播種,在溫度偏低 的條件下對菌絲的生長還可起促進作用。另外 在不同季節栽培大球蓋菇還可以通過場地的不同遮陽和通 風程度來調節堆溫。8.覆土播種后30天左右,菌絲接近長滿培養料,這時可在堆表覆土。 有時表面培養料偏干,看不見菌絲爬上草堆表面,可以輕輕挖開料 面,檢查中、下層料中菌絲,若相鄰的兩個接種穴菌絲已快接近,這 時就可以覆土了。具體的覆土時
16、間還應結合不同季節及不同氣候條件 區別對待。如早春季節建堆播種,如遇多雨,可待菌絲接近長透料后 再覆土;若是秋季建堆播種,氣候較干燥,可適當提前覆土,或者分 二次來覆土,即第一次可在建堆時少量覆土,僅覆蓋在堆上面,且尚 可見到部分的稻草,第二次覆土待菌絲接近透料時再進行。菇床覆土一方面可促進菌絲的扭結另一方面對保溫保濕也起積 極作用。一般情況下,大球蓋菇菌絲在純培養的條件下,盡管培養料 中菌絲繁殖很旺盛,也難以形成子實體,或者需經過相當長時間后, 才會出現少量子實體。但覆蓋合適的泥土并滿足其適宜的溫濕度,子 實體可較快形成。覆蓋土壤的選擇覆蓋土壤的質量對大球蓋菇的產量有很大影悔覆土材料要求肥
17、沃、疏松,能夠持(吸)水,排除培養料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 體,腐殖土具有保護性質,有團粒結構,適合作覆土材料。國外認為, 50%的腐殖土加50%泥炭土,pH值5. 7可作為標準的覆士材料。實際 栽培中多就地取材,選用質地疏松的田園壤土。這種土壤土質松軟, 具有較高持水率,含有豐富的腐殖質,pH值5.56. 5。森林土壤也 適合作覆土材料。堿性、粘重、缺乏腐殖質、團粒結構差或持水率差 的砂壤土、粘土或單純的泥炭不適于作覆土材料。(2)覆土方法把預先準備好的壤土鋪灑在菌床上,厚度24厘米,最多不要 超過5厘米,每平方米菌床約需0.05立方米土。覆土后必須調整覆 土層濕度,要求土壤的持水率達36
18、%37%。土壤持水率的簡便測試 方法是用手捏土粒,土粒變扁但不破碎,也不粘手,就表示含水量適 宜。覆土后較干的菌床可噴水,要求霧滴細些,使水濕潤覆土層而不 進入料內。正常情況下,覆土后23天就能見到菌絲爬上覆土層, 覆土后主要的工作是調節好覆土層的濕度。為了防止內濕外干,最好 采用噴濕上層的覆蓋物。噴水量要根據場地的干濕程度、天氣的情況靈活掌握。只要菌床內含水量適宜,也可間隔12天或更長時間不噴水。菌床內部的含水量也不宜過高,否則會導致菌絲衰退。9 .子實體形成期間的管理菌絲長滿且覆土后,即逐漸轉入生殖生長階段。一般覆土后15 20天就可出菇。此階段的管理是大球蓋菇栽培的又一關鍵時期, 主要工
19、作的重點是保濕及加強通風透氣。大球蓋菇出菇階段空間的適宜相對溫度為90%95%。氣候干就 時,要注意菇床的保濕,通常是保持覆蓋物及覆土層呈濕潤狀態。若 采用麻袋片覆蓋,只要將其浸透清水,去除多余的水分后再覆蓋到菌 床上,一般每天處理12次。若采用草簾覆蓋,可用噴霧的方法保掀開覆蓋物時,結合檢查覆土層的干濕情況若覆土層干燥發白, 必須適當噴水,使之達到濕潤狀態。噴水切不可過量,多余的水流入 料內會影響菌床出菇。另外,還要抽查堆內的含水量情況,要求菌絲 吃透草料后,稻草變成淡黃色,用手捏緊培養料,培養料既松軟,又!潤,有時還稍有水滴出現,這是正常現象。倘有霉爛狀或擠壓后水 珠連續不斷線即是含水量過
20、高,應及時采取下述補救措施,否則將前 功盡棄。(1)停止噴水、掀去覆蓋物,加強通氣,促進菌床中水分的蒸發, 使覆蓋物、覆土層呈較干燥的狀態,待堆內含水量下降后,才采取輕 噴的方法,促使其出菇。(2)開溝排水,盡量降低地下水位。(3)從菌床的面上或近地面的側面上打數個洞,促進菌床內的空 氣流通。加強通風透光,每天在噴水和掀去覆蓋物的同時,使其直接接受 自然的光照。通氣的好壞也會影響菇的質量與產量。在菌床上有大量 子實體發生時,更要注意通風,特別是采用塑料保護棚栽培,需增加 通風次數,延長通風時間,有時可長達12小時。而在柑桔園栽培, 空氣新鮮,可不必增加通風次數。場地通氣良好,長出的菇菇柄短,
21、菇體結實健壯,產量高。大球蓋菇出菇的適宜溫度為1225,當溫度低于4或超過 30均不長菇。不同的季節大球蓋菇的出菇期表現差異較大。福建 省在1012月、34月溫度適宜,出菇快,整齊,出菇時間也相應 縮短。而深秋或冬季播種,整個生長期明顯延長,其出菇期也會相對 延長。為了調節適宜的出菇溫度,在出菇期間可通過調節光照時間、 噴水時間、場地的通風程度等使環境溫度處于較理想的范圍。長菇期 間,若遇到霜凍,一要注意加厚草被,蓋好小菇蕾,二是要少噴水或 不噴水,防止直接受凍害。在閩粵地區,只要蓋好草被,再加上地溫 的保護,其菇蕾可安全渡過,但是如果讓菇蕾直接裸露,氣溫低于0 ,菇蕾受到干冷風,特別是西北風襲擊,可造成凍害。采用保護棚 栽培,即使是連續低溫一般均不會造成凍害。深秋或冬季播種建堆, 菌絲生長顯得很緩慢,但霜凍低溫對菌絲體來說,并不產生凍害,可以安全過冬。出菇期的用水、通氣、采菇等常要翻動覆蓋物,在管理過程中要輕拿輕施 特別是床面上有大量菇蕾發生時,可用竹片使覆蓋物稍 隆起,防止碰傷小菇蕾。10 .病蟲害防治大球蓋菇抗性強,易栽培。據栽培的實踐及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