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3元素教學目標1. 知道元素的含義,了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2. 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記住并能書寫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3. 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4. 初步認識元素性質與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特別是最外層電子數的密切關系。教學重點1. 元素的概念。2. 元素符號的書寫和意義。教學難點1. 元素概念的形成。2. 元素符號的書寫和意義。3.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規律和相關信息。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教案A第1課時、導入新課在18世紀末,拉瓦錫通過對水的生成和分解實驗的研究,確認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從古到今,人們一直在探索世上萬物最基本的
2、組成成分有哪些。經過長期努力,終于知道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是由100多種元素組成的。那么什么是元素?這些元素是如何存在的?二、新課教學1. 元素的概念利用化學方法分析眾多的物質,發現組成它們的基本成分元素其實只有一百多種,就像可拼寫出數十萬個英文單詞的字母只有26個一樣。元素是表示物質組成的宏觀概念。它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理解元素的概念請把握“同質子,類原子”六個字。( 1) “同質子”是指元素在原子的基礎上,以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為標準進行種類劃分的,與原子中的中子數、電子數無關。即元素的種類是由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決定的。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一定相同,
3、不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一定不相同。( 2) “類原子”是指一種元素可能有不止一種原子。它包括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例如:氫元素有3種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分別為0、1、2的氫原子:五、笊、瓶);也包括質子數相同,而電子數不同的原子和離子(例如:Fe、Fe2+、Fe3+均屬于鐵元素)。注意: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當然不包括多個原子所形成的分子或離子。例如:水分子(H2O)、窗原子(Ne)都含有10個質子,但水分子中含有兩種不同的原子,所以兩者不符合元素定義;同樣含有11個質子的Na、NH4也不能用元素來表述。故“質子數相同的粒子屬于同種元素”是錯誤的說法。只有質子數相同的單核原子或離子才屬于
4、同一種元素。由以上可知元素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在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原子的種類不變,元素也不會改變。討論:在發生化學反應S+O2點燃aSO2中,分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元素是否發生了變化?明晰: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原子的重組,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發生變化。2.原子和元素的區別和聯系概念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區分只講種類,不講個數,沒有數量多少既講種類,又講個數,有數量多少使用范圍應用于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應用于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舉例如:水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如: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聯系元素和原子是總體
5、和個體的關系。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原子是構成并體現元素性質的最小粒子。3.元素的存在和分類物質的種類很多,但組成物質的元素種類并不多,到目前為止,發現的元素種類僅一百多種,其中有十幾種是人造元素。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順序是: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鈦等。根據元素性質的不同,可把元素分為金屬元素(如鈉、鐵、汞)、非金屬元素(如碳、氫、澳)和稀有氣體元素(氨、氟、僦、氟、氤、氫)。在生物細胞中(包括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幾種元素的順序為:氧、碳、氫。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幾種元素的順序為:氧、氫、氯、鈉。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兩種元素的順序為:氮、氧。日常生活常接觸到“含氟牙膏”、“高鈣牛
6、奶”、“碘鹽”、“富硒茶葉”、“加鐵醬油”等用品,這里的氟、鈣、碘、硒、鐵指的都是元素。4.元素和分子、原子、離子之間的關系自然界中,由一百多種元素組成的幾千萬種物質都是由原子、分子或離子構成的。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其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特別是最外層電子的數目有關。、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我們知道,元素表示物質的宏觀組成,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原子、分子表示物質的微觀構成,既講種類又講個數。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質都是由已經發現的一百多種元素組成的。第2課時、導入新課從下面漢字表示的元素名稱中,你能觀察到什么規律?以各種不同的部首偏旁的漢字來給元素命名,固然比較形象化,但是書寫十分不便;若在不同文字的國家和地
7、區進行交流則尤為困難,怎么辦呢?這節我們來學習更簡單的表示元素的符號。二、新課教學1. 元素符號假如一個不熟悉中文的外國化學家來中國進行了學術交流,要在實驗室做一個實驗,面對眾多標有中文名稱的藥品,他能怎么辦?借用一個情景,引出元素符號,進而講解元素符號的書寫規則及含義,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如果用文字來表示一百多種元素以及由它們組成的幾千萬種物質將十分麻煩。國際上統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大寫)來表示元素。如氫元素的符號為H,氧元素的符號為O。如果幾種元素的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相同,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區別。例如用Cu表示銅元素,Cl表示氯元素,Ca表示鈣元素。書寫元素符號時應
8、注意,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二個字母必須小寫。元素符號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例如,元素符號“O”既表示氧元素,又表示氧元素的一個原子。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第62頁表3-4,熟記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和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符號是國際上通用的化學用語,它是學習化學不可缺少的工具,是需要學生直接記憶并在以后的運用中直接再現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學中采用陳述、復現的方法,效果較好。完成上述步驟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科書第62頁“資料卡片”,了解元素符號的來源。最先研究元素符號的是道爾頓,他曾用圖形加字母的方式作為元素符號。但隨著發現的元素越來越多,符號設計越來越復雜,這種符號
9、不便于書寫和記憶,未能廣泛采用。2. 元素周期表簡介( 1)元素周期表出現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科書,思考問題。超級市場里有成百上千種商品,為了便于顧客選購,必須分門別類、有序地擺放。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是由一百多種元素構成的,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質和用途,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規律??茖W家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把它們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這樣,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2)門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通過化學史,介紹門捷列夫,使學生了解門捷列夫對科學的貢獻。然后引出元素周期表,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構成和表中一些數字的意義。了解元素周期表對于化學研究的重要作用,并練習使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共有7個橫行
10、,18個縱行。每一個橫行叫做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做一個族(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為了便于查找,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電荷數遞增的順序給元素編了號,叫做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與元素原子核電荷數在數值上相同。元素周期表上對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包括稀有氣體元素)用不同的顏色做了分區,并標上了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3)探究: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元素教師指導學生結合附錄(元素周期表)完成教科書第63頁的“探究”。第一題:教師可展示元素周期表,讓學生觀察氧、鋁、鐵等元素,引導學生看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讓學生觀察還能得到什么信息。學生回答后教師要適時總結。第二題:引導學生觀察,元素周期
11、表中的元素通常都是以什么元素開始,再過渡到什么元素,最終止于什么元素。學生水平較高的班級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電子層數與周期的關系、最外層電子數與主族的關系等,從而引導學生思考它為什么叫周期表。練習: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右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從該圖獲取的信息中,正確的是()A.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52B.該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C.該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為52.00%D.該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個電子參考答案:D三、歸納小結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大家交流交流。四、布置作業教科書第65頁“練習與應用”16題。教案B第1課時一、導入新課教師:水在通電的情況下生成氫氣和氧氣。這個實驗結
12、論說明了什么?學生: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教師:你還知道哪些物質含有氧元素,能不能把它們表示出來?學生1:氧氣。學生2:二氧化碳。教師: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與化學元素打交道,吸入的空氣中含有氧氣,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水中含有氫元素、氧元素;吃的蔬菜中含有鐵元素,鐵銹中也含有鐵元素;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鈉元素、鎂元素,對綠色植物而言,鎂元素是不可缺少的可見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元素。二、新課教學教師:學習了原子的結構后,我們該如何給元素下一個定義才比較確切呢?學生: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教師:說得很好,既然元素指的是具有
13、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那么根據等量關系“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我們可不可以說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電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呢?學生思考,討論。教師補充說明:盡管核外電子數從數量上等于核電荷數和核內質子數,但由于核外電子數在形成物質時會發生變化,原子會得到電子或失去電子,所以定義元素時不能用核外電子數,只能用核電荷數或核內質子數。教師:元素概念中的“一類原子”是什么意思?學生:教科書第56頁注釋中指出,這種碳原子叫做碳12,是含有6個質子后個中子的碳原子。教師:對。除這種碳原子外,還有質子數為6而中子數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類原子指的是核電荷數相同而核內
14、中子數并不一定相同的一類原子。搞清楚了元素的概念。我們再來看元素有哪些特點。教師:由定義可知,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具體說就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因為它是一個總稱,所以它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學生:既然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質的組成時,是不是只能說該物質由幾種元素組成,而不能說該物質由幾個元素組成。教師:說得很對。有人說水是由1個氧元素和2個氫元素組成的。你認為呢?學生:錯誤。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兩種元素組成的。教師: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個元素,對嗎?學生:錯誤。二氧化硫由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教師:在教科書第59頁下的兩個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
15、成物相比較,分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原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元素是否發生了變化?學生分組討論后,由學生代表陳述討論結果,有不同意見者補充說明。學生1:上述兩個反應,反應物跟生成物相比較,分子都發生了變化,元素沒有發生變化。學生2:第一個反應中,反應物是硫和氧氣,分別由硫原子和氧氣分子構成;生成物是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構成。第二個反應中,反應物是水,由水分子構成;生成物是氫氣和氧氣,由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構成。學生3:第一個反應中,氧氣中的氧和二氧化硫中的氧同屬于氧元素,硫和二氧化硫中的硫同屬于硫元素。在第二個反應中,水中的氧和氧氣中的氧都屬于氧元素,水中的氫和氫氣中的氫同屬于氫元素。教師:同學們回答
16、得很好,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發生了變化,而元素并沒有發生變化。物質的種類很多,但是組成這些物質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種,這一百多種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差別很大。教師:同學們看看教科書圖3-17“地殼中的元素含量(質量分數)”,然后分析該圖并說出從該圖中得到的信息。學生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學生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其次是鐵。學生3:氫、碳、氮等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相對較少。教師:同學們答得很好,通過分析可見,各種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那么,生物細胞中的元素分布情況又怎樣呢?學生閱讀教科書第60頁“資料卡片”。教師: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17、的生物細胞的元素組成(元素種類和質量分數)一樣嗎?學生:它們的元素組成均相近。教師:從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學生1:在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它的質量分數為65%。學生2:在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幾種元素的順序為:氧、碳、氫。三、課堂小結教師:很多的資料表明,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物質,均由有限的一百多種元素經過不同的方式組合而成。可見,正是這一百余種元素組成了我們周圍絢麗多彩的世界。第2課時、導入新課師生師生師生師生師教學教學教學教學教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習了元素,那么什么是元素呢?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核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種元素?48.60%,接近50%。生
18、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種呢?65%??諝庵泻孔疃嗟脑厥悄姆N呢?78%。目前我們發現的元素有一百多種,加之由它們組成的物質有幾千萬種,用文字好表達嗎?學生:不好表達。教師:對,用文字表達起來相當繁瑣,那么國際上是用什么來表達的呢?二、新課教學1. 元素符號教師:國際上統一用來表示元素的是一種特定的化學符號。元素符號如何書寫呢?學生1: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如H、C、S、P、K等。學生2: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即“一大二小”),如:Na、Mg、Ca、Zn、Si等。教師:說得很好,教科書第62頁表3-4給出了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比一比,看誰
19、記得又多又快。學生記憶。學生:國際上用元素拉丁文的第一個大寫字母來表示它的符號,如果幾種元素的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相同時,應該怎樣區分呢?教師: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如果相同,我們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區別,例如用Cu來表示銅元素,Cl表示氯元素,Ca表示鈣元素。教師:同學們思考一下,元素符號表示什么意義呢?學生1:元素符號表示一種元素。學生2: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教師:說得好,元素符號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例如,元素符號“O”既表示氧元素,又表示氧元素的一個原子。學生:如果在元素符號前面加上化學計量數是否還能表示該元素?教師:如果在元素符號前面加上化學計量數,就只表示該元素
20、原子個數,不能表示該元素。如:H既表示氫元素,又表示一個氫原子;2H只能表示兩個氫原子。(元素符號前面加數字只具有微觀意義)教師:我們現在做一個練習,2N、3S、nFe各表示什么意義?學生1:2N表示2個氮原子。學生2:3S表示3個硫原子。學生3:nFe表示n個鐵原子。教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元素符號的書寫方法和意義,再來想想元素中文名稱有什么特點呢?學生1:金屬元素除汞以外都是“車”字旁,非金屬元素按其單質在通常情況下的存在狀態分別加“石”“7”“氣”等偏旁,因此,我們可從它們的偏旁判斷它們屬于哪類元素。學生2:金屬元素:“車”字旁,汞除外。如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銅(汞)、銀等。
21、學生3:非金屬元素:“石”“氣”字旁。如氫、氮、氧、氟;澳;碳、硫、硅等。學生4:稀有氣體元素:“氣”字頭。如氫、氖、氬等。教師:超市里的商品有成百上千種,為了便于顧客選購,所有商品均分類、有序進行擺放,同樣,物質世界中的100余種元素也是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的。它們是按照什么規律擺放呢?2. 元素周期表簡介教師: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含有的信息有哪些?學生: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種元素均占據一格,對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等內容。教師:關于核電荷數我們學過什么等量關系?學生1: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學生2:原子序數和核電荷數在數值上相等,所以我們可
22、將以上等量關系拓展為如下等量關系: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教師: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幾個橫行和縱行,分別叫什么?學生1:周期表每一橫行叫做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做一族。學生2:周期表每一橫行叫做一個周期,共有7個橫行,有7個周期。周期表的18個縱行中,除第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外,其余15個縱行,每一個縱行叫做一族,共有16個族。(記憶:橫是周期,縱是族)教師:元素周期表上有幾種顏色?不同顏色表示的元素有什么區別?學生:共有兩種顏色,一種顏色表示的全部為金屬,另一種顏色表示的元素全部為非金屬。教師:每周期開頭的是什么類型的元素,靠近尾部的是什么類型的元素,結尾是什么類
23、型的元素,這說明元素之間存在什么規律性的聯系?“元素周期表”這一名稱與這個規律有什么關系?學生:每周期開頭是金屬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屬元素,結尾的是稀有氣體元素,這說明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性質出現了周期性的變化。這種規律性的變化也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名稱的來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教師:元素周期表的意義有哪些?學生1: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學生2:為尋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論依據。學生3: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質越相似,可以啟發人們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的區域尋找新物質(如農藥、催化劑、半導體材料等)。三、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元素符號和元素周期
24、表,了解了元素的方法及意義,并學會利用元素周期表來為化學學習服務。四、布置作業教科書第65頁“練習與應用”16題。單元測試題一、選擇題1. 下列關于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B.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一種微粒C.同種分子的化學性質相同D.分子受熱體積變大,遇冷體積變小2. 純凈物與混合物的本質區別是()。A.分子的種類數B.原子的種類數C.元素的種類數D.存在的狀態3. 比較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各一個分子,下列那個數值相等()。A.含氧分子數B.含氧的質量分數C.含氧原子個數D.含氧的元素的個數4. 下列各組物質中,前一種是純凈物,后一種是混合物的是()。A.水、海水B
25、.氧氣、固態氧C.鐵、四氧化三鐵D.空氣、氧氣5. 下列敘述中,能說明化學變化實質的是()。A. 物質的形狀改變B. 有發光發熱現象C. 物質的質量減少了或增加了D. 變化中一種物質的分子變成了另一種物質的分子6. 原子和分子的區別是()。A. 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分成原子,但在化學反應中原子不可再分B.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 分子能構成物質,而原子只能構成分子D.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變成另一種分子和原子,區別在于它們發生的是不同的變化7. 有兩種不同的原子,一種原子核內有18個中子和17個質子,另一種原子核內有20個中子和17個質子,則它們不相等的是()。A.質子數B.核外電子數C.原
26、子的質量D.原子的帶電量8. 下列微粒中,最外電子層不是穩定結構的是()。A.氖原子B.氯原子C.鈉離子D.硫離子9. 已知某種微粒的質子數,就一定可以確定它的()。A.所屬元素種類B.電子總數C.核電荷數D.中子數10. 下列各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陽離子的是()。11.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 離子是由原子得到電子或失去電子而形成的B. 元素的化學性質跟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目關系密切C. 一種粒子最外層電子數目為8,此粒子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D. 當原子失去或得到電子后,其性質發生了改變,但它所屬的元素種類不會改變12. 1991年,我國著名化學家張青蓮教授與另一位科學家合作,測定了
27、銦(In)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銦元素的核電荷數為49,相對原子質量為115。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A.115B.49C.66D.16413. 科學實驗驗證,對于非金屬來講,電子層數越少,最外層電子數越多,化學性質也就越活潑,越易形成化合物,對于金屬元素來講,原子電子層數越多,最外層電子數越少,其化學性質越活潑,越易形成化合物(稀有氣體除外)。則下列各組中混合后化學反應最劇烈的是()。A.Na和FB.K和FC.Mg和SD.Al和Cl14 .農作物的豐收離不開病蟲害的防治。在實際生產中生產農藥時,一般是考慮使用“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元素的化合物,如許多農藥中含有N元素,含有P元素等,則下
28、列元素中可用來制農藥的是()。A.MgB.FeC.KD.As(神)15 .與下列各組元素符號的第一個字母相同的是()。A.鐵、鋅、鈉B.鈣、鋁、銅C.鋁、銀、鎂D.碳、鈣、氯16 .地殼中各元素所占質量分數從小到大的順序是()。A.O,Si,Al,FeB.Al,Fe,Si,OC.Fe,Al,Si,OD.Si,O,Fe,Al17.下列對元素的描述,正確的是()。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微粒B.元素是具有相同電子數的微粒C.元素是具有相同中子數的一類原子D.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18.水是由()組成。A. 1個氫分子和1個氧原子組成的C. 2個氫元素和1個氧元素組成的19.某藥品
29、說明書上標明:本品每克含碘 毫克,這里所標的各成分是指()。B. 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的D.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25毫克、鋅1.5毫克、鎂 40毫克、鎰1第 9 頁A.分子B.原子C.元素D.無法確定20.多吃海帶可預防“大脖子病”A.碘元素 B.鈣元素,這是因為海帶中含有豐富的(C.單質碘 D.鈉元素二、填空題21 .從分子觀點看,純凈物是由構成的,混合物是由構成的。22 .下列物質中:食鹽、氧化鎂、空氣、氮氣、氧氣、海水、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鐵中,屬于混合物的是,屬于純凈物的是。23 .英國科學家于19世紀提出了近代原子學說;意大利的科學家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指出了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
30、系。英國科學家發現了電子,并認為一切原子中都含有電子。24 .一個鋁原子中共有40個微粒,其中14個微粒不帶電,則鋁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5 .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雷為該元素原子核內有個質子,其-2價陰離子最外層上有個電子。該元素的單質在一定條件下與氧氣化合時,生成物的化學式為。26 .在核電荷數為118的元素中,在空氣中容易自燃的非金屬單質是;常溫下密度最小的單質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單質與水反應最劇烈的金屬元素是;這4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能是或。27 .有A,B,C,D四種微粒,A微粒帶一個單位正電荷,原子核外無電子;B為原子,其元素在地殼里含量最多;C微粒帶有2個單位負電荷,其核外有3個電子層;D原子的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有3個電子。試寫出A、B、C、D四種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38659.5-2025電磁兼容風險評估第5部分:150 kHz~30 MHz傳導騷擾
- 餐飲常識培訓體系構建
- 口腔護理刷牙順序規范
- 解除合伙協議協議書
- 足球發展框架協議書
- 食堂共管賬戶協議書
- 魯南地質工程協議書
- 露天采礦承包協議書
- 購銷合同變更協議書
- 防汛物質供貨協議書
- WS∕T 391-2024 CT檢查操作規程
- 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
- 低壓電涌保護器(SPD) 第12部分:低壓電源系統的電涌保護器選擇和使用導則
- 《巴以沖突》課件
- (高清版)WST 442-2024 臨床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
- ISO-1183密度不確定度報告
- 2023-2024學年上海市一年級下冊期末數學調研試卷(含答案)
- 外科護理疑難病例個案
- 語文園地八 日積月累《大林寺桃花》(課件)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如何搞好基層武裝工作
- 鐵路政治思想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