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屆高考地理知識梳理大全等值線_第1頁
2010屆高考地理知識梳理大全等值線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0 屆高考地理知識梳理大全:等值線 1.1.三種常見等值線圖的判讀要領 判讀等值線圖要“五讀一分析”。即讀數值范圍和極值、讀延伸方向、讀疏密程度、讀彎曲方向、讀局部 小范圍閉合等值線、分析成因。如下表: 等高線 等溫線 等壓線 數值范圍 和極值 區域地勢起伏大小 廠二-P4 曰 _U 曰 ,【、Mr 所在南北半球:向北遞減為北半 球;向南遞減為南半球區域氣溫差 的大小 判斷高低氣壓中 心區域氣壓差大 小 海拔最人、最小值 延伸方向 地形走向 與緯線平行(太陽輻射)與海岸 線平行(海陸位置)與等高線平行 (地形地勢) 疏密程度 坡度陡緩:密陡疏緩 溫差大小:密大疏小冬季密, 夏 風速大小:

2、密集風速 坡面凸凹:凹坡是高 密低疏;凸坡是咼疏低 密 季疏溫帶密,熱帶疏陸地密,海 洋疏 大、稀疏風速小 山脊:凸向低數值處 向高緯凸:夏季的陸地、冬季的海 高壓脊:凸向低壓 彎曲萬向 山谷:凸向咼數值處 洋、暖流經過和地勢低的地方向低 處 鞍部:兩山或兩谷之 緯凸:冬季的陸地,夏季的海洋,寒 低壓槽:凸向咼壓 間 流經過和地勢高的地方 處 局部小范 山頂、山峰:中間咼, 盆地閉合曲線:夏季炎熱中心,冬 高氣壓中心:中間 圍閉合 四周低;盆地、洼地: 季溫暖中心;山地高原閉合曲線一 高,四周低;低氣 四周咼,中間低;表 冬夏均為低溫區;表示溫度不在 壓中心:四周咼,中 正常范圍,特點是“大于

3、大的”或“小 間低;表示氣壓不 示咼度不在正常氾圍。 特點是“大于大的”或 “小于小的” 于小的”。 在正常范圍。特點是 “大于大的”或“小 于小的” 2 2.其他等值線性質特征 疏密程度及含 義 彎曲狀況及含義 閉合狀況及含義 影響該等值線 的因素 疏 密 含義 含義 中周 含義 彎曲萬向 等降 疏 地區差異 咼一低值彎 降水較同緯 中低周 少雨區 迎風坡多雨、背 水量 小 曲 多 高 風坡少雨、山腰 線 密 地區差異 低咼值彎 降水較同緯 中咼周 多雨區 較山麓、山頂多 大 曲 少 低 等震 疏 烈度相差 咼一低值彎 破壞較兩側 中低周 破壞較小 震中距、地質構 線 小 曲 大 高 區 造

4、、地面建筑 密 烈度相差 低一咼值彎 破壞較兩側 中咼周 破壞較嚴 大 曲 小 低 重區 等鹽 疏 鹽度差值 咼一低值彎 鹽度咼 中低周 低鹽度區 A A.氣候一蒸發 線 小 曲 高 與降水 B B 徑流一 密 鹽度差值 低一咼值彎 鹽度低 中咼周 高鹽度區 稀釋 大 曲 低 C C.洋流一寒低 暖高 等太 疏 太陽輻射 咼一低值彎 太陽輻射強 中低周 弱太陽 A A.緯度一太陽 陽輻 差值小 曲 高 輻射區 高度角 B B.日照 射線 密 太陽輻射 低一咼值彎 太陽輻射弱 中咼周 強太陽輻 時間長短( (云 差值大 曲 低 射區 量、海拔高度、 陰坡陽坡) ) 線地形圖的判讀 3 3 等高

5、(1(1)掌握等高線圖的基本特性 數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線的數值,讀出任一點的海拔高度;比較兩點的海拔高度可換算溫差;以兩 地的水平距離測算地面實際距離; 根據兩地的海拔高度可計算出相對高度。 如陡崖的相對高度計算公式為: (x x- -1 1 ) d dwA H (x+1)dH (x+1)d,式中 x x 為陡崖處匯集的等壓線的條數, d d 為圖中的等高距。 形態上的特性:地表呈現各種各樣的形態,每一種地貌形態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在等高線圖上會 以不同的形態表示出來。看等高線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緩;看等高線的形狀,可確定地貌類型。 (2 2 )掌握等高線的基本知識,這是識別等高線圖的關鍵

6、同線等高: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等高,并以海平面作為零米。相鄰的兩條等高線間的高差相同。 全圖的等高距一致:等高距即指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例如三條等高線的海拔為 600600 米、700700 米,則等高距為 100100 米。 等高線是封閉的曲線:無論等高線怎樣迂回曲折,終必環繞成圈,但在一幅圖上不一定全部閉合。 兩條等高線不能相交:因為一般情況下,同一地點不會有兩個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懸崖,等 高線可以重合。 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緩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間隔相同的地方表 示均勻坡。有時候圖上看不出密集與稀疏時,可根據“坡度 = =垂直相對高度/ /水平距

7、離”來決定。 等高線與山脊線或山谷線垂直相交:等高線穿過山脊線時,山脊線兩側的等高線略呈平行狀。等高 線穿過河谷(山谷線或集水線)時,向上游彎曲,成反 V V 字形。 兩對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時,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埡口。 示坡線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線是與等高線垂直相交的短線,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有時也叫做 降坡線。 幾條特殊的等高線: 0 0 米線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線; 海拔 200200 米以下,等高線稀疏,廣闊平坦一一為平原地形; 海拔 500500 米以下,相對高度小于 100100 米,等高線稀疏,彎折部分較和緩 - 為丘陵地形; 海拔 500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 100

8、100 米,等高線密集,河谷轉折呈 V V 字形一一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一一為高原地形。 (3 3 )熟練判斷等高線圖上的基本地貌類型(見下表) 常見的等高線地形圖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圖 等咼線圖 地形特征 說明 山地 閉合曲線 山頂 四周低 示坡線畫 在等高線 山峰 外低內咼 中部高 外側,坡度 向外降低 500 500 米、 (4)(4) 等高線圖的綜合判讀與應用 與氣候結合: 海拔高的地區應考慮氣溫的垂直遞減,對流層下部的垂直遞減率為 0.60.6C/100mC/100m。 山區應考慮迎風坡和背風坡,迎風坡降水量多、背風坡降水量少。

9、 盆地不易散熱,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氣的滯留。 與河流水文結合: 由山谷的分布,判斷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 水庫壩址宜選擇峽谷地段 ( (水平距離窄,垂直落差大 ) );水庫庫區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或選在“口 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這些地區不僅庫容大,而且有較大的集水區域。 盆地 閉合曲線 洼地 外高內低 四周咼 中間低 山脊 等高線凸 向低處的 山脊連線 山谷 等高線凸 向高處的 山谷連線 從山頂到 山山麓凸 出的高聳 部分 山脊之間 的低洼部 分 鞍部 一對山脊 等高線之 間 相鄰兩個 山頂之間 呈馬鞍形 示坡線畫 在等咼線 內側,坡度 向內降低 山脊線也 叫分水線 山

10、谷線也 叫集水線 鞍部是山 谷線最高 處 峭壁 陡崖 多條等高 線會合重 疊在一線 近于垂直的山坡稱峭 壁。峭壁邊緣是懸崖, 或稱陡崖 800 600 400 200 與運輸線路結合: 建鐵路、公路應建在坡度平緩的地區,翻山時應選擇緩坡,并通過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充 分考慮路線的長度、坡度、少過河建橋;避免通過高寒區、沙漠區、沼澤區、永久凍土區、地下溶洞區等。 引水線路的選擇應遵循從地勢高處向地勢低處的原則。 輸油管道的選擇,路線盡可能短,盡量避免通過山脈、大河等。 與“點”的區位結合: 工廠區位的確定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對環境有污染的廠礦,要選擇河流下游,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 方向,

11、結合地質地形條件, 宜放在地基堅實, 等高線間距較大的地形平坦開闊的地方; 若是電子、 半導體、 感光器材廠等需要建在空氣清潔、環境優美的地點,從經濟效益考慮,要盡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資 源產地。 港口的建設應考慮選擇在避風的深水海灣;避開含沙量大的河流 ( 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 氣象站應建在地勢坡度適中、地形開闊的地點。 療養院應建在地勢坡度較緩、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的地方。 與農業生產結合: 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反映出來的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坡度緩急、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地提 出農林牧漁業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區發展耕作業,山地、丘陵地區發展林業、畜牧業。 4 4等溫線圖的判讀

12、等溫線圖是用若干條等溫線來表示一個地區氣溫分布的專用地圖。這種圖能幫助人們形象地確定氣溫 分布的空間概念,了解氣溫遞變方向和規律,并進而分析各地區氣溫差異的形成原因。等溫線分布圖的判 讀,要注意分析下列各項。 ( 1 1)判斷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減小或自南向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增大的是 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溫線的度數逐漸減小的是北半球。 (2 2)判斷陸地、 海洋位置:冬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彎曲 ( 表示冬季的陸地比同緯度的海洋溫度低 ) , 海洋上的等溫線向高緯彎曲 (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緯度的陸地溫度高 ) 。 夏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高緯彎 曲(

13、表示夏季的陸地比同緯度的海洋溫度高 ) ,海洋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彎曲 (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緯度的陸 地溫度低 ) 。 (3 3)判斷月份 (1 1 月或 7 7 月) :判斷月份時,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節的差異性。 1 1 月: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 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 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 7 7 月: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 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南半球陸地上的等溫線向北彎曲, 海洋上的等溫線向南彎曲。 (4 4)判斷寒、暖流:洋流流向與等溫線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中心比同緯度的其它地區水溫低, 故等溫線向低緯彎曲。暖流中心比同

14、緯度的其它地區水溫高,故等溫線向高緯彎曲。 (5 5)判斷地形的高、低起伏:陸地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凸出的地方,說明該處地勢升高;等溫線向高 緯凸出的地方,說明該處地勢降低。在閉合等溫線圖上,越向中心處,山地等溫線的數值越小;盆地等溫 線的數值越大。 (6 6)判斷溫差的大小:一般情況下,不論時空,等溫線密集,溫差較大,反之,溫差較小。從世界 和我國氣溫分布特征可知:冬季等溫線密,夏季等溫線稀。因為冬季各地溫差較夏季大。溫帶等溫線 密,熱帶地區等溫線稀。因為溫帶地區的氣溫差異大于終年高溫的熱帶地區。陸地等溫線密,海洋等溫 線稀。因為陸地表面形態復雜,海洋的熱容量大,所以陸地的溫差大于海面。 5 5

15、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 (1 1)概念 把太陽高度角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叫做等太陽高度線,用等太 15 15 日高度線反映某一時刻太陽高度的 全球分布圖稱為等太陽高度線圖。 (2 2)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 等太陽高度線圖判讀的基本內容有: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正午太陽高度的 分布規律;地方時、北京時間的計算;正午太陽高度大小的計算;晝夜長短的變化;推斷與圖示時間相關 的日期 ( 節氣 ) 、季節及地理現象等。 等太陽高度線圖可以看做足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的俯視圖,判讀時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確解答 問題: 圖的中心為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以該點為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通過該點的經線

16、即太陽直射的經 線,地方時是 1212 時;通過該點的緯線即為太陽直射的緯線,其正午太陽高度為 90 90 度。正午太陽高度的分 布規律從太陽直射的緯線向南北逐漸降低。根據太陽直射緯線推斷直射點所在的半球及季節,并判斷與之 相關的地理現象。注意區別太陽高度和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的不同。 在太陽直射的經線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緯度就相差多少度,據此可計算該經線上某一點的緯 度數值;如果太陽直射赤道,則赤道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陽直射點不在赤 道,則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的差值定大于太陽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該緯線上某一點的經度和地 方時。 如果圖中標注了太陽高度的數值,

17、 則視具體數值而判斷: 是最外側的大圓圈為 0 0等太陽高度線, 即為晨昏線,一般是太陽直射經線以東最大的半圓為昏線,以西最大的半圓為晨線;二是圖中最大的圓圈 不是等太陽高度線, 因此, 也就不是晨昏線, 此圖是晝半球中的一部分。 如果沒有標注太陽高度的數值, 在圖中最外側的大圓圈上太陽高度為,即晨昏線。 由于太陽直射經線上太陽高度南北跨度為 180180,當太陽直射赤道時,此經線最北點為北極,最南 點為南極;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北極點在最北點以南,圖上沒有南極點;太陽直射南半球時,相反。 6 6等壓線圖的判讀 等壓線是指某個水平面上的氣壓相等各點的連線。等壓線圖的判讀,首先要識別氣壓場的基本形

18、式, 其次判斷風力大小及風向,最后分析天氣變化。分析等壓線圖基本思路如下。 (1 1)判斷高壓中心和低壓中心:等壓線上的數值由中心向四周變小的為高壓中心;在等壓線上的數 值由中心向四周變大的為低壓中心。 ( 2 2)判斷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氣壓高低: 水平方向上:高壓區為下沉氣流,天氣晴朗;低壓區為上升氣流,多陰雨天氣。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氣壓高,高空氣壓低;地勢高氣壓低,地勢低氣壓高。 (3 3)判斷高壓脊 (線) 和低壓槽 ( 線): 高壓脊 ( 線) :等壓線中彎曲最大處,其數值由高指向低處為高壓脊 ( 類同于等高線圖中的山脊 ) 。 低壓槽 ( 線) :等壓線中彎曲最大處,其數值由

19、低指向高處為低壓槽 ( 類同于等高線圖中的山谷 ) 。 (4 4)判斷鞍部:鞍部國兩個高壓和兩個低壓的交匯處,其氣壓值比高壓中心低,比低壓中心高。 (5 5)判斷風向和風力大小 北半球近地面氣壓場中風向是由高壓指向低壓并向右斜穿等壓線;南半球近地面氣壓場中風向是由高 壓指向低壓并向左斜穿等壓線。 在高空中,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風力大小:取決于水平氣壓梯度力。在同一幅圖中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等壓線越稀疏,風力越 小。 7 7潛水等水位線圖的判讀 潛水等水位線圖及其繪制 潛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個隔水層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一般埋藏較淺,分布較廣,便 于開采。但由于在含水層以上無穩定的隔水層存在,所以容易受到污染。 潛水的自由水面即潛水面,通常是一個起伏的曲面,一般向鄰近的低洼地區,即潛水的排泄區,如河 谷、沖溝等傾斜。在地形圖上往往用潛水等水位線來表示潛水面的形狀。所謂潛水等水位線圖就是潛水的 等高線圖。它是根據潛水面上各點的水位高度 (海拔) 繪制的,繪制的方法與繪制地形等高線的方法類似, 但要注意的是: 在繪制潛水等水位線圖時,必須利用同一時期的水位資料,因為潛水面是隨時間而變化的。 在繪制潛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