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 22 記承天寺夜游同步測控優化訓練 語文版_第1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 22 記承天寺夜游同步測控優化訓練 語文版_第2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 22 記承天寺夜游同步測控優化訓練 語文版_第3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 22 記承天寺夜游同步測控優化訓練 語文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語文同步測控優化訓練22 記承天寺夜游5分鐘訓練(預習類訓練,可用于課前)1.請你用楷體把下面句子抄寫在田字格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解析:根據新課標的規定,初中學生要學會書寫楷體字。學生在練字的時候比較注意運用楷書的方法書寫,但平時寫字時很少用楷體來書寫,本題就是幫助大家逐步養成用楷體書寫的習慣。 答案:略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1)欣然起行( )(2)念無與為樂者( )(3)相與步于中庭( )(4)懷民亦未寢( ) 解析:解釋詞語的含義是為了更好地掌握句子的意思,更好地理解全文的內容。 參考答案:(1)高興的樣子(2)想到 的人(3)一同、共同(4)睡覺3.填

2、空。 蘇軾,字子瞻,號_,_代文學家。他是一位文學成就卓著的作家,他的散文風格獨具,與其父_、其弟_同列“_八大家”之中,世稱“三蘇”。其詞開一代豪放派詞風,你讀過他的詞有_。他的書法也獨樹一幟,居“蘇米黃蔡”四大家之列,“米黃蔡”三人的名字是:_、_、_。 解析:蘇軾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本題正是希望通過一定的提示,填出應該記憶的內容,對這位了不起的人物有準確的認識。同時設計了與中國文化常識相關的內容,希望大家能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答案:東坡居士 宋 蘇洵 蘇轍 唐宋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米芾 黃庭堅 蔡襄10分鐘訓練(強化類訓練,可用于課中)1.選出下列句子閱讀停頓正

3、確的一項( )A.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B.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C.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D.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解析:A項中的停頓應放在連詞與動賓短語之間,為“遂至承天寺”;B項正確答案是“相與步于中庭”,停頓放在主謂之間;C項正確停頓是“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表示“少”了什么,動賓之間。掌握好停頓是幫助大家理解、掌握文章內容的重要方法。 答案:D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1)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2)相與步于中庭( )(3)蓋竹柏影也( )(4)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 解析:本題主要涉及對虛詞的解釋。對虛詞的理解,可以使大家順暢地朗讀、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層次,

4、確切地理解文意。 參考答案:(1)于是(2)在(3)表示推測(4)只 我3.作者起行的原因是_,與作者一同夜游的是_,文中記敘了他倆_ 的情景。 解析:本題可以幫助大家梳理文章的內容與結構。 參考答案:解衣欲睡,月色入戶 張懷民 寺中散步,共賞月景4.“月色入戶”的意思是_,這句話運用了_的修辭手法。 解析:表面看是要求翻譯句子,實際是要求學生體會作者所用的寫法。這里的“入戶”是作者賦予了月光以人的情感,盡力表現月光的美好,就像是懂得人的心理。 參考答案:月光從窗戶進入房間 擬人快樂時光課堂小幽默一則 課堂上,老師與學生正在做月亮的心愿的課堂練習。在“讀一讀,想一想”一題中: 魚兒愛大海,魚兒

5、有一個藍色的心愿。 鳥兒愛樹林,鳥兒有一個綠色的心愿。 蜜蜂愛花朵,蜜蜂有一個紅色的心愿。 小朋友愛月亮,小朋友有一個銀色的心愿。 你有什么心愿,是什么顏色的? 某生:我的心愿是當大老板。 師:你的心愿很遠大,那么它是什么顏色的呢? 生:是黑色的。 師想:難道這么小的孩子也知道老板是攢黑心錢的? 但老師還是好奇地問:為什么? 生:因為大老板總是穿黑衣服的。 老師驚訝無比。30分鐘訓練(鞏固類訓練,可用于課后)閱讀理解(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6、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1.文中“念無與為樂者”中“念”的結果是_。 解析:通過找結果,體會作者交代敘事寫景的緣由。有了這個“念”才有了夜游,才見了美麗的景色。這也是作者借景抒情的原因。 參考答案: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2.文中描寫月光的句子是_,描繪了一個_的美妙境界。 解析:文中沒有直接寫月,但月又無處不在,這里一定要注意“月光”和“月色”的區別。“月色入戶”并沒有寫出光,而且題干中強調的是運用“描寫”的語句,憑借這兩點,才能夠正確回答本題。 參考答案:庭下竹柏影也 空靈澄澈、宛似仙境3.文中表達作者感情的句子是哪兩句? 解析:第一個句子中有了“欣然”,比較容

7、易找到,但第二個句子要結合文學常識,通過對作者的了解,才能夠找到。 參考答案:(1)月色入戶,欣然起行。(2)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4.這篇文章主要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解析:本題是強調整體感知的,所以答題中涉及的情感要求完整、全面。 參考答案:表達的心境是復雜的,有貶謫的悲涼,有人生的感慨,有自嘲自慰,有賞月的欣喜等。5.文章結尾處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 解析:本題的設計與上一題非常相近,目的是幫助學生養成根據題干回答問題的習慣。注意題干要求回答的是“文章結尾”,而不是全文。 參考答案:有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歡喜、漫步的悠閑等種種微妙復雜的感情。(二)閱讀下面

8、的文字,完成68題。 近臘月下,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仆靜默,多思曩者,攜手賦詩,步仄逕,臨清流也。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鯈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雊。斯之不遠,儻能從我游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有刪節)注:輞(wn)水:車輪狀的湖水。曩(nn)者:從前。仄(zè)逕:狹窄的小路。鯈(tiáo):一種條狀的魚。皋(o):水邊的高地。雊(òu):雉雞叫。儻(tn):同“倘”,假使,如果。6.解釋加點詞語的

9、含義。(1)當待春中( )(2)白鷗矯翼( )(3)斯之不遠( )(4)從我游乎( ) 解析:試著運用課內知識來認識、理解新的文章。 參考答案:(1)春天里(2)強壯的羽翼(3)這樣的時間(4)跟隨7.翻譯下列句子。(1)寒山遠火,明滅林外。(2)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 解析:鞏固直譯的方法,拓展學生的文言閱讀能力。 參考答案:(1)寒冷的山間那遠處的火光,在山林處忽隱忽現。(2)村落那夜間舂米的聲音,又同稀疏的鐘聲相間。8.簡析王維游華子岡的思想感情。 解析:要結合課內對唐代詩人王維的了解,來體會本詩的含意。 參考答案:作者游華子岡雖然是在深冬寒夜,卻描繪了眾多的景物,而且這些景物動靜相映,音響和諧,極具活力,并引起作者對更加美好的春天的憧憬。因此,可以推斷王維當時是充滿激情而富于朝氣的。深層探究9.如何理解“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的含意? 解析:通過這一問題加深對課文主題及寫作目的的探究和理解。 參考答案: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們兩個這樣賞月的“閑人”罷了。表現了作者超然物外、曠達樂觀的生活態度。中考鏈接10.(四川資陽中考)溫家寶總理在去年“兩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