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教材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誦讀教案(表格版)_第1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教學設計統編教材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誦讀教案(表格版)古詩詞誦讀導學案設計課題古詩詞誦讀課型新授課1. 讀準字音,了解詩詞的內容。6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教學設計教學目標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3. 理解詩詞句的意思,想象詩詞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古詩詞所表達的感情。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想象詩詞句的意境,誦讀出詩詞的韻律美。1. 制作關鍵詩詞句的PPT;相關古詩詞圖片;搜集作者的資料。(教師 )課前準備2. 準備自己積累的古詩詞若干。(學生)課時安排3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活動教學提示1.看圖片,吟誦古詩:憫農一、創設情境, 引

2、入新課 (用時: 2 分鐘)二、讀通古詩, 初步感知 (用時: 10 分鐘)三、小組合作, 疏通詩意 (用時: 26 分鐘)小兒垂釣江雪池上 。 2中華詩詞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可以做些積累。(引出課題 ) 1.檢查預習,引導學生了解作者及作品 (前三首 )。2引導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朗讀一邊注意圈畫出字詞, 鞏固課前預習成果。3. 組織學生反復誦讀,讀通、讀美。(1) 范讀。(2) 指名朗讀,賽讀。4引導學生配樂齊讀。1. 組織學生默讀古詩,思考讀懂了哪些內容,有哪些問題沒弄懂。2. 組織學生有節奏地朗讀古詩。 3組織學生學習古詩。出示學習提示:(1)結合注釋,解釋詞語。 (2)引導學生合作學

3、習,掌握古詩內容。(3)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共同解答。1. 看圖片,吟誦古詩。2. 認真傾聽。1.結合課前預習,回顧作者及作品資料,進行交流。 2朗讀古詩,遇到圈出的生字仔細辨別,借拼音讀準字音。3開展誦讀活動:(1) 認真傾聽。練習誦讀,劃分節奏。(2) 賽讀,評議。4配樂朗讀。1.默讀古詩,思考問題。有疑問的地方做好記錄。 2組內交流。3思考,交流: (1)解釋重點詞語。(2) 組內交流,了解古詩大致內容。(3) 交流、答疑,疏通詩意。(4)疏通全文,整體把握內容。(5)說說自己體會到的情感。4全班交流學習情況。(1) 交流采薇 (節選)。看圖片,吟誦古詩,可以以搶答的形式,增強趣味性。1.

4、 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能力,傾聽中鞏固字音。2. 針對讀詩的情況,要進行適時點評,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1. 引導學生劃分古詩的節奏, 有節奏地讀詩,感受詩的韻味。2. 抓住具體的詞語,結合生活經驗,通過想象畫面、練讀等方法感悟詩意,在美好的詩境中受到熏陶。3. 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4) 翻譯全詩。(5) 引導學生品味古詩表達的情感。4. 指導學生依次交流三首詩的學習收獲。(1) 交流采薇 (節選)。讀懂了哪些詞語?說說古詩大意。從詩中讀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強調:“思”與現代漢語中的“思”意義不同,沒有實際意義 。 “雨雪霏霏”中的“雨”在這里讀yù,“雨雪”的意思是下雪。

5、(2) 交流送元二使安西。解題。了解作者。引導學生初讀古詩。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理解詩意。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熟讀成誦。(3) 交流春夜喜雨。讀懂了哪些詞語?說說古詩大意。從詩中讀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強調:引導學生區別“發生”的不同意義。“重”在本詩中讀zhòn。我理解的詞語:依依:形容柳絲輕輕隨風搖曳的樣子。遲遲:遲緩的樣子。大意: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表達的情感:今昔對比,樂景寫哀,情景交融。昔日離鄉不舍,今日歸家路途艱難,內心悲苦。(2) 交流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

6、”的意思是王維從長安到渭城來送別他的朋友元二出使安西。小組合作交流搜集的作者的資料。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小組合作,讀古詩想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多種方式朗讀古詩,體會作者表達的依依不舍之情。組內互讀互背。(3) 交流春夜喜雨。野徑:田野間的小路。紅濕處:被雨水打濕的花叢。花重:花因為飽含雨水而顯得沉重。大意: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 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濃濃烏云, 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在漁船上閃爍。明早再看帶露的鮮花,成都滿城必將繁花盛開。表達的情感:此詩以極大的喜悅之情細致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熱情地謳歌了來

7、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書等方法,自主學習,疏通詩意。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4. 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表達的情感,要結合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了解當時的寫作背景, 作者的生平,與作者合二為 一,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形成共鳴。5. 關于詩中的詞語與現代詞語的不同意義,不要硬性強調一定是什么意思,根據句子, 能文通字順地理解即可。6. 要加強朗讀,做到熟讀成誦,從而積累古詩。四、課堂小結,1.總結學生課堂學習情況,鼓勵1.針對教師的意見想一想怎樣改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動口、布置作業 (用時: 2 分鐘)學生努力學習。2. 布置作業:朗讀三首古詩, 讀出韻律感。進。2. 在課后朗讀古詩,提高對課文的熟悉程

8、度。第二課時多動腦,鞏固讀文基礎。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活動教學提示1. 組織學生背誦采薇(節選 )一、復習課文, 導入新課 (用時: 3 分鐘)二、讀通古詩, 初步感知 (用時: 10 分鐘)、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2. 點明本課的學習內容(第 47 首詩)。1.檢查預習,引導學生了解作者及作品 (第 47 首詩)。2引導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朗讀一邊注意圈畫出字詞, 鞏固課前預習成果。 3組織學生反復誦讀,讀通、讀美。(1) 范讀。(2) 指導學生朗讀。(3) 自由讀詩,注重讀準字音。(4)指名朗讀,賽讀。 4指導學生配樂齊讀。1. 有感情地背誦古詩。2. 準備學習新詩。1.結合課前預習,回

9、顧作者及作品資料,進行交流。 2朗讀古詩,遇到圈出的生字仔細辨別,借拼音讀準字音。3展開誦讀活動:(1)認真傾聽,劃分節奏。(2)練習誦讀。(3) 交流誦讀,互相指正。(4) 賽讀,評議。4配樂讀。學生要注意有節奏地背誦學過的古詩。1. 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能力,傾聽中鞏固字音。2. 針對讀詩的情況,要進行適時點評,讀出詩的韻律美。三、精讀課文, 明白詩意 (用時: 25 分鐘)1.引導學生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 2組織學生交流搜集到的關于詩人的資料。3. 組織學生對詩題進行解釋。4. 引導學生說一說印象深刻的內容。(1) 指導學生按標注的停頓朗讀古詩。(2) 指導學生了解書中的注釋。(

10、3)指導學生結合插圖說說詩句的意思。(4)組織學生體會詩人的心情。(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6) 給詩配畫,深入理解。根據詩意,給喜歡的詩句配畫,并以相關的詩句為標題。展示交流評議畫作。展開想象,描述看到的畫面。1. 交流歸納學習古詩的方法。 (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 情 。 ) 2交流匯報作者的資料。3. 交流對詩題的理解。4. 合作進行學習。(1)劃分節奏,朗讀古詩。(2)交流詞語的意思。(3) 交流對詩句的理解,說說整首詩的內容。(4) 根據自己的理解,感受詩人表達的情感,互相交流。(5) 結合自己的感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6) 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

11、配畫。發揮想象,描述畫面。(7) 背誦古詩。1. 學生在學習中要注意總結學習方法,指導今后的學習。2. 學生交流對詩題的理解, 了解學生的古詩知識儲備。3. 學生交流的時候,以學生為主體,必要時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由扶到放。給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進而樂于與人交流。4. 朗讀古詩,要讀出詩人的內心情感。讀與悟要結合,從思想上、內心深處理解、感悟詩的內容及詩人表達的情感。走進古詩,走近詩人。四、總結全文, 布置作業 (用時: 2 分鐘)(7)嘗試背誦古詩。 5指導學生朗讀四首古詩,體會詩中表達的情感。布置作業: 1.給喜歡的古詩配一幅畫或制作積累卡。2搜集作者的其他詩作,

12、讀一讀。5根據自己的理解與感悟,有感情地朗讀四首古詩。1. 充分發揮想象,完成配圖和積累卡。2. 從課內到課外,利用多種手段,搜集詩作。第三課時學生的古詩配畫要進行展示;搜集作者的其他詩作 時,教師可給學生提供搜集渠道。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活動教學提示1. 回顧背誦:采薇(節選)、一、組織復習, 引入新課 (用時: 3 分鐘)二、讀通詩詞, 初步感知 (用時: 10 分鐘)三、小組合作, 疏通詞意(用時:25 分鐘)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江上漁者泊船瓜洲 游 園 不 值 。 2明確學習任務 ( 第 8 10 首詞 ) 。 3引導觀察題目,有什么發現?1. 組織學生了解“詞牌”

13、。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又稱長短句。人們為了便于記憶和使用,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有時候,因為各家叫法不同,同一個格式又有幾個詞牌。一般地,一首詞的詞牌和題目中間用隔點隔開。2. 檢查預習,引導學生了解詞人的作品。3. 引導學生自由朗讀,一邊朗讀一邊圈畫,鞏固課前預習成果。4. 組織學生反復誦讀,讀通、讀美。(1)教師范讀。(2)指導朗讀。(3)自由讀詩,注重讀準字音。(4)指名朗讀、賽讀。 5引導學生配樂齊讀。1. 組織學生自讀三首詞,整體感悟:讀懂了哪些內容,有哪些疑問?1. 看圖片,吟誦古詩。2. 認

14、真傾聽。3. 交流對題目的發現,引起思考。1. 交流這節課學習的詞,了解哪個是詞牌,哪個是題目。 “卜算子、浣溪沙、清平樂” 是詞牌;“送鮑浩然之浙東” 是詞的題目,有的詞只有詞牌沒有題目,用詞牌充當了題目,如我們要學習的浣溪沙。2. 交流匯報搜集到的資料。3. 朗讀古詩,圈畫字或詞語, 借拼音讀準字音。 4展開誦讀活動:(1)認真傾聽,劃分節奏。(2)練習誦讀。(3)交流誦讀,互相指正。(4)賽讀,評議。5配樂朗讀。1. 自讀,初步感知大意。2. 組內交流。背誦古詩,要注意采用多種形式,如:看圖片誦讀、上下句接讀、唱一唱古詩等。1. 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能力,在傾聽中鞏固字音。2.

15、學生交流搜集的材料,教師注意指導學生整理、取舍材料。3. 針對讀詩的環節進行適時點評,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4. 多種形式的誦讀,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鼓勵學生展示自我,提升能力。1. 引導學生標注詞的停頓,有節奏地讀詞,感受詞的韻味。2. 組織學生有節奏地朗讀。3. 組織學生學習,弄清詞的意思。(1)結合注釋,解釋詞語。 (2)合作學習,了解詞的內容。(3)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共同解答。(4)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詞的大意。(5) 引導學生品味詞表達的情感。4.組織學生交流學習收獲。(1) 組織學生交流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解決了哪些關鍵詞?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詞的大意。結合寫作背景,這首詞表

16、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補充這首詞的巧妙構思:開篇“水是眼波橫”一句匠心獨運:前人慣以“眉如春山” “眼如秋水”之類的比喻來形容女子容顏之美,而作者此處則反用其意,說水是眼波橫流、山是眉峰攢聚,其妙處不僅在于推陳出新、想象奇絕,而且在于運用移情手法,化無情為有情,使原本不含感情的山水也介入送別的場面,為友人的離去而動容。(2) 組織交流浣溪沙。解決了哪些關鍵詞?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詞的大意。結合寫作背景,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補充寫作背景:這首詞作于元豐五年(1082)三月,當時蘇軾四十七歲,謫居黃州。蘇軾因為去沙湖相田,得了臂疾,于是到麻橋醫生龐安常處看病,被龐安常用針灸治好了臂疾。病愈后,龐

17、安常曾陪同作者游覽了清泉寺,于是蘇軾作了這首浣溪沙。(3) 組織交流清平樂。3. 思考,交流。(1)解釋重點詞語。(2) 組內交流,了解詞的大意。(3) 交流、答疑,疏通詞的意思。(4) 疏通全詞,整體把握詞的大意。(5) 說說自己體會到的情感。 4.按照自學提示要求交流學習收獲。(1) 交流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重點詞語: 之:往,去。水是眼波橫: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才始:方才。大意: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 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問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匯的地方。剛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您踏上歸途。如果你到江南趕上了春天,就不要辜負這大好春光,一定要同它住在一起。 表達的情感:這首詞

18、雖是一首送別詞,但并無消極想法,主要表達了詞人心中對好友的不舍與留戀,以及對好友的美好祝愿。(2) 交流浣溪沙。重點詞語:短浸溪:指初生的蘭芽浸潤在溪水中。蕭蕭:這里形容雨聲。無再少:不能再回到少年時代。唱黃雞:語出白居易“黃雞催曉丑時鳴”,比喻時光流逝。大意:游歷蘄水清泉寺,寺臨近蘭溪,溪水向西流去。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苗, 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間的沙路,仿佛經過清泉沖刷,一塵不染。傍晚細雨蕭蕭,寺外傳來杜鵑鳥的啼叫聲。誰說人生只會變老,不能再變得年輕?2. 抓住具體的詞語,結合生活經驗,通過想象、練讀等方法感悟詞的意思,在美好的意境中受到熏陶。3. 引導學生關注重點詞語的解釋,疏通詞的意思,了解內容,形成整體上的認知。4. 給學生留有充分的學習時間,讓學生在讀中悟,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激發學習的興趣。5. 理解詞的內容,要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作者的生平, 體會詞所表達的情感,形成共鳴。四、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 (用時: 2 分鐘)解決了哪些關鍵詞?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詞的大意。結合寫作背景,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