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內感染監測_第1頁
院內感染監測_第2頁
院內感染監測_第3頁
院內感染監測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院內感染監測與操作1、手的微生物監測采樣時間:在接觸患者或從事醫療活動前進行。采樣方法:被檢人五指并攏,將浸有無菌生理鹽水的棉拭子一支在雙手曲面從指根到指端 來回涂擦各兩遍(一只手涂擦面積約30cm2),并隨之轉動采樣棉拭子,剪去手接觸部位,將棉拭子投入 10ml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試管內,立即送檢。采樣面積按平方厘米 (cm2)計算。細菌菌落總數檢查:1ml采樣液放入滅菌平皿內,用普通營養瓊脂培養,放35c溫箱內2448 h計數菌落。手細菌菌落總數(cfu/ cm2)=平板上菌落數x采樣液稀釋倍數采樣面積(cm2)(cfu:是菌落形成單位,將稀釋后的一定量的菌液通過涂布的方法,讓其內的微

2、生物單細 胞分散在瓊脂平板上,待培養后,每一活細胞就形成一個菌落。就表示每毫升菌液中含有多少單細胞。)衛生手消毒:w 10 cfu/ cm2外科手消毒: 5 cfu/ cm2一般醫護人員手不得檢出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潔凈手術室、其他潔凈場所、非潔凈手術室、骨髓移植室、產房、導管室、新生兒室、器官 移植病房、ICU、燒傷病房、血液病病區等工作人員手不得檢出銅綠假單胞菌; 母嬰同室、新生兒室及兒科病房工作人員手不得檢出沙門氏菌,溶血性鏈球菌。 2、物體表面的微生物學監采樣時間:消毒處理后 4 h內采樣。采樣面積:被采表面100 cm2,取全部表面; 被采表面 100 cm2,取100 cm2

3、 。采樣方法:用5cm X 5 cm的標準滅菌規格板,放在被檢物體表面,用浸有滅菌生理鹽水的棉拭子1支,在規格板內橫豎往返各涂抹5次,并隨之轉動棉拭子,連續采樣14個規格板面積,剪去手接觸部分,將棉拭子裝入5ml采樣液的試管內送檢。門把手等小型物體則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體的方法采樣。細菌菌落總數檢查:1ml采樣液放入滅菌平皿內, 用普通營養瓊脂培養, 放35c溫箱內培養2448 h計數 菌落。物體表面細菌菌落總數(cfu/ cm 2)=平板上菌落數x采樣液稀釋倍數采樣面積(cm2)潔凈手術室、其他潔凈場所、非潔凈手術室、骨髓移植室、產房、導管室、新生兒室、器官移植病房、ICU、燒傷病房、血液病

4、病區等:物體表面細菌菌落總數w5 cfu/ cm2 。兒科病房、母嬰同室、婦產科檢查室、人流室、治療室、注射室、換藥室、輸血科、消毒供應中心、血液透析室、急診室、化驗室、各類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門診及其病房等:物體表面細菌菌落總數w 10 cfu/ cm2 。一般的物體表面不得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母嬰同室、早產兒室、新生兒室及兒科病房的物體表面不得檢出沙門氏菌。3、空氣消毒效果的監測采樣時間:選擇消毒處理后與進行醫療活動之前期間采樣。采樣方法:自然沉降法,國內大多數醫院采用。采樣高度:與地面垂直高度 0.81.5 m。布點方法:室內面積w 30 m2,設一條對角線上取 3點,即中

5、心一點、兩端各距墻1m處取一點;室內面積30 m2,設東、西、南、北、中 5點,其中東、西、南、北點 均距墻1m。采樣方法:用9cm直徑的普通營養瓊脂平板,在采樣點將平板蓋打開,把蓋子扣在平板的邊緣上,暴露5 min后送檢培養,每個被監測的房間菌落數以平均數計算各類環境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細菌菌落總數衛生標1. I類區域-潔凈手術室(分成4個等級):1特別潔凈手術室一手術區 0.2個/30min?。90皿, 周邊區0.4個/30min?。90皿;n標準潔凈手術室一手術區 0.75個/30min?。90皿,周邊 區1.5個/30min ?()90皿;出一般潔凈手術室一手術區 2個/30mi

6、n ?()90皿,周邊區4個/30min ? 4 90皿;IV準潔凈手術室一手術區 5個/30min? e 90皿;2. n類區域:非潔凈手術部(室)、非潔凈骨髓移植病房、產房、導管室、新生兒室、器官 移植病房、燒傷病房重癥監護病房、血液病病區空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w4cfu/ (15min ?直徑9cm平皿)。3. m-IV類區域:兒科病房、母嬰同室、婦產科檢查室、人流室、治療室、注射室、換藥 室、輸血科、消毒供應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診室、化驗室、各類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門診及其病房空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w4cfu/(5min ?直徑9cm平皿)。新規范的檢測單位復雜,分別為:XXcfu

7、/(5min -直徑9cm平皿)、XXcfu(15min 直徑9cm平皿卜XXcfu/(30min 直徑9cm平皿)。不同的區域采樣時間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參考范圍 也不相同的。所以,在送檢的空氣平板上必須標明采樣的地點和時間。(原參考范圍:I類區域細菌總數w 10cfu/ m3,n類區域細菌總數w 200cfu/ m3,出類區域 細菌總數w 500cfu/ m3) b、層流手術室空氣監測細菌菌落數衛生標準(表)手術室分類衛生標準(以沉降法為標準)手術區周邊區I級特別潔凈手術室0.2 個 /30min0.4 個/30minn級標準潔凈手術室0.75 個/30min1.5 個/30min出一般潔凈

8、手術室2 個/30min4 個/30minIV級標準潔凈手術室5 個/30min5 個/30min層流手術室空氣監測沉降法空氣采樣選擇平皿數(表)被測區域潔凈度級別最少培養皿數(9cm,以沆降 30min 計)100131000510000310000023000002被測區域潔凈度級別最少培養皿數(9cm,以沆降 30min 計)1001310005100003100000230000025、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效果監測a、所有蒸汽和環氧乙烷氣體的滅菌器至少每周1次用活芽胞桿菌作滅菌效果評價,干熱滅菌每月監測1次。采樣時間:與被消毒或滅菌物品同時監測。布點方法:小型滅菌器選1個包裝物品放入指示

9、劑,置最底層中央;中型滅菌器選3個包裝 物品放入指示劑,上層中央放一個,下層前后各一個;大型滅菌器選5個包裝物品放入指示 劑,上、中層中央各放 1個,下層前、中、后部各放1個。監測方法:采用衛生部批準的化學指示劑和嗜熱脂肪芽胞桿菌( ATCC 7953、ATCC 12980 或SSIK31株)作為生物指示劑。6、紫外線消毒效果監紫外線燈管輻射強度值的測定:1、開啟紫外線燈 5min后,按說明書操作,將測定波長為253.7 nm的紫外線強度測定儀(指定有效期內)探頭置被檢紫外線燈下垂直1m的中央處,儀表穩定后所示數據即為紫外線燈管的輻射強度值。其中30W直管型紫外燈新燈管輻射強度值a 90微瓦

10、秒/cm2,使用中輻射強度值a70微瓦秒/ cm2; 150W高強度紫外線新燈的輻射強度值a200微瓦秒/cm 2。70 微瓦 秒/cm 2。2、紫外線強度指示卡監測法(四環R牌)【性能與原理】紫外線強度指示卡由紫外線光敏色塊、標準色塊和卡片紙組成。紫外線光敏色塊以涂有聚乙烯膜的卡片紙為片基,將對波長253.7nm的紫外線敏感的化學物質和輔料均勻的涂布于片基上制成涂料卡,并粘貼在卡片紙中央制成。標準色塊的輻照強度值分別為 90微瓦 秒/cm2和70微瓦 秒/cm2 ,印制在紫外線光敏色塊的兩側。受 到規定波長的紫外線照射后,光敏色塊由乳白色變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使用范圍】檢測紫外線燈輻照強度值(90微瓦 秒/cm2和70微瓦 秒/cm2 )是否達到使用要求。用于紫外線輻照強度值的日常監測,以便了解紫外線燈使用情況和及時進行更換。【使用方法】測定時,打開紫外線燈管5min待其穩定后,將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線燈管下方垂直1m中央處,將有圖案一面朝向燈管,照射1min。受到規定波長的紫外線照射后,卡片紙中央的紫外線光敏色塊由乳白色變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將其與標準色快相比, 即可測知紫外線輻照強度值是否達到使用要求。使用中的舊燈管,輻照強度值70微瓦秒/c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