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類型分布的記憶口訣_第1頁
氣候類型分布的記憶口訣_第2頁
氣候類型分布的記憶口訣_第3頁
氣候類型分布的記憶口訣_第4頁
氣候類型分布的記憶口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活學巧記:氣候類型分布的記憶口訣:熱帶雨林南北十高溫多雨皆夏日注:南北緯100之間的地區氣流以輻合上升為主,全年高溫多雨,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十歸線干濕季節交替變注: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在南北緯100至回歸線之間,夏季受赤道低氣壓控制,炎熱多雨為雨季;冬季受信風帶控制,炎熱干燥為旱季。   熱帶季風十歸東   旱雨來自冬夏風   注: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100至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氣壓帶和風帶的南北移動。熱帶沙漠回歸三終年高溫雨不見注: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0度之間

2、,在副熱帶高壓或信風帶控制下,常年干旱少雨。地中海、三四西夏炎燥、冬溫雨注:地中海氣候分布在南北緯300至400之間的大陸西岸,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炎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帶控制溫暖多雨。溫帶海洋四六西夏涼冬溫水均勻注:溫帶海洋氣候位于南北緯400至600之間的大陸西岸,終年盛行西風;夏季涼爽、冬季溫暖;各月降水均勻。亞季回歸三五東夏雨冬暖季顯著注:海陸熱力差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50之間的大陸東岸,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季節變化顯著。溫季風、東部找夏熱雨、冬寒燥注:海陸熱力差異是溫帶季風氣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50至550之間的大陸

3、東岸,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溫帶大陸內部跨終年少雨溫差大注: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在中高緯度大陸的內部,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較少,溫差較大。亞寒北緯五七十冬季長寒夏暖濕注: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分布在北緯500至700之間,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暖濕。寒帶苔原北冰岸冰原南極格陵蘭注:兩極地區以輻合下沉氣流為主,全年降水稀少.寒帶苔原氣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寒帶冰原氣候分布在南極大陸和北美洲的格陵蘭島。氣候類型 分布地區 代表城市熱帶雨林氣候 非洲剛果河流域、南美亞馬孫河流域、亞洲印度尼西亞等地 新加坡熱帶草原氣候 非洲中部、澳大利亞北部和東部、南美巴西高原 巴西利亞熱帶沙漠氣候 非洲北部、亞

4、洲阿拉伯半島和澳大利亞大沙漠區 利馬熱帶季風氣候 亞洲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 孟買、加爾各答地中海氣候 地中海沿岸,澳大利亞和非洲西南端,南北美300400大陸西岸 羅馬、雅典、馬賽、亞歷山大、開普敦、洛杉磯、圣地亞哥、珀斯亞熱帶季風氣候 我國秦嶺以南,北美大陸,南美大陸,澳大利亞東南部 上海、東京、悉尼溫帶海洋性氣候 西歐、北美和南美大陸西海岸狹長地帶 倫敦、巴黎溫帶大陸性氣候 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 莫斯科、芝加哥溫帶季風氣候 亞洲東部,我國華北、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和朝鮮半島北部 北京亞寒帶氣候 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 苔原氣候 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冰洋沿岸 冰原氣候 南極大

5、陸和格陵蘭島 高山氣候 高大山地和高原地區,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 (2)從大洲看,分布較特殊的:地中海氣候、高山氣候在六大洲上都有。亞洲缺失的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亞洲所特有的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種氣候的分布范圍僅局限在沿岸地區狹長地帶,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點。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側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氣候帶不能向東延伸。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溫帶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同緯度西側太平洋沿岸則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巴塔哥尼亞高原溫帶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脈雄踞其西側,阻擋了西部暖濕的西風氣流,巴塔哥尼亞高原,雖然東部

6、緊臨大西洋,但由于地處安第斯山的背風坡,成為西風帶背風雨影區,受雨影效應的影響,降水較少,形成了比較特殊的溫帶大陸性氣候。赤道穿過的非洲東部地區,照理應該發育熱帶雨林氣候,但大約在50N-100S之間,380E以東的東非高原上,雖處于赤道附近卻為熱帶草原氣候而非熱帶雨林氣候。大部分地區全年降水量不超過1000毫米,僅在山地高原迎風坡和維多利亞湖區等部分地區年降水量約為10001500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形、氣團和大氣環流等共同作用。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巴西高原的東南沿海以及中美洲的東北部,這些地區雖然遠離赤道,卻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這些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出

7、現在南北緯50-250信風帶大陸東岸及熱帶海洋中的島嶼上,它們均處于來自海洋的信風的迎風地帶,東側附近海域有暖流經過,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發育成熱帶海洋性雨林氣候。南亞印度熱帶沙漠氣候:這一地區為塔爾荒漠,又稱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東部干旱區。雖然處于南亞季風區并與世界最多雨的乞拉朋齊分別在印度半島北部平原東西兩側,卻形成鮮明對比,年降水量僅為75-150毫米。(3)從南北半球和大陸兩岸看: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有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寒帶大陸性氣候、苔原氣候;南半球缺失的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苔原氣候,原因在于南、北半球

8、海陸分布不同,在南半球550650的緯度地帶幾乎全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只在大陸東岸分布的有三種季風氣候;只分布在大陸西岸的有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但日本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它的氣溫和年降水量的季節變化都比較小,與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征很相似,判斷時要從降水總量及其所處的地理位置上去區分。北美西部等地的地中海氣候具有涼夏的特點,即不同于普遍的“夏季炎熱干燥”的特點。5、其他形式的判斷如果給出某個地名或某地的經緯度,我們可結合世界氣候分布模式判斷出它的氣候類型。  如果材料并非提供氣溫,降水資料,而是對某地的自然景觀(如植被、動物、土壤,甚至主要農作物等)用文字描述的話,我們也可判斷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