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第四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第二節離子反應第二節離子反應考點一 電解質教材知識層面1電解質和非電解質(1)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2)非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2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3電離(1)概念: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離解成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2)電離條件:酸的電離條件是溶于水,鹽和堿的電離條件是溶于水或熔融。4電離方程式的書寫(1)強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中,用“=”連接,弱電解質(包括弱酸的酸式酸根)的電離方程式中,用“”連接。如Na2SO4:Na2SO4=2Na SO,HClO:HClOHClO。(2)多元弱
2、酸的電離分步書寫,多元弱堿的電離一步寫完。如H2CO3:H2CO3HHCO,HCOHCO;Fe(OH)3:Fe(OH)3Fe33OH。高考考查層面命題點1有關電解質的判斷典題示例1有關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陳述,合理的是()A在水溶液中能導電的化合物都是電解質 B在熔融狀態下不導電的化合物都是非電解質 C氨水為混合物,不屬于電解質 D硫酸溶于水能導電,所以濃硫酸為電解質 解析:選C在水溶液中能導電,且導電的離子全部來自化合物自身,這樣的化合物為電解質。共價化合物有的雖為電解質,但由于熔融時不能電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不能導電。濃硫酸是混合物,不屬于電解質,純硫酸才是電解質。 2判斷正誤(正確的劃
3、“”,錯誤的劃“×”)。(1)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強()(2)強電解質都是離子化合物,弱電解質都是共價化合物()(3)氯化鋁是一種電解質,可用于電解法制鋁。()(4)BaSO4的水溶液不易導電,故BaSO4是弱電解質。()(5)蛋白質、乙酸和葡萄糖均屬于電解質。()提示:(1)×(2)×(3)×(4)×(5)×方法技巧解答電解質的相關判斷題目時的注意點(1)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如Cu、NaCl溶液。(2)電解質不一定能導電,如固態NaCl、液態HCl等;能導電的物質不一定是電解質,如鐵、鋁等金
4、屬單質。(3)本身電離而導電的化合物才是電解質,如CO2、SO2、NH3的水溶液能導電,但它們屬于非電解質。(4)電解質的強弱與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的強弱、溶解性大小沒有直接關系。如碳酸鈣,其溶解性小,溶液導電性差,但其屬于強電解質。命題點2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典題示例1寫出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1)CH3COOH_;(2)Ca(OH)2_;(3)NH3·H2O_;(4)BaSO4_;(5)NaHSO4_; (6)NaHCO3_。答案:(1) CH3COOHHCH3COO(2)Ca(OH)2=Ca22OH(3)NH3·H2ONHOH(4)BaSO4=Ba2SO(5)NaHSO4
5、=NaHSO(6)NaHCO3=NaHCO、HCOHCO2下列物質在指定條件下電離方程式正確的是()ANa2CO3溶于水:Na2CO3=NaCOBAl(OH)3酸式電離:Al(OH)3=AlOH2OHCNaHS溶于水HS的電離:HSH2OH2SOHDNaHSO4加熱熔化:NaHSO4=NaHSO解析:選D A項應為Na2CO3=2NaCO;B項應用可逆號;C項是HS的水解。方法技巧電離方程式書寫的思維模型考點達標層面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氯化鈉水溶液在電流的作用下電離出Na和ClB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夠導電,故二氧化碳屬于弱電解質C. 硫酸鋇難溶于水,但硫酸鋇屬于強電解質D氧化鈉在水中的電離
6、方程式可表示為Na2O=2NaO2解析:選C電解質電離的條件是溶于水或熔融,A錯; 二氧化碳不能發生電離,其溶液導電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碳酸電離產生了自由移動的離子,二氧化碳屬于非電解質,B錯;硫酸鋇在水中溶解的部分能夠完全電離,屬于強電解質,C正確; Na2O是金屬氧化物,與水反應生成NaOH,故不存在電離方程式,D錯。2下列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是_,屬于非電解質的是_;屬于強電解質的是_,屬于弱電解質的是_。(填序號)硫酸鹽酸氯氣硫酸鋇酒精銅醋酸氯化氫蔗糖氨氣答案:考點二 離子反應教材知識層面1離子反應(1)概念:電解質溶液之間發生的反應都是離子反應。它是指在溶液中有離子參加
7、的化學反應。(2)本質:反應物中某些離子的濃度減小。(3)發生條件:氧化還原反應類型。強氧化性物質強還原性物質弱氧化性物質弱還原性物質。如FeCl3溶液與Cu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Cu=2Fe2Cu2。2離子方程式(1)書寫步驟(以CaCO3與鹽酸的反應為例):(2)意義:離子方程式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還可以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如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反應、氫氧化鈣溶液和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都可用HOH=H2O來表示。高考考查層面命題點1考查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常從以下四個方面設置“陷阱”:陷阱1分析離子反應的原理是否正確(1)看離子反應是否符合客觀事實
8、。如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Fe2而不生成Fe3。(2)看是否漏掉離子反應。如Ba(OH)2溶液與CuSO4溶液反應,既要寫Ba2與SO生成BaSO4沉淀,又不能漏掉Cu2與OH生成Cu(OH)2沉淀。(3)看反應物或產物的配比是否正確。如稀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不能寫成HOHSOBa2=BaSO4H2O,應寫成2H2OHSOBa2=BaSO42H2O。(4)看“=”“”“”“”及必要條件是否正確。典題示例1判斷下列離子方程式的正誤(正確的劃“”,錯誤的劃“×”)。(1)向AlCl3溶液中通入過量氨水:Al34NH3·H2O=AlO4NH2H2O。()(2)Fe3O4和HI
9、的反應:Fe3O48H=Fe22Fe34H2O。()(3)將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2NaCu。()(4)Fe和稀鹽酸反應:2Fe6H=2Fe33H2。()(5)Zn和濃硫酸反應:Zn2H=H2Zn2。()(6)CuSO4溶液和Ba(OH)2溶液反應:Ba2SO=BaSO4。()(7)FeO和稀HNO3的反應:FeO2H=Fe2H2O。()(8)稀H2SO4和Ba(OH)2溶液反應:HSOBa2OH=BaSO4H2O。() (9)NaHCO3的水解:HCOH2O=H2CO3OH。()解析:(1)NH3·H2O為弱堿不能溶解氫氧化鋁;(2)Fe3會氧化I;(3)Na先
10、和水反應生成NaOH,OH后與Cu2形成Cu(OH)2沉淀;(4)生成Fe2; (5)不能生成氫氣;(6)忽略了Cu2和OH的反應;(7)HNO3會氧化Fe2;(8)H和OH的配比不對,應為22; (9)應用可逆符號。答案:(1)×(2)×(3)×(4)×(5)×(6)×(7)×(8)×(9)×陷阱2分析電解質拆分是否正確(1)強酸、強堿和可溶性鹽寫成離子。(2)對于微溶性的強電解質:如澄清石灰水中Ca(OH)2以Ca2、OH存在,可以拆成離子的形式;石灰乳中主要以不溶的Ca(OH)2存在,不能拆成離子形
11、式。(3)可溶性多元弱酸酸式鹽的酸式根一律保留酸式根形式。如在水溶液中HCO寫成HCO是不對的。典題示例2判斷下列離子方程式的正誤(正確的劃“”,錯誤的劃“×”)。(1)醋酸與氨水混合:CH3COOHNH3·H2O=CH3COONH4H2O。()(2)碳酸氫鈣溶液加到醋酸中: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2H2O。()(3)Na2O2固體與水反應:2O2H2O=4OHO2。()(4)碳酸鋅溶于稀硝酸中:CO2H=H2OCO2。()(5)Mg(OH)2和稀鹽酸的反應:OHH=H2O。()解析:(1)中CH3COONH4應該拆分;(2)中Ca(
12、HCO3)2應該拆分;(3)中Na2O2固體不能拆分;(4)中碳酸鋅不能拆分;(5)中Mg(OH)2不能拆。答案:(1)×(2)×(3)×(4)×(5)×陷阱3分析離子方程式是否守恒離子方程式要符合質量守恒、電荷守恒,若是氧化還原反應,還要符合得失電子守恒。典題示例3判斷下列離子方程式的正誤(正確的劃“”,錯誤的劃“×”)。(1)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ZnAg=Zn2Ag。()(2)向稀Fe(NO3)2溶液中加入稀鹽酸:Fe22HNO=Fe3NOH2O。()(3)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4)向稀
13、硝酸中加入銅片:Cu2HNO=Cu2NOH2O。()解析:(1)電荷不守恒;(2)氧元素的質量不守恒;(3)電荷不守恒;(4)電荷和氧元素的質量不守恒。答案:(1)×(2)×(3)×(4)×陷阱4分析反應物用量與離子方程式的對應關系看是否符合題設條件的要求。如過量、少量、等物質的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順序對反應產物的影響。如在溴化亞鐵溶液中通入少量Cl2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2Fe32Cl;在溴化亞鐵溶液中通入過量Cl2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4Br3Cl2=2Fe36Cl2Br2。典題示例4判斷下列離子方程式的正誤(正確的劃“”,錯誤的劃“×
14、;”)。(1)向FeI2中通入少量Cl2:2Fe2Cl2=2Fe32Cl。()(2)向FeBr2中通入等物質的量Cl2:2Fe24Br3Cl2=2Fe32Br26Cl。()(3)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lOH2OCO2=HClOHCO。()(4)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AlOCO23H2O=2Al(OH)3CO。()(5)向鹽酸中滴加少量NaAlO2溶液:HAlOH2O=Al(OH)3。()(6)少量SO2和NaOH反應:SO2OH=HSO。()(7)向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鹽酸:CO2H=H2OCO2。()(8)少量Ca(OH)2和NaHCO3反應:Ca2
15、OHHCO=CaCO3H2O。()(9)NH4HSO3與NaOH等物質的量反應:NHHSO2OH=NH3·H2OSO。()解析:(1)Cl2先氧化I;(2)應為2Fe22Br2Cl2=2Fe3Br24Cl;(3)通入少量CO2應生成CaCO3;(5)鹽酸過量,反應為4HAlO=Al32H2O;(6)少量SO2應生成SO;(7)滴入少量鹽酸時,生成HCO;(8)NaHCO3過量,反應為Ca22OH2HCO=CaCO32H2OCO;(9)等物質的量反應時,HSOOH=H2OSO。答案:(1)×(2)×(3)×(4)(5)×(6)×(7)&
16、#215;(8)×(9)×方法技巧與量有關的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的三種類型及解法(1)連續反應型:即反應生成的離子因又能跟剩余(過量)的反應物繼續反應而跟用量有關。采用分步書寫法:如向AlCl3溶液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可按照反應順序分別寫出兩步反應: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由可得:Al34OH=AlO2H2O。(2)先后反應型:即一種反應物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成離子,都能跟另一種反應物的組成離子反應,但因反應次序不同而跟用量有關。采用假設定序法:這類反應只要明確了離子反應的先后順序,判斷也就迎刃而解了。在不明確離子反應的先后順序時
17、,可先假設其中一種離子先反應,然后分析產物與另一種離子是否反應,從而確定反應的先后順序。如FeBr2和Cl2反應。可假設Cl2先與Br反應,則生成的溴單質還要氧化Fe2生成Fe3,這樣就可確定Cl2先與Fe2 后與Br反應,然后再根據量的關系書寫即可。(3)離子配比型:當一種反應物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組成離子參與反應時,因其組成比例不協調(一般為復鹽或酸式鹽),當一種組成離子恰好完全反應時,另一種組成離子不能恰好完全反應(有剩余或不足)而跟用量有關。采用“少定多變”法:“定”量少的反應物,按1 mol分析,其離子的化學計量數根據化學式確定。“變”過量的反應物,其離子的化學計量數根據反應實際需要量
18、來確定,不受化學式中比例的制約,是可變的。命題點2離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斷判斷多種離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歸納起來就是: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應。1一色溶液顏色幾種常見離子的顏色:離子Cu2Fe3Fe2MnO顏色藍色棕黃色淺綠色紫紅色2二性溶液的酸堿性(1)在強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陰離子(如CO 、SO 、S2、CH3COO等)均不能大量存在。(2)在強堿性溶液中,H及弱堿陽離子(如NH、Al3、Fe3等)均不能大量存在。(3)酸式弱酸根離子(HCO 、HSO、HS等)在強酸性或強堿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3三特殊三種特殊情況(1) AlO與 HCO不能大量共存: AlO HCOH2
19、O=Al(OH)3 CO。(2)“NOH”組合具有強氧化性,能與S2、Fe2、I、SO 等還原性的離子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3) NH與CH3COO、CO,Mg2與HCO等組合中,雖然兩種離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進,但總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們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4四反應四種反應類型指離子間通常能發生的四種類型的反應,能相互反應的離子顯然不能大量共存。(1)復分解反應:如Ba2與CO、SO,NH與OH、H與CH3COO等。(2)氧化還原反應:如Fe3與I、S2,NO(H)與Fe2,MnO(H)與SO、Cl等。(3)相互促進水解的反應:如Al3與CO、HCO、S2、HS、AlO等。(
20、4)絡合反應:如Fe3與SCN等。 典題示例1(2014·廣東高考)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ANa、Ca2、Cl、SOBFe2、H、SO、ClOCK、Fe3、NO、SCNDMg2、NH、Cl、SO解析:選DA中Ca2與SO可形成微溶物CaSO4,不能大量共存。B中Fe2、SO在H大量存在時能被ClO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C中Fe3與SCN形成絡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2(2012·安徽高考)下列離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 CO2 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組是()AK、Ca2、Cl、NOBK、Na、Br、SiOCH、Fe2、SO、Cl2DK、Ag、NH3·H2
21、O、NO解析:選AA項中離子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溶液呈酸性,不會生成CaCO3沉淀,各離子仍能大量共存,A項正確;B項中通入CO2后SiO因轉化為H2SiO3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C項中Fe2與Cl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D項中Ag與NH3·H2O因能生成銀氨配離子而不能大量共存。3(2013·江蘇高考)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變紅色的溶液:Mg2、K、SO 、NOB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Na、Cu2、HCO 、NOC0.1 mol·L1AgNO3 溶液:H、K、SO 、ID0.1 mol·L1NaAlO
22、2 溶液: H、Na、Cl、SO解析:選A使甲基橙變紅色的溶液呈酸性,A項中四種離子不反應,可大量共存。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呈堿性,Cu2、HCO均不能大量存在,B錯誤。Ag與SO、I均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AlO與H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方法技巧“三步”突破離子能否大量共存判斷題第一步:細審題抓關鍵(1)注意“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等關鍵詞。(2)注意“透明溶液”意味著無難溶物和微溶物,但并不意味著溶液無色。第二步:分析限制條件(1)常見表示溶液呈酸性的表述:常溫下,pH1的溶液;使pH試紙變紅的溶液;使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與鎂粉反應放出氫氣的溶液;c(OH)1
23、215;1014 mol/L的溶液。(2)常見表示溶液呈堿性的表述:常溫下pH14的溶液;使pH試紙變藍的溶液;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c(H)1×1014 mol/L的溶液。(3)常見表示溶液既能呈酸性也能呈堿性的表述:與鋁粉反應放出氫氣的溶液;常溫下水電離出的c(OH)1×1012 mol/L的溶液;與NH4HCO3反應能產生氣體的溶液。第三步:抓住反應發生條件(1)生成氣體、沉淀、弱電解質的復分解反應。(2)特別注意氧化還原反應。(3)熟記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命題點3離子反應的應用離子型無機推斷利用離子反應進行物質的推斷是推斷題中的一種重要題型。這類試題常將物質拆分為離
24、子,通過實驗并根據其現象推斷出相關物質。解答此類問題的關鍵是依據題目表述的現象和離子的性質,初步推出可能的物質,然后逐步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果。離子推斷中的“四項基本原則”典題示例1某同學為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見的幾種無機離子,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操作,其中檢驗過程中產生的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由該實驗能得到的正確結論是()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解析:選B原溶液中加入硝酸鋇和鹽酸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存在SO、SO或Ag,A項錯誤;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可能是加入的鹽酸引起的,C項錯誤;因檢驗過程中產生的
25、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B項正確;加入KSCN溶液得到紅色溶液,Fe3可能是由原溶液中的Fe2被NO、H氧化而來的,故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Fe3,D項錯誤。2(2015·肇慶模擬)有一無色透明溶液,欲確定是否含有下列離子:K、Mg2、Al3、Fe2、Ba2、NO、SO、Cl、I、HCO,取該溶液實驗如表所示:實驗步驟實驗現象(1)取少量該溶液,加幾滴甲基橙溶液變紅色(2)取少量該溶液加熱濃縮,加Cu片和濃H2SO4,加熱有無色氣體產生,氣體遇空氣可以變成紅棕色(3)取少量該溶液,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4)取(3)中上層清液,加AgNO3溶液有
26、穩定的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HNO3(5)取少量該溶液,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當NaOH過量時沉淀部分溶解由此判斷:(1)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_,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_。(2)為進一步確定其他離子,應該補充的實驗及對應欲檢離子的名稱(如為溶液反應,說明使用試劑的名稱,不必寫詳細操作步驟)_。解析:題中已知溶液為無色透明,表明不存在Fe2,(1)說明溶液為酸性,不存在HCO;(2)可判定出溶液中存在NO;又為酸性,I不可能存在;(3)可判斷出有SO,則無Ba2;(4)不能判斷有Cl,因(3)帶入了Cl;(5)存在Mg2、Al3;只有K、Cl不能作出判斷。答案:(1)Al3、Mg2、
27、NO、SOFe2、Ba2、I、HCO(2)焰色反應,檢驗K;稀HNO3溶液、AgNO3溶液,檢驗Cl考點達標層面1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少量的NaHCO3溶液:HCOOHCa2=CaCO3H2OB用CH3COOH除水垢:CaCO32H=H2OCO2Ca2C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2ClOH2OCa2=CaSO32HClOD少量的氯氣通入溴化亞鐵溶液中:Cl22Br=Br22Cl解析:選A按“以少定多”求解,NaHCO3少量,1 mol HCO需1 mol OH及1 mol Ca2才能充分反應,A項正確;CH3COOH是弱電解質,不能拆成離子形式,
28、B項錯誤;CaSO3和HClO不能共存,可繼續反應生成CaSO4和Cl,C項錯誤;Fe2的還原性強于Br,Cl2應該優先氧化Fe2,D項錯誤。2下列各組離子中,能夠大量共存且加入稀硫酸會產生氣體的是()AFe3、Na、HCO、ClBAl3、Na、Cl、FCZn2、K、Cl、SODFe2、Na、Cl、NO解析:選D離子能否大量共存,取決于離子間能否發生反應。Fe3、HCO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不能大量共存,A項錯誤;Al3、F能形成絡合離子(AlF6)3,不能大量共存,B項錯誤;C項中離子能大量共存,但加入稀硫酸不能產生氣體,C項錯誤;D項中離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稀硫酸能產生NO氣體,D項正確
29、。3下列有關離子檢驗的敘述正確的是()選項操作及現象結論A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溶液中含有Ag或SOB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溶液中含有BrC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濃氫氧化鈉溶液,微熱,試管口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溶液中含有NHD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新制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原溶液中含有Fe2解析:選CA項錯誤,除Ag或SO有此現象外,SO或HSO被HNO3氧化為SO,也會得到不溶解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項錯誤,“無色”排除了Fe2的存在,但是Br、I的稀溶液與新制氯水反應分別生成Br2、I2,當兩
30、者溶液濃度較稀時均為黃色,濃度較大時才有區別,所以需要再加入適量的苯(或四氯化碳)觀察有機層的顏色,才能準確鑒別。C項正確,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為氨氣,溶液中一定含有NH。D項錯誤,因先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則原溶液可能有三種情況:只含Fe2,只含Fe3,含Fe2和Fe3。以“霧霾中所含離子種類的實驗探究”為載體串聯離子反應的知識高考載體(2014·浙江高考T13)霧霾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與健康。某地區的霧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無機離子:Na、NH、Mg2、Al3、SO、NO、Cl 。某同學收集了該地區的霧霾,經必要的預處理后得試樣溶液,設計并完成了
31、如下實驗:(已知:3NO8Al5OH2H2O3NH38AlO)知識串聯設計(1)由氣體1能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顯藍色說明試樣中含有的離子是_。(2)試樣溶液與過量Ba(OH)2溶液得到的沉淀1,能部分溶于H,可推知沉淀1的成分是_,并寫出沉淀溶于H的離子方程式_。(3)試樣溶液中含有SO,如何通過實驗進行檢驗?_。(4)寫出該沉淀2與H反應放出氣體的離子方程式_。(5)NO(H)能否與I大量共存?_。(6)依據實驗流程圖,判斷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有哪些?_。答案:(1)NH(2)BaSO4、Mg(OH)2Mg(OH)22H=Mg22H2O(3)取少量試樣溶液置于試管中,加入過量鹽酸,再加入BaC
32、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試樣溶液中含有SO(4)BaCO32H=Ba2H2OCO2(5)不能(6)NH、SO、NO、Mg21下表中物質的分類組合完全正確的是()選項ABCD強電解質KNO3H2SO4BaSO4HClO4弱電解質HFCaCO3HClOCH3COONH4非電解質SO2金屬AlH2OC2H5OH解析:選AB項中的CaCO3屬于強電解質,Al為單質,既不屬于電解質,也不屬于非電解質,B錯誤;C項中H2O為弱電解質,C錯誤;D項中CH3COONH4為強電解質,D錯誤。2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錯誤的是()ANaHCO3=NaHCOBNaHSO4=NaHSOCMgCl2=M
33、g22ClDBa(OH)2=Ba22OH解析:選AHCO是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不能拆分,A項書寫錯誤;而HSO為強酸的酸式酸根離子,應拆分,B項書寫正確;MgCl2、Ba(OH)2分別為可溶性鹽和強堿,都屬于強電解質,C、D項書寫正確。3(2013·廣東高考)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ANa、Al3、Cl、COBH、Na、Fe2、MnOCK、Ca2、Cl、NODK、NH、OH、SO解析:選CAl3與CO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產生CO2氣體與Al(OH)3沉淀,A項錯誤;MnO、H與Fe2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B項錯誤;C項中離子能大量共存;NH與OH結合生成NH3·
34、H2O,D項錯誤。4在下圖點滴板上有四個溶液間反應的小實驗,其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a反應:Fe22HH2O2=Fe32H2OBb反應:HCOOH=COH2OCc反應:HOH=H2ODd反應:Al33NH3·H2O=Al(OH)33NH解析:選DA項電荷不守恒,錯誤;B項離子方程式書寫不完整,NH也與OH反應,錯誤;C項忽視醋酸為弱電解質,應寫分子式,錯誤。5在如圖所示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裝置中,若向某一電解質溶液中滴加另一種溶液或通入某種氣體時,則燈光由亮變暗至熄滅后又逐漸變亮的是()A鹽酸中逐滴加入食鹽溶液B醋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C飽和石灰水中不斷通入CO2D醋
35、酸中逐滴加入氨水解析:選C飽和石灰水中不斷通入CO2,氫氧化鈣和CO2反應生成難溶物碳酸鈣,溶液中粒子濃度減小,燈光由亮變暗,再繼續通CO2,碳酸鈣與CO2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強電解質,離子濃度變大,燈光又逐漸變亮。6下列各組離子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Fe2、Cr2O、SOBCa2、H、SO、HCOCNa、Cu2、Cl、S2DFe3、K、SCN、Cl解析:選AA項酸性條件下,Fe2能被Cr2O氧化為Fe3;B項H和HCO反應放出CO2而不能大量共存;C項Cu2和S2生成CuS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項Fe3與SCN發生絡合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項是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
36、大量共存的離子,B、C、D三項均不是。7(2015·太原模擬)已知:SOI2H2O=SO2H2I,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NH、Cu2、SO,向該無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無色,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肯定不含IB肯定不含NHC可能含有SO D可能含有I解析:選D溴首先氧化亞硫酸根離子而后氧化碘離子,溶液仍呈無色說明一定含有亞硫酸根離子,可能含有碘離子,一定不含銅離子,根據電荷守恒可知一定含銨根離子。8(2014·山東高考)下列有關溶液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無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IC弱堿性溶液中可能大量
37、存在Na、K、Cl、HCO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解析:選CAl3與S2可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A項錯誤;ClO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不能與具有較強還原性的I大量共存,B項錯誤;HCO水解可使溶液呈弱堿性,即弱堿性溶液中可以含有大量HCO,C項正確;Fe3在中性溶液中因發生強烈水解而不能大量存在,D項錯誤。9下列反應中,反應物的量的相對多少都會影響反應產物,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A少量CO2通入過量氨水中 :NH3·H2OCO2=NHHCOB含等物質的量的NH4HSO3與NaOH溶液混合加熱:HSOOH=SOH2OC溴化亞鐵溶液中通入少量
38、Cl2:Cl22Br=2ClBr2D含1 mol KOH的溶液與含2 mol Ba(HCO3)2的溶液混合:Ba22HCO2OH=BaCO3CO2H2O解析:選BA項,少量CO2時,應生成(NH4)2CO3,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2NH3·H2OCO2=2NHCOH2O;C項,Fe2的還原性強于Br,氯氣少量時只氧化Fe2,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2Fe32Cl;D項,Ba(HCO3)2過量,生成BaCO3和KHCO3及H2O,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OHBa2HCO=BaCO3H2O;B項,等物質的量時,NaOH不足,只與HSO反應,正確。10下列實驗對應的現象以及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39、)實驗現象離子方程式A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硫酸氫鈉溶液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溶液呈藍色4H4IO2=2I22H2OB將氯水滴加到含KSCN溶液的綠礬溶液中溶液由淺;綠色變為紅色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C向硫化鈉和亞硫酸鈉的混合液中滴加稀鹽酸產生淡黃色沉淀2S2SO6H=3S3H2OD向含酚酞的氫氧化鋇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Ba2OHHSO=BaSO4H2O解析:選DBa(OH)2與H2SO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2OHSO2H=BaSO42H2O。11離子反應是中學化學中重要的反應類型。回答下列問題:(1)在發
40、生離子反應的反應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有_(填序號)。單質氧化物電解質鹽化合物(2)可用圖示的方法表示不同反應類型之間的關系。如分解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可表示為下圖。請在下面的方框中畫出離子反應、置換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三者之間的關系。(3)離子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學用語。下列是有關離子方程式的一些錯誤觀點,請在下列表格中用相應的“離子方程式”否定這些觀點。所有的離子方程式均可以表示一類反應酸堿中和反應均可表示為HOH=H2O離子方程式中凡是難溶性酸、堿、鹽均要標“”符號(4)試列舉出三種不同類別的物質(酸、堿、鹽)之間的反應,它們對應的離子方程式都可用“Ba2SO=BaSO4”來表示,請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個):_;_。解析:離子反應中一定有離子參與反應或有離子生成,因此一定有電解質(化合物)參與反應或生成。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二者有一部分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如ZnCuSO4=CuZnSO4,有的則只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如CuOH2CuH2O。答案:(1)(2)(3)2CH3COOHCaCO3=2CH3COOCa2H2OCO2CH3COOHOH=CH3COOH2OCaCO32H=Ca2H2OCO2(4)BaCl2H2SO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輸液給藥后的觀察與護理
- 航空航天復合材料 課件 第3章 輕金屬基復合材料
- 旅游景區停車場車位租賃及旅游合作協議
- 餐飲客戶家庭聚餐簽單服務合同
- 征收搬遷拆遷合同匯編寶典
- 采購人員廉潔自律與責任追究協議
- 教育機構分公司成立及人才培養合作合同
- 紙板品質管理培訓
- 成都房地產項目股權質押購房合同
- 離婚協議及子女撫養權、贍養費協議
- 學院財務處查閱檔案申請表
- 鑄鐵閘門及啟閉機安裝說明及操作手冊
- 過敏性休克的急救及處理流程教材課件(28張)
- 物理發泡絕緣的生產與應用課件
- 北交所評測20題及答案
- 《消防安全技術實務》課本完整版
- CLSI EP25-A 穩定性考察研究
- SJG 44-2018 深圳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規范-高清現行
- 職工子女暑期工會愛心托管班的方案通知
- (5年高職)客戶服務實務(第二版)教學課件全套電子教案匯總整本書課件最全教學教程完整版教案(最新)
- 兒科患兒及家屬的溝通技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