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四章課件_第1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四章課件_第2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四章課件_第3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四章課件_第4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四章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發展規律發展規律n本教材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發展規律,屬于“一條主線”中的“特殊”的社會發展規律。 學習時注意:,即突出第四章關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這一馬克思主義學說體系中作為“樞紐”和“基石”的科學理論;, 即學習馬克思運用唯物辯證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展,重點掌握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學說的方法論及其現代意義;, 即沿著商品貨幣資本剩余價值資本積累到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發展歷史趨勢的特殊發展規律這一線索,把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到資本

2、原始積累的實質。第四章第四章本章主要內容本章主要內容第一節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第二節第二節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第三節第三節 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識形態 第一節第一節 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本矛盾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 “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結構是從封建社會和奴隸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結構是從封建社會和奴隸社會的經濟結構中產生的,后者的解體

3、使前者的社會的經濟結構中產生的,后者的解體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要素得到解放?!?馬克思馬克思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 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一一)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于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于1414世紀末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其世紀末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其途徑:途徑: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經濟關系小商品經濟小商品經濟 封建社會的手工業行會在小商品經濟的價值規律作用下兩極分化,手工作坊的師徒關系逐漸轉變為雇傭關系; 商人的包買商控制了市場和高利貸資本提供資金原料等,使手工作坊喪失獨立生產者地位轉

4、變為雇傭勞動力。商人、商人、高利貸資本高利貸資本 “商品貿易,即商品貿易,即商品生產和發達的商商品生產和發達的商品流通,是資本產生品流通,是資本產生的前提和起點。的前提和起點。1616世世紀世界貿易和世界市紀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的發展,揭開了資場的發展,揭開了資本現代生活史本現代生活史”。 馬克思馬克思( (二二) )資本的原始資本的原始積累積累“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和骯臟的東西?!?馬克思馬克思( (三三)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經過經過1717、1818世紀的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資產世紀的資產階級

5、革命建立資產階級政權,通過產業革命、機器大工業代替工階級政權,通過產業革命、機器大工業代替工場手工業,最終建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場手工業,最終建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英英國國資資產產階階級級革革命命的的勝勝利利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發展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萌芽資本原始積累資本原始積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初步確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初步確立資本主義工廠制度資本主義工廠制度資本主義大工業資本主義大工業資產階級政治革命資產階級政治革命1688年英國年英國“光榮革命光榮革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封建社會后期封建社會后期14世紀末世紀末15世紀初世紀初地中海沿岸城市地中海沿岸城市地理大

6、發現地理大發現15世紀末(世紀末(1492年)年) 資本來到世間資本來到世間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法國、德國法國、德國.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 與分工不發達的低水平社會生產力相適應;與分工不發達的低水平社會生產力相適應; 以自給自足的簡單再生產為特征。以自給自足的簡單再生產為特征。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生產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的經濟形式 三次社會三次社會大分工大分工農業和畜牧業的分工農業和畜牧業的分工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商人的出現商人的出現 商品經濟產生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的歷史條件社會分工

7、私有制以交換為目的的經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態濟形態2、商品經濟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n(1)簡單(?。┥唐方洕涸忌鐣笃?、奴、封,但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n主要特征:用以交換的主要是“剩余產品”。n(2)擴大的商品經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興起,特別是工業革命之后。n主要特征:勞動力轉化為商品、貨幣轉化為資本。n(3)發達的商品經濟:19世紀后半期。n主要特征:產權關系商品化、社會經濟金融化。3、市場經濟、市場經濟n(1)市場經濟的含義n在市場機制調節下運行的經濟。具體說是一種以市場機制為資源主要配置方式和經濟活動主要調節手段的社會經濟運行方式。n(2)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關系n區別:經濟內涵

8、不同n聯系:從歷史發展過程看,二者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以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為基礎,都離不開市場,都要同市場打交道。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趨勢和產物。( (二二) )商品的二因素和勞動的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和勞動的二重性 商品商品使用價值使用價值價值價值(實現)勞動勞動具體勞動(質)具體勞動(質)抽象勞動(量)抽象勞動(量)(還原)簡單商品經濟簡單商品經濟 的基本矛盾的基本矛盾私人勞動私人勞動社會勞動社會勞動(承認)物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物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是商品屬性,是商品的的自然屬性;反自然屬性;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商品與映人與自然

9、的關系;是商品與其他物品共有的屬性;是永恒其他物品共有的屬性;是永恒范疇。范疇。凝結(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凝結(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是商品的般人類勞動,是商品的社會屬社會屬性;反映人與人的關系;是商性;反映人與人的關系;是商品特有的屬性;是歷史范疇。品特有的屬性;是歷史范疇。=1、商品及其二因素、商品及其二因素商商品品二二因因素素使用價值使用價值價價 值值交換價值交換價值交交換換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 具有使用價值具有使用價值是勞動產品是勞動產品是用來交換的是用來交換的商商 品品充饑充饑拍照拍照觀看觀看閱覽閱覽 商品的使用價商品的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值

10、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物質承擔者交換價值交換價值 -是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是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勞動產品勞動產品交交 換換體力體力腦力腦力耗費耗費共同的質共同的質凝結著人類勞動凝結著人類勞動價價 值值商商品品二二因因素素使用價值使用價值價價 值值交換價值交換價值商品的二因素交換價值的交換價值的基礎或內容基礎或內容價值的表現價值的表現形式形式交換價值的物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質承擔者生產者的勞動生產者的勞動只有通過交換,商品的使用價只有通過交換,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決。值和價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決。 我需要斧子,我需要斧子,

11、用我的羊和你用我的羊和你的斧子交換吧?的斧子交換吧? 我需要羊,用我需要羊,用我的斧子和你的我的斧子和你的羊交換吧羊交換吧!勞勞動動二二重重性性抽象勞動抽象勞動具體勞動具體勞動2.2.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 商品是勞動產品,生產商品的勞動可區商品是勞動產品,生產商品的勞動可區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特定具體形式特定具體形式無差別人類勞動無差別人類勞動商商品品商商品品二二因因素素勞動二重性勞動二重性決定決定商品二因素商品二因素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動是生產商品的同一勞是生產商品的同一勞動的兩個方面,不是兩動的兩個方面,不是兩次勞動,也不是獨

12、立存次勞動,也不是獨立存在的兩種勞動。在的兩種勞動。具體勞動具體勞動抽象勞動抽象勞動 具體勞動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勞動的自然具體勞動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勞動的自然屬性;抽象勞動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關系,是勞屬性;抽象勞動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關系,是勞動的社會屬性。動的社會屬性。是體現在商品中的抽象勞動量。是體現在商品中的抽象勞動量。勞動量勞動量價值量價值量勞動時間勞動時間價價值值量量勞勞動動量量個別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 商品價值量商品價值量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

13、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指個別商品生產指個別商品生產者或個別企業生產某者或個別企業生產某種商品的勞動時間種商品的勞動時間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商品所需要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的勞動時間。勞勞動動時時間間甲甲乙乙丙丙8 8小小時時1010小小時時1212小小時時1010小小時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多盈利多盈利正常補償正常補償虧損虧損2.2.復雜勞動和簡單勞動復雜勞動和簡單勞動 復雜勞動復雜勞動: :指具有一定技術專長的勞動,指具有一

14、定技術專長的勞動,而獲得這些技術專長和知識,需要經受專而獲得這些技術專長和知識,需要經受專門的培養和訓練。門的培養和訓練。 簡單勞動簡單勞動: :指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不需要指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不需要經過任何專門的訓練,一般勞動者都能勝任經過任何專門的訓練,一般勞動者都能勝任的勞動,即簡單勞動力的支出和耗費。的勞動,即簡單勞動力的支出和耗費。馬克思:馬克思:“比較復雜的勞動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說比較復雜的勞動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說多倍的簡單勞動,因此,少量的復雜多倍的簡單勞動,因此,少量的復雜勞動等于多量的簡單勞動。勞動等于多量的簡單勞動?!?3、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n含義:勞動者生產

15、使用價值的能力。n兩種表示法:一是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二是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因素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的關系:勞動者勞動技能的熟練勞動者勞動技能的熟練程度;勞動工具和科學程度;勞動工具和科學技術的先進性;勞動組技術的先進性;勞動組織與管理的先進性;自織與管理的先進性;自然條件的好壞。然條件的好壞。價值價值?價值價值價值價值 1 1只羊的價值表現為只羊的價值表現為2 2把斧子,把斧子,再表現為一兩銀子。再表現為一兩銀子。交換交換1 1、價值形式的發展、價值形式的發展 商品價值必須通過交換表現出來,它經過了交換價商品價值必須通過交換表現出

16、來,它經過了交換價值最后到貨幣形式,揭示價值的本質是一種社會關系。值最后到貨幣形式,揭示價值的本質是一種社會關系。 商品價值偶然地、簡單地通商品價值偶然地、簡單地通過另一個商品表現出來過另一個商品表現出來1 1只羊只羊2 2把斧子把斧子相對價值形式相對價值形式等價形式等價形式 商品的價值形式通過許多商品表現出來商品的價值形式通過許多商品表現出來總和的或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擴大的價值形式1 1只只羊羊2 2把斧子把斧子或或1 1匹布匹布 或或1010斤茶葉斤茶葉或或1 1兩金兩金 直接的物物交換階段直接的物物交換階段一切商品都通過一種商品表現出來一切商品都通過一種商品表現出來一般價值形式一般價

17、值形式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交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交換換2 2把斧子把斧子或或1 1匹布匹布 或或1010斤茶葉斤茶葉或或1 1兩金兩金 1 1只只羊羊一般等價物固定在黃金或白銀上一般等價物固定在黃金或白銀上一切商品的價值都通過金或銀表示一切商品的價值都通過金或銀表示2 2把斧子把斧子或或1 1匹布匹布 或或1010斤茶葉斤茶葉或或1 1兩金兩金 1 1兩兩黃黃金金貨幣形式貨幣形式貨貨幣幣是是特特殊殊商商品品商品價值的直接代表商品價值的直接代表雙重使用價值雙重使用價值特特殊殊商品二因素商品二因素價值價值使用價值使用價值商商品品2 2、貨幣的本質、貨幣的本質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固定地充當一

18、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它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品,它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社會經濟關系。流流通通手手段段世世界界貨貨幣幣支支付付手手段段貯貯藏藏手手段段3、貨幣的、貨幣的職能職能價價值值尺尺度度貨幣的職能貨幣的職能問題:貨幣本身也是一種商品,同其他商品沒有問題:貨幣本身也是一種商品,同其他商品沒有任何區別。任何區別。 貨幣產生后使整個商品世界分為商品和貨貨幣產生后使整個商品世界分為商品和貨幣兩極,它將商品二因素的內在矛盾發展為外幣兩極,它將商品二因素的內在矛盾發展為外在商品與貨幣的對立,如何把商品換成貨幣是在商品與貨幣的對立,如何把商品換成貨幣是商品的驚險跳躍。商品的驚險跳躍。 貨

19、幣產生后的發展先后經歷了貴金屬貨幣、貨幣產生后的發展先后經歷了貴金屬貨幣、鑄幣、紙幣、信用幣和電子貨幣等形式。鑄幣、紙幣、信用幣和電子貨幣等形式。(五)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五)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構成私有制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構成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六)價值規律(六)價值規律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1、 價值規律的主要內容價值規律的主要內容:兩個方面兩個方面 一是價值量的決定一是價值量的決定商品的價值量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二是交換原則二是交換原則商品交換

20、要以價值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通過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實現。通過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實現。追追加加投投資資供過于求供過于求價格下跌價格下跌利潤下降利潤下降減減少少投投資資供不應求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價格上漲利潤增加利潤增加2 2、價值規律的作用:、價值規律的作用: 第一,第一,自發地調節資源在社會各部門自發地調節資源在社會各部門的配置。的配置。先進高少等價落后低多等價多利少利甲甲乙乙丙丙4 4小小時時5 5小小時時6 6小小時時5 5小小時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多盈利多盈利正常補償正常補償虧損虧損求求市場價格市場價格價

21、值價值供求供求價格價格供供價格價格供供求求3 3、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表現形式、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表現形式商品的市場價格圍繞其價值上下波動商品的市場價格圍繞其價值上下波動市場價格的波動市場價格的波動不違背價值規律不違背價值規律 商品市場價格總是以價值為基礎,商品市場價格總是以價值為基礎,各種商品之間總有一定的比價;各種商品之間總有一定的比價; 從商品價格變動的平均數上看,商從商品價格變動的平均數上看,商品價格與價值是一致的;品價格與價值是一致的; 從商品價格變動的長期看,商品價從商品價格變動的長期看,商品價格與價值是一致的。格與價值是一致的。商品價格是以價值為基礎商品價格是以價值為基礎 市場供求

22、關系也影響價格市場供求關系也影響價格小結小結商品的二因素 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 簡單商經濟的基本矛盾體現創造 n n n 創造 體現 體現n使用價值 具體勞動 私人勞動 個別勞動時間n n 原 還轉化 通過交換 創造 體現 抽象勞動 社會勞動n 質n n價值 量 決定 反比n 價值量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勞動生產率n 形式n 交換價值n n 基礎n n 勞動價值論勞動價值論 科學的勞動價值論科學的勞動價值論 剩余價值論剩余價值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實踐并發展實踐并發展 豐富和發展豐富和發展 ( (二二) )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認識 第二節第二

23、節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小生產的生產方式最終要被消滅。隨著這種生產方式的消滅,個人的、分散的生產資料轉化為社會的、積聚的生產資料, 從而多數人的小財產轉化為少數人的大財產。最后,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代替了以個體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一旦確立后,勞動將進一步社會化,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進一步轉化為社會使用的公共生產資料,因此,對私有制的進一步剝奪,就會采取另一種方式。這種剝奪首先是通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內在規律作用,也就是通過資本集中來進行的。在激烈的競爭中,大資本家不斷打垮和并吞中小資本家。隨著這種集中和資本家之間

24、的相互剝奪,規模不斷擴大的勞動過程的協作日益自覺地應用于生產,生產資料日益轉化為只能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資本主義制度日益國際化而形成國際市場。隨著那些掠奪和壟斷社會財富的資本巨頭的不斷減少,隨著工人階級的貧困和受剝削壓迫的程度不斷加深,日益壯大的工人階級的反抗力量也不斷增長。資本的壟斷成了在這壟斷之下繁盛起來的生產方式的桎梏。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已經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 于是, 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的喪鐘就要敲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馬克思馬克思資本論資本論一、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一、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二、資本主義所有制二、資

25、本主義所有制三、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三、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四、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與經濟危機四、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與經濟危機n(一)貨幣轉化為資本n1、貨幣與資本的關系n(1)區別:從動態來考察,二者的流通公式不同n貨幣:商品貨幣商品n資本:貨幣商品貨幣n買賣的順序是相反的;流通的動機和目的不同;流通的實際經濟內容不同;運動限度不同。n(2)聯系:從靜態來考察,資本最初總是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貨幣。一、兩個轉化一、兩個轉化剩余價值生產的前提剩余價值生產的前提2、資本總公式及其矛盾、資本總公式及其矛盾n(1)資本總公式:g w gn( g g g, g 就是價值增值即m mnm mnm mnm

26、mm m 勞動力勞動力: :勞動力勞動力成為商成為商品條件品條件勞動者有人身自由勞動者有人身自由勞動者除勞動力外一無所有勞動者除勞動力外一無所有勞動力商品的特點勞動力商品的特點價值決定:由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價值決定:由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價值補償:通過工人自己創造的新價值實現的;價值變化:包含著歷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勞動勞動勞動力商品使用價值的特殊性勞動力商品使用價值的特殊性一 般一 般商品商品勞動力勞動力商品商品:蘋果布使用價值使用價值 ,價值也,價值也 ; 使用價值使用價值 ,價值,價值轉移到衣服上轉移到衣服上. .不僅能創造價值,而且能創造出比不

27、僅能創造價值,而且能創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這就是勞動力商品的特殊性這就是勞動力商品的特殊性勞動力成為商品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消失消失消失消失消失消失二、資本主義所有制二、資本主義所有制所有制所有制所有權所有權 (經濟意義)(法律意義) 經濟意義上的所有制是所有者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經濟意義上的所有制是所有者在直接生產過程中,通過占有生產資料來占有剩余產品的經濟利益關系。通過占有生產資料來占有剩余產品的經濟利益關系。 法律意義上的所有制是為維護經濟利益上所有制關法律意義上的所有制是為維護經濟利益上所有制關系,以法律規章制度形式強制

28、規定對占有物行使權利的系,以法律規章制度形式強制規定對占有物行使權利的排他性的權利界限。排他性的權利界限。 所有制和所有權的關系是:所有制是所有權的基礎,所有制和所有權的關系是:所有制是所有權的基礎,決定著所有權的性質;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態,反決定著所有權的性質;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態,反映的是經濟利益的意志關系。映的是經濟利益的意志關系。(二)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二)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和奴隸;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和奴隸;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勞動產品全為奴隸主占有。勞動產品全為奴隸主占有。 奴隸社會奴隸社會青銅器廣泛使用青銅器廣泛使用 封建主占有土

29、地等生產資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產資料料; ;不完全占有農民或農奴不完全占有農民或農奴; ;農民以地租形式遭受剝削。農民以地租形式遭受剝削。封建社會封建社會鐵器廣泛應用鐵器廣泛應用 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工人是出賣勞動力的自由人工人是出賣勞動力的自由人;追求剩余價值的雇傭勞動制。追求剩余價值的雇傭勞動制。生產瓦特蒸汽機的工廠生產瓦特蒸汽機的工廠 1 1、工資的本質、工資的本質(1 1)工資不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工資不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工人出賣的商品是勞動力而不是勞動工人出賣的商品是勞動力而不是勞動(2 2)工資的本質)工資的本質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2 2、資本主義

30、工資的形式、資本主義工資的形式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 (三)資本主義工資(三)資本主義工資勞動力的價值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或價格三、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三、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的絕對規律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 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是勞動者運用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加工,創造滿足人們需要物品的有目的的活動。1.1.勞動過程勞動過程具體勞動具體勞動(轉移舊價值15元張)皮子皮子皮鞋皮鞋抽象勞動抽象勞動創造新價值(1元 小時)(15元張)(15元1元雙)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特點:勞動者在資本家的監督和支配下勞動;

31、勞動者在資本家的監督和支配下勞動;勞動結束后的產品全部歸資本家所有勞動結束后的產品全部歸資本家所有。 (1)若勞動者每天工資為)若勞動者每天工資為6元(簡單勞動),工作元(簡單勞動),工作6小時則:小時則:6小時小時加工6張皮張皮生產6雙鞋雙鞋616元雙96元90元皮子6元工資 (2)但勞動力是商品,一旦出售就歸資本家支配,假定工人每天被要求)但勞動力是商品,一旦出售就歸資本家支配,假定工人每天被要求工作工作12小時小時,則:,則:12小時加工12張皮生產12雙鞋1216元雙192元180元皮子6元工資6元mm2.2.價值增值過程價值增值過程剩余價值的生產圖示:剩余價值的生產圖示:工工 作作

32、日日必要勞動必要勞動剩余勞動剩余勞動0612 剩余價值就是雇傭勞動者在剩余勞動時剩余價值就是雇傭勞動者在剩余勞動時間內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間內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用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用)。)。 3.3.剩余價值剩余價值 4.4.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分資本生產資料勞動力可變資本v不變資本c購買購買購買購買資本在剩余價值生產中的作用不同原有價值原有價值 ,價,價值量值量使原有價值使原有價值 , 產生產生增殖增殖剩余價值。剩余價值。轉移轉移沒有變化。沒有變化。 vmm (二)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二)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

33、基本方法絕對剩余價值生產絕對剩余價值生產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相對剩余價值生產048必要勞動時間4 4 剩余勞動時間6 62 2410工作日(工作日(1010小時)小時)m = 6 6小時小時 = 150%4 4小時小時1.1.絕對剩余價值生產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用延長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用延長工作日增加剩余勞動時間所生產的剩余價值。工作日增加剩余勞動時間所生產的剩余價值。 m = 4 4小時小時 = 100%4 4小時小時剩余勞動時間剩余勞動時間4 4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圖示: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圖示:= m = 5 5小時小時 = 167%3 3小時小時048必要勞

34、必要勞動時間動時間3剩余勞動時間剩余勞動時間5 53 3工作日(工作日(8 8小時)小時)2.2.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在工作日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在工作日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余動時間而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價值。 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圖示: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圖示: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過程: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過程:n個別資本家競相追逐超額剩余價值,各部門新技術不斷產生、普及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整個社會商品價值降低勞動力價值降低必要勞動時間縮短相對剩余價值產生。 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是資本家把剩余價值

35、全是資本家把剩余價值全部用于個人消費,生產在原有規?;A上進行。部用于個人消費,生產在原有規?;A上進行。 資本主義再生產不僅是商品和剩余價值的再資本主義再生產不僅是商品和剩余價值的再生產,而且也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再生產,生產,而且也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再生產,其實質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其實質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再生產的統一。再生產的統一。 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是資本家把剩余價值一部是資本家把剩余價值一部分用于個人消費,另一部分追加生產,使再生產分用于個人消費,另一部分追加生產,使再生產在擴大基礎上進行。在擴大基礎上進行。 資本積累是資本主義擴大再

36、生產的源泉。資本積累是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源泉。 2、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4.4.資本有機構成提高與相對人口過剩資本有機構成提高與相對人口過剩由生產資料pm和勞動力a構成 由不變資本c和可變資本v構成資本的構成從物質形態上從物質形態上看看從價值上形態從價值上形態看看技術技術水平決定水平決定其數量比例其數量比例技術構成價值構成c : v資本有機構成的資本有機構成的含義含義 資本的有機構成是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并反資本的有機構成是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并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即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即c : vc : v追求剩余價值追求剩余價值 改進技術改進技術 c

37、c的比重的比重愈來愈大愈來愈大 v v的比重的比重愈來愈小愈來愈小 資本有機構成(資本有機構成(c:vc:v)不斷提高)不斷提高機器排擠工機器排擠工人人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一般趨勢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一般趨勢 資本主義相對人口過剩有流動的過剩人口、潛伏的資本主義相對人口過剩有流動的過剩人口、潛伏的過剩人口過剩人口和停滯的和停滯的過剩人口過剩人口三種形式。三種形式。 (四)資本主義剩余價值的分配(四)資本主義剩余價值的分配商品價值商品價值 w = c+v+mw = c+v+m轉移來的轉移來的生產資料生產資料的價值的價值 剩余價值剩余價值勞動力自勞動力自身價值身價值

38、商品價值商品價值 w w = = c+v+mc+v+mvmm p p是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是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vcmpm m是可變資本的產物:是可變資本的產物:投入等量資本獲得不等量的利潤投入等量資本獲得不等量的利潤不同的生產部門不同的生產部門資本有機資本有機構成不同構成不同資本周轉資本周轉速度不同速度不同 等量資本獲取等量利潤進一步掩蓋了利等量資本獲取等量利潤進一步掩蓋了利潤的本質及其來源。潤的本質及其來源。 3、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4 4、商業利潤、利息、銀行利潤、地租、商業利潤、利息、銀行利潤、地租(1)商業利潤含義、來源和實質(2)利息含義、來源和實質(3)銀行利潤

39、含義、來源和實質(4)地租含義、來源和實質、主要形式(五)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意義 1.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剝削本質。 2.揭示了商品經濟與社會化生產的一般規律。 1、資本循環和和的統一的統一gwpmapw g 銷售銷售階段階段apwgmwpapwm gw準備生產準備生產剩余價值剩余價值生產剩余生產剩余價值價值實現剩余實現剩余價值價值貨幣資本貨幣資本生產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商品資本購買購買階段階段生產生產階段階段gwpmapw g 第二,產業資本循環采取的三種職能形式第二,產業資本循環采取的三種職能形式n貨幣資本形式:職能為生產m mm mm mn第三,產業資本的三種循環形式第三,產業資本

40、的三種循環形式 時間上的繼起性和空間上的并存性時間上的繼起性和空間上的并存性是互為前提、相互統一的。是互為前提、相互統一的。2、資本周轉:、資本周轉:周而復始、不斷反復著的資本循環周而復始、不斷反復著的資本循環(2)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n劃分標準生產資本的各個組成部分按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來劃分n含義及特點n固定資本:以廠房、機器、設備、工具等勞動資料形式存在;特點是多次轉移、多次收回n流動資本:投在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和勞動力上的那部分資本;特點是一次投入、一次收回。n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與c和v的劃分的區別na:劃分的依據不同:前者的仍據是生產資本各個部分在價值周轉

41、方式上的不同;后者則是資本的各個部分在m生產中的不同作用;nb:劃分的意義不同:前者是為了考察資本周轉速度及其對m生產的影響;后者是為了揭示m的真正來源。nc:各自包含的范圍不完全相同:在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劃分中,v只是流動資本的一部分;而在c和v的劃分中,固定資本只是c的一部分。用圖示表示: 按在m生產中的作用劃分 資本的各部分按價值周轉方式劃分 不變資本機器、廠房、設備、工具等 固定資本不變資本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流動資本可變資本 工資流動資本(3)固定資本的磨損和折舊)固定資本的磨損和折舊n固定資本的磨損包括n物質磨損(有形磨損):使用價值上的損耗。原因一是機器設備的使用引起的;二是

42、自然力的作用引起的。n精神磨損(無形磨損):價值上的損耗。原因一是由于生產方法改進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原來的機器、設備的價值貶值;二是由于科技進步,出現了效率更高的新機器、設備,使原來的機器、設備的經濟效能相對降低而引起的貶值。n(4)資本周轉速度對商品生產和價值增值的影響n影響預付資本的數量;對固定資本的影響;對年m和年m 的影響。3、社會資本的再生產與流通(略、社會資本的再生產與流通(略)n社會生產是連續進行的社會生產是連續進行的,這種連續不斷重復的生這種連續不斷重復的生產就是產就是再生產再生產。n社會資本的再生產的社會資本的再生產的第一部類第一部類( (第二部類第二部類( (社會總產品

43、的各個實社會總產品的各個實物部分如何通過商品物部分如何通過商品形式出售實現貨幣價形式出售實現貨幣價值值( (如何用貨幣形式購買如何用貨幣形式購買到再生產消耗所需要到再生產消耗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料( (四、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與經濟危機四、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與經濟危機社會化社會化生產資料的共同使用生產資料的共同使用生產過程是分工協作生產過程是分工協作勞動產品由市場交換勞動產品由市場交換私有制私有制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生產過程由個人控制生產過程由個人控制勞動產品由個人支配勞動產品由個人支配資本主資本主義生產義生產矛矛盾盾 (一)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一)資本主義

44、基本矛盾 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矛盾。的矛盾。e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是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每過一定時間就要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程中每過一定時間就要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e實質實質: :生產出來的產品相對于資本要帶來更多生產出來的產品相對于資本要帶來更多剩余價值而言的過剩。剩余價值而言的過剩。(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抽象可能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抽象可能性: (1)貨幣的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換在時間和空間貨幣的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換在時間和空間上分離,出現只賣不買的危機

45、。上分離,出現只賣不買的危機。 (2)貨幣的支付手段形成商品的債權與債務鏈貨幣的支付手段形成商品的債權與債務鏈條,加深某環節中斷的危機。條,加深某環節中斷的危機。1.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及其實質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及其實質(2)(2)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比例關系破壞。比例關系破壞。(1)(1)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同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同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 商品積壓過剩。商品積壓過剩。3.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必然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必然性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46、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危機階段危機階段生產下降生產下降 蕭條階段蕭條階段經濟停滯經濟停滯復蘇階段復蘇階段經濟恢復經濟恢復高漲階段高漲階段經濟繁榮經濟繁榮4.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經濟危機的周期性周期性 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經濟危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再生產周期的新特點機和再生產周期的新特點 危機周期的長短不規則危機周期的長短不規則周期進程中的各階段特征不明顯周期進程中的各階段特征不明顯 危機階段的破壞程度大為減弱危機階段的破壞程度大為減弱 危機與通脹相結合的經濟滯脹危機與通脹相結合的經濟滯脹 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產方式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生產社會化資本

47、家私人占有資本家私人占有尖銳化沖突尖銳化沖突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危機蕭條復蘇高漲危機危機蕭條復蘇高漲危機社會資本再生產社會資本再生產周期性波動周期性波動 “一切現實的危機的最后原因,總是群眾的貧一切現實的危機的最后原因,總是群眾的貧窮和他們的消費受到限制,而與此相對比的是,窮和他們的消費受到限制,而與此相對比的是,資本主義生產竭力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資本主義生產竭力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的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絕對的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p147 馬克思馬克思第三節第三節 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 人權宣言人權宣言一、資

48、本主義的國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質一、資本主義的國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質二、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及其本質二、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及其本質一、資本主義的國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質一、資本主義的國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質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是與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相適應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是與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相適應并為其服務的政治上層建筑,是為實現資產階級專政并為其服務的政治上層建筑,是為實現資產階級專政而推行的種種統治方式的總和。它包括資本主義的國而推行的種種統治方式的總和。它包括資本主義的國家制度、政黨制度、官吏制度、選舉制度、法律制度、家制度、政黨制度、官吏制度、選舉制度、法律制度、決策制度等,其中,國家制度是核心。決策制度等,其中,國家制度是核心。 (一)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和本質(一)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和本質 國家作為統治階級工具,有對內、對外兩種職能:國家作為統治階級工具,有對內、對外兩種職能: 對內職能對內職能是實行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一是運用暴力的和社會是實行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一是運用暴力的和社會強制的手段,鎮壓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反抗,鞏固資產階級在經強制的手段,鎮壓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反抗,鞏固資產階級在經濟、政治、思想上的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