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第二節山地的形成學案(無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頁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第二節山地的形成學案(無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頁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第二節山地的形成學案(無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地的形成【學習目標】1 .以山地為例,分析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2. 了解褶皺、斷層的概念,認識褶皺山和斷塊山的形成和根本形態特征。3. 了解火山的形成、結構和規模。4. 舉例說明山地對交通運輸的影響1學習方法讀圖分析;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課時安排1 課時學習過程一、褶皺山自主學習1、褶皺是怎樣產生的?2、褶皺的根本單位? 3、褶曲的根本形態?請大家用我們的地理課本演示一下背斜和向斜,看誰做的又快又好。代表甩展由老到新思考:1在野外如何判斷背斜、向斜。思考:2背斜、向斜可以形成怎樣的地貌景觀?知識總結:褶曲的兩種根本形態的比照:褶皺形態巖層形態巖層新老關系主要依據地形形態未侵蝕地形侵蝕后

2、地形背斜巖層拱起中心局部巖層,兩翼巖層。向斜巖層彎曲中心局部巖層,兩翼巖層。講述:褶皺山的形成理論:板塊構造學說。合作探究:板塊運動對地球面貌的影響舉例板塊張裂形成裂谷或海洋東非大裂谷紅海、大西洋相 撞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擠壓碰撞形成褶皺山脈和巨大高原喜馬拉雅山系、青藏咼原大陸板塊與海洋板塊 相互擠壓碰撞海溝、島嶼、海岸山脈亞洲東部島弧 馬里亞納海溝假設我們是地質工作者,時常會遇到以下這樣的問題1修地下隧道,應該選擇在甲地還是乙地,為什么?2.尋找地下水、天然氣應分別在甲地還是乙地?一ft表地層由老到蔚斷塊山自主學習1斷層的概念:2、斷層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思考:1斷層附近能否建大型工程 ?為

3、什么?2斷層面處容易發育成溝谷、河流,分析原因?1知識總結課堂檢測題1 以下山地不屬于褶皺山地的是D安第斯山A .阿爾卑斯山B.喜馬拉雅山C廬山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質作用是A.內力作用B.侵蝕作用C 堆積作用D 搬運作用3 板塊相對移動而發生碰撞擠壓形成了A.東非大裂谷B喜馬拉雅山C.大西洋D.紅海4讀“某地地質剖面圖,答復以下問題。某地地質割面圖地質剖面圖上,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地殼運動使巖層發生的變形和變位 分別是_、。圖中,陡崖出現在處。甲處成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0學習效果自我評價學習目標達成度掌握根本掌握繼續努力褶皺山知道什么是褶皺理解褶皺的兩種根本形態及能在圖上判讀會應用褶皺找地下水源、石油、天然氣斷塊山會判斷斷層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