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個專題:犯罪及其犯罪構成理論一、犯罪的概念及非犯罪化的趨勢二、世界三大犯罪構成體系比較1、大陸法系:遞進式的三階段理論犯罪構成的符合性 - 違法性 - 有責性2、英美法系3、前蘇聯(中國的犯罪構成):平面的、耦合式的。操作容易、一次性評價、事實與規范同一層面的特點。英美法系的雙層犯罪模式特點:( 1) 事實與價值判斷分層次;( 2) 實體法與程序法相結合;( 3) 雙層次判斷標準第二講因果關系的判斷標準案例: 婚前摩擦 - 李四毆打妻子 -妻子與張三通奸行為 - 李四威逼 - 爬管道行為 - 管道破裂- 張三死亡一、因果關系的特點及意義二、因果關系的判斷標準1、 條件說:所有條件具有同等的
2、價值12、 原因說:根據某種標準找出真正的原因(最有力、最近、最直接的、起決定作用的)3、 相當因果關系說: 通過經驗法則判斷具有社會相當性的。4、 客觀歸咎理論:行為人實施了一個包含 法律所禁止的危險的行為, 并且這個危險已經實際發生了,則行為人應該追究刑事責任。5、 疫學因果關系說: 根據數學統計的原理, 推斷行為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判斷標準。(食品、環境、藥品)沒有超出合理的懷疑;存在高度的蓋然性。6、 雙層次原因說事實原因、法律原因。事實原因是建立在只管的基礎之上, 法律原因是限定事實原因的范圍。(近因說、預見說、刑罰功能說。 )三、不作為的因果關系判斷1、不作為的概念(當為而不為;
3、具有作為的特定義務:基于法律明確規定的義務;基于契約、事務管理等法律行為發生的義務;基于職務業務要求產生的義務;先前行為產生的義務;基于特殊場合下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的要求而產生的義務。2、判斷因果關系的公式: 如果 就可以避免 2補充內容:行為的分類:作為、不作為、持有(狀態)第三講故意過失的司法認定故意的分類: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明確的故意與概括故意 /不確定的故意擇一故意:(案例)轉移的故意:放任:無所謂;聽間接故意與有認識過失之間的界定復合罪過概念:兩種情況:(故意 +過失)、(故意與過失模糊、混合)過失分類:過于自信的過失與疏忽大意的過失業務過失與普通過失監督管理過失第四講正當化行為研究
4、一、正當化的根據: 1、目的說(社會共同生活目的)2、利益權衡說; 3、社會相當性說二、正當化的類型(一) 1、正當防衛; 2、緊急避險;國外的正當行為類型: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自救3行為、義務沖突、職務行為、被害人承諾、競技行為等。(二)正當防衛的成立條件:防衛對象:不法侵害(犯罪行為、違法行為、輕微的違法行為) -人的行為 -危害行為 -對精神病人可否正當防衛?防衛時間: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防衛的意識;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 實施的必要反擊行為。限度條件(不能造成重大的不必要的損害)(三)特殊防衛權的問題。緊急避險:利益權衡期待可能
5、性的理論是其正當根據(案例)第五講 共同犯罪問題一、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概念: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判斷共同犯罪的學說1、 行為共同說:主觀主義的學說。根據數人的共4同行為,實現各自犯罪的場合就成立共犯。主觀主義認為:犯罪是行為人主觀惡性的表現。凡是二人以上有共同行為實施犯罪的就是共犯關系。(不問有無責任能力或者罪過形式)特點;肯定了片面共犯。2、 意思聯絡說。3、 構成要件說。犯罪共同說。三、實行過限(過剩行為)的問題:實行犯實施了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行為。實行過限者當然應對其犯罪行為承擔罪責。四、片面共犯問題:只有在“共同行為說”的前提下才能承認。五、共同犯罪人的分類:主犯、從犯、脅從犯、
6、教唆犯六、間接正犯的問題:故意或過失地利用無責任能力的人實施犯罪, 教唆犯問題:雙重的地位5第六講未完成形態問題一、只有故意犯罪才會出現未完成形態二、犯罪既遂的標準:目的說/結果說 /得逞說 /犯罪構成理論說 /三、既遂類型:實害犯 /危險犯 /行為犯 /四、未遂犯:狹義的未遂犯/廣義的未遂犯(中止犯、未遂犯)分則中各罪的未遂沒有詳盡規定。以致于有的罪名是否追究未遂不統一。另外各個犯罪的未遂判斷標準也是不統一。例如盜竊罪。控制說、占有說、轉移說、控制 +轉移說等標準。案例:偷包案件。五、實踐中一般認為以下的情形不追究未遂:1、 危險犯; 2、間接故意的犯罪; 3、情節犯; 4、過失犯罪;數額犯
7、;五、犯罪中止成立條件:時間條件(預備階段、實行階段、實行后階段軍可以出現犯罪中止)自動性:出于自己的意思;同時考察行為人對于外部事實的認識。有效性:一是犯罪未實行終了的情況下,停止繼續實施犯罪行為;二是在實行終了但法定的危害結果未發生的情形之下,必須有效地阻止結果的6發生。徹底性;主觀上徹底打消了原來犯罪的念頭。考察中止成立必須看:行為的中止行為與避免發生危害后果之間具有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系。“犯罪中止是為犯罪人架起了一座后退的黃金橋。”- 鼓勵犯罪人六、不能犯、迷信犯、確信犯的問題七、處罰的原則:必減制、得減制、不罰制。第七講 刑罰的理論及其替代措施犯罪出現的認識:主觀主義 /客觀主義 /
8、綜合主義一、刑罰的根據(目的) :1、基于正義觀念 - 報應論 - 罪與刑要均衡2、目的論 - 基于預防思想 -(一般預防與特別預防)4、綜合理論。兩者相互交融。二、刑罰的功能:德國學者耶林:“刑罰如兩刃之劍, 用之不當, 則國家與個人兩受其害。”1、 對犯罪人具有懲罰功能;72、 對犯罪人具有矯治功能;3、 對被害人具有安撫功能;4、 對社會其他成員具有威懾功能;三、刑罰的目的報應目的 /預防目的四、實現刑罰目的:報應與預防1、 刑罰公正2、 刑罰嚴而不厲?3、 刑罰迅速4、 刑罰確定:威懾理論五、刑罰體系:重刑結構1、 死刑 -生命刑2、 無期徒刑 - 自由刑3、 有期徒刑 - 自由刑4、
9、 管制; -短期自由刑5、 拘役 -短期自由刑財產刑:(目的)通過對金錢和財產的剝奪,對其心理產生沖擊或訓誡,喚醒意識,預防犯罪。1、罰金刑:受刑人向國庫交納一定數額的金錢的刑罰;沒收財產:將受刑人財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強制收歸國庫的刑罰。資格刑:剝奪或者限制犯罪人一定的資格為內8容各種刑罰的總稱。我國規定的資格刑:剝奪政治權利、驅逐出境、剝奪軍銜。不足:政治色彩濃厚;內容過于單一;適用范圍不明確;適用方式單一。六、刑罰的執行制度刑罰的制定 - 刑罰的求刑 - 刑罰的量刑 - 宣告刑- 執行刑刑罰的執行制度:減刑、緩刑、假釋、立功、自首第八講對待犯罪的策略一、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犯罪與非犯罪化)二、對刑罰正當性的思考:刑事和解制度的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汽車貸款提前還款合同模板》
- 倉儲設施安全檢查與物業管理服務合同
- 企業債務財產保全法律文書解除合同
- 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位銷售及使用管理合同范本
- 資產重組財務擔保合同會計處理指南
- 老人健康講座課件
- 美術課件制作介紹
- 美術色彩知識課件
- 安全生產約談會
- 消防安全形勢分析會議記錄
- 網絡信息安全的職業道德與行為規范
- 痹癥中醫護理方案
- 手術室十大核心制度
- 電子物料(電感、電容、芯片、PCB)的來料檢驗項及檢驗方法SIP
- 刑法學(總論)輔導教案
- 非遺資源數據庫建設
- 報案材料范本
- 林地贈與協議書(2篇)
- 2023四年級數學上冊 1 大數的認識第11課時 用計算器計算教案 新人教版
- 2023年石嘴山市直機關遴選公務員考試真題
- GCP相關人員職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