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太極拳學習態度、動因的調查分析與建議_第1頁
大學生太極拳學習態度、動因的調查分析與建議_第2頁
大學生太極拳學習態度、動因的調查分析與建議_第3頁
大學生太極拳學習態度、動因的調查分析與建議_第4頁
大學生太極拳學習態度、動因的調查分析與建議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大學生太極拳學習態度、動因的調查分析與建議    袁春燕:g852.1 文獻標識:a :1009-9328(2017)03-000-02摘 要 本文主要運用問卷調查法、走訪調查法與文獻資料法等方法,對抽樣的大學生太極拳學習態度、動因進行了調查分析,然后針對不滿意的原因,分別提出了對策建議,希望能對當前高校太極拳的教學與改革提供理論參考。關鍵詞 太極拳 學習態度 動機原因 大學生太極拳是我國傳統體育文化中的精髓,其具有健體防身、陶冶性情等眾多優點,在社會上受到不同階層人群的喜愛。大學生是科技知識的載體,同時也是傳承與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主力軍。為

2、此,通過調查與分析當前高校大學生對太極拳所持的態度、原因,然后揚長避短、完善太極拳教學的思路與方法,不但能推動當前的體育課程改革工作,同時還能保護與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為此,加強對大學生太極拳學習態度、動因的調查分析與建議方面的研究,非常必要。一、研究對象方法本文以湖南省普通高等院校所開展的太極拳課程為研究對象,隨機取了長沙學院、湖南商學院等6所院校的非體育專業大學生240名,共發放調查問卷表240份,正式調查于2016年12月初實施,調查表回收截止日期為2016年12月底,回收有效調查問卷表236份,有效回收率98.3%。后經專家鑒定,信度和效度均符合統計學要求,在參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運

3、用數理統計后進行了歸納與分析。二、調查與分析(一)大學生對太極拳課程所持態度的調查與分析對某項運動所持的認識態度,是一個人未來繼續從事此方面運動鍛煉的動力之源。從表1中可以看出:持喜歡與非常喜歡態度的大學生共有178位,占總數的75.4%,雖然超出四分之三,但不到80%比率;持中立態度的大學生有24人,這部分大學生或多或少有不滿意的地方,因此下一步要調整教學思路與方法,爭取讓這部分大學生也喜歡太極拳運動;持不喜歡態度的大學生有34人,占總調查人數的14.4%,接近八分之一,為實現教學面向全體現實的新課改精神,必須設法讓這部分的學生也喜歡上太極拳運動。(二)大學生喜歡太極拳動因的調查與分析對某項

4、運動所持的動機原因是一個人能否持久堅持鍛煉,最終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的關鍵因素之一。從表2可以看出,這178位大學生喜歡太極拳運動的原因是多維度的。排在前三位的動因是弘揚傳統體育文化、攻防擊與強健身體,比率均在80%以上;認為通過太極拳運動可以起到陶冶性情作用的大學生有133位,認為太極拳可以磨練意志的有121位,在這兩個維度,大學生的動因均在70%以上,認為太極拳還有休閑娛樂功能的大學生有96人,此外,認為喜歡太極拳運的還有其他原因的還有13位,通過訪談,這13位大學生有的認為,運用量適中、出現運動損傷的幾率少、可以在室內上課,避免陽光曝曬等。(三)學生對太極拳課程持滿不意態度原因的調查與分析因

5、為考慮到持“一般”態度大學生或多或少有不滿意的地方,特此對本次調查中持“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的58位大學生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這58位大學生不滿意的原因也是多角度的,依據他們反映的情況,歸納統計后發現,對教學模式持不滿意的有51人次,占總調查人數的87.9%,排序第1位;對教學內容持不滿意態度的大學生有47人次,比率為81.0%,排序第2位;認為是師資力量原因導致個人不喜歡太極拳運動的有45人次,比率為77.6%,排序第3位;認為太極拳學習氛圍不濃厚的有43人次,比率為74.1%,排序第4位;排序第5位與第6位的原因分別是教學方法與教學評價,比率在50%左右,其他原因有3人次,比

6、例為5.2%。三、對策建議(一)革新教學模式針對調查結果與大學生反映的實際情況,首先要革新教學模式,改變過去大學生在體育教師一招一式的講解示范中呆板地簡略模仿的老套路,應靈活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增加教師與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做到文化傳承與太極拳運動技能的同步傳授。此外,還可以圍繞太極拳項目開展一系列的比賽、競技等寓教于樂式活動,使太極拳的教學變的靈活多樣與豐富多彩。同還時要加強理論教學,體育教師應在對太極拳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把愛國、尚德、內斂、謙和等可貴的精神與品質滲透給大學生,做到攻防擊技與重德修身相結合,以便更好地激發大學生學練太極拳的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二)教學內容針對大學生反映教學

7、內容難度大、套路結構復雜等情勢,為進一步推廣太極拳運動,應加快高校太極拳課程的教學改革步伐,從培養大學生學習太極拳的興趣入手,在教學內容上,重視太極拳文化教育,使大學生能正確地認識和深刻體會到太極拳的價值與功用。(三)師資力量針對專業指導教師的缺位,可通過人才引進與外聘相結合,滿足日常教學的需求;針對部分武術教師對太極拳原理和基本理論的不足,可通過研修與假期培訓等途徑,提高學訓水平;針對部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只注重套路的演練,一味強調大學生練習基本功和基本招式,忽略了對動作競技內涵的滲透,導致大學生越練越缺乏信心和興趣之現狀,通過校際之間交流與研討,做到資源共享,共同發展。(四)運動氛圍因為太極

8、拳作為中華優秀傳統體育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因此,當代社會文化的主流應偏向傳統優秀文化的復蘇與博興,而不應該只停留在文字的表象之上,通過在高校的抓實開展,為大學生的終身太極拳運動打下堅實的基礎,然后以大學生為媒介,發揮輻射效應,向社會傳播,帶動社會體育的大發展。其次,通過建立健全高校太極拳運動俱樂部等民間組織協會,高校提供一定的資源,與太極拳俱樂部或協會共同營造出太極拳的運動氛圍。(五)教學方法大學生反映部分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導致他們在學練的過程中缺乏趣味性和生動性,因為在教學中沒能烘托出一種韻律與節奏的氛圍,制約了大學生終身太極拳意識的形成。為此,授課教師應將太極拳技術動作的特點、攻防擊技與學情

9、相結合,運用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對動作的難度和運動負荷進行合理的安排,在學練中讓大學生得到成功的愉悅。(六)教學評價在教學評價方面,不能只看動作套路的完成質量,要與動作的精氣神相結合,兼顧大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度、進步幅度、意志與品質的提升維度、對太極拳文化的弘揚力度等因素,對大學生進行全方面的、科學合理的綜合評價。參考文獻:1 陳科全等.提高大學生學習太極拳興趣新探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8(8):65-68.2 周柏玉.制約高校太極拳教學的不利因素及其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1:81-82.3 朱宏偉等.終身體育思想下的高校太極拳教學研究j.遼寧工業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