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輔導第三套第三講記敘文的寫作.doc_第1頁
作文輔導第三套第三講記敘文的寫作.doc_第2頁
作文輔導第三套第三講記敘文的寫作.doc_第3頁
作文輔導第三套第三講記敘文的寫作.doc_第4頁
作文輔導第三套第三講記敘文的寫作.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文輔導第三套第三講 記敘文的寫作第四講如何寫好散文任曉東一、教學目的:1、讓學生了解散文這種文體的特點一一形散而神不散。2、讓學生掌握散文線 索的作用。3、掌握直抒胸臆的寫法。二、教學重點難點:1、如 何在生活中選擇有意義的事例作為題材。2、如何確定散文線索 并圍繞它來選材。3、怎樣才能水到渠成抒發感情。三、教學過 程:(講解)(一)精于立意“凡文以意為主”。散文的“意” 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獲得它,必 須依靠我們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感受、理解。因此,散文立意只 要從生活實際出發,憑著鮮明的感受,鋒銳的觀察能力,同人 民同時代共同跳動的脈博,深厚的感情,豐富的想象,深

2、沉的 思索,就會感到我們生活中洋溢著的詩意。這詩意,就是使我們 心靈受到觸動的東西,使我們眼睛豁然開朗的東西,思想突然 升華的東西,感情更為純潔的東西,它就詩的靈感。我們要為 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趕緊捕捉住它。因為這里面有心靈的顫動, 思想的閃光。劉白羽說:“哪怕是微弱的閃耀也比沒有閃耀要 好,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這才是文學。”譬如,一個作家去 看茶花,品種繁多,美不勝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 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勞動創造的。是誰白天黑夜、 積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澆著花,象撫育自己兒女一樣撫育著 花秧,終于培養出這樣絕色的好花?應該感謝那為我們美化生活 的人。”這就是思想的閃耀,

3、作家十分寶貴它,就及時把這個 意思記下來。后來,他聽一位花匠介紹一種茶花說:“這叫童 子面,花期遲,剛打開骨朵,開起來顏色深紅,倒是最好看的。” 并沒有引起思索,但他是記住這種茶花的名稱的。過了一會,恰 巧一群小孩也來看茶花,這事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看見孩子 們一個個仰著鮮紅的小臉,甜蜜蜜地笑著,唧唧喳喳叫個 不休, 心靈猛然一顫,不禁脫口說出:“童子面茶花開了。”而花匠聽 了這話省悟后說:“真的呢,再沒有比這種童子面更好看的茶 花了。”這話使得一個念頭突然跳出他的腦海,他說:“我得到 一幅畫的構思。如果用最濃最艷的朱紅畫一大朵含露乍開的童子 面茶花,豈不正可以象征著祖國的面貌? ”于是,作家

4、就把看 茶花引起的感受、思索寫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茶花賦。這 個作家就楊朔。而讀者、評論者通過閱讀就可以悟出作家寫此文 的立意:歌 頌如花的祖國,歌頌美化祖國的勞動人民。(二)善 于構思構思是寫作者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 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煉的過程。寫作者要在構思中為散 文的思想內容尋找盡量完美的藝術形式,使思想性與藝術性達 到和諧的統一。因此,構思要解決立意、選材、創造意境、確定 體裁、基本手法、布局謀篇等問題。這里著重講講確定體裁、 尋找線索、創造意境三個問題。第一、確定體裁。散文的體裁 靈活多樣。我們有了一個好的意思(思想),并且選取了表現這 一意思(思想)的材料,

5、那么就要考慮:是寫成書信體,還是寫 成日記體?是寫成隨筆,還是寫成偶感?是寫成游記,還是寫 成回憶錄?是寫成序或跋,還是寫成讀后感?確定具體體裁的 原則是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譬如到蘇州旅游之后, 你感到要向父母報告一下自己的游蹤和觀感,你就可以寫成書 信;你在游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動的人或事,你就可以寫隨筆、 漫錄;你在游玩虎丘、獅子林、寒山寺、西園、留園等地之后, 覺得寒山寺的鐘特別吸引人,并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寫成 如社稷壇抒情那樣詩意濃郁的抒情 文;你如果是舊地重游, 吃到蘇州某種土特產而憶起往事,則可以偏重于回憶,寫成小 米的回憶那樣的回憶式的散文總之,要根據立意內容來 確定

6、表現形式一具體的體裁。第二、尋找線索。散文的材料應該 是很“散”的,每一個材料都是一顆珍珠,但這些珍珠互相之 間有內在的聯系,我們寫作者要尋找一根線,用筆作針,將這些 散亂的珍珠穿起來,成為一串光彩奪目的珠圈、項鏈。那末, 有哪些東西可以作為線索呢? 一是感情線索。我們的感情在生 活中發生變化,如由厭惡到喜愛,或從喜歡到厭惡,就可以用 這條感情的線索把一些似乎沒有關聯的材料聯結起來。如楊朔寫荔枝蜜就是利用 感情線索,才把兒時記憶、從化療養、荔 枝樹林、蘇軾詩詞、喜嘗蜂蜜、參觀蜂場、贊揚蜜蜂、農民勞 動和夜晚夢峰等事串連起來的。二是事物線索。如曹靖華在日常 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發揚延安時期

7、“小米加步槍”的 艱苦奮斗精神,就搜羅記憶中有關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發生在 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下的事件組合在一起。許多托物 詠志的散文也是以物為線索的,如茅盾的白楊禮贊。三是人 物線索。如寫某一個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活動,可以用 這個人物作為線索串連起來,也可以用另一個人物把不同時間、 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內容的事物串連起來。這個人物還 可以是寫作者本人一一“我”。四是思緒線索。如面對某一事物、 景物沉思遐想,“鷲趨八極,心游萬仞”,“觀古今于須臾, 撫四海于一瞬”,“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就能通過 聯想與想象,把有關的 材料組織在一起,表達原定的主題思想。 如秦牧

8、的土地、楊朔的海市、賈平凹的丑 石等。五 是景物線索。“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通過景物描寫,在寫景中 融進寫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天山景物記、西湖即景。六是 行動線索。如游記以游程行蹤為線索。劉白羽寫長江三日就 以游程為主線來寫,當然,全文還有一條哲理性的思緒線索:“戰斗一一航進一一穿過黑夜走向黎明”。“文無定法”,散文 的線索很多,以上六種線索是較為人們常用的。第三、創設意境。 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統一,是作者浸透了時 代精神的主觀感情、意志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統一。意是 靈魂,境是血肉。意高則境深,意低則境淺。散文的這種意境 應是詩的意境,即所謂“詩情畫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

9、以感 受的,是物質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動人心弦的,震顫魂魄的, 是精神的,性靈的。如朱自清寫荷塘月色,全篇著力于“淡 淡的情趣',順著沿路走來、佇立凝想的線索,通過描繪使小 路、荷塘、花姿、月色、樹影、霧氣、燈光色彩斑爛,可見 可感,而葉香、蛙鳴、蟬聲,又可味可聞。更加上心情的抒寫, 巧妙的譬喻,創造出一種淡雅、閑靜、情景交融的意境。這種 優美的意境,正是散文寫作者要努力追求、刻意創造的。構思方 法可以向前人借鑒,更需自己創新。過去就有一個青年作者發明 出一種“散文快速構思法”,為青春、采石等刊物的編 輯所重視。(三)巧于布局。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布局有方便的 地方,但要布局得好,卻因篇

10、幅短小而有其難處。這 猶如一座 大山上有小堆的亂石,常常無損大山的壯觀。但是一個小園中有 一堆亂石,就很容易破壞園林之美。因此,散文的布局一結構 十分重要。參觀蘇州園林,從它精巧的建筑布局上,我們可以 得到啟示,可以借鑒它的園林建筑布局來考慮散文的布局。葉圣 陶在蘇州園林中寫道,蘇州園林建筑的設計者和匠師們“講 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 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 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作為散文的寫作來說, 也要這樣講究材料的布局、配合、映襯、層次。蘇州園林不講 究對稱,但散文布局有時則需講究對稱,或對比。葉圣陶又說:“蘇

11、州園林在每一個角度都注意圖畫美。”那么,散文的整體 布局要講究藝術性,它的局部的布局不是同樣要講究藝術性 嗎?至于布局的具體方法是很多的,前面講的線索問題也與布 局有關。這里可以著重提一下的是: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設 文眼,開頭往往似談家常,結尾則加以深化,畫龍點睛,“卒 章顯其志”,并且首尾呼應,通體一貫,有機結合。初學散文寫 作,不妨學習這種布局的方法。(四)明于斷續。散文要“散” 得起來,除了選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敘寫上要注意斷續的技 巧。明于斷續,才能使散文的行文上揮灑自如。賈平凹說:“記 住:越是你知道多的地方,越要不寫或者寫得很少;空白,這 正是你要寫的地方呢。”他認為,“講究了

12、 空白'處理,一是 散文可以散起來,斷續之,續斷之,文能飛起,神妙便顯 也。二是散文可以含蓄起來,古人也講過:意在筆先,故得舉 止閑暇,看似胡亂說,骨子里卻有分數。”我們要多閱讀古人優 秀的散文作品,學習他人的斷續技巧,在寫作實踐中多次運用之 后就必然熟能生巧。四、教學建議:在閱讀了一些散文,有了 些感性認識,然后學習散文寫作理論,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 認識的階段,再閱讀名家范文,然后從事寫作實踐,這樣就可 以事半功倍。即:閱讀f研究一閱讀f寫作。五、課后練習:1、 請以我的腳印為題,寫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要求:(1)請 選取生活中能反映出你成長之路的事。(2)能以“我的腳印”為 線索

13、,貫穿文章始終。(3)本文以記敘為主,適應插入抒情議論。 2、請以父親的臉色為題,寫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要求;(1)要以“父親的臉色”為線索,貫穿文章始終。(2)能從父 親的臉色來反映他心理特征和感情變化,表現父親對我的關懷和 期待。(3)要把一般概敘和具體描寫結合起來,把記敘和議論抒 情線路合起來。第四講如何寫好散文任曉東一、教學目的:1、讓學生了解散文這種文體的特點一一形散而神不散。2、讓學生掌握散文線 索的作用。3、掌握直抒胸臆的寫法。二、教學重點難點:1、如 何在生活中選擇有意義的事例作為題材。2、如何確定散文線索 并圍繞它來選材。3、怎樣才能水到渠成抒發感情。三、教學過 程:(講解)

14、(一)精于立意“凡文以意為主”。散文的“意” 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獲得它,必 須依靠我們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感受、理解。因此,散文立意只 要從生活實際出發,憑著鮮明的感受,鋒銳的觀察能力,同人 民同時代共同跳動的脈博,深厚的感情,豐富的想象,深沉的 思索,就會感到我們生活中洋溢著的詩意。這詩意,就是使我們 心靈受到觸動的東西,使我們眼睛豁然開朗的東西,思想突然 升華的東西,感情更為純潔的東西,它就詩的靈感。我們要為 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趕緊捕捉住它。因為這里面有心靈的顫動, 思想的閃光。劉白羽說:“哪怕是微弱的閃耀也比沒有閃耀要 好,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這才是文學。”譬如

15、,一個作家去 看茶花,品種繁多,美不勝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 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勞動創造的。是誰白天黑夜、 積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澆著花,象撫育自己兒女一樣撫育著 花秧,終于培養出這樣絕色的好花?應該感謝那為我們美化生活 的人。”這就是思想的閃耀,作家十分寶貴它,就及時把這個 意思記下來。后來,他聽一位花匠介紹一種茶花說:“這叫童 子面,花期遲,剛打開骨朵,開起來顏色深紅,倒是最好看的。” 并沒有引起思索,但他是記住這種茶花的名稱的。過了一會,恰 巧一群小孩也來看茶花,這事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看見孩子 們一個個仰著鮮紅的小臉,甜蜜蜜地笑著,唧唧喳喳叫個 不休, 心靈猛然一顫

16、,不禁脫口說出:“童子面茶花開了。”而花匠聽 了這話省悟后說:“真的呢,再沒有比這種童子面更好看的茶 花了。”這話使得一個念頭突然跳出他的腦海,他說:“我得到 一幅畫的構思。如果用最濃最艷的朱紅畫一大朵含露乍開的童子 面茶花,豈不正可以象征著祖國的面貌? ”于是,作家就把看 茶花引起的感受、思索寫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茶花賦。這 個作家就楊朔。而讀者、評論者通過閱讀就可以悟出作家寫此文 的立意:歌 頌如花的祖國,歌頌美化祖國的勞動人民。(二)善 于構思構思是寫作者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 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煉的過程。寫作者要在構思中為散 文的思想內容尋找盡量完美的藝術形式,使

17、思想性與藝術性達 到和諧的統一。因此,構思要解決立意、選材、創造意境、確定 體裁、基本手法、布局謀篇等問題。這里著重講講確定體裁、 尋找線索、創造意境三個問題。第一、確定體裁。散文的體裁 靈活多樣。我們有了一個好的意思(思想),并且選取了表現這 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么就要考慮:是寫成書信體,還是寫 成日記體?是寫成隨筆,還是寫成偶感?是寫成游記,還是寫 成回憶錄?是寫成序或跋,還是寫成讀后感?確定具體體裁的 原則是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譬如到蘇州旅游之后, 你感到要向父母報告一下自己的游蹤和觀感,你就可以寫成書 信;你在游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動的人或事,你就可以寫隨筆、 漫錄;你在游

18、玩虎丘、獅子林、寒山寺、西園、留園等地之后, 覺得寒山寺的鐘特別吸引人,并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寫成 如社稷壇抒情那樣詩意濃郁的抒情 文;你如果是舊地重游, 吃到蘇州某種土特產而憶起往事,則可以偏重于回憶,寫成小 米的回憶那樣的回憶式的散文總之,要根據立意內容來 確定表現形式一具體的體裁。第二、尋找線索。散文的材料應該 是很“散”的,每一個材料都是一顆珍珠,但這些珍珠互相之 間有內在的聯系,我們寫作者要尋找一根線,用筆作針,將這些 散亂的珍珠穿起來,成為一串光彩奪目的珠圈、項鏈。那末, 有哪些東西可以作為線索呢? 一是感情線索。我們的感情在生 活中發生變化,如由厭惡到喜愛,或從喜歡到厭惡,就可

19、以用 這條感情的線索把一些似乎沒有關聯的材料聯結起來。如楊朔寫荔枝蜜就是利用 感情線索,才把兒時記憶、從化療養、荔 枝樹林、蘇軾詩詞、喜嘗蜂蜜、參觀蜂場、贊揚蜜蜂、農民勞 動和夜晚夢峰等事串連起來的。二是事物線索。如曹靖華在日常 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發揚延安時期“小米加步槍”的 艱苦奮斗精神,就搜羅記憶中有關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發生在 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下的事件組合在一起。許多托物 詠志的散文也是以物為線索的,如茅盾的白楊禮贊。三是人 物線索。如寫某一個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活動,可以用 這個人物作為線索串連起來,也可以用另一個人物把不同時間、 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內容

20、的事物串連起來。這個人物還 可以是寫作者本人一一“我”。四是思緒線索。如面對某一事物、 景物沉思遐想,“鷲趨八極,心游萬仞”,“觀古今于須臾, 撫四海于一瞬”,“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就能通過 聯想與想象,把有關的 材料組織在一起,表達原定的主題思想。 如秦牧的土地、楊朔的海市、賈平凹的丑 石等。五 是景物線索。“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通過景物描寫,在寫景中 融進寫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天山景物記、西湖即景。六是 行動線索。如游記以游程行蹤為線索。劉白羽寫長江三日就 以游程為主線來寫,當然,全文還有一條哲理性的思緒線索:“戰斗一一航進一一穿過黑夜走向黎明”。“文無定法”,散文 的線索很多,以

21、上六種線索是較為人們常用的。第三、創設意境。 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統一,是作者浸透了時 代精神的主觀感情、意志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統一。意是 靈魂,境是血肉。意高則境深,意低則境淺。散文的這種意境 應是詩的意境,即所謂“詩情畫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以感 受的,是物質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動人心弦的,震顫魂魄的, 是精神的,性靈的。如朱自清寫荷塘月色,全篇著力于“淡 淡的情趣',順著沿路走來、佇立凝想的線索,通過描繪使小 路、荷塘、花姿、月色、樹影、霧氣、燈光色彩斑爛,可見 可感,而葉香、蛙鳴、蟬聲,又可味可聞。更加上心情的抒寫, 巧妙的譬喻,創造出一種淡雅、閑靜、情景

22、交融的意境。這種 優美的意境,正是散文寫作者要努力追求、刻意創造的。構思方 法可以向前人借鑒,更需自己創新。過去就有一個青年作者發明 出一種“散文快速構思法”,為青春、采石等刊物的編 輯所重視。(三)巧于布局。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布局有方便的 地方,但要布局得好,卻因篇幅短小而有其難處。這 猶如一座 大山上有小堆的亂石,常常無損大山的壯觀。但是一個小園中有 一堆亂石,就很容易破壞園林之美。因此,散文的布局一結構 十分重要。參觀蘇州園林,從它精巧的建筑布局上,我們可以 得到啟示,可以借鑒它的園林建筑布局來考慮散文的布局。葉圣 陶在蘇州園林中寫道,蘇州園林建筑的設計者和匠師們“講 究亭臺軒榭的布局,

23、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 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 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作為散文的寫作來說, 也要這樣講究材料的布局、配合、映襯、層次。蘇州園林不講 究對稱,但散文布局有時則需講究對稱,或對比。葉圣陶又說:“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度都注意圖畫美。”那么,散文的整體 布局要講究藝術性,它的局部的布局不是同樣要講究藝術性 嗎?至于布局的具體方法是很多的,前面講的線索問題也與布 局有關。這里可以著重提一下的是: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設 文眼,開頭往往似談家常,結尾則加以深化,畫龍點睛,“卒 章顯其志”,并且首尾呼應,通體一貫,有機結合。初學散文寫

24、作,不妨學習這種布局的方法。(四)明于斷續。散文要“散” 得起來,除了選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敘寫上要注意斷續的技 巧。明于斷續,才能使散文的行文上揮灑自如。賈平凹說:“記 住:越是你知道多的地方,越要不寫或者寫得很少;空白,這 正是你要寫的地方呢。”他認為,“講究了 空白'處理,一是 散文可以散起來,斷續之,續斷之,文能飛起,神妙便顯 也。二是散文可以含蓄起來,古人也講過:意在筆先,故得舉 止閑暇,看似胡亂說,骨子里卻有分數。”我們要多閱讀古人優 秀的散文作品,學習他人的斷續技巧,在寫作實踐中多次運用之 后就必然熟能生巧。四、教學建議:在閱讀了一些散文,有了 些感性認識,然后學習散文

25、寫作理論,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 認識的階段,再閱讀名家范文,然后從事寫作實踐,這樣就可 以事半功倍。即:閱讀f研究一閱讀f寫作。五、課后練習:1、 請以我的腳印為題,寫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要求:(1)請 選取生活中能反映出你成長之路的事。(2)能以“我的腳印”為 線索,貫穿文章始終。(3)本文以記敘為主,適應插入抒情議論。 2、請以父親的臉色為題,寫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要求;(1)要以“父親的臉色”為線索,貫穿文章始終。(2)能從父 親的臉色來反映他心理特征和感情變化,表現父親對我的關懷和 期待。(3)要把一般概敘和具體描寫結合起來,把記敘和議論抒 情線路合起來。第四講如何寫好散文任曉東一、教

26、學目的:1、讓學生了解散文這種文體的特點一一形散而神不散。2、讓學生掌握散文線 索的作用。3、掌握直抒胸臆的寫法。二、教學重點難點:1、如 何在生活中選擇有意義的事例作為題材。2、如何確定散文線索 并圍繞它來選材。3、怎樣才能水到渠成抒發感情。三、教學過 程:(講解)(一)精于立意“凡文以意為主”。散文的“意” 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獲得它,必 須依靠我們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感受、理解。因此,散文立意只 要從生活實際出發,憑著鮮明的感受,鋒銳的觀察能力,同人 民同時代共同跳動的脈博,深厚的感情,豐富的想象,深沉的 思索,就會感到我們生活中洋溢著的詩意。這詩意,就是使我們

27、心靈受到觸動的東西,使我們眼睛豁然開朗的東西,思想突然 升華的東西,感情更為純潔的東西,它就詩的靈感。我們要為 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趕緊捕捉住它。因為這里面有心靈的顫動, 思想的閃光。劉白羽說:“哪怕是微弱的閃耀也比沒有閃耀要 好,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這才是文學。”譬如,一個作家去 看茶花,品種繁多,美不勝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 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勞動創造的。是誰白天黑夜、 積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澆著花,象撫育自己兒女一樣撫育著 花秧,終于培養出這樣絕色的好花?應該感謝那為我們美化生活 的人。”這就是思想的閃耀,作家十分寶貴它,就及時把這個 意思記下來。后來,他聽一位花匠介紹

28、一種茶花說:“這叫童 子面,花期遲,剛打開骨朵,開起來顏色深紅,倒是最好看的。” 并沒有引起思索,但他是記住這種茶花的名稱的。過了一會,恰 巧一群小孩也來看茶花,這事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看見孩子 們一個個仰著鮮紅的小臉,甜蜜蜜地笑著,唧唧喳喳叫個 不休, 心靈猛然一顫,不禁脫口說出:“童子面茶花開了。”而花匠聽 了這話省悟后說:“真的呢,再沒有比這種童子面更好看的茶 花了。”這話使得一個念頭突然跳出他的腦海,他說:“我得到 一幅畫的構思。如果用最濃最艷的朱紅畫一大朵含露乍開的童子 面茶花,豈不正可以象征著祖國的面貌? ”于是,作家就把看 茶花引起的感受、思索寫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茶花賦。這 個

29、作家就楊朔。而讀者、評論者通過閱讀就可以悟出作家寫此文 的立意:歌 頌如花的祖國,歌頌美化祖國的勞動人民。(二)善 于構思構思是寫作者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 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煉的過程。寫作者要在構思中為散 文的思想內容尋找盡量完美的藝術形式,使思想性與藝術性達 到和諧的統一。因此,構思要解決立意、選材、創造意境、確定 體裁、基本手法、布局謀篇等問題。這里著重講講確定體裁、 尋找線索、創造意境三個問題。第一、確定體裁。散文的體裁 靈活多樣。我們有了一個好的意思(思想),并且選取了表現這 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么就要考慮:是寫成書信體,還是寫 成日記體?是寫成隨筆,還是寫

30、成偶感?是寫成游記,還是寫 成回憶錄?是寫成序或跋,還是寫成讀后感?確定具體體裁的 原則是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譬如到蘇州旅游之后, 你感到要向父母報告一下自己的游蹤和觀感,你就可以寫成書 信;你在游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動的人或事,你就可以寫隨筆、 漫錄;你在游玩虎丘、獅子林、寒山寺、西園、留園等地之后, 覺得寒山寺的鐘特別吸引人,并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寫成 如社稷壇抒情那樣詩意濃郁的抒情 文;你如果是舊地重游, 吃到蘇州某種土特產而憶起往事,則可以偏重于回憶,寫成小 米的回憶那樣的回憶式的散文總之,要根據立意內容來 確定表現形式一具體的體裁。第二、尋找線索。散文的材料應該 是很“散”

31、的,每一個材料都是一顆珍珠,但這些珍珠互相之 間有內在的聯系,我們寫作者要尋找一根線,用筆作針,將這些 散亂的珍珠穿起來,成為一串光彩奪目的珠圈、項鏈。那末, 有哪些東西可以作為線索呢? 一是感情線索。我們的感情在生 活中發生變化,如由厭惡到喜愛,或從喜歡到厭惡,就可以用 這條感情的線索把一些似乎沒有關聯的材料聯結起來。如楊朔寫荔枝蜜就是利用 感情線索,才把兒時記憶、從化療養、荔 枝樹林、蘇軾詩詞、喜嘗蜂蜜、參觀蜂場、贊揚蜜蜂、農民勞 動和夜晚夢峰等事串連起來的。二是事物線索。如曹靖華在日常 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發揚延安時期“小米加步槍”的 艱苦奮斗精神,就搜羅記憶中有關小米的往事,用小

32、米把發生在 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下的事件組合在一起。許多托物 詠志的散文也是以物為線索的,如茅盾的白楊禮贊。三是人 物線索。如寫某一個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活動,可以用 這個人物作為線索串連起來,也可以用另一個人物把不同時間、 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內容的事物串連起來。這個人物還 可以是寫作者本人一一“我”。四是思緒線索。如面對某一事物、 景物沉思遐想,“鷲趨八極,心游萬仞”,“觀古今于須臾, 撫四海于一瞬”,“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就能通過 聯想與想象,把有關的 材料組織在一起,表達原定的主題思想。 如秦牧的土地、楊朔的海市、賈平凹的丑 石等。五 是景物線索。“一切景語

33、皆情語也”。通過景物描寫,在寫景中 融進寫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天山景物記、西湖即景。六是 行動線索。如游記以游程行蹤為線索。劉白羽寫長江三日就 以游程為主線來寫,當然,全文還有一條哲理性的思緒線索:“戰斗一一航進一一穿過黑夜走向黎明”。“文無定法”,散文 的線索很多,以上六種線索是較為人們常用的。第三、創設意境。 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統一,是作者浸透了時 代精神的主觀感情、意志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統一。意是 靈魂,境是血肉。意高則境深,意低則境淺。散文的這種意境 應是詩的意境,即所謂“詩情畫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以感 受的,是物質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動人心弦的,震顫魂魄的,

34、是精神的,性靈的。如朱自清寫荷塘月色,全篇著力于“淡 淡的情趣',順著沿路走來、佇立凝想的線索,通過描繪使小 路、荷塘、花姿、月色、樹影、霧氣、燈光色彩斑爛,可見 可感,而葉香、蛙鳴、蟬聲,又可味可聞。更加上心情的抒寫, 巧妙的譬喻,創造出一種淡雅、閑靜、情景交融的意境。這種 優美的意境,正是散文寫作者要努力追求、刻意創造的。構思方 法可以向前人借鑒,更需自己創新。過去就有一個青年作者發明 出一種“散文快速構思法”,為青春、采石等刊物的編 輯所重視。(三)巧于布局。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布局有方便的 地方,但要布局得好,卻因篇幅短小而有其難處。這 猶如一座 大山上有小堆的亂石,常常無損大山

35、的壯觀。但是一個小園中有 一堆亂石,就很容易破壞園林之美。因此,散文的布局一結構 十分重要。參觀蘇州園林,從它精巧的建筑布局上,我們可以 得到啟示,可以借鑒它的園林建筑布局來考慮散文的布局。葉圣 陶在蘇州園林中寫道,蘇州園林建筑的設計者和匠師們“講 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 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 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作為散文的寫作來說, 也要這樣講究材料的布局、配合、映襯、層次。蘇州園林不講 究對稱,但散文布局有時則需講究對稱,或對比。葉圣陶又說:“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度都注意圖畫美。”那么,散文的整體 布局要講究藝

36、術性,它的局部的布局不是同樣要講究藝術性 嗎?至于布局的具體方法是很多的,前面講的線索問題也與布 局有關。這里可以著重提一下的是: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設 文眼,開頭往往似談家常,結尾則加以深化,畫龍點睛,“卒 章顯其志”,并且首尾呼應,通體一貫,有機結合。初學散文寫 作,不妨學習這種布局的方法。(四)明于斷續。散文要“散” 得起來,除了選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敘寫上要注意斷續的技 巧。明于斷續,才能使散文的行文上揮灑自如。賈平凹說:“記 住:越是你知道多的地方,越要不寫或者寫得很少;空白,這 正是你要寫的地方呢。”他認為,“講究了 空白'處理,一是 散文可以散起來,斷續之,續斷之,文能

37、飛起,神妙便顯 也。二是散文可以含蓄起來,古人也講過:意在筆先,故得舉 止閑暇,看似胡亂說,骨子里卻有分數。”我們要多閱讀古人優 秀的散文作品,學習他人的斷續技巧,在寫作實踐中多次運用之 后就必然熟能生巧。四、教學建議:在閱讀了一些散文,有了 些感性認識,然后學習散文寫作理論,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 認識的階段,再閱讀名家范文,然后從事寫作實踐,這樣就可 以事半功倍。即:閱讀f研究一閱讀f寫作。五、課后練習:1、 請以我的腳印為題,寫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要求:(1)請 選取生活中能反映出你成長之路的事。(2)能以“我的腳印”為 線索,貫穿文章始終。(3)本文以記敘為主,適應插入抒情議論。 2、請

38、以父親的臉色為題,寫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要求;(1)要以“父親的臉色”為線索,貫穿文章始終。(2)能從父 親的臉色來反映他心理特征和感情變化,表現父親對我的關懷和 期待。(3)要把一般概敘和具體描寫結合起來,把記敘和議論抒 情線路合起來。第四講如何寫好散文任曉東一、教學目的:1、讓學生了解散文這種文體的特點一一形散而神不散。2、讓學生掌握散文線 索的作用。3、掌握直抒胸臆的寫法。二、教學重點難點:1、如 何在生活中選擇有意義的事例作為題材。2、如何確定散文線索 并圍繞它來選材。3、怎樣才能水到渠成抒發感情。三、教學過 程:(講解)(一)精于立意“凡文以意為主”。散文的“意” 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

39、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獲得它,必 須依靠我們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感受、理解。因此,散文立意只 要從生活實際出發,憑著鮮明的感受,鋒銳的觀察能力,同人 民同時代共同跳動的脈博,深厚的感情,豐富的想象,深沉的 思索,就會感到我們生活中洋溢著的詩意。這詩意,就是使我們 心靈受到觸動的東西,使我們眼睛豁然開朗的東西,思想突然 升華的東西,感情更為純潔的東西,它就詩的靈感。我們要為 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趕緊捕捉住它。因為這里面有心靈的顫動, 思想的閃光。劉白羽說:“哪怕是微弱的閃耀也比沒有閃耀要 好,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這才是文學。”譬如,一個作家去 看茶花,品種繁多,美不勝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

40、茶花是 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勞動創造的。是誰白天黑夜、 積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澆著花,象撫育自己兒女一樣撫育著 花秧,終于培養出這樣絕色的好花?應該感謝那為我們美化生活 的人。”這就是思想的閃耀,作家十分寶貴它,就及時把這個 意思記下來。后來,他聽一位花匠介紹一種茶花說:“這叫童 子面,花期遲,剛打開骨朵,開起來顏色深紅,倒是最好看的。” 并沒有引起思索,但他是記住這種茶花的名稱的。過了一會,恰 巧一群小孩也來看茶花,這事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看見孩子 們一個個仰著鮮紅的小臉,甜蜜蜜地笑著,唧唧喳喳叫個 不休, 心靈猛然一顫,不禁脫口說出:“童子面茶花開了。”而花匠聽 了這話省悟后說:“

41、真的呢,再沒有比這種童子面更好看的茶 花了。”這話使得一個念頭突然跳出他的腦海,他說:“我得到 一幅畫的構思。如果用最濃最艷的朱紅畫一大朵含露乍開的童子 面茶花,豈不正可以象征著祖國的面貌? ”于是,作家就把看 茶花引起的感受、思索寫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茶花賦。這 個作家就楊朔。而讀者、評論者通過閱讀就可以悟出作家寫此文 的立意:歌 頌如花的祖國,歌頌美化祖國的勞動人民。(二)善 于構思構思是寫作者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 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煉的過程。寫作者要在構思中為散 文的思想內容尋找盡量完美的藝術形式,使思想性與藝術性達 到和諧的統一。因此,構思要解決立意、選材、創造

42、意境、確定 體裁、基本手法、布局謀篇等問題。這里著重講講確定體裁、 尋找線索、創造意境三個問題。第一、確定體裁。散文的體裁 靈活多樣。我們有了一個好的意思(思想),并且選取了表現這 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么就要考慮:是寫成書信體,還是寫 成日記體?是寫成隨筆,還是寫成偶感?是寫成游記,還是寫 成回憶錄?是寫成序或跋,還是寫成讀后感?確定具體體裁的 原則是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譬如到蘇州旅游之后, 你感到要向父母報告一下自己的游蹤和觀感,你就可以寫成書 信;你在游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動的人或事,你就可以寫隨筆、 漫錄;你在游玩虎丘、獅子林、寒山寺、西園、留園等地之后, 覺得寒山寺的鐘特別

43、吸引人,并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寫成 如社稷壇抒情那樣詩意濃郁的抒情 文;你如果是舊地重游, 吃到蘇州某種土特產而憶起往事,則可以偏重于回憶,寫成小 米的回憶那樣的回憶式的散文總之,要根據立意內容來 確定表現形式一具體的體裁。第二、尋找線索。散文的材料應該 是很“散”的,每一個材料都是一顆珍珠,但這些珍珠互相之 間有內在的聯系,我們寫作者要尋找一根線,用筆作針,將這些 散亂的珍珠穿起來,成為一串光彩奪目的珠圈、項鏈。那末, 有哪些東西可以作為線索呢? 一是感情線索。我們的感情在生 活中發生變化,如由厭惡到喜愛,或從喜歡到厭惡,就可以用 這條感情的線索把一些似乎沒有關聯的材料聯結起來。如楊朔寫荔

44、枝蜜就是利用 感情線索,才把兒時記憶、從化療養、荔 枝樹林、蘇軾詩詞、喜嘗蜂蜜、參觀蜂場、贊揚蜜蜂、農民勞 動和夜晚夢峰等事串連起來的。二是事物線索。如曹靖華在日常 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發揚延安時期“小米加步槍”的 艱苦奮斗精神,就搜羅記憶中有關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發生在 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下的事件組合在一起。許多托物 詠志的散文也是以物為線索的,如茅盾的白楊禮贊。三是人 物線索。如寫某一個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活動,可以用 這個人物作為線索串連起來,也可以用另一個人物把不同時間、 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內容的事物串連起來。這個人物還 可以是寫作者本人一一“我”。四是思緒

45、線索。如面對某一事物、 景物沉思遐想,“鷲趨八極,心游萬仞”,“觀古今于須臾, 撫四海于一瞬”,“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就能通過 聯想與想象,把有關的 材料組織在一起,表達原定的主題思想。 如秦牧的土地、楊朔的海市、賈平凹的丑 石等。五 是景物線索。“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通過景物描寫,在寫景中 融進寫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天山景物記、西湖即景。六是 行動線索。如游記以游程行蹤為線索。劉白羽寫長江三日就 以游程為主線來寫,當然,全文還有一條哲理性的思緒線索:“戰斗一一航進一一穿過黑夜走向黎明”。“文無定法”,散文 的線索很多,以上六種線索是較為人們常用的。第三、創設意境。 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

46、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統一,是作者浸透了時 代精神的主觀感情、意志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統一。意是 靈魂,境是血肉。意高則境深,意低則境淺。散文的這種意境 應是詩的意境,即所謂“詩情畫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以感 受的,是物質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動人心弦的,震顫魂魄的, 是精神的,性靈的。如朱自清寫荷塘月色,全篇著力于“淡 淡的情趣',順著沿路走來、佇立凝想的線索,通過描繪使小 路、荷塘、花姿、月色、樹影、霧氣、燈光色彩斑爛,可見 可感,而葉香、蛙鳴、蟬聲,又可味可聞。更加上心情的抒寫, 巧妙的譬喻,創造出一種淡雅、閑靜、情景交融的意境。這種 優美的意境,正是散文寫作者要努力追求、刻意創造

47、的。構思方 法可以向前人借鑒,更需自己創新。過去就有一個青年作者發明 出一種“散文快速構思法”,為青春、采石等刊物的編 輯所重視。(三)巧于布局。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布局有方便的 地方,但要布局得好,卻因篇幅短小而有其難處。這 猶如一座 大山上有小堆的亂石,常常無損大山的壯觀。但是一個小園中有 一堆亂石,就很容易破壞園林之美。因此,散文的布局一結構 十分重要。參觀蘇州園林,從它精巧的建筑布局上,我們可以 得到啟示,可以借鑒它的園林建筑布局來考慮散文的布局。葉圣 陶在蘇州園林中寫道,蘇州園林建筑的設計者和匠師們“講 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 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

48、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 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作為散文的寫作來說, 也要這樣講究材料的布局、配合、映襯、層次。蘇州園林不講 究對稱,但散文布局有時則需講究對稱,或對比。葉圣陶又說:“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度都注意圖畫美。”那么,散文的整體 布局要講究藝術性,它的局部的布局不是同樣要講究藝術性 嗎?至于布局的具體方法是很多的,前面講的線索問題也與布 局有關。這里可以著重提一下的是: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設 文眼,開頭往往似談家常,結尾則加以深化,畫龍點睛,“卒 章顯其志”,并且首尾呼應,通體一貫,有機結合。初學散文寫 作,不妨學習這種布局的方法。(四)明于斷續。散文要“散” 得起來

49、,除了選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敘寫上要注意斷續的技 巧。明于斷續,才能使散文的行文上揮灑自如。賈平凹說:“記 住:越是你知道多的地方,越要不寫或者寫得很少;空白,這 正是你要寫的地方呢。”他認為,“講究了 空白'處理,一是 散文可以散起來,斷續之,續斷之,文能飛起,神妙便顯 也。二是散文可以含蓄起來,古人也講過:意在筆先,故得舉 止閑暇,看似胡亂說,骨子里卻有分數。”我們要多閱讀古人優 秀的散文作品,學習他人的斷續技巧,在寫作實踐中多次運用之 后就必然熟能生巧。四、教學建議:在閱讀了一些散文,有了 些感性認識,然后學習散文寫作理論,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 認識的階段,再閱讀名家范文,然后

50、從事寫作實踐,這樣就可 以事半功倍。即:閱讀f研究一閱讀f寫作。五、課后練習:1、 請以我的腳印為題,寫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要求:(1)請 選取生活中能反映出你成長之路的事。(2)能以“我的腳印”為 線索,貫穿文章始終。(3)本文以記敘為主,適應插入抒情議論。 2、請以父親的臉色為題,寫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要求;(1)要以“父親的臉色”為線索,貫穿文章始終。(2)能從父 親的臉色來反映他心理特征和感情變化,表現父親對我的關懷和 期待。(3)要把一般概敘和具體描寫結合起來,把記敘和議論抒 情線路合起來。第四講如何寫好散文任曉東一、教學目的:1、讓學生了解散文這種文體的特點一一形散而神不散。2、讓

51、學生掌握散文線 索的作用。3、掌握直抒胸臆的寫法。二、教學重點難點:1、如 何在生活中選擇有意義的事例作為題材。2、如何確定散文線索 并圍繞它來選材。3、怎樣才能水到渠成抒發感情。三、教學過 程:(講解)(一)精于立意“凡文以意為主”。散文的“意” 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獲得它,必 須依靠我們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感受、理解。因此,散文立意只 要從生活實際出發,憑著鮮明的感受,鋒銳的觀察能力,同人 民同時代共同跳動的脈博,深厚的感情,豐富的想象,深沉的 思索,就會感到我們生活中洋溢著的詩意。這詩意,就是使我們 心靈受到觸動的東西,使我們眼睛豁然開朗的東西,思想突然 升華的東

52、西,感情更為純潔的東西,它就詩的靈感。我們要為 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趕緊捕捉住它。因為這里面有心靈的顫動, 思想的閃光。劉白羽說:“哪怕是微弱的閃耀也比沒有閃耀要 好,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這才是文學。”譬如,一個作家去 看茶花,品種繁多,美不勝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 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勞動創造的。是誰白天黑夜、 積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澆著花,象撫育自己兒女一樣撫育著 花秧,終于培養出這樣絕色的好花?應該感謝那為我們美化生活 的人。”這就是思想的閃耀,作家十分寶貴它,就及時把這個 意思記下來。后來,他聽一位花匠介紹一種茶花說:“這叫童 子面,花期遲,剛打開骨朵,開起來顏色深紅,

53、倒是最好看的。” 并沒有引起思索,但他是記住這種茶花的名稱的。過了一會,恰 巧一群小孩也來看茶花,這事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看見孩子 們一個個仰著鮮紅的小臉,甜蜜蜜地笑著,唧唧喳喳叫個 不休, 心靈猛然一顫,不禁脫口說出:“童子面茶花開了。”而花匠聽 了這話省悟后說:“真的呢,再沒有比這種童子面更好看的茶 花了。”這話使得一個念頭突然跳出他的腦海,他說:“我得到 一幅畫的構思。如果用最濃最艷的朱紅畫一大朵含露乍開的童子 面茶花,豈不正可以象征著祖國的面貌? ”于是,作家就把看 茶花引起的感受、思索寫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茶花賦。這 個作家就楊朔。而讀者、評論者通過閱讀就可以悟出作家寫此文 的立意:

54、歌 頌如花的祖國,歌頌美化祖國的勞動人民。(二)善 于構思構思是寫作者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 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煉的過程。寫作者要在構思中為散 文的思想內容尋找盡量完美的藝術形式,使思想性與藝術性達 到和諧的統一。因此,構思要解決立意、選材、創造意境、確定 體裁、基本手法、布局謀篇等問題。這里著重講講確定體裁、 尋找線索、創造意境三個問題。第一、確定體裁。散文的體裁 靈活多樣。我們有了一個好的意思(思想),并且選取了表現這 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么就要考慮:是寫成書信體,還是寫 成日記體?是寫成隨筆,還是寫成偶感?是寫成游記,還是寫 成回憶錄?是寫成序或跋,還是寫成讀后

55、感?確定具體體裁的 原則是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譬如到蘇州旅游之后, 你感到要向父母報告一下自己的游蹤和觀感,你就可以寫成書 信;你在游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動的人或事,你就可以寫隨筆、 漫錄;你在游玩虎丘、獅子林、寒山寺、西園、留園等地之后, 覺得寒山寺的鐘特別吸引人,并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寫成 如社稷壇抒情那樣詩意濃郁的抒情 文;你如果是舊地重游, 吃到蘇州某種土特產而憶起往事,則可以偏重于回憶,寫成小 米的回憶那樣的回憶式的散文總之,要根據立意內容來 確定表現形式一具體的體裁。第二、尋找線索。散文的材料應該 是很“散”的,每一個材料都是一顆珍珠,但這些珍珠互相之 間有內在的聯系,我

56、們寫作者要尋找一根線,用筆作針,將這些 散亂的珍珠穿起來,成為一串光彩奪目的珠圈、項鏈。那末, 有哪些東西可以作為線索呢? 一是感情線索。我們的感情在生 活中發生變化,如由厭惡到喜愛,或從喜歡到厭惡,就可以用 這條感情的線索把一些似乎沒有關聯的材料聯結起來。如楊朔寫荔枝蜜就是利用 感情線索,才把兒時記憶、從化療養、荔 枝樹林、蘇軾詩詞、喜嘗蜂蜜、參觀蜂場、贊揚蜜蜂、農民勞 動和夜晚夢峰等事串連起來的。二是事物線索。如曹靖華在日常 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發揚延安時期“小米加步槍”的 艱苦奮斗精神,就搜羅記憶中有關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發生在 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下的事件組合在一起。許多

57、托物 詠志的散文也是以物為線索的,如茅盾的白楊禮贊。三是人 物線索。如寫某一個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活動,可以用 這個人物作為線索串連起來,也可以用另一個人物把不同時間、 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內容的事物串連起來。這個人物還 可以是寫作者本人一一“我”。四是思緒線索。如面對某一事物、 景物沉思遐想,“鷲趨八極,心游萬仞”,“觀古今于須臾, 撫四海于一瞬”,“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就能通過 聯想與想象,把有關的 材料組織在一起,表達原定的主題思想。 如秦牧的土地、楊朔的海市、賈平凹的丑 石等。五 是景物線索。“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通過景物描寫,在寫景中 融進寫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天山

58、景物記、西湖即景。六是 行動線索。如游記以游程行蹤為線索。劉白羽寫長江三日就 以游程為主線來寫,當然,全文還有一條哲理性的思緒線索:“戰斗一一航進一一穿過黑夜走向黎明”。“文無定法”,散文 的線索很多,以上六種線索是較為人們常用的。第三、創設意境。 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統一,是作者浸透了時 代精神的主觀感情、意志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統一。意是 靈魂,境是血肉。意高則境深,意低則境淺。散文的這種意境 應是詩的意境,即所謂“詩情畫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以感 受的,是物質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動人心弦的,震顫魂魄的, 是精神的,性靈的。如朱自清寫荷塘月色,全篇著力于“淡 淡的情趣&

59、#39;,順著沿路走來、佇立凝想的線索,通過描繪使小 路、荷塘、花姿、月色、樹影、霧氣、燈光色彩斑爛,可見 可感,而葉香、蛙鳴、蟬聲,又可味可聞。更加上心情的抒寫, 巧妙的譬喻,創造出一種淡雅、閑靜、情景交融的意境。這種 優美的意境,正是散文寫作者要努力追求、刻意創造的。構思方 法可以向前人借鑒,更需自己創新。過去就有一個青年作者發明 出一種“散文快速構思法”,為青春、采石等刊物的編 輯所重視。(三)巧于布局。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布局有方便的 地方,但要布局得好,卻因篇幅短小而有其難處。這 猶如一座 大山上有小堆的亂石,常常無損大山的壯觀。但是一個小園中有 一堆亂石,就很容易破壞園林之美。因此,散文的布局一結構 十分重要。參觀蘇州園林,從它精巧的建筑布局上,我們可以 得到啟示,可以借鑒它的園林建筑布局來考慮散文的布局。葉圣 陶在蘇州園林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