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PPT課件_第1頁
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PPT課件_第2頁
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PPT課件_第3頁
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PPT課件_第4頁
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南方紅壤區南方紅壤區8 8省科考初步成果匯報省科考初步成果匯報 珠江水利委員會水土保持處珠江水利委員會水土保持處2005.12.30. 北京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匯報內容匯報內容科考進展科考進展初步成果初步成果8 8省區的水土流失面積變化與趨勢省區的水土流失面積變化與趨勢第三次遙感監測驗證結果第三次遙感監測驗證結果南方紅壤區崩崗侵蝕現狀南方紅壤區崩崗侵蝕現狀水土保持機構設置問題水土保持機構設置問題科考總結報告的提綱科考總結報告的提綱下一步的打算下一步的打算幾點建議幾點建議中國水土流

2、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一、科考進展一、科考進展 自從自從20052005年年8 8月月1111日江西省科考啟動后,標志著南方紅壤區的科考日江西省科考啟動后,標志著南方紅壤區的科考工作全面展開。工作全面展開。 將紅壤區將紅壤區8 8個省分成了個省分成了3 3片,組織了片,組織了3 3個科考小組同時進行野外考察,個科考小組同時進行野外考察,截至截至1010月月2424日,南方紅壤區的野外科考工作已經全部結束。日,南方紅壤區的野外科考工作已經全部結束。 科考組共考察了科考組共考察了8 8省區的省區的5151個典型縣市、個典型縣市、15001500多個考察點,歷時多個考察點,歷時3 3個個多月,基本

3、上覆蓋了多月,基本上覆蓋了8 8省區的主要水土流失和生態安全類型,行程省區的主要水土流失和生態安全類型,行程2 2萬多公里,參與科考的專家人數超過萬多公里,參與科考的專家人數超過100100人,發放農戶調查表人,發放農戶調查表10001000余份,獲取各類資料余份,獲取各類資料700700多份,照片多份,照片3 3萬余張,錄像資料萬余張,錄像資料3030個小時左個小時左右。在生態環境網站、水利部網站、省級地方網站上發表報道、小右。在生態環境網站、水利部網站、省級地方網站上發表報道、小結和簡報結和簡報5050余篇。余篇。 其中贛閩浙其中贛閩浙3 3省的科考沿途,借助省的科考沿途,借助GPSGPS

4、即時定位,沿途即時定位,沿途70007000多公里多公里驗證了第驗證了第3 3次土壤侵蝕遙感調查的精度,解譯準確率在次土壤侵蝕遙感調查的精度,解譯準確率在7070左右。左右。 目前進入室內報告的編寫工作。目前進入室內報告的編寫工作。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二、初步成果二、初步成果u 南方紅壤區南方紅壤區8 8個省,總土地面積為個省,總土地面積為114114萬萬kmkm2 2 ,水土流失面積從,水土流失面積從19891989年的年的2525萬萬kmkm2 2,減少到,減少到20002000年的年的2020萬萬kmkm2 2 ,流,流失面積減少了失面積減少了2020,但江西、福建和浙,但

5、江西、福建和浙江三省的強度流失面積反而增加江三省的強度流失面積反而增加12123232,局部地區的水土流失加劇,并危及,局部地區的水土流失加劇,并危及人居環境,水土流失治理與生態恢復任人居環境,水土流失治理與生態恢復任重而道遠。重而道遠。 8 8省區的水土流失現狀與趨勢省區的水土流失現狀與趨勢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侵蝕等級1989年2000年增減量萬km2萬km2占土地總面積萬km2占土地總面積流失總面積24.9221.85%19.9917.53%-4.93輕度12.0310.55%9.658.46%-2.38中度8.957.85%7.266.37%-1.69強度3.943.45%

6、3.082.70%-0.86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面積變化趨勢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面積變化趨勢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南方紅壤區8省區水土流失面積變化趨勢萬萬kmkm2 2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總流失面積變化趨勢1989年2000年增減量10年間增減貢獻率江西4.583.51-1.07-23.36-21.70福建2.141.49-0.65-30.37-13.18浙江2.571.83-0.74-28.79-15.01廣東1.141.10-0.04-3.51-0.81海南0.05470.0455+0.01+18.28 0.20湖南4.724.04-0.68-14.41-13.79湖

7、北6.856.08-0.76-11.09-15.42安徽2.891.88-1.01-34.95-20.4910年共累計減少-4.93萬km2單位:萬km2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輕度流失面積變化趨勢1989年2000年增減量10年間增減貢獻率江西2.44091.3176-1.1233-46.02-47.12福建1.32300.6587-0.6643-27.22-27.86浙江1.81771.1370-0.6807-27.89-28.55廣東0.54700.73670.18977.777.96海南0.02970.04550.01580.650.66湖南0.97531.60000.624

8、725.5926.20湖北2.85592.7800-0.0759-3.11-3.18安徽2.04031.3700-0.6703-27.46-28.1210年共累計減少-2.384萬km2單位:萬km2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中度流失面積變化趨勢1989年2000年增減量10年間增減貢獻率江西1.26851.0450-0.2235-17.62-13.23福建0.49600.4463-0.0497-10.02-2.94浙江0.64460.5731-0.0715-11.09-4.23廣東0.30200.2685-0.0335-11.09-1.98海南0.01130.0086-0.0027-

9、23.89-0.16湖南3.27252.2100-1.0625-32.47-62.89湖北2.2112.28000.06903.124.08安徽0.74500.4300-0.3150-42.28-18.6510年共累計減少-1.6894萬km2單位:萬km2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強度流失面積變化趨勢1989年2000年增減量10年間增減貢獻率江西0.87091.14750.276631.7632.23福建0.31880.38680.068021.337.92浙江0.10850.12190.013412.351.56廣東0.2890.0958-0.1932-66.85-22.51海南

10、0.00450.0006-0.0039-86.67-0.45湖南0.46780.2300-0.2378-50.83-27.71湖北1.78151.0200-0.7615-42.74-88.72安徽0.09990.0800-0.0199-19.92-2.3210年共累計減少-0.8583萬km2單位:萬km2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面積的變化特點: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面積的變化特點:水土流失面積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治理區域的面積在水土流失面積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治理區域的面積在減少,強度在減輕,但在非治理區,由于農業、工程等開減少,強度在減輕,但在非治理區,由于農業

11、、工程等開發項目指標的落實,新的流失面積隨之發項目指標的落實,新的流失面積隨之“落實落實”,二者相,二者相抵消的面積占相當大的比例,局部地區治理大于破壞。抵消的面積占相當大的比例,局部地區治理大于破壞。治理過后的恢復期,依然有水土流失發生,因此,水土流治理過后的恢復期,依然有水土流失發生,因此,水土流失面積的變化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程度的減輕,絕對的流失面積的變化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程度的減輕,絕對的流失面積不一定減少很多。失面積不一定減少很多。TM遙感解譯的結果,徑考察可能會偏低。主要受到遙感解譯的結果,徑考察可能會偏低。主要受到TM地面地面分辨率的限制,此外,林下水土流失無法體現出來。分辨率的

12、限制,此外,林下水土流失無法體現出來。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崩崗侵蝕問題。長江委崩崗侵蝕問題。長江委2005年調查,南方紅壤區崩崗數年調查,南方紅壤區崩崗數20.13萬個。萬個。(另據資料:(另據資料:8 8 省區的省區的216216個縣(市、區)共有崩個縣(市、區)共有崩崗達崗達2626萬處,共計破壞土地面積約萬處,共計破壞土地面積約9100910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坡耕地、果園、茶園是侵蝕泥沙的策源地。在人地矛盾緊張坡耕地、果園、茶園是侵蝕泥沙的策源地。在人地矛盾緊張的南方紅壤區,許多地區人均田地僅的南方紅壤區,許多地區人均田地僅1分左右,盡管許多人分左右,盡管許多人外出經商

13、和打工,但留在家里的外出經商和打工,但留在家里的386199還是要以土地為生,還是要以土地為生,所以大于所以大于25度的坡耕地隨處可見,在耕作過程中,每年的翻度的坡耕地隨處可見,在耕作過程中,每年的翻耕耕24次,加劇了流失。比如:浙江溫州,市民很富,立地次,加劇了流失。比如:浙江溫州,市民很富,立地環境卻很差。環境卻很差。林下水土流失問題。森林覆蓋率在林下水土流失問題。森林覆蓋率在7080的次生水土保持的次生水土保持林地,依然存在水土流失現象,林地,依然存在水土流失現象,“空中綠化空中綠化”很普遍。很普遍。非農開發中的水土流失問題。南方紅壤區是我國經濟較為發達非農開發中的水土流失問題。南方紅壤

14、區是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人口密度大,在經濟快速發展中,對地表的影響更劇的地區,人口密度大,在經濟快速發展中,對地表的影響更劇烈、更頻繁,比較突出的就是非農工程項目建設,特別是在建烈、更頻繁,比較突出的就是非農工程項目建設,特別是在建設的初期和建設的過程中,比如:礦產的開采、高速公路、康設的初期和建設的過程中,比如:礦產的開采、高速公路、康莊大道工程、取石材等等,易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莊大道工程、取石材等等,易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管理機構問題。水土保持管理機構問題。南方紅壤區目前存在的5大突出問題: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1)山高坡陡、土層淺薄、潛在危險性大。)山高坡陡、土

15、層淺薄、潛在危險性大。南方丘陵區,南方丘陵區,“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和莊園”,山高坡陡,土層淺薄,一般坡耕,山高坡陡,土層淺薄,一般坡耕地上的土層就幾十厘米,按照劇烈侵蝕每年地上的土層就幾十厘米,按照劇烈侵蝕每年1.3cm/a的流失速率,在的流失速率,在1050年內,人們年內,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壤資源會流失殆盡,土地將失賴以生存的土壤資源會流失殆盡,土地將失去生產能力,潛在危險性很大。去生產能力,潛在危險性很大。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級級 別別臨界土層的抗蝕年限(年)臨界土層的抗蝕年限(年)無險型無險型1000較險型較險型100-1000危險型危險型

16、20-100極險型極險型20毀壞型毀壞型裸巖、明沙,土層不足10厘米抗蝕年限系指大于臨界值的有效土層厚度與現狀年平均侵蝕深度的比值,計算式如下:)/()()(acmcma年侵蝕深度有效土層厚度抗蝕年限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境內面積 萬km2無險面積危險面積 危險面積占境內面積的江西16.71134449.932623.124.69福建12.18100084.021709.021.69浙江10.1895666.06134.06.41廣東17.79165452.812420.07.51海南3.4133381.4751.12.25湖南21.18132292.079536.960.12湖北

17、5.9229805.029397.798.60安徽3.8026868.411153.341.51紅壤區危險面積19.37萬km2 ,占境內面積27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紅壤區目前存在潛在危險面積:19.37萬km2 ,占境內面積的27%。更為危險的是,該區目前有2.3萬km2的土地面積,如果植被遭到破壞,在1年內很可能將土層流失殆盡,成為無法耕作的光石山。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 2)降雨侵蝕力巨大,是侵蝕產生的主要動力。)降雨侵蝕力巨大,是侵蝕產生的主要動力。南方紅壤區,南方紅壤區,多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多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12002000mm之間,之間,49月份占月份占

18、年降水的年降水的73.6% ,降雨侵蝕力大,易產生地表徑流;年度之,降雨侵蝕力大,易產生地表徑流;年度之間分布也不均勻,比如間分布也不均勻,比如2004年福建建鷗的降雨量高達年福建建鷗的降雨量高達2200mm,對地表土壤沖刷非常厲害。此外,東南沿海地區,對地表土壤沖刷非常厲害。此外,東南沿海地區,臺風頻繁,高強度的降雨,在山區極易產生山洪和泥石流,臺風頻繁,高強度的降雨,在山區極易產生山洪和泥石流,盡管水土保持工作不能解決山洪、泥石流問題,至少可以減盡管水土保持工作不能解決山洪、泥石流問題,至少可以減輕其危害的程度。輕其危害的程度。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南方紅壤區降雨侵蝕力南方紅壤

19、區降雨侵蝕力R值分布值分布u根據本區8個省區472個縣的多年平均降雨資料計算,本區年R值228.5 J/m2cm,高于全國的185.3J/m2cm,其中49月份的占全年的94。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如果將全區的R值分為3級: 低R區: 300 J/m2cm 南方紅壤區南方紅壤區R值分區值分區低R區的面積29.42%中R區的面積40.83%高R區的面積29.75%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低R值區中R值區高R值區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u將該區土壤侵蝕強度與R值疊加可知:低、中、高R值的流失面積分別占流失面積的:36.69%、40.

20、73 和22.58。顯然中R區的流失面積分布最多,強度流失面積也是,說明流失強度并不完全取決于R值,還與下墊面土壤覆蓋有關。u在同樣的下墊面下,土壤流失強度與R值成正相關關系。u 高R區的土地面積廣闊,約占本區土地面積的30,存在著巨大的潛在侵蝕性。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根據1/400萬中國紅壤黃壤地區土壤圖和第二次土壤普查的資料,該區域主要分布紅壤、磚紅壤和水稻土,其它土類也有分布,共涉及的土壤約有14個土類。研究結果表明,南方紅壤區土壤的平均K值為0.228,其中K值最大的土類是紫色濕潤雛形土,K0.342,其次是淡色潮濕雛形土,K0.339,最小的是濕潤砂質新成土,K0.03

21、7,極差很大;其余11個土類的可蝕性K值都在0.100-0.288之間。此外,濕潤富鐵土、簡育濕潤鐵鋁土和鋁質常濕雛形土3個土類所占的面積,約占該區土地總面積的66.03%,可見這3個土類的K值大小直接影響該區的土壤侵蝕狀況。 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 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 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 目前我們正在將目前我們正在將K值圖與侵蝕圖進行疊加,尋求不同侵蝕值圖與侵蝕圖進行疊加,尋求不同侵蝕強度下的強度下的K值分布,或者同一值分布,或者同一K值區域的侵蝕等級分布。值區域的侵蝕等級分布。

22、應用應用R值、值、K值、值、LS值,來宏觀評價南方紅壤區土壤侵蝕值,來宏觀評價南方紅壤區土壤侵蝕潛在危險性,更具有其應用價值,比較適合地表無覆蓋的潛在危險性,更具有其應用價值,比較適合地表無覆蓋的區域。區域。 R值、值、K值、值、LS值同時大的區域是潛在侵蝕性大的區域,值同時大的區域是潛在侵蝕性大的區域,相反,相反,R值、或值、或K值、或值、或LS值小的區域是潛在侵蝕性小的值小的區域是潛在侵蝕性小的區域。區域。 3者交叉的區域很多,視具體情況而定。者交叉的區域很多,視具體情況而定。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第三次遙感監測驗證結果第三次遙感監測驗證結果省份 野外實地考察點總數實地侵蝕等級

23、與圖上一致的占 實地侵蝕等級比圖上低的占實地侵蝕等級比圖上高的占預計解譯準確率江西29449.642.97.575.5*福建74459.820.220.070.3*浙江99551.625.323.169.5*廣東2663.015.022.063.0海南1952.59.538.052.5湖南5137.815.546.7-湖北2646.1511.5442.3175安徽3231.2512.556.25-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野外實地考察與解譯的野外實地考察與解譯的TMTM,時間跨度較大,時間跨度較大,侵蝕等級變化較快,導致實地和解譯圖之間的侵蝕等級變化較快,導致實地和解譯圖之間的差別較大

24、。侵蝕等級變化快的主要區域:差別較大。侵蝕等級變化快的主要區域:崩崗區域,受崩崗區域,受TMTM地面分辨率的限制地面分辨率的限制林下流失區林下流失區修路、開礦、旅游、茶葉、果園、山核桃等項目開發區修路、開礦、旅游、茶葉、果園、山核桃等項目開發區沿海部分地區的水蝕、風蝕交錯區沿海部分地區的水蝕、風蝕交錯區部分已采取水保措施區。部分已采取水保措施區。江西、浙江、福建江西、浙江、福建3 3省的驗證,借助省的驗證,借助GPSGPS即時即時定位,在沿途定位,在沿途70007000公里線路上,記錄了沿途具公里線路上,記錄了沿途具有侵蝕的圖斑(約有侵蝕的圖斑(約20332033個圖斑),見線路圖個圖斑),見

25、線路圖有關驗證的說明: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江西、浙江、福建三省GPS定位線路圖在沿途2033個圖斑中,不考慮侵蝕等級,只統計有無侵蝕,與解譯圖比較,其符合率分別為:贛75.5%浙69.3閩70.3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根據長江委2005年12月的調查結果:南方紅壤區崩崗數20.13萬個,大、中型崩崗數占65;崩崗塌陷總面積達1113.6km2,其中大、中型崩崗塌陷面積高達96。崩崗調查的分級標準: 大型崩崗:面積大于3000 m2 中型崩崗:面積為10003000 m2 小型崩崗:面積為601000 m2 南方紅壤區崩崗侵蝕現狀南方紅壤區崩崗侵蝕現狀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

26、安全綜合科學考察注:長江委將廣西注:長江委將廣西的崩崗也作為調查的崩崗也作為調查范圍,但不屬于我范圍,但不屬于我們紅壤科考區,因們紅壤科考區,因此將廣西扣除。此將廣西扣除。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南方紅壤區南方紅壤區8 8省區崩崗個數分布省區崩崗個數分布省份崩崗總數(個)大型崩崗數 中型崩崗數 小型崩崗數 江西480581572132.71%1355628.21%1878139.08%福建8754242627.71%3103.54%601868.75%浙江廣東1151547065161.35%1940016.85%2510321.80%海南湖南25838265710.28%39651

27、5.35%1921674.37%湖北23631195.04%48220.40%176274.57%安徽113539634.89%35531.28%38433.83%合計201302 100%9197045.69%3806818.91%7126435.40%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省份崩崗塌陷面積 大型崩崗面積中型崩崗面積小型崩崗數面積江西20674.8015410.52694.292570.01福建2603.001897.6245.56659.82浙江廣東83450.979448.783741.33260.79海南湖南3739.392412.04661.93665.42湖北537.4

28、3394.3873.0969.96安徽355.93134.3161.16160.46合計111361.5 100%99697.63 89.53%7277.36 6.53%4386.463.94%南方紅壤區南方紅壤區8 8省區崩崗塌陷面積省區崩崗塌陷面積單位:hm2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崩崗造成的災害估計:崩崗造成的災害估計:據不完全統計:8省區1949年2005年,崩崗沙壓農田36萬公頃;毀壞房屋52.1萬間;毀壞道路3.59萬km2;橋梁1萬座;水庫8947座;塘堰7.22萬座;直接經濟損失205億元,受災人口917.14萬。南方紅壤區崩崗侵蝕的泥沙總量,我們正在進行估算,等到下

29、一次的會議是可能會有結果。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水土保持機構設置問題水土保持機構設置問題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員會及其辦公室機構建制 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試驗研究和監測機構健全 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 一是定期召開會議 二是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責任和義務 三是發揮統籌、協調、指導作用,合力推動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四是充分發揮委員會辦公室的溝通、協調作用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值得推廣。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三、科考總結報告的提綱三、科考總結報告的提綱(討論稿) 水土流失類型及分布特征水土流失類型及分布特征 水土流失現狀與面積變化(幾

30、次遙感監水土流失現狀與面積變化(幾次遙感監測數據分析)測數據分析)典型治理區水土流失時空變化與演變趨典型治理區水土流失時空變化與演變趨勢(可以分幾個時段)勢(可以分幾個時段) 序序 前言前言 (南方紅壤區)(南方紅壤區)第一章第一章 水土流失現狀、演變趨勢水土流失現狀、演變趨勢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 植被植被 降雨侵蝕力分布區域降雨侵蝕力分布區域 地表組成物質、土壤因素地表組成物質、土壤因素 地形特征地形特征 農業生產、項目開發(果園開發、農業生產、項目開發(果園開發、采礦等)采礦等)第二章第二章 水土流失驅動因素水土流失驅動因素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第三章第三章 水土

31、流失引起的生態安全問題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態安全問題水土流失對土壤資源數量、質量的影響水土流失對土壤資源數量、質量的影響水土流失對土地生產力、植物多樣性的水土流失對土地生產力、植物多樣性的影響影響水土流失與旱澇災害發生頻次、程度的水土流失與旱澇災害發生頻次、程度的關系分析關系分析水土流失對江河湖庫生態功能的影響水土流失對江河湖庫生態功能的影響進入江河湖庫的泥沙對水環境質量的影進入江河湖庫的泥沙對水環境質量的影響響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第四章第四章 水土流失治理、生態恢復模式與效益評價水土流失治理、生態恢復模式與效益評價 水土流失治理的發展歷程水土流失治理的發展歷程水土保持生態恢復分區與

32、特征水土保持生態恢復分區與特征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與生態修復模式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與生態修復模式水土保持效益評價(經濟、社會、生態、水土保持效益評價(經濟、社會、生態、基礎效益)基礎效益)水土流失區生態修復的監測方法與體系水土流失區生態修復的監測方法與體系 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第五章第五章 經驗、問題與建議經驗、問題與建議 新時期水土保持的歷史作用和戰略地位新時期水土保持的歷史作用和戰略地位經驗總結、突出問題(法律法規、政策、機構經驗總結、突出問題(法律法規、政策、機構設置、經費投入體系、技術體系、公眾意識提設置、經費投入體系、技術體系、公眾意識提高)高)水土流失區域國家扶持和生態補償

33、機制的建立水土流失區域國家扶持和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轉化、新技術應用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轉化、新技術應用新的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議、重要性與必要性新的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議、重要性與必要性 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第六章第六章 專題研究專題研究 土地利用類型變化與河流泥沙的耦合關系土地利用類型變化與河流泥沙的耦合關系崩崗侵蝕與治理模式崩崗侵蝕與治理模式坡耕地以及果園、茶園等開發過程中的水坡耕地以及果園、茶園等開發過程中的水土流失問題土流失問題有效土層厚度與侵蝕潛在危險性有效土層厚度與侵蝕潛在危險性水土流失與貧困、溫飽之間的關系分析水土流失與貧困、溫飽之間的關系分析土壤樣品分

34、析數據、土壤樣品分析數據、4 4種調查表格整理種調查表格整理侵蝕劣地與工程侵蝕區的快速覆蓋技術與侵蝕劣地與工程侵蝕區的快速覆蓋技術與途徑途徑沿海風沙區的治理與開發沿海風沙區的治理與開發 注:注:8個省都安排了分報告的編寫工作,最后的繳稿時間:個省都安排了分報告的編寫工作,最后的繳稿時間:2005年年2月底月底 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四、下一步的打算四、下一步的打算繼續完成專題報告的研究內容,特別是治理的模式與經驗總結,水土流失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關系繼續進行數據整理和匯編,按時提交至科考辦盡快督促編寫省級科考報告按照科考領導小組的要求,完成南方紅壤片的科考報告。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

35、合科學考察建議國家設置建議國家設置“國家水土保持委員會國家水土保持委員會”,理順水,理順水土保持部門與林業、農業等部門的關系。土保持部門與林業、農業等部門的關系。水土保持法也應與時俱進,需要進一步的修訂,水土保持法也應與時俱進,需要進一步的修訂,特別是在可操作性方面需要細化。特別是在可操作性方面需要細化。設立南方紅壤區崩崗治理專項。設立南方紅壤區崩崗治理專項。設立坡耕地改造試點工程。設立坡耕地改造試點工程。劃定重點飲水源保護區,給予以下游人民的生態劃定重點飲水源保護區,給予以下游人民的生態補償,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并納入法治軌道。補償,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并納入法治軌道。五、幾點建議五、幾點建議中

36、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從法律角度將從法律角度將“市場機制市場機制”引入到水土流失引入到水土流失治理中,確保投資人與當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治理中,確保投資人與當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水土保持部門,從保持水土的角度,提出植水土保持部門,從保持水土的角度,提出植被覆蓋度的概念與內涵,拋開林業部門的森被覆蓋度的概念與內涵,拋開林業部門的森林覆蓋率;同時改進現有的水土保持宏觀監林覆蓋率;同時改進現有的水土保持宏觀監測方法。測方法。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敬請批評指正敬請批評指正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5E2B+x(u%rZoWkThQeMbJ8G4D1z-w*t!qYnVjSgO

37、dLaI6F3C0y)v&s#pXlUiRfNcK9H5E2A+x(u$rZoWkThPeMbJ7G4D1z-w&t!qYmVjSgOdL9I6F3B0y)v%s#oXlUiQfNcK8H5D2A+x*u$rZnWkThPeMaJ7G4C1z-w&t!pYmVjRgOdL9I6E3B0y(v%s#oXlTiQfNbK8H5D2A-x*u$qZnWkShPdMaJ7F4C1z)w&s!pYmUjRgOcL9H6E3B+y(v%r#oXlTiQeNbK8G5D2A-x*t$qZnVkShPdMaI7F4C0z)w&s!pXmUjRfOcL9H6E2B+y(u

38、%r#oWlThQeNbJ8G5D1A-w*t$qYnVkSgPdMaI7F3C0z)v&s!pXmUiRfOcK9H6E2B+x(u%rZoWlThQeMbJ8G4D1A-w*t!qYnVjSgPdLaI6F3C0y)v&s#pXlUiRfNcK9H5E2B+x(u$rZoWkThQeMbJ7G4D1z-w*t!qYmVjSgOdLaI6F3B0y)v%s#pXlUiQfNcK8H5E2A+x*u$rZnWkThPeMaJ7G4C1z-w&t!pYmVjRgOdL9I6F3B0y(v%s#oXlUiQfNbK8H5D2A+x*u$qZnWkShPeMaJ7F4C1z)

39、w&t!pYmUjRgOcL9I6E3B+y(v%r#oXlTiQeNbK8G5D2A-x*u$qZnVkShPdMaJ7F4C0z)w&s!pYmUjRfOcL9H6E3B+y(u%r#oWlTiQeNbJ8G5D1A-x*t$qYnVkSgPdMaI7F3C0z)v&s!pXmUiRfOcK9H6E2B+y(u%rZoWlThQeNbJ8G4D1A-w*t$qYnVjSgPdLaI7F3C0y)v&s#pXmUiRfNcK9H5E2B+x(u$rZoWkThQeMbJ7G4D1z-w*t!qYnVjSgOdLaI6F3C0y)v%s#pXlUiRfNcK8H

40、5E2A+x(u$rZnWkThPeMbJ7G4C1z-w&t&t!qYmVjRgOdL9I6F3B0y(v%s#oXlUiQfNbK8H5D2A+x*u$qZnWkShPeMaJ7G4C1z)w&t!pYmVjRgOcL9I6E3B0y(v%r#oXlTiQfNbK8G5D2A-x*u$qZnVkShPdMaJ7F4C0z)w&s!pYmUjRfOcL9H6E3B+y(v%r#oWlTiQeNbK8G5D1A-x*t$qZnVkSgPdMaI7F4C0z)v&s!pXmUjRfOcK9H6E2B+y(u%rZoWlThQeNbJ8G4D1A-w*t$q

41、YnVjSgPdLaI7F3C0z)v&s#pXmUiRfOcK9H5E2B+x(u%rZoWkThQeMbJ8G4D1z-w*t!qYnVjSgOdLaI6F3C0y)v%s#pXlUiRfNcK8H5E2A+x(u$rZoWkThPeMbJ7G4D1z-w&t!qYmVjSgOdL9I6F3B0y)v%s#oXlUiQfNcK8H5D2A+x*u$rZnWkShPeMaJ7G4C1z)w&t!pYmVjRgOdL9I6E3B0y(v%s#oXlTiQfNbK8H5D2A-x*u$qZnWkShPdMaJ7F4C1z)w&s!pYmUjRgOcL9H6E3B+

42、y(v%r#oWlTiQeNbK8G5D1A-x*t$qZnVkShPdMaI7F4C0z)w&s!pXmUjRfOcL9H6E2B+y(u%r#oWlThQeNbJ8G5D1A-w*t$qYnVkSgPdLaI7F3C0z)v&s#pXmUiRfOcK9H6E2B+x(u%rZoWlThQeMbJ8G4D1A-w*t!qYnVjSgPdLaI6F3C0y)v&s#pXlUiRfNcK9H5E2A+x(u$rZoWkThPeMbJ7G4D1z-w*t!qYmVjSgOdLaI6F3B0y)v%s#pXlUiQfNcK8H5E2A+x*u$rZnWkThPeMaJ7G4C

43、1z-w&t!pYmVjRgOdL9I6E3B0y(v%s#oXlTiQfNbK8H5D2A+x*u$qZnWkShPeMaJ7F4C1z)w&t!pYmUjRgOcL9I6E3B+y(v%r#oXlTiQeNbK8G5D2A-x*t$qZnVkShPdMaI7F4C0z)w)w&s!pXmUjRfOcL9H6E2B+y(u%r#oWlTiQeNbJ8G5D1A-x*t$qYnVkSgPdMaI7F3C0z)v&s!pXmUiRfOcK9H6E2B+x(u%rZoWlThQeMbJ8G4D1A-w*t!qYnVjSgPdLaI7F3C0y)v&s#pXm

44、UiRfNcK9H5E2B+x(u$rZoWkThQeMbJ7G4D1z-w*t!qYmVjSgOdLaI6F3B0y)v%s#pXlUiQfNcK8H5E2A+x(u$rZnWkThPeMbJ7G4C1z-w&t!qYmVjRgOdL9I6F3B0y(v%s#oXlUiQfNbK8H5D2A+x*u$qZnWkShPeMaJ7F4C1z)w&t!pYmUjRgOcL9I6E3B0y(v%r#oXlTiQfNbK8G5D2A-x*u$qZnVkShPdMaJ7F4C0z)w&s!pYmUjRfOcL9H6E3B+y(u%r#oWlTiQeNbJ8G5D1A-x*t$qZ

45、nVkSgPdMaI7F4C0z)v&s!pXmUjRfOcK9H6E2B+y(u%rZoWlThQeNbJ8G4D1A-w*t$qYnVjSgPdLaI7F3C0y)v&s#pXmUiRfNcK9H5E2B+x(u%rZoWkThQeMbJ8G4D1z-w*t!qYnVjSgOdLaI6F3C0y)v%s#pXlUiRfNcK8H5E2A+x(u$rZnWkThPeMbJ7G4C1z-w&t!qYmVjSgOdL9I6F3B0y)v%s#oXlUiQfNcK8H5D2A+x*u$rZnZnWkShPeMaJ7G4C1z)w&t!pYmVjRgOcL9I6E3B

46、0y(v%r#oXlTiQfNbK8G5D2A-x*u$qZnVkShPdMaJ7F4C1z)w&s!pYmUjRgOcL9H6E3B+y(v%r#oWlTiQeNbK8G5D1A-x*t$qZnVkSgPdMaI7F4C0z)v&s!pXmUjRfOcK9H6E2B+y(u%r#oWlThQeNbJ8G5D1A-w*t$qYnVkSgPdLaI7F3C0z)v&s#pXmUiRfOcK9H5E2B+x(u%rZoWkThQeMbJ8G4D1z-w*t!qYnVjSgPdLaI6F3C0y)v&s#pXlUiRfNcK9H5E2A+x(u$rZoWkThPeMb

47、J7G4D1z-w&t!qYmVjSgOdL9I6F3B0y)v%s#oXlUiQfNcK8H5D2A+x*u$rZnWkThPeMaJ7G4C1z-w&t!pYmVjRgOdL9I6E3B0y(v%s#oXlTiQfNbK8H5D2A-x*u$qZnWkShPdMaJ7F4C1z)w&s!pYmUjRgOcL9I6E3B+y(v%r#oXlTiQeNbK8G5D2A-x*t$qZnVkShPdMaI7F4C0z)w&s!pXmUjRfOcL9H6E2B+y(u%r#oWlThQeNbJ8G5D1A-w*t$t$qYnVkSgPdLaI7F3C0z)v&

48、s!pXmUiRfOcK9H6E2B+x(u%rZoWlThQeMbJ8G4D1A-w*t!qYnVjSgPdLaI6F3C0y)v&s#pXlUiRfNcK9H5E2A+x(u$rZoWkThQeMbJ7G4D1z-w*t!qYmVjSgOdLaI6F3B0y)v%s#pXlUiQfNcK8H5E2A+x*u$rZnWkThPeMaJ7G4C1z-w&t!pYmVjRgOdL9I6E3B0y(v%s#oXlUiQfNbK8H5D2A+x*u$qZnWkShPeMaJ7F4C1z)w&t!pYmUjRgOcL9I6E3B+y(v%r#oXlTiQeNbK8G5D2A-x*t$qZnVkShPdMaJ7F4C0z)w&s!pYmUjRfOcL9H6E3B+y(u%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