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棚車內襯、車門改造工藝_第1頁
既有棚車內襯、車門改造工藝_第2頁
既有棚車內襯、車門改造工藝_第3頁
既有棚車內襯、車門改造工藝_第4頁
既有棚車內襯、車門改造工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既有棚車內襯、車門試改工藝報告一、試改依據1運輛貨車電20161469號關于棚車內襯和車門樣車試改的通知2 P62NK型棚車2.1車門改造用圖 QCH119-30JX-00-0002.2車頂內襯組成(棚車內襯改造) QCH142-43JX-00-0003 P64AK型棚車3.1側墻內襯組成(棚車內襯改造) QCH148-15JX-00-0003.2端墻組成(棚車內襯改造) QCH234B-20JXA-00-0003.3端墻內襯組成(棚車內襯改造) QCH234B-25JXA-00-0003.4車頂內襯組成 QCH148-43-00-0004 既有棚車內襯改造技術條件 QCH142JXAJT二、

2、試改工藝流程1車門改造工藝流程2內襯改造工藝流程P62NK內襯改造流程圖P64AK內襯改造流程圖三、樣車試改情況1 P62NK型棚車車門改造1.1車門、導軌、上門檐等分解:1.1.1車門分解:車輛在完成制動、內襯分解和整車拋丸等工作后,將車門與車體分解,分解過程中保證車門的完整性,切割作業時不得傷及車體母材。圖1原型車門滑輪與導軌1.1.2導軌和導軌座切除:將原車導軌連同導軌座一并切除,采用火焰切割時應留1-2mm茬口,防止切傷車體母材,并用砂輪打磨平整。1.1.3原車上門檐、擋鐵(1)切除:采用火焰切割時應留1-2mm茬口,防止切傷車體母材,并用砂輪打磨平整。(按照圖紙要求擋鐵需要用原車件,

3、由于該件較小,且腐蝕較嚴重,切割后無法使用,需要更換新品)1.2車門調修按廠修規程要求,將車門調修合格,采用直角尺檢測圖2所示位置兩平面垂直度,保證直角尺與門板間隙不得大于1mm;在平臺上檢測圖2所示位置兩平面的平行度,不大于5mm。平行度垂直度垂直度圖2車門調修控制1.3車門改裝1.3.1配鉆滑輪罩螺栓孔:在車門上焊接下門框(1)。焊接時保證加長下門框與車門搭接面間隙不大于2mm,局部間隙不大于3mm,但不得有貫通縫隙。用手電鉆,根據下門框滑輪罩螺栓孔位置配鉆車門上的滑輪罩螺栓孔,見圖3。下門框(1)加強板圖3焊接下門框(1)1.3.2將車門原有滑輪孔進行堵焊,防止雨水進入,銹蝕門板。堵焊時

4、,可在門板內側加堵焊板,并將板四周滿焊,同時在門板外側將螺栓孔堵焊,并將補焊位置打磨平整,然后將車門加強板與車門進行斷焊,見圖4。焊接完成后對車門進行矯正,車門扭曲變形不大于5mm。堵焊板左、右門加強板圖4左、右門加強板1.3.3以下門框(1)兩個滑輪軸孔連線為基準,按照圖紙要求,在車門上門邊切出寬66,深20的豁口,見圖5。保證豁口下平面與兩滑輪中心連線平行,然后用砂輪打磨平整。圖5導向輪安裝位置1.3.4導輪組裝。將導輪放入切好的豁口內,保證導向輪定位面與門板面貼嚴、靠實,然后將導向輪與門板進行點固焊,確認各部尺寸合格后,按照圖紙進行焊接,見圖6。導向輪組成圖6導向輪組裝1.3.5組裝滑輪

5、組成依次將滑輪組成、滑輪罩組裝在加長下門框組成上,由于后期需要利用滑輪來調整車門間隙,因此滑輪緊固螺栓只要稍微緊固即可,不需要點固,見圖7。圖7滑輪組裝1.5導軌組裝1.5.1先將導軌、墊板、護軌、導軌做組裝在一起,然后整體吊裝與車體進行組對,見圖8。 圖8導軌組裝1.5.2導軌組對:,先將軌道中心與車門框中心對齊;高度方向以下側梁下平面為基準,保證下側梁下平面到軌道兩端的上平面尺寸為85mm,然后將兩端的兩個軌道座與車體進行點固焊。圖9導軌高度定位1.5.3測量軌道直線度,并調整其他軌道座,保證導軌直線度在全長范圍內不大于8mm,然后將所有軌道座與車體進行點固焊。1.5.4導軌直線度調整合格

6、后,將所有軌道座與車體進行焊接,并將焊縫打磨平整。1.6上門檐組裝1.6.1上門檐組裝前重點控制圖10中46、19、66及板厚4mm的尺寸,這幾個尺寸對后期車門組裝影響較大應重點控制。1.6.2以軌道上平面為基準,以圖示中L10mm為定位尺寸,確定上門檐組成的組裝尺寸,并將上門檐點固焊在上側梁上,見圖10。(L值為車門改裝后的實際尺寸)圖10上門檐定位尺寸1.7車門組裝1.7.1用天車將車門調至組裝臺位,將導輪從上門框兩個豁口內裝入,然后將車門滑輪落在導軌上,見圖11。圖11車門安裝1.7.2車門間隙調整:按照廠修規程和圖紙要求進行間隙調整,保證車門各部間隙和開閉靈活性;同時通過局部調整上門檐

7、上下尺寸,保證車門在全關閉位置時,圖12所示位置5mm間隙符合要求,且車門在任何位置時,該間隙不得大于10mm。各部間隙調整合格后,將上門檐與車體按圖紙要求焊接牢固。圖12間隙要求1.8焊裝雨檐、下門框(2)、護板根據圖紙要求分別將雨檐、下門框(2)、護板進行組裝,見圖12。雨檐護板下門框(2)圖12雨檐、下門框(2)、護板組裝1.9車門組裝完成后,進行了試雨試驗。2 P62NK型棚車內襯改造2.1原車內襯拆除、吊座分解2.1.1將原內襯拆除(該車丟失)。2.1.2原車吊座突出內襯表面、影響內襯組裝,因此將原車吊座進行了切除,并按QCH142-40-00-000圖樣,在整車翻轉機上,采用劃線的

8、方式,重新進行了組對、焊接,圖13。圖13車頂吊座2.2試雨按照廠修規程要求對整車進行試雨試驗,需符合要求。2.3車頂內襯組裝2.3.1車頂內襯組裝從車頂兩端依次向中間組裝,首先將鉚釘穿入車頂吊鐵鉚釘孔內,再將內襯與車頂貼嚴,露出鉚釘,然后將鉚釘依次穿入車頂壓條、壓鐵的鉚釘孔,并按照從中間向兩端的順序依次將車頂內襯鉚固,圖14。圖14車頂內襯組裝(P62NK)2.3.2 P62NK車頂內襯的組裝相對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2.3.2.1內襯在車頂上定位困難,內襯全部為鉚釘設計,無法安裝工藝螺栓調整內襯之間的位置,造成內襯板之間出現較大間隙。2.3.2.2車頂內襯為對接設計,內襯之間無間隙,導

9、致在組裝過程誤差累計后,部分吊座被內襯擋住,鉚釘無法鉚接。2.3.2.3一塊壓板上有4個鉚釘,若中間某一鉚釘出現問題,需要將塊壓板上所有鉚釘拆掉,才能更換問題鉚釘。3 P64AK型棚車內襯改造3.1原車內襯拆除、吊座分解3.1.1將原內襯拆除(端、側墻內襯丟失)。3.1.2切除原車側墻(不含車頂側梁)上的螺母,保留門柱上的壓板。3.1.3保留原端墻上安裝豎壓條的螺栓吊座,切除原車角柱、端墻和車頂側板上的其他吊座和螺母。3.1.4切割時,留1-2mm茬口,不得傷及車體母材,切割完成后用砂輪將茬口打磨平整。3.2新吊座、墊板組裝3.2.1采用劃線的方式,裝各端墻、側墻吊座、墊板符合圖紙尺寸要求。圖

10、15側墻吊座3.2.2側墻墊板組焊后,需將墊板、原車吊座表面及焊縫打磨平整,保證不影響壓鐵組裝。 焊接過程中發現圖16所示情況,應將墊板向兩端擴孔,否則會影響鉚接質量。圖16原車吊座孔與墊板孔偏心3.3組裝內襯板3.3.1側墻內襯組裝下端和中間內襯需同時組裝,首先將兩塊內襯板接縫對齊,用工藝螺栓將兩塊內襯板接縫用壓鐵壓緊(至少三處),見圖17;然后用鉚釘將接縫中間的壓鐵鉚緊,保證接縫密貼不得有間隙,然后依次從中間向兩邊對稱將壓鐵、內襯鉚緊,見圖18。然后用同樣方法將最上端內襯板組裝、鉚緊。圖17工藝螺栓圖18從中間開始鉚固3.3.2端墻內襯組裝先將三塊內襯板采用工藝螺栓和壓鐵進行壓緊,調整板縫不得有間隙,然后依次從中間向兩邊對稱將壓鐵、內襯鉚緊。3.3.3棚頂內襯組裝棚頂內襯此次改造,只對內襯材質進行了改造,組裝工藝與既有棚車內襯組裝相同。3.4壓條組裝待側墻、端墻、棚頂內襯板鉚固合格后,分別將端墻與棚頂、側墻與棚頂、側墻與端墻之間的壓條組裝合格。 圖19壓條組裝3.5試改過程中發現,該車木地板與側墻之間沒有間隙,側墻最下面的內襯無法壓入木地板與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