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作物概論思考題第一章1 .作物栽培學研究的對象、性質、任務是什么?答:對象:作物、環境及措施。任務:實現兩高一優。性質:農業自然科學。2 .簡述作物的概念廣義講,凡對人類有應用價值,為人類所栽培的各種植物都叫作物,也就是栽培植物; 狹義講,指田間大面積栽培的農藝作物,及農業上所指的糧、棉、油、麻、煙、糖、茶、 桑、蔬、果、藥和雜等農作物。3 .按用途和植物學系統結合分類的方法作物可分為哪幾類?五大部分、10大類別第八頁答:(1)糧食作物(或食用作物)包括禾谷類、豆類、薯芋類 3類作物(2)經濟作物(或工業原料作物)包括纖維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其他作物(主要是嗜好性作物)(3)綠肥及飼料
2、作物(4)藥用及調味品作物(5)再生能源作物4 .作物分類部分有關作物的記憶?按植物學系統分類可明確作物所屬科,屬,種,亞種。如釉稻屬于禾本科,水稻屬水稻種、釉稻亞種。按作物生物學狀況和生理生態特征分類溫度:喜溫作物: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甘薯、花生、谷子、高粱 喜涼作物:小麥、大麥、燕麥、油菜、豌豆、蠶豆、亞 麻 光周期:長日照作物:麥類作物、油菜、甜菜、豌豆、馬鈴薯、草木樨、三葉草 短日照作物:谷子、糜子、水稻、玉米、高粱、大豆、棉花、麻、煙草、紫蘇中日照作物:菜豆、芹菜二氧化碳:c3作物:小麥、水稻、棉花、大豆 c4作物:玉米、谷子、甘蔗、覽菜 cam (景天酸代謝)作物按農業生產特點
3、分類 季節:春播、夏播、秋播、冬播作物播種密度和管理情況:密植作物(控制播種量):小麥、水稻 中耕作物(控制間苗):玉米、馬鈴薯、 甘薯按用途和植物學系統結合分類同第三題5 .栽培作物與其野生祖先存在什么差異?答:1生長迅速。2產品器官變大。3產量提高。4品質改善。5成熟一致。6種子休眠性變 弱。7傳播手段退化。6 .雙低油菜指:芥酸,硫式7 .提高糧食總產的途徑:單產的提高,播種面積的增加,復種指數的提高。8 .研究栽培作物的起源問題,實質目的是什么?找到更多的植物資源,建立基因庫,使栽培作物更加多樣性。9 .三大糧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麥第二章1 .作物生長和發育的概念是什么?關系如何?生
4、長:指植物體積增大,重量增加的過程,是數量變化過程,同時伴隨著植株形態有規律 的演化。發育:指作物在一生中,其形態結構及機能的質變過程,包括作物單一器官及整個植株從 簡單到復雜的變化。關系:在作物的生活周期中,生長和發育是交織在一起進行的。生長是發育的基礎,沒有 生長便沒有發育,沒有發育也沒有進一步的生長,生長為作物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而發 育則為作物的進一步生長創造了條件。2 .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營養生長過旺,不利于生殖器官的形成和養分的積累,產量不高;相反,如果營養生長過 弱,不能滿足生殖生長對養分的需求,就會出現早衰,產量上不去。因此,協調營養生長 和生殖生長的關系,努力提高作物
5、收獲的產量和質量,是作物生產中一項重要的任務。營養生長是生殖生長的基礎,如果作物沒有一定的營養生長期,通常不會開始生殖生長。(1)營養生長是作物轉向生殖生長的必要條件(2)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在相當的時間內交錯在一起(3)各方對營養物質有明顯的競爭。3 .作物生長的“ s”形曲線分為幾個時期?生產上采取促控措施時如何運用?答:以時間為橫坐標,以生長量為縱坐標畫出的曲線。可劃分為三個時期:初始期:指數增長期,群體葉面積小,干物質生產少,而且新長出器官還需消耗大量養分,故生長緩慢,成指數增長快速增長期:植株變大,葉面積增大,干物質積累加快,呈直線增長趨勢緩慢停滯期:隨葉片變黃衰老,機能緩退,以及同化
6、產物向生殖器官轉移調運,群體生長速度減慢。到成熟期,生長進入停滯狀態,干物質積累停止運用:(1)作物生育不可逆,曲線可以檢驗作物生長是否正常。(2)栽培中采取各種促進或抑制作物生長的措施,都應該在最快生長速度到來之前進行, 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否則措施的作用就不理想。(3)采取措施控制某一器官時,應該注意對其他器官的連帶影響,必須將其作用效果綜合4 .作物的種子與植物學上通常所指的種子有何不同?答:植物學上的種子是指由胚珠受精后發育而成的有性繁殖器官。而作物生產上所說 的種子則是泛指用于播種繁殖下一代的播種材料,它包括植物學上的三類器官,第一類即 由胚珠受精后發育而成的種子;第二類為由子房發育而
7、成的果實;第三類為進行無性繁殖 的根或莖。5 .舉例說明單子葉和雙子葉作物根,莖,葉的區別?答:根系 單子葉作物如禾谷類作物的根系屬于須根系,由種子根(或胚根)和莖節上發生的次生根組成。雙子葉作物如豆類、棉花的根系屬于直根系,它由1條發達的主根和各級側根構成。莖 單子葉作物的莖多數為圓形,大多中空,如稻、麥等,但有些單子葉作物的莖為 髓所充滿而成實心,如玉米、高粱等,莖稈由許多節和節間組成;雙子葉作物的莖一般接 近圓心,實心,由節和節間組成。單子葉作物的莖主要靠每個節間基部的居間分生組織的 細胞進行分裂和伸長,使每個節間伸長而逐漸長高,其節間伸長的方式為居間生長(1分),雙子葉作物的莖,主要靠
8、莖尖頂端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和伸長,使節數增加,節間伸長植 株逐漸長高,其節間伸長的方式為頂端生長。葉 單子葉作物的葉(真葉)為單葉,一般包括葉片、葉鞘、葉耳和葉舌4部分;雙子葉作物有兩片子葉,其真葉多數由葉片、葉柄和托葉組成。6 .作物群體層次結構是怎么劃分的?根據作物群體結構的功能及其與環境條件的關系把整個群體分為:光和層、支架層、吸收 層。光和層:包括所有綠色葉片,穗和莖的一部分,吸收光能和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并進 行水分蒸發,是同化場所。支架層:光和層之下,包括莖桿和分枝,支持光和層,并行使地上部和地下部之間水分和 養分的運輸傳導功能。吸收層:在地面以下,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養分,并進
9、行一些代謝與合成作用7 .子葉出土類型?子葉出土,如棉花、大豆;子葉不出土,如蠶豆;子葉半出土,如花生。8 .作物生育期與生育時期的概念是什么?生育期:栽培實踐中,把作物種子出苗到新的種子成熟之間的總天數,即作物的一生, 稱為作物的生育期(出苗到成熟的天數)以營養體為收獲對象的作物如麻類,薯類,牧 草,甘蔗,甜菜等,生育期則是播種材料出苗到主產品收獲時期的天數(出苗到主產品收 獲的天數)需要育苗移栽的作物如水稻、甘薯、煙草等,通常將生育期分為苗床(秧田) 生育期和田間(本田)生育期(秧田期加上大田期的天數)出苗期到開始吐絮的天數(棉 花)全生育期是指從作物播種到新的種子成熟之間的天數。生育時期
10、: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其外部形態特征及內部結構總是呈現階段性的顯著變化,這些變化是我們觀測作物生育進程的基礎,稱為作物的生育時期。9 .lai、lad narg詞解釋lai :葉面積指數,作物群體的總綠色葉面積與該群體所占據的土地面積的比值。lad光合勢,在某一生育期間或整個生育期內作物群體綠葉面積的和數,即每日葉面積的 累加。nar:凈同化率,單位葉面積在單位時間內積累的干物質的數量。10 .生物產量,經濟產量,經濟系數概念生物產量:指作物在一定的生育階段內或生長周期中,單位面積所積累的干物質的總量。(作物全生育期內通過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所積累的各種有機物總量)經濟產量: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
11、經濟價值的主產品的數量,不同作物經濟產量概念不同, 同一作物栽培目的不同其經濟產量概念不同。經濟指數(收獲指數):指作物經濟產量與生物產量的比值,反映了作物生物產量轉化為經濟產量的效率11 .自花作物,異花作物,常異花作物多選題自花授粉:大麥,小麥,水稻,大豆,豌豆,花生異花授粉:同株異花:玉米、蔗麻、桑、瓜類 。異株異花:大麻、銀杏、菠菜、木爪、 石刁 常異花授粉:(自花為主,異交率較高)棉花,高粱,蠶豆 第三章1 .簡述影響作物生長發育的環境因素 作物的自然環境 地球:提供作物生存的一切物質基礎 太陽:基源動力作物的人工環境:地膜環境因素:a氣候因子:包括光照強弱,日照長短,光譜成分,溫度
12、,降雨等b 土壤因子:土壤有機質,結構,溫度,水分、養分、空氣、酸堿度等c生物因子:植物因子,動物因子,微生物因子d地形因子:地勢,海拔高度,坡度,坡向2,農業生產中常用的溫度概念有哪些?平均溫度:日,旬,月,年、多年平均。 極端溫度: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的溫度,反常的低溫或高溫。高溫傷害是溫度超過最適溫度后,繼續上升對作物造成的危害,如小麥干熱風。凍害:指溫度下降到冰點以下,作物組織內部發生冰凍而引起的傷害。冷害:指生長季節內 0攝氏度以上的低溫對作物的傷害。霜害:指秋、春季節由于氣溫急劇下降到 0或0以下,在作物葉面結霜(或者未結霜)使 其受害。界限溫度:用于反映農事活動及農作物生育與溫度條
13、件之間的關系。 三基點溫度:作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 每一生命活動過程都具有 3個基點溫度,即最 低溫度,最適溫度,最高溫度稱為三基點溫度。最低和最高溫度時,作物停止生長, 但可維持生命活動。 積溫:作物某個生育時期或整個生育期內高于一定溫度度數以上的晝夜溫度總和。有效積溫:高于生物學最低溫度的日平均溫度與生物學最低溫度之差值總和。活動積溫:高于生物學最低溫度的日平均溫度的總和。 無霜期:一個地區連續大于 0c天數的總和,也就是晚霜之后到早霜之前的一段時間。3 .生產上常見的3種土壤類型各有什么特點?沙土類:通氣性好,透水性強,保水保肥力差;好氣微生物活動強,有機物質分解釋放 迅速,土壤有機質積
14、累困難,潛在養分含量低,施入肥料轉化快,肥效猛而不穩,有效期 短;土溫升降容易,晝夜溫差大;適耕性好,有利于耕作出苗,但后期容易脫肥早衰,屬 于發小苗不發老廟。黏土類:通透性差,土壤內部排水不暢,作物易受澇;土壤緊實,氧氣不足,不易扎根; 保蓄性強,養分含量高,分解緩慢,易于有機質積累;緊實易板結,濕時泥濘,干時堅硬, 耕作費力,易耕期短,種子不易出苗,屬于發老苗不發小苗。壤土類: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性較強,土溫比較穩定,耕性良好,宜耕期長,適合各 種作物生長,既發小苗也發老苗,是農業生產最理想的土壤。4 .目前調控作物生長方式的栽培措施可概括為幾類a,直接作用于生物體的,如整枝,打茬,噴灑激
15、素等;b直接改善作物的生活因子或者通過該面某一生態因子而促進作物生長發育的;c同時作用與生物體和改善作物生活因子的5 .選擇日照長度與作物的關系長日照作物:小麥、大麥、黑麥、燕麥、油菜、甜菜、豌豆、馬鈴薯、草木犀、三葉草等。短日照作物:谷子、水稻、玉米、高粱、棉花、麻、煙草、紫蘇等。中日性作物:菜豆、養麥、黃瓜、茄子、辣椒等。定日照作物:甘蔗提高co 2質量分數的有效措施。通過增施優質有機肥,增加土壤中好氣性微生物的數量,增強其活力,可釋放出更多的 co 2,是一項提高co2質量分數的有效措施。土壤酸堿度(比較耐酸:養麥、甘薯、煙草、花生比較耐堿:甜菜、高粱、棉花、向日葵、紫花苜蓿等。)紫花苜
16、蓿被稱做改良鹽堿土的“先鋒作物”,種植水稻也是改良鹽堿地的一項措施。耐澇、抗旱作物抗旱作物:糜子,谷子,高粱,甘薯,綠豆,耐澇作物:黑豆(洼地保收作物),水稻(喜水),小麥幼苗不怕水(拔節后怕水淹),玉米抽穗后較耐澇(苗期及抽穗前怕水淹),高粱(短時間,不過頂則有收成)。6 .名詞概念生態因子;指作物生活空間的外界自然條件的總和生活因子:日光、熱量、水分、養分和空氣是作物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是作物的生活因子,又稱基本生長條件。光補償點:照光后,作物開始進行光合作用,并隨光強增加光合速率相應提高,當達到 一定光照強度時,葉片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表現光合速率等于零,這時的光照強度 為光補償點光
17、飽和點:在一定范圍內,光合速率隨光強的增加而呈直線增加,超過一定光強后,光 合 速率的增加變慢,當達到某一光強后,光合速率就不再隨光強而增加,呈光飽和現象。開始達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時的光強稱為光飽和點 三基點溫度:作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每一生命活動過程都具有3個基點溫度,即最低溫度,最適溫度,最高溫度稱為三基點溫度。最低和最高溫度時,作物停止生長,但可 維持生命活動。 積溫:作物某個生育時期或整個生育期內高于一定溫度度數以上的晝夜溫度總和。有效積溫:高于生物學最低溫度的日平均溫度與生物學最低溫度之差值總和。活動積溫:高于生物學最低溫度的日平均溫度的總和。凍害:指溫度下降到冰點以下, 作物組織內部
18、發生冰凍而引起的傷害。冷害:指生長季節內 0攝氏度以上的低溫對作物的傷害。霜害:指秋、春季節由于氣溫急劇下降到0或0以下,在作物葉面結霜(或者未結霜)使其受害。(11)凍害:指溫度下降到冰點以下,作物組織內部發生冰凍而引起的傷害。蒸騰系數:每生產 1單位干物質所消耗的水分的倍數。需水臨界期:作物生長發育不同階段對水分的敏感程度不同,作物一生對水分最敏感的 時期。第五章1 .種植制度:一個地區或生產單位的作物組成、配置、熟制和種植方式的總稱。2 .作物布局的概念,原則作物布局:一個地區或生產單位栽培作物的種類,面積和配置的總稱,即種植結構和配置問題。原則:作物生態適應性是基礎(作物的生態適應性)
19、。社會需求是導向(農產品的社會需求及價格因素)。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是重要條件(社會發展水平)3 .輪作、連作的概念,輪作的作用,不同連作作物類型?連作:在同一塊耕地上,連年種植相同或同一復種方式的作物。前者稱為連作(重茬)后者稱為復種連作。輪作:在同一塊田地上,有順序地輪換不同類型作物或輪換不同形式的種植方式。輪作的作用:1.協調利用土壤養分和水分 2.用養結合,調節,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培養和提高地力。3.改變農田生態條件;防除,減輕某些雜草危害。4.減輕土傳病蟲害;消除土壤有毒物質。總結意義:輪作合理利用作物一土壤一作物之間的有利關系,可以經濟有效地防治病蟲草害,減少農藥和除草劑的用量。連
20、作作物類型:耐連作作物:玉米、水稻、棉花、高粱、小麥、甘蔗、圓蔥耐短期連作的作物:煙草、馬鈴薯、茄子、辣椒、豆科的大豆、豌豆、蠶豆、菜豆,這類作物連作 3、2年受害較輕。忌連作的作物:亞麻、樹類、甜菜、西瓜、紅麻、芝麻,這類作物需五六年方可再種4 .單作、間作、混作、套作概念和區別?單作:在同一田地上種植一種作物的種植方式。間作: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長期內,分行或分帶相間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物的種植方 式。混作:在同一田地上同期混合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兩種或兩種以上生育季節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撒播或同行撒播在同一塊土地上的種植方式。套種:在前季作物生長后期的株行間播種或移栽
21、后季作物的種植方式。立體種植:在同一農田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作物從平面、時間上多層次地利用空間的種植方式。間作和套作的區別:1,共生期不同。間作中的兩種作物共生期占全生育期的全部或大部分時間,而套作其共生期只占生育期的一小部分時間;2,播種期不同:間作的兩種作物的播種期相同或略有差別,而套作的兩種作物的播種期相差較大;3,利用季節(光能)不同。套作是選用兩種生育季節不同的作物,一前一后結合在一起,使田間在全部生長季節內,始終保持一定的綠色葉面積,充分利用作物生育前期和后期的光能,既充分利用空間,又充分利用時間,是復種爭取季節,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一種有效種植方式,而間作在季節(光能)利用方面不及套
22、作。5 .復種概念、作用、條件、復種指數復種: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內接連種植兩季或兩季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復種指數:一個地區或生產單位,在不同田地上一年內可能有不同作物復種次數。即播種面積除以耕地面積的百分數,當種植指數超過100后,也稱為復種指數,即復種時的種植指數。復種條件:1熱量條件2水分條件3肥料條件4勞蓄力、機械化條件 5技術條件。復種的作用:1,擴大播種面積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2調節土壤肥力,3保持水土,4緩節作物爭地爭時爭肥矛盾,5,有利于穩產。第九章 小麥1 .小麥的生育時期有哪些?播種出苗三葉分篥越冬;返青起身拔節挑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2 .什么是小麥的階段發育,春化光照的類型
23、?小麥的階段發育:小麥的生活周期內,必須經過幾個循序漸進的質變階段,每個階段需要滿足一定的外界條件,才能開始生殖生長,完成生活周期,這種階段性質變發育過程稱 為小麥的階段發育春化類型(1) 春性:在012度的條件下,經515天可完成春化階段,未經春化處理的種子在春天播種能正常抽穗結實(2) 半冬性:在07度的條件下,經1535天可通過春化階段,未春化處理的種子春播,不能抽穗或延遲抽穗,抽穗極不整齊(3) 冬性:對溫度要求極為敏感,在 03度條件下,經過35天以上才能完成春化階段,未經春化處理的種子春播,不能抽穗結實光照類型(1) 反應遲鈍型:在每天812h的光照條件下,進過16d以上就能通過光
24、照階段而抽穗,春性品種多屬此類(2) 反應中等型:在每天 8h的光照條件下不能通過光照階段,但在12h光照下24d以上可以通過光照階段,半冬性小麥屬此類(3) 反應敏感型:在每天 812h的光照條件下不能通過光照條件,每日12h以上,經過3040d才能通過光照階段,冬性品種屬這類3.小麥三階段生長與器官建成的關系以及栽培技術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措施生育時期播種出苗三葉分篥越冬返青起身拔節挑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生育階段營養階段并進階段生殖階段生長中心根、葉、分篥幼穗、根、葉、分篥、桿穗、粒決定穗數決定穗粒數決定粒重主攻方1可主攻穗數主攻粒數主攻粒重措施促苗、促進分篥壯桿、促進幼穗分化保葉4小麥的根莖葉
25、生長規律根:須根系。由出生根和次生根構成,出生根垂直向下生長,次生根生于分篥節上,又稱節根。伴隨分篥的發生,在主莖分篥節上自上而下逐節發根。開花期,次生根數達最大值,根數最大,功能最強,是根系吸收的主體部分,與高產有密切關系。莖:由節和節間組成,地下 38節,節間不伸長,密集而成分篥節,地上 46節,節間伸 長形成莖稈,節間按部位自上而下順序生成,強光對節間伸長有抑制作用。葉:由葉片,葉鞘,葉耳,葉舌,葉環構成,葉的建成經歷分化伸長的定型過程,分化出的葉原基不斷進行細胞分裂和組織分化,通過伸長過程擴大體積。5小麥分菜極其成穗規律小麥分篥是發生在地下不伸長莖節上的分枝,發生分篥的地下節群緊縮在一
26、起,稱為分篥節成穗規律:(1)從植株本身看:通常只有在拔節時,有足夠的光合面積和自身根系。能 夠獨立生長的分篥,才能稱為有效篥,因此,冬前發生的低位早篥容易成穗,冬前晚生菲 涅和春生分菜成穗率低(2)從外部環境看,分篥的受光狀況對成穗率有很大影響,播種量太多,群體過大,田間郁蔽,光照不足,常導致成穗率下降6分篥節作用及其功能分篥節:小麥分篥是發生在地下不伸長莖節上的分枝,發生分篥的地下節群緊縮在一起,稱為分篥節分篥節功能(1)可以產生分篥,部分分篥能抽穗結實形成產量(2)發生次生根群(每產生一個分篥,同時伴隨著產生12條次生根)(3)著生近根葉,越冬前貯存累計營養物質,提高抗寒能力,防止凍害。
27、(4)有再生作用,當主莖和大篥受害死亡之后,潛伏芽能迅速發生分篥調節群體(5)分篥節中的疏導組織是整個植株地下地上各部分營養,水分調節的樞紐7小麥子粒形成與灌漿成熟過程多半仁:籽粒長度達最大長度的四分之三【籽粒形成】頂滿倉:籽粒體積最大(乳熟期)(面團期)【籽粒灌漿】蠟熟期;完熟期:生理成熟期 胚乳變為蠟質狀【籽粒成熟】農作物概論思考題8小麥產量構成因素是什么?小麥的收獲時期,小花兩極分化的轉折點穗數粒數粒重是構成小麥產量構成因素收獲時期:蠟熟中期到蠟熟末期兩級分化轉折點:四分體時期9簡述建立小麥合理群體結構的三條途徑精量播種,分篥成穗為主常量播種,主、篥成穗并重超常量播種,主莖成穗為主10冬
28、小麥確定適宜播種期的依據(1)冬前積溫:包括播種到出苗的積溫及出苗到冬前停止生長之日的積溫,一般播種到出苗的積溫為120度,出苗至越冬前主莖每長一片葉需75度左右積溫(2)品種發育特性:強冬性品種適宜適當早播,弱冬性適當晚播11簡述冬小麥精播高產栽培技術的主要特點(1)群體小,群體動態結構比較合理,無效分菜少成穗率高(2)依靠分篥成穗(3)根系發達,生活里和吸收能力強(4)群體內光照條件好,光合產物制造和積累多,分配合理(5)高效低耗,生態效應好 第11章玉米1 .玉米的分類:硬粒種,馬齒種和半馬齒種(最廣泛),蠟質種(糯玉米),甜質種,爆裂種(隱性基因需隔離種植)2 .玉米的生育時期、運動細
29、胞、播種量、圓錐花序、肉穗花序、灌水的兩個關鍵時期玉米的生育時期:出苗期,拔節期,大喇叭口期(玉米特有),雄穗開花期,雌穗吐絲期,成熟期棒三葉:玉米的穗位葉及其上下兩片葉,是玉米的運動細胞。播種量:因種子大小、發芽率高低、種植密度、播種方法和栽培目的而不同。凡是種子大,發芽率偏低和種植密度大時,播種量應適當增加。玉米是異花授粉。雄穗即雄花序屬圓錐花序。雌穗即雌花序,為肉穗花序。玉米一生的灌水有兩個關鍵期:播種期和大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的水分臨界期(小麥是四分體時期)3 .簡述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則,種植方式。玉米的合理密植:玉米主要靠主莖成穗對密度的調節能力弱。另外玉米對光照和肥水條件 要求較
30、高,需要有較大的單位營養面積。所以玉米合理密植更重要。而小麥分篥、主莖都 成穗。原則: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和施肥條件、氣候條件、栽培方式。第 236頁 玉米的種植方式:等行距種植,寬窄行種植。4 .普通玉米高油化管理中應注意什么?適埔播種,提高播種質量;減n增p補k,提高產量和品質;及時去雄,人工輔助授粉;預防倒伏;適時收獲,提高籽粒產量和品質。5 .玉米苗期,穗期和花粒期的主要生育特點?分析田間管理主攻方向和主要措施 生育特點:苗期:指播種至拔節的一段時間,是生根、分化莖葉為主的營養生長階段, 其生長特點是根系發育比較快。穗期:從拔節到抽雄的一段時間,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并進,葉片增大,莖
31、葉伸長,節根出生等營養器官旺盛生長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強 烈分化與形成,是玉米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也是田間管理最關鍵的時期。花粒期:從抽雄開花到籽粒成熟,是營養體的增長基本上停止,轉入以生殖生長為中心的時 期,進入籽粒產量形成為中心的階段。田間管理主攻方向和主要措施:苗期:主攻目標是培育壯苗,做到苗全、苗齊、苗勻、 苗壯。措施:化學除草、間苗定苗、中耕蹲苗促壯、防治病蟲害穗期:主攻目標是通過水肥措施等壯桿、促穗、使穗多、穗大。措施:追肥、中耕培土、 灌水、去篥、病蟲害防治和化控調節。花粒期:主攻目標是養根保葉,防治早衰,增加群體光合量,促進有機物質向籽粒運輸, 提高總結實粒數和千粒重。措
32、施:追攻粒肥、澆灌漿水、去雄、人工輔助授粉、適時收獲。第十五章花生l花生的類型劃分,開花類型(351頁)類型:普通型,龍生型,珍珠豆型,多粒型。開花類型:交替開花,連續開花2 .花生主產國,百仁重(352頁)主產國:印度,中國,美國百仁重:百仁重在 80克以上的為大粒種,50克一下的為小粒種,5080克的為中粒種。3 .開花結果主要部位(353頁)第一對側枝、第二對側枝及其生長出的二次分枝是花生開花的主要部位。4 .感夜運動,向陽運動,貯水細胞,果針(354頁)感夜運動:花生每一真葉相對的4片小葉,夜間或光強減弱時,會成對地閉合,白天或光強增加時重新張開,這種晝開夜合的現象稱為感夜運動或睡眠運
33、動。向陽運動:在晴天條件下,葉片在一天內隨太陽輻射角的變化而不斷發生變化,其正面盡可能對著太陽的現象。貯水細胞:在下表皮與海綿組織之間有一層大型薄壁細胞,無葉綠體,可占葉片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常稱為貯水細胞。果針:當卵細胞受精后,子房基部的一部分細胞開始分裂、伸長。在開花后46天,即形成明顯可見的子房柄,子房柄連同子房合稱果針。5 .清棵(357頁)清棵:指花生出苗后,進行第一次中耕,將幼苗周圍土刨開,使子葉節直接曝光的一種作業方法。主要作用是使第一對側枝一出現就直接見光,基部節間短而粗壯,側枝基部的二次枝早生快發。6 .選膜蓋膜(358頁)春播花生應選用寬度 8590cm,厚度為0.007m
34、m地膜,春播小花生和夏播花生應選用寬度為7580cm,厚度為0.007mm地膜。地膜太薄(厚度小于 0.005mm)則增溫保濕效果差,太厚 (大于0.018mm)不僅用量加大,成本高,也影響花生有效果針入土結實。7 .產量構成因素(356頁)株數的形成、單株莢果數的形成、莢果重的形成8 .株型指數:第一對側枝平均長度與主莖高度的比值。第十二章棉花1 .我國劃分為哪幾大棉區?249頁黃河流域棉區、長江流域棉區、西北內陸棉區(是我國最適宜植棉并有著巨大發展潛力的 棉區,也是我國唯一的長絨棉產區)2 .何為棉花的“三桃”? 土桃”與產量和品質的關系。254頁“三桃”:一般把7月15日前所結的棉鈴叫伏
35、前桃,7月16日到8月15日所結的棉鈴叫伏 桃,8月16日以后所結的有效鈴叫秋桃 (8月16日到31日為早秋桃,9月1日后為晚秋桃)關系:伏前桃為早期鈴,它的多少可作為棉株早發穩長的標志,但由于它著生在棉株下部, 光照條件差,故品質較差,爛鈴率較高,其比例占總鈴數的10%左右為宜。伏桃是構成產量的主體桃,由于其所處的外界溫光條件適宜,體內有機養料多,故表現單鈴重高,品質好。高產棉田伏桃一般要占總鈴數的60%左右,產量約占總產量的 6070%,所以多結伏桃是優化成鈴結構,奪取高產優質的關鍵。早秋桃由于所處的環境條件是氣溫較高,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所以只要肥水跟上,早 秋桃的成鈴率高,鈴重較大,品質也較好,它僅次于伏桃,也是構成棉花高產優質的主體 桃,一般高產棉田, 早秋桃應占20%左右,兩熟棉田和夏棉早秋桃更是形成產量的主體桃。 晚秋桃都著生在棉株的上部和果枝的外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38405.2-2025皮革和毛皮氯代烴的測定第2部分:中鏈氯化石蠟
- 新會計準則存貨處理探析
- 隧道施工自營協議書
- 道路清掃管理協議書
- 項目臨時用工協議書
- 飛機技術質量協議書
- 船舶出售委托協議書
- 補償違約交房協議書
- 車輛保險服務協議書
- 衣服保管合同協議書
-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學及評析
- 代領畢業證委托書模板(通用6篇)
- 預拌混凝土運輸單(正本)
- 服務器驗收報告
- 裝配式建筑設計施工總結PPT(127頁)
- [安徽]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交通組織方案(155頁)
- 張齊華:《平均數》課件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 《鐵路線路里程斷鏈設置和管理規定》
- 21世紀音樂教育發展趨勢——問題與對策2004年音樂教育國際學術會議在上海音樂學院召開
- 中國字-中國人-歌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