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實度檢測方法_第1頁
壓實度檢測方法_第2頁
壓實度檢測方法_第3頁
壓實度檢測方法_第4頁
壓實度檢測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壓實度檢測方法第一節壓實度試驗檢測方法路基、路面壓實質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最重要的內在指標之一,只有對路基、路面 結構層進行充分壓實,才能保證路基、路面的強度。剛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證及延長 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壽命。現場壓實質量用壓實度表示,對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層,壓實度是指工地實際達到的干密度與室內標準擊實試驗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對瀝青路面,壓實度是指現場實際達到的密度 與室內標準密度的比值。一、標準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確定方法由于筑路材料結構層次等因素的不同,確定室內標準密度的方法也多樣化,有些方法需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標準擊實曲線(駝峰曲線)上最

2、大的干密度值,該值對 應的含水量即為最佳含水量。(一)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確定方法路基受到的荷載應力,隨深度而迅速減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壓實度應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級高,其路面等級也高,對路基強度的要求則相應提高,所以對路基壓實度的要求也應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級公路路基的壓實度標準,對于路床080cm應不小于95% ,路堤80150cm 應不小于93%, 150cm以下應不小于 90%;對于零填及路塹、路槽底面以下 030cm 應不小于95%。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 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區(相當于潮濕系數0.25地區)的壓實度標準可降低2%3%。因為這些地區雨量稀少,地下水

3、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況下進行壓實確有很大困難,壓實度標準適當降低也不致影響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過2000mm ,潮濕系數2的過濕地區和不能晾曬的多雨地區,天然土的含水量超過最佳含水量5%時,要達到上述的要求極為困難,應進行穩定處理后再壓實。由于上的性質、顆粒的差別,確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區別,除了一般上的“擊實法”以外, 還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確定方法。由于擊實功的不同,可分為重型和輕型擊實,兩個試驗的原理和基本規律相似,但重型擊實試驗的擊實功提高了4.5倍。擊實試驗中按采集土樣的含水量,分濕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杏重復使用,也

4、分為兩種,即土能重復使用和不能 重復使用。選擇時應根據下列原則進行:根據工程的具體要求,按擊實試驗方法種類中規定選 擇輕型或重型試驗方法;根據土的性質選用于土法或濕土法,對于高含水量上宜選用濕土法; 對于非高含水量土則選用于土法;除易擊碎的試樣外)試樣可以重復使用。振動臺法與表面振動壓實儀法均是采用振動方法測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前者是整個土樣同時受 到垂直方向的振動作用,而后者是振動作用自上體表面垂直向下傳遞的。研究結果表明,對于 元粘聚性自由排水上這兩種方法最大干密度試驗的測定結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試驗設備及操作 較復雜,后者相對容易,且更接近于現場振動碾壓的實際狀況。因此,使用時可根據試驗設備

5、 擁有情況擇其一即可,但推薦優先采用表面振動壓實儀法。已有的國內外研究結果表明,對于 砂、卵、漂石及堆石料等無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而言,一致公認采用振動方法而不是普通擊實 法。因此,建議采用振動方法測定無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各試驗方法的儀器設備、試驗步驟等詳見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JI051-93 )。(二)路面基層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確定方法常見的路面基層材料有半剛性基層及粒料類基層,粒料類基層最大干密度的確定可參照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振動法。半剛性基層材料按照公路工程元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J057-94 )執行,用標準擊實法求得,但當粒料含量高時(50 %以上),由于擊

6、實筒空間的限制,現行方法就不能得出真正的最大干密度,若以此為準,按施工規范要求的壓實度成 型,所測得的強度和有關參數大小,據此進行設計,勢必造成浪費。同樣,如以此為準進行施 工質量控制,必然要求太低,不能保證施工質量,因此,需要尋求更科學的方法、下面介紹一 種確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方法,即理論計算法。1 O石灰土、二灰穩定粒料根據室內試驗測得結合料的最大干密度P 1和集料的相對密度Y ,把已確定的結合料與集料的質量比換算為體積比 V1 :V2,則可計算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石灰土、二灰穩定粒料的最佳 含水量w0是結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w1和集料飽水裹覆含水量 W2的加權值。飽水裹覆含水量是指

7、把集料浸水飽和后取出,不擦去表面裹覆水時的含水量。除吸水率特大的集料外,此值對 于礫石可以取 3% ,碎石可取4%。2 .水泥穩定粒料此類材料的最大干密度p 0與集料的最大干密度p G和水泥硬化后的水泥質量有關。水泥加水拌勻后,在 105 c烘箱中烘干,稱試驗前水泥質量和烘干后硬化的水泥質量,即 可求得水泥水化的水增量。因水泥中含有水化水,故用烘箱法不能正確測出水泥穩定粒料的最佳含水量。根據對比試驗,水泥穩定粒料的最佳含水量w0由水泥的水化水、集料的飽水裹覆含水量和拌和水泥所需要的水(水灰比為 0.5 )三者組成。(三)瀝青混合料標準密度確定方法瀝青混合料標準密度,以瀝青拌和廠取樣試驗的馬歇爾

8、密度或者試驗段密度為準,當采用前者方法時,壓實度標準比后者高(詳見第二章),無論是用哪種方法,均存在對試件(馬氏試件或芯樣試件)測密度的問題,在進行密度試驗時應根據混合料本身的特點,可采用下列方法之(1)水中重法:本法僅適用于密實的I型瀝青混凝土試件,不適用于采用了吸水性大的集料 的瀝青混合料試件。(2)表干法,本法適用于表面較粗但較密實的I型或I型瀝青混凝土試件:但不適用于吸水率大于2%的瀝青混合料試件。(3)蠟封法:本法適用于吸水率大于2%的I型或n型瀝青混凝土試件以及瀝青碎石混合料試件,不能用水中重法或表干法測密度時,應用蠟封法測定。(4)體積法:本法適用于空隙率較大的瀝青碎石混合料及大

9、空隙透水性開級配瀝青混合料試件。具體的試驗方法見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 JTJ052 93)。二、現場密度試驗檢測方法(一)灌砂法灌砂法是利用均勻顆粒的砂去置換試洞的體積,它是當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 砂法列為現場測定密度的主要方法。該方法可用于測試各種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點是:需要攜帶較多量的砂,而且稱量次數較多,因此它的測試速度較慢。采用此方法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集料的最大粒徑小于15mm、測定層的厚度不超過150mm時,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測試。(2)當集料的粒徑等于或大于15mm ,但不大于40mm ,測定層的厚度超過 150mm ,但不超過2

10、00mm 時,應用 150mm的大型灌砂筒測試。1 .儀具與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兩種,根據需要采用。儲砂筒筒底中心有一個圓孔,下部裝一倒置的圓錐形漏斗,漏斗上端開口,直徑與儲砂筒的圓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塊鐵板上,鐵板中心有 一圓孔與漏斗上開口相接,儲砂筒筒底與漏斗之間沒有開關。開關鐵板上也有一個相同直徑的 圓孔。(2)金屬標定罐:用薄鐵板制作的金屬罐,上端周圍有一罐緣。(3)基板:用薄鐵板制作的金屬方盤,盤的中心有一圓孔。(4)玻璃板:邊長約 5m600mm的方形板。(5)試樣盤:小筒挖出的試樣可用鋁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試樣可用3oomm x 5oomm x 40mm的搪瓷盤存放。(6)天平

11、或臺稱:稱量 1015kg ,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測定的天平精度,對細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別為0.01g、0.1g、1.0g。(7)含水量測定器具:如鋁盒、烘箱等。(8)量砂:粒徑 0. 300.60mm 及0.250.50mm 清潔干燥的均勻砂,約 2040kg ,使 用前須洗凈、烘干,并放置足夠長的時間,使其與空氣的濕度達到平衡。(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10)其他:鑿子、改錐、鐵錘、長把勺、小簸箕、毛刷等。2 .試驗方法與步驟(1)標定筒下部圓錐體內砂的質量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內裝砂至距筒頂15mm左右為止。稱取裝人筒內砂的質量ml ,準確至1g。以后每次標定及試驗

12、都應該維持裝砂高度與質量不變。將開關打開,讓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體積與工地所挖試坑內的體積相當(可等于標定罐的容積),然后關上開關,稱灌砂筒內剩余砂質量m5 ,準確至1g。不晃動儲砂筒的砂,輕輕地將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將開關打開,讓砂流出,直到筒內砂不再下流時,將開關關上,并細心地取走灌砂筒。收集并稱量留在板上的砂或稱量筒內的砂,準確至1g。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滿錐體的砂m2。重復上述測量三次,取其平均值。(2)標定量砂的單位質量丫。用水確定標定罐的容積 V,準確至1mL。在儲砂筒中裝人砂并稱重,并將灌砂簡放在標定罐上,將開關打開,讓砂流出,在整個 流砂過程中,不要碰動灌砂筒,直到砂不再下流

13、時,將開關關閉,取下灌砂筒,稱取筒內剩余 砂的質量準確至 1g。計算填滿標定罐所需砂的質量。重復上述測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計算量砂的單位質量。(3)試驗步驟在試驗地點,選一塊平坦表面,并將其清掃干凈,其面積不得小于基板面積。將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當表面的粗糙度較大時,則將盛有量砂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間 的圓孔上,將灌砂筒的開關打開,讓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內,直到儲砂筒內的砂不再下流時關閉 開關。取下灌砂筒,并稱量筒內砂的質量準確至1g o當需要檢測厚度時,應先測量厚度后再進行這一步驟。取走基板,并將留在試驗地點的量砂收回,重新將表面清掃干凈。將基板放回清掃干凈的表面上(盡量放在原處),沿基板中孔鑿洞

14、(洞的直徑與灌砂筒一致)。在鑿洞過程中,應注意勿使鑿出的材料丟失,并隨時將鑿出的材料取出裝人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發,也可放在大試樣盒內。試洞的深度應等于測定層厚度,但不得有下層材料混人,最后將洞內的全部鑿松材料取出。對土基或基層,為防止試樣盤內材料的水分蒸發,可分幾次稱取材料的質量。全部取出材料的總質量為mw ,準確至1g。從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出有代表性的樣品,放在鋁盒或潔凈的搪瓷盤中,測定其含水量(w,以計)。樣品的數量如下:用小灌砂筒測定時,對于細粒土,不少于100g;對于各種中粒土,不少于 500g o用大灌砂筒測定時,對于細粒土,不少于 200g ;對于各種中粒土,不少于1000g對于

15、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元機結合料穩定材料,宜將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稱其質量 m d,準確至1g。當為瀝青表面處治或瀝青貫人結構類材料 時,則省去測定含水量步驟。6 .將基板安放在試坑上,將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間(儲砂筒內放滿砂質量m 1 ),使灌砂筒的下口對準基板的中孔及試洞,打開灌砂筒的開關,讓砂流入試坑內匕在此期間,應注意勿 碰動灌砂筒,直到儲砂筒內的砂不再下流時,關閉開關。小心取走灌砂筒,并稱量筒內剩余砂 的質量m4 ,準確到1g。7 .如清掃干凈的平坦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也可省去上述和的操作。在試洞挖好后,將灌砂筒直接對準放在試坑上,中間不需要放基板。打開筒的開關

16、,讓砂流入試坑內。在此期 間,應注意勿碰動灌砂筒。直到儲砂筒內的砂不再下流時,關閉開關,小心取走灌砂筒,并稱 量剩余砂的質量 m' 4 ,準確至1g。8 .仔細取出試筒內的量砂,以備下次試驗時再用,若量砂的濕度已發生變化或量砂中混有雜質,則應該重新烘干、過篩,并放置一段時間,使其與空氣的溫度達到平衡后再用。3.計算(1)計算填滿試坑所用的砂的質量mb o(2)計算試坑材料的濕密度p w。(3)計算試坑材料的干密度p do(4)水泥、石灰粉、煤灰等無機結合料穩定土,計算干密度p do當試坑材料組成與擊實試驗的材料有較大差異時,可以試坑材料作標準擊實,求取實際的最大子密度。4 .試驗中應注

17、意的問題灌砂法是施工過程中最常用的試驗方法之一。此方法表面上看起來較為簡單,但實際操作時常常不好掌握,并會引起較大誤差;又因為它是測定壓實度的依據:故經常是質量檢測監督部門與施工單位之間發生矛盾或糾紛的環節,因此應嚴格遵循試驗的每個細節,以提高試驗精度。為使試驗做得準確,應注意以下幾個環節:(1)量砂要規則。量砂如果重復使用,一定要注意晾干,處理一致,否則影響量砂的松方密度。(2)每換一次量砂,都必須測定松方密度,漏斗中砂的數量也應該每次重做。因此量砂宜事先準備較多數量。切勿到試驗時臨時找砂,又不作試驗;僅使用以前的數據。(3)地表面處理要平整,只要表面凸出一點(即使 1mm ),使整個表面高

18、出一薄層,其體積也算到試坑中去了,會影響試驗結果。因此本方法一般宜采用放上基板先測定一次粗糙表面消耗的量砂,按式(6-7)計算填坑的砂量,只有在非常光滑的情況下方可省去此操作步驟。(4)在挖坑時試坑周壁應筆直,避免出現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的情形:這樣就會使檢測密度偏大或偏小。(5)灌砂時檢測厚度應為整個碾壓層厚,不能只取上部或者取到下一個碾壓層中。(二)環刀法環刀法是測量現場密度的傳統方法。國內習慣采用的環刀容積通常為2oocm3 ,環刀高度通常約5cm o用環刀法測得的密度是環刀內土樣所在深度范圍內的平均密度。它不能代表整個碾壓層的平均密度。由于碾壓土層的密度一般是從上到下減小的,若環刀取在碾

19、壓層的上部,則得到的數值往往偏大,若環刀取的是碾壓層的底部,則所得的數值將明顯偏小,就檢查路基土和路面結構層的壓實度而言,我們需要的是整個碾壓層的平均壓實度,而不是碾壓層中某一部分的壓實度,因此,在用環刀法測定土的密度時,應使所得密度能代表整個碾壓層的平均密度。然而,這在實際檢測中是比較困難的;只有使環刀所取的土恰好是碾壓層中間的土,環刀法所得的結果才可能與灌砂法的結果大致相同。另外,環刀法適用面較窄,對于含有粒料的穩 定土及松散性材料無法使用。1 .儀具與材料(1)人工取土器或電動取土器:人工取土器包括環刀、環蓋、定向筒和擊實錘系統(導桿。落錘、手柄)。環刀內徑 68cm ,高23cm ,壁

20、厚1 . 52mm。電動取土器由底座、行走輪、立柱、齒輪箱、升降機構、取芯頭等組成。電動取土器主要技術參數為:工作電壓DC24V(36Ah);轉速5o70r / min ,無級調速;整機質量約35kg。(2)天平:感量 0. 1g (用于取芯頭內徑小于 70mm樣品的稱量),或 1 . 0g (用于取芯 頭內徑100mm樣品的稱量)。(3)其他:鎬、小鐵鍬、修土刀、毛刷、直尺、鋼絲鋸、凡士林、木板及測定含水量設備等。2 .試驗方法與步驟(1)用人工取土器測定粘性土及無機結合料穩定細粒土密度擦凈環刀,稱取環刀質量m2 ,準確至0.1g o在試驗地點,將面積約30cmx 30cm的地面清掃干凈。并

21、將壓實層鏟去表面浮動及不平整的部分,達到一定深度,使環刀打下后,能達到要求的取土深度,但不得擾動下層。將定向筒齒釘固定于鏟平的地面上,順次將環刀、環蓋放人定向筒內與地面垂直。將導桿保持垂直狀態,用取土器落錘將環刀打人壓實層中,至環蓋頂面與定向筒上口齊平為止。去掉擊實錘和定向筒,用鎬將環刀及試樣挖出。6 .輕輕取下環蓋,用修土刀自邊至中削去環刀兩端余土,用直尺檢測直至修平為止。7 .擦凈環刀外壁,用天平稱取環刀及試樣合計質量m1,準確至0.1g o8 .自環刀中取出試樣,取具有代表注的試樣,測定其含水量。(2)用人工取土器測定砂性土或砂層密度如為濕潤的砂土:試驗時不需要使用擊實錘和定向筒。在鏟平

22、的地面上、細心挖出一個直徑較環刀外徑略大的砂土柱,將環刀刃口向下,平置于砂土柱上,用兩手平穩地將環刀垂直壓下,直至砂土柱突出環刀上端約2cm時為止。削掉環刀口上的多余砂土,并用直尺刮平。在環刀上口蓋一塊平滑的木板,一手按住木板,另一只手用小鐵鍬將試樣從環刀底部切斷,然后將裝滿試樣的環刀轉過來,削去環刀刃口上部的多余砂土,并用直尺刮平。擦凈環刀外壁,稱環刀與試樣合計質量ml ,精確至0.1g自環刀中取具有代表性的試樣測定其含水量。6.干燥的砂土不能挖成砂土柱時,可直接將環刀壓人或打入土中。(3)用電動取土器測定元機結合料細粒土和硬塑土密度裝上所需規格的取芯頭。在施工現場取芯前,選擇一塊平整的路段

23、,將四只行走輪打起, 囚根定位銷釘采用人工加壓的方法,壓入路基土層中。、松開鎖緊手柄,旋動升降手輪,使取 芯頭剛好與上層接觸,鎖緊手柄。2 .將電瓶與調速器接通,調速器的輸出端接人取芯機電源插口。指示燈亮,顯示電路已通; 啟動開關,電動機工作,帶動取芯機構轉動。、根據土層含水量調節轉速,操作升降手柄,上 提取芯機構,停機,移開機器。由于取芯頭圓筒外表有幾條螺旋狀突起,切下的土屑排在筒外 順螺紋上旋拋出地表,因此,將取芯套筒套在切削好的土芯立柱上,搖動即可取出樣品。取出樣品,立即按取芯套筒長度用修土刀或鋼絲鋸修平兩端,制成所需規格土芯,如擬進行其他試驗項目,裝人鋁盒,送試驗室備用。用天平稱量土芯

24、帶套筒質ml ,從土芯中心部分取試樣測定含水量。3 .計算按下式分別計算試樣的濕密度P w O及干密度p do(三)核子密度濕度儀法該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通常是射線和中子射線)測量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水量。這類儀器的特點是測量速度快,需要人員少。該類方法適用于測量各種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 水量,有些進口儀器可貯存打印測試結果。它的缺點是,放射性物質對人體有害,另外需要打 洞的儀器,在打洞過程中使洞壁附近的結構遭到破壞,影響測定的準確性,對于核子密度濕度 儀法,可作施工控制使用,但需與常規方法比較,以驗證其可靠性。1 .儀具與材料(1)核子密度濕度儀:符合國家規定的關于健康保護和安全使用標準

25、,密度的測定范圍為1.122.73g/cm3 ,測定誤差不大于士 0.03 ,含水率測量范圍為00.64 ,測定誤差不大于 士0.015 g/cm3 。它主要包括下列部件: y射線源:雙層密封的同位素放射源,如葩 137 、鉆60或鐳-226等。中子源:如鋸(241 ) 一皺等。探測器:y射線探測器或中子探測器等。讀數顯示設備:如液晶顯示器。脈沖計數器、數率表或直接讀數表。標準板:提供檢驗儀器操作和散射計數參考標準用。安全防護設備: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設備。6.刮平板、鉆桿、接線等。(2)細砂:0.15 0.3mm 。(3)天平或臺稱。(4)其他:毛刷等。2 .試驗方法與步驟本方法用于測定瀝青混

26、合料面層的壓實密度時,在表面用散射法測定,所測定瀝青面層的層厚應不大于根據儀器性能決定的最大厚度。用于測定土基或基層材料的壓實密度及含水量時打洞后用直接透射法測定,測定層的厚度不宜大于20cm.。1 )準備工作(1)每天使用前按下列步驟用標準板測定儀器的標準值:接通電源,按照儀器使用說明書建議的預熱時間,預熱測定儀。在測定前,應檢查儀器性能是否正常,在標準板上取34個讀數的平均值建立原始標準值,并與使用說明書提供的標準值校對,如標準讀數超過使用說明書規定的界限時,應重復此標準的測量,若第二次標準計數仍超出規定的界限時,需視作故障并進行儀器檢查。(2)在進行瀝青混合料壓實層密度測定前,應用核子法

27、對鉆孔取樣的試件進行標定;測定其他材料密度時,宜與挖坑灌砂法的結果進行標定。標定的步驟如下:選擇壓實的路表面,按要求的測定步驟用核子儀測定密度,記錄讀數;在測定的同一位置用鉆機鉆孔法或挖坑灌砂法取樣,量測厚度,按規定的標準方法測定材料的密度;對同一種路面厚度及材料類型,在使用前至少測定15處,求取兩種不同方法測定的密度的相關關系,其相關系數應不小于0.9。(3)測試位置的選擇按照隨機取樣的方法確定測試位置,但與距路面邊緣或其他物體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30cm o核子儀距其他射線源不得少于10m o當用散射法測定時,應用細砂填平測試位置路表結構凹凸不平的空隙,使路表面平整, 能與儀器緊密接觸。當使

28、用直接透射法測定時,應在表面上用鉆桿打孔,孔深略深于要求測定的深度,孔應 豎直圓滑并稍大于射線源探頭。(4)按照規定的時間,預熱儀器。2)測定步驟(1)如用散射法測定時,應將核子儀平穩地置于測試位置上。(2)如用直接透射法測定時,將放射源棒放下插入已預先打好的孔內。(3)打開儀器,測試員退出儀器2m以外,按照選定的測定時間進行測量,到達測定時間后,讀取顯示的各項數值,并迅速關機。各種型號的儀器具體操作步驟略有不同,可按照儀器使用說明書進行。3.使用安全注意事項(1)儀器工作時,所有人員均應退到距儀器2m以外的地方。(2)儀器不使用時,應將手柄置于安全位置,儀器應裝人專用的儀器箱內,放置在符合核

29、 幅射安全規定的地方。(3)儀器應由經有關部門審查合格的專人保管,專人使用。對從事儀器保管及使用的人員,應遵照有關核幅射檢測的規定,不符合核防護規定的人員,不宜從事此項工作。(四)鉆芯法測定瀝青面層密度瀝青混合料面層的施工壓實度是指按規定方法測得的混合料試樣的毛體積密度與標準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對瀝青混合料,國內外均以取樣測定作為標準試驗方法。1 .儀具與材料(1)路面取芯鉆機(2)天平:感量不太于0.1g(3)溢流水槽。(4)吊籃。(5)石蠟。(6)其他:卡尺、毛刷、勺、取樣袋(容器)、電風扇。2 ,試驗方法與步驟1 )鉆取芯樣按“路面鉆孔及切割取樣方法”鉆取路面芯樣,芯樣直徑不宜小于1

30、00mm。當一次鉆孔取得的芯樣包含有不同層位的瀝青混合料時,應根據結構組合情況用切割機將芯樣沿各層結合面鋸開分層進行測定。2)測定試件密度(1)將鉆取的試件在水中用毛刷輕輕刷凈粘附的粉塵。如試件邊角有松散顆粒,應仔細清除。(2)將試件晾干或用電風扇吹干不少于24h,直至恒重。按現行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J O52 - 93)的瀝青混合料試件密度試驗方法測定試件的視密度或毛體積密度。當試件的吸水率小于2%時,采用水中重法或表干法測定;當吸水率大于2%時,用蠟封法測定;對空隙率很大的透水性混合料及開級配混合料用體積法測定。3 .計算(1)當計算壓實的瀝青混合料的標準密度采用馬歇爾擊

31、實試件成型密度或試驗路段鉆孔取樣密度時、瀝青面層的壓實度計算是芯樣的視密度或毛體積度除以標準密度乘100。(2)由瀝青混合料實測最大密度計算壓實度時,進行空隙率折算,作為標準密度,再計算壓實度。4 .試驗檢測中應注意的問題壓實度的大小取決于實測的壓實密度,同樣也與標準密度的大小有關。但目前對標準密度的,調整標準密度使壓實度達到規定并不統一,有些工程在壓實度達不到時便重新進行馬歇爾試驗要求,這樣實際上是弄虛作假。為防止這種情況,新的檢測方法規定了三種標準密度,一種是馬歇爾擊實試件密度;一種是試驗路段鉆孔取樣密度;第三種是由實測最大密度按空隙率折算的標準密度。在進行檢測時,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標準密度。(五)落錘頻譜式路基壓實度快速測定儀落錘頻譜式路基壓實度快速測定儀是利用落錘的沖擊使土體產生反彈力、,并利用低頻測出土體響應值的一種不測含水量就能得到路基壓實度的測試儀器。檢測時,不需挖坑;每測一個 點,只需23min。該儀器體積小(儀器外形尺寸:320mm x 140mm x 3oomm沖擊架高460mm ),質量輕(8.8kg ),攜帶使用方便;既可在施工工地現場使用,也可在實驗室土槽 中使用。1 ,工作原理在已碾壓的路基表面上:使落錘自由落下,接觸地面時;土體表面隨即產生一反彈力。從理論上講,土體愈密實,吸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