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水港通用雜貨碼頭工程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簡本_第1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企水港通用雜貨碼頭工程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簡本 附件一: 企水港通用雜貨碼頭工程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1、工程概況與工程分析(1)工程概況 xx縣區企水港通用雜貨碼頭工程建設規模為新建1個800噸級和1個500噸級(結構按1000噸級預留)通用雜貨碼頭泊位及后方陸域配套設施,年吞吐量為20萬噸。本項目占用岸線長度451m,申請使用海域5.6685公頃,其中,建設填海造地用海面積為3.8889公頃,港池用海面積為1.7796公頃。 (2)工程分析施工期 工程場地在規劃碼頭區位置現狀有一透水式拋石堤,需將其鏟除,鏟除堤根部時將產生少量的懸浮泥沙,鏟除的石塊回收工程利用。碼頭結構地下連續墻采用

2、1000mm鉆孔灌注樁連接排列而成,通過鋼拉桿與后方錨定墻相連,中部回填砂。經過分析可知,整個碼頭基礎施工對水質的影響較小,僅施打鋼護筒時會導致輕微的底質泥沙起浮,產生少量的懸浮泥沙。東護岸基床拋石也會產生懸浮泥沙,但護岸與碼頭同時施工,護岸距離碼頭前沿尚有一定距離,產生的懸沙擴散范圍僅限于填海圍堰區內,不會對外海環境產生影響。碼頭港池疏浚擬采用1艘斗容為24m3的抓斗船開挖疏浚土,產生的懸浮泥沙源強為0.667kg/s,源強性質近似為連續源強。疏浚泥的泥水比例按1:4,計算得到吹填施工溢流排水量480m3/h,正常吹填尾水溢流懸浮泥沙的排放濃度為150mg/l,則溢流口產生懸浮泥沙的源強為0

3、.02kg/s。填海施工對海洋環境的影響也不大。 施工期產生的廢水包括施工隊伍的生活污水、工地污水和施工船舶、機械含油污水等,由于施工期屬于短期行為,只要加強污水控制并收集處理后排放,對附近海域水環境的影響不大。 本工程施工期間的固體廢物主要為施工人員生活垃圾和建筑廢棄物,生活垃圾由專用車船定期收集,運往填埋場妥善處理,不得傾倒入海,建筑廢棄物可作為城市垃圾一并處理。 營運期 項目建成后,主要作為通用碼頭及后方堆場,對海洋環境可能產生影響的主要是廢水和固體廢物。廢水經初步處理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對海洋環境的影響較小。營運期固體廢物主要是到港船舶的生活垃圾,生活輔助區工作人員的日常生活垃圾和

4、設備日常維修的生產垃圾,還有裝卸作業過程中散落在碼頭上的落料。固體廢物經處理后均可實現零排放,對周圍海洋環境基本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2、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1)水質狀況 調查海域的海水環境質量總體較好,主要污染因子為重金屬銅和汞和石油類。這主要與調查海區附近石化企業和人類活動短暫性排放石油類物質有關,建議應控制海域附近企業重金屬的排放量和附近船只的含油污水的達標排放。 (2)沉積物狀況 工程附近海域沉積物質量良好,滿足海洋沉積物質量(gb18668-2002)中規定的第二類質量標準,已經達到海洋沉積物質量(gb18668-2002)中規定的第一類質量標準。 (3)生物狀況葉綠素a和初級生產力

5、比較20個調查站位的葉綠素a含量與初級生產力水平發現,葉綠素a與初級生產力的分布狀況基本一致,分布的最高站位的區域和最低站位的區域類似。綜合分析顯示,調查海域的葉綠素a含量和初級生產力均處于一般水平,區域站位有較大的差別。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共出現了硅藻、甲藻、藍藻、金藻和黃藻共5大門類19科95種,其中以硅藻門的種類最多,其次是甲藻門;本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分布范圍在261.00×104cells/m31137.00×104cells/m3之間,平均為666.72×104cells/m3,最高密度出現在z3號站,其次為z12號站,最低則出現在z18號站;浮游植物密度

6、以硅藻類居首位,其次為甲藻類;浮游植物shannon-weave多樣性指數分布范圍在3.244.14之間,平均為3.54,均勻度的分布范圍在0.640.79之間,平均為0.69。多樣性指數及均勻度均屬較高水平,說明本海域生態環境良好;最大優勢種是旋鏈角毛藻,優勢地位突出,其次為筆尖形根管藻,優勢特征也較為明顯。 浮游動物 本次調查表明,調查區內出現浮游動物92種(類),分屬14個不同類群;浮游動物優勢種組成復雜,優勢種有小擬哲水蚤、丹氏紡錘水蚤、肥胖箭蟲、亞強次真哲水蚤、夜光蟲、駝背隆哲水蚤、錐形寬水蚤、雙生水母和紅住囊蟲等9種;棲息密度變化幅度較大,在(95.631224.38)ind

7、83;m-3之間變化,平均607.90ind·m-3;生物量變化范圍為(68.44628.57)mg·m-3,平均值為267.70mg·m-3; 全海域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和pielou均勻度指數分別為3. 34、4.31和0.87,浮游動物多樣性程度屬良好水平。 底棲生物 本海灣底棲生物的平均生物量為127.06g/m2,平均棲息密度為188.00ind./m2,最高生物量出現在的z3號站,其次為z9號站,最低生物量則出現在z16號站;生物量的組成以軟體動物占優勢,其次為棘皮動物,居第三的為多毛類動物;本海區共出現了底棲生物41科55種,以多毛

8、類動物的種類最多,其次為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占數量最大的種類是納加索沙蠶、梭形棒角貝、棒錐螺和模糊新短眼蟹;底棲生物的shannon-weave多樣性指數平均為2.96,均勻度平均為0.94,多樣性指數和均勻度均屬較高水平,說明雷州企水及周圍海域生態環境良好。 潮間帶生物 本海區潮間帶生物平均生物量為90.08g/m2,平均棲息密度為51.00ind./m2,生物量以軟體動物居首位,其次為棘皮類動物;潮間帶生物量的平面分布表現為生物量和棲息密度均以c2斷面高于c1斷面,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表現為中潮區>低潮區>高潮區,而棲息密度則表現為中潮區>低潮區>高潮區;出現的潮間帶

9、生物共有40科60種,以軟體動物為最多,其次為甲殼類動物,居第三的為多毛類動物;2個調查斷面潮間帶生物的shannon-weave多樣性指數分別為3.26和4.42,均勻度分別為0.82和0.94,多樣性水平較高,說明本海區潮間帶生態環境良好。 (4)漁業資源現狀 本次調查,共捕獲游泳生物88種,隸屬于15目47科。各斷面出現的種類數最多是f4斷面,為38種,種類數最少是f1斷面,為31種,種類數f4>f2>f3>f1;其中:魚類61種,隸屬于10目36科,魚類中鱸形目的種類數有18科31種,占魚類總種數的50.82%;頭足類3種,隸屬于3目3科;甲殼類24種,隸屬于2目8科

10、,甲殼類中蝦類11種、蟹類10種、蝦蛄類3種。 3、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1)對海水環境的影響施工期 根據數模分析結果,施工產生的懸沙污染以南北擴散為主,主要影響范圍集中在工程附近。施工過程內超 一、二類海水水質的海域面積為0.7943km2;港池疏浚可導致抓斗船周邊海域懸沙增量超三類水質標準。施工范圍外海域無超三類水質標準現象出現。企水灣外懸浮泥沙濃度低于10mg/l。 營運期 工程營運期間產生的污水主要包括港口機械及車輛沖洗污水、船舶機艙及維修車間產生的含油污水、港區生活污水及船舶生活污水,包括糞便污水和洗滌廢水等。港口機械及車輛沖洗污水所產生的含油污水,需在港區設置污水收集,由港口污水接收

11、船進行接收處理。港區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后,納入市政污水管網系統。對工程附近海域的水質環境影響不大。 (2)對沉積物環境的影響 本工程對沉積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填海施工和港池疏浚作業產生的懸浮物擴散沉降。填海區的沉積物環境將被徹底破壞;同時,港池疏浚所產生的懸浮泥沙在水流和重力的作用下,往施工區周圍擴散、沉淀,造成泥沙沉積在施工區附近的底基上,改變附近底基沉積物的理化性質。由沉積物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調查海區沉積物中各調查因子均符合第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另外,根據水質預測結果,施工產生的懸浮泥沙增量超過10mg/l的范圍為0.7943km2,擴散范圍較小。因此,工程施工過程產生的懸浮物擴散和沉降

12、后,對項目周邊海域的沉積物環境質量不會產生明顯變化,即沉積物質量狀況仍將基本保持現有水平。 (3)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底質破壞對底棲生物的影響 根據2010年11月對工程附近海域的生物現狀調查結果,距離本工程最近的z12站的底棲生物生物量為72.20g/m2。填海造地用海的面積為3.8889公頃,根據公式(1)計算,填海造地施工造成的底棲生物損失量約為2.81t。底棲生物按成體生物處理,商品價格按照經濟貝類市場價格計算(10元/kg),則工程底棲生物直接經濟損失額為2.81×103×102.81萬元。 根據規程中的相關規定。各類工程施工對水域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影響的,其生物

13、資源損害的補償年限均按不低于20年計算。填海造地是屬于完全改變海域屬性的用海,對底棲生物造成不可逆影響,資源損害的補償年限應不低于20年,本報告按20年計算,則底棲生物經濟賠償額為2.81×2056.2萬元。僅供參考。 施工期懸浮泥沙對浮游生物的影響圍堤施工和港池疏浚將產生一定量的懸浮泥沙。海水懸浮物增加將導致水體透明度下降,從而使溶解氧降低,對水生生物產生諸多的負面影響。最直接的影響是削弱了水體的真光層厚度,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妨礙浮游植物的細胞分裂和生長,降低單位水體內浮游植物數量,導致局部水域內初級生產力水平降低,使浮游植物生物量降低。同時,浮游動物也將因陽光

14、的透射率下降而遷移別處,浮游動物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懸浮物漁業資源的影響 施工時在疏浚區外圍會有一定范圍的ss濃度增量超過10mg/l,但游泳生物會由于施工影響范圍內的ss增加而游離此處,施工作業完成后,ss的影響也將消失,魚類等水生生物又可游回,這種影響持續時間在施工結束后比較短,是暫時性的,一般不會對該水域的生物資源造成長期的不良影響,但短期內會造成漁業資源一定量的損失。 營運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工程營運期間產生的污水主要包括港口機械及車輛沖洗污水、船舶機艙及維修車間產生的含油污水、港區生活污水及船舶生活污水,包括糞便污水和洗滌廢水等。港口機械及車輛沖洗污水所產生的含油污水,需在港區設

15、置污水收集,由港口污水接收船進行接收處理。港區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后,納入市政污水管網系統。對工程附近海域的水質環境影響不大,對該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影響也不大。 (4)對環境敏感目標的影響 本工程所在海域的環境敏感目標主要有。企水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區(在此范圍內)、赤豆寮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區(840m)、赤豆寮度假旅游區(1.4km)和企水珍珠貝養殖區(3.85km)等。 本工程在企水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區內,本工程的建設將對該保護區產生一定影響,根據施工期懸浮泥沙擴散計算結果,工程施工產生的懸浮泥沙增量超過10mg/l的影響范圍為0.7943km2。通過項目建設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本填海造地施工

16、造成的底棲生物損失量約為2.81t;本工程建設造成游泳生物損失量為48.76kg;魚卵損失量為8.29×105ind;仔魚損失量為2.31×105尾。 本工程距離赤豆寮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區約840m,距離赤豆寮度假旅游區約為1.4km,距離企水珍珠貝養殖區約為3.85km。根據施工期懸浮泥沙擴散計算結果,工程施工產生的懸浮泥沙增量超過10mg/l的影響范圍為0.7943km2,僅限于工程附近海域,對以上環境敏感目標影響不大。 非污染物環境影響綜合分析與評價(1)工程前后水動力變化 本項目填海3.8999公頃,碼頭前沿港池疏浚至-5.4m(當地理論深度基準面),直接改變了企水灣

17、原有岸線和地貌,海流動力將相應發生變化。由于工程建設規模較小,其影響范圍十分有限,整體而言碼頭建設對企水灣的潮流動力影響很小。 本工程區主要受s、ssw、sw、w、wsw、nw向波浪作用,該海區主要受亞熱帶季風的影響,其波浪主要是由海面風產生的風浪和外海傳遞的涌浪組合而成,其發展及消衰直接受季風的制約。由于工程不明顯改變企水港岸線水深,因此工程實施后,基本不改變本海域波浪條件。 (2)對地形地貌與沖淤環境的影響 本工程在施工期間,導致較大面積的懸浮物含量增大,泥沙的沉降速率隨著懸浮物含量的增大而增大,有利于泥沙的落淤,因此,施工期間圍堰區附近泥沙落淤將增強。 工程完工后,一方面是圍填海使得海域

18、面積減少3.8萬m2,一方面是浚深港池至5.4m。兩者疊加的作用表現為碼頭周邊水域流速總體減弱,局部略增強。由于碼頭受赤豆寮島的屏蔽作用,波浪輸沙的效果較弱,因此主要考慮潮流作用。其中變化最大處為漲潮時碼頭西南側流速減弱0.03m/s,而落潮影響較小。動力增強位置為碼頭西北側,流速增大0.01m/s。對于南北斷面流量而言,變化值在減小0.2%0.64%之間。可見,由于工程范圍較小,且填海區域主要為原有港灣內凹處,其對南北向漲落潮流影響較小,整體水動力場變化不明顯,對企水港內原有的沖淤平衡狀態影響也較小。但在碼頭西側航道處可能引起局部的回淤,但其量級較小。 工程實施范圍較小,對原有水動力場影響不

19、明顯,其引起的沖淤態勢變化也較弱,對企水港整體沖淤環境和趨勢沒有太大改變。 4、環境風險 根據對風險事故因素及發生機率分析,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惡劣天氣條件下發生船舶相撞而引起污染風險事故的可能性很小。 一旦發生溢油事故將對海水水質、底質、海洋生物以及漁業資源均有影響,所以必須制定嚴格的防范措施和應對對策,以降低風險事故發生的機率和控制、減少污染損失。 5、清潔生產 項目施工期間擬采用的施工設備齊全,并且所用的施工設備也較為成熟、先進,有利于減緩海上施工產生的污染。施工設備方面是能夠符合清潔生產的基本要求的;本工程各部分的施工方案都經過了仔細比選,盡量采用了對環境影響較小的施工工藝,碼頭的面板

20、、縱梁、橫梁為預制構件,現場工作量小,對海洋環境影響小。樁帽、節點、護輪坎和磨耗層等為現澆,施工速度快,施工經驗成熟,對環境也不會帶來不利影響。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施工工藝均符合清潔生產的要求。 6、環保措施污染控制措施 (1)在各項工程施工中,應采用產生懸浮物較少的作業船只,減少挖掘作業對底質的攪動強度和范圍,有效控制懸浮泥沙產生的污染; (2)在魚類產卵期(3月5月)應盡量降低各項工程施工強度,應根據該海域魚類生長及產卵習性,安排施工時間; (3)加強對工程的管理,減少施工機械,如船舶的油污染、工程人員的生活廢物及其他可能的人為事件對該海域生態環境的污染; (4)在施工過程中需加強管理,文明施

21、工,定期對施工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確保設備長期處于正常狀態,發生故障后應及時予以修復; (5)提高防患意識,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如風暴潮、臺風及暴雨時,就提前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避免發生施工事故; (6)運營中重視設備管線的日常維護、管理,提高設備運行的完好率,杜絕管線、閥門的跑、冒、滴、漏,減少對海洋環境的污染。 生態保護措施 (1)港池疏浚作業對該海域的海洋生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建議業主與相關主管部門協商有關生態補償的措施,當地主要經濟生物的繁殖期應盡量降低疏浚與水下施工作業強度; (2)施工過程中須密切注意施工區及其周邊海域的水質變化,如發現因疏浚施工引起水質變化而對周圍海域海洋生物產生

22、不良影響,則應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時可暫停施工; (3)應主動采取增殖放流等修復措施,以促進生態環境的恢復,對受損的海洋生物資源、水產資源進行補償。 7、環境經濟損益分析 本項目的實施還可以通過改善外部環境,帶動當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關行業的全面發展,以港口資源的開發利用引領農副產品市場的發展,并將創造新的稅收增長和新的就業機會,間接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實現該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目標。 企水港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本項目可以加強企水鎮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打破落后的基礎設施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限制。xx縣區具有豐富的甘蔗、鹽業、農副產品等資源,大量的農副產品需要出口,而且工業、農業現代化建設需要大量的化肥、鋼材等,本項目可以有效實現企水鎮乃至xx縣區雜貨的進出流通,將大大縮短貨物運輸的距離與周期,節省運輸成本,有利于xx縣區以及企水鎮各產業整體協調發展。企水港多年來航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