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1歲神經運動歲神經運動20項檢查項檢查(52項簡化法)項簡化法)兒童保健科兒童保健科一.腦癱的早期診斷v腦癱是出生后1個月內發育時期非進行性中v樞性運動障礙。v 表現為:v1。運動發育落后;v2。肌張力和姿勢異常;v3。主動運動減少和/或出現異常運動;v4。反射異常。v 可伴有智力低下、驚厥、行為異常或感知v覺障礙等,除外進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樞性v癱瘓及正常小兒一過性的發育延遲。v腦癱的運動功能異常沒有定量標準,無早期能v確診的征象、影像學或實驗室試驗。v*腦癱診斷只是按某時期的行為和發育為依據。v*腦癱有病變靜止性和發展動態變化的雙重特征。v*運動異常在嬰兒期出現較晚。v*腦癱早期干預更有效
2、,兒科醫生需熟悉兒童神經運v動和智能發育規律, 盡早認識發育異常,并有效的糾正v神經系統的各種缺陷。發育診斷方法v1.發育歷史v 2.發育育性體格檢查v 3. 發育性神經檢查v 4. 發育篩查v 5 . 實驗室評價v 6. 診斷 1)發育延遲,2) 腦癱1.發育歷史v1)主訴v 2)家庭及遺傳史 (1) 妊娠;(2)臨產/分娩;v(3) 圍產/新生兒。v 3)發育指標 微笑、俯臥抬頭、手抓握、v坐、爬和站立等v 4) 其他發育特征 社會交往、生活自理和情緒v 5) 既往史 特別是驚厥和行為異常等2.發育性體格檢查:v頭圍v異常體征v對環境反應v各感覺器官功能活動情況v行為特點。3. 發育性神經
3、檢查-1v1) 一般性觀察v2) 一般運動(GMs)質量 GMs有兩種類型:v(1)扭動運動(Writhing Movement) 從孕9周v至生后第8周v(2)不安定運動(Fidgety Movement) 足月后v69周開始到生后20周v GMs質量的改變是腦功能障礙的可靠指針。v 預測2歲預后有很高的敏感性(94.5%)和v特異性(82100%)。3.發育性神經檢查- 2v3) 肌張力v4) 運動行為型v(1) 原始運動型 即原始反射v(2) 姿勢運動型 即姿勢反射v5) 感覺:觸摸、疼痛v6)顱神經v7)小腦功能v8) 張力障礙v9) 運動征象 上神經元 下神經元4. 發育篩查vNBN
4、Av 01歲神經運動 檢查方法v CDCC等5 . 實驗室評價v有選擇性的檢查v血尿常規、血清鉛、vTORCH 篩查、甲狀腺功能、vPKU、v尿液氨基酸篩查、vCT、MRI 等,v有抽風者做EEG.6. 診斷1.發育延遲v當發現有懷疑指標,但不能確診為腦癱者,最v好告知父母孩子有發育延遲,使家長在思想上加v以重視。這個初步診斷為進一步處理打下基礎。v(1)告知家長要定期來門診,以便監察變化, 建v議進一步的診斷和實驗室檢查。v(2)指導家長如何照看發育落后的孩子。v(3)開始干預,指導家長如何促進嬰兒神經系統v正常發育, 糾正和克服發育落后的征象。診斷2.腦癱v必須強調腦癱確診應在1歲以后。v
5、 早期可以做出可能是腦癱的診斷的依據:v(1)有窒息和早產等高危因素。v(2) 34個月內有GMs肯定異常,v(3) 肌張力不正常,v(4) 原始反射延遲消失,姿勢反應出現延遲或v不完全。v 當孩子成長才能做出腦癱特殊類型、受累的程v度和范圍的診斷。二腦癱早期干預治療v(一)早期干預計劃v(二)早期治療的指導思想(一)早期干預計劃(1)v早期干預非常必要,理由如下:v1.腦癱征象一般出現較晚,早期需要進行系統觀察和評估,v才能逐漸明確診斷。v2. 兒童的運動發育和認知、語言、行為和情緒發育是相輔相v成和有著密切的聯系, 早期干預應是全面的良好育兒刺激v以促進嬰兒全面發育。v3. 嬰兒期是大腦生
6、長發育最快的時期,可塑性最強,干預治v療愈早效果愈好,使腦損傷得到康復或至少減輕傷殘。(一)早期干預計劃(2)v因此早期干預計劃已經從個別的系統的治療形式轉移到早v期干預的廣泛計劃,結合早期教育進行運動、認知、情緒、v社會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等全面指導。v 早期干預計劃在美國和整個西方世界內增長著。有些是v以家庭為基礎,另一些是治療師和教育專家組成的中心為v基礎。v 1997年,美國已提供全部50個州3歲以前早期干預計劃。v 早期干預計劃提供最早形式的早期教育,并給家長主動v參與的大量機會,將治療計劃結合進總的早期教育中,大v大促進兒童的早期學習和社會成熟。v腦癱是一種運動性傷殘,嬰兒期腦癱癥狀
7、的發展是動v態的過程。這和01歲嬰兒神經運動發育順序和規律有關。v通過系統的神經運動檢查方法,可以及早發現運動落后、反v射、肌張力和姿勢異常。結合圍產期歷史、全面體格和智力v檢查,可早期作出腦癱的診斷。腦癱康復越早越好,甚至在v發展為典型腦癱癥狀以前進行功能訓練,對于減少或減輕腦v癱的發生,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0-1歲神經運動檢查20項(52項簡化法)v01歲神經運動檢查和腦癱診斷主要根據法國Amil-vTison的方法結合我們近10余年來應用的經驗,適當修改制v定的。此方法共有52項,是比較全面實用有效的測查方法,v但是作為臨床應用不夠簡便,通過我們的實踐,並參考vAmil-Tison和
8、Julie Gosselin(2001)的資料,制定20項v簡化檢查方法。v01歲神經運動20項檢查包括視聽反應、運動發育、v主動和被動肌張力、反射以及姿勢等。既簡單又較全面,便v于操作,能敏感地發現早期腦癱的跡象。早產兒檢查按糾正v年齡判斷,因此,本檢查按同樣標準評估足月兒和早產兒。v所有檢查項目以表格形式記錄,正常,記在白格內;異v常,記在暗格內。記錄時只要打“”在格內。記錄簡單、v全面、明確和節省時間,便于兒科醫生和婦幼保健醫生應用。v通過系統觀察,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嬰兒神經運動發育過程,v從而作出客觀準確的判斷。并可作為異常兒早期干預效果的v指標。v以下為20項檢查方法和判斷標準1、視
9、覺追蹤紅球v測試方法:嬰兒仰臥頭在正中位,用直徑10cm紅球,在距小兒眼前v20cm處輕輕晃動引起小兒注意。然后慢慢向左、右弧形移動,觀察小兒眼球和頭部跟隨紅球移動情況。v正常:1個月小兒眼球能追視,但頭可能不轉動;2個月眼和頭轉動左、右可達各45度;34個月追視左、右各90度,即轉動180度。v異常:不能注視或追視、轉頭范圍小。2、視覺追蹤說話的人臉v測試方法:嬰兒仰臥頭在正中位,檢查者和小兒面對面,距v離20cm,發出柔和的聲音,吸引小兒注視,然后檢查者分別向左、右移動頭部,v觀察小兒眼球和頭部跟隨人臉轉動情況。v判斷正常和異常標準同視覺追蹤紅球。3、聽覺反應v測試方法:嬰兒仰臥頭在正中位
10、,用內裝20粒干玉米豆的硬塑料盒(搖v動時可發出“格格”聲)在小兒視線外,距左、右耳7-8cm處連續揺動發聲,觀察小兒反應。v正常:13個月小兒聽聲音有反應(如瞬目、皺眉、轉頭),4個月小兒頭能轉向聲源。v異常:對聲音無反應、轉頭范圍小。判斷正常和異常標準同視覺追蹤紅球。4、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ATNR)v測試方法:嬰兒仰臥位,頭轉向一側,表現射劍v樣姿態,即面向的上肢伸直,枕部(背向)的上肢屈曲。下肢的位置正好相反,即面向側上肢伸直,下肢屈曲,背向側上肢屈曲,下肢卻伸直。因此不對稱張力頸反射包括上下肢,無論上肢或下肢表現均考慮為陽性。此反射頭四個月可觀察到,5個月后不應存在。v正常:14個
11、月:可有,也可無。v異常:5個月后存在。5、持續手握拳v測試方法:新生兒的手通常是握拳,當安靜休息時,經常張開和握拳。v2個月后大部分時間手張開,如拇指內收屈曲橫過手掌并緊掐拳內,就應特別注意.v正常:12個月可有握拳。v異常:3個月持續手握拳,4個月無握拳。拇指內收屈曲橫過手掌并緊掐拳內。6、拉坐姿勢和頭豎立v嬰兒仰臥頭在正中位,檢查者扶持小兒兩側前臂慢慢拉起小兒到45度,觀察抬頭情況,再拉到坐位觀察小兒豎頭情況。v正常:1個月小兒拉起時頭后垂,坐位時頭能豎立5秒;23個月頭輕微后垂,可豎頭15秒以上;4個月小兒拉起時頭和軀干直線抬起, 豎頭穩, 可左右轉頭看.v異常: 1個月小兒不能豎頭;
12、24個月小兒拉起時頭背屈, 不能豎頭.拉坐姿勢和頭豎立7、俯臥位抬頭和手支撐v測試方法:小兒俯臥位, 在頭前方用玩具逗引, 觀察小兒抬頭和手支撐情況.v正常: 1個月小兒頭轉向一側;2個月小兒能抬頭片刻, 下巴離床;3個月小兒抬頭超過45度, 肘支撐;4個月小兒抬頭90度, 手支撐, 能左右轉頭。v異常: 23個月小兒不能抬頭,4個月抬頭不穩, 不能肘支撐使胸部離開床面。俯臥位抬頭和手支撐8、圍巾征v測試方法:使嬰兒頸部和頭保持在正中位以免上肢肌張力不對稱。將嬰兒手拉向對側肩部,觀察肘關節和中線關系。肘和中線關系有三種位置:(1)肘未達中線,(2)肘超過中線,(3)運動過度即臂圍頸部像圍巾,揭
13、示肩部肌肉幾乎無抵抗,為被動肌張力差的表現。表格中應記錄:(1)正常形式,(2)右側(位置,過小,過大),(3)左側同右側,(4)不對稱。圍巾征9、內收肌角v測試方法:嬰兒平臥、腿伸直,輕輕盡可能拉開雙腿,注意角度,左右腿v不對稱應注明,在表格中已表明不同月齡的內收肌角度大小,13個月4080,46月70110,79月100140,1012月130150。v表格中記錄:(1)正常形式,(2)角度(左+右),(3)過小,(4)過大,(5)右側過小,(6)左側過小。內收肌角10、腘窩角v測試方法:平臥位,骨盆不能抬起,屈曲下肢胸膝位,固定膝關節在腹部兩側,然后舉起小腿測量腘窩的角度。此檢查受胎兒在
14、宮內位置的影響。如果這些操作顯示下肢極端過度伸展持續生后頭幾個月,可能為臀位產甚至于經過外倒轉或自然倒轉后。表格也顯示不同月齡的腘窩角角度的不同,13月80100,46月90120,79月110160,1012月150170。v表格中要記錄的項目:(1)正常形式,(2)右側(包括角度大小、過小及過大),(3)左側同右側。腘窩角11、足背屈角v測試方法:檢查者扶住嬰兒腿伸直,使足背屈向小腿,用手掌壓足底,足背和小腿前側形成的角度為背側屈角,左右分開做同樣操作。操作時首先用慢的中度壓力形成最小的背側屈角,稱“慢角”,然后快的突然背屈形成“快角”,正常情況下,兩種角度是相等的。如快慢角之間差10,揭
15、示有異常加劇的伸展反射。表格中記錄:v正常: 慢角,快角均70; 2。“快-慢”10,3。左右不對稱。足背屈角12、獨坐v測試方法:嬰兒放在座位,髖部外展至90,下肢伸展,身體稍稍斜向前,用手臂支靠,可維持幾秒鐘。所觀察到兩種異常位置:(1)嬰兒可能向前倒在他的兩腿之間,軀干處于低張狀態。(2)嬰兒可以向后倒,因屈肌肌張力不足,伸肌張力過高。 獨坐30秒,5個月前嬰兒無此能力,5個月嬰兒座位時,身體前傾,手臂前面支撐。68個月可能會坐不持續,9個月嬰兒完全可獨立坐。表格記錄有或無。獨坐13、手主動抓握v測試方法:4個月嬰兒有伸手主動抓握的意識,5個月雙手各抓一個物體,6個月會兩手傳遞物品。6個
16、月不會主動抓握為異常。14、翻身v測試方法:翻身是指從仰臥翻到俯臥位,45個月時可翻身,但不持續,6個月時能翻身。表格記錄有或無。15、主動爬v測試方法:嬰兒會爬是指身體向前移動20厘米以上。79個月能爬,但不持續,10個月會爬。個別嬰兒不會爬而先會走。表格記錄有或無。16、膝反射v檢查兩側,記錄正常、無或過度。也記錄不對稱。檢查方法略。17、側面支撐反應v測試方法:為正常發育的標志。此反應通常在68月期間出現,在嬰兒能獨立坐不需要扶助時,檢查者突然猛推嬰兒的肩部使嬰兒倒向一邊。有反應時,嬰兒應伸展適當的手臂防止跌倒,應注意是否缺乏反應或不對稱。9個月不出現為異常。18、降落傘反應v測試方法:為正常發育的標志。嬰兒面向前站立,檢查者兩手放置于嬰兒腋下舉起嬰兒,然后從上將嬰兒頭先向檢查臺面猛沖,在正常防御反應下,嬰兒伸展手臂以防止跌下。這種反應在79個月出現。10個月不出現為異常。然而,有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所致運動困難的患兒延遲出現。應記錄無反應或不對稱。以上兩種手法發現不對稱,在診斷輕微偏癱中是重要的。側面支撐和降落傘反應v以下為兩項姿勢反應,采用Vojta方法中的兩項容易被嬰兒接受的項目。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除體臭精油市場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防壓袋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鋁板行業市場發展分析與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鐵路器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酒器酒具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運輸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紅棗美容食品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政策建議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移動終端設備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祛斑護膚品產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石油運輸產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音響設備維修合同
- 2025年江蘇省泰州市國有企業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小程序開發合同范本3篇
- 人工智能導論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天津大學
- 食品安全知識8
- 藥品經營許可證換證申請表
- 電氣識圖全套試題及參考答案
- 《三只松鼠公司基于近三年數據的財務探析(4200字論文)》
- 《可復制的領導力》讀書分享
- 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期末復習題
- GB/T 25085.2-2024道路車輛汽車電纜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