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制品缺陷解決方案_第1頁
塑膠制品缺陷解決方案_第2頁
塑膠制品缺陷解決方案_第3頁
塑膠制品缺陷解決方案_第4頁
塑膠制品缺陷解決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 頁,共 19 頁塑塑膠膠制制品品缺缺陷陷之之解解決決方方案案一一、 縮縮水水1.通常易縮水的原料都屬于結晶性的,如尼龍、百折膠等等。各各種種塑塑料料的的縮縮水水率率:英英文文名名稱稱塑塑膠膠原原料料縮縮 水水率率GPPS普通級苯乙烯,硬膠0.4HPPS不碎級苯乙烯,碎硬膠0.4SANAS膠0.2ANS 聚丙烯膠,丁二烯,苯乙烯0.6LDPE低密度聚乙烯,軟膠1.5-5HDPE高密度聚乙烯,軟膠36927PP 聚丙烯,百折膠1-4.7PPOPPO膠0.6PA6尼龍61PA66尼龍660.8-1.5聚縮醛,寶鋼,特靈2CAB酸性膠,酸醋纖維0.5PETPET膠2.25PBTPBT膠1.5-

2、2.0PC聚碳酸酯,防彈膠0.6PMMA亞克力0.5PVC硬硬PVC0.1-0.5PVC軟軟PVC1-5PUPU膠,烏拉坦膠0.1-3EVAEVA膠1PSF聚0.72、射出技術 在射出技術控制方面,出現縮水的情況有:壓力不足,射出速度太慢,澆口太小或澆道太長等等。所以在使用射出機時,必須注意成型條件及保壓是否足夠,以防造成縮水問題。第 2 頁,共 19 頁3、模具及產品設計方面 模具的流道設計及冷卻裝置,對成品之影響亦很大,由于塑料之傳熱能力較低,故距離模壁越遠越厚,則其凝固及冷卻較慢,應有足夠的填滿模腔,使射出機的螺桿在射出或保壓時,塑料不會倒流而減低壓力。另一方面水口亦不能冷凝太快,以免半

3、固塑料阻塞流道造成壓力下降,引致成品縮水。不同的模流過程有不同的收縮率,熔膠筒的溫度控制得宜,可防止塑件過熱,延長周期,可確保制品有充份時間冷卻。縮縮水水可可能能發發生生之之原原因因及及處處理理方方法法:故故障障原原因因處處理理方方法法模具進膠不足增加入料熔膠量不足適量入料,適度調高背壓射出壓力太低增加熔膠計量行程保持壓力不夠提高射壓射出時間太短增長射出時間射出速度太慢增加射速澆口不對稱調整模具入口大小或位置射料嘴阻塞拆除清理料溫過高降低料溫模溫不當調整適當之溫度冷卻時間不夠酌延冷卻時間排氣不良在縮水處設排氣孔料管過大更換較小規格料管螺桿止逆環磨損拆除檢修塑品厚薄不均增加射壓第 3 頁,共 1

4、9 頁二二、 成成品品粘粘模模( (脫脫模模困困難難) ) 在射出成型時,成品會有粘模發生。首先要考慮射出壓力或保壓壓力是否過高,射出壓力太大會造成成品過度飽和,使塑料充填入其他的空隙中,致使成品卡在模穴里脫模困難,在取出時容易有粘模發生。而當料管溫度過高時,通常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是溫度過高使塑料受熱面分解變質,失去它原有之特性;并在脫模過程中出現破碎或斷裂,造成粘模。二是膠料充填入模穴后不易冷卻,需加長周期時間,殊不合經濟效益,所以需適度依膠料之特性調節其運作溫度。至于模具方面問題,假如進料口不平衡,會使成品冷卻的速不一致。所以成品在脫模時易粘模現象,這時就要在模具上作改進的措施。成成品品粘

5、粘模模可可能能發發生生的的原原困困及及處處理理對對策策故故障障原原因因處處理理方方法法填料過飽降低射出劑量,時間及速度射出壓力或料筒溫度過高降低射出壓力或料筒溫度保壓時間太久減少射出時間射出速度太快降低射出速度進料不均使部份過飽變更溢口大小或位置冷卻時間不足增加冷卻時間模具溫度過高或過低調整模溫及兩側相對溫度模具內有脫模倒角(undercut)修模具除去倒角多穴模進料口不平衡,或單穴模各進料口不平衡限制塑料的流程,盡可能接近上流道深筒件脫模排氣設計不良提供充份的逸氣道 螺桿前進時間太長減少螺桿直前進時間模心錯位調整模心,并使用退拔角鎖緊之模具表面過于粗糙拋光模穴表面第 4 頁,共 19 頁三三

6、、 澆澆道道粘粘模模( (脫脫模模困困難難) )故故障障原原困困處處理理方方法法澆道過大修改模具澆道冷卻不夠延長冷卻時間或降低料管溫度澆道脫模角不夠修改模具增加角度澆道凹弧與射嘴之配合不正重新調整與配合澆道內表面不光或有脫模倒角檢 修模具澆道外孔有損壞檢修模具無澆道抓鎖加設抓鎖四四、 成成品品內內有有氣氣孔孔故故障障原原困困處處理理方方法法材料中有水氣成型以前將材料確實烘干,避免在成型以前發生過度的溫度變化射料不足檢查溫度射出壓力及射出時間是否不夠填料量不足以防止過度之縮水成品斷面,肋或柱過厚變更成品設計或溢口位置射出壓力太低提高出壓力射出時間不足增加射出時間澆道溢口太小加大澆道及入口射出速度

7、太快調慢射 出速度原料溫度過高以致分解降低原料溫度冷卻太長減少模內冷卻時間,使用水浴冷卻水冷卻過急減短水浴時間或提出水浴溫度背壓不夠提高背壓模具溫度不平均調整模具溫度料管溫度不當降低射嘴及前段溫度,提高后段溫度第 5 頁,共 19 頁五五、 成成品品變變形形 塑品出現翹曲的原因很多,例如:出模太快,模溫過高,模溫不均及流道系統不對稱等。其中兩種最大的可能性為:(一)、塑件厚薄不均或轉角不夠圓滑,因而不能平均冷卻收縮,導致翹曲變形。(二)、有些平板型塑件,為了表面美觀,流道澆口得設在澆口邊角上,一面射膠時,熔融塑料只能由一端高速射入模腔內,因此被凝固于模腔內的塑膠份子,均被拉直往同一方向之排列狀

8、態(稱為取向)此時塑件之內壓力很大,脫模時這些分子,又被拉回原來的狀態,因而產生變形。 為了使熔融塑料能順利充填模腔,具設計要盡量避免以下各點:(1) 同一塑件中厚薄相差太大。(2) 存有過度銳角。(3) 緩沖區過短,使厚薄轉變相差懸殊。 從澆口分析,模具的設計要保證塑料能順利進入模腔,故分流道要避免采用直角轉變形式,轉彎點比較適合采用弧形過度區,因此短面粗的分流道最理想,有助于減少流體阻力及流體取向現象。但要考慮的問題是過大的澆口會增加流道廢料,亦影響塑件的外觀。 另外為了避免塑料充填時緊密程度不同,導致脫模因難而引起變形,分流道的截面形狀大小就要依射膠量及產品形狀而改變,產品較難成型的部份

9、分流道加粗后,主流道也應相對加大,使主流道截面積等于引流道截面積總和。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其一是塑件頂出裝置的形式。如果頂針設備太少,容易造成變形及翹曲現象,但頂針數量過多,會令部份成品不夠美觀,此時應考慮采推板方式,其二是模腔冷卻流道的設計,應讓塑件整體能均勻收縮,提高產品素質。 成成品品容容易易產產生生變變形形的的因因素素:故故障障原原因因處處理理方方法法成品頂出時尚未冷卻降低模具溫度延長冷卻時間降低原料溫度成品形狀及厚度不對稱脫模后以定形架固定變更成形設計填料過多減少射出壓力、速度、時間及劑量幾個溢口進料不平均更改溢口頂出系統不平衡改善頂出系統第 6 頁,共 19 頁模具

10、溫度不均調整模具溫度近溢口部分之原料太松太緊增加或減少射 出時間六六、 銀銀紋紋、氣氣痕痕 射紋的形成一般是由于注射起動過快,使模腔前段的空氣無法被膠料融體壓迫排出,空氣混合在膠料內,使得制品表面光澤及顏色不均,便是所謂的射紋。射紋不但影響外觀,且令成品之機械強度降低許多,所以為避免發生這種缺陷,必須找出原因并予改善。 射紋的形成,既然是由于融體塑料中含有氣體,那么控討這此氣體的主要來源分別為:1、塑料本身含有水份或油劑: 由于塑料在制造過程曝露于空氣中,吸入水氣或油劑,或者在混料進,摻入了些錯誤的比例成分,使這些揮發性物質在熔膠時,受高熱面產生氣體。2、原料受熱分解: 如果熔膠筒的溫度,背壓

11、及熔膠速度調得太高,或成周期太長,則對熱較敏感的塑料如PVC,寶鋼及PC等,容易因高溫受熱分解產生氣體。3、空氣 塑料顆粒與顆粒之間均含有空氣,如果交筒在近料斗處的溫度調得很高,使塑料粒的表面在未壓縮完全使熔化面粘在一起,則塑料粒之間空氣便不能完全排除出來。 所以把塑料烘干,并采用適當的熔膠溫度及速度,再配合適當的背壓,才能得到理想的塑制品。此外,模具設計亦是很重要的一環,通常道很大面注口很小的工模,氣體進入模腔內的機會會減少很多,而排氣系統設計適當,則射紋產生的機會亦會降低。 在射出成型技術上,有一種方法來防止射紋之產生,使模具的構造中有加壓設備,和一個壓縮空氣入氣孔。鎖模后,則壓縮空氣進入

12、模具中,使模內氣壓增高,當熔融塑料進入這高壓模具進,模具的氣孔在此時開始排氣,使模腔內保持一定壓力,增架模內嚓氣壓力,確能避免射紋發生的機會。舉例說:通的射出方法在處理ABS含量0.1%時,便會出現射紋;而逐漸增加模內的氣壓,則可處理含水量較高的ABS,亦不會出現射紋。故故障障原原因因處處理理方方法法料管溫度太高降低溫度射 出速度太快減慢射出速度原料中含有水份原料徹底烘干模具溫度太低提高模溫澆口太小增大澆口大小料管內有空氣降低料管后段溫度.提高壓力原料粒粗細不均使用料狀均勻之原料原料中其他添加物混合不均徹底混合均勻第 7 頁,共 19 頁染料等之分解用耐溫較高之代替品七七、 毛毛邊邊、彼彼鋒鋒

13、 毛邊(俗稱彼峰)是一種很常遇到的注塑問題,當塑料在模腔內的壓力太大,其所產生的分模力大過鎖模力,因而迫開工模,使塑料走出來并在塑件表層形成彼峰。但是引致此現象的因素可能有很多種。例如:塑料方面的問題,或是射出機有損壞,或是調校不適當,以至工模本身也有可能。一般來說,與溫度、壓力及操作時序有關,因此要找出其解決方法也不容易。由于塑料的粘度會影響其流動速度及壓力損耗,因此粘度太高或是太低都可以引致毛邊。如果塑料的粘度太低,則其流動性高,便很容易流入工模含模面之間的微小空隙,增大分模力,直至出現彼鋒。尼龍便是一個典型例子。所以在模塑尼龍時便需要較大的鎖模力,在另一方面如果塑料的粘度太高,則其流動阻

14、力便很大,因而產生大的背壓,使模腔內的塑料的平均壓力提高,同樣會引致毛邊。一般來說,塑料溫度對粘度的影響最大,而壓力及剪切率也對粘度有影響。如果將塑料的溫度升高,則其粘度便下降,而將其溫度調低,其粘度便增大。 塑料方面的另一種問題,就是其干燥狀況及是否昆有雜物,有些塑料。例如尼龍及ABS,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可以侵透塑料表面直接與塑料分子接合,因而影響塑料的性能。至于聚碳酸酯,雖然沒有吸水性,但其性能也對其表面水分敏感,所以在模塑時,很多塑料都必須預先加以焙干,才能正確地控制其性能。如果在塑料內混入雜物,或是混合不同種類的塑料,則當然更難預測塑料的性能變化。 塑料在模腔內的壓力,會隨著模腔的充填

15、而改變。在模腔未曾填滿之前,熔體前端之壓力差不多等于零,而在注口之壓力則比模腔內其他位置的壓力都高,但當模腔填滿時,塑料流動時的壓力損耗就不再存在,整個模腔內的壓力都變成同一靜壓,因而要把工模迫開的力量便會大增,引致毛邊之產生。為了避免此種情況之出現,在模腔一旦填滿,注壓力便必須立即調整至較低的保壓壓力,除了正確調校射出機之壓力控制系統外,另一種輔助方式就是先把注射速度降低。這樣一來,熔體前端之塑料便有時間冷卻及局部固化,因而避免了毛邊的產生。由于注射速度太慢會拖慢生產,最好的注射速度調校方法就是分段調校,以保證在注射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不會太慢。由于注射速度太快會加大壓力損耗,提高模腔內塑料的平

16、均壓力,所以注射速度的調整也必須配合所采用的鎖模力。不然的話,毛邊也可能產生。 如果是射出機的機械結構方面有問題,則其復雜性便較大,要找問題的成因也較困難。例如模板之間的平等度有偏差,或是模板拉桿的受力分布不均勻,也會引起工模間的鎖模力不平衡,以致塑件在鎖模力較弱的位置出現彼鋒。在另一方面,如果螺桿或熔膠筒的磨損較大,則熔體便可能在螺紋外徑與熔膠筒之間滑行及逆流,因而出現壓力切換位置點的不正確,造成局部的毛邊及射膠不足情況。 除了上述各種因素之外,如果工模方面出現了問題,也會產生毛邊。例如工模用久了,有些位置有了磨損,便容易有毛邊的現象。甚至一些小毛病,如排孔阻塞,也會引起模腔壓力升高,而壓力

17、太高便會有毛邊。在一些多腔工模,第 8 頁,共 19 頁如果流道設計欠缺平衡,則塑料的流動便不對稱,為了避免個別模腔射膠不足,另外一些模腔便可能會有毛邊。有有關關問問題題基基本本因因素素檢檢驗驗項項目目及及解解決決方方法法濕度太高檢查干燥器,塑料儲藏及運送塑料受到污染檢查塑料及任何雜質,找出污染來源操作不當根據塑料供應商的資料,查驗射出機的設定操作條件鎖模力太低檢查設定值及作調校注射壓力太高檢查設定值及作調校保壓壓力太高檢查設定值及作調校注射壓力轉換太遲檢查轉換壓力位置,重新調校提早轉換注射速度太快檢查及調校流量控制閥溫度太高檢查電熱系統及螺桿轉速射出機溫度太低檢查電熱系統及螺桿轉速模板不平均

18、重新調正模板剛性不夠檢查鎖模力及調校螺桿磨損檢查及更換排氣孔阻塞檢查及清理工模磨損檢查使用次數及鎖模力,修理或更換澆道及流道尺寸不適當檢驗使用尺寸是否適當及位置是否正確工模分模線不配合檢查工模相對位置是否偏移,重新調校塑料粘 度太高檢查塑料粘度及射出機的操作條件注射壓力太高降低壓力注射 速度太快調校流量控制或將溫度升高注射速度太慢提高速度鎖模力太低檢查鎖模力及計算正確數值工模溫度太低檢查電熱系統及修理止回閥磨損檢查及修理或更換螺桿或熔膠筒 磨損檢查射出機之操作條件及修理更換射出機鎖模力不均勻檢查拉桿受力情況模板不平行檢查及調正流道不平衡檢查設計及修改工模相對偏移檢查塑件壁厚及調正第 9 頁,共

19、 19 頁工模工模加熱不均勻檢查電熱系統及修理八八、 成成品品短短射射 充填不足(short shot)是熔融的材料未完全流遍成形空間的各角落之現象。 充真不足的原因有成形條件設定不適當,模具的設計,制作不完備,成形品的肉厚太薄等所致。成形條件的對策是增高材料溫度(加熱缸溫度)模具溫度,增大射出壓力,射出速度及提高材料的流動性。模具方面可增大注道或流道尺寸,或者再檢討澆口位置、大小、數目等使熔融材料容易流動。為了使成形間內的氣體順利疏散,可有適當位置設置排氣孔。故故障障原原因因處處理理方方法法射出壓力不足 提高射出壓力料管溫度太低提高料管溫度射出速度太快增快射 出速度漏斗阻塞拆除清理澆口位置不

20、當調整更改流道太小加大流道模具溫度太低調模溫成形空間內之氣體未能順利排出恰當位置加適度之排氣孔成形品部肉厚不均或太薄潤滑劑不足酌加潤滑劑熔膠量不夠增多計量行程射 出時間太短增長射出時間射嘴阻塞拆 除清理澆道或溢口太小加大澆道或溢口螺桿止逆環(過膠圈)磨損拆除檢查修理更換進膠不平均重對模具溢口位置或適當使用背壓模具溫度不勻重調模具水管第 10 頁,共 19 頁九九、結結合合線線 結合線是熔融材料二道或二道以上合流的部份所形成的細線。結合線發生的原因如下所示。1、成形品形狀(模具構造)所致材料的流動方式。2、熔融材料合流處卷入空氣,揮發物或離形劑等異物。結合線是流動的材料前端部合流時,此部份的材料

21、溫度特別低所致,即合流部未能充分熔合所致。成形品的窗,孔部周邊難免會造成材料合流,而產生結合線。但材料的流動性特別良好時,可使結合線幾乎看不見,同時高材料溫度,增高模具溫度,亦可使結合線之程度減至最小。 改變澆口的位置,數目,將發生結合線的位置移往他處,或在熔合部設置排氣孔,迅速疏散此部分的空氣及揮發物,或在熔合部附近設材料溢流池,將結合線移至溢流池,事后再將其切除等皆是有效的鼾對策。 結合線不僅有礙成形品之外觀,同時也不利于成形品強度,不含玻璃纖維等填充料的非強化塑膠之結合線部強度與其他部位相差無幾,但玻璃纖維強化塑膠的玻璃纖維在熔合部不融著,此部份的強度常低很多。故故障障原原因因處處理理方

22、方法法射出壓力不足提高射出壓力射出速度太低增加射 出速度澆口及流道太小調整模具入口尺寸或改變位置澆口位置不適當調整模具入口尺寸或改變位置模具溫度太低提高模具溫度有吸濕性材料固化過速 潤滑劑不足流動性不足原料熔融 不佳提高原料溫度提高背壓加快螺桿轉速模內空氣排除不及增開排氣孔或檢查原有排氣孔是否堵塞第 11 頁,共 19 頁原料不潔或滲有他料檢查原料脫模油太多少用脫模油盡量不用十十、 成成品品表表面面光光澤澤不不良良 成形品表面失去材料本來的光澤,形成乳白色層膜,成為模糊狀態等皆可稱為表面光澤不良。 成形品表面光澤不良,大都是由于模具表面狀態所致,模具表面的研靡不良時,成形品表面當然得不到良好的

23、光澤。但模具表面狀態良好時,增高材料溫度,模具溫度,可改良表面光澤。使用過多的離形劑或油脂性,離形劑亦是表面光澤不良的原因。同時,材料吸濕或含有揮發物及異質物混入污染亦是造成成形品表面光澤不良的原因之一。異異常常原原因因處處理理方方法法射 出壓力速度太低模具溫度太低提高模具溫度成形空間表面有水或油脂污染擦拭干凈成形空間表面打磨不充份模具打光澆口及流道太小調整模具入口尺寸噴嘴部份阻塞拆下清除不同材料混入或異物污染含 有揮發物吸濕性原料之劑 量不足增加射出壓力速度,時間及劑量十十一一、 黑黑紋紋 黑紋成形品有黑色條紋的現象,其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成形材料的熱分解所致,常見于熱安定性不良的材料。 有效防

24、止黑條發生的對策是防止加熱缸內的材料溫度過高,減慢射出速度。加熱缸內壁或螺桿,若有傷痕或缺口,則附著于此部份的材料會過熱,引起熱分解。逆流防止閥亦會因材料滯留面引起熱分解,所以粘這高的材料容易分解的材料要特別注意防止黑紋的發生。異異常常原原因因處處理理方方法法原料溫度過高,材料易分解降低料管溫度螺桿轉速太快降低螺桿轉速螺桿與料管偏心而產生非正常磨擦熱檢修機器射嘴孔過小或溫度過高重新調整孔徑或溫度第 12 頁,共 19 頁料管或機器過大更換料管機器加熱缸中有燒黑材料混料十十二二、流流紋紋 流痕是熔融材料流動的痕跡,以澆口為中心而呈現的條紋模樣。 流痕是最初流入成形空間內的材料冷卻過快,而與其后流

25、入的材料間形成界線所致,為了防止流痕,可增高材料溫度,改善材料流動性,調整射出速度。 殘留于射出成形機噴嘴前端的會合處或流道與分流道的交接處設充分的滯料部,可有效的防止流痕的發生。同時,亦可增大澆口的尺寸來防止。故故障障原原因因處處理理方方法法保壓時間太短增加保壓時間模具溫度太低提高模具溫度澆口附近溫度太低提高溫度澆口太小或位置不當加大澆口或更改位置原料熔融不佳提高原料溫度提高背壓加快螺桿轉速成品斷面厚薄相差太多變更成品設計射出壓力太高或太低調整適當射出壓力射 出速度太快或太慢調整適當射出速度原料不潔或滲有他料檢查原料第 13 頁,共 19 頁十十三三、 開開模模時時或或頂頂出出時時成成品品破

26、破裂裂 破是成形品表面產生毛發狀之裂紋,成形品有尖銳棱角時,此部份常發和不易看出的細裂紋。裂紋是成形品的致命不良現象,主要原因如下所示:1、脫模不易所致。2、過度流填所致。3、模具溫度過低所致。4、成形品構造上的缺陷所致。 若欲避免脫模不良所致的時,模具成形空間須設有充分的脫模斜度,檢討頂出銷的大小。位置,形式等,頂出時,成形品各部份的脫模阻力要均勻。 過度充填是射出成形時,施加過大的射出壓力或材料計量過多,成形品內部應力過大,脫模時造成裂紋,在此種狀態下,模具配件的變形量也增大,更難脫模,助長破裂之發生,此時, 降低射出壓力,防止過度充填。 澆口部常易殘留過大的內部應力,澆口附近易脆化,特別是直接澆口的部份,易因內部應力而破裂,例如杯狀或碗狀成形品,易以澆口為中心面發生放射狀裂紋。故障原因處理方法射出壓力過高填料過飽降低射出壓力,時間,速度及膠量加熱缸溫度太氏提高料管溫度脫模斜度不足頂出方式不當檢修模具金屬埋入件之關系模具溫度過低升高模溫澆口太小或形式不當部份脫模角不夠檢修模具有脫模倒角檢修模具成品脫膜時不能平衡脫離檢修模具脫模時模具產生真空現象開模或頂出慢 速,加進氣設備第 14 頁,共 19 頁(一)、塑件厚薄不均或轉角不夠圓滑,因而不能平均冷卻收縮,導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