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概念名詞_第1頁
高中生物概念名詞_第2頁
高中生物概念名詞_第3頁
高中生物概念名詞_第4頁
高中生物概念名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生物概念名詞001、生物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002、應激性:是生物體對外界刺激所發生的一定的反應。細胞的化學成分003、原生質:是細胞內的生命物質。構成細胞的這一小團原生質又分化為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等部分。004、結合水:與細胞內的其他物質結合的水,叫結合水。005、自由水: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的水,叫自由水。006、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失去一分子的水,這種結合方式叫脫水縮合。007、肽鍵: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那個鍵(nhco)叫做肽鍵。008、二肽: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叫

2、做二肽。009、多肽:由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叫做多肽。011、核酸:核酸最初是從細胞核中提取出來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012、脫氧核糖核酸:含有脫氧核糖的核酸,簡稱dna。013、核糖核酸:含有核糖的核酸,簡稱rna。細胞的結構和功能014、顯微結構: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中能夠觀察到的細胞結構。015、亞顯微結構:又稱超微結構。指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細胞內各種微細結構。013、細胞膜:又稱原生質膜或質膜,是細胞的原生質體分化形成,并位于其外表面的一層極薄的膜結構。017、膜蛋白:指細胞內各種膜結構中蛋白質成分。018、載體蛋白:膜結構中與物質運輸有關的

3、一種跨膜蛋白質。這種膜運輸蛋白質具有專一的結合部位,對所結合的物質具有高度選擇性,只能同專一物質結合的性類似于酶同底物的反應。當某種載體蛋白的外端表面的結合部位與專一性物質結合后,載體蛋白分子就發生構象變化,將該物質分子運轉到膜的內表面,隨之釋放到細胞質中。019、自由擴散:指o2、h2o、co2、甘油、乙醇、苯等物質從高濃度的一側通過細胞膜向低濃度一側的轉運。020、協助擴散:指某些小分子物質借助載體但不消耗能量從高濃度的一側通過細胞膜向低濃度一側的轉運。021、主動運輸:指被選擇吸收的物質借助載體消耗能量從低濃度的一側通過細胞膜向高濃度一側的轉運。022、內吞作用:(重點在于理解,參見教科

4、書必修第一冊p25)023、外排作用:(重點在于理解,參見教科書必修第一冊p25)024、細胞質:在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原生質,叫做細胞質。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活細胞,可以看到細胞質是透明的膠狀物,細胞質主要包括基質和細胞器。025、細胞質基質:細胞質內呈液態的部分是基質。026、細胞器:細胞質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種亞細胞結構的總稱。027、染色質:在細胞核中分布著一些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這些物質是由dna 和蛋白質組成的。在細胞分裂間期,這些物質成為細長的絲,交織成網狀,這些絲狀物質就是染色質。028、染色體:在細胞分裂期,細胞核內長絲狀的染色質高度螺旋化,縮短變粗,就形成了光學顯

5、微鏡下可以看見的染色體。029、真核細胞:指細胞中有成形的細胞核的細胞。030、真核生物:指由真和細胞構成的生物。031、原核細胞:指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的細胞。032、原核生物:指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033、擬核:指原核細胞中絲狀dna分子。細胞分裂034、細胞周期: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這是一個細胞周期。一個細胞周期包括兩個階段:分裂間期和分裂期。035、有絲分裂:是指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有紡錘絲和染色體出現的分裂方式。036、無絲分裂:是指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沒有紡錘絲和染色體出現的分裂方式。(實例為兩棲類動物的紅細胞分裂;原核細胞的分裂不在此列。)

6、037、分裂間期:指從細胞在一次分裂結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的時期。038、分裂期:在分裂間期結束之后,分裂完成之前的時期。039、細胞分化:指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相同細胞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040、細胞癌變:指細胞由于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完成細胞分化,而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進行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的現象。041、致癌因子:指能夠導致細胞發生癌變的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因素。042、細胞衰老:指細胞的生理和生化發生復雜變化的過程,反映在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的變化。新陳代謝概述043、新陳代謝:指生物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以及生物體內物質和能量

7、的轉變過程。044、同化作用(合成代謝):指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生物體把從外界環境中攝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并儲存能量的過程。045、異化作用(分解代謝):指生物體把組成自身的一部分物質加以分解,釋放出其中的能量,并把代謝的最終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046、酶:酶是活細胞所產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是蛋白質,少數種類是rna。047、atp:即三磷酸腺苷,是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048、高能磷酸化合物:指水解時釋放的能量在20.92kj/mol以上的磷酸化合物。049、高能磷酸鍵:指appp分子中的“”。050、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

8、碳和水合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051、光反應:指光合作用第一階段中的化學反應。在葉綠體基粒囊狀膜上將光能轉變成活躍化學能,并分解水、釋放出氧氣的過程。052、暗反應:指光合作用中第二階段的化學反應。在葉綠體基質中將二氧化碳轉變為有機物,將活躍化學能轉化成穩定化學能儲存在生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053、光合作用效率:指綠色植物在一定條件下光合作用的速度,固定能量的多少。054、光能利用率:指單位面積土地上,農作物通過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有機物中所含的能量,與這塊土地所接受的太陽能的比。055、合理密植:是指在單位面積的土地上,根據土壤的肥沃程度等情況種植適當密度的植物。水分代謝05

9、6、水分代謝:是指水分的吸收、運輸、利用和散失。057、滲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叫做滲透作用。058、吸脹作用:指淀粉、纖維素等親水性物質吸收水分的現象。059、滲透吸水:靠滲透作用吸收水分的過程,叫做滲透吸水。060、原生質層: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和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061、質壁分離:指植物細胞因為失水而發生的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的現象。062、質壁分離復原:發生質壁分離的植物細胞因為重新吸水而恢復原狀的現象。063、蒸騰作用:指植物體內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氣的形式通過葉的氣孔散失到大氣中的現象。064、合理灌溉:指根據植物的需水規律適時地、適量地灌溉,以便使植

10、物體茁壯生長,并且用最少量的水獲取最大的效益。礦質代謝065、礦質代謝:是指礦質元素的吸收、運輸和利用。066、礦質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元素。067、不可再利用元素:指ca、fe等元素,能形成難溶解的穩定化合物,只能被利用一次。068、無土栽培:指利用溶液培養法的原理把植物體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礦質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營養液來栽培植物的技術。069、合理施肥:指根據植物的需肥規律,適時地、適量地施肥,以使植物體茁壯生長,并獲得少肥高效的結果。物質代謝070、食物的消化:主要指在下滑到內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將食物中結構復雜、不溶于水的不能被吸收的大分子有機

11、物,經過消化,變成為結構簡單、溶于水的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有機物。071、營養物質的吸收:指包括水分、無機鹽等各種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的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072、脫氨基作用:是指氨基酸被分解成含氮部分(氨基)和不含氮部分的過程。073、氨基轉換作用:指氨基被轉移給其他物質從而形成新的氨基酸的過程。074、必需氨基酸:指在人和動物體的細胞內不能合成的只能從食物中獲得的氨基酸。075、非必需氨基酸:指在人和動物體的細胞內能合成的氨基酸。呼吸作用076、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氣的參與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糖類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的過程。有氧呼吸是高

12、等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077、無氧呼吸:一般是指細胞在無氧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糖類等有機物分解成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這個過程對于高等植物來說稱為無氧呼吸。078、發酵:一般是指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能量代謝079、能量代謝:包括能量的釋放、轉移和利用等變化。080、內呼吸:機體內的全部細胞從內環境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以及氧在細胞內的利用的這一過程。081、外呼吸:機體從外界環境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這一過程。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082、自養型:指綠色植物和少數種類細菌,在同化作用的過程中,利用光能,以環境中二氧化碳為碳的來源,來合成有機物,并儲存能量的代謝

13、類型。083、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細菌等生物,能夠利用環境中某些無機物氧化時所釋放的能量,以環境中二氧化碳為碳的來源,來合成有機物,并儲存能量的代謝類型。084、異氧型:生物體在同化作用的過程中,不能直接利用無機物制成有機物,只能把從外界攝取的現成的有機物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并儲存了能量,這種新陳代謝類型叫做異養型。085、需氧型(有氧呼吸型):生物體在異化作用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從外界環境中攝取氧來氧化分解自身的組成物質,以釋放能量,并排出二氧化碳,這種新陳代謝類型叫做需養型。086、厭氧型(無氧呼吸型):生物體在異化作用的過程中,在缺氧的條件下,依靠酶的作用使有機物分解,一獲得進行生命活動

14、所需的能量,這種新陳代謝類型叫做厭氧型。植物的激素調節087、向性運動:指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運動。088、頂端優勢:是指植物的頂芽有限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體液調節089、體液調節:指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二氧化碳)通過體液的傳送,對人和動物體的生命活動所進行的調節。090、激素調節:指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過體液的傳送,對人和動物體的生命活動所進行的調節。091、反饋調節:指在大腦皮層的影響下,下丘腦通過垂體,調節和控制某些內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進入血液后又反過來調節下丘腦和垂體中有關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的現象。092、協同作用:指不同激素對同一生理效應都發揮

15、作用,從而達到增強效應的結果。093、拮抗作用:指不同激素對同一生理效應發揮相反的作用。神經調節094、神經調節:指人和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生命活動所做的調節。095、反射:指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人和動物體對體內和外界環境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規律性的反應。096、反射弧:是指反射的結構基礎,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097、感受器:就是感覺神經的末梢部分。098、效應器:就是運動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體。099、非條件反射:指動物生來就有的通過遺傳而獲得的先天性反射。100、條件反射:指動物出生后在生活過程中通過訓練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101、突觸:指一個神經元

16、與另一個神經元相接觸的部位。102、突出小體:指神經元軸突末梢最后一個小枝的末端膨大呈杯狀或球狀的小體。103、高級神經中樞:指大腦皮層上的神經中樞。104、先天性行為:指動物生來就有的通過遺傳而獲得的行為(包括趨性、非條件反射、本能)。105、后天性行為:指動物出生后在生活過程中通過訓練逐漸形成的行為(包括印隨、模仿、條件反射等)。106、趨性:是指動物對環境因素刺激最簡單的定向反應。生物的生殖107、生物的生殖:指生物產生自己的后代的現象。108、無性生殖:是指不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109、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生物由一個母體分裂成兩個子體的生殖方式。11

17、0、孢子:指真菌和一些植物,產生的一種無性生殖細胞孢子。111、孢子生殖:指孢子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萌發并長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112、出芽生殖:又叫芽殖,是由母體在一定的部位生出芽體的生殖方式。芽體逐漸長大,形成與母體一樣的個體,并從母體上脫落下來,成為完整的新個體。113、營養生殖:由植物體的營養器官(根、莖、葉)產生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114、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產生合子(如受精卵),由合子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115、配子生殖:由親體產生的有性生殖細胞配子,兩兩相配成對,互相結合,成為合子,再由合子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配子生殖

18、。116、雙受精:指在植物的生殖過程中,花粉里的兩個精子,一個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另一個與兩個極核結合,形成受精的極核的現象。117、卵細胞:在進行有性生殖時,有的細胞長的大,失去鞭毛,不能游動,這種大的配子叫做卵細胞。118、精子:有的細胞能夠產生大量的小細胞,小細胞生有兩根鞭毛,能夠游動,這種小的配子叫做精子。119、卵式生殖:卵細胞與精子結合的生殖方式叫做卵式生殖。120、減數分裂:是細胞連續分裂兩次,而染色體在整個分裂過程中只復制一次的細胞分裂方式。121、同源染色體:指建樹分裂過程中,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能配對的兩條染色體。122、非同源染色體:指形

19、狀和大小一般不同,減數分裂中不能配對聯會的染色體。123、聯會:指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124、四分體:指聯會的每一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個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125、受精作用: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成為合子的過程,叫做受精作用。126、性原細胞:是指原始生殖細胞(如精原細胞、卵原細胞),是減數分裂的起點細胞。127、初級性母細胞:指性原細胞經過染色體復制后所形成的細胞(如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128、次級性母細胞:指初級性母細胞經過減數第一次分裂所形成的細胞(如次級精母細胞、次級卵母細胞)生物的發育129、生物的個體發育:指生物體從受精卵開始,經過細胞分裂、組織分化和器

20、官形成,直到發育成性成熟個體的過程。130、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包被著,種子有果皮包被著的植物,就叫做被子植物。131、胚的發育:是指受精卵發育成為胚的過程。132、胚的發育:是指受精的極核發育成為胚乳的過程。133、頂細胞:指胚珠里的受精卵第一次分裂所形成的兩個細胞中,靠近珠心的那個細胞。134、基細胞:指胚珠里的受精卵第一次分裂所形成的兩個細胞中,靠近珠孔的那個細胞。135、受精作用:指鏡子和卵細胞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136、胚胎的發育:指在動物個體發育中,從受精卵發育成為幼體的過程。137、胚后發育:是指幼體從卵膜內孵化出來或從母體生出來并發育成為性成熟的個體。138、變態發育:幼

21、體和成體差別很大,而且形成的改變又是集中在短時間內完成的,這種胚后發育叫做變態發育。139、卵裂:指受精卵早期的有絲分裂過程。140、囊胚:指卵裂進行到一定時期所形成的內部有腔的球狀胚。內部的腔叫囊胚腔。141、原腸胚:指具有外胚層、中胚層、內胚層三個胚層以及原腸腔、囊胚腔的胚。昆蟲生命活動的調節(只作為一般了解即可)000、內激素:是由昆蟲體內的內分泌器官分泌的。它對昆蟲的生長發育等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起著調節作用。000、蛻皮激素:能夠調節昆蟲的蛻皮。000、保幼激素:使昆蟲保持幼蟲的性狀、抑制成蟲性狀的出現等作用。000、腦激素:能夠促使蛻皮激素和保幼激素的分泌。000、外激素(信息激素)

22、:一般是由昆蟲體表的腺體分泌到體外的一類揮發性的化學物質。由于外激素起著在個體間傳遞化學信息的作用,因此又叫信息激素。生物的遺傳142、遺傳現象:指親代與子代之間,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常常相似的現象。143、變異現象:指親代與子代之間,子代的個體之間,總是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差異的現象。144、dna:即脫氧核糖核酸,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145、dna 的復制:是指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來合成子代dna的過程。146、堿基互補配對:就是指雙鏈dna分子中腺嘌呤a與胸腺嘧啶t配對,鳥嘌呤g與胞嘧啶c配對。147、半保留復制:就是在dna復制過程中,子代dna分子都會保留秦代dna分子的一條鏈的現象。

23、148、rna:就是核糖核酸,是某些生物的遺傳物質,在真核細胞中主要存在于細胞質,與蛋白質的合成有關。149、遺傳信息:基因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150、轉錄:是指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是在細胞核內進行的。151、翻譯:是指以信使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是在核糖體中進行的。152、中心法則:遺傳信息從dna傳遞給rna,再從rna傳遞給蛋白質的轉錄和翻譯過程,以及遺傳信息從dna傳遞給dna的復制過程。后發現,rna同樣可以反過來決定dna,為逆轉錄。153、密碼子:指信使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的堿基。154、性狀:指生物

24、體的形態特征和生理特性,是基因和環境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155、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叫做相對性狀。156、顯性性狀:在遺傳學上,把雜種f1中顯現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叫做顯性形狀。157、隱性性狀:在遺傳學上,把雜種f1中未顯現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叫做隱性形狀。158、性狀分離:在雜種后代中顯現不同性狀的現象,叫做性狀分離。159、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每個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個脫氧核苷酸。160、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叫做顯性基因。161、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叫做隱形基因。1

25、62、等位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著相對性狀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163、表現型:是指生物個體所表現出來的性狀。164、基因型:是指與表現型有關系的基因組成。165、純合體: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而成的個體。166、雜合體: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而成的個體。167、測交:讓雜種子一代與隱性類型相交,用來測定f1的基因型。168、基因的分離規律:在進行減數分裂的時候,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著配子遺傳給后代,這就是基因的分離規律。169、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在f1產生配子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

26、的非等位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這一規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170、雜交育種:是指采用雜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種間的基因重新組合,以便使不同親本的優良性狀組合到一起,從而創造出對人類有益的新品種的方法。171、性別決定:一般是指雌雄異體的生物決定性別的方式。172、性染色體:決定性別的染色體叫做性染色體。173、常染色體:與決定性別無關的染色體叫做常染色體。174、伴性遺傳: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它的遺傳方式是與性別相聯系的,這種遺傳方式叫做伴性遺傳。變   異175、基因重組:指生物體在進行有性生殖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176、基因突變:是指基因結構的

27、改變,包括dna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177、自然突變:指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基因突變。178、誘發突變(人工誘變):指在人為條件(利用物理的、化學的因素來處理生物)下產生的基因突變。179、人工誘變育種:指在人為條件下使生物產生基因突變,從中選育優良生物品種。180、染色體組:指細胞中全部的非同源染色體。生物的進化(419422僅作了解)000、古生物學:是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生物的發生、發展、分類、演化、分布等規律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或遺物化石。000、胚胎學:是研究動植物的胚胎形成和發育的科學。000、比較解剖學:是對各類脊椎動物的器官和系統進行解剖和比較

28、研究的科學。000、同源器官:是指起源相同,結構和部位相似,而形態和功能不同的器官。181、自然選擇學說:指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182、種群: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群個體。183、基因庫:指一個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184、基因頻率:指某種基因在某個種群中出現的比例。185、突變:是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統稱。186、物種: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狀態下能夠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產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個體。187、隔離:指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188、地理隔離:指分布在不同自然區域

29、的種群,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礙,使得彼此間無法相遇而不能交配。189、生殖隔離:指種群間的個體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產生出可育后代。190、二倍體:凡是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就叫二倍體。191、染色體變異:指細胞內的染色體在結構上或者數量上所發生的變化。192、多倍體:凡是體細胞中含有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就叫多倍體。193、多倍體育種:指利用人工(主要是使用秋水仙素)的方法誘導形成多倍體培育新品種。194、單倍體:是指體細胞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195、單倍體育種:指采用花藥離體培養的方法獲得單倍體植株,再經過人工誘導使染色體數目加倍,恢復到正常植株的染

30、色體數目來培育新品種的育種方法。196、花藥離體培養:指采取植物的花藥(主要是花粉),在特定的培養基上將花粉培育成單倍體植株的方法。197、單基因遺傳病:指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198、多基因遺傳病:指由多對等位基因控制的人類遺傳病。199、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指由于染色體發生異常引起的遺傳病。生物與環境的關系(440442僅作了解)000、生態學: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叫做生態學。000、生物圈:指地球表面的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中有生物生存的圈層。000、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000、種間關系:是指不同生物

31、之間的關系,包括共生、寄生、競爭、捕食等。000、互利共生: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如果分開,則雙方或者一方不能獨立生存。000、寄生:一種生物寄居在另一種生物體的體內或體表,從那里吸取營養物質來維持生活,這種現象叫做寄生。000、競爭: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爭奪資源、空間等而發生斗爭的現象,叫做競爭。000、捕食:指的是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的現象。000、保護色:動物適應棲息環境而具有的與環境色彩相似的體色。000、警戒色:某些有惡臭或毒刺的動物所具有的鮮艷色彩和斑紋。000、擬態:某些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狀或色澤斑,與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異常相似的狀態。種群和

32、生物群落200、種群密度:是指單位空間內某種群的個體數量。201、年齡組成:是指一個種群中各年齡期個體數目的比例。202、性別比例:是指雌雄個體數目在種群中所占的比例。203、出生率:是指種群中單位數量的個體在單位時間內新產生的個體數目。204、死亡率:是指種群中單位數量的個體在單位時間內死亡的個體數目。205、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群落的總和。206、生物群落的結構:是指群落中各種生物在空間上的配置情況,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等方面。生態系統207、生態系統:生物群落及其無機環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統。簡稱生態系。208、生態系統:就是在一定的空間

33、和時間內,在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而相互作用的一個自然系統。209、生產者:指自養型生物。是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210、消費者:指生態系統中直接或間接以綠色植物為食的異養型生物(主要是各種動物)。211、初級消費者:指直接以綠色植物為食的動物。212、次級消費者:指以初級消費者為食的動物。213、分解者:主要是指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能把動植物的尸體、排泄物和殘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中,在重新被綠色植物利用來制造有機物。214、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聯系,叫做食物鏈。215、

34、食物網:在一個生態系統中,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的復雜營養關系,叫做食物網。216、能量流動:指生態系統中能量沿著食物鏈或食物網向前傳遞的過程。217、物質循環:指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化學元素,不斷地進行著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回到無機環境的循環過程。218、生態平衡:生態系統發展到一定階段,它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能夠較長時間地保持著一種動態的平衡,這種平衡狀態叫做生態平衡。219、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界發生的異常變化,或者自然界本來就存在的對人類和生物有害的因素。220、人為因素:主要是指人類對自然的干擾和破壞。221、生態系統穩定性:指生態系統所具

35、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222、抵抗力穩定性:是指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并使自身的結構和功能保持原狀的能力。223、恢復力穩定性:指生態系統在遭到外界干擾因素的破壞以后恢復到原狀的能力。224、生物多樣性:是指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225、生物圈的穩態;指生物圈的結構和功能能夠長期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和免疫226、內環境:是指人體的細胞外液所構成的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227、穩態:指正常肌體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228、腎糖閾:指腎臟所能保持的最高血糖含量(160180mg

36、 / dl)。229、高血糖:臨床上把血糖含量超過130mg / dl叫高血糖。230、糖尿:指高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 / dl時,一部分糖隨尿排出的現象。231、免疫:指機體的一種特殊的保護性生理功能,可使機體免于疾病。232、非特異性免疫:是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一種天然的防御功能。233、免疫系統:指骨髓、胸腺、脾、淋巴結等免疫器官,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等免疫細胞,以及體液中的各種抗體和淋巴因子等共同組成的人提的免疫體系。234、抗原:指凡是能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映的物質。235、抗體:指機體受到抗原刺激后產生的,并且能與該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37、236、抗原決定簇:指抗原物質表面上的特殊定的化學基團。237、體液免疫:指體液中相應的抗體消滅抗原的免疫現象。238、細胞免疫:指免疫細胞消滅抗原的免予過程。239、過敏反應:是指已經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時所發生的反應。240、自身免疫病:指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對自身成分起作用發生了自身免疫反應,使自身組織和器官遭受損傷并出現了癥狀的現象。241、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者缺乏而引起的疾病遺傳與基因工程244、細胞核遺傳:指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核內遺傳物質(核基因)控制的遺傳現象。245、細胞質遺傳:指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質內遺傳物質(質基因)控制的遺傳現

38、象。246、母系遺傳:指具有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f1總是表現出母本性狀的遺傳現象。247、編碼區:指基因結構中能被轉錄成相應的mrna,進而控制蛋白質的合成,能編碼蛋白質的區段。248、非編碼區:指基因結構中不能被轉錄成相應的mrna,不能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不能編碼蛋白質的區段。249、外顯子:指真核基因編碼區中能夠編碼蛋白質的序列。250、內含子:指真核基因編碼區中不能夠編碼蛋白質的序列。251、人類基因組:是指人體dna分子所攜帶的全部遺傳信息。人的單倍體基因組由24條雙鏈dna分子組成(包括122號常染色體和x、y性染色體)。252、基因工程:就是dna拼接技術。細胞與細胞工程253、生

39、物膜:指細胞中化學組成相似,基本結構大致相同的膜結構的統稱。254、生物膜系統:指細胞內膜相細胞器所形成的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系的體系。255、細胞工程:指應用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原理和方法,通過某種工程學手段,在細胞整體水平或細胞器水平上,按照人們的醫院來改變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或獲得細胞產品的一門綜合科學技術。256、細胞的全能性:指生物體的細胞具有的使后代細胞形成完整個體的潛能。257、植物體細胞雜交:指用兩個來自不同植物的體細胞融合成一個雜種細胞,并且把雜種細胞培育成新的植物體的方法。258、愈傷組織:是一種細胞排列疏松而無規則,細胞高度液泡化的呈無行形狀態的薄壁細胞。259、脫分化:

40、是指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組織或者細胞產生愈傷組織的過程。260、再分化:指愈傷組織繼續培養,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過程。微生物與發酵工程262、微生物:指形體微小,結構簡單,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輕出的生物。263、菌落:指單個或少數細菌在固體培養基上大量繁殖時所形成的肉眼可見的、具有一定形態結構的子細胞群體。264、衣殼:就是蛋白質外殼。265、核衣殼:就是核酸、蛋白質外殼。266、囊膜:指病毒結構中由蛋白質、多糖和脂類構成的膜。267、碳源:指凡是能為微生物提供生長繁殖所需碳元素的營養物質。268、氮源:指凡是能為微生物提供所需氮元素的營養物質。269、生長因子:指微生物生長

41、繁殖所必需的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者合成能力有限的微量有機物。270、選擇培養基:指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化學物質,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長,促進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長的培養基。271、鑒別培養基:指根據微生物的代謝特點,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指示劑或者化學藥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鑒別不同種類的微生物的培養基。272、初級代謝產物:是指微生物通過代謝活動所產生的、自身生長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質。273、次級代謝產物:是指微生物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才產生的化學結構十分復雜、對該微生物無明顯生理功能,活并非是微生物生長繁殖所必需的物質。274、組成酶:指微生物細胞內一直存在的合成也只受遺傳物質控制的酶。275、誘導酶

42、:指在環境中存在某種物質的情況下才能夠合成的酶。基本概念是解題的理論基礎之一 】緒論*1、應激性:任何生物體對外界的刺激都能發生一定的反應。趨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2、反射:人和動物在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對體內和外界環境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規律性的反應。細胞的化學成分3、原生質:是細胞內的生命物質。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脂類和核酸。細胞是由原生質構成的。構成細胞的這一小團原生質又分化為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等部分。4、結合水:水在細胞中以兩種形式存在。一部分與細胞內的其他物質結合,叫結合水。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5、自由水:大部分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叫自由水。*6、縮合:氨

43、基酸分子互相結合的方式是: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失去一分子的水,這種結合方式叫縮合。*7、肽鍵: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那個鍵(nhco)叫做肽鍵。8、二肽: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9、多肽:由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叫做多肽。10、核酸:核酸最初是從細胞核中提取出來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11、脫氧核糖核酸:核酸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含有脫氧核糖的,叫做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12、核糖核酸:另一類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簡稱rna。細胞的結構和功能*13、顯微結構: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中能夠觀

44、察到的細胞結構。*14、亞顯微結構:又稱超微結構。指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細胞內各種微細結構。15、細胞膜:又稱原生質膜或質膜,是細胞的原生質體分化形成,并位于其外表面的一層極薄的膜結構。16、膜蛋白:指細胞內各種膜結構中蛋白質成分。17、載體蛋白:膜結構中與物質運輸有關的一種跨膜蛋白質。這種膜運輸蛋白質具有專一的結合部位,對所結合的物質具有高度選擇性,只能同專一物質結合的特性類似于酶同底物的反應。當某種載體蛋白的外端表面的結合部位與專一性物質結合后,載體蛋白分子就發生構象變化,將該物質分子運轉到膜的內表面,隨之釋放到細胞質中。*18、細胞質:在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原生質,叫

45、做細胞質。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活細胞,可以看到細胞質是透明的膠狀物,細胞質主要包括基質和細胞器。*19、細胞質基質:細胞質內呈液態的部分是基質。*20、細胞器:細胞質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種亞細胞結構的總稱。*21、染色質:在細胞核中分布著一些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這些物質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在細胞分裂間期,這些物質成為細長的絲,交織成網狀,這些絲狀物質就是染色質。*22、染色體:在細胞分裂期,細胞核內長絲狀的染色質高度螺旋化,縮短變粗,就形成了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見的染色體。細胞分裂*23、細胞周期: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上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這是一個細胞周期。一個

46、細胞周期包括兩個階段:分裂間期和分裂期。24、分裂間期:從細胞在上一次分裂結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間期。25、分裂期:在分裂間期結束之后,就進入分裂期。新陳代謝概述*26、新陳代謝:生物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以及生物體內物質和能量的轉變過程,叫做新陳代謝。*27、同化作用(合成代謝):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生物體把從外界環境中攝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并儲存能量,這叫做同化作用。*28、異化作用(分解代謝):生物體把組成自身的一部分物質加以分解,釋放出其中的能量,并把代謝的最終產物排出體外,這叫做異化作用。*29、酶:酶是活細胞所產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類特殊的蛋白質。

47、水分代謝*30、水分代謝:指植物對水分的吸收、運輸、利用和散失的過程。*31、滲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叫做滲透作用。32、滲透吸水:靠滲透作用吸收水分的過程,叫做滲透吸水。*33、原生質層: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和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34、質壁分離: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的現象,叫做質壁分離。*35、蒸騰作用: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通過葉的氣孔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礦質代謝*36、礦質代謝:指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運輸和利用的過程。*37、礦質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光合作用*38、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

48、,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呼吸作用*39、生物的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在細胞中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產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40、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氣的參與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糖類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的過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動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41、無氧呼吸:一般是指在無氧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細胞把糖類等有機物分解成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這個過程對于高等動植物來說稱為無氧呼吸。42、發酵:一般是指在無氧條件下

49、,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細胞把糖類等有機物分解成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如果用于微生物,習慣上稱為發酵。物質代謝*43、食物的消化:指在消化道中,將結構復雜、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機物,轉變變成為結構簡單、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機物。*44、營養物質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無機鹽等在內的各種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的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能量代謝*45、能量代謝:指生物體對能量的儲存、釋放、轉移和利用等過程。46、內呼吸:機體內的全部細胞從內環境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以及氧在細胞內的利用的生理過程。47、外呼吸:機體從外界環境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生理過程。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48、

50、自養型:生物體在同化作用的過程中,能夠直接把從外界環境攝取的無機物轉變成為自身的組成物質,并儲存了能量,這種新陳代謝類型叫做自養型。49、異養型:生物體在同化作用的過程中,不能直接利用無機物制成有機物,只能把從外界攝取的現成的有機物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并儲存了能量,這種新陳代謝類型叫做異氧型。50、需氧型(有氧呼吸型):生物體在異化作用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從外界環境中攝取氧來氧化分解自身的組成物質,以釋放能量,并排出二氧化碳,這種新陳代謝類型叫做需氧型。51、厭氧型(無氧呼吸型):生物體在異化作用的過程中,在缺氧的條件下,依靠酶的作用使有機物分解,以獲得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這種新陳代謝類型

51、叫做厭氧型。生物的生殖和發育52、生物的生殖:生物體產生自己的后代的過程,叫做生物的生殖。*53、無性生殖:是指不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54、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生物由一個母體分裂成兩個子體的生殖方式。55、孢子和孢子生殖:有的生物,身體長成以后,能夠產生一種細胞,這種細胞不經過兩兩結合,就可以直接形成新個體。這種細胞叫孢子,這種生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56、出芽生殖:又叫芽殖,是由母體在一定的部位生出芽體的生殖方式。芽體逐漸長大,形成與母體一樣的個體,并從母體上脫落下來,成為完整的新個體。*57、營養生殖:由植物體的營養器官(根、莖、葉)產生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52、。*58、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產生合子,由合子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59、配子生殖:由親體產生的有性生殖細胞配子,兩兩相配成對,互相結合,成為合子,再由合子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配子生殖。60、卵細胞:在進行有性生殖時,有的細胞長的大,失去鞭毛,不能游動,這種大的配子叫做卵細胞。61、精子:有的細胞能夠產生大量的小細胞,小細胞生有兩根鞭毛,能夠游動,這種小的配子叫做精子。62、卵式生殖:卵細胞與精子結合的生殖方式叫做卵式生殖。*63、減數分裂:是在有性生殖過程中進行的特殊的有絲分裂,分裂過程中細胞連續分裂兩次,而染色體和dna只復制一次

53、。分裂產生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和dna數目只有原始生殖細胞的一半。*64、同源染色體: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體。65、聯會: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做聯會。*66、四分體: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配對的每一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個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67、受精作用: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成為合子的過程,叫做受精作用。*68、生物的個體發育: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有絲分裂)、組織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發育成性成熟個體的過程叫做生物的個體發育。69、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包被著,種子有果皮包被著的植物,就叫做被子植物

54、。99、胚的發育:是指受精卵發育成為幼體。70、胚后發育:是指幼體從卵膜內孵化出來或從母體生出來并發育成為性成熟的個體。71、變態發育:幼體和成體差別很大,而且形態的改變又是集中在短時間內完成的,這種胚后發育叫做變態發育。生命活動的調節72植物的向性運動:指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運動。*73、植物激素:植物體的一定部位產生的對植物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的特殊微量化學物質。74、生長素的二重性:指低濃度的生長素可以促進植物生長,而高濃度的生長素則抑制植物生長,甚至殺死植物。(濃度的高、低是針對最適濃度而言)75頂端優勢:植物的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

55、。76、體液調節:指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二氧化碳)通過體液的傳送,對人和動物的生理活動進行的調節。*77、動物激素:動物體的內分泌腺產生的對動物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的特殊微量化學物質。78、反饋調節:指在大腦皮層的影響下,下丘腦通過垂體,調節和控制某些內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進入血液后,又可以反過來調節下丘腦和垂體中有關激素的合成和分泌。79、協同作用:指不同激素對同一生理效應都發揮作用,從而達到增強效應的結果。80、拮抗作用:指不同的激素對某一生理效應發揮相反的作用。*81、內激素:是由昆蟲體內的內分泌器官分泌的。它對昆蟲的生長發育等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起著調節

56、作用。*82、外激素(信息激素):一般是由昆蟲體表的腺體分泌到體外的一類揮發性的化學物質。在同種的個體間傳遞化學信息,因此又叫信息激素。遺傳與變異83、遺傳現象: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常常相似的現象。84、變異現象: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子代的不同個體之間,總是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差異的現象。遺傳是相對的,變異是絕對的,遺傳和變異在生物的進化中同等重要。*85、細胞核遺傳:細胞核遺傳指由細胞核里的遺傳物質控制的遺傳現象。86、細胞質遺傳:指由細胞質(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的遺傳物質控制的遺傳現象。細胞核遺傳遵循孟達爾的遺傳定律,細胞質遺傳不遵循。兩者的遺傳物質都是dna。*87、性狀:生物體在形態、結構、生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區別性特征。*88、dna 的復制:是指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來合成子代dna的過程。89、半保留復制:指dna 的復制過程中,子代dna分子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中的一條鏈。*90、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每個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個脫氧核苷酸。*91、遺傳信息:基因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92、轉錄:指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rna的過程。*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