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系統功能語法系統功能語法nSFL grew out of the work of JR Firth, a British linguist of the 30s, 40s, and 50s, but was mainly developed by his student MAK Halliday. He developed the theory in the early sixties (seminal paper, Halliday 1961), based in England, and moved to Australia in t
2、he Seventies, establishing the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Through his teaching there, SFL has spread to a number of institutions throughout Australia, and around the world. Australian Systemics is especially influential in areas of language education. nSFL teaching and re
3、search also continued in the UK, with main proponents including Margaret Berry, Dick Hudson (before moving on), Chris Butler, Robin Fawcett, and many others. Another branch was established in Toronto, Canada, under Michael Gregory (a British colleague of Halliday), and later Jim Benson, Michael Cumm
4、ings, and Bill Greaves. SFL teaching is now taught around the globe.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閱讀書目nBloor, T. & M. Bloor. 1995.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English: A Hallidayan Approach. London: Arnold. nThompson, G. 2004.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London: Arnold. nHalliday, M.A.K. 1
5、985/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Arnold. nEggins, S.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London: Pinter. nLock, G. 1996: Functional English Grammar: An Introduction For Second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Halliday, M.A.K. & R
6、. Hasan,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nMartin, J.R. 1992.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nMartin, J. R., C. Matthiessen & C. Painter, 1997: Working With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and New York: Arnold. nMartin, J. R. & D. Rose, 2003: Work
7、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 London: Continuum.胡壯麟等. 1989.系統功能語法概論.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胡壯麟. 2000. 功能主義縱橫談.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胡壯麟等. 2005.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張德祿等. 2005.功能語言學與外語教學.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朱永生、嚴世清. 2001.系統功能語言學多維思考.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李美霞. 2006.功能語法教程. 北京:外文出版社.n系統功能語言學包括“系統語法”和“功能語法”兩個部分,但這不是
8、兩種語法的簡單總和,而是一種完整的語言理論框架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n系統語法 (Systemic Grammar), 用來解釋語言的內在聯系;n功能語法 (Functional Grammar), 用來說明語言是社會交往的手段。 n系統功能語言學把語言看作有規律的資源,其基本原理認為語言描寫的是系統,更甚于結構。系統語法或系統語言學著重說明語言作為系統的內部底層關系,它是與意義相關聯的可供人們不斷選擇的若干子系統組成的系統網絡(system network),又稱“意義潛勢”(meaning potential)。語言作為符號的一種,在表述說話人想表達的語義時,必然要在語言的各個語義功能部分
9、進行相應的選擇。這種選擇取決于使用語言時的語境的方方面面。這種選擇在語言的不同層次都可進行。總之,內容決定形式,形式要由實體體現。n功能語法則說明語言是社會交往的工具。語言系統的形式正是人們在長期交往中為了實現各種不同的語義功能所決定的。同樣,當人們在語言系統中進行選擇時,也是根據所要實現的功能而進行的有動因的活動。由于語言構建現實,功能語法必須建立在日常形式的語言上,它是經驗的理論。表表一一:形形式式主主義義與與功功能能主主義義的的對對比比 比比較較的的方方面面 形形式式主主義義 功功能能主主義義 如何定義語言 語言是一組句子 語言是社會交流的工具 語言的主要功能 表達思想 交際 心理關聯
10、語言能力: 產生、 解釋和評價句子的能力 交際能力: 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系統及其用途 研究語言能力從邏輯上和方法上要優先于研究語言行為 研究語言系統從一開始就產生于語言運用的框架之中 語言與情景 描述句子與描述它產生的環境沒有關系 描述語言表達要為描述它們在語境中功能提供支點 語言習得 在有限的和無結構的輸入和語言資料的基礎上, 兒童能夠運用他天生的能力建構語法 在大量的和高度結構化的自然環境中的語言資料的幫助下, 兒童才能發現語言和語言運用的系統 語言共性 語言共性被認為是人類的天生特征 語言共性被認為是可以由交際目的、 語言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條件和語言運用的情景制約條件來解釋的 句法學
11、、語義學和語用學的關系 句法學自主于語義學; 語義學自主于語用學。 句法學優先于語義學; 語義學優先于語用學 語用學是包含一切的, 語義學和句法學要在這個框架中進行研究;語義學服從于語用學;句法學服從于語義學 系統功能語法的六個核心思想系統功能語法的六個核心思想1. 1. 元功能的思想元功能的思想韓禮德認為語言的性質決定人們對語言的要求,即語言所必須完成的功能。這種功能當然是千變萬化的,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但我們可以把它們歸納為若干個有限的抽象的更具概括性的功能,這就是“元功能”或“純理功能”(metafunction)。 韓禮德的元功能包括三個方面:(1)語言是對存在于主客觀世界的過程和事物的
12、反映,這是“經驗”(experiential)功能,或者說關于所說“內容”的功能。在語言中還有“邏輯”(logical)功能,即以表現為并列關系和從屬關系的線性的循環結構的形式出現。由于兩者都是建立于說話人對外部世界和內心世界的經驗,與其他功能相比較是中性的,因而可統稱為“概念”(ideational)元功能。(2)語言是社會人的有意義的活動,是做事的手段,是動作,因此它的功能之一必然是反映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或對對話輪的選擇做出規定,或是對事物的可能性和出現頻率表示自己的判斷和估測,或是反映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的社會地位和親屬關系。這個元功能就是“人際”(interpersonal)元功能。(
13、3) 實際使用中的語言基本單位不是詞或句這樣的語法單位,而是表達相對來說是完整思想的“語篇”(text)。上述兩種功能部分最后要由說話人把它們組織成語篇才能實現。這就是“語篇”(textual)元功能。語篇功能是語言與語境發生聯系,使說話人只能生成與情景相一致和相稱的語篇。The three metafunctions nideational (language construes human experience) ninterpersonal (language enacts human relationships) ntextual (language creates discourse
14、) 2. 2. 系統的思想系統的思想索緒爾:語言 vs 言語 系統的系統弗斯:系統(聚合關系)vs 結構(組合關系)葉姆斯列夫:系統 vs 過程韓禮德不同意索緒爾等吧語言單單看作一套符合的集合。在他看來,語言不是所有合乎語法的句子的集合,因而語言不能用解說這樣一個集合的規則解釋,而是用意義的有規則的源泉意義潛勢來解釋。韓禮德的系統的思想是把語言系統解釋成一種可進行語義選擇的網絡,當有關系統的每個步驟一一實現后,便可產生結構。這就是說,系統理論是在使用中演變的,離開語言使用者的實踐,它不會存在。3. 3. 層次的思想層次的思想韓禮德認為語言系統是多層次的。1)語言是有層次的,至少包括語義層、詞匯
15、語法層和音系層。2)各個層次之間存在著“體現”(realization)的關系,即對“意義”的選擇(語義層)體現于對“形式”(詞匯語法層)的選擇;對“形式”的選擇又體現于對“實體”(音系層)的選擇。用通俗的話說,“能干什么”體現于“能意味著什么”;“能意味著什么”體現于“能說什么”。3) 根據體現的觀點,又可把語言看作一個多重代碼系統,即由一個系統代入另一個系統,然后又代入另一個系統。意義 語義學代碼于 體現于措辭 詞匯語法(句法)又代碼于 又體現于語音(或文字) 音系學(字音學)4) 采用層次的概念可以使我們對語言本質的了解擴展到語言的外部。因為語義層實際上是語言系統對語境,即行為層或社會符
16、號層的體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把語義層看作一個接面,連接詞匯語法學和更高層面的符號學。理論上,體現過程有自由變異,如一個意義在語法層可以體現為若干形式,一個形式可以體現若干語義。因此,語法層出現的分化反映了語義層存在著極其精密的區別。4. 4. 功能的思想功能的思想韓禮德的功能思想屬語義分析概念。與元功能不同,這里的功能是形式化的意義潛勢的離散部分,即構成一個語義系統在語句中起具體作用的語義成分;詞匯語法中的成分或結構只是它的表達格式。如: The little girl broke her glasses at school概念功能:及物性 動作者 過程 目標 環境詞匯語法 名詞詞組 動
17、詞 名詞詞組 介詞短語除及物性系統外,語氣系統包含“語氣”和“剩余成分”等功能成分;主位系統包含“主位”和“述位”兩個功能成分;信息系統包含“已知信息”和“新信息”兩個功能成分。5. 5. 語境的思想語境的思想馬林諾夫斯基:一種語言根本上植根于說該語言的民族的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習俗。弗斯:情景語境和言語功能類型的概念可以抽象為綱要式的結構成分,從而適用于各種事件。情景語境的內部關系可描寫為:1. 參與者的有關特征:人物, 人品 (a)參與者的言語活動 (b)參與者的非言語活動2. 有關事物3. 言語活動的影響韓禮德:語言是一種那個有規律的資源,用來說明語境中的意義,而語言學是研究人們通過使用語言
18、來交流意義。把語言看作意義潛勢意味著語言不是界定完善的系統,不是所有合乎語法句子的總合。它也意味著語言是自然存在的,因而必須在語境中研究。6. 6. 近似的或蓋然率的思想近似的或蓋然率的思想韓禮德從信息理論中汲取了“近似的”(approximative)或“概率的/蓋然率的”(probabilistic)思想。語言固有的特征之一是蓋然的。 (sidewalk/pavement; colour/color; I shall go/ I will go/ Ill go)要掌握不同形式項目的使用,便要更精確地區別語義與特定情景語境的關系。(例如,盡管主動語態的近似值高,在科技論文中被動語態的出現頻率
19、會有所提高。)對一個語義項目分類時,應該按精密度(delicacy)的階,由一般趨向特殊,越分越細,對每一個選擇點的可選項給以近似的值。同樣,對相應的詞匯語法項也給以近似值。不同語域之間的差別很可能就是它們在詞匯語法層上的概率不同,而這又是受制于所要表達的不同語義的精密程度。階與范疇語法階與范疇語法n韓禮德的學術活動的從研究漢語開始的,其代表作為他的博士論文“元朝秘史”漢譯本的語言(1959)和論文“現代漢語語法范疇”(1956)。n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韓禮德把研究重點從漢語轉向英語,其最終目的是建立普通語言學的描寫模式。這項工作的研究成果體現在1969年發表的”語法理論范疇“一文,成為”
20、階與范疇語法“(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的開端。n在“階和范疇的語法”中,韓禮德認為語言組織有3 個“階” ,4個“范疇”。n3個“階”:一是“級別” ,如句子高于分句,分句高于詞組;二是“精密度” ,如“新書”比“書”意義限制較嚴,因此它的精密度比“書”高;三是“標示” ,即作為具體例證,如“書”可以標示名詞,“新書”可以標示名詞詞組。 n4個范疇:一是“單位”,如詞素、詞、詞組,分句是由小到大的單位;二是“類別”,如名詞、動詞、名詞詞組,各是一個類別;三是“結構”,如“新”加上“書”是兩個單位合為一個結構,這里有組合關系;四是“系統”,如在“新書、舊書、奇書”
21、這 3個結構中,“新、舊、奇”都可以放在“書”前, 3個形容詞成為一個“系統”,形成聚合關系。系統語法系統語法n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階和范疇的語法”中,“系統”只是范疇之一,地位并不特別重要。到了70年代,“系統”便提到中心地位,整個語法改稱為“系統語法”。n“系統”并不是一般人所謂有條理、有組織的意思,而另有其特殊涵義。韓禮德認為,整個語言體系是由許多“小系統”組成的“大系統”,其基本特點是選擇。n一個“系統”有許多可供選擇的項目,由于作出了選擇,人們才能說出話來。例如談到某個人的時候,在詞匯方面有選擇。可以在“人”前放“青年、老年、本地、外來”等等形容詞,選擇哪一個,要看這人的性質而
22、定。談到某件事的時候,在語法方面也有選擇。可以用英語陳述式、命令式或疑問式來講這件事,選擇哪一個,要看說話人的態度而定。就英語說,在一般情況下你要發出命令,就得用命令式: Open the door(開門),不能用陳述式: You open the door(你開門),否則便與敘述事實的口氣難以區別了。n在語言這個總系統下包括眾多的子系統。人稱言語角色第一人稱一般謙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尊稱一般陰性陽性中性復數單數n系統是一系列可能的選擇項,再加上入列條件(entry conditions)。n所有的系統都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系統中的選擇是互相排斥的;每個系統都是有限的,我們可以確定一個系統的限度
23、,然后說明它所包含的數目;系統中每個選項的意義取決于系統中其他選項的意義。n入列條件滿足:系統中的選擇必須屬于同一個語義場;一個系統中的選擇必須有共同的語法環境;選擇必須描寫適合系統的正確單位(clause or phrase); 各個系統之間互相提供入列條件。意義和意義潛勢意義和意義潛勢n當人們要表達一定意義時,便要在系統網絡中進行有目的的選擇。換言之,當某個項目被選定時,意味著某種要表達的語義已被選擇。在這個基礎上,選擇就是意義。 語氣n我們如果選擇“陳述”項,意味著我們要表達陳述語氣的語義。這樣,可供選擇的“陳述”、“疑問”、“祈使”以及“語氣”各項作為整體都是潛在的可供選擇的語義,這就
24、是“語義潛勢”(meaning potential)。陳述疑問祈使功能語法功能語法概念功能概念功能n經驗功能經驗功能主要通過“及物性 (transitivity) 和“語態” (voice) 得到體現的。n及物性是一個語義系統,其作用是把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分成若干種“過程”(processes),即將經驗通過語法進行范疇化,并指明與各種過程有關的“參與者”(participant)和“環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n及物性系統把人類的經驗分成六種不同的過程。(1)物質過程物質過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過程(a process of doing)。這個過
25、程本身一般由動態動詞(如build, break)來表示,“動作者”(Actor,即邏輯上的主語)和動作的“目標”(Goal,即邏輯上的直接賓語)一般由名詞(如my brother,house)或代詞(如he)來表示,如: My brother built all these houses. Actor Process Goal (2)心理過程心理過程是表示“感覺”(perception),“反應”(reaction)和“認知”(cognition)等心理活動的過程(a process of thinking)。表示感覺的動詞有see,look等;表示反應的動詞有like,please等;表示
26、認知的動詞有know,believe,convince等。心理過程一般有兩個參與者。一個是心理活動的主體即“感知者”(Senser),另一個是客體即被感知的“現象”(Phenomenon),如: I know they dont care. Senser Process Phenomenon(3)關系過程 關系過程指的是反映事物之間處于何種關系的過程(a process of being)。關系過程可以分為“歸屬”(attributive)和“識別”(identifying)兩大類。歸屬類指某個實體具有哪些屬性,或者歸于哪種類型,其公式是“a是x的一種”。這兩種關系過程各自又可以進一步分為“內
27、包式”(intensive)、“環境式”(circumstantial)和“所有式”(possessive)三種。John is a poet. The film lasted two hours.(4)行為過程行為過程指的是諸如呼吸、咳嗽、嘆息、做夢、哭笑等生理活動過程(a process of behaving)。常用的動詞有breather,cough,sigh,dream,laugh,cry,watch,listen等。 She laughed heartily. Behaver Process Circumstantial(5)言語過程言語過程是通過講話交流信息的過程(a proce
28、ss of saying)。常用的動詞有say,tell,talk,praise,boast,describe等。“講話者”(Sayer)不一定是人。I said that you should keep quiet.She asked me a lot of questions.My watch says its nine oclock.(6)存在過程存在過程是表示有某物存在的過程(a process of existing)。常用的動詞是be,此外還有exist,arise等。在每個存在過程中,都必須有一個存在物(Existent)。There is a pen on the desk.D
29、oes life exist on Mars?On the wall there hangs a picture. n語態n在功能語法中,如果說及物性是以交代各種過程及其有關的參與者和環境成分來反映語言的概念功能,語態則是以交代某一過程首先與哪一個參與者建立聯系。n韓禮德主張把語態分為“中動”(middle)和“非中動”(non-middle)兩大類,其中非中動語態又可以進一步劃為主動和被動兩種類型。n如果某個過程本身只與一個參與者有關,不涉及其他參與者,表示這個過程的小句就處于中動語態,如:The glass broke.The baby stood up.n邏輯功能邏輯功能指的是語言所具備
30、的反映兩個或兩個以上語言單位之間邏輯語義關系的功能。Halliday(1994)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研究這種功能的: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y)和邏輯語義關系(logical-semantic relation)。n相互依存分為兩種:并列關系(parataxis)和主從關系(hypotaxis)。n并列是說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言單位同等重要。這種關系既可以出現在詞復合體(word complex)中,也可以出現在小句復合體(clause complex)中。Tea or coffee?She is an intelligent and diligent girl.He is a t
31、eacher and I am a student.所謂主從,就是說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言單位在邏輯和語義上地位不同,其中一個單位比其他單位重要,是其他單位依附的對象。Mary is very clever. very cleverJohn ran away because he was scared.n邏輯語義關系語言單位之間的邏輯語義關系是多種多樣的,但韓禮德認為,這些關系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擴展(expansion)和投射(projection)。所謂擴展,指的是一個詞或一個小句在語義上對另一個詞或另一個小句進行擴充。擴充的方式有三種:詳述(elaboration),延伸(extension
32、)和增強(enhancement)。John ran away; he didnt wait. (詳述)John ran away whereas Freed stayed behind.(延伸)John ran away because he was sacred. (增強)投射指的是通過一個小句引出另一個小句的語言現象。被投射的小句可以是“話語”(locution)即某人說的話。話語可以是直接引語,如John said: “Im running away.”也可以是間接引語,如John said that he was running away.在英語中,邏輯功能最典型的表現形式是連接詞
33、(connective),不僅包括像and,but和if這樣的傳統語法所界定的連詞,還包括像however和furthermore這樣的能在邏輯語義上起連接作用的副詞。然而,盡管英語與漢語相比是一種語義上重形合的語言,但它并非必須通過連接詞才能表達邏輯關系。You jump. I jump.He was late for class this morning. The train was canceled. 人際功能人際功能語言除具有表達講話者的親身經歷和內心活動的功能外,還具有表達說話者的身份、地位、態度、動機和他對事物的推斷、判斷和評價的功能。語言的這一功能稱作“人際功能”。在交際過程中,
34、講話者可以隨時改變他的 “言語角色”,例如陳述自己的見解、提問、下命令、表達驚訝或恐懼的情感等等。 盡管語言的言語角色多種多樣,但它最基本的任務只有兩個:給予(giving) 和求取(demanding). 交際中的交流物也可分為兩類:物品和服務(goods and services); 信息(information) 。由此可以得出四種最主要的言語功能:提供(offer),命令(command),陳述(statement),提問(question)。Offer: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tea? (no standard realization) Command: M
35、ake me some tea! (typically realized by imperative) Statement: I had to make the tea myself. (typically realized by declarative) Question: Do you take sugar with your tea? What kind of tea do you prefer? (typically realized by interrogative) expected response (supporting)discretionary response (conf
36、ronting)way of respondingOfferacceptancerejectionverbal/non-verbalCommandundertakingrefusalnon-verbal/verbalStatementacknowledgementcontradictionverbal (non-verbal)QuestionanswerdisclaimerverbalnResponse to offer: Yes please / No thanks.nResponse to command: Hearer does something, or refuses to do s
37、omethingnResponse to statement: Hearer acknowledges the proposition or contradicts it (e.g. yes; mm; right / No, you didnt; Thats not true.).nResponse to question: Yes; No; I prefer herbal tea. / Why are you asking me that?n語氣成分(Mood)The dukes given away that teapot, hasnt he?Oh, has he?Yes, he has.
38、No, he hasnt!I wish he had.He hasnt, but he will.Will he?He might.n語氣包括兩個部分:(1)主語(subject),由名詞性詞組充當;(2)限定成分(finite element),屬動詞詞組的一部分。例如,在he might中,he是主語,might是限定成分。n限定成分指表達時態(如is,has)或情態(must,can)的助動詞。英語中的某些限定成分通常要與詞匯動詞相合并。n主語與限定成分關系密切,相互結合形成一個成分,成為語氣成分(Mood)。語氣成分是在小句中實現語氣的成分。n小句的其余部分稱作“剩余部分”(resid
39、ue)。n剩余部分包括三種功能成分:“謂語”(predicator)、“補語” (complement)、“附加語” (adjunct)。Mood-ResidueI amwritingThis handoutOn my PCsubjectfinitepredicatorcomplementadjunctmoodresidueSubject: nThe element about which something is predicated; the entity that the Speaker wants to make responsible for the validity of the
40、proposition being advanced in the clause. (Thompson) nthe entity in respect of which the assertion is claimed to have validity (Halliday) nThe functions of the Finite are to show: ntense (for what time in relation to that of speaking is the proposition valid?) npolarity (does the proposition have po
41、sitive or negative validity?) nmodality (to what extent is the proposition valid?) nunmarked imperatives have no Mood element (e.g. Listen to me) nimperative with Finite: Do listen! Dont listen to them. nimperative with Subject: You listen to me! n歸一性與情態n可以對命題和提議做出判斷或評價的有兩個系統:歸一性和情態。n肯定和否定的對立是在任何語言的
42、作為命題或提議的小句中得到語法化的范疇。一般來講,肯定是在形式上無標記的,否定要通過附加某個成分來體現,例如在英語中是通過附加not來體現的。n選擇肯定與選擇否定的意義是對等的,這在英語的小句中就有一定的體現,例如,英語中的否定形式常常不是單獨的一個成分,而是與限定成分融合為一體的一個成分,如can/cant, will/wont, do/dont, was/wasnt等。n攜帶肯定和否定特征是命題或者提議中的言語功能部分。所以,當我們加附加疑問成分時,其意義是:“請檢查!”,并且典型的附加疑問形式是把歸一性進行反向處理,例如:You know them, dont you? I didnt
43、hurt you, did I?Dont tell him, will you?如果附加疑問句的歸一性保持不變,它表示斷言性,而不是尋求確認。Its you, is it?They wont pay, wont they?n人際意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講話者對自己講的命題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作的判斷,或在命令中要求對方承擔的義務,或在提議中要表達的個人意愿。人際意義的這一部分是由語法的情態系統來實現的。語篇功能語篇功能n無論是概念功能還是人際功能,最終都要通過語言表現出來,因而必然受到語言本身某些特征的制約,如任何語言在實體層都要一個音一個音地、一個詞一個詞地體現出來,而且在一定語境下的表述都不
44、是互不相干的。它們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使語音和詞語產生有意義的聯系。這種有意義的表述的集合體就是“語篇”(text)。n語篇可以是一個極為簡單的表述(如: “Help!”),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需要若干句話甚至更多的話才能體現說話者根據一定語境所想表達的完整意思。在這個意義上,語篇屬于語義的范疇,它不是大于句子的句法單位,也不是段落。在語義層中,把語言成分組織成語篇的功能,叫做語篇功能。n語篇功能的體現方式:主位結構、信息結構和銜接。n主位結構主位,在功能語法中是信息的起點,是小句的開始點。The man in the wilderness (T) / said to me. (R)Slowly a
45、nd quietly (T) / he pushed the door open. (R)The Walrus and the Carpenter (T) / were talking close at hand. (R) Give that teapot away (T) / if you dont like it. (R) If you dont like that teapot (T) / give it away. (R) 當主位由一個小句表示時,它本身內部又可含有主位述位結構,如:If winter comes (T)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R)在
46、If winter comes這個成分內部, if winter (T) / comes (R)n信息結構信息結構就是已知信息與新信息相互作用而形成信息單位的結構。信息結構通常與聲調、調群、音步等概念聯系。信息單位的構成形式是:(已知信息)+ 新信息。 Who saw the play yesterday?John John saw the play yesterday. He fell into the pond. He fell into the pond. He fell into the pond.n在信息結構中,已知信息是指“你”及受話者從言語活動的上文或語境中已經知道的內容,新信息
47、是指“你”即受話者還不知道的東西。n在主位結構中,主位是“我”即講話者講話的起點、談論的題目,述位是指“我”及講話者圍繞起點、題目所要講述的內容。n已知信息/新信息以受話者為標準(hearer-oriented),而主位/述位則以講話者為標準(speaker-oriented)。n銜接n銜接和語篇一樣,是一個語義概念。他指的是語篇中語言成分之間的語義聯系,或者說是語篇中一個成分與另一個可以與之相互解釋的成分之間的關系。當語篇中一個成分的漢譯依賴于另一個成分的解釋時,便產生銜接關系。n韓禮德把銜接分為語法銜接(grammatical cohesion)和詞匯銜接(lexical cohesion
48、)兩種。n語法銜接有四種:照應(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和連接(conjunction)。n詞匯銜接也有四種:重復(repetition),同義/反義(synonymy/antonymy),上下義/局部-整體關系(hyponymy/meronymy)和搭配(collocation)。n照應照應n照應指的是語篇中一個成分作為另一個成分的參照點。Peter had a wife but couldnt keep her.Do you want to have another biscuit?n省略省略n省略指的是把語篇中的某個成分省去不提。它
49、是避免重復,突出新信息,并使語篇上下緊湊的一種語法手段。My father planned and my brother built all these houses.Do you understand? Yes. (I understand).n替代替代n所謂替代,就是用替代詞去取代某一個成分,因此替代詞只是形式,它的語義要從所替代的成分中去尋找。 Ive lost my watch. Get a new one. (one=watch) I can cook as well as she does. (does=cooks)He studied literature, but I did
50、linguistics. (did=studied) Are the Browns coming to dinner?I hope so. (=I hope they are coming)n連接連接n連接是通過連接成分體現語篇中各種邏輯關系的手段。連接成分往往是一些過渡性的(transitional)詞語,表示時間、因果、條件等邏輯上的聯系。Hell go to Sydney and then to Melbourne. She didnt know the rules. Consequently she died.In that case, we should keep silent. B
51、ut what makes you think so?零形式連接或意合連接He died three days ago. He was buried in London.n重復重復n重復指的是某個語言成分多次出現的現象。Algy met a bear. The bear was bulgy.Im always afraid of bears. I met a bear yesterday.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n同義同義/反義反義n人們在日常談話中往往不是選擇原詞重復來保持談話的進行,而是選擇近義詞達到句子相互銜接和語
52、義連貫。例如,1. A: Gorgeous weather today!B: Beautiful, isnt it?2.A: He was very strange.B: Yes, very odd.3.And if Americans lack style it is partly because they have been taught for a generation that good writing is clear writing, which is true, and that clear writing must be excellent writing, which is
53、false. (H. S. Canby: The writing of English)n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54、,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ly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the other way. n上下義上下義/局部局部整體關系整體關系The glue will get your hands dirty. Dont touch that stuff. You will need to take some tools with you. You can get a hammer
55、, a saw, and a screwdriver from most big department stores. n搭配搭配n詞匯搭配指的是詞匯共同出現的傾向性。韓禮德明確將搭配界定為組合關系,認為搭配“體現詞項在某種顯著的臨近范圍內組合關系的線性共現”。(Halliday and Hasan 1976: 75)從詞匯視角考察搭配往往要考慮其所在的語篇,搭配對語篇的連貫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詞語toys更經常與children同時出現,而不是跟women或man共現。在語篇中,圍繞既定的話題,有些詞匯往往會同時出現,而其他一些詞匯就不大可能出現或根本不出現。如下例中的smoke和pip
56、e,它們之間經常性的搭配使得不同句子間的銜接變得緊密且自然。A little fat man of BombayWas smoking one very hot day.But a bird called a snipeFlew away with his pipe,Which vexed the fat man of Bombay. n銜接的范圍并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幾個方面。銜接概念是用于解釋話語中的語義關系的。任何表達話語中的語義關系的特征都應該看作是銜接特征。隱性銜接是一種在句子級甚至更大單位上的省略現象。隱性銜接中省略的部分無法在上下文中找到,只能由聽話者或解釋者根據情境語境和文化語境推
57、測出來。A: Can you tell me the time? B: Well, the milkman has just come. (I havent got my watch with me, but I can provide you with some relevant information.) 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其他相關理論語域理論n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語境理論和語域理論是相互聯系的。韓禮德把語域看作一個意義概念,是由話語范圍/語場(field),話語基調/語旨(tenor),話語方式/語式(mode)來支配的。n語場指實際發生的事;指語言發生的環境,包括談話話題、講話者及其他參與者
58、所參加的整個活動;語旨指參與者之間的關系,包括參與者的社會地位,以及他們之間的角色關系;語式指語言交際的渠道或媒介,如說還是寫,是即興的還是有準備的,包括修辭方式。n語場的變化可產生不屬于不同學科或領域的語域(如法律英語、菜譜英語等)。這些語域之間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對概念意義的不同選擇上。在詞匯語法層上,表現在對詞匯、及物關系和語言結構等級上的邏輯關系的不同選擇上。n有關交際關系的語旨的變化可產生不同的正式程度(如正式英語、非正式英語等),以及不同的口氣和態度(如說教、幽默等)的語域。這些語域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對交際意義的不同選擇上。在詞匯語法層上,體現在對語氣、情態系統以及表達態度意義的詞匯
59、的不同選擇上。n語式的不同可長生不同渠道、媒介或修辭方式所區分的語域(如口頭英語、寫來說的英語、說為寫的英語等)。這些語域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對語篇意義的不同選擇上。在詞匯語法上,主要表現在對主位結構、信息結構和銜接的不同選擇上。語篇分析根據系統功能語法,語篇分析需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Halliday, 1983)。n1、用音標注出語調和韻律,并進行分析。n2、分析語篇中的小句和小句群,指出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n3、分析小句及小句群的主位結構。n4、比較小句與信息結構,并分析語篇的信息結構。n5、分析小句的語氣,指出主語和限定成分。n6、分析小句的及物性,指出過程的類型、參與者和情景成分的功能
60、。n7、分析語篇中的詞組和短語。n8、分析語篇的語法和詞匯銜接。n9、辨認并釋義和重新分析語法隱喻。n10、描述情景語境,及其與語篇特征的相互關系。語法隱喻“語法隱喻”(grammatical metaphor)這一概念是M.A.K. Halliday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語法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書中首次提出的。此后,國內外發表了大量與此相關的文章,內容涉及語法隱喻的性質、類型、功能、體現形式、運作機制等諸多方面。n根據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觀點,語言是一個由音系層(phonology)、詞匯語法層(lexicogrammar)和話語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法學概論試題構成及答案
- 數據可視化技術應用試題及答案
- 法學概論的綜合復習策略與試題及答案
- 法學概論適合考試的學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風險管理在公司戰略落地中的實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考軟件設計現場模擬試題及答案
- VB編程中的創新思維與試題及答案
- 企業戰略與金融投資的關系試題及答案
- 信息處理技術員必考試題及答案
- 編程競賽與算法訓練試題及答案
- 建筑垃圾清運服務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2025-2030中國前列腺癌篩查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社保知識視頻課件
- T型梁的裝焊船體加工與裝配課件
- 頂級廣告設計公司方案匯報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概述》課件
- 2025年北京市房山區九年級初三一模數學試卷(含答案)
- 五軸3D點膠機在手機中框制造中的應用技術研究
- 舞蹈老師安全培訓
- 2024年醫療改革政策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