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_第1頁
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_第2頁
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_第3頁
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特征碼標簽:特征碼*標題: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同志們:今天,市政府召開全市鄉鎮企業工作會議,目的是進一步落實市委、市政府經濟工作計劃,總結交流我市上半年鄉鎮企業工作經驗,部署下半年工作。這次會議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內容豐富,任務很重。張局長對今年上半年的鄉鎮企業工作作了全面客觀的總結回顧,對下半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確的思路。二個縣(市)的代表作了有代表性的典型發言,省企業局胡局長傳達了全國鄉鎮企業工作會議精神,并對我市鄉鎮企業工作提出了建設性的指導意見,會議開得很成功。與會同志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會議精神。大家回去以后,要結合當

2、地的實際情況加以貫徹落實,確保完成今年的各項任務。下面我就鄉鎮企業工作再強調三點意見。一、鄉鎮企業為農村奔小康作出突出貢獻1、鄉鎮企業的發展,對推動我找*到文庫114-/-一站在手,寫作無憂!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積極作用。我市農村31的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生產水平不高。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打破了農村經濟以農為本的舊觀念,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方向,表現了旺盛的生命力。從1978年到2005年的27年間,我市鄉鎮企業總產值由0.73億元發展到353.2億元,增長484倍,年平均遞增30以上,這是我市經濟史上的奇跡,對推動我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重大作用。農村經濟中以鄉鎮企業為主體

3、的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量的80以上。鄉鎮企業就業人員占農村勞動力31。職工人均純收入達到7307元,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1.39來自鄉鎮企業,鄉鎮企業為農村提供支農建農資金490萬元。鄉鎮企業實現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8.08,其中鄉鎮工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65.78。農村社會增加值的28.08來自鄉鎮企業。鄉鎮企業在農業、農村和全市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貢獻越來越大。2、鄉鎮企業的發展,對促進我市農村經濟的繁榮作用尤為突出。去年我市鄉鎮企業產值超過5億元的鄉鎮22個,比上年增加11個。超過億元的村有15個,比上年增加9個。一批經濟實力雄厚的縣(市)、鄉鎮和村的崛起,迅速改變了

4、當地面貌。凡是農村穩定、政策落實好,無一例外都是鄉鎮企業發展快的地方,它給農民帶來的實惠是有目共睹的。鄉鎮企業之所以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代表著廣大農民群眾的迫切要求和愿望,代表著農村先進的社會生產力,是農村經濟中最活躍、最富革命性的因素。它的產生和發展體現了農村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方向。實踐證明:鄉鎮企業是牽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頭戲。正如江澤民總書記1998年4月21日在考察江蘇鄉鎮企業時指出的“鄉鎮企業的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和支持農業發展,對增加農民收入和吸納富余勞動力,對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力和支持農村社會事業,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市鄉鎮企業正在農業產業化

5、、農村城鎮化和農民非農化的過程中起著龍頭、支撐和主力作用。因此,實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促進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堅持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是必然的選擇和方向。3、鄉鎮企業的發展,對加快我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我市鄉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把廣大農民從農業文明帶入工業文明,從村落文化帶入城鎮文化,并創造出自已特有的文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市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蓬勃發展,廣大鄉鎮企業干部職工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平均每年有一萬多人(次)的鄉鎮企業職工接受學歷教育或培訓,使他們的理想、道德、文化紀律及先進技術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鄉鎮企業生產經營的許多產品,極大地豐富了城鄉市場,方便了人民的生活。鄉

6、鎮企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農村的文化教育、體育衛生、民政優撫、村容改造等各項社會性事業發展的同時,鄉鎮企業在發展中,還造就了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二、三產業勞動大軍,涌現出一批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鄉鎮企業家和具有現代專業技能的員工隊伍。目前,全市已有近百名廠長(經理)被評為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優秀鄉鎮企業家和全國、省勞動模范等稱號。在我市首次評選的閩東改革開放十佳人物中,我市鄉鎮企業系統就占了一半。我市鄉鎮企業從業人員中,我們自已培養評聘的具有初級以上職稱人員就有4865人,其中中級職稱1716人,高級職稱128人。鄉鎮企業在發展生產的同時,十分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積極倡導企業精神,開展爭創“青年文明號”活動,不少企業家踴躍捐款給“希望工程”和社會公益事業。目前,我市農村、農業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如農村城市化緩慢,大量剩余勞動力沉淀在農村,農業主要靠家庭經營,規模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