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工程概況_第1頁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工程概況_第2頁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工程概況_第3頁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工程概況_第4頁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工程概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工程一、預應力分項工程概況及特點 本工程少年山、科學山、qsrc巨型斜墻三部分采用預應力砼,其中少年山(3、4、5、6、屋面)、科學山(屋面)采用有粘結預應力砼梁,qsrc巨型斜墻內預應力筋采用無粘結預應力筋。詳見設計圖紙。 本工程的預應力部分具有以下特點: 1、梁種類多:各預應力梁的跨度、截面、配筋相同的很少。 2、梁跨度大、截面大、配預應力筋多:如少年山第三層n-3ykl3(2)梁,跨度為5.4+27m,梁截面尺寸為14002000mm,配9束7j15.24有粘結鋼絞線。 3、預應力梁多方向交叉,梁柱節點處有多方向預應力波紋管通過:如少年山第四層n-4ykl1、n-4ykl

2、3、n-4ykl4三榀梁均通過j、11軸交叉點處柱。 4、部分預應力筋需在后澆帶處張拉:如qsrc巨型斜墻中的無粘結筋、少年山中的部分梁。 5、圖紙中梁內預應力筋只給出豎向定位原則、公式,未給詳細定位圖;梁內預應力筋張拉端的錨具位置及其與端部普通鋼筋的關系未給出詳圖。在圖紙說明中有通用圖,每榀梁的具體情況還需具體分析。 根據以上特點,我們采取了相應的技術措施,詳見后文。 二、材料 1、鋼材:本工程使用強度標準值為1860n/mm2(j15.24)的低松弛鋼絞線。鋼絞線應具有出廠證明書,進場時按圖紙要求進行外觀檢查并抽樣進行拉力試驗、硬度試驗、組裝件試驗,確認合格后方能使用。無粘結預應力筋的涂包

3、由鋼材生產廠家進行加工,其質量應符合相應規范、規程要求。 2、錨具:預應力筋張拉端采用夾片式錨具,固定端采用內埋式擠壓錨具。所有錨具均為一類錨具。錨具是預應力體系中重要的部件,必須嚴格要求,出廠前應按規定進行檢驗并提供質量證明書。其質量應符合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規程(jgj85-92)的要求。進場后應抽樣進行外觀檢查,并進行組裝件試驗,確認合格后方能使用。本工程設計圖紙指定采用ovm品牌的錨具。 3、端部承壓墊板:有粘結預應力體系錨墊板用ovm系列產品,無粘結預應力體系錨墊板按設計要求加工。 4、螺旋筋:螺旋筋按設計要求加工。 三、主要技術措施 根據本工程特點,在施工中需要注意問題

4、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本工程梁跨度大、截面大、配預應力筋多,而且預應力梁多方向交叉,梁柱節點處有多方向預應力波紋管通過,因此施工難度較高,施工方案、埋設波紋管、鋪設預應力筋、預應力張拉等要求都比一般預應力工程高; 2、各類鋼筋放樣要求準確,不允許出現差錯導致返工困難,甚至無法返工; 3、綁扎普通鋼筋時,應保證預應力筋與普通鋼筋的位置不發生矛盾。梁柱節點處的鋼筋更密,在綁扎柱主筋時應考慮到兩、三個方向梁中波紋管能夠通過。 我們將采用以下主要技術措施: 1、首先根據圖紙中梁內預應力筋的定位原則、公式,繪制每榀梁中預應力筋的定位圖(包括豎向、水平兩個方向的定位)。以n-4ykl4梁為例,定位圖示意圖

5、如下。豎向定位圖中的關鍵點尺寸為原圖明確,其余每隔1.0m的放線點根據公式作出,需經設計院認可。水平定位圖需根據柱筋、錨墊板排列方式等因素繪制,并經設計院認可。 2、為避免預應力孔道與普通鋼筋相互矛盾、打架,用詳圖中表示出預應力孔道與普通鋼筋的關系。尤其在梁柱節點處,繪制出各方向預應力梁的孔道位置(上圖僅表明一方向預應力梁的孔道位置),將梁、柱普通鋼筋定位,留出波紋管通過的位置; 3、用詳圖中表示各張拉端部構造,有粘結預應力筋的張拉端錨具(ovm15-5、6、7)尺寸較大,需在圖紙上標明其具體位置、與普通鋼筋的關系,避免矛盾。如圖所示。 4、繪制上述圖紙后,交設計院審查、認可,作為補充圖紙使用

6、。 四、有粘結預應力梁施工要點 本工程樓面施工的順序為:安裝梁、板模板,其中梁兩邊側模、梁端模板、部分板模先不裝,以便綁扎梁普通鋼筋及穿預應力筋;綁扎主梁鋼筋及穿預應力筋;綁扎次梁鋼筋;封梁側模、梁端模板、部分未裝板模;綁扎板筋。 (一)預應力施工工藝流程 現澆有粘結預應力砼工程的施工,是在普通鋼筋砼施工工序中,穿插預應力施工工序。具體如下圖: 搭設梁、樓板的模板(梁端部模板、側模暫不裝) 綁扎梁的普通鋼筋,梁s筋、腰筋、吊筋暫時不扎 預應力筋放線、焊固定架 預應力筋下料,制作固定端錨具 安裝波紋管 預應力筋穿束 綁扎梁的 s筋、腰筋、吊筋,封梁模板 澆筑砼(養護至設計強度) 放置端部螺旋筋、

7、安裝與固定錨墊板 預應力筋張拉 孔道灌漿 清理錨墊板、安裝錨具 搭設操作平臺 切除端部預應力筋 后澆砼封閉端部 結束 現澆有粘結預應力砼工程施工工序 (二)預應力施工要點 1、梁普通鋼筋綁扎 本工程預應力梁普通鋼筋綁扎時,除按圖紙及規范要求進行外,需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由于多數預應力梁尺寸大、配筋多,為保證預應力筋位置準確,普通鋼筋應嚴格按圖施工,留出預應力孔道的位置;(2)、為保證預應力張拉端錨墊板的位置準確,梁端部普通鋼筋的綁扎需留出足夠的空間;(3)、梁中s筋、腰筋、吊筋在預應力筋穿束完畢后再扎。 在綁扎梁普通鋼筋之前,預應力技術人員將與施工單位具體協調綁扎方法及要求;在綁扎梁普通

8、鋼筋過程中,預應力技術人員在場協調。 2、預應力筋下料及固定端制作:預應力筋是整盤供應的(盤重約2噸),需切割成工程所需長度。切割時需一足夠長的空地,本工程約為60米。 下料完畢,即對有固定端的預應力筋用ovm15-p錨具進行擠壓,下好料的鋼絞線應按長度分類堆放。 注意事項:預應力筋下料完畢,及時檢查其規格尺寸和數量,并妥善保存。 3、預應力曲線放線:預應力筋在梁中嚴格按設計要求的曲線布置,每個點的高度都是由固定架來控制,固定架的位置由事前劃在梁箍筋或梁側模上的控制點來控制。 注意事項:由專人進行放線,并及時進行檢查。 4、固定架的焊接:預應力筋在梁中由固定架支承,固定架采用12鋼筋,每隔1.

9、0m設一個,固定架要牢固地點焊在梁箍筋上。 注意事項:為保證固定架位置的準確,由焊工與放線人員一起進行焊接固定架。 5、安裝波紋管及預應力筋穿束 梁普通鋼筋綁扎完畢,安裝波紋管,預應力筋穿入波紋管內,全部穿完后將波紋管綁扎在固定架上。 注意事項: (1)在梁的鋼筋骨架基本完成后開始預埋波紋管。波紋管接頭長度取250mm。接口處應卡緊并用膠帶纏裹密封,以防接縫處漏漿。波紋管安裝就位后,用扎絲將其與固定架綁扎在一起,以防澆筑混凝土時移位。波紋管安裝時,應避免反復彎曲和電火花燒傷管壁。波紋管安裝后,應對波紋管的位置、曲線形狀、固定牢固情況、接頭及管壁破損情況進行檢查,如有問題立即整改。 (2)預應力

10、筋穿束過程中及完畢后,敷設的各種管線不應將預應力筋的垂直位置抬高或壓低。 6、預應力筋就位固定:預應力筋的垂直位置由固定架控制。預應力筋的水平位置應保持順直。 7、設置排氣泌水管:排氣泌水孔設在波紋管曲線的波峰處。先在孔位上開洞,固定好海綿墊、弧形壓板及排氣泌水管,并將管引至梁頂面綁扎定位。 8、錨墊板的安裝與固定:從預應力筋端套入錨墊板、螺旋筋,并將其穩固焊在梁、柱普通鋼筋上。 9、混凝土澆筑及養護: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振動棒不損壞波紋管,以防止漏漿。張拉端及梁柱節點等重點部位宜采用小直徑振動棒振搗密實,以免出現蜂窩,張拉時造成事故。 注意事項: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預應力技術人員在

11、場監護。 10、錨墊板的清理和錨具的安裝:澆筑砼后為了能順利地裝好錨具,錨墊板在澆完砼后要清理干凈,錨墊板的面上不能有砼,隨后安裝錨具。 11、預應力筋的張拉:當預應力梁的砼達到75%設計強度后,用專門標定的張拉設備進行張拉。張拉前應加固腳手架,以便張拉人員安全、順利操作。 注意事項: (1)張拉設備:采用ydc240型千斤頂或ycw150型千斤頂及高壓油泵。張拉設備在使用前應先進行標定,并根據標定報告用內插法計算出張拉力所對應的油表讀數,張拉時用該讀數進行控制。 (2)張拉控制應力:按設計要求。 (3)張拉時間:一般轉換梁的預應力筋張拉為分批進行,具體過程本公司將與設計院協調,按設計要求進行

12、分批張拉。 (4)張拉程序:0100%con錨固。 (5)張拉次序:按結構順序依次張拉,即從結構一邊向另一邊按順序張拉。在每榀梁中,按對稱原則張拉。 (6)預應力筋伸長值 張拉過程實行雙控管理,即以應力控制為主,并同時實施伸長值測量控制。先由設計院提供預應力筋的理論伸長值(或由本公司計算交設計院審核),在張拉前會先提交“張拉要點”。張拉的實際伸長值應不大于理論伸長值的10%或小于5%。若發現實際伸長值超出此范圍,應停止張拉,查明原因方可繼續張拉。張拉時須做好現場記錄。 12、孔道灌漿:采用5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0.4,水泥漿中加12%aea。灌漿的進漿孔設在錨具處。從一端灌入,直至各排

13、氣泌水孔出濃漿為止。 13、模板的拆除:預應力梁底模及支撐,必須在預應力筋張拉結束,孔道灌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20n/mm2后,方可拆除。 14、端部預應力筋的切除:預應力筋張拉完畢后, 采用砂輪切割機切斷端部多余的預應力筋(要留下足夠的保護長度,不得小于30mm)。 15、后澆砼封閉端部:用細石砼封閉端部。 五、qsrc巨型斜墻無粘結預應力筋施工要點 (一)預應力施工工藝流程 現澆無粘結預應力砼工程的施工,是在普通鋼筋砼施工工序中,穿插預應力施工工序。具體如下圖: 搭設斜墻一側模板(伸縮縫端部模板暫不裝) 綁扎斜墻的普通鋼筋 預應力筋放線、焊固定架 預應力筋下料、制作固定端 預應力筋穿束、綁扎

14、就位 封斜墻另一邊模板、伸縮縫端部模板 搭設操作平臺 清理錨墊板、安裝錨具 放置端部螺旋筋、安裝與固定錨墊板 澆筑砼(養護至75%設計強度) 切除端部預應力筋 伸縮后澆砼封閉端部 預應力筋張拉 結束 現澆無粘結預應力砼工程施工工序 (二)預應力施工要點 1、預應力筋下料、制作固定端錨具:預應力筋是整盤供應的(盤重約2噸),需切割成工程所需長度。切割時需由有一足夠長的空地,本工程約為45米。下料完畢后,即制作固定端錨具。 運輸及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無粘結預應力筋包皮的保護,如有破損,應立即用塑料膠帶纏裹。下好料的鋼絞線應按長度分類堆放。 注意事項:預應力筋下料完畢,及時檢查其規格尺寸和數量。 2、預

15、應力放線:預應力筋在斜墻中為直線布置,由固定架來控制,固定架的位置由事前劃在模板上的控制點來控制。 注意事項:由專人進行放線,并及時進行檢查。 3、固定架的焊接:預應力筋在墻中由固定架支承,為防止在澆砼時變位。板中固定架要牢固地點焊在墻兩側普通鋼筋上。固定架必須有足夠的支承力,位置及高度必須準確。 注意事項:為保證固定架位置的準確,由焊工與放線人員一起進行焊接固定架。 4、預應力筋穿束 固定架焊接完畢,預應力筋穿入墻內,全部穿完后將預應力筋綁扎在固定架上。預應力筋穿束采用人工單根穿束。 注意事項: (1)預應力筋穿束過程中及完畢后,對預應力筋包皮破損情況進行檢查,如有問破損應立即用防水膠帶包纏

16、。 (2)預應力筋穿束過程中及完畢后,敷設的各種管線不應將預應力筋的垂直位置抬高或壓低。 5、預應力筋就位固定:預應力筋的垂直位置由固定架控制,其間距為12m。預應力筋的水平位置應保持順直。 6、放置螺旋筋:在預應力筋端部按設計要求放置螺旋筋,承擔預應力局部壓力。 7、錨墊板的安裝與固定:從預應力筋端套入錨墊板,并將其穩固焊在墻普通鋼筋上。張拉端與固定端墊板均須與預應力筋保持垂直。張拉端墊板縮入構件內固定的,墊板前用泡沫塑料填充成孔。 8、混凝土澆筑及養護: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振動棒不損壞預應力筋包皮。張拉端等重點部位宜采用小直徑振動棒振搗密實,以免出現蜂窩,張拉時造成事故。 注意事

17、項: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預應力技術人員在場監護。 9、錨墊板的清理和錨具的安裝:澆筑砼后為了能順利地裝好錨具,錨墊板在澆完砼后要清理干凈,錨墊板的面上不能有砼,隨后安裝錨具。 10、預應力筋的張拉:當預應力梁板的砼達到75設計強度后,用專門標定的張拉設備進行張拉。對較短預應力筋采用一端張拉;對通長的較長預應力筋進行兩端張拉,先在一端張拉錨固,再在另一端補張拉后錨固。張拉前,應加固腳手架,以便張拉人員安全、順利操作。 注意事項: (1)張拉設備:采用ydc240型千斤頂及高壓油泵。張拉設備在使用前應先進行標定,并根據標定報告用內插法計算出張拉力所對應的油表讀數,張拉時用該讀數進行控制。 (2)張

18、拉控制應力con按設計要求。 (3)張拉程序:010%con103%con錨固。 (4)張拉次序:按結構順序依次張拉,即從結構一邊向另一邊按順序張拉。 (5)預應力筋伸長值:張拉過程實行雙控管理,即以應力控制為主,并同時實施伸長值測量控制。先由設計院提供預應力筋的理論伸長值(或由本公司計算交設計院審核),在張拉前會先提交“張拉要點”。張拉的實際伸長值應不大于理論伸長值的10%或小于5%。若發現實際伸長值超出此范圍,應停止張拉,查明原因方可繼續張拉。張拉時須做好現場記錄。 11、模板的拆除:按設計要求拆除。 12、端部預應力筋的切除:預應力筋張拉完畢后, 采用砂輪切割機切斷端部多余的預應力筋(要留下足夠的保護長度,不得小于30mm)。 13、封閉端部:用摻合12%aea1:2水泥砂漿封閉端部。 七、預應力分項工程施工與主體結構施工的配合 1、預應力梁底模支撐、qarc巨型斜墻模板支撐安裝完成后,預應力分項工程即插入施工。預應力分項工程施工按主體工程總進度計劃實施。預應力筋張拉、灌漿、端部處理在砼強度達到75%設計強度后進行,同時可進行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