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復習第二單元課件_第1頁
一輪復習第二單元課件_第2頁
一輪復習第二單元課件_第3頁
一輪復習第二單元課件_第4頁
一輪復習第二單元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唯物論部分(第四課、第五課)唯物論部分(第四課、第五課) (1)(1)物質物質 哲學的物質概念哲學的物質概念 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2)(2)運動運動 運動與物質的關系運動與物質的關系 運動與靜止的關系運動與靜止的關系 (3)(3)物質運動的規律物質運動的規律 規律的概念規律的概念 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及其方法論意義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及其方法論意義 (4)(4)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決定意識 意識的起源意識的起源 意識的生理基礎意識的生理基礎 意識的內容與形式意識的內容與形式 (5)(5)意識的能動

2、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 意識能動性的特點意識能動性的特點 意識能動性的表現意識能動性的表現 (6)(6)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第二單元第二單元 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認識論部分(第六課)認識論部分(第六課) (7)(7)實踐實踐 實踐的概念實踐的概念 實踐的特點實踐的特點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8)(8)真理真理 真理的客觀性真理的客觀性 真理的具體性真理的具體性 真理的條件性真理的條件性 (9)(9)認識過程認識過程 認識的反復性認識的反復性 認識的無限性認識的無限性 認識的上升性認識的上升性 物質物質 世界的本質是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

3、物質的固有屬性是物質的固有屬性是運動運動 物質運動是有物質運動是有規律規律的的 意識意識 意識的意識的本質本質 意識的意識的作用作用 意識能意識能 動性的動性的 特點特點 意識能意識能 動性的動性的 表現表現 實際出發實際出發 實事求是實事求是 探探 索索 世世 界:界: 辯辯 證證 的的 唯唯 物物 論論 第第 四四 五五 課課 發揮主發揮主 觀能動觀能動 性性 能動能動 決決 作用作用 定定 (1 1)物質)物質世界的本質世界的本質 物物 質質 的概念的概念 不依賴于人的意識不依賴于人的意識 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 客觀實在客觀實在 ( (唯一特性,萬物的共同本質唯一特性

4、,萬物的共同本質) ) ( (可知論可知論) ) ( (唯物主義唯物主義) ) 世界的世界的 真正統真正統 一性在一性在 于它的于它的 物質性物質性 自然界是物質的自然界是物質的 人類社會是物質的人類社會是物質的 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 按其固有規律形成和發展按其固有規律形成和發展 產生、構成產生、構成 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的本質是物質;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世界統一于物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世界統一于物 質;世界是物質的;質;世界是物質的; (2 2)運動)運動物質的固有屬性物質的固有屬性 運動與物運動與物 質的關系:質的關系: 運動與靜運動與靜 止的辯證止的辯證 關系

5、關系 運動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物質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是運動的承擔者 區別:區別:含義含義:/ :/ 特點:特點:運動運動是絕對的、是絕對的、 無條件的、無條件的、 永恒的,永恒的,靜止靜止是相對的、有條是相對的、有條 件的、暫時的。件的、暫時的。 聯系:聯系:物質世界是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絕對運動和和相對靜止相對靜止 的的統一統一 反對反對離開運動離開運動談物質的談物質的形而上學形而上學。反對。反對離離 開物質開物質談運動的談運動的唯心主義。唯心主義。 反對反對只承認絕對運動只承認絕對運動相對主義、詭辯論相對主義、詭辯論 只承認相對靜止只承認相對靜止形而上學

6、的不變論形而上學的不變論 不可分割不可分割 (3 3)物質運動的規律)物質運動的規律 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 穩定的聯系。穩定的聯系。 概念概念 規律的規律的 客觀性客觀性 和普遍和普遍 性及其性及其 方法論方法論 要求:要求: 方法方法 論要論要 求求 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改造客改造客 觀世界,造福于人類觀世界,造福于人類 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 實事求是實事求是 原理原理 內容內容 規律是客觀的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不能不能創造消滅創造消滅)

7、 規律是普遍的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 注意:人可以認識利用規律,但注意:人可以認識利用規律,但不能改變、改造和消滅不能改變、改造和消滅 規律。規律。 意意 識識 的的 本本 質質 起源起源 自然界的產物自然界的產物(物質基礎、生物學前提)(物質基礎、生物學前提) 生理基礎生理基礎 內容內容 人類社會的產物人類社會的產物(勞動)(勞動) 人腦人腦(對外界刺激引起反射)(對外界刺激引起反射) 客觀存在客觀存在(客觀存在(客觀存在 實踐實踐 人腦人腦 意識)意識) 形式形式主觀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主觀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4 4)物質決

8、定意識)物質決定意識 注意:注意:正確與錯誤的意識正確與錯誤的意識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意識的意識的本質本質是是客觀存在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在人腦中的反映反映。 物質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物質第一性,意物質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物質第一性,意 識第二性,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 (5 5)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 特點特點目的性、計劃性、自覺選擇性、主動創造性目的性、計劃性、自覺選擇性、主動創造性 意識對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具有具有 指導作用指導作用正確與錯誤)正確與錯誤) 表現表現 人能夠能動地認識

9、世界。(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現象、本質規律,現象、本質規律, 現在現在 過去過去 未來未來) 人能夠能人能夠能 動地動地改造改造 世界世界 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 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高昂與萎靡)高昂與萎靡) (主動性和創造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人能夠認識世界的,是人能夠認識世界的重要條件重要條件。)。) 注意:意識注意:意識不會直接作用不會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意識有于客觀事物,意識有正確和錯正確和錯 誤誤區分。區分。意識能反映物質意識能反映物質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6 6)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含義含義 為為

10、 什什 么么 怎怎 么么 樣樣 哲學依據:哲學依據: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 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重要性:重要性: 是我們做好各種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我們做好各種事情的基本要求; 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 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前提和依據。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前提和依據。 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從發,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從發,尊重客觀規律,按規 律辦事律辦事 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 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檢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

11、實踐檢 驗和發展真理。驗和發展真理。 兩個結合兩個結合 兩個反對兩個反對 (20112011高考安徽卷高考安徽卷9 9)茶葉因生長環境的差異而帶茶葉因生長環境的差異而帶 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專家根據多年的經驗品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專家根據多年的經驗品 一品便知茶葉的產區在哪里。這表明一品便知茶葉的產區在哪里。這表明 一事物區別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一事物區別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覺反映的特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覺反映的特性 人的認識是在實踐中不斷的深化和發展的人的認識是在實踐中不斷的深化和發展的 人為事物的聯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識之外人為事物的聯系形成后

12、不在人的意識之外 A A B B C C D D 20112011江蘇江蘇 荀子說:荀子說:“天下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天下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 不為之惡遼遠也輟廣。不為之惡遼遠也輟廣。”這句:這句: A A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B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 C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 D萬事萬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萬事萬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20112011江蘇江蘇國庫也叫做國家金庫,一般以國庫也叫做國家金庫,一般以 為只是放錢的庫房。事實上,現代意義上為只是放錢的庫

13、房。事實上,現代意義上 的國庫還可以看成是一個簿記系統,用來的國庫還可以看成是一個簿記系統,用來 記錄所有的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人們對記錄所有的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人們對 國庫的片面認識是國庫的片面認識是 A A唯意志主意的唯意志主意的 B B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C C人腦主觀自生的人腦主觀自生的 D D脫離客觀存在的結果脫離客觀存在的結果 20112011江蘇江蘇 傳統的電影放映是播放電影拷貝膠片上傳統的電影放映是播放電影拷貝膠片上 的畫面,銀幕上人物幾秒鐘的靜止實際是的畫面,銀幕上人物幾秒鐘的靜止實際是 由放映機播放的數十張膠片上相同的畫面由放映機播放的數十張膠片上相同的

14、畫面 形成。該現象包含的哲理是形成。該現象包含的哲理是 A A 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B.B.機械運動是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機械運動是最基本的運動形式 C.C.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D.D.靜止是物質具體形態的存在方式靜止是物質具體形態的存在方式 (20112011高考安徽卷高考安徽卷1111)在我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寶在我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寶 庫中,有許多言簡意賅的成語,凝結著深刻的生庫中,有許多言簡意賅的成語,凝結著深刻的生 活智慧。下列對成語的哲學寓意理解正確的有活智慧。下列對成語的哲學寓意理解正確的有 刻舟求劍刻舟求劍靜止是認識事物的基礎靜止是認識事物的基礎

15、畫龍點睛畫龍點睛重視解決主要矛盾重視解決主要矛盾 見仁見智見仁見智真理是相對的有條件的真理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胸有成竹胸有成竹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意識具有能動作用 A.A. B. B. C.C. D. D. (20112011高考大綱版全國卷高考大綱版全國卷3131)以前,人們通常認為植以前,人們通常認為植 物不像人和動物一樣具有物不像人和動物一樣具有“記憶力記憶力 。近來,科學家。近來,科學家 在實驗中發現,照射到一片葉子上的光,能夠讓整株在實驗中發現,照射到一片葉子上的光,能夠讓整株 植物作出相應的反應。科學家認為,植物可以用植物作出相應的反應。科學家認為,植物可以用“電電 化學信號化學信號在葉

16、子之間傳遞光強和光質信息,這種在葉子之間傳遞光強和光質信息,這種 反應方式和人的神經系統的反應方式非常相似。植物反應方式和人的神經系統的反應方式非常相似。植物 “記住記住 光線中的信息并作出反應,進一步佐證了光線中的信息并作出反應,進一步佐證了 任何物質都有反應特性任何物質都有反應特性 意識是一種特殊的反應形式意識是一種特殊的反應形式 不同形式的物質具有同樣的反應特性不同形式的物質具有同樣的反應特性 物質的不同反應形式之間具有聯系性物質的不同反應形式之間具有聯系性 A A B B C C D D (20112011高考上海政治單科卷高考上海政治單科卷1717)關于關于“意識起意識起 源源”的正

17、確表述是的正確表述是 A A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 B B意識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意識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 C C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D D意識一旦產生就成為脫離客觀存在的主觀意識一旦產生就成為脫離客觀存在的主觀 映象映象 (20112011高考新課標全國卷高考新課標全國卷2222)醫學臨床實踐表明,醫學臨床實踐表明, 人的思維活動的靈活多變性與其大腦的人的思維活動的靈活多變性與其大腦的“扣帶前回扣帶前回” 區域相關聯,有人喜歡區域相關聯,有人喜歡“鉆牛角尖鉆牛角尖”往往與該區域往往與該區域 的的“換擋裝置換擋

18、裝置”出現故障有關,這進一步佐證了出現故障有關,這進一步佐證了 意識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是由人腦決定的意識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是由人腦決定的 意識是人腦加工改造的產物,其本質是大腦機能意識是人腦加工改造的產物,其本質是大腦機能 人腦是意識形成的物質基礎人腦是意識形成的物質基礎 人腦是思維活動的生理基礎人腦是思維活動的生理基礎 A. A. B. B. C. C. D. D. (20082008四川卷四川卷3030)20072007年是塑料誕生一百周年。年是塑料誕生一百周年。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制造出諸如醋酸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制造出諸如醋酸 纖維、聚苯乙烯、合成橡膠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纖

19、維、聚苯乙烯、合成橡膠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 的化合物,其數量已達百萬種。這一情況說明的化合物,其數量已達百萬種。這一情況說明 A A人類產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與發展依賴于人類產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與發展依賴于 人的意識人的意識 B B人們有意識地創造人工自然物會在一定程度人們有意識地創造人工自然物會在一定程度 上改變自然物的規律上改變自然物的規律 C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脫離天然物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脫離天然物 而存在而存在 D D人類通過實踐可以改變自然物的具體形態使人類通過實踐可以改變自然物的具體形態使 其打上人的烙印其打上人的烙印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

20、展,目前7272小時的氣象預報小時的氣象預報 可以和可以和2525年前年前3636小時的氣象預報一樣可靠。但由于小時的氣象預報一樣可靠。但由于 受天氣狀況原始數據、計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條件受天氣狀況原始數據、計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條件 的限制,氣象預報難以避免誤差。在這個意義上,的限制,氣象預報難以避免誤差。在這個意義上, 氣象預報仍然是一門不精確的科學。氣象預報仍然是一門不精確的科學。 2 2、(、(20082008寧夏卷寧夏卷2222)隨著氣象預報科學技術的發)隨著氣象預報科學技術的發 展,人們能夠作出更精確和更長期的氣象預報,其展,人們能夠作出更精確和更長期的氣象預報,其 哲學依據是哲學依

21、據是 大氣運動盡管復雜,但有規律并可大氣運動盡管復雜,但有規律并可 以被認識大氣運動的偶然性逐漸向有規律的必然以被認識大氣運動的偶然性逐漸向有規律的必然 性轉化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認識這些規律的能性轉化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認識這些規律的能 力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已使人們完全掌握大力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已使人們完全掌握大 氣運動的規律氣運動的規律 A A B B C C D D (20092009江蘇卷)江蘇卷) “ “少年安能長少年,海波尚少年安能長少年,海波尚 變為桑田。變為桑田。”唐代詩人李賀的這一詩句體唐代詩人李賀的這一詩句體 現了現了 A A運動是永恒的、絕對的和有條件的運動是永恒

22、的、絕對的和有條件的 B B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C C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D D運動是靜止的特殊狀態運動是靜止的特殊狀態 (20092009江蘇卷)江蘇卷)孟子孟子云:云:“不違農時,不違農時, 谷不可勝食也谷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斧斤以時入山林,材 木不可勝用也木不可勝用也”。這表明。這表明 A A自然界的變化是有規律的自然界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B B客觀規律是可以被認識和改造的客觀規律是可以被認識和改造的 C C自然界的發展規律是客觀的自然界的發展規律是客觀的 D D改造世界必須遵循客觀規律改造世界必須遵循客觀規律

23、(20092009年全國文綜卷年全國文綜卷)小崗村農戶做出分田到)小崗村農戶做出分田到 戶和重新走上合作經濟道路的兩次重大決策都促戶和重新走上合作經濟道路的兩次重大決策都促 進了當代經濟發展。這說明正確的決策進了當代經濟發展。這說明正確的決策 有利于創造條件促進社會發展有利于創造條件促進社會發展 符合客觀條件發展變化的要求符合客觀條件發展變化的要求 取決于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取決于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 創造了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與規律創造了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與規律 A. A. B. B. C. C. D. D. 來源來源 動力動力 唯一標準唯一標準 目的和歸宿目的和歸宿 實踐實踐 實踐的概念實踐的概

24、念 實踐的特點實踐的特點 認識認識 真理真理 反復性反復性 無限性無限性 上升性上升性 客觀性客觀性 具體性具體性 條件性條件性 追追 求求 真真 理:理: 辯辯 證證 唯唯 物物 主主 義義 認認 識識 論論 第第 六六 課課 反反 作作 用用 決決 定定 性性 質質 謬誤謬誤 特特 點點 在實踐中在實踐中 認識和發認識和發 現真理,現真理, 檢驗和發檢驗和發 展真理展真理 實踐是認實踐是認 識的基礎識的基礎 (7 7)、實踐)、實踐 人們人們改造改造客觀世界客觀世界的的物質性活動(物質性和物質性活動(物質性和 直接現實性活動)直接現實性活動) 實踐是認實踐是認 識的基礎識的基礎 概念概念

25、特點特點 來源來源 動力動力 檢驗唯一標準檢驗唯一標準 目的和歸宿目的和歸宿 客觀物質性(構成要素客觀物質性(構成要素/ /過程及結果)過程及結果) 主觀能動性(有目的有意識主觀能動性(有目的有意識 創造新的)創造新的) 社會歷史性(處在社會關系中社會歷史性(處在社會關系中/ /歷史的發展的)歷史的發展的) 是是認識的來源認識的來源 認識是在實踐中認識是在實踐中主客體相互作用下主客體相互作用下產生產生 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A A、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新問題、新要求)、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新問題、新要求) B B、實踐的發展促進認識發展(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實踐的發展促進認

26、識發展(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 具、鍛煉提高人的認識能力)具、鍛煉提高人的認識能力) 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A A、原因:主觀認識無法判別本身正確與否;客觀事物、原因:主觀認識無法判別本身正確與否;客觀事物 不能自言其明;實踐是主觀見之與客觀的活動,不能自言其明;實踐是主觀見之與客觀的活動,只有只有實實 踐能夠把主觀和客觀踐能夠把主觀和客觀聯系起來聯系起來加以加以比較和對照比較和對照,檢驗主,檢驗主 觀觀是否符合是否符合客觀。客觀。 B B、如何檢驗:通過實踐,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如何檢驗:通過實踐,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 和實踐所產生的結果加以對照,從

27、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和實踐所產生的結果加以對照,從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 地反映了客觀事物。地反映了客觀事物。 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回到實踐中去,為實踐服務)。(回到實踐中去,為實踐服務) 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見提綱見提綱 2 2、認識的反作用(認識指導實踐)、認識的反作用(認識指導實踐) (1 1)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不同性質不同性質的認識對實的認識對實 踐的反作用不同。踐的反作用不同。 (2 2)正確的認識對實踐起)正確的認識對實踐起積極的促進積極的促進作用,錯誤作用,錯誤 的認識對實踐起的認識對實踐起消極的阻礙消極的阻礙作用

28、。作用。 注意:注意: 1 1、實踐是認識的、實踐是認識的惟一來源惟一來源。人們獲得知識的。人們獲得知識的途徑有途徑有 兩個兩個:參與實踐獲得的直接經驗和學習間接經驗。但:參與實踐獲得的直接經驗和學習間接經驗。但 歸根到底都來源于實踐。歸根到底都來源于實踐。 (8 8)真理)真理 含義含義 客觀性客觀性 內容內容/ /檢驗標準檢驗標準 真理只有一個真理只有一個, , 是客觀的是客觀的 堅持真理堅持真理/ /平等平等 真理真理 特點特點 條件性條件性 具體性具體性 有條件范圍有條件范圍 對特定過程對特定過程 真理與謬誤相伴而真理與謬誤相伴而 行,發展真理行,發展真理, ,正待正待 錯誤錯誤 主觀

29、與客觀相符合主觀與客觀相符合, ,人對客觀事人對客觀事 物及規律的正確反映物及規律的正確反映 反復性反復性 無限性無限性 上升性上升性 (9 9)認識過程()認識過程(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認識的認識的主體主體受受主、客觀條件主、客觀條件的限制。的限制。 認識的認識的客體客體的的本質本質的的暴露暴露有一個過程。有一個過程。 對某一事物的正確認識要經過對某一事物的正確認識要經過從實踐到認從實踐到認 識,再從認識到實踐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的多次反復多次反復才能完成。才能完成。 認識的認識的對象即對象即物質世界是無限變化的。物質世界是無限變化的。 認識的認識的主體主體即人類是世代

30、延續的。即人類是世代延續的。 認識的認識的基礎基礎即實踐是無限發展的。即實踐是無限發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個追求真理是一個無限發展無限發展的過程。的過程。 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 一種波浪式的前進或螺旋式的上升。真一種波浪式的前進或螺旋式的上升。真 理是在不斷發展中超越自身。理是在不斷發展中超越自身。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檢驗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檢驗 和發展真理和發展真理 新時期我國農村改革是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新時期我國農村改革是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 步展開、遞次推進的,它經歷了從步展開、遞次推進

31、的,它經歷了從“大包干大包干”到到 稅費改革,再到包括鄉鎮機構和管理體制等在內稅費改革,再到包括鄉鎮機構和管理體制等在內 的綜合改革過程,從而大大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綜合改革過程,從而大大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 和社會的發展。回答和社會的發展。回答38393839題題 3838、(、(20092009年安徽文綜)我國農村改革的歷程表年安徽文綜)我國農村改革的歷程表 明明 實踐是客觀見之于主觀活動實踐是客觀見之于主觀活動 人類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人類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 認識的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認識的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只有參加社會實踐才能獲得正確認識只有參加社會實踐才能獲得正確

32、認識 A. A. B. B. C. C. D. D. C (20092009廣東理基)孫武曾率軍三萬打敗楚廣東理基)孫武曾率軍三萬打敗楚 國二十萬大軍,并在戰爭中撰寫國二十萬大軍,并在戰爭中撰寫孫子兵孫子兵 法法。孫武著兵法說明實踐是。孫武著兵法說明實踐是 A A認識的來源和動力認識的來源和動力 B B認識的目的和歸宿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C C檢驗真理的標準檢驗真理的標準 D D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 A 【20082008海南卷海南卷1515】 1515在今天,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強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理念,的奧運理念, 不僅激勵人們在體能上刻苦訓練以追求超越,更激勵不僅

33、激勵人們在體能上刻苦訓練以追求超越,更激勵 人們通過體育科技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來實現這種超越。人們通過體育科技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來實現這種超越。 體育科技的發展,體現了人類對自身能力認識的發展,體育科技的發展,體現了人類對自身能力認識的發展, 推動世界紀錄不斷被刷新,這表明:(推動世界紀錄不斷被刷新,這表明:( ) A A認識的不斷發展推動著實踐的不斷發展;認識的不斷發展推動著實踐的不斷發展; B B認識具有自我超越的內在力量,并成為實踐發展認識具有自我超越的內在力量,并成為實踐發展 的動力;的動力; C C認識總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總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永無止境; D

34、D認識到的真理總是在認識發展中不斷被否定;認識到的真理總是在認識發展中不斷被否定; A 20082008重慶卷重慶卷3030】 如果你對大人們說:如果你對大人們說:“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磚蓋成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磚蓋成 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戶上有天竺葵,屋頂上還有鴿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戶上有天竺葵,屋頂上還有鴿 子子他們怎幺也想象不出這種房子有多么好。必須他們怎幺也想象不出這種房子有多么好。必須 對他們說:對他們說:“我看見了一幢標價十萬法郎的房子。我看見了一幢標價十萬法郎的房子。” 那么他們就驚叫道:那么他們就驚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多么漂亮的房子啊!”(!”(選自白選自白 圣圣德克旭貝里

35、德克旭貝里小王子小王子) )回答回答29293030題。題。 3030大人與小孩對同一幢房子有不同理解,這是由于:大人與小孩對同一幢房子有不同理解,這是由于: ( ) A.A.認識對實踐具有依賴性認識對實踐具有依賴性 B.B.實踐與認識具有差異性;實踐與認識具有差異性; C.C.實踐與認識具有一致性實踐與認識具有一致性 D.D.實踐水平決定認識水平實踐水平決定認識水平 A 【20082008海南卷海南卷1919】 1919“嫦娥奔月嫦娥奔月”表達的美好理想,經過人們千表達的美好理想,經過人們千 百年的努力,在現代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百年的努力,在現代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高度發展 的今天,通過的

36、今天,通過“嫦娥一號嫦娥一號”探月活動的成功正在探月活動的成功正在 成為現實。從哲學認識論的角度看,這表明:成為現實。從哲學認識論的角度看,這表明: ( ) 社會實踐是科學理論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社會實踐是科學理論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 認識能力的提高是科學實踐成功的首要因素認識能力的提高是科學實踐成功的首要因素 認識能否達到目的依賴于實踐的社會歷史條件認識能否達到目的依賴于實踐的社會歷史條件 正確的實踐目的是認識獲得成功的決定因素正確的實踐目的是認識獲得成功的決定因素 A A B B C C D D C 2929江蘇人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許多可貴江蘇人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許多可貴 的精

37、神如張家港精神、昆山精神、華西精神等。的精神如張家港精神、昆山精神、華西精神等。 江芬人發揚這些精神,有力地促進了江蘇經濟的江芬人發揚這些精神,有力地促進了江蘇經濟的 發展。這體現了:(發展。這體現了:( ) 文化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文化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 先進文化源于社會實踐先進文化源于社會實踐 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意識具有能動作用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A A B B C C D D C 1.1.(20082008寧夏卷寧夏卷2323)“氣象預報仍然是一門氣象預報仍然是一門 不精確的科學不精確的科學”,此論斷給我們的啟示是,此論斷給我們的啟示是, 自然現象的無限復雜性決定了自

38、然現象的無限復雜性決定了 人的認識永遠不能達到真理人的認識永遠不能達到真理 人的真理性人的真理性 認識包含謬誤的成分人的真理性認識具有認識包含謬誤的成分人的真理性認識具有 相對性相對性 人的認識有待于進一步發展人的認識有待于進一步發展 A A B B C C D D (20082008上海卷上海卷1515)1616世紀末,伽利略通過比世紀末,伽利略通過比 薩斜塔所做的自由落體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薩斜塔所做的自由落體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 德關于物質的降落速度與物體重量成正比的德關于物質的降落速度與物體重量成正比的 說法。這一事例說明說法。這一事例說明 A A認識是實踐發展的動力認識是實踐發展的動力

39、B B真理與謬誤是認識過程的兩個階段真理與謬誤是認識過程的兩個階段 C C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D D感性認識只有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把握感性認識只有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把握 事物的本質事物的本質 C (20082008江蘇卷江蘇卷3131)三角形內角之和等于)三角形內角之和等于180180。,這。,這 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 的兩千多年里。人們一直把它當作任何條件下都的兩千多年里。人們一直把它當作任何條件下都 適用的真理。但是,適用的真理。但是,1919世紀初,俄國數學家羅巴世紀初,俄國數學

40、家羅巴 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內角之和小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內角之和小 于于180180。隨后,德國數學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隨后,德國數學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 上,三角形內上,三角形內 角之和大于角之和大于180180。這說明真理是。這說明真理是 因人而異的因人而異的 具體的具體的 有條件的有條件的 客觀的客觀的 A A B B C C D D D (20082008全國卷全國卷3838) (32(32分分)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材料一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中國共產競取得的加快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中國共產競取得的加快 實現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套主義的寶責經驗之一就實現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套主義的寶責經驗之一就 是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套公平結合起來。黨的十七大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套公平結合起來。黨的十七大報 告提出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 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1)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