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大綱,Ppt復制_第1頁
成人高考,大綱,Ppt復制_第2頁
成人高考,大綱,Ppt復制_第3頁
成人高考,大綱,Ppt復制_第4頁
成人高考,大綱,Ppt復制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考試的范圍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語言知識及運用(46= 24)2.現代文閱讀(16+25= 41)3.古代詩文閱讀和鑒賞(16+9=25)4.寫作( 60)考試以測試閱讀和寫作能力為重點。 一、語言知識及其運用(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主要考查以下幾點:1.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2.識記現代漢語常用字的字形3.正確使用詞語、辨析詞語的含義4.理解并正確使用常見成語5.辨識并修改病句6.語言運用簡明、連貫、得體 第二部分 現代文閱讀1.概念現代文閱讀試題的主要形式是給出一篇文章或一篇文章的某些段落,再列出與所給文章密切相關的一系列問題,要求考生閱讀文章后予以解答。2.考查的主要內容分析

2、重要語句含義的能力劃分結構層次,概括段落內容的能力辨析比較突出的寫作手法,修辭模式的能力辨析語言運用的特點的能力正確理解,分析作品思想內容的能力一、科普說明文閱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一般為科普說明文,主要是考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有具體理解,有整體把握。 一般設為“理解正確的一項是”兩題,“理解錯誤的一項是”兩題。二、記敘文閱讀或議論文閱讀(25) 題型分幾種情況: 具體理解,甚至可以用原文的語句回答,比較容易 整體理解,難一些,有時要求用自己的話概括,順便考察文字組織和語言表達能力。記敘文閱讀1.把握記敘文的文體特征這里所說的記敘文的概念是廣義的,可以是寫人、敘事、寫景的散文,也

3、可以是游記或報告文學等。這類記敘文的共同特征是形散神聚,即題材廣泛、形式多樣、中心突出。閱讀此類文章時,須快速通讀全文,從整體上大致把握文章主旨和作品的感情基調。總的來說,把握文章的中心可從審查文題、找出文眼、弄清寓意幾個方面入手。2.抓線索,理清文章結構記敘文的線索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以時間為線索,有的以空間為線索,有的1 / 6以實物為線索,有的以感情為線索。抓住線索,才能理清文章的結構。3.體會記敘文語言的形象化、情感化、準確性特征記敘文無論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都要描繪形象,抒發情感,因此也帶來了記敘文語言要形象生動、充滿感情的要求。議論文閱讀1、把握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系議論文中的材料

4、即是論據,它是用來證明論點的真實性、正確性的事實和道理,它是為論點服務的。因此必須與論點保持高度的一致,我們通常所說的“觀點與材料的統一”,就是這個意思,閱讀議論文,就是要把握這種統一關系。2.弄清議論文的論證結構議論文中的觀點與觀點、觀點與材料之間的關系以及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關系構成了議論文的論證結構,議論文中最常見的論證結構有四種類型:并列式 文章的幾個層次、段落之間是平行關系。它們可以是總論點下設的幾個分論點之間的平行關系,也可以是論據間的并列。是一種橫向展開的論證結構層進式 文章各個層次之間是步步深入、層層推進的。各層的前后順序有嚴格的要求,不能隨意改動。是一種縱向展開的論證結構。對照式

5、 把兩種事物和意思加以對比,或用其它事物和意思烘托重點闡述論證的事物和意思。總分式 論證的層次之間是總說與分說的關系。結構方式一般有“總分,分總,總分總”三種。3.學會多種論證方法所謂論證方法,就是論述和證明論點的方法,有五種:例證法 用典型事例作為論據來證明論點的方法,即常說的“擺事實”引證法用已知的公認的道理、原則作為論據來證明個別性的論點的方法,即所謂事理論證“對比法將兩種性質截然相反或有差異的事物進行比較的方法。有“橫比”和“縱比”喻證法用比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用人們容易理解的淺顯的事物或道理來說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奧的事物或道理。引申法也叫歸謬法。由反面論點引出錯誤的結論來說理的方法,就

6、是先假設對方的錯誤是“正確”的,然后從中導出一個荒謬的結論來,從而證明對方的論斷是不能成立的。這種方法多用于駁論文章。第三部分 文言文閱讀與詩歌鑒賞一、文言文閱讀(16分)題型有:1.對具體內容的理解;2.說說大意,翻譯;3.寫作方法的理解;4.故事邏輯的分析;5.人物態度的評價。等等。重點掌握以下幾點1、古今異義(1)詞義擴大如:因河為池。古義專指黃河,今義泛指一般的河流。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古義專指北方中原地區,今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2)詞義縮小如:其臭如蘭。古義好壞氣味都叫臭,今專指臭味。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義指崤山以東地區,今指山東省。(3)詞義轉移如:今君亡趙走燕

7、。古義為逃跑,今義是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古義是做祭祀品用的牲畜,今義指舍棄、捐棄(4)感情變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古義指地位卑下,見識淺陋。今義指品質惡劣,變成貶義詞。將軍者,國之爪牙也。古義是得力的武臣、輔佐,屬褒義;今義是壞人的幫兇,變成貶義(5)詞義弱化如: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古義指重金收買,今義泛指買。2、一詞多義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中比較普遍,既可以有詞的本義,也可以有它的本義和引申義、比喻義等。如:“辭”在鴻門宴中就有三種含義(1)卮酒安足辭。(2)今者出,未辭也。(3)大禮不辭小讓。3、詞類活用(1)名詞用作動詞范增數目項王。 (2)名詞用作狀語如過秦論:天下云集響應。

8、像云一樣,像回聲一樣(3)形容詞用作動詞素善留侯張良。交好(4)形容詞、動詞用作名詞追亡逐北逃跑的人(5)動詞用作狀語爭割地而賂秦爭先恐后地4、通假字比較常見,如鴻門宴:張良出,要項伯。通“邀”文言虛詞之、于、其、以、而等等,現一般不重點考查二、詩歌鑒賞(9分)題型有:1.理解方面的,重點難點,關于“是什么”的問題,描寫了哪些景物,敘述了一個什么事件,交待了一個什么背景。2.研討、鑒賞方面的,關于“為什么”的問題。為什么這么寫?為什么這么抒情?有什么深刻意蘊?即透過詩歌的表層意象,追尋它的深刻意蘊。一、熟悉詩歌的常識詩歌的重要特點是有著豐富的想像,如屈原離騷;另一特點是強烈的抒情,如艾青大堰河

9、我的保姆;再次有著鮮明的節奏和韻律。1.種類,古體詩、近體詩、新詩古體詩只要押韻即可,字數,對仗均無嚴格要求,這里我們主要講解格律詩。2.格律詩(1)絕句每首四句,或五言、七言。(2)律詩每首八句,或五言(律),或七言。每二句為一聯,共四聯。頭兩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言”,七八句叫“尾聯”。每聯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3.詞詞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是配樂歌唱的,所以每首詞至少有一個樂譜,叫詞牌;按樂譜填詞,叫填詞。根據字數的多少可以分為小令、中調、長調。二、品味詩歌詩歌的語言美集中反映在精煉美和音樂美上,具體如下:1.省略成分多,要靠體會2.出于押韻和格律

10、的需要,字詞倒置現象常見3.詩詞恰當的用典,使詩意豐富而篇幅短小4.詩詞跳躍性較大,只有把握詩人的思路,才能很好地理解詩意5.詩詞語言在具體用詞上很活6.講究平仄、押韻,節奏感強v 早 梅v 齊已 v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v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v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v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齊己(860-約937)俗名胡得生,唐末五代詩僧,晚年自號衡岳沙門。家境貧寒,父母早逝,7歲即替大山寺放牛。性穎悟,常年牛背作小詩,寺僧以為奇,勸其出家。先居大山同慶寺,后棲衡山東林。酷愛山水名勝,遍游終南、華山和江南各地。60歲以前大部分時間在衡岳道林寺、廬山東林寺度過,期間曾云

11、游四方。晚年駐錫荊南龍興寺。一生除精研佛理外,致力于詩歌創作,是中晚唐與皎然、貫休齊名的三大詩僧之一,其傳世作品數量居三大詩僧之首。全唐詩收錄其詩作800余首,數量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位。其詩除禪林生活和登臨酬答等題材外,不少是反映晚唐和五代社會動蕩、戰禍頻仍、民生疾苦的現實主義之作,具有較深刻的思想內涵與積極意義,藝術上亦具鮮明特色,歷代詩人和詩評家多有贊譽。一生著述甚豐,有白蓮集、風騷旨格、玄機分別要覽等。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以清麗的語言,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艷的風韻,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狀物清潤素雅,抒情含蓄雋永。首聯即以對比的手法,描寫梅花不畏嚴寒的秉性。頷聯詩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皚皚深雪,作為孤梅獨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開”是詩的畫龍點睛之筆:梅花開于百花之前,是謂“早”;而這“一枝”又先于眾梅,悄然“早”開,更顯出此梅不同尋常頸聯:側重寫梅花的姿色和風韻。此聯對仗精致工穩。“遞”字,是說梅花內蘊幽香,隨風輕輕四溢;而“窺”字,是著眼梅花的素艷外貌,形象地描繪了禽鳥發現素雅芳潔的早梅時那種驚奇的情態尾聯:語義雙關,感慨深沉,“望春臺”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義。齊己早年曾熱心于功名仕進,是頗有雄心抱負的。然而科舉失利,不為他人所賞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