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章第六章 生態旅游環境及其保護生態旅游環境及其保護 生態旅游環境概述生態旅游環境概述 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 生態旅游環境保護生態旅游環境保護 第一節 生態旅游環境概述 一、生態旅游環境的概念 1、旅游環境以旅游活動為中心的環境,是旅游活動得以 存在、進行和發展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總和。 2、生態旅游環境以生態旅游活動為中心的環境,是生 態旅游活動得以存在、進行和發展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總和。 旅 游 環 境 自然旅游環境 人文旅游環境 旅游社會環境 旅游經濟環境 旅游氣氛環境 旅游政治環境 旅游行業環境 旅游生態環境 旅游空間環境 自然資源環境 二、生態旅游環境與生態旅游系統的“三
2、體”之間的關 系 生態旅游者 生態 旅游 環境 使用和保護 對象和場所 生態旅游資源儲量生態旅游資源利用生態旅游廢物處理 生態旅游資源利用模式生態旅游資源保護模式 生態旅游產品開發 生態旅游業的發展 生態旅游環境與生 態旅游者相互關系 生態旅游環境與生態旅游資源的相互關系 生態旅游環境與生態旅游業 生態旅游環境 生態旅游產品開發生態旅游服務業 野 營 地 花 卉 園 竹 園 經 濟 作 物 品 種 園 果 樹 品 種 園 鄉 土 植 物 園 中 草 藥 園 鳥 園 野 生 動 物 園 自 然 保 護 區 游 憩 小 區 生 態 服 裝 業 生 態 餐 飲 業 生 態 旅 館 業 生 態 商 業
3、 生 態 交 通 業 三、生態旅游環境的構成 生 態 旅 游 環 境 自然生態旅游環境 生態旅游環境的構成 社會文化生態旅游環境 生態經濟旅游環境 生態旅游氣氛環境 天然生態旅游環境 生態旅游空間環境 自然資源環境 生態旅游政治環境 “天人合一”人文生態旅游環 境 外部生態經濟旅游環境 內部生態經濟旅游環境 區域生態旅游氣氛環境 社區生態旅游氣氛環境 旅游者生態旅游氣氛環境 1 1、自然生態旅游環境指由自然界的一引起自然要素(如地質、自然生態旅游環境指由自然界的一引起自然要素(如地質、 地貌、氣候、水體、動植物等所組成的自然環境綜合體。地貌、氣候、水體、動植物等所組成的自然環境綜合體。 (1
4、1)天然生態旅游環境指由自然界的力量所形成的,受人類活)天然生態旅游環境指由自然界的力量所形成的,受人類活 動干擾少的生態旅游環境。主要包括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動干擾少的生態旅游環境。主要包括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 風景名勝區、植物園、國有林場及散布的一些古樹名木等。風景名勝區、植物園、國有林場及散布的一些古樹名木等。 (2 2)生態旅游空間環境指能開展生態旅游的旅游景點、景區、)生態旅游空間環境指能開展生態旅游的旅游景點、景區、 旅游地、旅游區域的自然空間范圍的大小。主要是指生態旅游旅游地、旅游區域的自然空間范圍的大小。主要是指生態旅游 資源儲存地、生態旅游者的活動范圍。資源儲存地、生態旅
5、游者的活動范圍。 (3 3)自然資源環境主要指水資源、土地資源、自然能源等自然)自然資源環境主要指水資源、土地資源、自然能源等自然 資源對生態旅游業生存和發展的影響和作用。資源對生態旅游業生存和發展的影響和作用。 2 2、社會文化生態旅游環境指政府或有關組織、政、社會文化生態旅游環境指政府或有關組織、政 治局勢對生態旅游的支持程度以及人們在人與自治局勢對生態旅游的支持程度以及人們在人與自 然和諧發展思想指導下的文化環境氛圍。然和諧發展思想指導下的文化環境氛圍。 (1 1)生態旅游政治環境是指政府或相關組織在區)生態旅游政治環境是指政府或相關組織在區 域旅游政策、旅游管理技能、政治局勢等方面影域
6、旅游政策、旅游管理技能、政治局勢等方面影 響生態旅游發展的軟環境。響生態旅游發展的軟環境。 (2 2)“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人文生態旅游環境是指在認識人文生態旅游環境是指在認識 到人類與自然界互利、共生關系的思想指導下,到人類與自然界互利、共生關系的思想指導下, 在進行旅游開發,特別是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在進行旅游開發,特別是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 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 3 3、生態經濟旅游環境、生態經濟旅游環境 (1 1)外部生態經濟旅游環境指滿足生態旅游者開展生態旅游活)外部生態經濟旅游環境指滿足生態旅游者開展生態旅游活 動的一切生態經濟條件。動的一切生態經
7、濟條件。 (2 2)內部生態經濟旅游環境主要指旅游業內部的管理制度、秩)內部生態經濟旅游環境主要指旅游業內部的管理制度、秩 序、政策傾向、人員等對生態旅游的認識和支持程度。序、政策傾向、人員等對生態旅游的認識和支持程度。 4 4、生態旅游氣氛環境指由歷史和現代旅游開發所形成的、生態旅游氣氛環境指由歷史和現代旅游開發所形成的 反映地方生態或民族生態、當地社區和旅游者的生態旅游反映地方生態或民族生態、當地社區和旅游者的生態旅游 意識等環境。意識等環境。 (1 1)區域生態旅游氣氛環境主要指在潔凈、優美、少污)區域生態旅游氣氛環境主要指在潔凈、優美、少污 染的生態環境基礎上,由歷史和現代開發所形成的
8、反映該染的生態環境基礎上,由歷史和現代開發所形成的反映該 區域歷史生態、地方生態或民族生態氣息的環境。區域歷史生態、地方生態或民族生態氣息的環境。 (2 2)社區生態旅游氣氛環境是生態旅游社區居民對于生)社區生態旅游氣氛環境是生態旅游社區居民對于生 態旅游的觀點與看法、行為等所形成的一種軟環境。態旅游的觀點與看法、行為等所形成的一種軟環境。 (3 3)旅游者生態旅游氣氛環境是指旅游者生態旅游素質)旅游者生態旅游氣氛環境是指旅游者生態旅游素質 和生態旅游者在進行旅游活動時的行為等反映出來的旅游和生態旅游者在進行旅游活動時的行為等反映出來的旅游 環境。環境。 環境保護與調節效益 三、生態旅游環境的
9、特點 森林 (一)資源性(一)資源性 1、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有、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有 限性表明了資源的稀缺性限性表明了資源的稀缺性 2、生態旅游環境能產生價值、生態旅游環境能產生價值 表明了資源的有效性表明了資源的有效性 3、生態旅游環境的系統性表、生態旅游環境的系統性表 明了資源的層次性和整體性明了資源的層次性和整體性 4、生態旅游環境系統的可變、生態旅游環境系統的可變 性、可控性表明了資源的可塑性、可控性表明了資源的可塑 性性 5、生態旅游環境具有利用的、生態旅游環境具有利用的 多宜性多宜性多功能、多用途和多功能、多用途和 多效益多效益 水土保持 地下水保持凈化 凈化空氣、防風 削弱噪
10、音 基因庫 風 景 美 化 效 益 戶外休閑 休憩康療 科學考察旅游 科學普及旅游 生態教育 土地利用效 益 農業、商業、建 筑其他土地利用 貨幣收益 工業、農業銷售 原料 木材 木本糧油 其他林副產品 森林生態旅游環境功能示意圖 (二)綜合性 若干子系統自然、社會、經濟、文化、氣氛 四維空間結構空間、組分、時間、功能 三、容量有限性極限容量飽和容量最佳容量(最適/合理值) 巨系統:全球、大洲、大洋、國家生態旅游環境 大系統:區域生態旅游環境 中系統:旅游地生態旅游環境 小系統:景區生態旅游環境 微系統:景點生態旅游環境 空 間 結 構 旅 游 資 源 旅 游 空 間 天 然 生 態 自 然
11、資 源 生 態 政 策 天 人 合 一 生 態 經 濟 生 態 氣 氛 組分結構 生態教育 經濟效益 美學欣賞 勞動就業 環境納污 調節功能 信息功能 功能結構 時間結構 超短期短期中期長期 生態旅游環境的 四維結構特點 第二節第二節 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 一、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含義一、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含義 1 1、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 生態旅游活動區域內生態系統所能承受的最大生態旅游活動強生態旅游活動區域內生態系統所能承受的最大生態旅游活動強 度。度。 2 2、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研究及應用的價值、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研究及應用的價值 持續地維護環境資源的
12、價值;持續地維護環境資源的價值; 強調自然生態景觀和強調自然生態景觀和“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自然的自然文文 化景觀;化景觀; 環境資源和文化完整性的展示和保育;環境資源和文化完整性的展示和保育; 通過適度地宣傳教育,有計劃地分流與引導,通過適度地宣傳教育,有計劃地分流與引導, 進行功能方向的景觀生態式調控,促進生態環境進行功能方向的景觀生態式調控,促進生態環境 資源利用保護與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資源利用保護與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 更多地鼓勵價值取向,鼓勵以自然為基礎的旅更多地鼓勵價值取向,鼓勵以自然為基礎的旅 游享受,而不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價格導向,適游享受,而不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價格導向
13、,適 度利用開發,以達到不使生態旅游環境受到毀壞度利用開發,以達到不使生態旅游環境受到毀壞 性破壞,不危及生態旅游質量等,促進生態旅游性破壞,不危及生態旅游質量等,促進生態旅游 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 二、影響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因素 1、地域類型和產品類型 2、地理區位 旅游場所旅游環境承載力空間標準 場所基本空間標準場所基本空間標準 動物園25m2/人滑水515人/ hm2水面 植物園300m2/人垂釣530人/ hm2水面 郊區國家公園1517人/hm2快艇510人/ hm2水面 森林公園15人/hm2荒野5人/hm2 滑雪場100人/hm2露營300人/hm2 野餐和郊游300600
14、人/hm2騎自行車30m2/人 海濱度假區10m2海灘/人騎馬2580人/ hm2 高爾夫球場515人/ hm2體育比賽100200人/hm2 3 3、時間節律、時間節律 景觀的晝夜性與季節性;旅游流的季節性。 景觀的晝夜性與季節性;旅游流的季節性。 4 4、管理技術、管理技術 某地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不是固定的,通過科學規劃和管理,可以改 某地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不是固定的,通過科學規劃和管理,可以改 觀。觀。 5 5、社會文化環境、社會文化環境 游客對當地文化生態的沖擊。 游客對當地文化生態的沖擊。 6 6、經濟環境、經濟環境 食物、水、電、住宿等。 食物、水、電、住宿等。 7 7、旅游用地、
15、旅游用地 核心保護區 核心保護區居民用地居民用地旅游用地旅游用地其他用地其他用地 8 8、游客種群、游客種群 種族、民族、文化等 種族、民族、文化等高密度、近距離的擁擠容忍能力高密度、近距離的擁擠容忍能力 三、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概念體系 生態旅游環 境承載力的 概念體系 自然生態旅 游環境承載 力 社會文化生態 旅游環境承載 力 生態經濟旅 游環境承載 力 生態旅游氣 氛環境承載 力 天然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 生態旅游空間環境承載力 自然資源環境承載力 生態旅游政治環境承載力 “天人合一”文化旅游環境承載力 外部生態經濟旅游環境承載力 內部生態經濟旅游環境承載力 區域生態旅游氣氛環境承載力 社會
16、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 旅游者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 四、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特征四、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特征 1 1、時空分異特征、時空分異特征 2 2、靜態與動態特征、靜態與動態特征 3 3、可控性因素與不可控性因素并存、可控性因素與不可控性因素并存 四、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類型 1 生態承載力 2 設施承載力 3 社會承載力 旅游者對環境的基本要求 旅游者類型基 本 要 求 荒野愛好者不希望商業性設施;尋求自然隨意的環境,看到 的人要少;期望寧靜、清新、與隔絕的氣氛。 運動愛好者希望有起碼的設施;追求自然氣氛,與他人的沖 突較大;期望有好的運動條件和較寧靜的環境。 野營者一般以家庭或親朋為活動團體;
17、尋求自然的氣氛, 要求較大的活動空間,愿意看到周圍有一些同類 旅游者;希望有起碼的設施。 海浴者一般是小集群活動;希望看到較多的同類旅游者; 追求略為熱鬧的氣氛,要求設施完備。 自然景觀觀賞者 希望充分體驗自然美景,不愿意賞景人很多破壞 寧靜氣氛。此類旅游需求量在。 六、 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調控 (一)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飽和和超載的類型與調整 短期性飽和和超載 長期連續性飽和和超載整體性飽和和超載 局部性飽和和超載 建立監測和預警系統 價格調節 開發鄰近替代性生態旅游區 淡季休生養息與環境補給輪流開放,分區開發 人工治理受損環境, 加快旅游環境恢復 時 間 性 飽 和 和 超 載 空 間 性
18、 飽 和 和 超 載 (二)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飽和和超載的影響和破壞 生態環境的自我恢復平衡能力的有限性。 1、對生物的影響與破壞 腳踏土壤板結土壤結構、功能 微生物植物動物整個生態系統 2、造成生態旅游水體污染 3、噪聲導致旅游質量下降、生態質量下降 動物、人;植物?微生物? (三)造成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疏載”的原因與調 控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和生 態旅游環境特色不突出 生態旅游地域的開發方式單一 旅游宣傳促銷力度不夠 旅游產品周期律的影響 充分挖掘生態旅游資源特色, 開發吸引力大的生態旅游產品 充分實現資源和環境價值,實施綜合開發 重視旅游宣傳促銷,實施“引鳳”鳳工程 注意生態旅游產品更新換
19、代,克服衰退現象 以“熱”帶“冷”,促進生態旅游全面發 展 一一 生態旅游環境容量概述生態旅游環境容量概述 1 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的含義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的含義: 某一生態旅游目的地,在特定的時期內,在保證 該地資源與生產的連續性、生態的完整性、文化 的連續性、發展質量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旅游 者人數或者說旅游活動的強度。 a 生態旅游環境容量與旅游業可持續發生態旅游環境容量與旅游業可持續發 生態旅游環境質量的評價、監督及反饋與旅游業可 持續發展息息相關。 重視生態旅游環境容量對維持生態旅游環境質量和 旅游者的滿意度非常必要。 社區自然與文化旅游資源社區自然與文化旅游資源 游游 客客 旅旅 游游
20、業業 社區居民、游客、旅游業構成的生物鏈 b 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研究及應用的價值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研究及應用的價值 持續地維護環境資源的價值 強調自然生態景觀和“天人合一”的自然-文化景觀 環境資源和文化完整性的展示和保育 通過適度地宣傳教育,有計劃地分流與引導,進行 功能方向的景觀生態式調控,促進生態環境資源利 用保護與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 更多地鼓勵價值取向,鼓勵以自然為基礎的旅游享 受,而不是追求利潤更大化的價格導向,適度利用 開發,以達到不使生態旅游環境受到毀壞性破壞, 不危及生態旅游質量等,促進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 。 2 影響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的因素影響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的因素 a 地域類型
21、和產品類型地域類型和產品類型:以自然保護為目的的自然 保護區、森林公園等要比同樣面積的一般娛樂公園 、主題公園等旅游環境容量低。 荒野5人/公頃、郊區國家公園15人/公頃,野餐和郊 游300-600人/公頃,森林公園15人/公頃,垂釣5-30 人/公頃,滑水5-15人/公頃,滑雪場100人/公頃,快 艇5-10人/公頃,露營300人/公頃 b 地理區位地理區位:不同旅游目的地,生態旅游環境容 量有差異。例如,海濱度假區,質量上乘的度假 地一般標準是人均10m海灘,或1m長海灘地、海 灘更換率每天1.5-3人,荷蘭、西班牙度假地標準 分別是1.7m、3m,熱帶度假地則達30m。 c 時間節律時間
22、節律: 一方面是一些生態旅游區旅游景觀隨著時間的推 移而有所改變。 旅游流的時間變化,要考慮旅游高峰期旅游者的 人數或活動強度,也要考慮淡季、平季的設備和 設施的使用問題。 d 管理技術:管理技術:通過科學的規劃并經科學的管理, 生態旅游環境容量就會有所改善。如加拿大懷伊 沼澤地野生動物避難處。 他們把旅游者活動中心和停車場建在對野生生物 沒有影響的地帶,在這里,旅游者可以通過各種 展覽和有關視聽材料、旅游指南對沼澤地和野生 生物全貌有所了解;同時允許少數自助旅游者或 團隊旅游者在保護區邊緣地帶參觀;在旅游中心 的近距離途中開通一列火車,專供旅游者目睹野 生動物。 e 社會文化環境:社會文化環
23、境: 旅游開發時間長的區域,由于居民已習慣旅游者 的到來而使文化環境容量增大;旅游產業化程度 高的地域,旅游容量也增大;文化差異(包括宗 教信仰、生活習俗、生活觀念等)大的地域,社 會文化環境容量就小。 f 經濟環境:經濟環境: 當旅游地居民和政府的經濟效益(等于收入減去 漏損)達到某一臨界值時所容納的旅游者人數。 g 旅游用地:旅游用地: 一個區域內旅游用地面積越大,旅游活動的規模 越大,居民用地越少,當居民用地面積縮小到一 定極限,會導致當地居民(包括旅游從業人員與 非從業人員)的心理抗拒生活秩序被擾亂, 導致緊張、焦慮與沮喪,降低了生活環境質量。 h 旅客種群:旅客種群: 南歐人比北歐、
24、北美,亞洲人比歐美人更能容忍 高密度的擁擠和近距離的個人空間。 3 生態旅游環境容量概念體系生態旅游環境容量概念體系 生態旅游環境生態旅游環境 自然生態旅游環境自然生態旅游環境 社會文化生態旅游環社會文化生態旅游環 境境 生態經濟旅游環境生態經濟旅游環境 生態旅游氣氛環境生態旅游氣氛環境 天然生態旅游環境天然生態旅游環境 生態旅游空間環境生態旅游空間環境 自然資源環境自然資源環境 生態旅游政治環境生態旅游政治環境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文化旅游環境文化旅游環境 外部生態經濟旅游環境外部生態經濟旅游環境 內部生態經濟旅游環境內部生態經濟旅游環境 區域生態旅游氣氛環境區域生態旅游氣氛環境 社區生態旅
25、游氣氛環境社區生態旅游氣氛環境 旅游者生態旅游氣氛環境旅游者生態旅游氣氛環境 4 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特征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特征 綜合性:綜合性:包括自然、社會文化、經濟、氣氛等系 列若干個環境容量指標。 反饋性反饋性:旅游活動過度或其導致生態旅游環境質 量惡化,就會降低會損害生態旅游者興趣,導致 該區域生態旅游環境容量降低;反之。 可變性可變性:生鐵旅游環境系統中某一或某幾個或整 個系列發生了變化會導致容量發生變化,如水質 污染、森林遭受病蟲害或火災。 可控性可控性:可變性、反饋性反映了生態旅游環境容 量按照一定的規律變化,人們認識并利用其規律 ,可以對生態旅游環境容量進行調控。 有限性有限性:為
26、達到生態旅游環境的良性循環,往往 在運用中用其最佳容量,以使生態旅游環境既達 到最佳利用,又不損害生態旅游資源。 可良性可良性:通過實地觀測和調查研究得出生態旅游 環境容量的經驗值。 二二 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的確定與量測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的確定與量測 1 經驗量測法經驗量測法: a 自我體驗法自我體驗法:調查者多為一名生態旅游者,在 作生態旅游過程中來體驗所需的最小空間,體現 在不同旅游者密度情況下的感受,感受旅游者數 量和活動強度對生態旅游環境的影響。 b 調查統計法調查統計法:在不同的生態旅游地域、社區、 路段等,分別對不同的生態旅游者進行調查,了 解生態旅游者對生態旅游環境容量各方面的認知
27、、感受與需求,并進行統計處理。 c 航拍問卷法航拍問卷法:以航拍來了解生態旅游者人數和分 布狀況,同時采取問卷調查形式調查生態旅游者的 看法,比較分析后得出生態環境容量的經驗值或者 相關結論。到最后取材階段有可能是采用隨即抽樣 法以及客觀調查法來進行取樣最后采取加權平均法 得出的數據結論,但由于這種方法涉及人為因素在 內而且所得出的數據不是精確數據,只能作為大概 推算數據為主,確認時還是以保守計算為主 2 理論推測法理論推測法: a 單項推測法單項推測法:對生態旅游環境容量體系中某一方 面的容量進行推測 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的量測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的量測:天然生態環境對于因生 態旅游造成的對生態環境
28、的直接消極影響(如游人 對植物的踐踏)的承受;天然生態環境對生態旅游 者所產生的污染物能完全吸收和凈化。 據調查,中國旅游者人均每天產生的主要污染物 糞便400g,生化需氧量 (BOD)40g,氨氮 7g,懸浮固體60g,不居住游人產生垃圾 500g(遠足)。 生態旅游空間環境容量的量測生態旅游空間環境容量的量測: T = m n p i=1 DiRi +C T為生態旅游空間環境容量,Di為第i種旅游景區 容量,Di=Si,Si為第i種旅游景點容量,Ri為第i 種景區內線路容量,m,n,p分別為景區、景點 處數、景點內道路,系數i=1;C為非活動去接待 旅游者容量。 自然資源環境容量自然資源環
29、境容量: 一些主要自然資源數量的限制程度,在較多生態 旅游區,往往以水資源供應量為限制因素,如水 資源環境容量W=總供水量(T)/人均用水量( We),總供水量即該地的供水能力,人均用水量 包括住宿旅游者用水量和流動旅游者人均用水量 兩大部分。 面積法面積法: C = A A0 T T0 C為環境容量;A為景區可游面積; A0每人 最低空間標準;T為每日開放時間;T0為單 人瀏覽時間。 b 綜合推測法綜合推測法 對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的各個方面做出綜合推測, 往往遵循最小因子限制律,即生態旅游環境容量 的大小取決于生態旅游環境容量中最小的那一個 分容量。 三三 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的調控生態旅游環境容
30、量的調控 1 生態旅游環境容量飽和和超載的影響和破壞生態旅游環境容量飽和和超載的影響和破壞 生態旅游活動生態旅游活動 對土壤環境間接侵害對土壤環境間接侵害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土壤水土壤水土壤空氣土壤空氣土壤養分土壤養分 直接機械損害直接機械損害 吸收功能吸收功能有機體有機體 道路小氣候道路小氣候 新生地被植物新生地被植物殘存地被植物殘存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種群成分地被植物種群成分 自然保護價值、景觀價值自然保護價值、景觀價值 a 生態旅游活動(飽和或超載)對植物生態旅游活動(飽和或超載)對植物-土壤的影響土壤的影響 b 造成生態旅游水體污染造成生態旅游水體污染: c 噪聲導致旅游質量下降、生態質量
31、下降噪聲導致旅游質量下降、生態質量下降 第三節第三節 生態旅游環境保護生態旅游環境保護 一一 生態旅游對環境的良性影響生態旅游對環境的良性影響 1 生態旅游促進自然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生態旅游促進自然生態環境良性循環 a 促進生物、尤其是珍稀瀕危生物的保護 b 促進水體保護和水體污染的治理 c 促進大氣環境保護和治理 d 促進地質地貌的保護 2 生態旅游開發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生態旅游開發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a 提高生態旅游地域知名度,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 契機 b 生態旅游開發增加了區域收入,增強了自我發展 能力 c 改善了區域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促進生態旅游 地向開放型經濟轉化 d 生態旅游在一定程度
32、上促進生態旅游區的基礎設 施建設 3 生態旅游促進區域社會進步生態旅游促進區域社會進步 a 增加了就業機會,穩定了社會秩序 b 提高了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c 通過示范作用,提高了生態旅游區人們的素質 d 促進生態旅游區政治環境改善,提高管理水平和 技能 e 消除生態旅游區民族隔閡,有利于社會安定 f 促進生態旅游區民族文化的發展 二二 生態旅游對環境的不利影響生態旅游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1 生態旅游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生態旅游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生態旅游開發對植物的影響:鮮花、苗木、何真 菌等的采集,會引起物種組成變化;旅游者不慎或 管理不善可能導致火災;毀壞一些幼木,改變森林 樹
33、齡結構;大量垃圾導致土壤營養狀態改變,造成 空氣和光纖堵塞,致使生態系統受到破壞;踐踏草 地使土地板結,樹木生長不良,導致植物抗病力下 降;基礎設施有可能損傷一些珍稀瀕危植物,毀壞 野生生物環境;一些旅游商品導致大量捕獵或采集 ,造成瀕臨滅絕。 b 生態旅游對水體的污染生態旅游對水體的污染 生活污水進入海灘、湖泊等水體;過多的營養物 進入水體加劇富營養化過程;氧的供給與分布變化 對水體動植物等產生影響;含鉛、含磷洗滌用品等 排入水體;身體與水接觸的水上運動、生活廢水等 可能將各種水媒介傳播的病毒帶入水中,造成疾病 傳播。 c 生態旅游對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生態旅游對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 賓館的生態
34、服務設施、交通工具排放的有毒氣體 ,垃圾處理不當,封閉環境裝修釋放出的有毒氣 體。 d 生態旅游對野生動物的影響生態旅游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旅游設施的建設破壞了動物的生境;部分旅游紀 念品或商品的制作導致動物被濫捕;旅游者喜食 的特殊動物被大量捕獵;旅游交通工具產生的噪 音、廢氣使動物受驚嚇;旅游者喜愛的動物被保 護,噢壞生物鏈;一些便于觀賞動物而采取的措 施,如燈光會影響動物的發育 e 生態旅游對地質、地貌的影響生態旅游對地質、地貌的影響 超載導致一些地貌形態侵蝕加快;交通工具的事 業導致某些地貌形態改變;某些活動破壞了地質 地貌的保護;設施帶來危害;旅游者不文明行為 。 2 生態旅游對旅游區
35、經濟環境的影響 a 過分依賴生態旅游業可能導致區域經濟 發展的不穩定。 b 大量發展可能導致產業結構的不利改變 c 生態旅游業發展可能導致旅游區物價和 低價上漲 3 生態旅游對旅游區環境的影響生態旅游對旅游區環境的影響 a 生態旅游者涌入可能會導致社會關系緊張 b 可能導致當地居民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改變 c 可能導致政治信仰危機和社會危機 d 生態旅游者涌入可能導致人流擁擠、道路擁擠 e 在一些“天人合一”旅游環境中,旅游可能破壞 宗教氣氛 f 生態旅游者可能導致疾病流行 g 可能會造成社區隔閡 h 可能會造成某些視覺污染 4 生態旅游對旅游區文化的影響生態旅游對旅游區文化的影響 a 當地民
36、族被同化 b 地域文化被庸俗化 c 區域文化的不正當商業化 d 傳統工業品形象受損 5 生態旅游帶來一些噪音污染生態旅游帶來一些噪音污染 a 旅游交通工具的噪聲污染 b 施工噪聲污染 c 娛樂場所的噪聲污染 d 影響旅游氛圍的噪聲污染 三三 生態旅游環境問題和保護對策生態旅游環境問題和保護對策 1 生態旅游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生態旅游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 a 思想意識方面的原因思想意識方面的原因:旅游業是無煙工業,是低 投入、高產出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存在耗竭問題 b 管理體制方面的原因管理體制方面的原因:缺乏統一規劃與引導,管 理體制上的不順 c 主觀決策方面的原因主觀決策方面的原因: d 旅游
37、經營者和浪游者行為方面的原因旅游經營者和浪游者行為方面的原因 e 其他產業發展的原因其他產業發展的原因 f 短期經濟效益驅動的原因短期經濟效益驅動的原因 g 自然因素和社會方面的原因自然因素和社會方面的原因 2 生態旅游環境問題的類型 生態旅游生態旅游 環境問題環境問題 原生生態旅游環境問題原生生態旅游環境問題 原生生態旅游環境問題原生生態旅游環境問題 原生生態旅游環境問題原生生態旅游環境問題 生態旅游環境破壞生態旅游環境破壞 生態旅游環境退化生態旅游環境退化 生態旅游環境不協調生態旅游環境不協調 生態旅游環境污染生態旅游環境污染 a 生態旅游環境破壞:生態旅游環境破壞: 破壞動植物破壞動植物:破壞繁殖習性,獵殺動物,影響動物 遷徙 種群結構種群結構:植物因采集而遭破壞,因伐除植物建旅 游設施而改變植被覆蓋率或性質,游人踐踏而導致 植物死亡 破壞地表破壞地表:導致地表水土進一步流失和侵蝕,增加 地面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危險性,增加雪崩的危 險性,破壞敵之特征,損害江河、湖、海岸線,破 壞景觀地貌 破壞自然資源破壞自然資源:導致地下水枯竭,導致化石資源枯 竭,增加發生火災的危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好教育好人生
- 學校法制教育匯報
- 布氏桿菌肺炎CT表現
- 教育學心理學探討
- 2025年體育與健康課
- 牙齒美白術的護理
- 我運動·不怕冷·享健康
- 企業的主數據建設方法論與實踐
- 能源行業碳中和碳達峰光儲一體化智慧安全項目建設方案
- 2025年鎖眼機項目提案報告
- 士官留隊申請書格式
- 2025年上半年社區居委會工作總結(3篇)
- 2025年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限公司春季校園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小班安全課件幼兒園
- 2024幼兒園親子運動會活動服務合同范本3篇
- 呼和浩特市國企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2025
- 金融計量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管理學院
- 節約集約建設用地標準 DG-TJ08-2422-2023
- 機械制圖-形成性任務2-國開(ZJ)-參考資料
- 糖葫蘆課件教學課件
- 華南理工大學《機器學習》2023-2024學年期末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