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二六年七月目 錄一、適用范圍 .1二、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企業實地核查辦法 .3(一)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企業實地核查辦法使用說明3(二)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企業實地核查辦法3三、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各產品單元生產許可審查細則10(一)非復合膜袋產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10(二)復合膜袋產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5(三)片材產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37(四)編織袋產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44(五)容器產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49(六)食品用工具產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
2、58一、適用范圍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適用于包裝、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塑料制品和塑料復合制品;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生產、流通、使用過程中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塑料容器、用具、餐具等制品。根據產品的形式分為4類:包裝類、容器類、工具類、其他類。其中包裝類包括非復合膜袋、復合膜袋、片材、編織袋;容器類包括桶、瓶、罐、杯、瓶坯;工具類包括筷、刀、叉、匙、夾、料擦(廚房用)、盒、碗、碟、盤、杯等餐具;其他類包括不能歸入以上三類中的其他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不包括食品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接觸食品的機械、管道、傳送帶。第一批實施市場
3、準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產品包括3類39個產品(詳見表1),增補品種時將另行公布產品目錄。根據生產工藝相同或相近的產品劃分成一個產品單元的原則,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共分為6個產品單元:包裝類包括4個產品單元:非復合膜袋、復合膜袋、片材、編織袋。容器類包括1個產品單元:容器。工具類包括1個產品單元:食品用工具。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包括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企業生產許可實地核查辦法和6個產品單元的生產許可審查細則。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企業生產許可實地核查辦法和每個產品單元的生產許可審查細則構成了對該產品單元的生產許
4、可企業審查辦法。表1 第一批實施市場準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目錄產品分類產品單元產品品種產品標準備注包裝類1.非復合膜袋1. 聚乙烯自粘保鮮膜GB 10457-19892. 商品零售包裝袋(僅對食品用塑料包裝袋)GB/T 18893-20023. 液體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QB 1231-19914. 食品包裝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狀腸衣膜GB/T 17030-19975. 雙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BB/T 0002-1994*6. 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12025-19897. 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4456-19968. 包裝用雙向拉伸聚酯薄膜GB/
5、T 16958-19979. 單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QB/T 1128-199110. 聚丙烯吹塑薄膜QB/T 1956-199411. 熱封型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GB/T 12026-200012. 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QB 1125-2000*13. 夾鏈自封袋BB/T 0014-1999*14. 包裝用鍍鋁膜BB/T 0030-2004*2.復合膜袋15. 耐蒸煮復合膜、袋GB/T 10004-199816. 雙向拉伸聚丙烯(BOPP)/低密度聚乙烯(LDPE)復合膜、袋GB/T 10005-199817. 雙向拉伸尼龍(BOPA)/低密度聚乙烯(LDPE)復合膜、袋QB/T 187
6、1-199318. 榨菜包裝用復合膜、袋QB 2197-199619. 液體食品包裝用塑料復合膜、袋GB 19741-200520. 液體食品無菌包裝用紙基復合材料GB 18192-200021. 液體食品無菌包裝用復合袋GB 18454-200122. 液體食品保鮮包裝用紙基復合材料(屋頂包)GB 18706-200223. 多層復合食品包裝膜、袋GB/T 5009.60-2003增加內容已備案的企業標準*3.片材24. 食品包裝用聚氯乙烯硬片、膜GB/T 15267-199425. 雙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片材GB/T 16719-199626. 聚丙烯(PP)擠出片材QB/T 247
7、1-20004.編織袋27. 塑料編織袋GB/T 8946-199828. 復合塑料編織袋GB/T 8947-1998容器類5.容器29. 聚乙烯吹塑桶GB/T 13508-199230.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飲料瓶QB/T 1868-200431. 聚酯(PET)無汽飲料瓶QB 2357-199832. 聚碳酸酯(PC)飲用水罐QB 2460-199933. 熱罐裝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QB/T 2665-200434. 軟塑折疊包裝容器BB/T 0013-199935. 包裝容器 塑料防盜瓶蓋GB/T 17876-199936. 塑料奶瓶、塑料飲水杯(壺)、塑料瓶
8、坯GB14942 -1994GB13113 -1991 GB17327 -1998經備案的企業標準*工具類6.食品用工具37. 密胺塑料餐具QB 1999-199438. 塑料菜板QB/T 1870-199339. 一次性塑料餐飲具GB 9688-1988GB 9689-1988經備案的企業標準注:上表中帶“*”為適用于包裝、盛放食品的制品。二、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企業實地核查辦法(一)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企業實地核查辦法使用說明1 本辦法適用于對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加工企業生產許可實地核查。2本辦法分為:質量安全管理職責、企業環境與場所
9、要求、生產資源提供、采購質量控制、生產過程控制、產品質量檢驗、生產安全防護7個部分,共7章25條55個核查內容。分否決項目和非否決項目。2.1非否決項結論為“合格”、“一般不合格”、“嚴重不合格”三種。其中“一般不合格”是指企業出現的不合格是偶然的、孤立的現象,是性質一般的問題;“嚴重不合格”是指企業出現了區域性的或系統性的不合格,或是性質嚴重的不合格。2.2否決項目結論分“合格”和“不合格”兩種,在55個核查內容中, 生產設施(2.3.1,2.3.2)、設備工裝(3.1.1)、原、輔材料采購(4.1.2,4.1.4)、工藝管理(5.1.2)、包裝標識(5.4)、安全生產(7.1.2)8項為否
10、決項,在表中加“*”表示。3 本辦法確定核查結論依據以下原則:3.1合格(具備以下兩種情況之一為合格):3.1.1 一般不合格項不多于8項,無嚴重不合格項,無否決項;3.1.2 嚴重不合格項不多于1項且一般不合格項不多于6項,無否決項。3.2不合格(具備以下三種情況之一為不合格):3.2.1嚴重不合格項為2項及以上;3.2.2一般不合格項為9項及以上;3.2.3否決項為1項及以上。(二)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企業實地核查辦法1 質量安全管理職責序號核查項目核查內容核查要點結論1.1組織領導1 企業領導中應有人負責質量安全工作。2 企業領導應當對可能影響產品質量安全的潛在緊急情
11、況及事故制定應急措施。1 是否指定領導中一人負責質量安全工作。2 其職責和權利是否明確。3企業領導是否制定了對可能影響產品質量安全的潛在緊急情況和事故的應急措施。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1.2管理職責1 企業應制定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規定各有關部門、人員的質量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特別是檢驗部門和人員的職責權限。1是否制定了質量安全管理制度。2是否規定了產品質量有關的部門、人員的質量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3是否規定了檢驗部門和人員的職責權限。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1.3有效實施1 在企業制定的規章管理制度中應有相應的考核辦法并嚴格實施。1是否規定了質量考核辦法。2是否已開展有效實施
12、。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2 企業環境與場所要求序號核查項目核查內容核查要點結論2.1環境要求1.1保持廠區內外環境整潔,廠區的地面、路面及運輸等不應對產品的生產造成污染。1.2生產、行政、生活輔助區的總體布局應合理,不得互相妨礙。1.3應與有毒有害源保持一定距離。1 廠區是否有整潔的生產環境,地面、路面及運輸等是否未對產品的生產造成污染。2 生產、行政、生活和輔助區的總體布局是否合理,且互相不妨礙。3 是否與有毒有害源保持一定距離。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2.1廠房應按生產工藝流程及需求進行合理布局。2.2同一廠房內以及相鄰廠房間的生產操作不得相互妨礙。1 廠房是否按生產工藝流程
13、及需求進行了合理布置。2 同一廠房內以及相鄰廠房間的生產是否相互妨礙。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3 在設計和建設廠房時,應考慮使用時便于進行清潔工作。廁所、廚房應與生產區域隔離。1 企業廠房的建設是否考慮使用時便于進行清潔工作。2 廁所、廚房是否與生產區域隔離。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2.2車間要求1.1生產車間應清潔安全并建立有關清潔生產的制度。1.2 生產車間墻壁、地面、天花板表面平整光滑,并能耐受清理和消毒,以減少灰塵積聚和便于清潔。1.3車間內應有與所生產的產品相適應的防塵設施。1.4 有防止昆蟲和其他動物進入的設施。1 生產車間是否清潔安全并建立清潔生產制度。2 生產車間墻
14、壁、地面、天花板表面是否平整光滑,并能耐受清理和消毒,以減少灰塵積聚和便于清潔。3 車間內是否有與生產相適應的防塵設施。4 是否有防止昆蟲和其他動物進入的設施。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2 生產區和儲存區應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面積和空間。1 生產區和儲存區是否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面積和空間用以安置設備、物料,便于生產操作,存放物料、中間產品、待驗品和成品。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3 生產區內的公共設施避免出現不易清潔的部位。生產區域內的更衣室和洗手設施等公共設施不應給生產帶來污染。1 公共設施是否有不易清潔的部位。2 生產區域內的更衣室和洗手設施等公共設施是否給生產帶來污染。 合格
15、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4 生產區應根據需求提供足夠的照明,對照明度有特殊要求的生產部門可設置局部照明。廠房應有應急照明設施。1 是否根據生產需求提供足夠的照明。2 是否有應急照明設施。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5 對有特殊生產要求如無菌包裝等產品,對其生產區的空氣質量,應監測其生產區的空氣質量,并將結果記錄存檔。1是否對特殊需要的產品監測生產區的空氣質量并將結果記錄存檔。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6 對生產區的溫度、濕度有要求的產品的生產應有能滿足生產安全工藝要求的相應設施。1 生產區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是否能滿足生產安全工藝要求。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7 生產區內安裝的水池、地漏
16、不得對生產造成污染。1 生產區內安裝的水池、地漏是否對生產造成污染。2 是否采取了相應措施對可能的污染進行控制。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8 車間應分別建立人員進出和物流的通道,人員進入應有消毒、除塵或風淋(浴)等裝置,工作人員必須穿著工作服進入車間,工作服應保持潔凈。1 是否建立了人員進出和物流的通道。2 是否有消毒、除塵或風淋(浴)等裝置。3 工作人員是否穿著工作服進入車間。4 工作服是否保持潔凈。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2.3生產設施1企業必須具備滿足生產需要的工作場所和生產設施,且維護完好。2應有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清洗、消毒、防塵、防腐、通風、污物處理等設施,并維護完好。
17、1 是否具備滿足生產需要的工作場所和生產設施,且維護完好。2是否有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清洗、消毒、防塵、防腐、通風、污物處理等設施,并維護完好。 合格 不合格2.4庫房要求1.1 企業的庫房整潔衛生、通風良好、地面平滑。1.2 有防漏、防潮、防塵、防止昆蟲及其他動物進入的設施。1 企業的庫房是否整潔衛生,通風良好,地面平滑。2是否有防漏、防潮、防塵、防止昆蟲及其他動物等進入的設施。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2.1 庫房內存放的物品應保存良好,一般應離地、離墻存放。2.2 原輔材料、成品(半成品)及包裝材料分別存放并明確標識。2.3 有毒、有害物品必須另行單獨存放,并明確標識。1庫房內存放的
18、物品是否保存良好,并離地、離墻存放。2 原輔材料、成品(半成品)及包裝材料是否分別存放并明確標識。3 有毒、有害物品是否另行單獨存放,是否明確標識。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3 生產資源提供序號核查項目核查內容核查要點結論3.1設備工裝*1企業應具有審查細則中規定的必備生產設備。1 是否具有審查細則中規定的必備生產設備。 合格 不合格2企業的生產設備和工藝裝備的性能和精度應能滿足生產的要求。1 生產設備和工藝裝備的性能和精度是否能滿足生產的要求。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3 設備應衛生整潔,避免污染。設備的布局和生產流程應當合理,防止造成產品與原材料的交叉污染。1 設備是否衛生整潔,有
19、無交叉污染。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4.1與設備連接的主要固定管道應標明管內物料名稱、流向。4.2 生產設備應有明顯的狀態標志,并定期維修、保養和驗證。設備安裝、維修、保養的操作不得影響產品的質量。4.3 生產設備應有專門人員使用、維修、保養和記錄,并由專門人員管理。1與設備連接的主要固定管道是否標明管內物料名稱、流向。2 是否因設備安裝、維修、保養不到位影響產品質量。3 生產、檢驗設備是否有使用、維修、保養記錄,并由專人管理。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3.2檢驗設備1.1企業應具備審查細則中規定的必備出廠檢驗設備。1.2其適用范圍和精密度應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檢驗要求,并有明顯的合格
20、標志,并定期校準。1.3生產具有微生物限量要求的復合膜時,應配置獨立的菌檢室和菌檢設備。1 是否有審查細則中規定的必備出廠檢驗設備。2 所具備檢驗設備和計量器具是否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檢驗要求,是否有明顯的合格標志,并定期校驗。3 生產具有微生物限量要求的復合膜,是否配置獨立的菌檢室和菌檢設備。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3.3人員要求1.1企業領導應了解與生產有關的法律法規(如企業的質量責任和義務等),并具有一定的質量安全管理常識。了解企業領導在質量安全管理中的職責與作用。1.2企業領導應有相關的專業技術知識。應了解產品標準、主要性能指標等;了解產品生產工藝流程、檢驗要求。1 是否有基本的質
21、量安全管理常識。是否了解產品衛生法對企業的要求(如企業的質量責任和義務等);是否了解企業領導在質量安全管理中的職責與作用。2 是否有相關的專業技術知識。是否了解產品標準、主要性能指標等;是否了解產品生產工藝流程、檢驗要求。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2企業技術人員應掌握專業技術知識,并具有一定的質量安全管理知識。1 是否熟悉自己的崗位職責。2 是否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術知識。3 是否有一定的質量安全管理知識。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3.1生產操作人員應熟悉自己的崗位職責,能熟練地進行生產操作。3.2 應能看懂相關的圖紙、配方和工藝文件。3.3 電工、叉車工等特殊崗位工作人員應持證上崗。1
22、生產操作人員是否熟悉自己的崗位職責,是否能熟練地進行生產操作。2 是否能看懂相關的圖紙、配方和工藝文件。3 電工、叉車工等特殊崗位工作人員是否持證上崗。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4 檢驗人員應熟悉產品檢驗規定,具有與工作相適應的質量安全知識、技能和相應的資格。1 是否熟悉產品檢驗相關規定。2 是否具有與工作相適應的質量安全知識、技能和相應的資格。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5 企業應對與產品質量安全相關的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和考核。企業應對直接接觸產品的從業人員進行衛生法規和相應技術、技能的培訓,對個人衛生進行控制,相關人員應按食品衛生法的要求取得健康證明;企業應建立文件程序對人員的個人衛
23、生狀況進行監控,并保存相關記錄。1 企業是否對直接接觸產品的從業人員進行衛生法規和相應的技術培訓,對個人衛生狀況進行控制。2 企業是否建立文件程序對人員的個人衛生狀況進行監控,并保存相關記錄。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3.4技術標準1 企業應有和執行審查細則中規定的現行有效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并具有相應的原材料標準。企業制定的產品標準或內控標準應達到或嚴于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要求。1 是否具有審查細則中規定的產品標準和相關標準。2 企業制定的產品標準或內控標準是否能達到或嚴于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要求。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3.5工藝文件1 企業應具備生產過程中
24、所需的各種規程、作業指導書等工藝文件。1 企業是否制定了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規程、作業指導書等工藝文件。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2 企業的工藝文件應正確、完整、統一,并對關鍵控制點制定相應的工藝措施。1 工藝文件是否正確、完整,工藝參數是否明確。檢查工藝文件,確定各工序的工藝參數和設備工裝、檢具的技術要求是否正確、明確。檢查工藝文件目錄明細表、工藝過程卡、工序卡、作業指導書、檢驗規程等工藝文件內容是否完整。2 各部門使用的工藝文件是否統一。3 對關鍵控制點是否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3.6文件管理1企業應制定技術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的發布應經過正式批準,使用部門可
25、隨時獲得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的修改應符合規定要求。企業應有部門或專(兼)職人員負責技術文件管理。 1 是否制定了技術文件管理制度。2 發布的文件是否經正式批準。3 使用部門是否能隨時獲得文件的有效版本。4 文件的修改是否符合規定。5 是否有部門或專(兼)職人員負責技術文件管理。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4 采購質量控制序號核查項目核查內容核查要點結論4.1原輔材料采購1.1企業應制定原輔材料采購的管理制度,對原輔材料供應商進行選擇、管理,對原輔材料的采購、檢驗或驗證實施有效控制,保證產品所用原材料滿足規定要求。1.2 企業如有外協加工等委托服務項目,應制定相應的質量安全管理控制辦法。1 是
26、否制定了采購質量控制制度,制度內容是否完整合理。2 是否制定了外協加工等委托服務項目的質量安全管理控制辦法。3 質量安全管理控制辦法是否完整合理。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2 原輔材料必須提供檢驗合格證明或報告,必須使用食品用原輔材料。1 原輔材料是否具備合格檢驗證明或報告。2 查看原輔材料產品標識及有關證明,核查原輔材料是否為食品用原輔材料。 合格 不合格3 企業應對原輔材料供方進行評價,選擇合格供應商。企業應保存關鍵材料供應商、選擇評價和日常管理記錄,保存原料進貨檢驗/驗證記錄及供應商提供的合格證明。保存期限不應短于相應產品的保質期。1 是否制定了供方評價準則;是否按規定進行了供方評
27、價;是否保存供方及外協單位名單和供貨、協作記錄;是否對供方及協作進行質量控制。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4 企業應制定原輔材料使用臺帳,原材料不得使用回收料及受污染的原料。1 企業是否制定原輔材料使用臺帳,對原輔材料的使用進行詳細的記錄。2 企業是否使用回收料進行生產。 合格 不合格4.2采購文件1 企業應制定采購計劃、采購清單、采購協議、采購合同等采購文件,并按采購文件進行采購。1 是否有采購文件(如:采購計劃、采購清單、采購合同等)。2 采購文件是否明確了驗收規定。3 采購文件是否經正式批準。4 是否按采購文件進行采購。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4.3采購驗證1 企業應按規定對采
28、購的原輔材料以及外協件進行質量檢驗或者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質量驗證,檢驗或驗證的記錄應該齊全。1 是否對采購及外協件的質量檢驗或驗證作出規定。2 是否按規定進行檢驗或驗證。3 是否保留完整齊全的檢驗或驗證記錄。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5 生產過程控制序號核查項目核查內容核查要點結論5.1工藝管理1 企業應建立質量安全小組或有專(兼)職人員,企業應識別工藝過程質量安全的危害因素,并設定關鍵控制點。1 是否對影響質量安全的危害因素進行識別。2 是否對重要工序或產品關鍵特性設置了質量控制點。3 是否在工藝流程圖上標出了關鍵控制點。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2應對生產過程中原輔材料的使用進行監
29、控,不得使用非食品包裝用原材料的助劑及添加劑。助劑及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審查細則的相關要求。1 是否使用了非食品用原輔材料的助劑及添加劑。2 助劑及添加劑的使用是否符合相關要求。 合格 不合格3 企業職工應嚴格執行工藝管理制度,按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等工藝文件進行生產操作。1 是否按制度、規程等工藝文件進行生產操作。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4 企業應制定關鍵控制點的管理辦法,并按照規定進行控制。對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控制工序建立可追溯性記錄。1 是否制訂關鍵控制點的管理辦法和操作控制程序,其內容是否完整。2 是否按程序實施質量控制。3 是否具備可追溯性記錄。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5.2
30、過程檢驗1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按規定開展過程檢驗,應根據工藝規程的有關參數要求,對過程產品進行檢驗。作好檢驗記錄,并對檢驗狀態進行標識。(過程檢驗包括首件檢驗、巡回檢驗和完工檢驗。)1 是否對產品質量檢驗作出規定。2 是否按規定進行檢驗。3 是否作檢驗記錄。4 是否對檢驗狀況進行標識。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5.3搬運貯存1 在搬運和貯存過程中應加強防護,防止原輔材料、半成品、成品出現損傷、污染。1 有無適宜的搬運工具、必要的工位器具、貯存場所和防護措施。2 原輔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出現損傷、污染。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5.4*包裝標識1申證產品應在產品包裝或標簽上注明“食品用
31、”字樣。應有產品說明書或產品標簽,注明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項、用途、使用環境、使用溫度、主要原輔材料名稱等內容。2 對于標識“耐高溫”、“可蒸煮”或“微波爐使用”的,企業應提供相應的依據。1 是否有產品說明書或產品標簽,產品說明書或產品標簽的內容是否齊全。2 產品包裝或標簽上是否注明“食品用”。3 對于標識“耐高溫”、“可蒸煮”或“微波爐使用”的,企業是否能夠提供相應的依據。 合格 不合格6 產品質量檢驗序號核查項目核查內容核查要點結論6.1檢驗管理1.1企業應設立質量檢驗部門,并設置專(兼)職檢驗人員。1.2對存在的質量問題,質量檢驗部門應具有否決權。1 是否有檢驗部門或專(兼)職檢驗人員,
32、能否獨立行使權力。2 是否制定了檢驗管理制度和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管理制度。3 質量檢驗部門是否對存在的質量問題具有否決權。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2.企業應根據標準要求對所生產產品進行型式試驗。如有委托檢驗項目,必須委托具有法定檢驗資質的機構進行檢驗。1 是否按標準規定對產品進行型式試驗。2 如有委托檢驗項目,是否委托有法定檢驗資質的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6.2出廠檢驗1 企業應按產品標準的要求,對產品進行出廠檢驗,做好原始記錄,并出具產品檢驗合格證明。1 是否有出廠檢驗規定。2 是否具備出廠檢驗記錄/報告或證明。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6.3不合格品1
33、企業應制定不合格品的管理辦法,對檢驗不合格的產品,要根據不合格的嚴重程度,由檢驗、技術、質量安全管理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和程序,分別做出相應處置。1 是否對在原材料及生產過程和成品中出現的不合格品進行處置。2 是否對不合格品的處置進行了記錄。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2 應建立銷售記錄,詳細記錄產品的銷售流向,制定對已售出的不合格產品的召回制度。1 是否建立了銷售記錄,詳細記錄了產品的銷售流向。2 是否建立了不合格品召回制度。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6.4退貨品1 對退貨品應制定退貨品管理制度,對不合格退貨品要按不合格品處理。1 是否對退貨品制定了相應管理制度。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
34、不合格7 生產安全防護序號核查項目核查內容核查要點結論7.1安全生產1企業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訂及實施安全生產制度,并做好有效實施記錄。1 是否制訂了安全生產制度。2 危險部位是否有必要的防護措施。3 是否對易燃、易爆等危險品進行隔離和防護。 合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2企業在生產、運輸、貯存過程中,應防止有毒化學品的污染,生產廠不得同時生產有毒化學物品。1 企業在生產、運輸、貯存過程中,是否受到有毒化學品的污染。2 企業是否同時生產有毒化學物品。 合格 不合格3 廢水、廢氣、廢料排放、噪聲污染及衛生要求等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1 三廢排放是否符合規定。2 是否存在危害人身健康情況。 合
35、格 一般不合格 嚴重不合格注:1.申請取證產品通過GB/T1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在實地核查時,可免去核查質量安全管理職責(1)、工藝文件(3.5.1)、文件管理(3.6)、采購文件(4.2); 2. 申請取證產品通過GB/T24001環境體系認證的企業,在實地核查時,可免去核查安全生產(7.1.3);3.取得醫藥包裝許可證的企業,在實地核查時,申請取證產品與醫藥包裝許可證許可范圍內的醫藥包裝產品在同一場所生產的可免去核查企業環境與場所要求(2)。本實地核查辦法由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和國家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濟南)負責起草。本實地核查辦法主要起草人:王朝暉、王微山10三
36、、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各產品單元生產許可審查細則(一)非復合膜袋產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1. 發證產品范圍本審查細則適用于聚乙烯自粘保鮮膜、商品零售包裝袋、液體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食品包裝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狀腸衣膜、雙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包裝用雙向拉伸聚酯薄膜、單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聚丙烯吹塑薄膜、熱封型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夾鏈自封袋、包裝用鍍鋁薄膜等。尚未納入本審查細則的其它非復合膜袋產品,增補時另行規定。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40號),不
37、再受理2005年12月2日后新建超薄型(厚度低于0.015毫米)塑料袋生產線的企業申請。2. 基本生產流程及關鍵工藝控制2.1 基本生產流程申證企業應制定生產流程,并制訂相應的程序文件。2.1.1 吹塑法收卷分切包裝擠出吹塑配料 制袋2.1.2 流延法包裝真空鍍鋁分切收卷拉伸擠出流延配料注: 對購置半成品加工制成品的企業,僅制定本企業滿足生產需要的生產流程和程序文件。2.2 關鍵工藝控制企業應對以下關鍵控制環節制訂操作程序:2.2.1擠出熔融塑化工藝參數的控制。2.2.2冷卻定型的過程控制。2.2.3吹脹或牽伸工藝參數的控制。3. 必備的生產設備非復合膜袋產品生產企業必備的生產設備見表1。表1
38、 非復合膜袋產品必備的生產設備序號產品品種必備生產設備1聚乙烯自粘保鮮膜吹塑法: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出吹塑機組(擠出機、吹塑機、冷牽引機)4.分切機等輔助設備流延法: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出流延機組4.分切機2商品零售包裝袋(僅對食品用塑料包裝袋)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出吹塑機組4.制袋、印刷設備(需印刷時)3液體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出吹塑機組4.分切機4食品包裝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狀腸衣膜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出吹塑機組(雙泡法)4.分切機、印刷機(需要印刷時)5雙向拉伸聚丙烯珠光
39、薄膜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出流延雙向拉伸機組4.分切機6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出吹塑機組7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出吹塑機組8包裝用雙向拉伸聚酯薄膜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出流延雙向拉伸機組4.分切機9單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出吹塑機組10聚丙烯吹塑薄膜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出吹塑機組11熱封型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出流延機雙向拉伸組4.分切機12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
40、出流延機組4.分切機13夾鏈自封袋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出吹塑機組4.分切機14包裝用鍍鋁膜1.原料稱量設備2.原料混合設備3.擠出流延機組4.分切機(需要時)5.真空鍍鋁設備注: 對購置半成品加工制成品的企業,企業應具備相應工序規定的生產設備。4. 產品標準和相關標準非復合膜袋產品標準和相關標準見表2表2 非復合膜袋產品標準和相關標準序號產品品種產品標準相關標準1聚乙烯自粘保鮮膜GB 10457-1989 聚乙烯自粘保鮮膜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水蒸氣透過性試驗方法 杯式法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片材氣體透過性試驗方法 壓差法GB/T 10
41、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試驗方法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霧度試驗方法GB 9687-1988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T 6388-1986 運輸包裝收發貨標志GB/T 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測定機械測量法QB/T 1130-1991 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試驗方法GB/T 5009.60-2003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2食品包裝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狀腸衣膜GB/T 17030-1997 食品包裝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狀腸衣膜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氣性試驗方法 杯式法
42、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片材氣體透過性試驗方法 壓差法GB 2828.1-2003 計數抽樣檢驗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 5009.60-2003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T 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測定 機械測量法 GB/T 6673-2001 塑料薄膜與片材長度和寬度的測定GB/T 10006-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數測定方法GB/T 11999-1989 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試驗方法 埃萊門多夫法GB/T 12027-2004 塑料-薄膜和薄片-加熱尺寸變化率試驗
43、方法GB/T 13022-19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試驗方法 GB/T 5009.122-2003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聚氯乙烯樹脂及成型品中殘留量l,l二氯乙烷的測定3商品零售包裝袋(僅對食品用塑料包裝袋)GB/T 18893-2002 商品零售包裝袋(僅對食品用塑料包裝袋)GB/T 15239-1994 孤立批計數抽樣檢驗程序及抽樣表GB/T 15482-1995 產品質量監督小總體計數一次抽樣檢驗程序及抽樣表GB/T 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測定 機械測量法GB/T 18006.1-1999 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條件GB/T 18006.2-1999 一次性可降解餐飲
44、具降解性能試驗方法GB/T 18455-2001 包裝回收標志QB/T 2358-1998 塑料薄膜包裝袋熱合強度測定方法GB 9687-1988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T 5009.60-2003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4液體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QB 1231-1991 液體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氣性試驗方法 杯式法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片材氣體透過性試驗方法 壓差法GB 2828.1-2003 計數抽樣檢驗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
45、2918-1998 塑料試樣狀態調節和試驗的標準環境GB/T 4456-1996 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5009.60-2003食品包裝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T 5738-1995 飲料塑料周轉箱GB/T 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測定 機械測量法 GB/T 6673-2001 塑料薄膜與片材長度和寬度的測定GB/T 9639-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抗沖擊性能試驗方法 自由落鏢法GB 9687-1988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T 10006-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數測定方法GB/T 13022-1991 塑料薄膜拉伸性
46、能試驗方法QB/T 2358-1998 塑料薄膜包裝袋熱合強度測定方法5雙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BB/T 0002-1994 雙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氣性試驗方法 杯式法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霧度試驗方法GB/T 2918-1998 塑料試樣狀態調節和試驗的標準環境GB/T 5009.60-2003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T 6343-1995 泡沫塑料和橡膠表觀密度的測定GB/T 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測定機械測量法GB/T 6673-2001 塑料薄膜與片材長度
47、和寬度的測量GB 9688-1988 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T 10006-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數測定方法GB/T 12026-2000 熱封型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GB/T 13022-19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試驗方法QB/T 2358-1998 塑料薄膜包裝袋熱封強度測定方法6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12025-1989 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試驗方法GB/T 2918-1998 塑料試樣狀態調節和試驗的標準環境GB/T 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測定機械測量法GB/T 6673-2001 塑料薄膜與片材長度和
48、寬度的測量GB/T 9639-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抗沖擊性能試驗方法 自由落鏢法GB9687-1988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T5009.60-2003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7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QB/T 1125-2000 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霧度試驗方法GB 2828.1-2003 計數抽樣檢驗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2918-1998 塑料試樣狀態調節和試驗的標準環境GB/T 4456-1996 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6672-
49、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測定機械測量法GB/T 6673-2001 塑料薄膜與片材長度和寬度的測量GB9687-1988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9688-1988 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 10003-1996 通用型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QB/T 1130-1991 塑料撕裂強度試驗方法GB/T 13022-19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試驗方法GB/T10006-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數測定方法GB/T14216-1993 塑料膜和片潤濕張力試驗方法GB/T5009.60-2003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8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50、GB/T 4456-1996 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 2828.1-2003 計數抽樣檢驗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2918-1998 塑料試樣狀態調節和試驗的標準環境GB/T 5009.60-2003食品包裝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T 6672-1986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測定機械測量法GB/T 6673-1986 塑料薄膜與片材長度和寬度的測量GB/T 9639-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抗沖擊性能試驗方法 自由落鏢法GB9687-1988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T 13022-1991 塑料薄膜拉伸
51、性能試驗方法9單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QB/T1128-1991 單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GB 1410-1989 固體絕緣材料體積電阻率和表面電阻率實驗方法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霧度試驗方法GB 2828.1-2003 計數抽樣檢驗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2918-1998 塑料試樣狀態調節和試驗的標準環境GB/T 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測定機械測量法GB/T 6673-2001 塑料薄膜與片材長度和寬度的測量GB 9687-1988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T5009.60-2003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10熱封型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GB/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面包包裝售賣合同協議
- 防水類合同協議
- 長期租用車位合同協議
- 錳礦石進口合同協議
- 餐廳合作經營協議合同
- 防雷材料采購協議書范本
- 防爆配電箱采購合同協議
- 餐具包工合同和包工協議
- 防范事故車合同協議
- 門診承包協議合同協議
-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1
- 山東交通學院成人高考智能交通系統復習題及參考答案
- 汽車類駕照考試科目一考試題庫(900題完美打印版)
- DBS改善工具-T-I事務性流程改善-課件
- 山東大學畢業生登記表
- 《心肺復蘇及電除顫》
- Fe3+-Bi3+混合溶液各含量的測定
- 毫針刺法技術操作規程
- 基于stm32的智能小車設計畢業設計論文
- GB∕T 26077-2021 金屬材料 疲勞試驗 軸向應變控制方法
- GB∕T 3853-2017 容積式壓縮機 驗收試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