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s版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_第1頁
小學語文s版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_第2頁
小學語文s版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_第3頁
小學語文s版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_第4頁
小學語文s版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備課課文內容:國旗和太陽一同升起秋天古詩兩首日月潭和語文百花園一 單元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52個生字,會寫28個字和12個詞語。,識字中能運用已學過的識字、寫字方法和有關知識識記漢字。能區分同音字、形近字,準確拼讀相似的音節。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兩首和秋天、日月潭兩課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3掌握部首查字典的基本方法。 4用多種方法采集“中國之最”。增強積累語言的意識,學習積累語言的方法。 5能用一段意思連貫、完整的話說說在暑假中有趣的事,再寫下來,并用上學過的標點。 6在本單元教材創設的時空中,感受秋天的豐收美、祖國山河的壯麗美。學會在生活中、大自然中發現美、

2、欣賞美。用多種方式贊美祖國。教學重點: 1、學生對本單元課文中,擬人化的口吻,優美的文字,朗朗上口的語言會有濃厚的朗讀情趣。多種形式的朗讀,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更有效地調動學生朗讀背誦的熱情。 2、在識字寫字方面,由于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識字寫字能力,因此他們喜歡用自己的習慣和方法識字寫字,也愿意和同學交流識字寫字方法。但是有一些難點還需教師點撥、強化。如:“式”容易多撇;“嚴”的上半部分容易寫錯;“棗”的第三筆容易多鉤,“麗”下半部易多點。 另外,有些同音字、形近字學生容易混淆。如:“元、員”;“梁、涼、糧”;“名、明”;“近、進”;“紗、沙”;“楊、揚、場”;“名、各”;“島、鳥”等。教

3、學難點: 1、學習本單元內容時,學生對古詩的理解還會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入情境,然后幫助學生理解難理解的詞句,再通過朗讀、想像感悟古詩內容。2、在學習查字典時,學生遇到的困難是不知道什么叫部首。教師在教部首查字法前先要通過偏旁歸類的練習,讓學生初步感知什么是部首。單元相關資源:教學掛圖、識字卡片、多媒體課件、朗讀音帶課時安排:12課時 1.國旗和太陽一同升起教學目標:1、能認識“旗、京、旦”等13個生字,會寫“廣,嚴、曲”等7個生字及詞語:元旦、北京、樂曲。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能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升旗時的莊嚴隆重,進加深學生熱

4、愛祖國、熱愛國旗的情感。教學重點:學習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體會升旗儀式的莊嚴與隆重。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天安門升旗儀式的錄象。課件及生字卡片。學生預習課文,將課文讀熟。可搜集和國旗有關的資料。并準備本課的生字卡片。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以圖激趣,導入新課課件出示國旗圖片,誰知道關于國旗的知識?五星紅旗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驕傲。自從1949年,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天安門廣場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后,每天清晨,在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都會和太陽一同升起。二、 齊讀課文,檢查預習,了解大意。讓學生

5、齊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什么?本課講了元旦清晨天安門廣場上莊嚴隆重的升旗儀式以及人們觀看時的舉動。三、再讀課文,認讀生字1、請同學們一邊讀課文,一邊用圈勾畫出陌生的字。并小聲地多讀幾遍。2、和同桌交流一下剛才所勾畫的陌生字的讀音,同桌聽聽讀正確了嗎?3、再讀課文,爭取讀得更流利,并注意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4、請同學們和同桌交流一下通過預習你都記住了哪些字。是怎樣記住的?5、全班匯報生字識記掌握情況。(1) 我會記。請學生當小老師,向大家介紹識記方法。(2) 我會讀。“開火車”讀字卡。(3) 用擴詞或抽字卡的方法鞏固識記。6、指定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由學生自己決定讀第幾自然段,在

6、學生識記生字的基礎上,老師提出朗讀要求:不丟字,不加字,注意標點符號。其他同學勾畫你不理解的詞語。四、 熟練朗讀課文,疏通生詞。過渡:剛才幾位同學讀得怎么樣?(請學生評一評,多鼓勵)你有哪些詞語不理解呢?引導學生觀察插圖理解:禮服、綬帶;借助動作理解:擎、正步、肅立、注目等詞語。 第二課時一、讀字卡,組詞復習生字。二、讀課文,深入理解請同學默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些地方體現升旗儀式的莊嚴隆重呢?(分自然段引導學生從護衛隊員莊重的穿著,動作及觀看群眾的神色來理解)再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三、觀看錄象,感悟深情。觀看國旗護衛隊升旗儀式的視頻。國旗護衛隊 守衛國旗的日子)看了剛才的錄象,你想說什么嗎?

7、(老師適當增加關于國旗的知識)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四、學寫生字1、課件出示本課要學習的生字。2、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式”字,注意每一筆畫在什么位置。3、學生自己觀察其他生字,你想提醒你的同桌注意哪個字的寫法呢?觀察并討論。4、學生自己臨摹書寫。五、作業設計:請同學們試著畫一畫國旗。并進行展示。六、 實踐活動:組織“我愛國旗,我愛中國”的主題隊會,引導學生搜集國旗資料,了解它的誕生過程。知道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最后再通過國旗繪畫比賽增進學生對國旗的熱愛,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七、板書設計: 國旗同太陽一同升起 (簡筆畫:國旗) 五星紅旗中國 2.秋天教學目標:1、能認識“涼、紛、揚”等13個生字

8、,會寫“汽、陣、紛”等7個生字及以下詞語:汽車、一陣陣、秋天、蘋果、公路、季節,學習新部首京字頭。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文章有自己的理解。會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3、能通過語言文字想象畫面,感受秋天的豐收美,引導學生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學會生字詞,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秋天的美麗和豐收的喜悅。教學準備:老師準備課件。學生預習課文:將課文讀三遍搜集有關秋天的詩歌及圖畫。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大地媽媽有四個兒女,分別是春、夏、秋、冬。每個孩子的到來總會給媽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瞧,現在秋姑娘又來到了人間,大地發生了什么變化?(配合音

9、樂,課件展示秋天美景的圖片)二、初讀感悟。過渡:這么美的秋天,可就是缺少了我們小朋友朗朗的讀書聲。現在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并在每個自然段前面標出序號。(檢查預習效果)在統一為四個自然段之后再按照自然段順序朗讀課文,并說說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第一自然段:秋天到來的消息。第二自然段:田野里的秋景第三自然段:果園里的秋靜第四自然段:糧食豐收,人們歡笑三、認記生字過渡:請大家在輕聲地朗讀課文,將昨天所勾畫的生字詞語讀熟。將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學生自主識記生字。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識記漢字:部件組合法、形近字比較法、編順口溜字謎等方法。四、寫生字老師范寫“路”,學生跟寫學生觀察“蘋”、“秋”。學生書寫“

10、蘋”、“秋”。 第二課時一 、復習導入 開火車的方式復習上節課學過的生字詞。二、朗讀課文,有自己的理解 學生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再齊讀課文。(通過簡筆畫的方式讓學生體會“紛紛揚揚”的感覺) 同樣方式朗讀第二自然段:播放課件幫助學生體會黃澄澄、潔白、紅瑪瑙等詞語,以加深學生對豐收的季節的喜愛之情。并融入自己的朗讀。 同樣方式朗讀第三自然段:播放課件。注意“漲”、“笑得咧開嘴”等。同學們什么時候才漲紅了臉?什么時候笑得咧開了嘴?并請同學做樣子。這些把表示人的動作和詞語用在動物和植物及其他物品上時,我們就說他用了擬人的手法。 同樣方式讀第四自然段:像是比喻手法。通過朗讀體會農民豐

11、收的喜悅。三、詞語搭配練習課后第三題有一道連線題,你能很快地做出來嗎?你還在書上找到其他的嗎?你還知道其他的搭配嗎?五、寫生字老師范寫“季”學生觀察“豐”、“汽”、“陣”(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并書寫。六、 作業設計:觀察學校、社區景物有沒有什么變化?并記錄下來。七、 板書設計: 稻子 棉花 秋天 高粱 蘋果 葡萄 棗 3.古詩兩首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首詩的意思。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背誦課文。教學難點:體會詩的意境。教學準備:1教師:教學掛圖、敕勒川草原錄像、廬山風光錄像

12、。2學生:搜集有關李白的資料。讀熟古詩。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1談話引出課題。我們祖國風光秀美,山川壯麗,古代流傳下來大量贊頌祖國山川的優美詩篇。第3課就介紹了兩首古詩。板書:3古詩兩首今天老師先帶你們到遼闊的大草原去看看。2播放敕勒川草原風光錄像,引出詩題。你覺得大草原怎么樣?這美麗遼闊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這里一直流行著一首贊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書:敕勒歌齊讀課題。這首詩一直流傳到現在,今天我們來學習它。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請你們自己讀讀這首詩,遇到不認識的字把它畫下來,再看拼音多讀幾遍,把它記住。2同桌互讀詩句,糾

13、正字音,再把課文讀通順。3開火車認讀生字。4指名讀課文。提醒“見”的讀音。三、熟讀課文,理解詞語。1自學詩文。要求:(1)把詩句讀流利。想想詩中寫了哪些景物。(2)你讀懂了哪些詞句,還有哪些詞句不明白,把它畫下來。2小組交流。3指名讀。說說詩中寫了哪些景物。(藍藍的天空,遼闊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壯的牛羊。)4學生對讀懂的詞語和不明白的詞語進行交流,針對學生不明白的詞語教師解疑。川:指平原。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陰山:指陰山山脈,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偏西一帶,東西走向。(可用簡圖)穹廬: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氈子做的圓頂帳篷。現俗稱蒙古包。四野:周圍,四面八方。蒼蒼:

14、深藍色。茫茫:遼闊無邊的樣子。見:露出,呈現。四、細讀詩文,體會詩意。1學習第一句。(1)指名讀第一句,說詩意。教師隨機點撥。美麗富饒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陰山腳下鋪展。天空像一頂巨大的圓頂帳篷籠罩著大草原的四面八方。(2)展開想象,體會詩意,感情朗讀背誦第一句。指名讀,師生評讀。請你們想象第一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讀這一句,比比誰讀得好。閉眼想象詩中的情景,齊讀、背誦第一句。2學習第二句。(1)指名讀第二句,說詩意。教師隨機點撥。藍藍的天空下是遼闊的大草原,一陣陣微風吹過,使草兒低伏,現露出一群群肥壯的牛羊。(2)展開想像,體會詩意,感情朗讀背誦第二句。指名讀,師生評讀。請你們想象第二句的情景,有感

15、情地讀這一句,比比誰讀得好。閉眼想象詩中的情景,齊讀、背誦第二句。3讀全詩,說詩意。(1)自由讀,把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2)同桌互相說說詩的意思。(3)指名說詩意。五、賞讀討論,背誦詩文。1學了這首古詩,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句,為什么?讓學生有感情地讀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然后說說為什么喜歡。小組討論。集體匯報,教師隨機點撥。如:“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句把天比作巨大的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讓我們看到了天地相連的景象,想起了牧民的蒙古包和他們的生活。“天蒼蒼,野茫茫。”讀了這句,讓我們看到了蔚藍色的天空下那遼闊的綠色大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這一句把草原寫活了。讓我們看到茂盛的牧草和時隱

16、時現的肥壯的牛羊。2背誦詩文。這首詩就像一幅鮮活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再想象一下詩中壯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誦一遍。六、憶生字,指導書寫。1讀要求會寫的字:首、川、陰、似。2按結構記憶字形。獨體字:首、川。左右結構的字:陰、似。3指導書寫:讓學生觀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寫。重點指導:首、似七、板書設計: 敕勒歌 天 野 敕勒川風 草 牛羊第二課時一、激趣導入,引出詩題。1背誦敕勒歌。膾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描繪了雄奇壯麗的草原風光。今天老師再帶你們到風光秀麗的廬山看看。2 廬山風光錄像,引出詩題。學生觀看后,談談對廬山的印象。廬山秀麗的風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許多文人來觀賞,并留下了很多有名

17、的詩篇。今天我們來學習贊美廬山瀑布的古詩望廬山瀑布。板書:望廬山瀑布3介紹詩人。誰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師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李白的資料。4讀題,解題。齊讀課題,“望”是什么意思?再讀讀課題,想想為什么用“望”不用“看”?二、初讀詩文,讀準字音。1自由讀詩句,借助拼音讀準字音。2小組合作讀詩句,互相糾正字音,把詩句讀正確。3開火車認讀生字。4指導名讀全詩。三、再讀詩文,理解詞語。1自學詩文,邊讀邊想讀懂了哪些詞,還有哪些詞不明白。2小組交流,互相解答。3全班交流,教師解答學生未解決的詞語。香爐:指香爐峰,廬山西北部的高峰。生紫煙:“生”生出。“紫煙”指山頂的霧氣在陽光照射下呈現的顏色。九天:傳說中

18、天有九層,九天是最高層。形容天極高。4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試著說說每句大意。四、賞讀詩文,理解詩意。1賞讀第一句。(1)有語氣地朗讀第一句。指句讀,齊讀。(2)觀看課件,理解“生紫煙”中生的意境。(彌漫)(3)為什么說是“掛”前川?因為瀑布是從上面直瀉下來,就像掛在山前。2賞讀第二句。(1)有語氣地朗讀第二句。指名讀,齊讀。(2)觀看課件,體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張寫法及“疑似銀河落九天”的氣勢。3指導朗讀,體會詩情。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按節拍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在讀中體會作者在詩中所表達的感情。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五、

19、想象意境,背誦詩文。1讓學生看著掛圖,想象詩句中描繪的景色背誦詩文。2同桌互相背誦。3集體背誦。4指名背誦。評選能正確、流利、有感情背誦詩文的小能手。六、記憶字形,指導書寫。1認讀要求會寫的字:尺、掛、流、煙,2記憶生字。按結構記字。獨體字:尺左右結構的字:掛、流、煙。3指導書寫。讓學生觀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寫。重點指導書寫“流”。七、總結談話,課后拓展。 這節課,我們和詩人一起領略了廬山瀑布的磅礴氣勢,體會到詩人對大自然無限熱愛的感情。八、作業請同學們課后收集你喜歡的古詩。在古詩朗誦會上讀給大家聽。九、板書設計: 望廬山瀑布 生紫煙 掛 銀河落九天直下教學反思: 4.日 月 潭教學目標:1

20、、能認識“附、近、環”等14個生字,會寫“片、央、南”等7個字及一片、中央、美麗、南邊、小島等詞語。2、讓學生在看課文插圖、觀看日月潭風景圖片、聽音樂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課文,突出個性理解。能根據自己對課文的預習提出問題,并產生探究的欲望。3、使學生能通過語文文字感受自然界的美好,享受文字美、畫面美。教學重點:熟練、有感情朗讀課文。觀字形,找方法,識記生字。教學難點:理解并能運用“好像、就像”等詞語。教學準備:教師:搜集了解有關臺灣日月潭的文章閱讀,增加感性材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閱讀和日月潭相關的文章。課前預習:朗讀課文三次以上,要求熟練、有自己的理解。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

21、時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課件,通過展示中國及臺灣地理掛圖,找到臺灣及日月潭的位置,邊講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風光。讓學生產生興趣,投入學習。二、讀文識字1、過渡:既然日月潭這么美,我們就趕快跟著這些可愛的文字精靈一起去欣賞吧!請大家自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自己覺得難讀的句子,標個記號。2.多讀幾遍沒讀通的句子,再聽聽學習伙伴是怎么讀的。注意找到小伙伴的優點哦!3.出示帶生字的句子,讓學生選擇讀。A、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B、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C、晨星和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D、周圍的建筑清晰地展現在眼前。E、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4、自主識字展示與交

22、流。出示生字,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識字,可以是以熟字帶生字,可以是拆部件,可以是猜字謎等等,在識字中提高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通過課件進行“摘果子”的游戲:讓同學摘果子,如果大家都能認識并能讀準,蘋果樹上的果子就掉下來,其余留在樹上。 再集體出示生字。說說這幾個生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繞”注意不要多加一點)教師范寫。重點指導:半包圍結構的字“建”練習平捺、寫好建字底。2.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注意學生的書寫姿勢) 第二課時一、復習生字,進入新課。 開火車朗讀或伙伴同讀復習上節課所學生字。二、朗讀感悟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一、二自然段):1.讀通課文第一段。要求:讀通順、流利。

23、2.提問:日月潭在哪里?那里的環境怎樣?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優美的詞語(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名勝古跡)進行理解,讀好句子。拓展介紹名勝古跡:潭北山腰有座文武廟,從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有玄奘寺,供奉著唐代高僧玄奘的靈骨。3.提問:為什么叫“日月潭”?引導學生讀好第二自然段。(1)正確、流利地朗讀第二段。(2)播放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復述。(3)看畫面復述日月潭名稱的由來:小組內復述,教師深入小組聽聽學生的復述,選擇復述好的在全班展示,并引導全班同學復述好。朗讀感悟第二部分(三、四自然段)4.自主朗讀第二部分,感受日月潭清晨、晴天、雨天變幻多姿的美。要求:流利、有

24、感情。(1)自由讀。(2)在小組內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3)讀自己認為難讀的段落,聽聽小伙伴是怎么讀的。 深入小組聽聽學生的朗讀。選擇學生難讀的句子進行指導,相機引導學生鞏固識字(隱隱約約、建筑、清晰、朦朧、仙境)(4)說一說,你看到了日月潭哪些時候的迷人景象,美在何處?(聽聽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請朗讀出色的同學進行展示,引導全班讀好。(相機引導學生注意語氣:清晨、蒙蒙細雨時要讀得輕柔;太陽高照時要讀得響亮、明朗。)三、整體朗讀,日積月累日月潭的景色這么美,請你通過朗讀把它介紹給大家。在音樂聲中自由讀文,可以自己讀,或小組成員輪讀、齊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課文里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存入“

25、詞語寶庫”。四、作業: 回家把日月潭名字的由來講給父母聽,找找有關日月潭的故事和傳說。五、板書設計: 日月潭 美 晴天 雨天 清晰 朦朧語文百花園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學習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2)讀一讀,比一比,讓學生懂得聲調不同,寫出來的詞也不同。(3)背一背古詩池上。(4)朗讀感謝,要求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5)讓學生懂得“中國之最”。(6)講一講自己的暑假生活,體會暑假生活的樂趣。2、過程與方法:(1)教學生查字典的方法,讓學生練習查字典。(2)在讀背中擴大積累。(3)在口語交際中,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1)池上中引導學生體會兒童的天真無

26、暇的性格。(2)在朗讀感謝在激發學生對老師的感激與愛戴。教學重難點:1、學習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2、在讀、記、背中擴大積累。教學準備:老師準備一本新華字典。 學生準備一本新華字典。將“讀一讀”中的感謝一詩讀熟。回憶整理自己暑假的快樂事準備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課時:3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二、學習查字典1、讓學生自學第一部分查字典的內容。2、學生匯報。3、認識字典的各組成部分。4、什么時候用部首查字法?5、怎樣在字典中查到生字呢?以綬字為例,邊教學邊練習查字典。6、讓學生查“籠、繞、羞、隆”7、總結部首查字法。三、讀一讀,比一比小黑板出示:1、注目、祖母2、古跡、估計3、名勝、名聲

27、你發現了什么?(聲調不同,寫出來的詞也不同。)四、作業叫父母出幾個生字讓你練習部首查字法。 第二課時一、導入二、學習池上1、自由朗讀2、指名讀3、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小組內討論。4、教師點撥不理解的地方。5、指導朗讀,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律。6、指導背誦。7、小結。三、讀一讀1、出示題目:感謝2、請大家朗讀這首詩歌。3、自由朗讀,把字音讀準了,把句子讀通順、流利。4、分角色朗讀。5、文中誰感謝誰?(板書)6、小鳥為什么要感謝藍天?7、此刻,你想對老師說些什么呢?8、在我們身邊要感謝的人很多很多,你想感謝誰呢?能不能學著短文編一編呢?9、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四、我的收集本 讓學生讀一讀課本上的幾個“

28、中國之最”,并把他們收集到收集本上。五、作業1、背池上。2、朗讀感謝,并仿寫幾句。板書設計: 小鳥 藍天 樹木 泥土 瀑布 感謝 百溪千泉 花朵 雨露陽光 我們 老師第三課時一、導入新課暑假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也許你學會了某樣技能如騎自行車,如游泳,做一道好吃的菜等;也許你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外出旅游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共同分享你的快樂!二、說一說同桌相互說。老師在巡視時注意發現說得好的同學。學生推薦同學上臺來說。請其他同學說說他為什么說得好?交換同桌說。三、寫一寫指導學生將剛才說的寫在自己的作業本上,老師提醒注意寫字姿勢,表揚寫得好的,鼓勵暫時做得不足的同學,激發其寫作的

29、積極性。四、作業先自己修改今天的作文并讀給爸爸媽媽聽,然后再工工整整地抄寫一遍。第二單元備課一、課文內容:窗前一株紫丁香陽光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擔識字一:保護莊稼好衛兵和語文百花園二二、單元教學目標:1能夠認識56個生字,會寫39個字和15個詞語,要讀準字音,掌握會寫字的字形,了解字義。認識量詞、表示動作的詞,能用詞造句,能區分同音字、形近字,學習六個偏旁。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好人物對話所表達的意思。背誦窗前一株紫丁香和陽光中的第二自然段。3在讀句子中體會“非常”“保護”的意思,并練習用這兩個詞造句。4初步練習使用逗號、感嘆號和問號。5仔細觀察圖畫、展開合理想像、把故事編完整

30、,然后用幾句話把所說的寫下來,要求寫完整、寫具體。三、教學重點、難點:1、在閱讀窗前一株紫丁香陽光時,學生通過朗讀,再結合生活實際會感悟文中的情、能體驗到愛的溫馨,領悟到關心師長,為他人著想的孩子,心靈是多么美好,進而愿意付出自己的愛。2、在識字寫字方面,學生能運用漢字的構字規律自主探究、合作識字。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規律識記生字,提高識字能力。另外同音字、形近字容易混淆,如:“望、忘”,“遠、運”,“佳、住”,“晴、睛”。3、學習本單元內容時,學生對領袖人物還不夠了解。在學習吃水不忘挖井人和朱德的扁擔這兩篇課文前,讓學生收集有關領袖人物的照片、圖片、革命故事,還可組織學生觀

31、看有關領袖人物的電影、錄相。四、教學準備:卡片、課件五、課時安排:14課時5.窗前一株紫丁香教學目標:1、會認“株、濃”等13個生字。會寫“師、伸、伴”等7個字。及伸進、老師、綠色等詞語。背誦課文。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樹立起尊敬老師的心愿。教學重、難點:學習生字,熟練、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課文。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投影及生字卡片。學生預習讀熟課文。用筆勾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小朋友們,當春天來臨,百花齊放時,你喜歡什么花?(學生回答,老師出示紫丁香圖片)這是什么花,你們喜歡嗎?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歡它,用它作為了禮

32、物送給了老師,這是怎么回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板書課題)二、感知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2、四人小組進行輪讀,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研究。3、交流。讀了課文后你了解了什么?(自主讀書與交流讀結合,引導有目的性的讀書活動,提高學生的朗讀效果。)三、識字1、學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認讀。2、同桌交流讀,互聽,并正音。3、開火車檢查生字讀音。去掉拼音再來一遍。4、匯報記憶方法。把你記生字的好辦法說給同學聽。5、出示一段順口溜檢查識記效果。(踮起腳尖,走進小院,放下書包,給樹除草。牽牽小手,唱唱兒歌,笑聲甜甜,不覺疲倦。)四、朗讀1、教師范讀,聽后說說

33、感受。2、小組練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3、分小節檢查朗讀情況。4、賽讀。通讀全詩,看誰讀得正確、流利。(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由讀或交流讀,達到讀得正確、流利的效果,為下節課朗讀感悟作鋪墊。)五、寫字1、出示要寫的字“師、伸、伴、滿、時、綠、甜”。讀字音,認字形。2、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點,教師提示書寫注意事項。3、教師范寫。4、學生練習。教師檢查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寫字效果。5、同桌互相欣賞,提出建議。(良好的書寫習慣在于平時的培養,寫字的環節要切實做到扎實。) 第二課時一、導入“開汽車”游戲。(教師手拿生字卡片隨機抽出一張指給學生)師:汽車汽車開起來。生:汽車開

34、到我這里。我為汽車加點油。(給教師出示的生字組詞,造句。)二、精讀1、學生練讀,指導學生讀出對老師的尊敬之情。2、教師引讀。(在于為學生奠定感情基調,更好體會師生間的真勢感情。)3、學生選讀。喜歡哪個小節就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哪個小節。4、朗讀全詩。把對老師的愛表現出來。(這是在學生體會出師生情感的基礎上,形成個性化朗讀的環節。)三、品讀1、小組內再讀讀課文,想一想,說一說:“我們”為什么要在老師窗前栽一株紫丁香?2、指讀第三小節。引導學生:“幫您消除一天的疲倦”這一句中你能體會到什么,或者聯想到什么。3、如果讓你去陪老師你會為老師做點什么?(讓學生充分回答)(實現課內外的結合,由對課文的理解延

35、伸到現實生活,有助于學生更深入的感悟,激發學生的尊師情感。)四、背誦1、說出你想對老師說的話。(學習自由說)現在就讓紫丁香為我們做這一切吧!2、觀看課件畫面自己練習背誦。3、小組表演背誦。4、全班匯報。(背誦是學生積累的好方式,采用輔助手段,激發興趣,學生樂于參與。)五、練習出示課后“我會讀”中的詞語。1、同桌互相讀一讀,要讀正確。2、全班開火車讀。3、學習伙伴說這些詞語會寫的她都要寫一寫,你們會寫哪些也寫一寫吧。寫后同桌展示一下。(利用“我會讀”將文中的詞語進行復現,讓學生進行記憶與鞏固。注意引導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六、寫字1、出示“師、伸、伴、滿、時、綠、甜”七個字。讀字音,認字形。

36、2、觀察教師范寫,點評。3、學生練習。同桌展示。互提建議。七、作業自己積累的贊美老師的詞語、名言、詩句等.八、板書設計 窗前一株紫丁香6.陽光教學目標:1、認讀“茵坪、射”等12個生字,會寫“烏、作、卻”等8個生字.及烏黑、作為、懷里、等詞語。能掌握新部首單耳刀、戶字頭和包字頭。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3、讓學生能感受佳子對奶奶的愛,從而激發學生孝敬長輩,關心他人的熱情。教學重點、難點:1、認讀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了解課文內容.教具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預習課文:熟練讀書,能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

37、程:第一課時一、導入 師:我們每天都可以走到陽光下,同學們可以快樂地來到陽光下享受著美好,晴朗,溫暖的陽光.而那些享受不到陽光的人又是多么遺憾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寫陽光的課文.板書:6.陽光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1、自由讀課文.2、畫出生字.3、了解大致內容.4、匯報.5、內容.看到陽光,佳子來到草地上,看花開鳥飛,跳起了歡樂的舞蹈.佳子看到美好的陽光,心想:要是把陽光帶回去,作為禮物送給奶奶多好.佳子把陽光緊緊地包在裙子里帶回家.到了家中,佳子打開裙子,里面什么也沒有.奶奶對佳子說:好孩子,不要著急,陽光都跑到我心里來了.歸納內容.佳子在草地上曬太陽,想到生病的奶奶,就用裙子包了陽光回家

38、,回到家,陽光沒有了,奶奶對佳子說:陽光跑到我心里來了.三、學習生字1、多媒體出示生字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注意點撥:邊音:累了;前鼻韻母:閃動,抱緊,簡要;后鼻韻母:著zhao(著地)zhe(走著);其他:佳節,呀,啊,裙子,念叨;去掉拼音,測讀生字.2、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測讀.佳子打開房門,趟過小溪,來到對面的草地上.佳子跳起歡樂的舞,烏黑的頭發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佳子把陽光緊緊地包在裙子里帶回家.佳子簡直要哭出聲來.好孩子,不要著急,陽光都跑到我心里來了.3、書寫生字出示生字.組詞.4、講識記要訣.(1)“口”字部:呀,啊,詠,其中啊是左中右結構.(2)“木”字部:樓,樹.其他:閃(

39、中間一個人),動(左云右力),亮(上中下結構)范寫一兩個字.5、學生書寫.學生在“田”字格內書寫.6、評比.出示好的示范.出示不夠好的講評,指正.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自由讀.請幾個學生分段讀.全班齊讀.五、作業1、認讀,抄寫生字.2、朗讀課文.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1、詞語聽寫.2、講講課文大致內容.課文講了誰呀?(佳子,奶奶.)她們做了一件是么事?(佳子來到草地曬太陽,想到用裙子把陽光帶回去,作為例外內送給奶奶。可是到了家,陽光不見了,奶奶摟住佳子說:“還孩子,不要著急,陽光都跑道我心里來了。”)二、學習課文大家自由讀課文,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讀一讀,說說你喜歡的原因。師引導:大家想不

40、想讀這么美的陽光,這么美的孩子.師引導:佳子為什么會想把陽光帶回家,她又是怎樣帶陽光的讀讀課文,找出來,讀給大家聽.匯報:A,佳子的奶奶腿不方便,不能到外面去.她總是念叨著:“要是有陽光,該多好哇.”B,佳子把陽光緊緊地包在裙子里帶回家.師引導:多好的陽光啊! 多好的孩子啊!師:誰能讀出這份可愛,這份善良呢學生齊讀.(特別注意是否讀出奶奶對陽光的向往)師:大家還喜歡讀哪些句子,引導學生讀佳子回的一段,讀出佳子的快樂與傷心。理解奶奶說的話:“好孩子,不要著急,陽光都跑到我心里來了。”學生討論交流,匯報后師總結。師:奶奶雖然沒有得到陽光,但是她感受到了佳子的孝心,佳子的孝心像陽光一樣照亮了奶奶的心

41、。表演朗讀,注意語言,動作。三、作業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四、板書設計: 陽光 佳子 奶奶7、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目標:1、會認識“主、席、領、導”等12個生字。會寫“士、主、領”等8個字及以下詞語:領導、革命、工具。學習新部首“頁”字旁而后“寸”字旁。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了解毛主席關心人民、為人民排憂解難的作風,激發對革命領袖的敬愛之情。教學重、難點:1、了解課文寫了什么事,理解鄉親們為什么在井旁立這塊石碑。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準備:老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將課文朗讀3次,用圈標出本課的生字。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 導入課文 引導學生看書上插圖,大家看了這幅

42、圖你想說什么呢? (1)、這口井在哪? (2)、這口井為什么要圍起來? (3)、這口井有什么作用?(大家問得很好,這確實是一口不平凡的井,記載了一段感人的故事。提建議和參與挖井的人是中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現在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了解一個動人的故事。)二、自主朗讀課文,學習生字,感知內容1、自由朗讀,讀通順。2、認讀生字。注意以下生字的讀音:翹舌音:主席 戰士后鼻韻母:領導 革命其他:缺少 決心 工具 一股3、自由組成四人小組,說說讀懂了什么。(1)、匯報:第一段: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城外的沙洲壩住過。第二段:毛主席決定帶領紅軍戰士為村里人挖一口井。第三段:毛主席帶領紅軍挖到了井水。第四段:解放

43、后,鄉親們在井邊刻了石碑:吃水不忘挖竟人,時刻想念毛主席。”4、師生串講故事。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城外的沙洲壩為吃水困難的鄉親們挖了一口井。5、理解題目: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吃水人”是鄉親們,“挖井人”是指毛主席。過渡:那挖井人是怎么想到為鄉親們挖一口井的呢?我們接著往下讀。三、自由朗讀課文,提出問題并進行解答1、毛主席為什么決定帶領紅軍戰士為村里人挖一口井?因為沙洲壩是干旱缺水的村莊,村子里一口井也沒有,人么吃水很困難。2、毛主席怎樣找到水源?(帶領紅軍進行水源勘察,確定了一處地濕草多的地方,開始挖了起來。)三、寫字指導1、自由讀生字2、注意以下生字的寫法:“士”上長下短。“主”上面是一點。

44、“導”上面是“巳”。“具”的中間是三橫。“忘”的上面是“亡”,下面是“心”。3、老師范寫,學生書寫。4、 評比。 第二課時一、 設疑復習導入議論鄉親們為什么在井旁力了一塊石碑?二、理解課文、朗讀課文(一)朗讀第一段1、 請一個學生自由讀課文,大家評價。2、 師引導:出示地圖,了解江西瑞金的所在。了解毛主席為什么在這兒住過。江西瑞金是毛主席率領紅軍長征歷經的一個地方。(3)毛主席僅僅是在那住過一小段時間,他就留下了什么?繼續朗讀課文。(二)朗讀第二段。1、請想讀的學生個別朗讀。2、請學生回答自己對同學朗讀的滿意,表現在哪里?為什么滿意?講一講。(三)、朗讀第三段1、學生朗讀課文。2、生評價。3、

45、讀得好的地方。讀出體現毛主席的聰明。強調“親自挖井”、“紛紛”兩處。(四)、讀第四段。從“解放”一詞,大家想到了什么?總結:這就是我們偉大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席,一生轉戰南北,處處關心百姓,就連吃水這樣與他行軍打仗關系不大的事情而已牢記在心,付諸行動,幫助鄉親。這樣的人,難道鄉親們不懷念嗎?(五)、拓展延伸“時刻想念”是一種怎樣的想念?請大家說一說。三、作業設計:完成課后思考題三 朗讀課文四、 板書設計: 干旱吃水困難7、吃水不忘挖井人 愛 吃水時刻想念 8.朱德的扁擔教學目標:1、認讀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弄清為什么藏扁擔后又不藏了。3、能

46、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問題,討論了解課文內容。4、能通過朗讀課文體會朱德同志吃苦耐勞,身先士卒的高尚品格。教學重難點:1、能認識13個生字,會工整書寫7個生字。2、了解戰士們為什么藏起扁擔,后又不藏扁擔了。教學準備:老師搜集朱德和1928年朱德帶領隊伍到井岡山會師的資料。學生課前將課文至少讀3遍以熟悉。用自己的方法記課后會認字。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導入 老師給大家講什么是扁擔?扁擔的用途等讓學生對扁擔有印象。也可讓學生說。小結:就是這么一位偉大的將軍,他面對缺糧的困難,是怎樣身先士卒,與士兵同甘共苦的呢?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1、初讀課文,將課文讀通順。2、學習生字(1)自主學

47、習生字。(2) 找出自學中感覺有困難的生字進行學習。翹舌音:朱德 同志 支 產 仗后鼻韻母:岡 仗其他:遠 斗(多音字) 鞋(3)課件出示具體的句子進行測讀。3、朗讀全文,讀通順。三、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老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呢?(朱德帶領一支隊伍到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山上缺糧,要到山下挑糧,大家爭著去包括朱德在內。但大家都擔心他的安危就把他的扁擔藏起來不讓他去。可朱德又找來一支還寫上字。大家都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四、 指名讓同學完整地講講原文。五、疑問解答 有哪個詞語不理解的可以舉手問。老師引導理解。六、書寫生字1、課件出示生字。2、組詞或用自己方法記生字。注意區分:“岡”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