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學案_第1頁
高中物理必修一學案_第2頁
高中物理必修一學案_第3頁
高中物理必修一學案_第4頁
高中物理必修一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物理必修一學案高一物理組、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要點導學1 .質點:在某些情況下,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不考慮其 ,把物體看 成是一個具有 的點,這樣的物體模型稱為質點2 .參考系: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被選來 的其他物體稱為 參考系”。通常在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如果不聲明參考系,則默認以 為荽與余03 .坐標系:為了定量研究運動,必須在參考系上建立 ,這樣才能應用 數學工具來研究運動。范例精析例1在研究火車從上海站到蘇州或南京站的運動時間(通常只須精確到分”),能不能把火車看成質點?在研究整列火車經過一個隧道的時間(通常精 確到秒”),能不能把火車看成質點?由此你得出什么看法?例2敦煌曲子

2、詞中有一首: 病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 動,是船行”.請用物理學知識解釋 必走來”和山不動,是船行”。你由此又得 到什么看法?能力訓練1、在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為 的另一個物體叫做參考系。 電影閃閃的紅星”中有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兩岸走”,描述竹排的 運動是以 為參考系的,描述群山的運動是以 為參考系的。2、一個皮球從2m高處落下,與地面相碰后反彈跳起 0.5m,則此過程中皮 球通過的路程為 m,位移為 m,該球經過與地面多次碰撞后, 最終停在地面上,則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皮球的位移是 m.3、下列說法中指時刻的有()a.學校每天上午8點整開始上課b.學校每

3、節課40minc.某次測驗時間是100min鐘d .考試9 : 40結束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質點一定是體積極小的物體b.當研究一列火車全部通過橋所需的時間時,可以把火車視為質點c.研究自行車的運動時,因為車輪在轉動,所以無論研究哪方面問題,自 行車都不能視為質點d.地球雖大,且有自轉,但有時仍可被視為質點5、下列關于位移和路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但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總是相等b.位移描述直線運動,路程描述曲線運動c.位移僅取決于始末位置,而路程取決于實際運動路線d.在某一運動過程中,物體經過的路程總大于或等于物體位移的大小反思:、時間和位移要點導學1如果

4、用一條數軸表示時間,則時刻 t 就是時間軸上的 ,時間間隔at就是時間軸上的 o2位移: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 ,叫做位移。它是表示位置變動(變化)的物理量。物體只有作單一方向的直線運動時,位移大小才路程,一般情況下位移大小 路程。3.如果是直線運動,則位移ax和初、末位置坐標xi、x2的關系十分簡單:范例精析例 i : 分清幾個概念和說法。 以后,我們在研究運動時,常常會要求出 “物體在 i 秒末、 2 秒末(或第i 秒末、第 2 秒末)的速度及位置” ,也會要求 “物體在i 秒內、 2 秒內(或第i 秒內、第 2 秒內)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請問:(1)其中哪個表示時刻、哪個表示時間問隔?(2

5、) 1秒內”和第1秒內”的位移(以及平均速度)是同一概念嗎? 2秒內”和 第2秒內”的位移(以及平均速度)是同一概念嗎?(3)第2秒末的速度”與 第2秒內的平均速度”相同嗎?能力訓練1 .下列說法中,關于時間的是(),關于時刻的是()a.學校上午8點開始上第一節課,到8點45分下課b .小學每節課只有40分鐘c.我走不動了,休息一下吧d.邢慧娜獲得雅典奧運會女子10000m冠軍,成績是30分24秒362 . 一列火車從上海開往北京,下列敘述中,指時間的是()a.火車在早上6點10分從上海出發b.列車共運行了 12小時c.列車在9點45分到達中途的南京站d .列車在南京停了 10分鐘3 .關于位

6、移和路程,下列四種說法中正確的是()a.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總相等,只是位移有方向,是矢量,路程無方向, 是標量b.位移用來描述直線運動,路程用來描述曲線運動c.位移取決于物體的始末位置,路程取決于物體實際通過的路線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4.如圖1-2-2所示,物體沿著兩個半徑均為 r的半圓弧由a點運動到c點,a、 b、c三點在同一直線上.在此過程中,物體位移的大小是 ,方向 為,物體通過的路程為.反思:、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要點導學1 .速度的物理意義是 描述物體的物理量”,定義是之比。速度是 量。2 .上面式子所給出的其實是 平均速度”。對于運動快慢一直在變化的 非勻 速運動”(又叫變速運動)

7、,如果要精確描述物體每時每刻運動的 程度,就必須引入”這個概念。3 .速度是矢量,與 速度”對應的還有一個 速率”的概念。按書上的說法, 速率(瞬時速率)就是 o它是一個量。在發生一段極小的位移時,位移的大小和路程 ,所以瞬時速度的大 小就瞬時速率。范例精析例1. 一輛汽車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從甲地運動到乙地,又以 30m/s的速 度從乙地運動到內地。已知甲、乙兩地間的距離與乙、內兩地間的距離相等,求 汽車從甲地開往內地的過程中的平均速度。能力訓練1 .下列速度值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還是瞬時速度的大小?a.某同學百米賽跑的速度約為 9m/s,答: ;b.運動員百米賽跑的沖線速度為 12

8、m/s,答: c.汽車速度計指示著的速度為 60km/h,答: ;d.子彈離開槍口時的速度為 600m/s,答: 。2 .速度有許多單位,在國際單位制里速度的單位是m/s,但汽車速度常用km/h作單位,1m/s=km/h, 1km/h=m/s。高速公路上某類汽車的限速為 120km/h=m/so3 .質點沿x軸正方向運動,在t=2時刻它的位置坐標為xi=4m, t=6s時刻它 的位置坐標為x2=6m,則在這段時間內質點的位置變化 ax=m,平均速度 v=m/so4,對于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有如下幾句話a.物體在第2 s內的速度是4 m/sb.物體在第3 s末的速度是4 m/sc.物體在通過某

9、一點的速度是 8 m/sd.物體在通過某一段位移時的速度是 8 m/s在以上敘述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表示瞬時速度.5 . 一個運動員在百米賽跑中,測得在 50m處的瞬時速度為6m/s, 16s末到達終 點時的瞬時速度為7.5m/s,則全程內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為()a. 6m/s b. 6.25m/s c. 6.75m/sd. 7.5m/s6 .某人騎自行車,開始用100s的時間行駛了 400m,接著又用100s的時間行駛了 600m,關于他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他的平均速度是4 m/sb.他的平均速度是5 m/sc.他的平均速度是6 m/sd.他在后600m的路程中的平均

10、速度是6 m/s反思:五、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要點導學1 .加速度的物理意義:反映 物理量。加速度的定義:比值,即加速度是量。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并 相同。2 .加速度與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 。所以,兩者之間并 不存在速度大加速度也大、速度為0時加速度也為0”等關系,加速度和速度的 方向也沒有必然相同的關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減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 。3 .在 速度-時間”圖像中,加速度是 速度圖線越陡,加速度越速度圖線為水平線,加速度為。范例精析例1試舉出下列實例:(1)速度很大而加速度較小,甚至為 0;(2)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11、;(3)加速度為0而速度不為0;4)速度為 0 而加速度不為 0。5)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例 2籃球以 6m/s 的速度豎直向下碰地面,然后以 4m/s 速度豎直向上反彈,碰地的時間為 0.2秒。(1)求籃球在這0.2秒內的速度變化a v(2)有的同學這樣計算球的加速度: a =(v2 v1)/ t= (4 6) /0.2m/s2=10m/s2。他的方法對嗎?為什么?正確的是多少?能力訓練1下列關于加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加速度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b 加速度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c.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其加速度越大d 物體運動速度為零,其加速度一定也為零2.物體的加速度為2m/s2,

12、表示這物體()a 每秒運動 2mb 每經過1 秒,其速度增大2m/s2c 每經過 1 秒,其速度增大2m/sd 每經過1 秒,其速度增大2m3下列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物體運動的速度改變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為零c.物體運動的速度改變越小,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小d 加速度的大小是表示物體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率的大小4. 一個小球以3m/s的速度水平向右運動,碰到墻壁后經過0.1s后以2m/s的速度沿同一直線反彈。則小球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加速度為 ( )a. 10m/s2,方向向右b. 10m/s2,方向向左c. 50m/s2,方向向右d.

13、 50m/s2,方向向左5.汽車以108km/h的速度行駛,急剎車后6s停止運動,那么急剎車過程中汽車的加速度為多大?急剎車后2s 時刻汽車的速度是多大?反思: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要點導學1 .沿著一條直線,且加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 ;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 如果物體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增加,這個運動叫做;如果物體 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減小,這個運動叫做 2 .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具加速度是恒定的,由加速度的定義式a=av/h得:vt=v0+at(1)此式叫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它反映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式中 v0是 2 vt是速度公式中,末速度vt是時間t的

14、一次函數,其函數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 斜率為,縱軸上白截距為 。若以v0方向為正方向,勻加速 直線運動的圖象如圖2-2-1所示;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圖象如圖 2-2-2所示。圖象“越陡”表示速度變化越快,越大。(3)從靜止開始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即 vo=0,則vt=at,速度與時間成正比,其圖 象經過。范例精析例1: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加速度為2m/s2,那么( )a.在任意時間內,物體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b.在任意時間內,物體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c在任意一秒內,物體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d.第n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n-1 ) s的末速度大2m/s能力訓練1 .物

15、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 v0=2m/s,加速度a=0.1m/s2,則第3s末的速度為 m/s, 5s末的速度為 m/s2 .質點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經 5s速度達到10m/s,然后勻速度運動 了 20s,接著經2s勻減速運動到靜止,則質點在加速階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在第26s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3 .質點在直線上作勻變速直線運動,若在 a點時的速度是5m/s,經3s到達b 點速度是14m/s,若再經4s到達c點,則在c點的速度是多少?16 -12 -agcs -圖 2*4o 1 23456圖 2-2-94 . 一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方程為vt=2t +4.(1)說明方程中各字母

16、或數字的物理意義.(2)在圖2-2-9中畫出物體運動的v-t圖象.反思:四.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系要點導學1 .位移公式勻變速度直線運動物體的位移公式為2 .對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產=卬+鏟的理解(1)式中共有四個物理量,僅就該公式而言,知三求一;(2)式中x、v。、a是量,在取初速度vo方向為正方向的前提下,勻加速直線運動a取正值,勻減速直線運動a取,計算的結果x0,說明位移 的方向與初速度方向 , x.地球附近物體受到的重力是由 產生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 ,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點在 4 .請你判斷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a.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一定改變。b.豎直向上拋出

17、的物體,物體豎直上升,是因為受到一個豎直向上的升力。c.物體只有相互接觸才會產生力的作用。d.同一個物體既可以是施力物體也可以是受力物體。5 .下列關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 一個力可能有兩個施力物體b.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其運動狀態未必改變d.物體發生形變時,一定受到力的作用6 .關于重心的說法,正確的是()a.重心就是物體內最重的一點b.有規則形狀的物體,具重心必在物體的幾何中心c.把一物抬到高處,其重心在空間的位置也升高了d.背躍式跳高運動員,在躍過橫桿時,其重心在身體之外7 .關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在地球上方的物體都要受到重

18、力作用,所受的重力與它的運動狀態無關,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8 .在地球各處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c.向上運動的物體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運動的同一物體所受重力d.對某一物體而言,其重力的大小總是一個恒量,不因物體從赤道移到南極而變化反思二彈力【要點導學】1 .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所發生的 或 的改變叫形變,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夠 的形變叫彈性形變。2 .發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回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3 .彈力產生的條件:(d (2) :4 .彈力的方向是從施力物體指向受力物體,與施力物體的形變方向相反.具體 地說:(1)純的拉力方向總是沿方向.(2)壓力的方

19、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 2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 支持面而指向:5 .胡克定律(1)上式適用于發生彈性形變(在彈性限度內)時,彈簧拉伸或壓縮形變所產生的彈力的大小計算.(2)式中的k為 2是彈簧本身的一種物理性質,與外力無關,其大小只與 打關.(3) x為彈簧的的大小。【范例精析】 例1一個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關于物體和地面受力情況的敘述中, 正確的是()a.地面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地面發生了形變b.地面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物體發生了形變c.物體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地面發生了形變d.物體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物體發生了形變例2.如圖3-2-1所示,一個球形物體靜止于光滑水平面,并與豎直光滑墻壁接觸

20、,a、b兩點是球跟墻和地面的接出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受重力、b點的支持力、a點的彈力作用b.物體受重力、b點的支持力作用c.物體受重力、b點的支持力、地面的彈力作用d.物體受重力、b點的支持力、物體對地面的壓力作用圖3-2-1囹【能力訓練】1 .產生彈力的條件是.2 .除拉伸或縮短形變外,還有 形變和形變。3 .壓力和支持力的方向總是 接觸面,壓力指向被 的物體,支持力指向被 的 物體;繩子的張力(拉力)總是沿著 的方向.4 .彈力的大小與發生形變的物體的 :有關,還與形變的有關;對于 發生彈性形變的彈簧而言,彈力與彈簧的形變量(伸長或縮短的長度)成.一彈簧的勁度系數為500n/

21、m,它表示若用200n的力拉彈簧,則彈簧的伸長量為 m.5 .關于彈性形變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形狀的改變叫彈性形變b.物體在外力停止作用后的形變,叫彈性形變c. 一根鐵桿用力彎折后的形變就是彈性形變d.物體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夠恢復原來形狀的形變,叫彈性形變6.關于彈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對水平面的壓力b.壓力、支持力、繩中的張力都屬于彈力c.彈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變程度有關,在彈性限度內形變程度越大,彈力越大d.彈力的方向總是與施力物體恢復形變的方向相同反思:三、摩擦力【要點導學】1 .兩個物體相互接觸,當有相對滑動的趨勢,但又保持相對

22、靜止狀態時,在它 們接觸面上出現的阻礙相對滑動的靜摩擦力。(1)產生條件:; ;(2)靜摩擦力方向:沿接觸面且與 相反。靜摩擦力大小:隨而變化。一般與迫使物體發生相對運動的外力 (或沿著接觸面的分量)(3)靜摩擦力有一個 2它是物體即將開始相對滑動時的靜摩擦 力,即最大靜摩擦力。2 .兩個互相接觸且有相對滑動的物體,在它們的接觸面上會產生阻礙相對運動 的摩擦力,稱為滑動摩擦力。(1)產生條件:; ; 。(2)滑動摩擦力方向:沿接觸面且與 相反。(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兩物體間的壓力成正比,即,其中祖為,無單位,它與0關,而與物體間的相對速度的大小、接觸面的大小、壓力的 大小無

23、關。【范例精析】例1.關于摩擦力的說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兩個接觸的相對靜止的物體間一定有摩擦力b.受靜摩擦作用的物體一定是靜止的c.滑動摩擦力方向一定與運動方向相反d.物體間正壓力一定時,靜摩擦力的大小可以變化,但有一個限度【能力訓練】1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 乃一個物體時,要受到另一 個物體阻礙它 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研究滑動摩擦力時我們 選擇的參考系是相互滑動的兩物體中我們認為 的那個物體,滑動摩擦力 的方向總是與方向相反.2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 ff=fn,其中fn叫做,它屬于, 方向與接觸面; 叫做,它與接觸面的 及有關.3 .產生靜摩擦力的條件是

24、? ? .靜摩擦力的方向總 是與相反,靜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在 范圍內變化.4 .如圖3-3-3所示,用力f將質量為1kg的物體壓在豎直墻上,f=50n方向 垂直于墻,若物體勻速下滑,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 n動摩擦因數是, 若物體靜止不動,它受到的靜摩擦力是 nn方向.若撤去力f,當鐵 塊沿著墻壁自由下落時,鐵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 (g =10n/kg)5 .關于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受到摩擦力作用時,一定受到彈力作用b.只有運動的物體才能受到滑動摩擦力作用c.具有相對運動的兩物體間一定存在滑動摩擦力作用d.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6下列關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

25、總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大小與相應的正壓力成正比c.運動著的物體不可能受靜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動摩擦力作用d.靜摩擦力的方向與接觸物體相對運動的趨勢方向相反7關于動摩擦因數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物體間沒有摩擦力產生說明兩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以=0b.增大兩物體的接觸面積,則兩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增大c.增大兩物體間的正壓力,則兩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增大d.兩物體的材料一定,兩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決定于兩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反思:四力的合成點導學1、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一個力產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產生的效果相同, 這個力就是那;力的合成是 運算過程。2、通過實驗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可歸納為:如

26、果用表示兩個共點力fi和f2的線段為鄰邊作 2那么合力的大小與方向就可以用這個平行四邊形的表示,這個法則就是 。3、合力隨兩分力間的夾角的增大而 小,合力的變化范圍是在兩分力之和與兩分力之差之間,即范例精析例1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只用一個彈簧秤來代替鉤碼也可 以完成這個實驗,下面用單個彈簧秤完成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把兩條細線中的一條與彈簧秤連接,然后同時拉動這兩條細線,使橡皮條 一端伸長到。點位置,讀出秤的示數f和f2的值b.把兩條細線中的一條與彈簧秤連接,然后同時拉動這兩條細線,使橡皮條 的一端伸長到。點,讀出彈簧矛?的示數fi;放回橡皮條,再將彈簧秤連接到另一 根

27、細線上,再同時拉這兩條細線,使橡皮條再伸長到 。點,讀出秤的示數f2c.用彈簧秤連接一條細線拉橡皮條,使它的一端伸長到。點,讀出fi;再換 另一條細線與彈簧秤連接拉橡皮條,使它的一端仍然伸長到。點,讀出f2d.把兩根細線中的一條細線與彈簧秤連接, 然后同時拉這兩條細線,使橡皮 條的一端伸長到。點,記下兩細線的方向及秤的示數 f;放回橡皮條后,將彈簧 秤連接到另一根細線上,再同時拉這兩條細線,使橡皮條一端伸長到。點,并使 兩條細線位于記錄下來的方向上,讀出彈簧秤的讀數為 f2.【能力訓練】1 .如果一個力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產生效果 ,這個力叫做那幾個力的 ,求幾個力白合力叫做 .2 .力的合成遵

28、循力的 ,求兩個力的合力時,用力的圖示法作 出以這兩個力的線段為 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則對角線的長度和方向表示.3 .有兩個大小不變的共點力,它們的合力的大小f合隨兩力夾角a變化的情況如 圖3-4-3所示,則兩力白大小分別為 和 .4 .作用在某物體上同一點的兩個力 fi=40nf2=30n.當兩個力的夾角為 時,兩 力的合力最大,其最大值是 n;當兩力的夾角為 時兩力的合力最小其最小值是 n當兩個力互相垂直時合力的大小是 n,合力的方向為(用與fi的夾角表示)5 .有五個力作用于一點0,這五個力的作用情況如圖3-4-4所示,構成一個正 六邊形的兩鄰邊和三條對角線。已知f3=10則這五個力的

29、合力大小為 。圖去4-3圖寫。川 圖3冉5 圖3-小。6 . 一個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則()a.當兩個力大小相等時,物體所受合力一定為零b.當兩個力大小相等時,物體所受合力可能為零c.當兩個力中一個較大時,物體所受合力一定與較大的力同方向d.當兩個力互相垂直時,物體所受合力將取最大值7 .關于共點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這兩力是共點 力b、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是一對平衡力,則這兩力是共點力g作用在一個物體的幾個力,如果它們的作用點在同一點上,則這幾個力 是共點力d作用在一個物體的幾個力,如果它們力的作用線匯交于同一點,則這幾

30、個力是共點力反思五力的分解【要點導學】1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 , 同樣適用于力的分解.如果 沒有其它限制,對于同一條對角線,可以作出無數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 這就是 說一個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無數對不同的共點力.在解決具體的物理問題時,一 般都按來分解.2 .既有,又有,并且相加時遵從平行四邊形法的物理量稱作 矢量。除力外,如位移、 、等也是矢量。3 .兩個分矢量首尾相接,剩余的尾首相連的有向線段就是 ,它恰與兩分矢量的線段構成一個三角形,這個方法稱為 2它是平行四邊形法則的簡化。如圖3-5-1【范例精析】例1.質量為10 kg的物體放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用圖示法求出重力沿斜面 和垂直于斜

31、面的兩個分力(g=10n/kg)例2.如在圖3-5-3所示的支架懸掛一個重力為 g的燈.支架的重力不計.已知 ao、bo、ab的長分別為l1、l2、l3,求支架兩桿所受的力.【能力訓練】1 .求一個已知力的分力叫做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 ,已 知一個力(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求這個力的分力(兩個鄰邊),可作的平行四邊 形有,實際分解時,必須根據力的 進行。2 .將與水平面成300角斜向上的拉力f=20n,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分解,那 么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為 n;沿豎直方向的分力大小為 n.3 .將豎直向下的20n的力,分解成為兩個力,其中一個力大小為15n,水平向 左,則另一個分力大小為 n

32、方向.4 .如圖3-5-7所示,一個物體從直角坐標系的原點o出發做勻速運動,經過時間t=10s,運動到p點,則物體在y方向的分速度為 m/s;物體在x方向的分速度為m/s。5.關于力的分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一個力可以分解成兩個比它大的分力b. 一個力可分解成兩個大小跟它相等的力c.如果一個力和它的一個分力的大小方向確定,那么另一個分力就是唯 的d.如果一個力以及它的一個分力的大小和另一個分力的方向確定,這兩個分力就完全確定了 6將一個有確定方向的力 f=10n分解成兩個分力,已知一個分力有確定的方向 與f成30夾角,另一個分力的大小為6n,則在分解時() a.有無數組解b.有兩組解

33、c.有惟一解d.無解反思:一、牛頓第一定律要點導學1 .人類研究力與運動間關系的歷史過程。要知道伽利略的成功在于把“明明白白的實驗事實和清清楚楚的邏輯推理結合在一起“,物理學從此走上了正確的軌道。2 .力與運動的關系。(1)歷史上錯誤的認識是“:(2)正確的認識是“ , :03 .對伽利略的理想實驗的理解。這個實驗的事實依據是運動物體撤去推力后沒 有立即運動,而是運動一段距離后再停止的, 物體運動的距離越長。4對“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理解運動狀態的改變就是指 ,速度的改變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 ,速度改變就意味著存在加速度。5 維持自己的運動狀態不變是一切物體的本質屬性, 這一本質屬性就是。

34、揭示物體的這一本質屬性是牛頓第一定律的偉大貢獻之一。6掌握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1)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2)“ ”_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外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7 是慣性大小的量度。范例精析例 1 關于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速度大的物體不能很快地停下來,是因為物體速度越大,慣性越大b.小球在做自由落體運動時,沒有慣性c.乒乓球的運動狀態容易改變,是因為乒乓球慣性較小的緣故d.物體受到的外力越大,其慣性越小,受到的外力越小,慣性越大 例 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處于靜止時才有慣性b.物體只受到一個力的作用,其運動狀態一定改變c.沒有力的推動作用,

35、小車就不能運動d.汽車的速度越大則慣性越大例 3 如果正在作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的重力忽然消失,那么它的運動狀態應該是( )a 懸浮在空中不動b 運動速度逐漸減小c.作豎直向下的勻速直線運動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能力訓練1、 一切物體總保持狀態或 狀態, 除非 , 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運動和力的關系:力不是的原因,而是的原因2、 物體的這種保持或的性質叫做慣性, 慣性是物體的 性質3、理想實驗是科學研究中的 方法,它把和結合起來,可以深刻地揭示4、關于伽利略的理想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只要接觸面相當光滑,物體在水平面上就能勻速運動下去b.這個實驗實際上是永遠無法做到的

36、c.利用氣墊導軌,就能使實驗成功d.雖然是想象中的實驗,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實驗基礎上5、下列事例中利用物體慣性的是( )a 跳遠運動員在起跳前的助跑運動b.跳傘運動員在落地前打開降落傘c.自行車輪胎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狀d.鐵餅運動員在擲出鐵餅前快速旋轉6、下列關于慣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汽車剎車時,乘客的身子會向前傾斜,是因為汽車有慣性b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和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c.物體的慣性只有在物體速度改變時才表現出來d.物體都具有慣性,與物體是否運動無關,與物體速度是否變化也無關反思四、力學單位制要點導學1、單位制的概念 和一起組成了單位制。2、國際單位制(si)就是由七個基本單

37、位和用這些基本單位導出的單位組成的 單位制。3、國際單位制(si)中的基本單位:力學中有三個基本單位:長度的單位,國際符號 、質量的單位,國際符號、時間的單位,國際符號。4、力學中除了三個基本單位外,用這三個基本單位推導出來的單位都是導出單位。現舉例如下:力的單位 。5、 在國際單位制中,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公式是, 就是說式中的比例常數。 在其它單位制中, 比例常數就不一定等于 1, 因此我們應該自覺使用國際單位制。范例精析例 1 下列物理量的單位中, 哪些屬于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哪些不屬于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a、毫米(mm) b、米(m) c、克(g)d、千克(kg) e、牛(n) f、焦耳(j)例 2 寫出下列物理量在國際單位中的單位(用符號表示)1、力; 2、速度;3、加速度;4、壓強。例 3 請把下列物理量與單位一一對應起來(用直線連接)( 1)力( 2)壓強( 3)功( 4)功率對應起來(用直線連接).a、kg m2/s32b、kg m/sc、kg m2/s2d 、 kg/(s2m)能力訓練1、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 ,質量的基本單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