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海陸的變遷導學案2_第1頁
七年級地理海陸的變遷導學案2_第2頁
七年級地理海陸的變遷導學案2_第3頁
七年級地理海陸的變遷導學案2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第二節 海陸的變遷(第二課時) 七年級地理 【學習目標】1、了解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2、記住世界火山、地震的兩大分布帶,并能簡要說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帶與板塊構造的關系【學習重點】1、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2、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帶與板塊構造的關系。【學習難點】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帶與板塊構造的關系。 【知識導學】自主學習1、板塊學說認為,全球大致分為六大板塊: 板塊、 板塊、 板塊、 板塊、 板塊、 板塊。2、地球各大板塊處于不斷的運動中,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 ,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活動比較 。合作探究1、根據上圖,試著找找板塊之間的交界地帶的兩種運動形式,

2、并用板塊運動分析下列世界著名山脈、裂谷的成因。第一種是相互碰撞(運動方向相對)的板塊邊界,常形成 ,例如:喜馬拉雅山脈是 板塊和 板塊相對運動,相互擠壓形成。阿爾卑斯山脈是 板塊和 板塊相對運動,相互擠壓形成。科迪勒拉山系是 板塊、 板塊和 板塊相互擠壓形成。第二種是相互張裂(運動方向相離)的板塊邊界,常形成 ,例如:紅海是 板塊和 板塊相反運動形成的。2、解釋下列自然現象:(1) 根據測量,亞洲和非洲之間的紅海在不斷擴張。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后,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2) 現代測量表明,位于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中海在不斷縮小。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后,地中海將會消失。3、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a) _ _火山地震帶b) _火山地震帶4、幾乎全部被海洋覆蓋的板塊是( )A 太平洋板塊 B 印度洋板塊 C 南極洲板塊 D 亞歐板塊5、日本號稱“火山地震博物館”是因為( )A 位于板塊內部B位于板塊交界地帶C 位于板塊較硬的部位 D 位于山區6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該地震的形成與( )A非洲板塊跟印度洋板塊張裂有關B太平洋板塊向亞歐板塊俯沖有關C印度洋板塊向亞歐板塊俯沖有關 D亞歐板塊向印度洋板塊俯沖有關7、澳大利亞大陸位于( )A.太平洋板塊 B.印度洋板塊 C.亞歐板塊 D.非洲板塊8、世界最大半島阿拉伯半島位于( )A.亞歐板塊 B.非洲板塊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