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病理生理學教學大綱Pathophysiology課程編碼:27A21308 學 分:3.0 課程類別:專業基礎課計劃學時:48 其中講課:48 實驗或實踐:0 適用專業:藥學推薦教材:肖獻忠等編,病理生理學(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參考書目:王建枝,殷蓮華等編,病理生理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課程的教學目的與任務病理生理學是一門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條件、發展規律、發病機制以及疾病過程中功能和代謝變化的專業基礎學科,是藥學專業重要的必修課程之一,掌握患病機體的變化有助于理解藥物、機體相互作用機理,對于藥物研究、開發、評價和臨床合理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本課程的任務是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患病機體異常的功能和代謝變化,為學習藥學各科課程知識奠定理論基礎,教學同時注重提高學生自學和綜合分析等能力。課程的基本要求本課程分為掌握、熟悉、了解三種層次要求;“掌握”內容要求理解透徹,能在本學科和相關學科的學習工作中熟練、靈活運用其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內容要求能熟知其相關內容的概念及有關理論,并能適當應用;“了解”內容要求對其中的概念和相關內容有所了解。通過本課程學習,要求學生:1. 掌握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機體的功能和代謝及形態變化及其發生機制;2. 熟悉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條件,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病理生理變化;3. 了解疾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病理生理學新進展。各章節授課內容、教學方法及學時分配建議(含課內實驗)緒論 建議學時:1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節學習,掌握基本病理過程的概念及基本病理過程與疾病的關系;熟悉病理生理學的性質、任務和特點;了解病理生理學的主要內容及研究方法。教學重點與難點 病理生理學的主要內容。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0.1 病理生理學的性質、任務0.2 病理生理學的特點0.3 病理生理學的主要內容0.4 病理生理學的研究方法0.5 病理生理學的發展簡史現狀與展望第一章 疾病概論 建議學時:1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節學習,掌握疾病、健康和亞健康的概念,疾病發生發展的普遍規律和基本機制;熟悉病因學和發病學的基本內容;了解疾病轉歸以及腦死亡的定義和判斷標準。教學重點與難點 疾病發生的普遍規律和基本機制。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1.1 健康與疾病的概念1.2 病因學1.3 發病學1.4 疾病的轉歸康復與死亡1.5 疾病模型第二章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建議學時:6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節學習,掌握體液滲透壓、,水、鈉、鉀平衡的調節機制,水、鈉、鉀代謝紊亂的概念、原因和發病機制及對機體的影響;熟悉體液分布和電解質含量及生理功能;了解各類水、鈉、鉀代謝紊亂的分類和防治原則。教學重點與難點 水、鈉、鉀平衡調節機制;水、鈉、鉀代謝紊亂。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2.1 正常水、鈉代謝2.2 水、鈉代謝紊亂2.3 鉀代謝紊亂2.4 鎂代謝紊亂2.5 鈣磷代謝障礙第三章 酸堿平衡和酸堿平衡紊亂 建議學時:4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酸堿平衡的調節,四種單純型酸堿平衡紊亂的定義、原因、類型、發生機制、代償調節和對機體的影響;熟悉酸堿平衡的基本概念,反映酸堿平衡常用指標的概念、正常值及臨床意義,四種單純型酸堿平衡紊亂各指標的變化和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了解混合型酸堿平衡紊亂概念及特點。教學重點與難點 酸堿平衡的調節機制;單純性酸堿平衡紊亂。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3.1 酸堿的自穩態3.2 反映酸堿平衡常用指標的意義及其相互關系3.3 單純型酸堿平衡紊亂3.4 混合型酸堿平衡紊亂3.5 判斷酸堿平衡紊亂的基本方法第四章 缺氧 建議學時:2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缺氧的概念和分類,四種缺氧的概念、原因和發病機制,血氧變化特點,缺氧時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熟悉各血氧指標的概念、正常值、意義及其影響因素,氧療和氧中毒的概念;了解影響機體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教學重點與難點 缺氧的原因和發病機制。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4.1 概述 4.2 缺氧的原因、分類和血氧變化特點4.3 缺氧時機體的功能與代謝變化4.4 影響機體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4.5 氧療和氧中毒第五章 發熱 建議學時:2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發熱、過熱、發熱激活物、內生致熱原等概念,發熱激活物、內生致熱原和發熱中樞調節介質的種類,發熱時體溫改變的基本機制;熟悉發熱的時相及熱代謝特點,發熱時代謝和功能的變化;了解發熱防治的的病理生理基礎。教學重點與難點 發熱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5.1 概念5.2 發熱的病因和發病機制5.3 發熱的時相及其熱代謝特點5.4 發熱時機體的功能和代謝變化5.5 發熱的生物學意義及處理原則第六章 應激 建議學時:2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應激、應激原、全身適應綜合癥、急性期反應蛋白、應激性潰瘍的概念,應激時神經內分泌反應機制;熟悉應激時細胞反應機制、機體的代謝功能變化及應激性潰瘍的發病機制,熱休克蛋白的概念,良性應激和劣性應激的區別;了解應激與疾病的關系,病理性應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教學重點與難點 應激的發生機制。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6.1 概述6.2 應激的發生機制6.3 應激時機體的代謝和功能變化6.4 應激與疾病6.5 病理性應激的臨床處理原則第七章 缺血-再灌注損傷 建議學時:2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概念和發生機制,氧自由基、活性氧、鈣超載等概念、分類和損傷機制;熟悉重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特點;了解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主要原因、條件和防治原則。教學重點與難點 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概念和發生機制。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7.1 概念與病因學7.2 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生機制7.3 缺血-再灌注損傷時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7.4 缺血-再灌注損傷防治的病理生理學基礎第八章 細胞凋亡 建議學時:2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細胞凋亡的概念、生物學意義和發生機制,特別是凋亡蛋白酶及核酸內切酶在細胞凋亡發生機制中的作用;熟悉細胞凋亡的分期及與壞死的區別,細胞凋亡的主要變化和調控;了解細胞凋亡與常見疾病或病理過程的關系及防治原則。教學重點與難點 細胞凋亡的概念和發生機制。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8.1 概述8.2 細胞凋亡的發生機制8.3 凋亡細胞的轉歸8.4 細胞凋亡與疾病8.5 細胞凋亡的防治原則第九章 凝血與抗凝血平衡紊亂 建議學時:2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血栓形成、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組織因子、組織因子途徑抑制因子等概念,內皮細胞在調節凝血和抗凝血平衡中的作用機制,DIC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及對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熟悉凝血與抗凝血平衡的調節,DIC的誘因和分期;了解DIC的診斷和防治原則。教學重點與難點 血栓形成、DIC的發病機制。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9.1 正常機體凝血與抗凝血平衡9.2 凝血與抗凝血平衡紊亂的基本類型9.3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第十章 休克 建議學時:4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節學習,掌握休克的概念和分類,休克發生的始動環節,休克發生發展的微循環機制;熟悉休克發生發展的細胞分子機制,休克對機體代謝及重要器官功能的影響和基本臨床表現,幾種常見休克的特點;了解休克的病因和防治原則。 教學重點與難點 休克的發生發展的微循環機制。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10.1 休克的病因和分類10.2 休克的發生發展機制10.3 休克時機體代謝與功能變化10.4 幾種常見休克的特點10.5 休克的防治原則第十一章 腫瘤 建議學時:2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節學習,掌握腫瘤發病學相關基因的基本概念,腫瘤侵襲與轉移的機制及表現;熟悉腫瘤的病因、發病相關基因的活化機制;了解腫瘤對機體的影響及防治原則。教學重點與難點 腫瘤侵襲與轉移過程及機制。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11.1 腫瘤的病因學11.2 腫瘤的發病學11.3 腫瘤侵襲與轉移11.4 腫瘤對機體的影響11.5 腫瘤的防治原則第十二章 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 建議學時:4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節學習,掌握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概念、危險因素及病灶形成機制,高血壓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熟悉動脈粥樣硬化的演變、對機體重要器官的影響,高血壓的分類、對機體的影響;了解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的防治原則。教學重點與難點 動脈粥樣硬化病灶形成機制;高血壓發病機制。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12.1 動脈粥樣硬化12.2 高血壓第十三章 心功能不全 建議學時:4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節學習,掌握心功能不全的基本概念和發病機制;熟悉心功能不全的病因、誘因、神經-體液調節機制激活和心肌改建對心功能的代償作用和不利影響,心功能不全對機體的影響;了解機體對心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則。教學重點與難點 心功能不全的發病機制。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13.1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分類13.2 心功能不全的發病機制13.3 心功能不全對機體的主要影響13.4 心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則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建議學時:4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節學習,掌握呼吸功能不全、阻塞性通氣不足、限制性通氣不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概念、分類、病因和發病機制;熟悉呼吸功能不全的特點,呼吸衰竭時機體主要的代謝與功能變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特征;了解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則。教學重點與難點 呼吸衰竭的類型和發病機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14.1 呼吸功能不全的病因與發病機制14.2 呼吸功能不全時主要代謝與功能變化14.3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14.4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則第十五章 肝功能不全 建議學時:2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節學習,掌握肝功能不全、肝性腦病、假性神經遞質的概念,肝性腦病的發病機制;熟悉肝功能不全的病因、分類,肝功能不全時機體的功能與代謝變化,肝性腦病的影響因素和分期;了解肝功能不全的分期,肝性腦病和肝腎綜合征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教學重點與難點 肝性腦病的概念和發病機制。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課 內 容15.1 肝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分類15.2 肝功能不全時機體的功能與代謝變化15.3 肝功能不全的分期15.4 器官功能障礙第十六章 胃腸功能障礙 建議學時:2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節學習,掌握胃腸動力障礙、吸收不良和腸道屏障功能障礙的概念、病因和發病機制;熟悉胃腸功能障礙對機體的影響;了解胃腸功能障礙的防治原則。教學重點與難點 胃腸功能障礙病因和發病機制。授 課 方 法 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和課下自學為輔。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航拍項目合作協議中關于版權歸屬與使用范圍的補充條款
- 網紅奶茶店區域代理銷售及推廣合同
- 老齡公寓專業管理及社區服務委托合同
- 歐洲移民臨時倉儲租賃及倉儲貨物清點協議
- 短視頻平臺粉絲權益轉移與合規管理合同
- 互聯網智能零售平臺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合同
- 醫療邊緣計算節點部署與醫療影像處理服務合同
- 銷售簽單培訓
- 培訓班課程介紹策略
- 遺產繼承稅務代理合同(2篇)
- 大型心血管造影系統及其DSA質量控制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考試范圍:第7~9章) (含解析)
- 人工智能安全監控系統開發協議
- 油田夏季十防培訓課件
- 工傷賠償私了協議書范本
- 學生心理健康一生一策檔案表
- 2025年佛山市三水海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急性心梗診療(2025 )
-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八年級美術樣卷
- 2024年江蘇宿遷中考滿分作文《夢想照進現實:我的未來職業暢想》
- 上海市2022年中考英語卷試題真題及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