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一、選擇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6分)1(2.00分)化學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關鍵下列對化學的認識中不正確的是()A減少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有助于節能減排、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B為減少白色污染,應停止使用塑料、化纖等合成材料C科學合理的使用食品添加劑,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質、豐富食品營養成分D合成藥物的研發和使用,有助于人類防病治病、保障人體健康2(2.00分)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為無色透明的離子組是()ABa2+、Na+、NO3、SO42BMg2+、Cl、Al3+、SO42CK+、Cl、HCO3、NO3DCa2+、Na+、Fe3+、NO33(2.00分)下列知識歸納完全正確的是()A、能量變化B、環境保護電解水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放熱合理施用農藥和化肥不得隨意亂扔塑料垃圾C、數字含義D、資源節約Fe2+一個亞鐵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SO3三氧化硫中含有3個原子廢舊金屬回收利用pH試紙用水潤濕后然后進行測定其酸堿度AABBCCDD4(2.00分)以下相關實驗的現象或操作正確的是: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時,在試管口不需要放一團棉花 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一有氣泡冒出時就應馬上收集,以免浪費 二氧化錳可以做所有實驗的催化劑正確的是()ABCD5(2.00分)蘇州盛產楊梅。楊梅中含有豐富的葉酸,對防癌抗癌有積極作用,其化學式為Cl9Hl9N7O6下列有關葉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41 gB葉酸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氧元素的質量分數C葉酸中碳、氫、氮、氧四種元素質量比為19:19:7:6D葉酸由19個碳原子、19個氫原子、7個氮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6(2.00分)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類推正確的是()A活潑金屬與酸反應有氣體產生,則與酸反應產生氣體的一定是活潑金屬B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C單質一定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D堿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則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7(2.00分)把A、B、C、D四種物質放在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并測得反應物和產物在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物 質ABCD反應前質量/g19.78.721.60.4反應后質量/g待測17.403.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C一定是化合物,物質D可能是單質B反應后密閉容器中A的質量為19.7gC反應過程中,物質B和物質D變化的質量比為87:36D若物質A與物質C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94:216,則反應中A和C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2:18(2.00分)將一定量的鋅粉加入到硫酸亞鐵、硫酸銅和硫酸鎂的混合溶液中,過一段時間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濾渣中一定含有鋅濾渣中一定含有銅,可能含有鋅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最后溶液一定變成淺綠色濾液中溶質一定含有硫酸鋅和硫酸鎂濾液的顏色不可能為淺綠色。ABCD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滿分29分)9(6.00分)工農業生產、人類生活與化學有著密切的關系,請從Ca、O、H、Cl、N、S和C七種元素中選擇適當的元素并按要求填空:(1)用適當的數字和符號填空:三個硫原子 ;兩個氯酸根離子 (2)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質的化學式:能作為燃料的氧化物 ;充入食品包裝袋中可防腐的單質 ;農業上改良酸性土壤的化合物 ;能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 10(5.00分)AH 是初中化學常見的8 種物質,分別由C、H、O、Cl、Ca中的一種或幾種元素組成,已知A、B、C、D是不同類別的物質,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G組成元素相同,E是一種可燃性氣體,H常溫下是一種氣態單質。這些物質之間相互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能相互反應,圖中“”表示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1)C的化學式是 。(2)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F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DG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4)H的一種用途是 。11(7.00分)探究學習小組在實驗室中用圖1所示裝置制取CO2并探究CO2與過氧化鈉(Na2O2)的反應查閱資料得知:過氧化鈉(Na2O2)是一種淡黃色固體,能與CO2,H2O發生反應:Na2O2+2CO22Na2CO3+O2,2Na2O2+H204NaOH+O2請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利用裝置A制取CO2的優點是 (2)裝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裝置D的作用是 (4)裝置E中收集到的氣體是 (填化學式),該氣體還可以用下列圖2裝置中的 進行收集(填寫字母序號)(5)為探究反應后裝置C硬質玻璃管中固體的成分,該小組同學進行了如圖3實驗:根據判斷,反應后裝置C硬質玻璃管中固體為 12(6.00分)夏天到了,衣服上常會留下難以清洗的汗漬,果汁漬等某校“我與化學”興趣小組對“污漬爆炸鹽”一種新型衣物助洗劑化學成分進行探究主要探究過程如下:(1)查閱資料:過氧碳酸鈉(Na2CO4),白色結晶顆粒,其溶于水會產生碳酸鹽和其他化合物。(2)合理猜想:其化合物為NaOH;其化合物為H2O2;其化合物為NaOH 和H2O2;該小組同學做出以上猜想的理論依據是 。(3)實驗設計:探究“污漬爆炸鹽”水溶液的成份,完成下列表格。(限選試劑:稀鹽酸、BaCl2溶液、MgCl2溶液、MnO2、蒸餾水)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步驟1:取少量“污漬爆炸鹽”于燒杯中,加入足量蒸餾水,充分攪拌 固體完全溶解,形成無色溶液/ 步驟2:取少量步驟1形成的溶液與試管中,再滴加 ,震蕩,靜置 含有Na2CO3 步驟3:取少量步驟2試管中的上層溶液與另一支試管中,再滴加少量MgCl2溶液,震蕩 無明顯現象 步驟4:另取一支試管,加入少量步驟1形成的溶液,再加入 ,將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中 含有H2O213(5.00分)將8g氫氧化鈉固體完全溶于92g水中,待冷卻到室溫,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未知濃度的稀鹽酸。在實驗過程中,溶液的pH與滴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1)a點對應的溶液中存在的溶質有 ;(2)求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3)求b點時,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6分)1【考點】H3: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I9: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分析】A、根據化石燃料燃燒后的產生的污染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B、根據塑料在生活中的應用分析判斷;C、依據食品添加劑的作用分析判斷;D、根據藥物合成的意義分析判斷;【解答】解:A、化石燃料燃燒后會生成氮與硫的氧化物,能污染空氣,且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因此減少減少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有助于節能減排、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B、塑料及其它合成材料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給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會導致白色污染,但只要對白色垃圾進行合理處理就可減少白色污染,因此停止使用塑料、化纖等合成材料不合理;C、食品添加劑具有以下三個特征:一是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質,因此,它一般不單獨作為食品來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質,也包括天然物質;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所以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質、豐富食品營養成分;D、合成藥物是用化學合成或生物合成等方法制成的藥物,藥物合成在醫藥工業中占極重要的地位,且在醫療實踐中被廣泛應用,它的研發和使用有助于人類防病治病。故選:B。【點評】化學來源于生產、生活,又服務于生產、生活,因此與生產、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不但可以指導人的生產、生活,而且還是中考的熱點之一,特別是營養素、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的相關知識,食品安全知識,能源、環保知識,燃燒、滅火及生產安全知識,材料分類及對人和環境的影響等知識更是重中之重2【考點】9R: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分析】PH=1的溶液中存在氫離子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會生成水,不能共存;氫離子和碳酸跟離子,碳酸氫根離子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共存;會生成沉淀的離子不能共存。初中所掌握的帶色的離子有:銅離子顯藍色、鐵離子顯棕黃色、亞鐵離子淺綠色。【解答】解:A、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會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A錯誤,B、幾種離子既不會生成沉淀、氣體、水,還都是無色的離子,故B正確,C、碳酸氫根離子會和氫離子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C錯誤,D、鐵離子是帶色的,溶液要求無色透明,故D錯誤。故選:B。【點評】在做離子共存問題時,要考慮能生成沉淀、氣體、水的離子不能共存,還要考慮離子的帶色問題。3【考點】4U:溶液的酸堿度測定;8K:金屬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DF: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E5: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I6:白色污染與防治;K6: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分析】A、根據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解答;B、根據節約資源的知識解答;C、根據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意義解答;D、根據環境保護的知識解答即可【解答】解:A、電解水是將電能轉化成化學能,正確;化學反應中不是只有燃燒才能放出熱量,例如氧化鈣與水的反應就放出熱量,錯誤;B、合理施用農藥和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正確;不得隨意亂扔塑料垃圾,避免造成白色污染,正確;C、Fe2+:一個亞鐵離子帶有2個單位的正電荷,錯誤;SO3:一個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個氧原子,錯誤;D、廢舊金屬回收利用有利于節約資源,正確;pH試紙用水潤濕后然后進行測定其酸堿度,測定結果不準確,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對化學知識的總結,難度不大,考查的比較全面,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便做出正確的判斷4【考點】68:氧氣的化學性質;6G: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6J: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分析】根據硫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根據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根據紅磷在空氣中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根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根據氯酸鉀制氧氣實驗進行分析判斷根據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的時機進行分析判斷根據催化劑的定義和特點判斷【解答】解:根據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選項說法正確。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故選項說法錯誤。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故選項說法正確。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故選項說法正確。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時不用在試管口放棉花,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用在試管口放棉花,故選項說法正確;導管口開始有氣泡冒出時,不宜立即收集,因為開始排出的氣體是空氣;待導管口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再開始收集,故選項說法錯誤。二氧化錳可以做某些反應的催化劑,不是所有反應的催化劑,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燃燒的現象及有關反應即可正確解答;在描述物質燃燒的現象時,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煙和霧、實驗結論和實驗現象的區別5【考點】D1: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D8: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及其計算;D9:元素質量比的計算;DA: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分析】A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來分析;B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比來分析;C根據化合物中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D根據物質的構成來分析。【解答】解:A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寫,故錯誤;B葉酸(Cl9Hl9N7O6)中氮、氧元素質量比為(147):(166)=98:96,可見其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故正確;C葉酸中碳、氫、氮、氧四種元素質量比為(1219):(119):(147):(166)19:19:7:6,故錯誤;D葉酸是由分子構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故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6【考點】85:金屬的化學性質;91: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97:中和反應及其應用;A6: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分析】A、根據酸能與活潑金屬、碳酸鹽等反應生成氣體,進行分析判斷。B、中和反應是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反應物是酸和堿,生成物是鹽和水,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進行分析判斷。D、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色。【解答】解:A、活潑金屬與酸反應有氣體產生,與酸反應產生氣體的不一定是活潑金屬,也可能是碳酸鈉等鹽,故選項類推錯誤。B、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CO2+2NaOHNa2CO3+H2O,故選項類推錯誤。C、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但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屬于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氣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選項類推錯誤。D、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色,堿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則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故選項類推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的特征、單質的特征等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7【考點】G1: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分析先B、C、D三種物質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情況,確定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然后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確定A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進而根據題中數據結合各選項分析即可【解答】解: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B的質量增加了8.7g,故B是生成物,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8.7g;同理可以確定C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C的質量為21.6g;D的質量增加了3.2g,故D是生成物,參加反應的D的質量為3.2g;由質量守恒定律,A應是生應物,且生成的A的質量為21.6g8.7g3.2g=9.7g。A、該反應的反應物為C,生成物是A、B、D,因此物質C一定是化合物,物質D可能是單質,故選項說法正確。B、生成的A的質量為9.7g,則待測的值為9.7g+19.7g=29.4g,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質量守恒定律,物質B和物質D質量增加的比為(17.4g8.7g):(3.6g0.4g)=87:32,故選項說法錯誤。D、A增加的質量是9.7g,C減小的質量是21.6g,因為物質A與物質C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94:216,則反應中A和C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1:2;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的是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分析表中數據、靈活運用質量守恒定律8【考點】85:金屬的化學性質【分析】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活動性:鎂鋅鐵銅,向硫酸鎂、硫酸亞鐵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充分反應后,則會有銅、鐵被置換出來,據此結合實驗現象及反應的程度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活動性:鎂鋅鐵銅,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充分反應后,則會有銅被置換出來,若鋅的量較多,也可以接著把鐵置換出來,但鎂不能被置換出來;因為過濾后往濾渣中加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一定有鐵,無法確定鋅是否有剩余,故濾出的固體必有銅和鐵,因此說法錯誤,說法正確;濾渣中一定含有鐵,可能含有鋅,加入稀鹽酸,鐵會和稀鹽酸反應產生淺綠色的氯化亞鐵,但如果鋅較多,則鋅和稀鹽酸先反應,溶液為無色,因此說法錯誤;因為鋅會與硫酸銅反應,置換出其中的銅,同時生成硫酸鋅,則濾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鋅,硫酸鎂不參與反應,故一定含有硫酸鎂,因此說法正確;若濾渣中沒有鋅,而是銅和鐵的混合物,則加入稀鹽酸,鐵會和稀鹽酸反應產生淺綠色的氯化亞鐵,故說法錯誤;因此敘述正確的有;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對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和金屬與鹽溶液反應時的規律,會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反應的程度并對各成分進行分析,能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滿分29分)9【考點】D1: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DF: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首先根據題意確定物質的化學名稱,然后根據題目所提供的元素、書寫化學式的方法和步驟寫出物質的化學式即可【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三個硫原子表示為:3S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兩個氯酸根離子可表示為:2ClO3(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能作為燃料的氧化物,其化學式為CO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是充入食品包裝袋中可防腐的單質,其化學式為:N2氫氧化鈣具有堿性,屬于堿,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學式為:Ca(OH)2二氧化碳是能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其化學式為:CO2故答案為:(1)3S;2ClO3;(2)CO;N2;Ca(OH)2;CO2【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化學用語(原子符號、化學式、離子符號等)的書寫方法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10【考點】AE:物質的鑒別、推斷;FA:反應類型的判定;G5: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分析】本題屬于推斷題,根據題目給出的流程圖和信息:已知A、B、C、D是不同類別的物質,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因此C是碳酸鈣;D、G組成元素相同,E是一種可燃性氣體,H常溫下是一種氣態單質;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組成元素相同,并且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因此D是二氧化碳,G是一氧化碳;碳與氧氣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因此H是氧氣;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水,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鹽酸與比較活潑金屬反應生成可燃性氣體F,因此A是氫氧化鈣,B是鹽酸,E是氫氣;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因此F是水。【解答】解:(1)已知A、B、C、D是不同類別的物質,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因此C是碳酸鈣;故答案為:CaCO3;(2)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配平即可;故答案為:Ca(OH)2+2HCl=CaCl2+2H2O;2H2O2H2+O2;(3)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屬于化合反應;故答案為:化合反應;(4)氧氣的用途有:幫助燃燒、醫療急救、煉鋼等;故答案為:幫助燃燒、醫療急救、煉鋼等;【點評】本考點屬于物質的推斷題,是通過對實驗方法和過程的探究,在比較鑒別的基礎上,得出了正確的實驗結論。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內容之一,一般有兩種類型:一是圖框式推斷題;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斷題;本題屬于第一種類型。不論哪一種類型,都是通過實驗現象,從而得出物質的組成。此考點主要出現在填空題和實驗題中。11【考點】28: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或變化規律;4R:氣體的凈化(除雜);6L: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G5: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分析】(1)根據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裝置A可以通過壓強的作用是固體和液體分離進行分析;(2)根據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3)根據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進行分析;(4)根據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水反應會生成氧氣,氫氧化鈉可以將二氧化碳除去進行分析;(5)根據過氧化鈉和水會生成氧氣,碳酸鈉和氯化鈣會生成碳酸鈣沉淀,碳酸鈣和鹽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進行分析【解答】解:(1)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裝置A可以通過壓強的作用是固體和液體分離,所以利用裝置A制取CO2的優點是:便于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2)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NaHCO3+HCl=NaCl+H2O+CO2;(3)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所以裝置D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氣體;(4)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水反應會生成氧氣,氫氧化鈉可以將二氧化碳除去,所以裝置E中收集到的氣體是O2,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還可以用下列圖2裝置中的a、d進行收集;(5)過氧化鈉和水會生成氧氣,碳酸鈉和氯化鈣會生成碳酸鈣沉淀,碳酸鈣和鹽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固體加水沒有氣泡,所以不含過氧化鈉,加入氯化鈣會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加鹽酸,會生成氣體,所以含有碳酸鈉,反應后濾液的pH值是12,所以含有氫氧化鈉,所以反應后裝置C硬質玻璃管中固體為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故答案為:(1)CaCO3+2HCl=CaCl2+H2O+CO2,便于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2)NaHCO3+HCl=NaCl+H2O+CO2;(3)除去二氧化碳氣體;(4)O2,a、d;(5)氫氧化鈉和碳酸鈉【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根據反應物的類型及反應條件正確選擇裝置,正確進行知識的類比和前后聯系,熟知典型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12【考點】2G: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6J: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95:堿的化學性質;9H:鹽的化學性質;G5: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解答】解:(2)該小組同學做出以上猜想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解凍協議書范本
- 藥費分攤協議書范本
- 行駛證抵押合同協議
- 衣服抵押借款合同協議
- 舞臺制作勞務合同協議
- 裝修花灑代工合同協議
- 裝修工程工裝合同協議
- 裝潢材料供貨合同協議
- 自有工廠衣柜定制合同協議
- 西安屋面維修合同協議
- 紅細胞生成素靶向治療策略-全面剖析
- 人教版美術一年級下冊《走進舊時光》課件
- 2025-2030中國棒棒糖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不同來源硫酸軟骨素的化學結構、抗氧化與降脂活性對比
- 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招聘筆試題庫2025
- 廣東省2024-2025學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檢測英語試卷及答案(二)高三試卷(佛山二模)
-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2024-2025學年統編版二年級下冊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鐵路調車綜合實訓鐵鞋的使用和注意事項課件
- 高端定制店面管理制度
- 多模態自適應技術應用于鋼材表面缺陷檢測的研究與分析
- 無人機配送技術發展-全面剖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