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課目常用計算公式大全_第1頁
建筑材料課目常用計算公式大全_第2頁
建筑材料課目常用計算公式大全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體積密度材料在自然狀態下單位體積的質量稱為體積密度:0材料的體積密度,g/cm3或kg/m3;m材料的質量,g或kg;V0材料在自然狀態下的體積,cm3或m3。(體積密度與含水情況有關,如未注明均指絕對干燥材料的體積密度)2 密度材料在絕對密實狀態下單位體積的質量稱為密度:材料密度,g/cm3;m材料的絕對干燥質量,g;V材料在絕對密實狀態下的體積(實體積),cm3。(體積密度小于密度)3 表觀密度直接用排水法求得的體積,作為絕對密實狀態下體積的近似值,按該體積計算出的密度為表觀密度(或視密度):表觀密度,g/cm3;m材料的絕對干燥質量,g;V用排水法求得的體積 (V=V+V閉) ,cm3。(表觀密度可以代替密實材料的密度或體積密度)4 孔隙率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體積與材料在自然狀態下的體積之比的百分率,或稱總孔隙率。P孔隙率,%;V孔材料中全部孔隙的體積,cm3;V0材料在自然狀態下的體積,cm3。 P孔隙率,%;0材料的體積密度,g/cm3或kg/m3;材料密度,g/cm3或kg/m3。5 堆積密度散粒材料在規定裝填條件下單位體積的質量稱堆積密度:0散料材料的堆積密度, kg/m3;(常指松堆密度)m散料材料的質量,kg;V0散料的體積,m3。(V0=V0+V空=V+V孔+V空)6 開口孔隙率開口孔隙率PK指材料中能被水所飽和(即被水所充滿)的孔隙體積與材料在自然狀態下的體積之比的百分率:m1干燥狀態下材料的質量,g;m2水飽和狀態下材料的質量,g;W水的密度,常溫下可取1g/cm3,故常略去。7 閉口孔隙率閉口孔隙率PB為總孔隙率P與開口孔隙率PK之差:PB=PPK8 空隙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積狀態下,其中的空隙體積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積狀態下的體積之比的百分率:P散粒材料的空隙率,%;0散粒材料的堆積密度,kg/m3;0材料體積密度或顆粒體積密度,kg/m3。(如是密實材料天然砂、石,0可由代替)9 質量和體積吸水率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稱為吸水率(一般未加說明均指質量吸水率)如試件處于自然含水狀態,測得的水與材料在干燥狀態下的質量百分比是含水率,其會隨環境變化的。吸水率可以說是該材料最大的含水率。互相關系:W質量吸水率,%;W0體積吸水率,%;(100%)m1材料在絕對干燥狀態下的質量,g;m2材料在浸水飽和狀態下的質量,g;V0材料在自然狀態下的體積,cm3;W水的密度,常溫下可取1g/cm3。0材料在干燥狀態下的體積密度,g/cm3。10 水飽和度(吸水飽和系數)為說明材料吸水程度(吸入水體積與孔隙體積之比)或孔隙特征(開口孔隙體積與部孔隙體積之比)得水飽和度KB=W0/PKB水飽和度;(在01間波動)W0材料的體積吸水率,%;P材料的孔隙率,%。11 耐水性(軟化系數)材料在水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質的能力稱為耐水性,用軟化系數表示KP材料的軟化系數;(在01間波動)f材料在干燥狀態下的的抗壓強度;fW材料在浸水飽和狀態下的抗壓強度。(KP:要求受潮嚴重需0.850.9;受潮較輕0.700.85)12 抗滲性(滲透系數) 或 K滲透系數,cm/h;Q滲透量,cm3;F滲水面積,cm2;d試件厚度,cm;H水頭差,cm;t滲水時間,h。(也可用抗滲標號P表示,是以規定的試件,以標準試驗方法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壓Mpa來確定,如P6)13 導熱系數材料傳遞熱量的能力,此能力用導熱系統表示 Q傳遞的熱量,J;注:大多數建筑材料(金屬外)的導熱系數會隨溫度升高而增加。(t1t2)平壁兩側溫差,K;A平壁面積,m2;Z傳熱時間,s;a平壁厚度,m;導熱系數,W/(mK)。亦有=f(0)的經驗公式。(,非金屬材料在0.0353.000之間;空氣0.023;水0.58;水結冰時其系數為2.3)14 傳熱系數和熱阻在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平壁(即材料層)的熱量為:式中/a即為材料層的傳熱系數K,其單位為W/(m2K)。傳熱系數的倒數a /稱為熱阻。15 熱容熱容是指材料受熱時蓄存熱量或冷卻時放出熱量的性能。 Q材料吸收(或放出)的熱量,kJ;(t2t1)材料受熱(或冷卻)前后的溫差,K;m材料的質量,kg;c材料的比熱容,kJ/(kgK); cm稱為熱容。(c:水最大4.2;木材在2.392.72;天然和人造石材(含燒結磚、混凝土)0.750.92;鋼0.48)16 強度(和應力、應變、彈性模量)材料受力后的變形,以材料在作用力方向上發生的變形量l來表示,或以單位長度上的變形量l/l0(l0為變形前的尺寸)表示,通常稱應變。作用在材料外表面或內部單位面積的力稱為應力。強度通常以強度極限f來表示應力與應變的比值即為彈性模量 應力,Mpa;P荷載,N;A材料的受力面積,mm2;f強度極限,Mpa;(主要是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Pmax最大荷載,N。(材料破壞時的荷載稱為破壞荷載或最大荷載,此時的應力稱作強度極限)17 抗壓強度、抗拉強度、抗彎強度抗壓強度是評定脆性材料強度的基本指標;抗拉強度是評定鋼材、纖維質材強度的基本指標;根據f拉/ f壓的值,可將材料分三類f拉 f壓的,木材等纖維材料;f拉 f壓的,鋼材;f拉 f壓的,混凝土等脆材料。抗彎強度(是評定水泥、木材等材料力學性能的指標)三分點上加兩個集中載荷中間加一個集中荷載 或 f抗彎強度,M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