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組織開展混齡游戲教育的意義 幼兒園混齡教育是將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混合在一起進行教育的組織形式,它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近似家庭的生活學習環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中國現代幼兒無兄弟姐妹帶來的弊端。混齡教育對促進獨生子女社會化、個性化及其智力、語言發展有獨特意義。幼兒園開展混齡游戲教育合乎幼兒教育發展的規律,適應中國的國情。一、幼兒園組織開展混齡游戲教育是幼兒科學發展的需要2000年,世界學前教育組織(OMEP)柯蒂斯主席訪問中國時,對中國的獨生子女教育提出建議:“如果能夠把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混合在一起開展活動,孩子們就能夠互相幫助,使孩子在情感上和社會交往上得到充分的發展。”可見,開展混齡游戲教育適用于我國國情,對我國獨生子女教育有著獨特意義:一是能彌補獨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不足,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二是能提供異齡觀摩的學習機會,促進幼兒智力和語言的發展;三是能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促使幼兒的個性充分發展。好群是人的一種本能,幼兒作為人類的一分子,其生長離不開人與人交往的環境。在心理上,幼兒需要成人或年長兒童協助他們進入社會,需要與有權威的人一起學習、成長。兒童生活的世界越寬廣,接觸到的異質物和刺激越多,他們獲得交流、學習的機會就越多,社會性得到發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將單齡幼兒群體與整個兒童群體割裂開,必將影響單齡群體的發展,進而影響整個兒童群體的發展。社會由不同年齡的人組成,生活在社會中的人與他人進行著這樣那樣的交往。馬克思認為,交往是人類歷史的必然伴侶,也是人們日常生活和日常接觸的必然伴侶。從社會群體角度來看,人成長的自然生態就是“大小長幼”之間的交往。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個體只有在與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社會成員交往的過程中才能實現自我和發展自我。在一定程度上,與異齡同伴交往是個體發展乃至生存所必需的。幼兒也是如此。交往是幼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日常生活環境本身就具有混齡特征。在街頭巷尾,孩子們常常與至少相差1歲的同伴做游戲;在學校的操場上,幼兒自己組織的混齡游戲也很常見。社會生活的魅力在于一個人可以遇到不同類型的人,按年齡實行隔離是一種人為的隔離,它打破了社會的契約,剝奪了生活對幼兒的滋養,會阻礙幼兒社會意識的發展。幼兒天生有一種與非同齡人交往的傾向。這種先天傾向由于社會過分強調年齡差異而受到抑制。盡管這種區分年齡的做法在現代社會非常盛行,并且被看作是“自然”的,但在人類學家看來,對孩子們的人際交往作這樣的區分是不正常的。二、幼兒異齡互動的益處1、對幼兒發展的益處1997年哈特普曾比較了學前兒童與同齡伙伴和異齡伙伴的社會交往。研究證實,在與異齡伙伴的交往中,年幼兒童與年長兒童都能在跨年齡情景中調整自我行為,兩者交往策略均與同齡伙伴交往情景不同。我國研究者認為,異齡同伴之間的交往是一種“非對稱相倚型”的關系。在這種交往中,年長兒童相對于年幼兒童有更大的權利和更高的社會地位,但這種非對稱型關系可使幼兒獲得更多的社會性能力。這一交往類型不僅在一般意義上對幼兒的社會認知、情感能力及親社會行為有發展性作用,而且還對交往不足或交往過度的幼兒有顯著的補償矯正功能。2、對體能發展的益處在一項異齡互動的研究中,研究者記錄了196個自然狀態下發生的青少年年幼兒童的互動事件。通過對事件的分析,研究者發現在兩者互動時,青少年會調整活動規則,使得這些活動可以挑戰每個年幼兒童的體能,不會太超出年幼兒童的能力。同時,青少年還能修正規則、調整目標,使得這些活動具有挑戰性,變得有意義。通過這樣的互動,青少年不僅增強了自己的體能,同時也增強了與他們一起活動的年幼兒童的體能。盡管這項研究不完全針對異齡幼兒的互動,但研究結果仍給我們以啟示。我國的研究者也發現,在混齡幼兒的戶外運動中,模仿行為成為年幼者的主要行為,他們在模仿中挑戰自己的動作,挑戰自己的意志。所以,在戶外混齡運動中,我們看到年幼兒童的運動能力比我們想象的要高得多。3、對認知發展的益處在接觸不同年齡、經驗、個性和發展水平的同伴時,幼兒會發生認知沖突。由于互動雙方年齡相差不大,認知沖突往往發生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內,因此這種沖突促進了互動雙方認知的發展。年長幼兒作出的榜樣、展現出的更高的技能、教授的新游戲玩法、提供的解決問題的線索或策略等,對年幼幼兒的認知發展都具有促進作用。年長幼兒在與年幼幼兒互動的過程中,例如在提出建議、教授方法的同時,自然也鞏固了自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使之更加明朗、清晰。此外,年幼幼兒通過鼓勵年長幼兒參與建構性和藝術性的活動(如積木拼插游戲),以一種輕松的、相對無競爭的方式促進了年長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4、對社會性發展的益處混齡環境為年長兒童提供了一個幫助他人和包容低能力年幼同伴的機會。這給了他們一些成為養育者的早期經驗。此外,年幼幼兒還為性格孤僻、社會性不成熟的年長幼兒提供發展社交技能的機會。也就是說,與異齡同伴的互動對康復、矯正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失常具有潛在作用。在與年幼兒童玩耍時,年長兒童還練習了微妙的管理藝術,并通過維護規則、維持秩序和保障安全等活動增強了團體責任感和自控能力。年長兒童可幫助年幼兒童強化規則意識,為解決問題和沖突提出建議,在年幼兒童的活動變得具有破壞性或發生危險時及時介入,為年幼兒童創造具有挑戰性的游戲所有這些都有助于年幼兒童社會性和道德的發展。在混齡群體中,年幼兒童的社會性參與程度提高了。與此同時,年長兒童還為年幼兒童作出了助人、寬容的榜樣。當那些得到鼓勵、安慰和教導的年幼兒童漸漸成長時,他們也能通過模仿最終產生這些親社會行為。蒙臺梭利指出,兒童需要同伴間的友誼,否則他們會感到痛苦。不同年齡的兒童之間存在著一種自然的心理“滲透”,他們因各自不同的價值傾向而產生一種互補的情感,他們互相幫助、互相尊重、對同伴產生同情心,并漸漸在同伴群體中形成互相保護和羨慕的氛圍,由摯愛凝結成一個以高尚情感為基礎的整體。三、混齡游戲教育彌補了獨生子女成長中同伴群體缺失問題布朗芬布倫納的生態系統理論將影響個體發展的環境視為一個層層嵌套的層級化多元系統。這個呈柱狀同心結構的系統從里到外分別是微觀系統、中間系統、外系統和宏觀系統。對于幼兒來說,環境的每一層次都對他們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同伴交往是幼兒社會性交往中重要的微觀系統,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同伴和同伴群體。但是,幼兒同伴群體正面臨著缺失的危機。在我國,獨特的國情和生育政策帶來的同伴群體缺失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1979年6月,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出“獎勵只生一個孩子”。隨后,“獨生子女”作為一種基本國策在全國推廣。這標志著獨生子女這一特殊群體的誕生,隨之而來的獨生子女教育問題也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馬卡連柯指出,“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因而沒有相互體貼、照顧的經歷,沒有互愛互助、互相模仿、共同努力的經歷,這不利于培養兒童的集體意識,可能會導致兒童個人主義的蔓延。”相關研究也發現,由于多種因素,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失誤,相當一部分獨生子女存在交往缺失,進而導致個性和社會性發展的異常,如任性、依賴性強、膽小、自私及孤僻等。我國幼兒園通常按年齡編班,這與我國長期以來大一統的學校教育體系是相一致的。盡管同齡班級中的幼兒也有交往和互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幼兒與同伴交往的需要,發揮了同伴群體對幼兒發展的作用,但與自然同伴群體相比,同齡同伴群體的交往顯得過于單薄,同伴群體發揮的作用也很有限。因此,采取合適的措施重建幼兒的自然同伴群體,利用幼兒園教育環境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計算機一級Photoshop考試深入剖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稅法考試關鍵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生態修復工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與生態修復工程環境監測技術發展動態分析報告
- 法學概論中的倫理與法律的關系及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生態旅游度假區旅游品牌建設與營銷策略報告
- AI技術驅動的現代化工作流程設計研究
- 創新型數字辦公工具的實踐與探索
- 2025年漢語方言與標準語試題及答案
- 二手交易電商平臺信用體系建設與誠信經營模式研究報告
- 技術分享與經驗總結試題及答案
- 高級審計師考試關注熱點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建筑《主體結構及裝飾裝修》考試習題庫(濃縮500題)
- 《高中數學知識競賽》課件
- 2025-2030年中國城市燃氣行業發展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 人民醫院關于印發對口支援工作管理辦法(暫行)
- 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無煙青春健康同行》主題班會課件
- 陜西省渭南市2025屆高三教學質量檢測(Ⅱ) 數學試題【含答案】
- 收費站防汛應急預案
- 《糖尿病的護理查房》課件
- 擊劍考試題目及答案
- 貴州貴州鐵路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