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課件2 (2)_第1頁
《普通人》課件2 (2)_第2頁
《普通人》課件2 (2)_第3頁
《普通人》課件2 (2)_第4頁
《普通人》課件2 (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普通人,原名梁紹生。當代著名作家。祖籍山東榮城,出生于哈爾濱市,現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曾任北京電影制片廠編輯、編劇,中國兒童電影制廠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及中國電影進口審查委員會委員。,梁曉聲,梁曉聲當過知青,著有短篇小說集年輪、浮城等。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今夜有暴風雪分獲全國優秀小說獎。小說為了收獲、學者之死、一只風箏的一生、雙琴記分獲小說月報百花獎。,文中一共寫了父親幾件事?,找一找,1.課文主要敘述了什么事情?2.作者把文章的標題定為“普通人”有什么深意?3.作者對父親有一種什么樣的情感?,想一想,齊讀:“一次,我從辦公室回家當然并不完全因為他的胡子”思考:為什么導演要選作者的父親去做群眾演員?,讀一讀,給梁曉聲的父親寫一條頒獎辭。,寫一寫,抗震救災中,那些畫面總令我們淚流滿面死神,以最殘酷的方式讓人領會生命的無常與寶貴;但人與死神的抗爭過程,更透露生命的頑強,人間的大愛與國家的進步。即使在死亡陰影籠罩的日子里,許多愛與獻身的故事仍給人帶來希望和暖意。父母張開雙臂把生的機會留給孩子,老師在災難來臨時先救學生、學生逃生后回救老師、廢墟下互不相識者相互鼓勵、村民千辛萬苦離開災區報信后又返回災區救援發生在廢墟上的一幕幕閃耀著人性光輝,演繹著大愛的無私與偉大。,看一看,袁文婷,一個算得普普通通女孩的名字,如果不是這場災難,沒有多少人知道她是誰,一位來自于汶川震災地區什邡市師古鎮民主中心小學一年級的一位教師。,普通的人民教師,汶川地震發生時,袁文婷所在的民主中心小學的校舍也遭遇了嚴重的破壞,災難發生時,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嚇得呆坐著,不知所措。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孩子們的傷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沖進教室,柔弱的雙手抱出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當她最后一次沖進去后,三層的教學樓轟然倒塌媒體用這樣的語言美麗地記錄了袁文婷最后的時光“青春定格在26歲”。,普通的中學生,何翠青,5月12日地震發生時,四川省青川縣木魚中學初一13歲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當她意識到發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進宿舍,將十多名還在午休的同學從床鋪上搖醒逃生,自己卻失去最佳逃生時間,被壓在廢墟下。50個小時后,她憑著巨大的求生欲望和驚人毅力,在救援人員的幫助下獲救。何翠青是木魚中學最后一個被救學生,由于重物長時間擠壓,肌肉組織壞死,永遠失去了右腿。記者問這位堅強的女孩:“你后悔嗎?”她搖著頭哽咽地說:“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沒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學”。,普通的人民子弟兵,荊利杰,武都小學的教學樓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壓了100多個師生。雖然沒有特勤工具,但戰士們很快徒手展開救援。19歲的荊利杰第一個奔向了廢墟,開始了長達3天時間的救援。余震不斷發生,鋼筋和樓板搖搖欲墜,殘存的墻體時不時往下掉,荊利杰全然不顧。手掌磨破了,手指頭出血了,腳底被鋼筋刺破了,荊利杰卻一刻也沒有停下來。13日,上天落淚了。雨中,荊利杰和戰友們仍然沒有停歇。,13日上午10時許,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在余震和吊車的操作中發生了巨大的晃動,樓板在搖,墻體在垮二次坍塌!危險!快撤!消防指揮部下達了命令。荊利杰從廢墟中鉆了出來。就在此時,他聽到廢墟中有個男孩在呼救!他轉身就要奔向廢墟,余震再次襲來,并引發了更大面積的坍塌。戰友們和群眾把荊利杰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帶。荊利杰跪在了地上。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間,他哭著大喊:“我知道很危險,我知道進去了就可能回不來,但是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吧!我還能再救一個!”現場所有人都哭了,普通的母親,最小的幸存者:母親用自己的身體為娃娃撐起生命的天空。救助人員發現時,她已經死了,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這是世上最偉大的死亡姿勢:她雙膝跪地,身子前傾,雙手著地支撐身體,成匍匐姿勢,身體被壓變形,成為人與大自然抗爭的雕像。后來,救援人員在她的身子底下發現,有個孩子還活著。人們小心奕奕地清理開她身上的廢墟,從她的身下抱出被小被子裹著的孩子,約三、四個月大,娃娃完好如初,還在安靜的睡著。醫生準備給娃娃做身體檢查,發現被子里有一部手機,屏幕上有一條媽媽留給娃娃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手機在人們中間傳遞著,每個在場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普通的農民,令我們感動的還有許多來沈務工的農民工兄弟,他們本是收入微薄的群體,但在災區人民急需得到援助的關鍵時刻,他們慷慨解囊。一位來自黑山的農民工肖剛,在汶川地震發生后,這位可愛的農民工兄弟就不停地尋找捐款的地點,他先后到很多地方打聽,問怎么才能把捐款送到災區人民的手中?直到遇見本報在于洪寧官市場設立的募捐站點,才停下尋找的腳步。,馬甲發行公司于洪一站站長回憶起肖剛捐款時的情景,仍然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那小伙子正拎著大包小裹趕路,看到本報募捐站點便跑過來,伸手就將100元錢投進捐款箱中這位樸實的農民話不多,只是說,災區遇到難處了,我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定要為災區的人做點兒什么。”“別留名字了,就叫我一個奉獻愛心的中國人吧。”他說。最后還是有人通過其他的渠道了解到他的名字叫肖剛。,在日常生活中,我能做些什么,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