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剃頭匠街巷里走失的手藝人出像詞: 蕪湖是一座古城,曾經走街串巷的剃頭挑子,是老蕪湖人特別熟悉的場景。剪頭發,一些人稱之為理發,而在老蕪湖人口中,都稱它為“剃頭”。“剃頭挑子一頭熱”是老年間傳下來的俗諺,可如今的蕪湖街頭,剃頭挑子沒人挑了,卻生出不少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頭發,更有了不少離子燙、玉米燙、陶瓷燙、錫紙燙、空氣燙、煙花燙等等新名詞,在剃頭不僅僅是將頭發剪短的年代里,這一切都是當年的剃頭匠無法想象的。(出鏡,民生路老體育場) 一,剃頭及剃頭匠的歷史1, 理發業最開始為什么叫“剃頭”?蕪湖舊時,把理發叫做剃頭,這是沿用清代的叫法。清初,滿人進關,攻下江南,頒布削發垂辮令,實行“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規定,“剃頭”之名由此而來。剃頭匠作為一種老手藝人,有著最精湛的手藝和最樸實的人生,他們從不奢望哪天能賺個盆滿缽滿,也知道靠著這份手藝絕對不會讓自己和家人挨餓,只是帶著自己的剃頭挑子,老實本分地過完一生。(影視資料)2,昔日剃頭匠們的工作場所在哪兒?在沒有理發店的年代,剃頭匠們挑著“剃頭挑子”,走街串巷,上門服務一根扁擔挑著,熱的一頭是個火爐子,上面置著一黃銅盆,水必須是熱的,用來洗頭、敷面、刮臉,那句“剃頭挑子一頭熱”的俏皮話就源于此。3,傳統剃頭的樣式有哪些?從前剃頭都比較簡單,老人剃光頭,中年人推平頭,兒童則一般都是剪”鍋鏟頭”。如果遇到哪家產婦的孩子滿月要剃胎頭的話,那場面就更熱鬧了,這不僅僅因為剃胎頭是家中的大事。而且這活路非常考剃頭匠的手藝,在眾多圍觀者的注目下,剃頭匠要把又哭又鬧的孩子頭上的絨毛利索地剃干凈,就是在寒冷的冬季也非要把剃頭匠整出一身汗來不可。剃完胎頭,孩子家里照例要給剃頭匠端出一碗好吃的來,不管是飯是面,碗底都藏著幾塊大肉,這是祖傳的規矩。(影視資料+其他資料)4,剃頭有哪些規矩有?每個行當都有自己的規矩,剃頭也不例外:一是喚頭“三不鳴”,過廟不鳴,免驚鬼神;過橋不鳴,免驚龍王;過剃頭棚不鳴,免驚同行生意。剃頭也有職業道德,工作前不能喝酒,不能吃蔥、蒜等帶刺激氣味的食物。另外,在給出家人剃頭的時候,不能說“剃頭”或“推頭”,要說 “請師父下山落發”。在操作程序上,也與給一般身份的人剃頭不同。給出家人剃頭要遵守“前僧后道”。就是說,給和尚剃頭要從前向后,一次剃通,俗稱“開天門”;給道士剃頭正好相反,是從后向前,一次剃通。除了行規外,還有許多行話。剃短頭、光頭稱作“打老沫”,因為剃這種頭型時要打肥皂;剃長發稱作“耪(pang第三聲)草”,把頭發當做蓬亂的草;刮臉稱作“勾盤兒”;刮胡子稱作“打辣子”。(影視資料)二,現實街巷里的手藝人:剃頭匠我們年輕一代,要剪上一個好發型,自然會選擇現在的美容美發店,然而對于中老年人來說,那把木頭凳、那把推子和剃刀,更是他們往昔的記憶。今天我們來到民生路老體育場一帶,這里有幾家特殊的“剃頭店”,因為他們既沒有門面、也沒有店員。(出像,民生路老體育場)1, 現代的剃頭匠師傅們工作起來是什么場景?介紹一組師傅工作的畫面。(現場畫面+解說詞)2,身邊有哪些“行頭”?攤子里的“行頭”很簡單:三條凳子、兩把椅子、一個臉盆、一個火爐,手推子、刮臉刀、剪子、刷子、挖耳勺等工具整整齊齊放在木板上。3,怎樣走上理發這條路?說起理發,師傅很來勁:“我干這一行都干了30幾年了,擺攤也有15年了,我的手藝活還是從爺爺那輩傳承下來的,都傳了三代了”。年輕時,張訓華在飲食服務公司工作,后來單位倒閉了,他便自己單干起來。15年擺攤,練就了張師傅一身的“硬功夫”,只見他動作熟練,顧客來了不用說自己有什么需要,直接躺下,張師傅就知道要做什么。(一組畫面)4,光顧的客人有哪些?顧客來自蕪湖各個地方,都是一二十年的老顧客,因此即使不說話也知道對方該理發還是要刮胡須。“有的人年紀大了或是行動不便,只要他們需要,我還會提供上門服務。”(解說詞+同期聲)5,接受服務完的顧客感受如何?刮完胡須的大爺對于師傅的手藝,他贊不絕口:“很舒服啊!,這兒的剃頭師傅,不僅手藝好,人也本分,價格公道。我們啊,還是喜歡來這兒,有感情了!”(同期聲+畫面)6,剃頭講究哪些技術?“過去剃頭師傅要必備十般技藝,梳(發)、編(辮)、剃(頭)、刮(臉)、掏(耳)、剪(鼻毛)、染(發)、(梳)補、接(骨)、舒(筋),現在懂的人也不多了,也就沒那么講究了。” “特別是給那些滿月娃娃剃胎毛更要講究技術,小孩子皮膚又薄又嫩,稍不注意就會刮傷皮膚。外面那些理發店的年輕人都干不了這活兒。”(這一段用剃頭匠同期聲+他給客人剃頭的畫面)7,傳統的剃頭技藝還有那些特點?剃頭匠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們不僅僅剃頭或者刮胡子,通常還有全套服務,還會順便給你掏耳朵、剪鼻毛,連眼皮和耳朵周圍的毛都幫你刮干凈,做得很仔細,讓人覺得很享受。等這一切工序都完成之后,還會附上簡易的按摩,雖然比不上現在的專業按摩,但在當時已經讓人覺得非常舒服了。8,為什么說最值得稱贊的是刮胡子手藝?不僅刮得干凈,而且舒服。他們會先在你的嘴巴周圍涂上肥皂漿,軟化胡須,再用刮胡刀將表面的胡須刮干凈,然后用熱毛巾熱敷一段時間,最后再用另一種刀具將胡須根部做更細致的清理。這樣刮完之后,通常三四天都摸不到胡子茬,非常干凈。而現在的刮胡手藝已經大不如以前,通常第二天就能摸到胡茬。可惜這些好手藝現在很少有人能掌握了,現在理發很難再有那種很舒服、很享受的感覺了。(同期聲+畫面)9, 掏耳朵有什么講究?掏耳朵可有講究了,肩不能晃,臂不能搖,輕重幅度不能過大,深淺要恰到好處。將耳朵掏干凈,順便按摩一下耳部頭部,讓人覺得十分舒服。修面前,先將毛巾用熱水浸透,平敷在主顧臉上,然后老道地在蕩蕩布上反復地擦剃頭刀,顧客半躺在木椅上,微閉雙目,鋒利的刀刃在其面部緩緩地運行,利而不灼。(同期聲+解說詞)10,現在接受一次剃頭收費多少?師傅介紹說收費便宜:“剃一個頭以前是0.5元后來是1元、2元,去年物價上漲,要3元了”。一把老式靠背椅、一面大鏡子、一個吹風機,一把手推剪和一把剃須刀,這就是劉大爺的全部掙錢裝備。靠著這幾樣東西,劉大爺不僅能掙足自己的生活費,還能供房租和兒子讀書。劉大爺從外地來此打工,學得一手理發技術的他發現,這一帶低保戶、貧困戶較多。由于發廊收費高,許多老人的頭發長得很長了也舍不得花錢修整。于是,他開起了路邊理發攤。雖然近來物價大幅上漲,但他仍然只收兩元錢。11,現在蕪湖像這樣的剃頭匠多嗎?12,蕪湖現在這么多的美容美發店,剃頭匠們會覺得受到影響嗎?三,傳統手藝的未來路1,“以后考慮過讓自己的子女繼續做這一行嗎?”師傅(搖頭+無奈):“這一行實在太辛苦,我自己干了一輩子了,不希望子女繼續受罪。而且現在的年輕人也不愿意出門擺攤,這個老手藝,估計再過個十幾年,就要失傳了”。(同期聲+解說詞)2, 剃頭的傳統技藝是否會后繼有人呢?想招個徒弟嗎?記者:您會擔心失傳嗎?同期聲:記者:為什么?干了幾十年剃頭匠的師傅至今沒有收到一個合適的徒弟:“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新鮮的東西,以后啊,我們這個老行當恐怕就要消失了喲。”3,剃頭匠生存現狀如何?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像這種剃頭挑子大多散布在蕪湖的各個角落,還在繼續勉強維持著這個老行當。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這些正在“老去”的剃頭挑子終將面臨自己真正的歸宿。無論手藝如何精湛,靠在路邊給人剃頭的剃頭匠,終究無法和現在的霓虹燈炫目的美發廳相抗衡,逐漸被這個時代邊緣化。4, 老行當、老手藝人出路何方?事實上,很多剃頭師傅開始順應潮流,逐步向現代的理發行業轉化,因為他們有過硬的基本功和豐富的經驗,所以只要稍加學習,還是可以趕上時代潮流的。即使老一輩的已經無法改變,年輕的一輩則能夠繼承上一輩的技術經驗,將其與現在理發技術整合,從而迅速地在流行理發行業獲得一席之地。所以說,現代的理發廳是否代表著剃頭匠們的終結還有待進一步討論。但毋庸置疑的是,舊時的剃頭挑子已經無法再現,他們已經完全被歷史所湮沒,成為一段往事佳話。這代表著傳統行業技藝的消失,也代表著傳統行業文化意義的流失這是一個需要我們重視的歷史現實。5, 老街、老鋪、老行當,營造一個以懷舊來寄托安寧、懷想童真的角落。當年流行的發型,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已經變得“老土”,但不變的是老理發師和他的顧客們對生活的執著,與往昔的記憶。剃頭店,對于它的歷史余韻,我們更希望的是能夠很好的留存下來。(出像)文稿一:剃發剪辮剃頭留了260多年的長辮子主持人:蕪湖是一座古城,曾經走街串巷的剃頭挑子,是老蕪湖人特別熟悉的場景。剪頭發,一些人稱之為理發,而在老蕪湖人口中,都稱它為“剃頭”。把理發叫做剃頭,這是沿用清代的叫法。清初,滿人進關,攻下江南,頒布削發垂辮令,實行“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規定,“剃頭”之名由此而來。而對于許多中國人來說,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是從剪辮子開始的,那條長長的辮子中國人不知不覺梳了近300年。解說詞: 清朝以前,小孩一生下來便任由頭發生長,不僅不剃,讀書時把頭發因勢理順、挽成髻,喚作“束發受書”。 孝經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除非出家當和尚,削發為僧,否則頭發是不能剪也不能剃的。1644年,拖著長辮子的滿族軍隊入關以后,強迫漢民族男子按照滿族人的生活習俗“剃發梳辮”,漢族人愛護頭發的傳統,也受到了致命一擊。第二年,清廷下達剃發令今者天下一家,君猶父也。父子一體,豈容違異。自今 布告以后,京師內外 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 自 部文到后,亦限旬日,盡令剃發,遵依者,為吾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這就是當年滿清朝廷頒布的剃發令。自大清王朝統治中國以來,這個北方少數民族幾乎所有的風俗習慣,都被強大的漢文化同化了,唯獨這條辮子。因為這條辮子,按照在大清嚴酷的法律約定,漢人必須在留辮子還是留腦袋兩者之間做出選擇。男士把周圍剃掉、留中央,叫做剃四周、保中央,而后面的頭發辮成了辮子,這就是當時對大清皇帝的效忠。當年的清朝廷威脅著“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更想從思想上擊垮漢民族抗爭的意志,因此對不順從者進行了血腥屠殺。在清廷的淫威下,人們被迫接受這種落后的生活習俗,在腦后拖起了一條長長的辮子。 當代中國青年可能還不太清楚,當年這條辮子,還有這樣一個實用功能:在帝制時代,它能給劊子手把人頭順利砍下來,提供某種方便。 “剃頭令”的頒布,在令漢人不寒而栗的同時,卻催生了剃頭業這一新興產業。“問項上人頭多少,看老夫手段如何。”這可以算是剃頭業發展史上最牛的廣告了。隨著漢人抵抗意志的逐漸消磨,對清朝統治的接受,剃頭業漸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業。走街串巷的剃頭匠們挑一副挑子,一頭是火罐,上面的銅盆盛著熱水,旁邊也有一根旗桿,漸漸由掛“剃頭令”圣旨變成了行當的標志;另一頭是長方形的小柜子,小抽屜里放著剃刀、梳子等工具,放在地上便是顧客的坐凳。從前剃頭匠用來招攬生意的叫做“喚頭” ,據說可以發出響亮的聲音。在蕪湖老體育場邊,街頭擺剃頭挑子的80多歲的老匠人嘴里,依然尋覓不到這種“喚頭”的影子。同期聲:解說詞: 清王朝統治中國260多年,中國人腦后的辮子也拖了260多年,男子“剃發留辮”一直是皇權的象征,也成了清皇室所謂的祖制之一。 260多年后,辮子再次成為中國政治的焦點,剪辮子被看成是一些革命者與清王朝決裂的第一步。(畫面走向共和 孫文血淋淋剪發) 1895年,孫中山在日本短發易服,開始投身共和革命。1903年,留學日本的魯迅也告別了長長的辮子,并刻意在照片后題詩,表達了憂國憂民的情懷。 迫于朝野的壓力,清政府新政期間,松動了對留辮子的禁令。1910年,資政院通過剪辮易服案,這年召開了剪辮大會,一時盛況空前。這些100年前的照片,出自外國攝影師之手,在他們眼里,辮子是這個封閉保守國度的象征。隨著大清王朝你的滅亡,也宣告了辮子這種陋習的終結。同期聲:解說詞: 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人們的發型服飾和神情無不流露出生機勃勃的風采。而在紫禁城,一批遺老遺少仍然拖著長辮生活在逝去的歲月里。洋師傅莊士敦進宮后,經常同溥儀談論紫禁城里一些不好的習俗。當他談到中國人腦后的辮子時,譏笑它是“豬的尾巴”。對于這種過去要掉腦袋的話,溥儀卻并沒有感到有什么不舒服。因為這時的溥儀也開始對腦后的辮子感到別扭了。1922年四月的一天,溥儀叫來自己的剃頭太監,要求將辮子剪掉,太監被嚇得不知所措。溥儀卻二話沒說,拿起剪刀,把自己腦后的辮子咔嚓一聲剪掉了。這一年他剛好16歲。溥儀帶頭剪掉辮子,在紫禁城里的反響似乎不亞于八級地震,受到震動最大的,是那些宮中的老太妃們以及幾位中國師傅。溥儀后來回憶說:“因為我剪了辮子,太妃們痛哭了幾場,師傅們有好多天面色陰沉,那天陳師傅面對他的幾個光頭弟子,怔了好大一陣,最后對毓崇冷笑一聲,說道,把你的辮子賣給外國女人,你還可以得到不少銀子呢!”文稿二:剃發剪辮剃頭剪辮,革命的開始主持人出像:解說詞: 在孫中山在擔任臨時大總統的3個月里,多次召開內閣回憶,頒布100多個新法規。建元改歷、獎勵工商、保障人權、開放輿論,這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新氣象,燃起了人們的新希望。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開始發生一系列變化。男人身后不再拖著一條大辮子,是當時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對于許多中國人來說,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就是從剪辮子開始的。1912年,剛成立的民國政府專門發出29號公令,號令民眾一律剪辮。革命軍警加上青年學生,荷槍實彈、全副武裝外加一把剪刀,上街巡行,設卡堵截,只要見著腦后拖辮子的人,就拉著辮子拖將過來:客氣一點的還宣傳一下剪辮的“偉大意義”、然后再動剪刀,不客氣的干脆過來就是喀嚓一剪。在革命黨人看來,有沒有辮子,并不是個人的喜好,而是是否依然忠于滿清朝廷的問題。極而言之,腦袋后面拖著的辮子,就是個奴隸根,所以非加大揮剪的力度不可。同期聲:(世紀老人 林仲芬 生于一九零四年)那個時候才剛剛念小學一年,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很怕,后來過了一段時間,還是自己拍到剪發隊里,把辮子剪下來,辮子剪下來還是保存著,保存了十幾年,后來不知掉到哪兒去了。(世紀老人 楊惠芳 生于一九零五年)過去裹足可慘了,12歲被大人用布裹緊,用針縫緊,解開有膿有血,好慘呀,多虧孫中山,我們不用裹腳,不用痛苦了,到現在行動都很方便。(世紀老人 李建成 生于一九零零年)我在小學的時候,北京亂,革命,大家都走上革命的路上去了,反對滿清了,到處成立小學,那個時候我就入了小學,11歲,辮子有這么長,一個辮子在這后邊,進學校就得剪辮子。解說詞:其實老百姓不愿意剪辮子,并不象革命黨人理解的那樣,是心里依然甘愿做滿人的奴隸。留辮子很大程度上只是因為他們習慣,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一時還不敢相信,200多年的大清王朝就這樣說完就完了,深怕沒了辮子皇帝回來要掉腦袋。剪辮子規定二十天內全國不準再有男人的一條辮子存在。但是直到命令發布起的數十年后,在中國的某些地方依舊可以看見,這條辮子的固執的、在中國男人的腦后晃來晃去。解說詞:大清的滅亡,讓人們討厭的辮子消失了。民國時的剃頭挑子,也漸漸有些進化。陸續增添的打眼兒、掏耳朵等服務項目。如今在老式的理發店里,或者是這樣的理發挑子上,依然還能看到一根耳勺、一根耳絨。辛亥革命之后,各種西式的東西紛紛涌入中國,大家已經開始不留辮子了。需要剪成這種歐洲西方社會的,簡潔、明快的發式,這樣以來,剃頭挑子就顯得不實用了,于是剃頭匠就開始坐在專門的理發店當中,去給大家剪頭了。這個時候剃頭匠這個詞也就逐漸消失,變成了理發師。 令今天熱衷于美發廳的時尚女子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無論是當年剃頭挑子還是理發鋪子,女子理發非常少見。據史料記載,1920年末,重慶有幾位女學生受新思潮的影響,去男士理發店剪掉了長發。此事居然引起了軒然大波,結果學校以傷風敗俗為由,開除了她們的學籍。 1949年,伴隨著五星紅旗的升起,新中國誕生了。年輕的姑娘編起了辮子、或剪成了短發,這是那時的解放形象。那個時候許多理發店也配上了電燙機,有的愛美女士也開始用上了時髦的燙發。 然而在六七十年代,眾所周知的原因,時尚并沒有流行起來,燙發成了資產階級思想的化身。那時唯一的時尚痕跡,就是樣板戲紅燈記李鐵梅頭上的那條、扎著紅頭繩的大辮子。 在80年代初,電影演員的形象就代表了當時的流行時尚。在1980年拍攝的電影廬山戀中,女主角張瑜的那個明顯燙了許多卷的發型,一下子讓人們覺著“美麗又回來了”。 如果說當年的剃頭挑子、理發店,還是男人們占據的地方,那么90年代中期以后,女性、尤其是年輕的女性,在追逐頭頂上不斷變化的流行色彩造型的同時,把理發店充盈的滿滿當當。文稿三:剃發剪辮剃頭(剃頭匠街巷里走失的手藝人)主持人出像:蕪湖是一座古城,曾經走街串巷的剃頭挑子,是老蕪湖人特別熟悉的場景。“剃頭挑子一頭熱”是老年間傳下來的俗諺,可如今的蕪湖街頭,剃頭挑子沒人挑了,卻生出不少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頭發,更有了不少離子燙、玉米燙、陶瓷燙、錫紙燙、空氣燙、煙花燙等等新名詞,在剃頭不僅僅是將頭發剪短的年代里,這一切都是當年的剃頭匠無法想象的。外景:我們年輕一代,要剪上一個好發型,自然會選擇現在的美容美發店,然而對于中老年人來說,那把木頭凳、那把推子和剃刀,更是他們往昔的記憶。今天我們來到民生路老體育場一帶,這里有幾家特殊的“剃頭店”,因為他們既沒有門面、也沒有店員。(出像,民生路老體育場)解說詞: 這家特殊的“剃頭店”,就在馬路過道旁,一張椅子、幾條板凳、一個架子,構成了全部行頭。店員是兩口子,已經當了30多年“剃頭匠”的張訓華師傅和愛人張桂香正在給幾位老顧客“剪腦殼”,整個過程顯得干凈利落。(一組畫面)同期聲:“剃頭這活兒講究的是眼力和手技,推剪圍頭一周就要剪完,絕不來第二刀。”解說詞:那么他們是怎么走上理發這條路的呢?解說詞:53年出生的張訓華今年整60歲,剃頭的手藝活兒還是從爺爺那輩傳下來的,傳到他正好第三代。86年,單位倒閉了,于是夫妻倆重操舊業、出來單干。起初在三八公園擺攤,10年之后,轉到了現在的老體育場一帶,一直待到現在。那么老張的鋪子里有哪些“行頭”呢?同期聲:解說詞:老張的鋪子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椅子底部的小木盒子里裝有剃刀以及掏耳朵的工具;墻角擱著一個兩層的架子,上面放著水瓶、香皂、小臉盆還有毛巾,那么來的主要是哪些客人呢?同期聲:解說詞:由于店里的業務主要是洗頭、理發、刮臉,年經人一般不會前來光顧,來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尤其是回頭客,還有一二十年的老客。同期聲:(蕪湖現在這么多的美容美發店,剃頭匠們會覺得受到影響嗎?)解說詞:那么傳統的剃頭技藝有哪些特點呢? 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們不僅僅剃頭或者刮胡子,通常還有全套服務,還會順便給你掏耳朵、剪鼻毛,連眼皮和耳朵周圍的毛都幫你刮干凈,做得很仔細。等這一切工序都完成之后,還會附上簡易的按摩,雖然比不上現在的專業按摩,但在當時已經讓人覺得非常舒服了。解說詞:在剃頭這個老行當里有種說法是,最值得稱贊的是刮胡子手藝,為什么有這種說法呢?因為不僅刮得干凈,而且舒服。首先他們在你的嘴巴周圍涂上肥皂漿,軟化胡須,再用刮胡刀將表面的胡須刮干凈,然后用熱毛巾熱敷一段時間,最后再用另一種刀具將胡須根部做更細致的清理。這樣刮完之后,通常三四天都摸不到胡子茬,非常干凈。(同期聲+畫面)解說詞:至于掏耳朵有講究嗎?掏耳朵可有講究了,肩不能晃,臂不能搖,輕重幅度不能過大,深淺要恰到好處。將耳朵掏干凈,順便按摩一下耳部頭部。(同期聲+解說詞)同期聲:“特別是給那些滿月娃娃剃胎毛更要講究技術,小孩子皮膚又薄又嫩,稍不注意就會刮傷皮膚。外面那些理發店的年輕人都干不了這活兒。”解說詞:像這樣一整套剃頭服務下來,收費是多少? 同期聲:解說詞:靠著剃頭這門老手藝,全家人的收入都在這里。如今的蕪湖,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理發店,但張訓華是一個本分辛苦的手藝人。他住在離市區很遠的地方,每天早上天亮出門,天黑歸家。他每天都自己帶水瓶,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中國古代文學6》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核科學與技術前沿》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陽職業技術學院《企業大數據技術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海洋大學《機器學習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動畫人物設計全流程解析
- 2024年印花紋理項目資金需求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四川自貢市城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埃及金字塔教學設計
- 2025年江蘇南通市新城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廣東湛江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經絡穴位的理論與實踐》
- 工程合同掛靠協議書范本
- 沈陽市東北大學非教師崗位招聘考試真題2024
- 墩柱及系梁專項施工方案
- 高校宿管培訓
- 建筑施工行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 2025年護士執業資格真題答案解析
- 2025年0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公開招聘人才派遣1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團課考試試題及答案
- 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 傳統文化【大單元教學之整體規劃】【知識精研精講】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大單元教學(統編版2024)
- 行政管理本科畢業論文-數字政府建設背景下的行政文化轉型探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