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講地理材料解析型 計算型及比較排序型 地理材料解析型題型特征材料解析型選擇題的題干由一段或數段材料構成 備選項一般是對所引材料表達含義的判斷和解釋 要求考生作出正確的判斷 材料解析型選擇題根據題目提供的材料不同 可以分為文字材料型 圖文結合型 表格型 圖表結合型和圖表文結合型 材料解析型選擇題主要考查閱讀 理解材料的能力和靈活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這種類型的試題具有一定的難度 能很好地區分考生的水平 所選材 料有時是古代文獻或古詩文 有時是數據和表格 有時是統計圖表 但無論材料如何復雜 都是為考查能力服務的 材料都是現象 考生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目前 這類選擇題在新課標考試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 答題技巧解答材料解析型選擇題可從兩個方面著手 首先 要注意觀察 讀圖 表 材料 充分把握圖名 表名 材料中心內容 圖 表名表達了圖表所要展示的最基本地理要素的分布 要素之間的關系 透過圖 表名往往可以發現一些重要信息 充分把握圖 表名對材料的定性說明是觀察和分析的基礎 其次 要結合設問再讀材 料 設問可以讓考生進行圖文觀察時目的更明確 分析更有針對性 其作用表現在 確定信息分析方向 擱置無用信息 確定與相關知識的聯系方向 確定能力考查的方向 解答材料解析型選擇題要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對于文獻類的要善于摳字眼 對于數據類的要對數據進行定量分析 要用數字說話 要正確判斷題干材料所表達的內容 準確把握 題眼 即關鍵詞語 關鍵數字 明確題干提出的問題在范圍 層次 角度 條件等方面的限定性 這是審題的重要環節 只有正確地把握 題眼 才能選出正確選項 典例示范 例1 下表是三個城市的氣候資料 據此回答 1 3 題 1 城市 可能分別是 a 上海莫斯科孟買b 上海羅馬孟買c 北京羅馬雅加達d 北京莫斯科雅加達 2 城市 所屬的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 a 大陸西岸b 大陸東岸c 大陸內部d 赤道地區 3 城市 所處自然帶的典型植被類型是 a 熱帶雨林b 亞寒帶針葉林c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d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解析根據 以溫定帶 以水定型 的方法判定城市 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城市 為地中海氣候 城市 為熱帶季風氣候 把握了城市 各地的氣候類型 余下的問題則可迎刃而解 第 1 題 城市 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上海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北京為溫帶季風氣候 符合條件的有a b兩項 城市 氣候類型為地中海氣候 而a項中莫斯科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據此可確定b項為正確答案 第 2 題 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 40 之間的大陸西岸 a項為正確答案 第 3 題 亞熱帶季風氣候所處自然帶的典型植被類型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d項為正確答案 答案 1 b 2 a 3 d 答題建模判斷氣候類型首先根據氣溫最冷月與最熱月出現的月份 確定所在的半球 如1月氣溫最高 則所在地為南半球 如7月氣溫最高 則所在地為北半球 其次是 以溫定帶 最冷月均溫在0 15 的是溫帶海洋性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中海氣候 最冷月均溫在15 以上的為熱帶氣候 最冷月均溫在0 以下的是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氣候和寒帶氣候 再次是 以雨定型 熱帶雨林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是年雨型 季風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是夏雨型 地中海氣候是冬雨型 其余是少雨型 最后 綜合所在半球及溫度帶 雨型作出判斷 解題體驗1 從山東省東營市中心向東南13公里 就可到達一片海邊的鹽堿地 2008年底 這片荒蕪的土地上將誕生出一個世界級的化工廠 杜邦化工廠 它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河三角洲濕地25公里 讀圖 完成 1 2 題 1 杜邦化工在此設廠的區位優勢有 沿海的地理位置 有勝利油田的天然氣資源 靠近黃河水源地 該地區經濟技術高度發達a b c d 2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 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濕地急劇萎縮 對其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a 氣候干旱 黃河斷流b 小浪底進行的調水調沙實驗c 石油勘探和開采d 濫墾濫伐 建筑占地解析第 1 題 該地離城市較遠 且是海邊的鹽堿地 經濟技術不發達 第 2 題 濕地萎縮的主要原因是黃河來水少 a b 計算型題型特征地理計算是一項重要的地理能力 也是高考考查的一個重要方面 地理計算與單純的數學計算不完全等同 它不僅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 還要求能把握其內在的地理原理和規律 即能夠運用已有的地理知識 通過數學計算得出結論 對于各類地理計算 同學們首先要掌握相應的地理知識 地理原理 其次要多練習 只有熟悉各種題型才能做到舉一反三 靈活運用 答題技巧計算型選擇題涉及的計算類別和相關地理原理主要有 典例示范 例2 讀 某山峰圖 回答 1 3 題 1 在等高距為500米的地形圖上 有4條等高線反映此山峰 由此山峰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a 2000 3000米b 2000 2500米c 1500 2000米d 1500 2500米 2 若此山峰山麓海拔為0米 根據氣溫垂直變化規律 山頂有永久性冰川積雪的是 a 山麓夏季氣溫為10 山頂海拔為1600米b 山麓夏季氣溫為15 山頂海拔為1000米c 山麓夏季氣溫為15 山頂海拔為2500米d 山麓夏季氣溫為12 山頂海拔為2200米 3 此山峰位于不同地區時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位于秦嶺時 側積溫高于 側b 位于臺灣島時 兩側均為熱帶雨林氣候c 位于馬達加斯加島時 側降水多于 側d 位于40 至60 南美大陸時 側漁業比 側發達 解析第 1 題 四條等高線之間的相對高度是1500米 最高的等高線之上可能有近500米的高度 最低等高線之下也可能有近500米的高度 則此山峰的相對高度可能是1500 2500米 第 2 題 山頂有永久性冰川積雪的條件是山頂整年的氣溫都在0 以下 若夏季山頂的氣溫在0 以下 便可形成永久性冰川積雪 山麓夏季氣溫為12 山頂海拔為2200米 根據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6 的規律 此山峰2000米以上部分的氣溫終年在0 以下 第 3 題 秦嶺南坡較和緩 屬亞熱帶 北坡較陡 屬暖溫帶 因此 側積溫高于 側 臺灣島大部分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側為熱帶雨林氣候 降水多于西側 位于40 60 南美大陸時 側較和緩表示的是東部 南美洲漁業發達的是西部 答案 1 d 2 d 3 a 答題建模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 1 絕對高度 海拔 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地圖上的高度注記即海拔 等高線上的點 可直接根據等高線數值或先由等高線遞變趨勢 等高距大小推算出該條等高線數值 讀出其海拔 介于兩條等高線之間的地點 可讀出其海拔范圍介于兩線高度之間 2 相對高度 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兩點相對高度 兩點海拔之差 陡崖相對高度 可通過計算得出 公式為 n 1 d h n 1 d n為等高線會集條數 d為等高距 3 特例判讀 若在兩條等高線之間有一小范圍閉合曲線 該閉合曲線可能與兩側相鄰等高線分別相等 或為大值 或為小值 則位于閉合曲線內部地點的海拔范圍 可用 大于大值 小于小值 的方法判斷 解題體驗2 讀 北半球某條完整緯線示意圖 回答 1 2 題 1 若圖中陰影為11日 空白為10日 則北京時間是 a 10日4時b 10日12時c 11日4時d 11日12時 2 若圖中陰影為黑夜 空白為白晝 則此日該條緯線上的地點日出時間為 a 4時b 6時c 8時d 10時 解析此題是一圖多用題 條件十分簡單 但卻內涵豐富 第 1 題 陰影與空白分別表示不同的日期 日期的分界線有兩條 180 經線和0時經線 因此有兩種情形 第一種如下圖 這種情形 結果西十二區為11日 東十二區為10日 與東十二區總比西十二區早一天矛盾 故可排除 第二種如下圖 這種情形 能滿足東十二區為11日 比西十二區早一天 此時60 e為0時 可求得北京時間為4時 且120 e在陰影部分 為11日 第 2 題 陰影與空白分別表示黑夜和白晝 利用求晝長的公式 晝長 24 晝弧所占的比例 可得該緯線的晝長為24 4 6 16時 再利用晝長求日出時間的公式 日出時間 12 晝長 2 求得日出時間為12 16 2 4時 答案 1 c 2 a 比較排序型題型特征比較型選擇題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地理事物作為題干 要求經過比較指出各地理事物之間的共同點或不同點 主要考查考生對相關地理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比較分析能力 比較型選擇題可以考查考生對地理事物認識的深度 廣度和清晰度 考查考生通過橫向或縱向比較加深對地理事物的理解 排序型選擇題一般是指把地理事象按時間或空間分布排序的一類選擇題 這類選擇題要求理解地理事象的時間和空間分布規律 然后按照題干的要求進行排序 排序型選擇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地理事象的時間和空間定位能力 比較分析能力 可以是對某一事物或現象的分布進行確認 也可以是對某一組事物或現象的分布進行確認 答題技巧解答比較型選擇題的關鍵是要善于利用比較法進行不同地理事物之間相似性和差異性的比較 解答時首先要對各個獨立現象進行分析 歸納和概括 找出它們的共性和個性 其次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整合 一般備選項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沒有的 因此同學們在做題時要注意辨別這些備選項表述的正誤 這是較高層次的能力要求 解答排序型選擇題時 要注意抓住關鍵詞語 結合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出現的相對位置來推理它們的位置關系 重在比較判斷再排序 典例示范 例3 下圖為 四幅等高線分布圖 若圖中等高線的數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遞減 按要求完成 1 2 題 1 若四幅圖的等高距皆為50米 比例尺分別為1 10000 1 20000 1 30000 1 40000 則其坡高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 b c d 2 若四幅圖的比例尺皆為1 10000 等高距分別為10米 20米 30米 40米 則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 b c d 解析第 1 題 由于等高距相同 判斷坡度的大小關鍵看水平距離的大小 比例尺越大 水平距離越小 則坡度越大 第 2 題 該題比例尺相同 等高距不同 比例尺相同則表明水平距離相等 那么等高距越大 坡度越大 答案 1 a 2 b 答題建模比例尺大小的比較有不同的方法 根據比例尺的公式比較 在圖上距離相同的情況下 實際距離越大 比例尺越小 根據地圖反映內容詳略判斷 內容越詳細 比例尺越大 內容越簡略 比例尺越小 根據地圖表示的范圍大小判斷 圖幅相同的地圖表示的范圍越大 比例尺越小 表示的范圍越小 比例尺越大 解題體驗3 讀下列兩幅圖 完成 1 2 題 1 兩圖所表示的空氣環流運動 均屬于 a 大氣環流b 海陸風c 季風環流d 熱力環流 2 兩圖分別表示兩種不同的空氣環流運動 其主要差異是 時間尺度不同 空間尺度不同 成因不同 氣流性質不同a b c d 解析第 1 題 題中左圖為季風環流 右圖為海陸風 二者均屬熱力環流 第 2 題 成因同為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流從海洋吹向陸地時同為溫暖濕潤 d a 下表是 冬至日四地日出 日落時間 北京時間 表 據此回答1 3題 活頁作業練習 1 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順序排列 正確的是 a b c d 2 表中 地位于 地的 a 東南方b 西北方c 西南方d 東北方3 四地中緯度最高的是 a b c d 解析第1題 表中給出日出和日落的時間 兩者相減可得到晝長 由于冬至日越往北晝長越短 就可以將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順序排列 第2題 將 地和 地的日出時間和晝長進行比較 可知 地位于 地的東北方 第3題 緯度越高 晝夜長短的差值越大 計算出每個地點晝夜長短的差值 再比較即可 a d c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 鄱陽湖有多條河流從東 南 西三面注入 北部有水道通往長江 湖泊水面呈現 冬季一條線 夏季一大片 的景象變化 鄱陽湖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棲息地 據此完成4 6題 4 鄱陽湖在冬季成為遷徙鳥群重要棲息地的原因是 a 湖灘面積大 水淺b 湖底砂礫石廣布 水質好c 湖區少有大霧 能見度好d 湖泊受人類活動影響小5 鄱陽湖冬 夏水面景象變化的原因是 a 湖底有線狀洼地 冬季河道封凍 夏季來水量大b 湖底平坦 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 湖底有線狀洼地 水位季節差異明顯d 湖底平坦 長江頂托作用季節變化明顯 6 過去50年來 鄱陽湖濕地大面積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積b 圍湖造田c 氣候變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 湖區地殼明顯抬升解析第4題 從材料中鄱陽湖 湖泊水面呈現 冬季一條線 夏季一大片 的景象變化 可以得出鄱陽湖在冬季成為遷徙鳥類重要棲息地的原因是湖灘面積大 湖水淺 第5題 鄱陽湖冬 夏季水面景象的變化本身就說明了水位季節變化明顯 而材料中 冬季一條線 表明其湖底有線狀洼地 第6題 鄱陽湖濕地面積縮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泥沙淤積 人為原因主要是圍湖造田 而圍湖造田則是過去50年鄱陽湖萎縮的主要原因 答案4 a5 c6 b 四月的早晨 廣闊低平的田野一望無際 船兒在密如蛛網的河流中穿梭 微風徐來 田里綠油油的稻秧 迎風起舞 田邊的采桑姑娘歡歌笑語 池中的魚兒時而躍出水面 塘邊上蔗苗茁壯 果樹花香 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據此并結合下圖回答7 8題 7 該區域所處的地形區及其氣候類型和耕作土壤分別是 a 黃淮海平原 亞熱帶季風氣候 紅壤b 東北平原 溫帶季風氣候 黃土c 珠江三角洲 亞熱帶季風氣候 水稻土d 渭河平原 溫帶季風氣候 黑鈣土解析景觀圖中的河汊縱橫 耕地應為水田 結合材料中描述的是4月份 可以判斷該區域位于我國的珠江三角洲 發展的是桑基 蔗基魚塘農業 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由于長期種植水稻 該地區形成比較肥沃的水稻土 c 8 當該區域經濟開始騰飛時 美國的產業結構中 降幅最大的產業可能是 a 信息產業b 輕紡產業c 旅游業d 精密儀表工業解析珠江三角洲經濟開始騰飛時始于20世紀80年代 這時美國的產業結構中 信息產業 精密儀表工業處于蓬勃發展時期 旅游業屬新興產業 發展潛力較大 而輕紡產業屬勞動密集型 因而降幅可能最大 b 下圖中的甲地所在島嶼南 北端緯度相差近6度 讀圖完成9 10題 9 甲地的極夜期長達 a 130天左右b 100天左右c 50天左右d 20天左右10 北京日出時間為6 00時 甲地的晝長時間為 a 12小時b 14小時c 16小時d 18小時解析第9題 北極圈只有一天極夜 北極點有半年極夜 可大致計算在北極圈以內 緯度每差1度 極夜的天數就差8天左右 第10題 當北京時間為6點時 北京地方時為5時44分 北半球為夏半年 緯度越高晝越長 b d 根據所給的條件 完成11 12題 11 在一張地圖上 同在60 n緯線上的甲 乙兩地圖上距離為33 3cm 已知兩地地方時相差2小時 則此圖的比例尺為 a 1 5000000b 1 10000000c 1 1000000d 1 50000012 某地球儀的直徑是30厘米 量得該地球儀上甲 乙兩地相距3厘米 實際距離是 a 316千米b 637千米c 1274千米d 3167千米 解析第11題 首先根據地方時求出甲 乙兩地的經度差為2 15 60 n緯線上經度每相差1 距離相差111cos60 km 即甲 乙兩地的實地距離約為30 111 cos60 km 根據比例尺的公式可得出該圖的比例尺為1 5000000 第12題 首先根據地球儀的直徑和地球的半徑推算出該地球儀的比例尺為 30 1274000000 然后利用實地距離 圖上距離 比例尺的公式算出甲 乙兩地的實際距離為1274千米 答案11 a12 c 均質平原上某一制造業的產品中 r1的原料占40 r2的原料占60 全部產品提供市場消費 若不論是原料或產品 單位重量的運費都相同且僅與所運貨物的重量和運距成正比 某原料的原料指數等于該原料重量與產品重量之比 結合右圖回答13 14題 13 如果r1 r2兩種原料的原料指數之和為1 那么工廠最佳應設于 a r1產地b r2產地c n地d m地 14 該企業最有可能是 a 鋼鐵工業b 電子裝配工業c 制糖工業d 啤酒工業解析第13題 由于r1 r2兩種原料的原料指數之和為1 即兩種原料重量與產品重量比為1 1 從重量比上看將工廠布局在圖中r1 r2 m三地均可 但為了節約運費 需要選擇距離短且運量低的地點布置工廠 根據計算可判斷最佳地點應該是m地 第14題 結合上題的分析 原料重量與產品重量比為1 1 再根據選項分析可知本題選b 答案13 d14 b 下圖甲是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鄉人口比重的變化情況圖 圖乙是 世界人口增長情況圖 讀圖完成15 16題 15 圖甲中 代表發達國家城市人口的是 a b c d 16 從1980年至2000年 發展中國家鄉村人口數量 a 增加了約13億b 增加了約3億c 減少了約13億d 減少了約3億解析第15題 就題目文字信息知圖甲的縱坐標代表城鄉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 發展中國家人口在世界人口中占有較大的比重 農村人口遠多于城市人口 發達國家人口增長緩慢 農村人口少于城市人口 故圖例中 代表發展中國家農村人口 代表發展中國 家城市人口 代表發達國家農村人口 代表發達國家城市人口 第16題 首先在圖乙中讀取1980年世界人口總數約為45億 然后在圖甲中讀取1980年發展中國家鄉村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 注意 代表發展中國家的農村人口 約為60 通過計算得 45 60 27億 同理可求得2000年發展中國鄉村人口數量為60 40 24億 綜上可知從1980年至2000年發展中國家鄉村人口數量減少了約3億 答案15 d16 d 17 與廣東某特大城市相比 北京城市公路立交橋的設計坡度較小 主要考慮的自然因素是 a 地質條件b 水文條件c 土壤條件d 氣候條件解析 北方地區冬季風力大 為保證行車安全 公路立交橋的坡度應小于南方 南方降水多 北方降水少 容易誤選a項地質條件 讀 氣旋與反氣旋的剖面圖 完成18 19題 d 18 下表是氣旋與反氣旋的特性比較表 正確的項目是 a b c d 19 下列天氣現象的形成與氣旋和反氣旋無關的是 江淮地區的梅雨 貴陽的冬雨連錦 長江中下游的伏旱 東南沿海的臺風a b c d 解析第18題 氣旋中心受熱 氣流上升 空氣密度較小 形成低壓 第19題 a b都是在準靜止鋒的作用下形成的 c a 甲 乙 丙 丁 讀 四幅地貌景觀圖片 回答20 21題 20 關于構成 景觀的巖石及其巖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景觀中的巖石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氫能源氫燃料電池運行狀態測試員合同
- 水泥廠粉塵監測系統租賃與智能化數據分析合同
- 通信行業數據隱私保護協議(GDPRCCPA合規)
- 《心律失常與治療》課件
- 電視劇原聲帶音樂改編授權及分成比例補充協議
- 直播平臺與電商平臺直播帶貨合作合同
- 《胃潰瘍的診斷與治療》課件
- 《古園林文化》課件
- 驅蚊音樂游戲活動方案
- 《C效果圖展示》課件
- 2025年北京市東城區高三二模地理試卷(含答案)
- 土地荒漠化試題及答案
- 初中地理《埃及》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 內蒙古百校聯盟2025屆高考英語押題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北京市通州區九年級初三一模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數據資產的確認與計量問題研究
- 浙江省北斗星盟2025屆高三下學期適應性考試(三模)物理試題(含答案)
- Unit 4 Healthy food B Lets learn(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七年級地理下冊 7.1 日本教學設計 湘教版
- 2024-2025學年人教新版八年級下冊數學期中復習試卷(含詳解)
- 法律行業法律風險評估與合規性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