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電霍州等離子調試措施_第1頁
國電霍州等離子調試措施_第2頁
國電霍州等離子調試措施_第3頁
國電霍州等離子調試措施_第4頁
國電霍州等離子調試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 國電霍州電廠國電霍州電廠 2 600MW2 600MW 工程工程 鍋爐等離子體點火系統鍋爐等離子體點火系統 調試措施調試措施 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二二 一一年九月一一年九月 1 2 措施名稱 國電霍州電廠 2 600MW 工程鍋爐等離子體點火系統調試措施 措施編號 試驗地點 國電霍州電廠 調試負責人 試驗日期 2011 年 9 月 2011 年 11 月 參加調試人員 參加調試單位 山西調試所 國電霍州電廠 山西電建四公司 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編制 張曉 審核 劉峰 批準 董永勝 1 3 目目 錄錄 1 1 前言前言 4 4 2 2 設備簡介設備簡介 4 8 4 8 3 3 等離子體系統的各分系統調試等離子體系統的各分系統調試 8 8 3 13 1 冷卻水系統的調試冷卻水系統的調試 8 9 8 9 3 23 2 載體風系統的調試載體風系統的調試 9 9 3 33 3 冷爐制粉系統的調試冷爐制粉系統的調試 9 10 9 10 3 43 4 電氣系統的調試電氣系統的調試 10 11 10 11 3 53 5 圖像火檢系統的調試圖像火檢系統的調試 11 11 3 63 6 鍋爐鍋爐 FSSSFSSS 羅輯的修改羅輯的修改 11 12 11 12 3 73 7 各項聯鎖 保護試驗各項聯鎖 保護試驗 12 12 4 4 等離子體系統的整套啟動試運等離子體系統的整套啟動試運 12 12 4 14 1 啟動前的準備工作啟動前的準備工作 12 12 4 24 2 整套啟動試運步驟整套啟動試運步驟 13 16 13 16 5 5 等離子體系統運行操作 控制要求及熱備用方式等離子體系統運行操作 控制要求及熱備用方式 16 16 5 15 1 鍋爐冷態點火鍋爐冷態點火 16 17 16 17 5 25 2 等離子體系統熱備用方式等離子體系統熱備用方式 17 17 5 35 3 鍋爐低負荷穩燃操作鍋爐低負荷穩燃操作 17 17 6 6 組織與分工組織與分工 17 18 17 18 附件附件 附件 1 等離子體點火安全注意事項 附表 2 現場條件表 附表 3 燃用實際煤種的煤質表 附表 4 等離子體點火啟動參數表 附表 5 鍋爐有關啟動參數表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4 頁 共 26 頁 1 前言前言 為保證國電霍州電廠 2 600MW 技改工程鍋爐等離子體點火系統正常投運 特制定本調試措施 本工程采用無燃油等離子體燃燒技術 鍋爐點火啟動 鍋爐穩定燃燒在等 離子點火系統支持下完成 該等離子點火系統能滿足本工程選用設計煤質和校 核煤質時 實現鍋爐點火啟動 鍋爐穩定燃燒等過程的需要 因此 本調試措 施按無油操作方式制定 以 鍋爐防爆規程 和 等離子體點火應用指南 為 根據 在確保安全 穩定地點燃 不發生爆燃 不發生二次燃燒 滿足機組啟 動曲線的要求 以本措施實施上述要求 本措施由國電霍州電廠及工程監理單位 山西電科院 電建公司 煙臺龍 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討論通過后 納入機組調試大綱實施 本措施不替代各單位的相關措施 電建公司 調試單位 生產部門參照本 措施制定分部試運 分系統調試措施及啟動操作程序 2 設備簡介設備簡介 本期工程裝設兩臺東方鍋爐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產品 鍋爐主要技術參 數如下 鍋爐型號 DG2030 25 4 9 型 東方鍋爐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 鍋爐最大連續蒸發量 2030t h 鍋爐 BMCR 燃煤量 290 79 t h 設計煤種 322 06 t h 校核煤種 制粉系統形式 雙進雙出鋼球磨正壓冷一次風機直吹式制粉系統 每臺爐 配置五臺磨煤機 空氣預熱器型式 三分倉容克式空氣預熱器 除塵器形式 雙室五電場靜電除塵器 鍋爐負荷類型 帶基本負荷 并考慮 40 100 BMCR 范圍調峰 2 12 1 煤質情況煤質情況 燃煤煤質特性分析如下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5 頁 共 26 頁 煤樣名稱符號單位設計煤種校核煤種 收到基碳 Car 48 3943 17 收到基氫 Har 3 313 41 收到基氧 Oar 4 905 41 收到基氮 Nar 1 051 08 收到基硫 Sar 1 802 20 收到基灰 Aar 31 8334 75 收到基水分 全水 分 Mar 8 729 98 收到基總成分 100100 空氣干燥基水份Mad 1 11 2 干燥無灰基揮發份 Vdaf 26 518 收到基低位發熱量 Qnet arkJ kg 1927917565 煤成分分析 kcal kg46104200 二氧化硅 SiO2 47 2245 07 三氧化二鋁 Al2O3 33 9629 53 三氧化二鐵 Fe2O3 8 5114 03 氧化鈣 CaO 4 406 69 氧化鎂 MgO 2 100 38 氧化鉀 K2O 0 480 43 氧化鈉 Na2O 0 220 08 三氧化硫 SO3 1 132 06 二氧化鈦 TiO2 1 181 14 五氧化二磷P2O5 0 360 34 其它 0 440 25 灰成分分析 灰總成分 100 00100 00 焦結特性 灰熔融特性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6 頁 共 26 頁 變形溫度 弱還原性 DT 15001500 軟化溫度 弱還原性 ST 1500 1500 流動溫度 弱還原性 FT 1500 1500 飛灰比電阻 磨損沖刷指數Ke 可磨度 哈氏 HGI7084 2 22 2 制粉系統制粉系統 制粉系統采用雙進雙出鋼球磨煤機正壓直吹冷一次風機系統 每臺爐配置 5 臺雙進雙出鋼球磨 不設備用 每臺爐配置 2 臺 50 容量的動葉可調軸流式一次風機 2 臺 50 容量的動葉 可調軸流式引風機 設計煤粉細度 R90 14 磨煤機的設備規范 磨煤機型式 MGS4060 雙進雙出鋼球磨煤機 數量 5 臺 爐 磨煤機銘牌出力 64t h 筒體有效內徑 3950mm 筒體有效長度 6140mm 筒體有效容積 75 2m3 筒體轉速 16 6r min 磨煤機軸功率 1263 kW 磨煤機電機功率 1500 kW 磨煤機最大電耗 1357kW 磨煤機最大出力 77t h 設計煤種 69t h 校核煤種 磨煤機保證出力 67 93t h 設計煤種 推薦鋼球裝球量 74t 64 43t h 校核煤種 推薦鋼球裝球量 77 5t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7 頁 共 26 頁 磨煤機出 入口最大阻力 2074Pa 磨煤機入口 分離器出口 裝球量 鋼球直徑及其分布比例 1 最大裝球量 83t 2 推薦裝球量 77 5t 3 鋼球直徑及其分布比例 30 mm 40 mm 50 mm 1 1 1 風量 1 磨煤機最大一次風總流量 107800kg h 2 磨煤機最大一次風流量 103800kg h 3 磨煤機密封風 5600kg h 4 大齒輪密封風 800kg h 5 清掃風 85000m3 h 6 旁路風 3850 16980kg h 磨煤機密封風高于磨煤機入口一次風壓力 4000Pa 最大出力條件下 密 封風機風源取自冷一次風出口 分離器結構 靜態雷蒙式結構 分離型布置 分離器阻力 800Pa 混料箱阻力 300Pa 分離器設計極限流量 163000m3 h 分離器煤粉均勻性指數 n 1 1 3 3 等離子體系統各分系統的調試等離子體系統各分系統的調試 調試前應由電廠組織 由煙臺龍源電力技術有限公司向用戶和調試單位交 底 并將本措施納入調試大綱 系統的各分系統調試內容和步驟如下 調試記錄表格見附錄各表 3 13 1 冷卻水系統的調試冷卻水系統的調試 3 1 13 1 1 冷卻水系統簡介冷卻水系統簡介 等離子體點火系統中設計有專門的冷卻水系統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8 頁 共 26 頁 冷卻水取自鍋爐閉式循環水 通過 2 臺 KQH100 200 22 2 型冷卻水泵為等 離子體點火器供水 冷卻水回水至閉式循環水 點火器前的冷卻水管上設有手動調節閥 用于調整冷卻水流量 同時安裝 有就地壓力表和壓力開關 用于就地監視及保護等離子體點火裝置 3 1 23 1 2 冷卻水系統調試步驟冷卻水系統調試步驟 1 安裝單位確認水泵軸系的對正度 2 檢查冷卻水系統安裝的完整性 對水泵 管道 閥門 壓力表等進行 外觀檢查 確認沒有安裝缺陷 3 將等離子體點火器前的冷卻水進水 回水管短接 同時將冷卻水濾網 拆除 將回水母管的一端有法蘭連接處的螺栓松開 等啟動水泵后所 有冷卻水系統沖洗 1 3 分鐘后恢復系統 防止系統管道內的雜物進入 閉式循環水 4 給冷卻水泵控制箱送電 在就地啟動一臺冷卻水泵進行試轉 2 小時 水泵啟動后注意檢查水泵的電機旋轉方向 水泵啟動后對冷卻水管路 進行沖洗 同時檢查管路中各閥門 法蘭 儀表接口處有無滲漏現象 檢查系統中各壓力表指示是否正確 注意水泵不能長時間憋壓運行 5 用同樣方法對另一臺冷卻水泵進行試轉 沖洗 在沖洗的過程中 增 加對冷卻水管路的敲擊 以便于焊渣的剝落 6 在主控室觸摸屏上對水泵進行遠方啟停操作 確認其動作正確 同時 試驗兩臺水泵間的聯鎖動作情況 7 在冷卻水管路沖洗合格后 將等離子體點火器的冷卻水進水 回水管 聯通 并將冷卻水濾網回裝 8 再次啟動冷卻水泵 按順序逐一打開等離子體點火器的冷卻水閥 檢 查等離子體發生器內部 軟管 接口的嚴密性 證明所有回水管均有 水流 9 所有管路通水后等離子體發生器前的冷卻水壓力應大于 0 2MPa 遠方 檢查冷卻水壓力開關的動作情況 3 23 2 等離子體火檢冷卻風和載體風系統的調試等離子體火檢冷卻風和載體風系統的調試 3 2 13 2 1 等離子體載體風系統簡介等離子體載體風系統簡介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9 頁 共 26 頁 等離子體發生器采用穩壓 潔凈 干燥的空氣作為等離子體載體 本方案 采用雜用壓縮空氣為等離子體發生器拉弧載體風 在等離子體點火器停止工作以后 采用等冷一次風為等離子體點火器通風 3 2 23 2 2 載體風系統調試步驟載體風系統調試步驟 1 檢查載體風系統安裝的完整性 對風系統管道 各閥門 壓力表等進行 外觀檢查 確認沒有安裝缺陷 在點火器前將載體風軟管斷開 同時 將內部濾網拆除 準備風管路吹掃 吹掃完畢后恢復點火器前軟管的 連接 在吹掃的過程中 適當增加對管路的敲擊 以便于焊渣的剝落 2 檢查系統內各壓力表指示的正確性 檢查各閥門 法蘭連接處有無泄漏 現象 3 調節點火器前載體風的壓力 檢查壓力開關的動作情況 并在遠方確認 3 33 3 冷爐制粉系統的調試冷爐制粉系統的調試 3 3 13 3 1 冷爐制粉冷風加熱系統冷爐制粉冷風加熱系統簡介簡介 考慮直吹式制粉系統等離子體點火裝置的應用 需要具備在鍋爐冷態條件 下直接啟動制粉的能力 在本項目中的改造方案為 冷風蒸汽加熱器布置在爐 兩側熱一次風母管中各布置一臺冷風蒸汽加熱器 且設加熱器旁路風道和風門 該冷風蒸汽加熱器能提供三臺磨煤機中任意二臺磨煤機熱風 冷風加熱器與其外部風道整體做成 且與現有的風道接連吻合 以便于安 裝 冷風加熱器的設計要便于檢修 本工程冷風加熱器疏水排向擴容器或無壓放水母管 3 3 23 3 2 冷爐制粉系統冷態調試步驟冷爐制粉系統冷態調試步驟 冷爐制粉系統的冷態調試可安排在鍋爐冷態通風試驗過程中進行 也可安 排在鍋爐吹管前的試點火過程中進行 具體步驟如下 1 檢查一次風系統安裝的完整性 對暖風器前后風道 暖風器 蒸汽及 疏水管路 閥門 磨 燃燒器及風箱等進行外觀檢查 確認沒有安裝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10 頁 共 26 頁 缺陷 2 確認暖風器來汽管路上的閥門 疏水閥等調整靈活 方向正確 開關 到位 3 在暖風器投運時要逐步暖管 檢查蒸汽 疏水系統的嚴密性 4 暖風器投入初期應通過疏水閥旁路進行疏水 待疏水水質潔凈后再通 過疏水閥進行疏水 5 在一次風系統具備通風條件后 檢查暖風器前后風道 燃燒器及風箱 周圍系統的嚴密性 6 磨煤機通風后投入暖風器 對磨煤機進行暖磨 調整磨煤機的通風量 記錄暖風器進出口風壓 風溫 考核暖風器的性能 7 試驗電動隔絕門開關是否靈活和嚴密 根據 DCS 的要求 檢查連鎖是 否有效 8 試驗二次風系統的電動調節門是否開關靈活 開度指示是否準確 3 43 4 電氣系統的調試 包括冷態拉弧試驗 電氣系統的調試 包括冷態拉弧試驗 等離子體電源系統由降壓變壓器 10kV 0 575kV 和開關電源柜等部分組成 1 檢查降壓變壓器 開關電源柜 等離子體點火器 PLC 等的所有接線 確認接線正確 牢固 2 按相關標準 對點火系統的變壓器 電纜等進行耐壓試驗 絕緣測試等 工作 并試驗各低壓開關遙控分 合反饋正常 3 在以上調試工作完成后 電源柜送電 首先進行電源受電 然后進行控 制電源合閘 柜內應顯示為正常 然后合閘電源柜風扇電源 檢查并確 認風扇的轉向正確無誤 4 檢查集控室與電源柜的通訊狀態 確認無誤 5 檢查等離子體點火器就地的位置 檢查冷卻水 載體風管道連接良好 6 調節等離子體點火器的冷卻水流量 確認冷卻水壓力正常 7 調節載體風的流量 壓力至合適的范圍 8 在就地 電源柜 啟弧 ?;≡囼灣晒Φ那闆r下 等離子體發生器的功 率設置不變 進行遠方 集控室 啟弧 停弧試驗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11 頁 共 26 頁 9 在上述試驗完成的情況下 進行短時間的功率調節范圍試驗 并記錄有 關參數 3 53 5 圖像火檢系統的調試圖像火檢系統的調試 為在點火時監視每臺等離子體燃燒器的火焰情況 方便運行人員進行燃燒 調整 每只燃燒器 包括鍋爐廠提供的燃燒器 各安裝 1 套圖像火焰檢測裝置 該裝置可準確判斷出燃燒器的燃燒狀況 為 DCS 系統提供火焰 ON OFF 信號 用 于鍋爐的 FSSS 保護 運行人員可以直觀的在 CRT 上觀測單個燃燒器的實時火焰 圖像 還可根據需要 作畫面切割同時觀測四個燃燒器的火焰圖像 該系統在正式投入使用前 必須進行如下工作 1 檢查風機就地控制柜 圖像火檢控制柜 視頻電纜 圖像畫面處理器 工業電視的接線 連接是否正確 確認無誤 2 檢查冷卻風系統的完整性 對風機 閥門 管路 吊架 探頭等進行外 觀檢查 確認沒有安裝缺陷 檢查火檢探頭的安裝位置 角度正確 3 在探頭內組件拆除的條件下啟動鍋爐火檢冷卻風機 對系統進行吹掃 吹掃完成后將探頭組件回裝 4 在給集控室液晶顯示器 視頻切換器 四畫面處理器等進行送電檢查 5 在鍋爐點火初期進一步調整火檢探頭的視角 保證各探頭視角一致 3 63 6 鍋爐鍋爐 FSSSFSSS 邏輯的修改邏輯的修改 為保證機組的安全及等離子體點火系統的正常運行 結合國電霍州電廠 2 600MW 機組 FSSS 的設計特點 需對 FSSS 邏輯進行以下修改 在 FSSS 中設計 等離子體點火模式 與 等離子體穩燃模式 兩種運行 模式 并可相互切換 從而實現磨煤機 FSSS 邏輯切換功能 等離子體穩燃模式 運行時 磨煤機維持原有的 FSSS 邏輯 等離子體點火模式 運行時 本磨煤機對應的任意一個等離子體裝置工 作故障 聯鎖關閉相對應的磨煤機出口門 消除故障拉弧后恢復 一層燃燒器 如出現兩個等離子體裝置工作故障 則跳閘該層燃燒器所對應的磨煤機 此邏 輯在 FSSS 中由等離子體點火器運行信號處理判別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12 頁 共 26 頁 鍋爐 MFT 時 等離子體點火器應全部跳閘 并禁啟 如磨煤機跳閘停對 應該層所有等離子體點火裝置 3 73 7 各項聯鎖 保護試驗各項聯鎖 保護試驗 1 冷態試驗等離子體點火器啟動允許條件 鍋爐吹掃完成 載體風壓力 滿足 冷卻水壓力滿足 通訊正常 2 冷態試驗等離子體點火系統啟動程序 3 冷態試驗等離子體點火系統停止程序 4 冷態試驗磨煤機在等離子體運行方式下的啟動條件 5 冷態試驗等離子體點火系統保護停止條件 鍋爐 MFT 磨煤機停 通 訊 故障 冷卻風 冷卻水壓力不足 6 當任一臺等離子體發生器故障時 還將進行如下操作 a 發出聲光報警 b 自動將斷弧燃燒器所對應的一次風門關閉 7 在主控室 DCS 上對水泵進行遠方啟停操作 同時試驗兩臺水泵間的聯 鎖動作情況 8 在主控室 DCS 上對火檢風機進行遠方啟停操作 同時試驗兩臺風機間 的聯鎖動作情況 9 暖風器電動隔絕門 門板的啟閉必須在鎖緊機構松開時進行 不允許在 鎖緊機構鎖緊到位時開啟門板 不允許在鎖緊機構鎖緊到位時關閉門板 已去除該功能 4 4 等離子體系統的整套啟動試運等離子體系統的整套啟動試運 4 14 1 啟動前的準備工作啟動前的準備工作 4 1 1 對于運行各有關崗位人員及調試單位進行必要的技術交底 4 1 2 電廠實際燃用的煤質應符合設計和校核煤種要求 4 1 3 確認工程施工調試對等離子體點火系統安裝與調試的要求已滿足 主要是 等離子體點火系統安裝與分部試運已按計劃完成 4 1 4 確認等離子體點火系統安裝與調試對總體施工及調試的要求已滿足 包括 1 磨煤機具備投入條件 2 輸煤 制粉及排灰 除塵系統已具備燒煤的條件 3 底部加熱裝置正常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13 頁 共 26 頁 4 空氣預熱器吹灰裝置具備投入條件 4 24 2 等離子體系統整套啟動試運步驟等離子體系統整套啟動試運步驟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 進行鍋爐冷態啟動試驗 在鍋爐吹管過程中進行等離子體燃燒 器的啟動和熱態性能試驗 驗證等離子體燃燒器的點火和穩燃的可靠性 雙進 雙出磨煤機最低出力及各項聯鎖和保護的可靠性 這一階段調試的關鍵是熟悉雙進雙出磨的運行特性 確保初始投入功率不 超過允許的初始投入功率 提髙點火初始階段煤粉燃燒效率 不能發生爆燃和 二次燃燒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 在機組并網及以后的試運階段進行等離子體燃燒器出力及第二 臺磨煤機投入試驗 在鍋爐低負荷運行時采用等離子體點火裝置進行穩燃試驗 這一階段調試的關鍵是啟動第二臺磨煤機初始煤量要小 防止燃燒不穩定 爐膛正壓 并且不發生投入功率的節躍 兩個階段的啟動步驟和注意事項如下兩個階段的啟動步驟和注意事項如下 4 2 14 2 1 鍋爐首次點火過程中等離子體燃燒器的啟動試運鍋爐首次點火過程中等離子體燃燒器的啟動試運 1 嚴格按照運行規程要求的上水溫度 上水時間對鍋爐進行上水 2 啟動之前投入底部加熱裝置 3 檢查 A B C 磨煤機冷態調試完畢具備投運條件 并調整 B 磨煤機 前墻 下層 的出口旋流分離器轉速控制煤粉細度在 R90 15 4 啟動鍋爐一次風機 調節 A 磨煤機入口風量 維持磨出口一次風管風速 在 18 20m s 左右 5 啟動預熱器 投入預熱器吹灰器并保持連續吹灰方式 啟動吸 送風機 調整爐內通風量大于 30 6 啟動一次風機 調整一次風母管壓力在 5KPa 左右 觀察 B 磨煤機入口各 風門漏風情況 7 開啟 A 磨兩側冷 熱一次風門 容量風擋板 調節 B 磨煤機入口風量 維持磨出口一次風管風速在 18 20m s 左右 進行制粉系統吹掃 8 啟動一臺密封風機 調整密封風壓 調整 B 磨煤機兩側密封風擋板 以 保證磨煤機不出現正壓為原則設定磨煤機密封風壓差 9 當熱風溫度達 150 以上 調整 B 磨冷 熱一次風擋板 容量風擋板 啟 動 B 磨煤機 對該磨進行暖磨 同時注意維持磨煤機出口溫度不大于 85 10 調整等離子體燃燒器內 外二次風 維持風門在較小開度 燃燒穩定后可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14 頁 共 26 頁 逐步開大 可根據實際燃燒情況而定 11 當磨煤機出口溫度穩定在 80 左右 首次加煤前可適當提高該溫度 磨 煤機暖磨結束 關閉 磨煤機入口冷 熱一次風門 容量風門 以保證磨 煤機不出現正壓為原則盡可能降低磨煤機密封風壓差 12 按順序啟動磨煤機對應的等離子體發生器 檢查各等離子體發生器拉弧正 常 將 B 磨煤機運行模式切換到 等離子體運行模式 13 啟動 B 磨煤機對應的給煤機 逐步增大給煤量至 35 40t h 建立料位 15 分鐘后逐漸將給煤量減到 20 t h 注意調整磨密封風以保證不磨煤機不 漏粉為原則盡可能降低磨煤機密封風壓差 14 建立料位運行約 25 分鐘左右 B 磨煤機料位差壓達 0 8KPa 或 MM 單位 開啟 B 磨煤機入口熱風門 稍開 B 磨煤機兩側容量風門 這時投入運 行測等離子體燃燒器在 180s 內應被點燃 若 B 磨投入運行燃燒器的一次 風速低于 18 米 秒可適當開啟旁路風 注意調整磨密封風以保證磨煤機不 漏粉為原則盡可能降低磨煤機密封風壓差 用磨煤機入口冷 熱一次風門 控制磨出口溫度 15 著火后 緩慢減少給煤量至 16 18 t h 用給煤量配合容量風控制 B 磨煤機 料位差壓 0 7 0 8Kpa 16 依料位情況及燃燒和升溫 升壓需要 逐步開大 B 磨容量風門 加大給 煤量 配合調整旁路風門 調整 提高等離子體燃燒器一次風速在設計值 左右 17 點火初期必須有專人就地觀察等離子體燃燒器的煤粉燃燒情況 記錄各角 從投煤至點燃的時間 從磨煤機出口風門開啟至等離子體燃燒器著火時間 應控制在 180 秒以內 注意觀察火焰的燃燒情況 電源功率的波動情況 調整一次風量 二次風門開度 確定合理的一次風速及二次風門開度 提 髙點火初期煤粉燃盡率 做好事故預想 發現異常 及時處理 18 等離子體燃燒器投入運行初期 應注意進行二次風的調整 為控制溫升 上部二次風門要適當開大 注意觀察 記錄煙溫探針的溫度 防止吹管臨 時系統 再熱器系統超溫 19 注意監視陰極的壽命顯示值 對即將損壞的陰極及時處理 當 B 磨煤機 在 等離子體電火模式 下運行 4 只等離子體發生器中的 1 只發生斷弧 時 在主控室發出聲光報警 此時聯鎖關閉相對應的磨煤機出口門 運行 人員應及時同時檢查斷弧原因 消除斷弧后恢復 如因陰極材料耗盡引起 的斷弧應盡快更換陰極頭 恢復點火器的運行 20 調整等離子體發生器的電弧功率 確定等離子體發生器的最低穩燃功率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15 頁 共 26 頁 在保證燃燒效果的條件下適當降低電弧功率 以盡量延長陰極的使用壽命 21 根據機組試運要求增大或減小 B 磨煤機的出力 試驗等離子體燃燒器配 合雙進雙出型磨煤機的出力范圍 同時根據火焰燃燒情況對一 二次風進 行調整 逐步摸索運行經驗 22 發現爐膛負壓波動較大 燃燒不穩等異常情況時 要及時調整 23 如果停止點火 必須對所有一次風管進行吹掃 24 等離子體點火系統的進一步試運工作根據鍋爐調試進度統籌安排 25 如啟動其它層等離子體燃燒器 啟動步驟如上 4 2 24 2 2 等離子體點火系統整套啟動試運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等離子體點火系統整套啟動試運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 在點火前 要根據 B 磨運行方式做好給煤量與磨入口風量等重要參數的控 制要求進行 B 磨風量 煤量的調整 特別應注意在 4 只等離子體點火燃燒 器同時投入的情況下磨煤機風量的控制 嚴格防止燃燒器內實際風速過低 造成燃燒器結焦 燒損的事故 2 等離子體點火燃燒器投入運行的初期 應注意控制溫升 注意觀察 記錄 煙溫探針的溫度 防止吹管臨時系統 再熱器系統超溫 3 當 B 磨煤機在 等離子體點火模式式 下運行 運行中的等離子體點火器 中的 1 只發生斷弧時 聲光報警系統將發出報警 同時 B 磨煤機所對應的 出口一次風管插板門自動關閉 檢修維護人員應及時檢查點火器斷弧原因 如陰極材料耗盡 應迅速更換陰極頭 并將點火器投入備用 4 當 B 磨煤機在 等離子體點火模式 下運行 4 只等離子體點火器中的 2 只及以上發生斷弧或未拉弧時 保護將停止 B 磨煤機的運行 此時應仔細 檢查斷弧原因 待問題解決后再繼續進行試運 5 等離子體點火燃燒器的中心筒裝有壁溫測點 運行中應注意監視此溫度不 要超溫 當此溫度過高時應及時進行調整 適當增大風量 減少煤量 防 止燒壞燃燒器 6 當鍋爐負荷升至超過最低穩燃負荷后 運行人員可將 FSSS 系統中 B 磨煤 機運行方式切至 等離子體穩燃模式 7 在一次風管未通風的情況下 等離子體發生器運行時間不能超過 10min 防 止燒壞燃燒器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16 頁 共 26 頁 8 在鍋爐點火前必須投入圖像火檢冷卻風機 鍋爐停爐后空氣預熱器入口煙 溫低于 45 時才允許停止該風機的運行 9 其他兩層等離子體燃燒器啟動過程與 B 磨相同 4 2 34 2 3 第二階段 在機組并網及以后的試運階段第二階段 在機組并網及以后的試運階段 第二階段點火初期的有關等離子體點火系統操作步驟參考第一階段 機組 整體試驗步驟根據機組試運進度統籌安排 這一階段主要是啟動第二臺磨的注 意事項 1 一般情況下 B 磨煤機相應等離子體燃燒器的最大出力可以滿足并網 啟 動第二臺磨煤機可以在并網以后 2 在等離子體燃燒器不超溫的前提下 其出力增加應與一次風量配合 煤 粉濃度不大于 0 5kg kg 在投入第二臺磨煤機時 應按第 5 條進行 3 磨煤機增加出力后應隨時觀察燃燒工況的變化 對于煤質較好的煤種要 防止燃燒器超溫 結渣 對于煤質較差的煤種 灰分過高或水分較高 應防止燃燒惡化 4 磨煤機增出力的過程應嚴密監視鍋爐各項參數是否滿足機組啟動曲線的 要求 如不能滿足機組啟動曲線的要求 應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調整 5 當鍋爐的負荷超過最低穩燃負荷后 應逐次停止等離子體發生器 6 當一臺磨煤機的燃燒器不能全部投入時 如需繼續投入其它的燃燒器必 須確認一次風管中沒有積粉 才可投入其它的燃燒器 5 5 等離子體系統運行操作 控制要求及熱備用方式等離子體系統運行操作 控制要求及熱備用方式 5 15 1 鍋爐冷態點火鍋爐冷態點火 5 1 15 1 1 冷態點火 投等離子體燃燒器 冷態點火 投等離子體燃燒器 按按 4 2 14 2 1 條的要求投入第一臺磨煤機條的要求投入第一臺磨煤機 5 1 25 1 2 投第二層 后墻下層投第二層 后墻下層 A A 層 燃燒器 1 第二臺磨投入著火后 為防止投入熱功率發生階躍 適當降低第一臺磨煤 機出力 并適當降低 B 層燃燒器一次風管風速 3 根據鍋爐升溫要求增加 A B 磨煤機出力 根據需要調整一次風速 注意 不要過低防止堵粉結焦 5 1 35 1 3 等離子體點火器退出運行等離子體點火器退出運行 1 根據鍋爐負荷要求 投 A 或 C 磨煤機 2 當鍋爐負荷超過最低穩燃負荷后 逐一停等離子體發生器 等離子體燃 燒器作主燃燒器運行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17 頁 共 26 頁 5 25 2 等離子體系統熱備用方式等離子體系統熱備用方式 1 冷風加熱系統停止運行 2 載體風系統運行 3 冷卻水系統運行 2 臺水泵 7 天倒換一次 4 圖像火檢及冷卻風系統運行 5 壁溫監測系統運行 6 等離子體發生器拉弧試驗 7 天一次 根據拉弧情況檢查陰極頭 陽極 并及時淸掃 5 25 2 鍋爐低負荷穩燃操作鍋爐低負荷穩燃操作 1 檢查等離子體系統各主系統 分系統正常 2 投運等離子體點火器 穩定拉弧 電流控制在 300 310A 3 等離子體燃燒器著火并穩定后 將一次風速調整到 25 26m s 煤粉濃度 控制在不超過 0 5kg kg 即磨煤機出力不大于 38t h 4 檢查等離子體發生器電壓正常 電流控制在 270 280A 5 注意監視等離子體燃燒器壁溫不超過 300 6 檢查載體風系統壓力正常 7 檢查冷卻水壓力 溫度正常 7 檢查等離子體圖像火檢冷卻風壓力正常 6 6 組織與分工組織與分工 1 生產單位 負責完成各項生產準備工作 為等離子體點火裝置提供合適的 電源 在啟動試運中負責設備及系統的操作 運行調整 事故處理和文明 生產 對運行中發現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或建議 參加分部試運及分部試 運后的驗收 做好運行設備和試運設備的安全隔離措施 負責入爐煤符合 設計煤種的要求 煤粉細度 R90 15 以保證安全穩定的點燃 2 施工單位 負責等離子體點火設備及輔助系統所有設備的安裝工作 負責 完成設備分部試運工作及分部試運后的驗收 提交單體試運記錄和有關文 件資料 做好運行設備和試運設備的安全隔離措施 負責試運中的消缺及 陰極更換工作 點火期間要配 4 個專人值班 中途不得更換 3 調試單位 負責等離子體點火設備及輔助系統的分系統試運工作 負責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18 頁 共 26 頁 DCS 系統邏輯檢查 點火條件的確認 指揮組織協調并完成試運全過程中 的調試工作 并安排合理的試驗時間 在調試工作完成后負責提交調試報 告 4 龍源公司 負責點火系統本體調試 PLC 控制回路的調試 火檢系統的調 試以及變功率試驗 負責冷態等離子體拉弧試驗 運行操作及檢修的技術 指導 5 運行人員 負責每次啟動時填寫附錄 2 到附錄 5 為以后的等離子體運行規 范 優化運行提供數據 附件附件 附件 1 等離子體點火安全注意事項等離子體點火安全注意事項 1 1 總則總則 1 11 1 為了保證等離子體點火工程設備現場安全 高效地施工 調試 運行和維 護 避免人身傷害及設備損壞 編制該安全注意事項 1 21 2 該注意事項適合于等離子體點火工程的組織人員 安裝人員 現場調試人 員和電廠的運行及維護人員 1 31 3 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煙臺龍源公司 對于等離子體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19 頁 共 26 頁 點火工程必須指定現場負責人 負責與甲方 調試單位等有關方面聯系及協調 工作 建議甲方指定專人負責相關工作的協調 1 41 4 現場工作必須遵守有關的安全規程及兩票三制等保證安全的制度和要求 1 51 5 煙臺龍源公司必須提出等離子體點火工程調試大綱 呈請甲方審查并納入 整個機組的調試大綱 1 61 6 在鍋爐啟動過程中 必須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實現等離子體點火 特別是 防止發生爐膛爆破 二次燃燒等設備損壞和人員傷害事故 2 2 人身安全人身安全 2 12 1 維護等離子體發生器 更換陰極 陽極等 時應首先停止等離子體發生器 切斷整流柜控制電源 并切換至就地控制位置 拔出交流側保險 并掛 有人 工作 禁止操作 警示牌 確認等離子體發生器無電后方可開始工作 2 22 2 在就地觀察爐膛燃燒情況時身體應站在觀火孔側面 防止爐膛負壓波動時 火焰噴出傷人 爐膛燃燒不穩時嚴禁在觀火孔 人孔等部位停留 2 32 3 等離子體發生器運行的時候 嚴禁取下發生器罩殼 防止觸電 3 3 設備安全設備安全 防止爐膛爆破的關鍵是提高燃燒效率和防止爐膛滅火防止爐膛爆破的關鍵是提高燃燒效率和防止爐膛滅火 3 13 1 冷爐點火 點火初期盡可能提高等離子體點火初期的燃燒效率 3 1 13 1 1 輸煤 制粉 除灰 除塵 吹灰系統設備完好 滿足鍋爐燃煤運行的要求 3 1 23 1 2 等離子體點火用煤應滿足設計煤種 調試過程中 當發現實際使用煤種 與等離子體點火系統設計煤種不符時 應及時更換合格煤種 以保證鍋爐啟動 的安全 3 1 3 等離子體點火系統投入前必須進行一次風管風速的調平 其誤差應符合制 粉系統技術協議的要求 各一次風管風速差 5 3 1 43 1 4 調節磨煤機出口分離器擋板開度或旋轉分離器轉速 適當控制煤粉細度 入爐煤收到基揮發分 Var 20 Aar 35 的煤種 煤粉細度宜 R90 15 入 爐煤收到基揮發分 Var 20 Aar 40 的煤種 煤粉細度宜 R90 10 3 1 53 1 5 初始投入煤量應盡可能滿足點火最佳濃度的要求 點燃以后再將投入煤 量適當降低 以滿足機組啟動曲線的要求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20 頁 共 26 頁 3 1 63 1 6 直吹式制粉系統點火初期因含粉氣流濃度較低 一次風管道堵粉的可能 較小 一次風速度可控制在 16 18m s 并適當提高等離子體發生器功率 待 點燃后再適當提高一次風速 降低等離子體發生器功率 3 1 73 1 7 對于旋流燃燒器 等離子體燃燒器投運前 內 外二次風應關小 著火 穩定后 視燃燒火焰的情況 再逐步開大 3 1 83 1 8 對于低灰熔融特性 易于著火的煤種 為了避免等離子體燃燒器結渣 可適當提高一次風速 但不可過高 防止燃燒效率下降較多 飛灰可燃物大幅 度增加 3 1 93 1 9 等離子體燃燒器噴出的煤粉被點燃后 應適當調整二次風 以保證從等 離子體燃燒器中噴出的火焰的后期燃盡 3 23 2 防止鍋爐滅火爆破防止鍋爐滅火爆破 3 2 13 2 1 保證電源和冷卻水 載體風系統各項參數符合設計要求 及時維護 調 整等離子體發生器 避免斷弧 3 2 23 2 2 等離子體點火之前制粉系統應調試完畢 保證等離子體點火有實施的可 能 避免在等離子體點火過程中因斷煤 制粉系統故障 造成滅火導致爆燃 3 2 33 2 3 在點火啟動投入等離子體燃燒器時 應嚴格按照等離子體點火調試大綱 中規定的點燃時間進行操作 對于中速磨煤機直吹式制粉系統 當任一角在 180s 內未點燃時 應立即手動停止相應磨煤機的運行 經充分通風 查明原因 后再重新投入 對于貯倉式制粉系統在 30s 內未點燃時 應立即停止相應給粉 機的運行 經充分通風 查明原因后再重新投入 3 2 43 2 4 對于貯倉式制粉系統對角分次投入的點火方式 在投入燃燒器后 為防止 可燃氣體沉積在未投燃燒器的兩角 產生爆燃 應適當開啟這兩個未投燃燒器 下面二次風 使可燃氣體及時排出 3 2 53 2 5 在鍋爐等離子體點火期間 如因煤質原因造成燃燒不穩 出現火焰閃動 及爐膛負壓波動 經調整無效時 應停止點火 進行爐膛吹掃后 方可投入油 槍 提高爐膛溫度 再投入等離子體燃燒器運行 待燃燒穩定后 應及時撤出 油槍 以利于節油 嚴禁在爐膛燃燒情況不良 爐膛內充滿大量煤粉的情況下嚴禁在爐膛燃燒情況不良 爐膛內充滿大量煤粉的情況下 投入油槍助燃 以防止爐膛爆燃 投入油槍助燃 以防止爐膛爆燃 3 2 63 2 6 燃燒器著火后 應加強爐內燃燒狀況監視 實地觀察爐膛燃燒情況 火焰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21 頁 共 26 頁 應明亮 燃燒充分 火炬長 火焰監視器顯示燃燒正常 如發現爐內燃燒惡化 爐膛負壓波動大 應迅速調節一 二次風量 給煤量和等離子體發生器的參數 來調整燃燒 若燃燒狀況仍不好 應立即停止相應燃燒器的送粉 必要時停止 等離子體發生器運行 經充分通風 查明原因并處理好后方可進行點火啟爐 嚴禁在爐膛燃燒情況不良 爐膛內充滿大量煤粉的情況下投入油槍助燃 以防嚴禁在爐膛燃燒情況不良 爐膛內充滿大量煤粉的情況下投入油槍助燃 以防 止爐膛爆燃 止爐膛爆燃 3 2 73 2 7 對于同一臺磨煤機供粉的燃燒器 等離子體點火時 如果在兩小時以上 只投入部分燃燒器 例如 雙進雙出磨煤機單側運行點火 只有確認需要啟用 的一次風管中沒有積粉 才可投入其它燃燒器 3 2 83 2 8 配置雙進雙出磨煤機直吹式制粉系統的鍋爐進行等離子體點火時 在啟 動初期應按等離子體點火調整措施盡可能控制過磨風量 包括負荷風 密封風 單側運行時還包括未投入側的旁路風 盡快建立粉位 在建立粉位后 應開啟 清掃風并且對爐膛進行吹掃以后再進行點火 3 2 93 2 9 鍋爐點火前與等離子體點火系統對應的磨煤機 直吹式制粉系統 或給 粉機 貯倉式制粉系統 切換到 等離子體點火模式 在 等離子體點火模式 下 且具備投入保護條件時 應投入滅火保護 點火開始時滅火保護的遲延動 作時間 對于直吹式制粉系統和貯倉式制粉系統分別不應超過 180s 和 30s 3 2 103 2 10 對于燃用褐煤或某些較難著火煤種的鍋爐 如在等離子體點火過程中因 滅火保護的火檢信號不穩定 導致滅火保護投入有困難者 應嚴格監視等離子 體點火的圖像火焰監視器 在點火初期必須有專人就地觀察著火情況 3 2 113 2 11 鍋爐 MFT 時 所有等離子體發生器跳閘 并禁啟 3 2 123 2 12 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 運行人員應根據爐膛燃燒情況及時將磨煤機或給 粉機的運行方式切換至 等離子體穩燃模式 防止因等離子體發生器故障造成 磨煤機或給粉機跳閘 3 2 133 2 13 等離子體燃燒器入口的濃縮導向裝置安裝必須正確 所有防磨裝置不得 影響濃縮裝置的正常工作 以確保濃粉進入中心筒 及時點燃 防止因濃粉未 被引入中心筒 而導致在點燃之前進入爐膛的煤粉過多 點燃后引起爐膛爆燃 3 2 14 3 2 14 等離子體點火啟動過程為防止燃燒器燒壞 在等離子體發生器啟動后 等離子體點火啟動過程為防止燃燒器燒壞 在等離子體發生器啟動后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22 頁 共 26 頁 不允許在關閉一次風的情況下長時間運行 但是在鍋爐不允許在關閉一次風的情況下長時間運行 但是在鍋爐 MFTMFT 以后 一次風管道以后 一次風管道 存在積粉的條件下 必須先將等離子體發生器啟動以后才允許進行吹掃 以免存在積粉的條件下 必須先將等離子體發生器啟動以后才允許進行吹掃 以免 含粉氣流進入炙熱的爐膛造成爆燃 含粉氣流進入炙熱的爐膛造成爆燃 3 3 3 3 防止鍋爐尾部發生二次燃燒防止鍋爐尾部發生二次燃燒 3 3 13 3 1 鍋爐的空氣預熱器在安裝后第一次投運時 應將雜物清理干凈 其吹灰 裝置亦應同時投運 并經制造 施工 建設 生產等各方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 運行 3 3 23 3 2 新安裝的油槍在投運前應進行冷態試驗 運行中防止油燃燒器燃燒不良 配風不當或霧化不良 使未燃盡的碳黑和油滴沉積在尾部受熱面上 3 3 33 3 3 煤油混燒之前 必須對空氣預熱器等容易積存煤粉的部位進行徹底吹掃 油煤混燒時要精心調整鍋爐制粉系統和燃燒系統運行工況 防止因燃燒不良 使未燃的油和煤粉進入尾部受熱面而加劇可燃物的沉積 甚至導致發生二次燃 燒 3 3 43 3 4 等離子體點火初期應加強飛灰可燃物的采樣 監測 如飛灰可燃物偏高 應適當調整一 二次風速 磨煤機出力 煤粉細度 各一次風管間的流量分配 等離子體發生器功率以至更換煤種等 盡可能改善燃燒情況 要防止風煤配比 不當 一 二次風量過小 使可燃物進入尾部受熱面內沉積 或者一 二次風 量過大 使帶入煙道以至風道的可燃物過多 3 3 53 3 5 等離子體點火過程中 空氣預熱器的吹灰裝置必須投入運行 吹灰前應 認真進行疏水 防止因疏水帶入 造成空氣預熱器堵塞 遇下列情況時 煤種偏離設計值 或有較大變動及煤中灰分較大 燃燒不良時 等離子體燃燒器不能正常投運 燃燒不穩定而采用油煤混燒時 當飛灰可燃物大于 15 經過調整無法有效降低時 空氣預熱器進出口的差壓增大時 空氣預熱器運行期間發現 高溫 或 熱點 報警且復歸無效時 應增加空氣預熱器吹灰次數以至連續吹灰 嚴防可燃物在空氣預熱器中自燃 或被吹到煙 風道自燃 爆炸 應及時檢查省煤器下灰斗 空氣預熱器下部灰 斗 除塵器灰斗 倉式泵 粉煤灰倉及其布袋除塵器 及時清除可燃物含量較 高的飛灰 防止燒壞設備及堵塞下灰系統 3 3 63 3 6 若機組啟停過程中 等離子體燃燒器較長時間投運或油煤混燒時間較長 可根據具體情況 鍋爐停運時對空氣預熱器 除塵器 各部灰斗進行檢查 如 有問題應及時處理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23 頁 共 26 頁 3 43 4 等離子體點火必須滿足機組啟動曲線的要求等離子體點火必須滿足機組啟動曲線的要求 3 4 1 在啟動調試措施中應根據鍋爐初始允許投入熱功率的要求 確定等離子體點火的 初始投入煤量 3 4 2 當中速磨煤機最低出力無法滿足鍋爐初始允許投入熱功率的要求時應采取以下措 施調整磨煤機出力 降低磨煤機磨輥加載力 適當關小磨煤機出口分離器擋板 在保證一次風管不堵粉 磨煤機石子煤管不堵塞的前提下 盡可能降低一次風量 3 53 5 防止等離子體燃燒器超溫 結渣故障的發生防止等離子體燃燒器超溫 結渣故障的發生 3 5 13 5 1 現場安裝配有輸弧管的等離子體發生器時 必須保證發生器陽極噴口與 輸弧管內端面接觸并壓緊 3 5 23 5 2 安裝調試階段 應檢查校核等離子體燃燒器布置的熱電偶 其測點位置 必須準確的與 DCS 畫面中的信號相對應 3 5 33 5 3 在保證點火效果及等離子體發生器的穩定運行的前提下 應適當降低等 離子體發生器的功率 3 5 43 5 4 等離子體點火系統投運過程中 應嚴密監視等離子體燃燒器壁溫 在燃 燒器顯示壁溫超過 400 且壁溫仍然上升較快時 應及時采取降低壁溫的措施 包括降低磨煤機出力 加大磨煤機的入口風量 降低等離子體發生器功率等 燃燒器顯示壁溫超過 500 時 應停止該燃燒器的送粉進行檢查 3 5 53 5 5 在等離子體點火過程中 磨煤機給煤量應控制在等離子體點火狀態下的 燃燒器的設計出力范圍內 如需將給煤量超出該設計出力 應逐步增加給煤量 進行試驗 其增量的推薦值為 2t h 穩定 1 2h 并嚴密監視燃燒器壁溫的變 化 如燃燒器壁溫變化不大 可再增加給煤量 2t h 穩定 1 2h 如燃燒器壁 溫升高較快 應迅速降低給煤量 經試驗最終確定等離子體點火狀態下燃燒器 的出力范圍 3 5 63 5 6 在使用等離子體點火系統進行鍋爐低負荷穩燃時 磨煤機給煤量應嚴格 控制在等離子體點火狀態下燃燒器的設計出力范圍內 防止燃燒器因過負荷造 成結渣 3 5 73 5 7 對于基建機組調試期間 即使鍋爐吹管階段等離子體點火系統運行正常 國電霍州發電廠 2 600MW 機組 上大壓小 工程 鍋爐等離子點火系統調試措 施 第 24 頁 共 26 頁 在機組整套啟動階段 由于爐膛溫度及風溫較高 仍應加強對燃燒器壁溫的監測 3 63 6 其它注意事項其它注意事項 3 6 13 6 1 冷風蒸汽加熱器投入時應緩慢開啟進汽門 對管道進行充分暖管 并確 認疏水暢通 避免因汽水沖擊對管道及設備造成損壞 3 6 23 6 2 將等離子體發生器從工作位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