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考試歷史試卷(II )卷_第1頁
吉林省中考試歷史試卷(II )卷_第2頁
吉林省中考試歷史試卷(II )卷_第3頁
吉林省中考試歷史試卷(II )卷_第4頁
吉林省中考試歷史試卷(II )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 1 頁 共 11 頁 吉林省中考試歷史試卷 吉林省中考試歷史試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選擇題選擇題 共共 1919 題 共題 共 3838 分分 1 2 分 有人說 隋煬帝是個復合型的人物 其罪也彰 其功也卓 下列各項能夠體現 其功也卓 的一 項是 A 建立隋朝 B 開通大運河 C 發動對高麗的戰爭 D 興修東都洛陽 2 2 分 唐太宗被稱為 天可汗 的主要原因是 A 唐朝勢力強大 B 開明的民族政策 C 本人的素質 D 唐朝繁榮的經濟 3 2 分 唐太宗告誡臣下 君 舟也 人 水也 水能裁舟 亦能覆舟 這種思想最可能來自哪一思想 學派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4 2 分 下列關于唐朝疆域四至的表述 不正確的是 A 東到大海 B 西達咸海 第 2 頁 共 11 頁 C 北到外興安嶺 D 南及南海 5 2 分 翻倒 翻倒 喝得醉來吐掉 轉來轉去自行 千匝萬匝未停 停否 停否 禾苗待我灌醉 這 首 調笑令 反映的是唐朝哪個生產工具使用時的情景 A 筒車 B 水排 C 曲轅犁 D 翻車 6 2 分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抒發了杜甫對唐都長安遭安史之亂破壞 的悲愴情懷 他的詩被后人稱為 A 醫圣 B 書圣 C 詩圣 D 詩史 7 2 分 下列不屬于唐朝后期 農民起義的原因的是 A 宦官專權 B 藩鎮割據 C 徭役繁重 D 安史之亂 8 2 分 漢字是公認的人類歷史上形態最美 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 魏晉時書法字體由篆書 隸書轉化到 楷書 草書和行書也逐漸流行 下列作品享有 天下第一行書 美譽的是 第 3 頁 共 11 頁 A B C D 9 2 分 唐朝文學里 最為光彩奪目的是 A 辭賦 B 詩歌 C 散文 D 詞曲 10 2 分 宋代詩人楊萬里說 詩至唐而盛 至晚唐而工 細致 精巧 蓋當時以此設科取士 士皆爭竭 其心思而為之 這說明 A 唐詩影響深遠 B 唐詩取材廣泛 C 科舉制促進唐詩的繁榮 D 唐詩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11 2 分 北宋時期 在中央掌管政務的機構是 第 4 頁 共 11 頁 A 丞相府 B 政事堂 C 樞密院 D 三司府 12 2 分 對 宋史 中 國家根本 仰給東南 一句理解正確的是 A 當時南方的人口超過北方 B 當時政治中心轉移到北方 C 當時糧食全部來自南方 D 當時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 13 2 分 被譽為 東方熱啟動者 的是 A 穆罕默德 B 亞歷山大 C 馬可 波羅 D 屋大維 14 2 分 1127 年 北宋滅亡的同一年 北宋宗室皇族建立了南宋 南宋的建立者是 A 趙構 B 趙高 C 趙括 D 趙云 15 2 分 兩宋政府設立的市舶司的只能是 A 管理城市商業貿易 B 管理船舶的生產 第 5 頁 共 11 頁 C 管理港口 D 管理海外貿易 16 2 分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歷朝歷代都采取了各種措施加強對西藏的管理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唐代文成公主入藏加強了漢藏友好往來 西藏成為中國領土 B 元朝設立宣政院管理西藏 西藏正式歸屬中央 C 明朝時期 設立駐藏大臣 加強對西藏的管理 D 五世達賴被清朝康熙皇帝接見 正式冊封其為 達賴喇嘛 17 2 分 自封建變為郡縣 有天下者 漢 隋 唐 宋為盛 然幅員之廣 咸不逮元 元朝疆域遼闊 為對全國進行有效的統治 元朝主要實行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內閣制 D 行省制 18 2 分 1987 年 2 月 部分臺灣回胞發起返鄉運動 當年的母親節 一些老兵穿者 想家 的 T 恤衫 在集會上演唱 母親您在何方 老兵們哭成一片 這反映了 A 臺胞期盼當局放開赴大陸探親的限制 B 臺灣特別行成區 得到臺胞普追認同 C 海峽兩岸已經達成 一個中國 的共識 D 港澳回歸奠定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基礎 19 2 分 1206 年 鐵木真被推舉為大汗 史稱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所屬的民族是 A 女真族 B 蒙古族 第 6 頁 共 11 頁 C 黨項族 D 契丹族 二 二 判斷題判斷題 共共 5 5 題 共題 共 1010 分分 20 2 分 下列四幅按朝代先后順序排列的疆域圖表明我國歷來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1 2 分 張某在第一次武舉考試時成績優異中了進士 在大殿上見到唐太宗的龍顏 22 2 分 東渡日本的唐朝僧人是玄奘 23 2 分 唐朝后期 統治腐朽 宦官專權 藩鎮割據的態勢越來越嚴重 907 年 黃巢率領起義軍攻入長 安 唐朝至此滅亡 24 2 分 北宋興起的景德鎮 后來發展成著名的瓷都 三 三 填空題填空題 共共 5 5 題 共題 共 2222 分分 25 2 分 宋朝海外貿易發達 政府鼓勵海外貿易 在主要港口設立都護府 加以管理 錯誤 改正 26 2 分 唐太宗統治期間 政治清明 經濟發展 國力強盛 文教昌盛的治世局面稱之為 唐玄 宗統治期間 政治清明 經濟繁榮 國庫充盈 民眾生活安定的鼎盛局面稱之為 27 12 分 歷史時空 如果讓你乘上 時空穿梭機 就可以體驗不同的歷史時刻 見證各種歷史變遷 請根據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 寫有關史實 第 7 頁 共 11 頁 1 你來到唐朝發現唐太宗李世民 為減輕農民的負擔采取的措施是 在他統治期間出現的盛世局 面 史稱 2 你來到 1905 年的日本東京 見到了偉 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先行者 先生 他 贊同 人人都有使用土地的平等權利 正如 人人都有呼吸空氣的平等權利一樣 所以 提出 平均地權 即是 主義 3 你來到 1958 年的中國 看到全國各 地正在開展 運動 和 運動 這些過激的運動給我 國工農業生產和國民經濟造成了嚴重損失 4 你來到 20 世紀 80 年代的中國 到了農 村改革最早試點的兩個省 和四川 看到包產到戶 包干到戶為主要內容的 制是農村改革的主要內容 5 你來到 1921 年的蘇俄 發現經濟的 凋敝使得廣大群眾的生活十分艱難 工農 聯盟也面臨著破裂的危險 所以以列寧為 首的俄共采取了 政策 其中農 業 用 代替余糧征集制 大大 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6 你來到 1933 年的美國 總統羅斯福宣 布實行新政 其顯著特點是 其中 對農業的調整是縮減農業產量 穩定農產品 的價格 政府以 補償農民的損失 28 4 分 請寫出中國古代史上以下王朝 政權 的建立者 隋朝 唐朝 北宋 南宋 29 2 分 1260 年 繼承汗位 他實行 治國安民 的方略 廣開言路 整頓吏治 注重農桑 元朝在澎湖島設置了 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 四 四 綜合題綜合題 共共 2 2 題 共題 共 3030 分分 30 15 分 當前舉國上下正在進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其基本內涵是為民 務實 清廉 閱讀材 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 以古鑒今 唐朝時唐太宗的統治政策 對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作為一代明君 唐太宗反復強調 為君之道 必須心存百姓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百姓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他在位期間 出現 了歷史上少有的治世局面 第 8 頁 共 11 頁 材料二 50 年前 一個名字響徹神州大地 他 就是 縣委書記的榜樣 焦裕祿 50 年后 中共中央總 書記 國家主席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第二次來到蘭考 瞻仰焦裕祿同志先進事跡 廣泛聽取基層干部群眾意見 和建議 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具體指導 號召全黨結合時代特征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 新華網鄭州 2014 年 3 月 18 日電 1 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 針對這一思想 他采取了哪些統治措施 2 材料二的焦裕祿同志是我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涌現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代表 與焦裕祿同一時 期的英雄模范人物還有哪些 他們所體現的共同時代精神是什么 3 綜合以上材料 結合目前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你有何感悟 31 15 分 閱讀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問題 1 圖一中的 A B C 是遼 北宋 西夏的都城 當時分別稱什么 宋遼議和的名稱叫什么 2 圖二中是南宋的都城 當時稱什么 是今天的哪里 隋朝時這里稱為什么 B 是金的都城 當時稱什么 C 處為宋金議和后的分界線 這是哪里 南宋抗金將領是誰 宋金議和的時間是哪年 3 依據這兩幅地圖請你歸納這一時期的形勢有什么特點 第 9 頁 共 11 頁 參考答案參考答案 一 一 選擇題選擇題 共共 1919 題 共題 共 3838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0 頁 共 11 頁 17 1 18 1 19 1 二 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