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_第1頁
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_第2頁
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_第3頁
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_第4頁
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學經典名著導讀之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導讀:白學軍,導讀目錄,01,作者生平,02,兒童心理學目錄,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導讀目錄,01,作者生平,02,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目錄,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導讀目錄,01,作者生平,02,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目錄,03,主要觀點,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導讀目錄,01,作者生平,02,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目錄,03,主要觀點,04,對教育的啟示,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個體心理學派的創始人,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個體心理學派的創始人精神分析心理學派代表人物,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個體心理學派的創始人精神分析心理學派代表人物二十世紀最著名心理學家被排名為67位,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猶太人,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猶太人家中7個孩子,排名老三,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猶太人家中7個孩子,排名老三患有軟骨病,四歲才能走路,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猶太人家中7個孩子,排名老三患有軟骨病,四歲才能走路三歲時,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又他幼年有兩次被車撞的經驗,使他十分畏懼死亡,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猶太人家中7個孩子,排名老三患有軟骨病,四歲才能走路三歲時,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又他幼年有兩次被車撞的經驗,使他十分畏懼死亡五歲時,因得了肺炎,痊愈后決定當醫生,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求學時成績平平,數學成績極差,在父親支持鼓勵下,他終成班上數學最好的學生,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求學時成績平平,數學成績極差,在父親支持鼓勵下,他終成班上數學最好的學生1895年在維也納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求學時成績平平,數學成績極差,在父親支持鼓勵下,他終成班上數學最好的學生1895年在維也納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后成為一名眼科醫師,關注身體殘疾帶來的自卑,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求學時成績平平,數學成績極差,在父親支持鼓勵下,他終成班上數學最好的學生1895年在維也納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后成為一名眼科醫師,關注身體殘疾帶來的自卑后轉向精神病學,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精神病癥的問題,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1896年應征在奧地利軍隊的一所醫院工作,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1896年應征在奧地利軍隊的一所醫院工作1899-1900年與弗洛伊德在同一個城市里行醫,結識后者并成為好友,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1896年應征在奧地利軍隊的一所醫院工作1899-1900年與弗洛伊德在同一個城市里行醫,結識后者并成為好友1902年參加弗洛伊德組織的維也納周三討論會,是當時精神分析學派的核心成員之一,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1896年應征在奧地利軍隊的一所醫院工作1899-1900年與弗洛伊德在同一個城市里行醫,結識后者并成為好友1902年參加弗洛伊德組織的維也納周三討論會,是當時精神分析學派的核心成員之一1910年任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主席,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1896年應征在奧地利軍隊的一所醫院工作1899-1900年與弗洛伊德在同一個城市里行醫,結識后者并成為好友1902年參加弗洛伊德組織的維也納周三討論會,是當時精神分析學派的核心成員之一1910年任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主席1914年他創辦國際個體心理學雜志,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1920年任教于維也納教育學院,并在學校中組織兒童指導臨床活動,成立兒童指導中心,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1920年任教于維也納教育學院,并在學校中組織兒童指導臨床活動,成立兒童指導中心1926年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創建個體心理(Individual Psychology),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1920年任教于維也納教育學院,并在學校中組織兒童指導臨床活動,成立兒童指導中心1926年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創建個體心理(Individual Psychology)1932年在長島醫學院任醫學心理學的講座教授,1934年定居紐約,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1920年任教于維也納教育學院,并在學校中組織兒童指導臨床活動,成立兒童指導中心1926年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創建個體心理(Individual Psychology)1932年在長島醫學院任醫學心理學的講座教授,1934年定居紐約1937年赴蘇格蘭阿伯丁做講演旅行時病逝,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發表著作論神經癥性格:1914,1974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補償的研究:1917理解人類本性:1918,1957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1919,1971生活的科學:1927,1969,自卑與超越:1932,,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書名: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The Childrens Personality Formation and Cultivation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譯者:韋啟昌時間:2014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譯者序第一章 導言,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譯者序第一章 導言第二章 人格的統一體,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譯者序第一章 導言第二章 人格的統一體第三章 追求優越感及其對教育的意義,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譯者序第一章 導言第二章 人格的統一體第三章 追求優越感及其對教育的意義第四章 如何引導孩子追求優越感,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譯者序第一章 導言第二章 人格的統一體第三章 追求優越感及其對教育的意義第四章 如何引導孩子追求優越感 第五章 自卑情結,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譯者序第一章 導言第二章 人格的統一體第三章 追求優越感及其對教育的意義第四章 如何引導孩子追求優越感 第五章 自卑情結第六章 孩子的成長:防止自卑情結,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第七章 社會感情及其發展的障礙,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第七章 社會感情及其發展的障礙第八章 孩子在家庭的位置:孩子的心理及其相應 的對策,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第七章 社會感情及其發展的障礙第八章 孩子在家庭的位置:孩子的心理及其相應 的對策第九章 新的環境對兒童的準備工夫的一種測試,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第七章 社會感情及其發展的障礙第八章 孩子在家庭的位置:孩子的心理及其相應 的對策第九章 新的環境對兒童的準備工夫的一種測試第十章 孩子在學校,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第七章 社會感情及其發展的障礙第八章 孩子在家庭的位置:孩子的心理及其相應 的對策第九章 新的環境對兒童的準備工夫的一種測試第十章 孩子在學校第十一章 外在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第七章 社會感情及其發展的障礙第八章 孩子在家庭的位置:孩子的心理及其相應 的對策第九章 新的環境對兒童的準備工夫的一種測試第十章 孩子在學校第十一章 外在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第十三章 教育者的任務,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第十三章 教育者的任務第十四章 對父母的教育,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第十三章 教育者的任務第十四章 對父母的教育附錄1 個人心理問卷,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作者生平,第十三章 教育者的任務第十四章 對父母的教育附錄1 個人心理問卷附錄2 五個孩子的個案及其評論,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主要觀點,01,心理發展的動力,02,如何引導兒童追求優越感,03,自卑情結及其作用,04,04,自卑感產生的原因,05,出生順序,06,如何克服自卑感,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01,心理發展的動力,主要觀點,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1,心理發展的動力,主要觀點,心理發展的動力是為擺脫自卑感,追求優越感。人類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為基礎的,人類的自卑感始終存在,原來的自卑感被克服后,又會產生新的自卑感。,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1,心理發展的動力,主要觀點,一、兒童出生后就會產生自卑感,因為兒童的生存都要完全依賴成年人。,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1,心理發展的動力,主要觀點,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發現自己所處的地位要不斷地加以改進。,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1,心理發展的動力,主要觀點,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發現自己所處的地位要不斷地加以改進。每個人都渴望有優越感的目標,優越感的目標取決于每個人所追求的生活意義,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2,如何引導兒童追求優越感,主要觀點,每位兒童都在追求優越感,因此父母和教師的任務:1)引導兒童追求優越感,使其努力沿著一條有益和有成就的方向前進,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2,如何引導兒童追求優越感,主要觀點,每位兒童都在追求優越感,因此父母和教師的任務:1)引導兒童追求優越感,使其努力沿著一條有益和有成就的方向前進2)確保兒童在努力給自己帶來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心理疾病和思想混亂,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2,如何引導兒童追求優越感,主要觀點,如何進行這一工作呢?要指導兒童區分有益的努力還是無益的努力,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2,如何引導兒童追求優越感,主要觀點,如何區分有益還是無益的努力?是否符合社會公眾的利益,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2,如何引導兒童追求優越感,主要觀點,如何區分有益還是無益的努力?是否符合社會公眾的利益一切有成就和有價值的東西是與社會有關的,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2,如何引導兒童追求優越感,主要觀點,如何區分有益還是無益的努力?是否符合社會公眾的利益一切有成就和有價值的東西是與社會有關的因此,對兒童的教育,就是要培養他的社會感情,即增強兒童和社會緊密相關的這種意識,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3,自卑情結及其作用,主要觀點,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3,自卑情結及其作用,主要觀點,自卑情結是過度、反常的自卑感迫切需要得到容易的補償和似是而非的滿足。,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3,自卑情結及其作用,主要觀點,自卑情結是過度、反常的自卑感迫切需要得到容易的補償和似是而非的滿足。會使兒童喪失勇氣追求優越感,不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能成功這會導致兒童用一些方式來掩飾自己的自卑感,如口吃,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4,自卑感產生的原因,主要觀點,生活經歷,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4,自卑感產生的原因,主要觀點,生活經歷能力低、父母管教太嚴的兒童,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4,自卑感產生的原因,主要觀點,生活經歷能力低、父母管教太嚴的兒童成長經歷,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4,自卑感產生的原因,主要觀點,生活經歷能力低、父母管教太嚴的兒童成長經歷身體有缺陷、疾病、相貌不漂亮,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5,出生順序,主要觀點,出生在同一家庭的兒童,由于出生順序不同,造成家中不同地位,使他們形成不同的生活風格。,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5,出生順序,主要觀點,頭生兒童(老大)一出生就受到父母過度注意,因此受到溺愛但是隨著第二個孩子的出生,溺愛會下降因此老大的自卑感大多強烈,唯我獨尊害怕競爭,較難教養。,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5,出生順序,主要觀點,家里老二一般不會得到父母更多的溺愛會形成強烈的尋求優越特性有競爭性格特征,成就動機強,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5,出生順序,主要觀點,家里老三權力欲望較弱容易受到縱容,獨立性差,依賴性強性格懶散不會體貼人,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6,如何克服自卑感,主要觀點,決定兒童成長的因素既不是其內在的能力,也不是他所處的客觀環境,而是兒童對外在現實的看法,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6,如何克服自卑感,主要觀點,決定兒童成長的因素既不是其內在的能力,也不是他所處的客觀環境,而是兒童對外在現實的看法全力幫助、教育,要給予他們勇氣和信念,以激發他們的思想和潛力,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6,如何克服自卑感,主要觀點,要教育孩子,不要把困難視為不可逾越的障礙,困難只是我們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成功并不總是伴隨著我們的努力,有時候我們的努力沒有獲得卓然的成績,但成功的例子足以補償我們所做的一切,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1,是否應該因為小孩上學遲到而懲罰他?,對教育的啟示,不能一味批評,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是否應該因為小孩上學遲到而懲罰他?,對教育的啟示,不能一味批評必須給兒童時間去學習、適應;,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01,課堂測驗,01,是否應該因為小孩上學遲到而懲罰他?,對教育的啟示,不能一味批評必須給兒童時間去學習、適應;懲罰只能加劇他們在學校不愉快的感覺,更加認定自己無法在學校待下去。,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1,是否應該因為小孩上學遲到而懲罰他?,對教育的啟示,有些兒童他們對爭取學業成功都不抱什么希望,總是低估自己。 責任卻常常在家長和老師。,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2,嚴厲的懲罰手段可以使兒童改正嗎?,對教育的啟示,認為用懲罰手段就可以使兒童改正的教師總以失望告終。,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2,嚴厲的懲罰手段可以使兒童改正嗎?,對教育的啟示,認為用懲罰手段就可以使兒童改正的教師總以失望告終。最嚴厲的懲罰也不能使一個存心懶惰的兒童變得勤快起來。,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2,嚴厲的懲罰手段可以使兒童改正嗎?,對教育的啟示,如果兒童真的發生了轉變,那只是由情勢的轉變所引致。,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課堂測驗,02,嚴厲的懲罰手段可以使兒童改正嗎?,對教育的啟示,如果兒童真的發生了轉變,那只是由情勢的轉變所引致。 例如,有些兒童在學校的最初幾年,學業停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