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柴風險初始評價報告.doc_第1頁
濟柴風險初始評價報告.doc_第2頁
濟柴風險初始評價報告.doc_第3頁
濟柴風險初始評價報告.doc_第4頁
濟柴風險初始評價報告.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業健康、安全/環境初始評價報告編寫人: 審核人: 審批人:濟南柴油機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二四年十二月 一、公司概況濟南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濟南柴油機廠始建于1920年,至今已80多年歷史,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屬的唯一的內燃機專業制造企業。1964年由農業部劃歸石油工業部直屬勝利油田,1994年隸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至今。1996年濟柴廠控股68.75%組建了濟南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石油濟柴”)。公司現有職工2100余人,公司占地面積38萬平方米,主要生產設備1500多臺,為全國機械行業骨干企業之一,國家大型企業。石油濟柴是國內非道路用中高速中大功率柴油機和氣體發動機的主要生產商,主導產品“馳動牌”發動機,廣泛適用于石油鉆探、工礦機車、工程機械、艦艇漁船(包括各種工程船、運輸船、客輪、漁船、軍艦主輔機動力)及發電設備,是國家軍工等要害領域和場合的重點選用產品。產品范圍覆蓋全國油田和30個省市、自治區,并出口日本、新加坡、印尼、泰國等三十多個國家。目前主要生產三大主導機型:陸用2000、3000和600系列,功率2001740kW柴油機及1501500kW發電機組;船用直列4缸、6缸、8缸、V型8缸、12缸,功率1801200kW柴油機及配套機組;功率301100kW氣體(包括天然氣、煤氣層、煉焦煤氣、沼氣等多種氣體)發動機及配套機組。產品現有123個品種、270個型號,其技術水平、生產總量和市場占有率在國內中大功率發動機制造業中名列前茅。二、評價的目的和范圍(一)評價的目的了解和掌握公司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保護管理現狀,明確公司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保護的重點,確保體系充分滿足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等要求,為公司制定職業健康、安全、環境承諾、方針、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據。(二)評價的范圍濟南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市文化西路14號)所屬的鍛鉚分廠、大件分廠、中小件分廠、油泵分廠、總裝分廠、熱處理分廠、配套分廠、裝備分廠、中心倉庫、物資供應處、質量保證處、銷售處、機動資產處、綜合服務公司、河北分公司等26個單位及其產品、活動或服務。三、 評價小組2004年10月,公司管理者代表賈勝軍同志批準成立了初始評價小組,評價小組成員由有經驗的專家、部分內審員組成。從2004年10月至12月開始對公司所屬單位的活動、產品或服務進行了全方位、全過程地識別和評價。初始評價小組成員如下表:序號姓 名性別所在單位及職務(職稱)評價小組職務資 質1賈勝軍男總經理助理、管理者代表組長專家2王在武男副廠長、安全總監副組長專家3田樹民男分管安全領導、總工程師副組長專家4李樹生男總經理助理、服總工程師副組長專家5李建訓男副總工程師成員專家6宋佑學男安全保衛處處長成員專家7張正軍男質量保證處處長成員專家8李劍虹男安全保衛處副處長成員專家9周 平男質量保證處副處長成員專家10張玉平男企業管理處副處長成員專家11謝樹檀男大件分廠副廠長成員專家12杜令華男綜合服務公司副經理成員專家13肖仁全男機動資產處高級工程師成員專家14郝建軍男安全保衛處高級政工師成員專家15馬克立男安全保衛處工程師成員QMS/OSH/EMS內審員16王新英女安全保衛處成員QMS/OSH/EMS內審員17路海濱男鍛鉚分廠工程師成員QMS/OSH/EMS內審員18李 峰男大件分廠工程師成員QMS/OSH/EMS內審員19張愛軍男中小件分廠工程師成員QMS/OSH/EMS內審員20陸江潔女油泵分廠工程師成員QMS/OSH/EMS內審員21尚炳輝男總裝分廠助理經濟師成員QMS/OSH/EMS內審員22楊貴敏男熱處理分廠助理工程師成員QMS/OSH/EMS內審員23楊海濤男裝備分廠工程師成員QMS/OSH/EMS內審員24程紅燕女配套分廠工程師成員QMS/OSH/EMS內審員25張長海男河北分公司成員QMS/OSH/EMS內審員26于 波男綜合服務公司工程師成員QMS/OSH/EMS內審員27倪 偉男生產調度處工程師成員QMS/OSH/EMS內審員28梁 銘男機動資產處工程師成員QMS/OSH/EMS內審員29付明宇男安全保衛處助理政工師成員保衛干事30孫建國男中小件分廠班長成員現場操作人員31孟凡孝男配套分廠班長成員現場操作人員32張萬嶺男綜合服務公司班長成員現場操作人員四、 適用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是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應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是確定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績效改進目標和方向的前提。公司通過下發的文件、搜尋資料、網絡查閱等途徑,對國家、地方和行業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標準等進行了收集,共識別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438個與公司活動、產品或服務相應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所識別出的438個公司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完整覆蓋了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產品或服務的全過程,公司目前的健康、安全、環境管理符合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附:適用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清單;職業健康、安全、環境守法證明)五、 組織機構、職責及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健全的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組織機構、職責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體系的組織保障和有力支持,也是體系內容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實行三級管理。安全環保委員會(簡稱:安環委)是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的最高機構,安環委主任由公司總經理擔任,副主任由黨委書記、廠長、副廠長、安全總監和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總工程師擔任,委員由公司副職領導有及關職能部門和基層單位行政正職擔任。安環委是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環境重大事項的決策機構,對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環境工作進行全面監督和管理。安全保衛處是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的日常辦事機構,負責安環委會議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體系方面各項決定、決議的貫徹、執行,負責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的日常管理工作。基層單位設立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體系運行領導小組,組長由行政正職擔任,副組長由支部書記或行政副職擔任,成員由其他副職領導或各技術、管理組長、體系管理員、安全員等擔任,并設專(兼)職體系管理員1名,負責本單位職業健康、安全、環境日常管理工作;班組(崗位)設一名兼職安全員,負責本班組(崗位)職業健康、安全、環境日常管理工作。以上機構及相關人員都有明確的職責和要求。為了保證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有章可循,公司先后制定了21項規章制度,對公司的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作了全面規范。六、 評價和結論2004年11月,公司各單位風險評價小組經過廣泛的資料收集和充分的現場調查,對收集的信息資料和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匯總后,按生產工藝流程,以崗位(工種)或獨立的設備(場點)為單元,以公司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為準則,通過因素分解和過程分析對本單位活動、產品或服務過程中存在或可能產生的危害因素和環境因素進行了全面識別,并采取LEC法,輔助以專家評議,分別對危害因素和環境因素作了評價。2004年12月,公司風險評價小組將各單位的評價結果分析、歸納、分類,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按危險等級和影響程度做出了公司的初始評價結論。(一)危害因素的評價及結論濟南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屬機械加工行業,內燃機制造專業,現有的鍛鉚分廠承擔主導產品鉚焊件的批量生產;大件分廠承擔各種系列發動機機體、曲軸、氣缸蓋、罩殼等主重要零部件的機械加工;中小件分廠承擔連桿、凸輪軸、活塞、進、排氣門、強力螺栓等中、小件的加工;油泵分廠承擔泵體、渦輪、轉軸、轉子加工、高壓泵總成、增壓器總成等配件;總裝分廠承擔零部件清洗、總裝、試車等;裝備分廠承擔柴油機研制與生產所需工裝、非標準刀量具的制造及偶合器裝配、試車等;熱處理分廠承擔190系列柴油機零部件的淬火、調質、滲碳、氮化、噴丸、發蘭處理等熱處理生產;配套分廠承擔190系列發動機的配套、試車、噴漆、包裝等;河北分公司是以柴油機大修和發電機組配套為主的生產單位;綜合服務公司承擔公司電力、自來水供應、產品運輸、污水處理及生產、生活采暖;中心倉庫負責一萬多種成品零部件的保管;物資供應處承擔著各種原材物料的采購、保管和發放工作;質量保證處負責對產品質量的監督、檢驗和計量管理;內燃機研究所承擔產品的設計開發、試驗、工藝、標準化、計算機開發應用管理及科技管理;機動資產處負責設備的管理等工作。下面以事故統計調查表(20032004年)、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一覽表(2004年)和主要危險化學品的使用為據,對公司的主要危害因素予以識別和評價。(附:20032004年事故統計調查表、2004年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一覽表、主要危險化學品清單)1、事故統計調查表顯示,近2年公司共發生9起工傷事故,其中物體打擊事故1起、起重傷害3起、交通事故(次要責任)3起、其他傷害2起,這9起事故(除公司外交通事故外)均為工業小事故。從事故的經過和原因分析,人的不安全行為和違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因此,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應列入重要危害因素。鑒于公司在生產中的風險削減措施能達到保護員工的需要,故對人的不安全行為只能通過加強安全監督檢查和紀律、制度的約束予以控制。2、公司以機械加工生產為主,受原材料和成品的限制,在生產過程中必須采用起重機械予以輔助。近2年公司共發生3起起重傷害事故,因此起重機械(在用73臺)及起重作業過程中的危害應列入重要危害因素,鑒于公司對起重機械的管理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的要求,故對起重作業過程中的危害應予以重點監控。3、公司現有在用廠內機動車45臺、電梯5臺、電熱蒸汽鍋爐2臺(1臺在用),分布在各生產分廠及倉庫大樓。近兩年公司共發生1起車輛傷害事故,因此廠內機動車在作業過程中的危害應列入重要危害因素。鑒于公司對特種設備的管理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的要求,故對廠內機動車、電梯等特種設備的運行應予以重點監控。4、公司危險化學品僅作為原材料或輔助材料使用,其中鍛鉚分廠使用的危險化學品是氧氣、乙炔等;熱處理分廠使用丙酮、液氨、氯化鈉、氯化鋇、液化氣、鹽酸、柴油;配套分廠使用天然氣、柴油;總裝分廠、內燃機研究所使用柴油;綜合服務公司使用汽油、柴油;質量保證處理化室使用鹽酸、硝酸、硫酸、亞稀酸、酒精等;公司委托外單位借用廠區對整機進行噴涂作業,使用汽油、各種稀料等。對于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公司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設有專用庫房,實行專人專管,配備了充足的消防器材。配套分廠天然氣試車應采取消除靜電、使用檢測、安裝報警裝置、為員工配發防靜電工作服、制定應急措施等。公司對危險化學品的使用應予以重點監控。5、綜合服務公司由運輸和動力兩部分組成。電作為公司生產的主要動力,在供、配電管理方面,公司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從設備管理、安全防護、人員培訓、規章制度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和完善的風險控制措施,但電氣作業應作為重要危害因素,特別是高壓部分應予以重點監控。運輸車隊是公司交通安全管理的重點單位。公司從車籍、外出審批、車輛年檢、駕駛員年審管理等方面,都能嚴格按照國家和行業有關規定認真執行。交通安全作為安全管理的難點應作為重要危害因素,特別是大轎車、長途車的外出和風、雷、雨、雪等天氣的行駛應予以重點監控。6、公司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主要有電焊煙塵、其他粉塵、苯、甲苯、氨、噪聲等五類,分布于七個基層單位的80個作業點。從2004年省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研究所監測結果來看,針對鍛鉚分廠偶合器、油底殼電焊煙塵和清砂3個粉塵作業點略微超標情況,公司應予以重點監控;油泵分廠油泵試驗臺、增壓器試驗臺、總裝分廠0號、2號試車臺噪聲超標稍高等情況,公司應強化隔音裝置的正確使用,采取降低噪聲強度等削減措施予以削減,力爭達到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求。目前公司無一例職業病患者。7、公司對新增加和調整的設備、設施都進行了危險源和環境因素識別,已經列入公司和各單位的風險和環境因素清單。總之,通過全面識別和充分評價,識別評價出主要危險源335個,重大風險8個。(附:重大風險及其削減控制措施一覽表)(二)環境因素的評價及結論1、環境狀況公司分布在三個區:主廠區、東郊廠區和河北分公司,其中主廠區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文化西路14號,占地面積125650,坐落在千佛山北麓,歷山路和千佛山路之間,北側為山東省體育學院和文化西路,西隔千佛山路與山東大學南校區為鄰,東為歷山路、路東為山東師范大學,南隔山大住宅區、經十路與千佛山相望,處于濟南市文教旅游區。東郊廠區位于歷下區姚家鎮,其南側緊臨經十東路,占地面積114616,建有配套分廠、鍛鉚分廠和倉庫。河北分公司是公司設在華北地區的一個分公司,與華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機械廠(河北青縣)相鄰,位于環渤海經濟開發區,距京福高速公約3km,占地面積約8244、30。2、污染物排放狀況公司屬內燃機專業制造企業,生產工藝復雜,污染源相對集中,環境影響相對較輕。(1)廢水(液)的產生及排放公司生產用水全部來自市政自來水管網,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液主要有生產廢水(包括零部件清洗廢水、機加工含油廢水和發蘭、磷化工序清洗廢水、試車)、生活廢水和廢乳化液,外排廢水類型為,特征污染物為石油類、COD、懸浮物和總磷。(2)廢氣產生及排放公司生產過程中主要是噴漆工序、氮化工序、拋丸工序、焊接工序、試車燃油、汽車燃油等產生的廢氣。(3)固廢產生及排放公司主要生產原料為毛坯、鋼材和焊條等,輔助材料為化學制劑和產品,如油漆、機油、乳化液等。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是金屬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下腳料、機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鐵屑、污水處理站處理廢水中產生的污泥渣以及生活垃圾,此外還有廢舊燈管、廢電池、廢油墨盒等危險廢物。(4)噪聲公司噪聲主要為柴油機、油泵、偶合器等試車和龍門銑、臥式鏜床產生的機械噪聲,以及移動式空壓機產生的空氣動力性噪聲,廠界噪聲監測點共3個。公司各類污染物排放濃度詳見2004年排放污染物總量監測報告。3、污染控制與治理狀況(1)廢水控制與治理公司建有多個隔油池,含油廢水經沉淀、過濾、隔油、重力分離后,由物資供應處委托單位進行回收。主廠區各分廠生產生活廢水入廠污水處理站,經氣浮去渣處理后,由總排污口排入位于文化西路上的市政污水管網;東郊分廠的生產生活污水經污水處理站處理后,排入姚頭大溝。河北分公司污染物特征與公司相同,生產生活廢水入分公司污水處理站處理后,排入青縣污水管網。節約用水,使用節能產品,及時關閉水龍頭,嚴防跑、冒、滴、漏,減少清潔用水量。(2)廢氣控制與治理噴漆產生的苯、甲苯等經強制通風換氣裝置后,有組織的排放,排氣筒高度10米;氮化和焊接工序采用車間通風除塵設施;拋丸機采用二級除塵系統(旋風分離器+布袋式過濾器)除塵,有組織的經15米排氣筒排放;試車廢氣有組織地采用20米排氣筒排放。所有在用機動車輛均按濟南市公安局、環保局車輛監測中心要求,定期檢測并達標排放。(3)固體廢棄物的控制與治理金屬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下腳料、機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鐵屑由物資供應處集中委外回收利用;工業垃圾、生活垃圾由安全保衛處委托濟南市歷下環衛局指定的地點堆放;廢舊燈管、廢電池、廢油墨盒等危險廢物由物資供應處按要求統一處置;污水處理后的污泥渣由安全保衛處委托歷下環保局指定的地點進行傾倒。(4)噪聲的控制與治理在柴油機、油泵、偶合器等試車時產生高噪聲的地點均建造了隔聲房,采取吸音、隔音等降噪措施;將高噪聲設備放置在生產區中心地帶,利用距離衰減降低廠界噪聲;利用車間墻壁和廠區圍墻阻隔、屏蔽噪聲。4、產品產量及能源、資源、原副材料消耗狀況(以2004年計):(1)產品產量:內燃機制造1701臺、總功率152.75萬kW;配件制造28.89萬套;內燃機大修224臺。(2)能源、資源、原副材料消耗(詳見下表):序號名 目單位用 量 一能源1生產生活用水量立方米464192其中生產:1927902工業用電量萬kWh1897.35其中生產:1560.69二原材料1機體毛坯噸62462曲軸毛坯噸3021.753汽缸蓋毛坯噸95.54其它毛坯噸3511.755金屬材料噸87886有色金屬噸4027焊條噸24.5三輔助材料1乳化夜噸33.92清洗液噸32.663機油消耗量噸2114汽油消耗量噸655柴油消耗量噸12886煤油消耗量噸217液氨噸708氯化鈉噸3.39油漆噸26.710稀釋劑噸135、環境因素的識別與評價:為保證全面識別公司產品、活動或服務中存在的環境因素,各部門、各單位以生產工藝流程、生產班組、辦公室為識別單元,對崗位、設備、處室存在的環境因素采用現場跟蹤觀察、過程分析等方法逐項進行了識別,通過專家評價法和過程評價法,共評價出重要環境因素26個。詳見重要環境因素清單。6、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遵守情況:公司在全部產品、活動或服務過程中嚴格遵守公司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廢水、廠界噪聲全部達標排放,對固體廢棄物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了回收或處置。但是東郊廠區噴漆過程中產生的苯、甲苯等存在超標排放現象。多年來,公司從未發生過環境污染事故,也未受到濟南市環境保護局任何行政處罰。7、排污申報和排污費交納情況:公司嚴格按照濟南市環境保護局要求,如實、按時地進行了排污申報,2004年共交納排污費8萬元。8、新、改、擴建工程情況:在新廠區(長清開發區)項目建設中,公司嚴格執行安全環保“三同時”制度,在可行性階段編制了環境影響報告書和安全預評價報告,并通過了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濟南市環境保護局專家組的評審。目前新廠區正處于緊張施工階段,并做到了勞動安全衛生、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9、現有環保設施及運行狀況:公司對各類污染物進行了嚴格的控制與治理。現有污水處理設施三座(包括河北分公司),污水處理站環保設施均正常、有效運行。設工業垃圾箱一個,集中存放不可回收的固體廢棄物。七、需優先解決的問題和治理措施通過評價,公司應優先解決的職業健康、安全、環境問題包括:經常性的對全員進行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知識方面的培訓;噪聲(廠界)治理還有待加強;東郊廠區噴漆過程中產生的苯、甲苯等油漆廢氣超標現象;廢乳化液沒有經過集中回收處理;鹽浴渣混入生活垃圾中。結合新廠搬遷和環保技術改造項目,公司對存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