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反腐長效機制未完善下網絡式與運動式反腐的優缺點楊雨明 順德一中高中部 歷史科摘要:本文通過論證反腐長效機制出臺的緊迫性,淺析在機制未完善前即時性反腐機制的有機補充作用。此外,就即時性反腐機制目前主要的兩種常見形式“網絡式反腐”和“運動式反腐”進行了優缺點分析,并就當前形勢提出了建立反腐長效機制的建議。關鍵詞:長效反腐機制;網絡反腐;運動式反腐一、構建長效反腐機制的緊迫性廉潔政府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決定國家前途的未來,也是政府自身改革發展的需要。廉潔政府關系到社會的公平正義,關系到我國的加速轉型,關系到政府自身的公信力。雖然我國在廉政建設上取得一定進展,但仍有大批官員出現了腐敗行為,同時出現了隱蔽性強,手段新穎的“新型賄賂”方式,給反腐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因此,要構建新的反腐長效機制,廉潔政府建設才能繼續“破冰起航”。“參天大樹,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頭”。目前出現“新型賄賂”的主要原因是:法律法規不完善,無法對“新型受賄人”進行有效制裁;財稅體制不透明,個人財產信息不公開,對打擊私藏賄金施加了難度,等等。“治水執法,不可執一”,必須高度重視,綜合治理。宏觀上可以由以下方面入手:(一)落實政府責任,發揮主導作用政府是廉潔建設的主導也是責任人,要發揮先驅作用,應建立健全干部廉潔評價考核制度,落實干部廉潔目標責任制,加大對干部的巡查、考核、約談和問責力度。加大監管力度,完善個人財稅體制改革,實現將個人財產公布于眾,接受政府和群眾的監督。同時,還應實施嚴厲的違法貪污打擊制度,瞄準腐敗問題突出領域,專項整治特殊領域的腐敗行為。(二)完善政策措施,創造監管條件目前,我國的財稅制度還不透明,同時法律完善速度跟不上腐敗形式的滋生速度。因此,造成了我國廉政建設的“瓶頸”問題。所以,要加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加大監管力度,擴大監管范圍,加速法律的完善,讓腐敗在陽光下“寸步難行”,要創新機制,完善體制,有利于司法、監管部門更好的開展財產監察工作。(三)加強輿論監督,形成社會氛圍眾所周知,當今許許多多的貪官污吏紛紛落馬并非司法部門之功,而是由于群眾的曝光。因此,要加強對“輿論市場”的保護和統一管理,提供相應的政府資源、法律資源等,媒體應正確履行責任,不能將群眾錯誤的言論煽風點火,既要讓群眾曝的出也要讓群眾曝的對,從而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治其微,則用力寡而功多;顯其著,則竭力而不能及也”。治理腐敗問題必須從源頭抓起,避免使今天的“洼池”變成明天的“陷阱”,同時也要加強“末端治理”。廉潔政府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又系統的工程,各項政策的實施必須“落地”“開花”,否則目標也只會變成“空中樓閣”。毋庸置疑,隨著反腐機制的不斷深化,監管措施的不斷到位,查處方式的不斷規范,群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風”的美好愿望也必將的得償所愿。只是在長效反腐機制健全建立起來以前,對即時反應式反腐機制也要加強重視。目前常用的即時反應式反腐機制有下列兩種:網絡式反腐及運動式反腐。二、網絡式反腐的優缺點新華網2009年一項“你最愿意用什么渠道參與反腐”調查中,75%的人選擇用網絡曝光,而選擇通過信訪、審計等官方渠道的不足10%。網絡反腐作為一種互聯網信息時代的新型反腐敗模式,以不斷壯大的網絡監督浪潮,成為網民表達訴求的一個重要渠道,也成為監督官員的另一種力量。網絡反腐與傳統的長效反腐監督形式相比,具有鮮明的特色的重要輿論力量,對我們的反腐敗斗爭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一)網絡式反腐的優點在分析網絡反腐現狀的基礎上,為了充分發揮網絡反腐的積極作用,應建立完善網絡反腐的制度化平臺,保障舉報信息的及時處理與反饋;加強網絡反腐調控,保證監督權利不被濫用;建立網絡反腐的制度化出口,切實保障舉報人的合法權益,保護老百姓的積極性。網絡作為一種新興的媒體工具,在防治腐敗、反映民意和輿論監督等方面具有其他媒體不具備的優點。(1) 低成本網絡反腐沒有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制,舉報者不必在現實中耗費精力和財力進行上訪,只需要在監督網站或某論壇上發表信息,網絡自身就可以將該意見在網上高度聚焦,進而引起紀檢部門的關注,從而達到網絡舉報的目的。這種方式直接有效、立竿見影,可以形成更廣泛的群眾監督。(2)高效性鑒于網絡這種高效性、便捷性的媒體,可以將信息的傳播速度大大提高,只要反腐的信息一出現,就會迅速的傳播至全國各地的每一個角落,形成“蝴蝶效應”。這大大減少了傳統信訪繁冗復雜的程序,節省了上傳下達的時間,降低了中間過程人為因素的干擾,為反腐工作贏得了時間,提高了反腐的工作效率。(3)透明性這是網絡反腐的最大的優點之一。在預防和懲治腐敗過程中,政府可以通過網絡及時公布反腐工作進程,將涉及機密外的一切信息迅速公布于眾,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并且將政務通過網絡平臺公開透明化,自覺接受民眾的監督,這也讓腐敗分子無機可乘。同時也讓群眾看到了政府正在向服務型,法治型,高效型的方向轉變,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形象。中央黨校副教授吳輝指出,網絡反腐較為透明,舉報信息公之于眾會形成較大輿論壓力,倒逼有關部門調查,往往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傳統反腐體系有一定的封閉性,舉報查不查往往由領導說了算;而且反腐渠道層級多,環節多,效率慢;同級舉報人容易受干擾,有時甚至遭故意回避。(4)直觀性網絡的發展為反腐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武器,它兼有聲音、圖像、文字、視頻于一體,展現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網民可以直接將記錄腐敗分子罪證的圖片、音頻、視頻直接上傳到網站,不但直觀形象,而且能為紀檢監察機關立案偵查提供強有力的證據,從而引起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大大推動了反腐工作的進展。黨的十八大后的一個月里,十多位官員受到查處,其中不少是被網絡舉報的。網絡反腐彰顯了強大威力,也引發社會各方更多期待:如何進一步拓展反腐領域和渠道,使反腐依靠激情、更靠理性,依靠網絡、更靠制度,依靠懲處、更靠預防。何增科表示,雖然我國有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政協監督、輿論監督等制度,但在一些地方,由于種種原因往往落實效果并不好。群眾信訪渠道也存在不暢通、監辦不到位等問題,攔訪、截訪事件時有發生。 何增科:根據腐敗多發規律提高制度預防質量J.廉政文化研究,2010,(第1期).(二)網絡式反腐的缺點“在網絡上,花邊新聞更容易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因而也更容易吸引關注。”中央編譯局世界發展戰略研究部主任何增科說。 何增科.中外行政監察對比分析J.中國監察,2012,(第13期).縱觀網絡舉報的諸多案例,從涉及不雅視頻的重慶北碚區委書記,到涉嫌性侵的黑龍江人大代表,從被曝向情婦寫“離婚保證書”的山東農業廳副廳長,到涉嫌濫用職權包庇兒子的太原市公安局長被查官員大多因艷照、情婦、名表等吸引眼球的“花邊新聞”而事發。 雷政富事件爆料人朱瑞峰日前對媒體坦言:“情色反腐是一個很高效的方式,但靠這種方式來進行反腐斗爭是有點荒誕的。網絡狂歡畢竟不是一個長期解決問題的方式。” 林珊珊,方磊.雷政富案爆料人朱瑞峰J.廉政瞭望,2012,(第24期).(1) 網絡反腐容易止于獵奇泄恨,帶有娛樂化傾向“在如火如荼的網絡反腐中,并不是所有舉報人都出于正義感,其中一些舉報人是因為要求得不到滿足,產生利益沖突而選擇網上舉報,這一點令人深思。”何增科說。 何增科:根據腐敗多發規律提高制度預防質量J.廉政文化研究,2010,(第1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任建明指出,網絡反腐的參與性、社會性、公開性,能有效補充黨和國家機關內部自我監督的不足。但網絡反腐的內容選擇往往有偏差,多集中于官員生活作風、官二代舉止等一些“博人眼球”的話題上,有時甚至帶有“娛樂化”傾向。 任建明: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學化水平J.先鋒隊(下半月),2010,(第3期).(2)網絡式反腐難以觸及深層次腐敗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表示,網絡反腐基本揭發一個就能處理一件,但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特別是一些深層次的腐敗問題,如重大決策權的濫用,經濟領域隱蔽的貪污受賄,這些隱藏于穿著打扮背后的深層腐敗問題,往往是網絡反腐難以顧及的“盲點”。 馬懷德.馬懷德:用法治GDP考干部J.中國司法,2011,(第5期).“國際上反腐做得比較好的國家或地區,比如新加坡、韓國還有香港特區,其實網絡反腐并沒有那么熱。” 何增科:國外反腐敗的理論與實踐及其借鑒意義何增科研究員訪談J.國外理論動態,2005,(第2期).何增科認為,只有進一步加強反腐制度建設,拓寬網絡以外的反腐渠道,反腐機制才能步入良性循環軌道。然而,網絡舉報案件大多查證屬實讓人深思。不少專家認為,在加強懲處機制建設的同時,如何加強預防腐敗始終是重要課題。三、運動式反腐的優缺點除了網絡反腐這種形式可行外,目前還比較流行“運動式反腐治標”。本文所指的運動式反腐主要指政府機關針對即時性任務和突發事件采取有限時間內嚴打嚴抓活動。這種屬于政府類的“運動式反腐”,此名次有可以用來描述民眾通過“發動民眾運動”的方式達到打擊反腐的效果。但是筆者認為這種方式并不能不治本。“反腐風暴”當中,一些人有所收斂,往往風頭一過就故態復萌,“治標不治本”。單純的懲治,只能解決“不敢腐敗”的問題,而程序法治,才能解決“不能腐敗”的問題。事實上,沒有程序法治,單純懲治連“不敢腐敗”也不可能真正解決。雖然聲勢浩大,但有點兒“站在墻外扔磚頭,砸中一個是一個”。“運動式反腐抓貪官就像打蚊子。你的蚊帳布滿破洞,打死一只,下一只又飛進來了。只有換個不破的蚊帳,蚊子才飛不進來,只有健全監督體制,貪官才無機可乘。運動式反腐在當前形勢下有作用,但不是長遠之計。反腐只有走上法制的軌道,才能從“嚴打懲戒”走向“制度構建”的深水區。 四、加強長效反腐機制要靠“立威”與“立規”反腐倡廉,一直被認為是黨治國理政的生命線。從黨的十六大開始,中央就提出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反腐倡廉方針,黨的十八大再次強調這一方針。加強腐敗預防體系建設首先要“立威”,抓制度落實。不少專家談到,目前我國的反腐敗法律制度很多,但為數眾多的法律沒能有效遏制腐敗高發多發的勢頭,執行不到位是重要原因。比如領導干部對“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在一些地方流于形式,有的對組織掌握的就報告,不掌握的就不報告。“制度出臺執行不力會比沒有出臺這項制度更為糟糕,意味著制度的權威性受到了挑戰。” 廖翥,周麗萍.反腐敗成效=制度執行力:專訪著名黨建專家黃葦町J.廉政瞭望,2012,(第7期).黨建專家黃葦町說。其次要“立規”,完善對關鍵領域重點環節的權力監督。目前我國各級政府仍然具有廣泛的公共權力,行政審批和許可事項仍然偏多。審批權力面廣量大,常常處于監督“暗區”,極易淪為腐敗“溫床”。因此,開展全面的權力普查是預防腐敗的基礎工程。在此基礎上,完善對重大決策權和政府職能行使等重點環節的監督。根據何增科建議,應積極推廣“開放式決策”,增加各級黨委政府決策過程的透明度和參與度,條件成熟時制定“重大工程項目和重大事項決策程序法”。 何增科:根據腐敗多發規律提高制度預防質量J.廉政文化研究,2010,(第1期).目前,一些地方對于民生領域的重大事項實行開門問計、公開決策,受到群眾好評,也有效防止了腐敗現象的發生。只有將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要求上升為必經的法定決策程序,才能減少部門利益法制化和拍腦袋決策。應重點制定重大決策程序條例、信息公開法和行政組織和編制法這三部法律,加強對官員、政府部門的決策權、行政權行使的源頭把關,防止決策“一張紙”、花錢“一支筆”、用人“一言堂”等權力腐敗。相關專家還建議,對于反腐機構本身,也需打破“條塊分割”,整合調整,強化監督能力,同時適度向社會開放,增加反腐部門權力的透明度,如可以引入社會力量、專家、學者對舉報線索的限期查處,對舉報人的安全進行監督,營造更有效的預防腐敗體系。總歸來說,無論是上述的方法還是其他機制的反腐,只要是能夠促進國家政治廉潔的,都可以結合使用。參考文獻1何增科:根據腐敗多發規律提高制度預防質量J.廉政文化研究,2010,(第1期).2何增科.中外行政監察對比分析J.中國監察,20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