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靈 谷 寺各位游客,現在我們游覽的是靈谷寺。靈谷寺風景區是南京東郊三大風景區之一,它位于紫金山的東邊。靈谷寺原坐落在紫金山的第三峰天堡山的獨龍阜,即現在明孝陵的所在地。南朝梁天監十三年(公元514年)12月寶志和尚圓寂并葬于此。梁武帝為寶志修建了一座開善精舍,唐代改名寶公院,南唐改稱為開善道場,明初改名蔣山寺,明代朱元璋為修建他的陵墓,將該寺遷移于此,并賜名靈谷禪寺。他當時親筆書寫了“天下第一禪林”的匾額,懸于寺門之上,景況盛極一時。明初的靈谷寺占地500畝,僧侶1000多人,下轄棲霞寺、定林寺等12座佛寺,寺外莊田40余處,有耕地、山地、池塘共35000多畝。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的靈谷寺是多么雄偉壯觀。到了太平天國時期,巍峨殿宇付之一炬,僅剩下燒不掉的無梁殿,1928年北伐勝利后,南京國民政府為紀念北伐犧牲的將士,選定靈谷寺舊址建陣亡將士公墓。新中國成立,改名靈谷公園。各位游客,現在我們就來到了靈谷寺,我們看到入口處的這座牌坊是仿南朝時期的式樣,它告訴人們,靈谷寺是一處六朝勝跡,從山門至現在的放生池的路有約五里,兩旁種有松樹,所以當時這段路成為“五里松”。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放生池,又叫萬工池,它是個半圓形游水池,相傳朱元璋建新寺時,看這里有景無水,于是命一萬軍工在此筑池種白蓮,所以稱它為萬工池。各位游客,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靈谷寺的正門紅山門。在門額上原來是蔣介石手書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現在是由我國著名書法家錢松喦先生書寫的“靈谷勝境”。門外一對石獅是建造公墓時北平軍分會贈送的。步入青石甬道,兩側松柏參天,在原天王殿舊址上,聳立著一座六柱五門的大牌坊,它高10米,是中國最大的牌坊之一,仿北京十三陵大牌坊而建。牌坊上鑲嵌著國民黨的黨微,中門夾枋上刻有四朵梅花圖案,正面書有“大仁大義”四個字,背面是“救國救民”,均由國民黨元老張靜江先生書寫的。在牌坊前有一對漢白玉雕刻的貔貅,貔貅是神話傳說中黃帝作戰時使用的威猛神獸,每當戰前,它都一往直前,所向披靡,此物是陸軍第17軍贈送的,放在這,寓意陣亡將士忠勇威猛。前面這古老的建筑是無梁殿,又叫無量殿。因殿內供奉有無量壽佛而得名,該殿自基至頂,均為磚石結構,沒有一根木頭和釘子,所以叫“無梁殿”,該殿有重檐九脊,正脊上有三個復缽式喇嘛塔。正面五開間,室內進深三間,實際上是三排筒子券。三個拱券中以中券洞最大,前后兩跨較小。走入無梁殿在中券正中首先可以看到三個券龕,它原先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在無梁殿改為祭堂后,正中供奉有“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東碑為“國父遺囑”,西碑是民國時期的國歌。在祭堂的四壁上鑲嵌有110塊太湖青石碑,上刻有33224位陣亡將士的姓名,他們大部分是在北伐戰爭和松滬抗戰中犧牲的革命將士。如今無梁殿的前兩券被辟為了辛亥革命蠟像館,館匾由陳立夫書寫,展出22幅場景,再現了辛亥革命時期重要的人物和歷史事件。游客們,請注意在無梁殿的頂部有一個八角形的石孔,它有兩個作用:起通風和采光的作用,另一個是它位于佛龕的上部,光線透過它可以制造拂光的效應。在無梁殿的后方有一個半圓形的大草坪,即為第一公墓的中心墓區,這里原是靈谷寺五方殿的舊址,在這里安葬的主要是在北伐、抗戰、內戰中陣亡的將士1029名,其中128位在上海松滬抗戰中犧牲的將士,以示不忘“一二八”事變。墓園南側的中心花壇中,聳立一株高大茂盛的桂花樹,被稱為金陵桂花王。繞過公墓的圍墻,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這座寬闊軒昂的建筑是松風閣。明代這里是律堂的位置。清代修復后變成觀音閣,1929年這里建成陣亡將士革命紀念館,由蔣介石題寫館名,陳列陣亡將士的遺物,在抗戰中遭破壞。現已成為人們游覽途中駐足休息的場所,它是重檐廡殿頂九開間殿。松風閣后廣場中央有一石鼎,上刻“銘鼎垂勛”四個大字,是當時的安徽省主席劉振華贈送給公墓的。這個位置原是寶公塔,現被遷到西側密林中。在中樞線的終點是靈谷塔,為陣亡將士紀念塔,建于1933年,九層八面,塔高60米,造型玲瓏,在塔基臺階的正中是一塊雕有“日照山河”圖的丹陛石,上面是花崗巖的平臺。在塔的底層外壁四面刻有蔣介石手書“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四個門楣,前門書“靈谷塔”,后門是“有志竟成”,側面分別是“成功、成仁”。塔內螺旋扶梯盤旋而上,共有252級。靈谷塔內的四壁上,第二至四層,鐫刻著孫總理北上時在黃浦軍官學校告別辭,為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所書草書。第五至八層,刻的是吳稚輝先生所書的(民國13年6月16日)孫中山先生黃埔軍校所作的開學訓詞,字體為篆書。第九層無碑刻,供遠眺山巒林海,登臨九層寶塔,極目遠眺,美不勝收。在松風閣西側,有座小塔,叫寶公塔,它是南朝高僧寶志和尚的舍利塔,(寶志就是民間傳說中的濟公和尚,寶志又稱志公,是南北朝時期的宋朝人。是一個被神化了的和尚,宋元嘉十三年( 436年),他生于建康東陽(今南京市棲霞區東陽鎮)一株古樹的鷹巢中,一位朱姓婦女去井邊汲水,聽見樹上小兒的啼哭聲,就取下帶回去撫養,所以后人傳說寶志生有一雙鷹爪般的手,如李白就稱他是“錦幪鳥爪,獨行絕侶”。 寶志7歲出家到道林寺當和尚,成年后,顯出靈跡,常赤足行于街市,手持一錫杖,杖頭掛刀、尺、拂之類,好為人預卜未來征兆。據說他杖頭所掛的刀、尺、拂,就是用諧音的暗示,預言未來的三個朝代,刀切削整齊,預言齊朝;尺用于丈量,預言梁朝;拂可撣塵,預言陳朝。因此,后來南宋的抗金大臣李綱稱贊他:“寶公真至人,鳥爪金色身,杖攜刀尺拂,語隱齊梁陳。”) 塔是1981年重新修復的,塔中有一塊石碑,上面有吳道子所畫的寶公像,李白題詞,顏真卿書寫,人們稱之為“三絕碑”,而后乾隆皇帝南巡至靈谷寺,在第三次重刻該碑時,題上“凈土指南”四字,似乎要湊上“四絕”的熱鬧。經過茂密的桂花叢林,我們現在來到了志公殿。 志公殿為三間,青磚青瓦,建于 1934年,殿內供奉寶志像,所以也稱像堂。近年來,志公殿經過多次維修,現為工藝品銷售部。志公殿前的地上有一塊叉形鑄鐵,名“飛來剪”,又名“雙鐵鎮”。明初建靈谷寺,飛來剪是用來舉重提物的工具,古人利用杠桿原理,以飛來剪作為杠桿的一端,將建筑材料提舉到所需的地方。無梁殿后東側是靈谷寺,廟門橫額上“靈谷寺”三個字是國民黨的元老于右任所題寫。現在我們看到的靈谷寺是清代同治年間曾國藩在原來龍王殿的舊址上新建的龍王廟,后改名為靈谷寺,它的規模已大不如從前,2007年又進行大改造。門前照壁上書寫有“普濟圣師應化真身道場”和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字樣。表明了該寺與寶公的緣脈關系,靈谷寺內大雄寶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左右二脅侍是阿難、迦葉,東邊院內北首是大遍覺堂,供奉著三藏法師玄奘的頂骨舍利和玄奘赴西域取經的有關資料。南首是三圣殿,內供奉西方三圣。除了剛才我們所看到的主體建筑以外,在靈谷寺風景區,譚延闿墓、鄧演達墓、八功德水等景觀。這些古今建筑與山水勝境全部掩隱與靈谷深松中,景色迷人,游客們,你們是否也陶醉了呢?好,今天的靈谷寺的游覽至此結束,祝大家玩的盡興,再見!問答1、靈谷寺的主人應該是誰?寶志和尚,棲霞東陽人,年代:南朝宋,姓朱,他七歲出家,相傳是朱姓婦人在鳥巢中發現并收養的,是民間傳說中濟公的原形。2、靈谷寺在明朝為何稱“天下第一禪林”(1) 規模大:占地500畝,寺外有莊田40余處,有耕地、山地、池塘35000余畝,寺僧千余人。(2) 財力之雄:統領南京12座寺廟。3、“靈谷”二字得名,從朱元璋游新庵記可以得到解釋“鐘山之陽有谷,谷有靈泉”4、為什么要選靈谷寺作為陣亡將士公墓?(1) 靈谷寺緊臨中山陵,這對陣亡將士是一個精神上的安慰褒獎。(2) 在廢棄的靈谷寺上建公墓也可以節約成本。5、什么是北伐戰爭?淞滬戰爭? 北伐戰爭:指1924年到1927年第一次中國革命戰爭中北伐軍與北洋軍閥之間的戰爭。 淞滬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得寸進尺企圖占領上海,1932年1月28日夜發動了對上海的進攻,駐滬十九路軍和第五團對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英勇的斗爭,在工人、市民的支持下,抵抗持續了一個多月,造成日軍死傷萬余人。6、無梁殿采用的是什么形式?中國有四大無梁殿,分別是哪幾座?最大的是哪一個? 無梁殿,重檐歇山頂,上置三個小喇嘛塔。通體磚石拱券結構,不用寸木,故叫無梁 。 四大無梁殿:蘇州開元寺內大殿 山西顯通寺 峨眉萬年寺 南京靈谷寺 南京靈谷寺內無梁殿是全國最古老、最大的一個,它的殿東西長54米,寬38米,高22米。7、西方三圣:中間阿彌陀佛,左脅侍觀世音,右脅侍大勢至7、在無梁殿內有三塊碑,分別由誰題寫的?什么內容 原:東面是由了陳果夫題寫的國民黨中執委祭文。現:國父遺囑西面是由蔣介石題寫的北伐誓師詞。民國時期的國歌。中間是由張靜江題寫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之靈位。 現在未變。8、辛亥革命蠟像館的主題及內容?主題:中華之光辛亥革命蠟像館。內容:館內共展出了22組場景,塑造了孫中山、宋慶齡、黃興、周恩來、蔣介石等57位人物,再現了辛亥革命時期重要人物和歷史事件。9、陣亡將士公墓共有幾座?其中一號公墓共葬入多少烈士?其中淞滬戰役烈士有多少人?為什么?其他兩座在什么方位?(1) 共有三座,一號公墓占地14畝,有墓穴1624個,葬入的分別是北伐、抗戰、內戰中陣亡將士1029名,其中淞滬戰役烈士128人,為了紀念“一.二八”淞滬抗戰。其他兩座分別在鄧演達墓所在地即是第二公墓舊址。志公殿向西數十米處是第三公墓舊址。10、靈谷塔內有哪些石刻?底層外壁四面刻有蔣介石手書“精忠報國”,另四個門楣上,前門是“靈谷塔”,后門是“有志竟成”,側門是“成功”、“成仁”二到四層壁內刻有監察院長于右任的草書,孫中山在黃浦軍校北上告別辭,共12塊碑,五到八層是國民黨元老吳敬恒的篆書,孫中山黃浦軍校開學訓詞,共16塊碑。11、何謂“三絕碑”?“凈土”二字的含義?“三絕”指吳道子畫寶志和尚的圖像,李白寫的贊詞,顏真卿的書法。“凈土”二字表明靈谷寺屬凈土宗。12、玄奘大師頂骨舍利的來歷?玄奘大師圓寂慈恩寺,后因黃巢起義軍起義又遷至陜西終南山紫光閣寺,后骨塔毀于唐末戰火中,宋天圣年間,金陵天禧寺可政法師在終南山紫光閣寺取經,就將所得玄奘法師頭骨帶回天禧寺,明初遷往大報恩寺塔內,后大報恩寺又被毀掉,1943年日本侵略軍在挖掘工事時發現頭骨,想帶回日本,出于國人的壓力,僅攜得一小塊帶到日本,其余除安放在九華山三藏塔內一小部分,南京博物院內也收藏一塊,后來又給了靈谷寺,1998年8月又從中取了32.8863克一粒,由兩岸僧眾護送到臺灣,供奉在臺灣玄奘大學內。13、松風閣是什么樣規格的建筑?重檐廡殿頂、面闊九間14、鄧演達、廖仲愷為何人? 鄧:廣東惠陽人,曾跟隨孫中山討伐陳炯明,曾任黃埔軍校教育長,“四.一二”政變后,他開展了反蔣斗爭,由于叛徒的出賣,在上海被捕,1931年11月29日被害于南京東郊,時年36歲,是中國農工民主黨的創始人。 廖:廣東歸善人,1905年參加同盟會,1924年當選為中央執政委員會常委,1925年8月20日在廣州國民黨黨部門口慘遭反動勢力暗殺。譚延闿:(1880-1930),字祖安,號畏三、湖南茶陵人,光緒年間開封會試第一名,曾被光緒帝的師傅翁同龢稱之為“奇才”。顏體楷書大家,講究美食,為人圓滑,善于協調各方關系,曾任湖南省長、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等職。1930年9月病逝南京。15、靈谷塔底層石刻分布 有志競成 報 國 成 成 功 仁 忠 精 靈谷塔 16、在靈谷大門往后有一牌坊,牌坊前石臺上有一對貔貅,那么為什么要把它放在這里呢?貔貅。傳說中是黃帝作戰時沖鋒在前的神獸,是勇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總結模版
- 組態軟件技術整體教學設計-張松枝
- 糖原累積病Ⅵ型的臨床護理
- 小米3小米電視發布會
- 廣西南寧市第四十九中學2025屆數學七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統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1秋天 課件
- 醫學生模擬談話技能培訓大綱
- 2025年秋學期初二家長會班主任發言稿模版
- 2025年民辦學校審工作總結模版
- 狂犬病醫學發展史
- 廠區綠化環境提升方案
- 南京工業大學《化工廢水處理》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高三第二輪復習之文言翻譯(李麗君)省公開課獲獎課件市賽課比賽一等獎課件
- 2024年江蘇省鹽城市中考語文真題
- 教輔資料進校園審批制度
- 產品代理合同協議書2024年
- 九年級你準備好了嗎崔喜利公開課獲獎課件百校聯賽一等獎課件
- 腸癰護理常規
- 外研版小升初必背詞匯
- 咪咕在線測評題
- 《無衣》課件(共18張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