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二課時作業第二章第三節.doc_第1頁
湘教版必修二課時作業第二章第三節.doc_第2頁
湘教版必修二課時作業第二章第三節.doc_第3頁
湘教版必修二課時作業第二章第三節.doc_第4頁
湘教版必修二課時作業第二章第三節.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選擇題城市是對環境影響最深刻、最集中的區域,城市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既包括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又包括對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據此回答12題。1下列關于城市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a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使原先的地形變得高低不平b城市經濟活動強烈地改變了下墊面的性質,從而導致城市氣候類型的變化c城市在建設的過程中會破壞原有的河網系統,導致城市地區水系紊亂d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最主要的是生活污染2下列關于城市對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a城市化過程中農業用地一般都將逐步演化為工業用地b城市化過程中勞動力一般都會從第三產業轉向第二產業c城市化過程使人口和產業活動由集聚到分散d城市化過程使原先的鄉村景觀逐步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觀所取代【解析】第1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環境,使原來的自然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城市建設雖然使下墊面性質發生改變,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城市氣候類型。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工業三廢”。第2題,城市化過程中農業用地會逐步演化為建設用地。城市化過程中勞動力一般都會從第一產業轉向第二、三產業。城市化過程使人口和產業活動由分散到集聚。【答案】1.c2.d3城市化對農村的影響表現在()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改變人們的文化觀念改變人們的勞作方式改變人們的身體素質abcd【解析】城市化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城市化的發展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促進了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于是誤認為改變了人們的身體素質。其實,城市化的發展也帶來了許多環境問題,也可能導致人們身體素質的下降。【答案】a下圖為我國城市化發展階段示意圖,讀圖回答45題。4目前,我國城市化進程處于()a初期階段b城市郊區化c逆城市化d再城市化5階段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交通通達性差地價昂貴污染嚴重遠離商業中心ab cd【解析】我國的城市化進程目前處于城市郊區化階段;在階段,由于城市中心地價昂貴、污染嚴重,人口開始外遷。【答案】4.b5.b下圖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瑞士館約4 000平方米的草地式屋頂的局部和整體圖片,它們展示的是瑞士鄉村風光。據此回答67題。6在大城市提倡的營建“綠色屋頂”和“綠色陽臺”,其改善環境的主要作用是()a減少城市的噪聲和光污染b減輕熱島效應和美化環境c減輕光化學煙霧的污染d降低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數量7我國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綠化中因使用殺蟲劑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綠化方式中污染最為嚴重的是()a落葉闊葉樹林b常綠針葉樹林c“綠色屋頂”和“綠色陽臺”d人工草地【解析】第6題,“綠色屋頂”“綠色陽臺”主要內容是提倡在建筑物頂部和陽臺種植花草發展綠化,其主要作用首先能美化城市環境;其次綠色植物能大量吸收co2放出o2,一方面凈化空氣,另一方面也可降低城市的溫室效應,使城市氣溫降低;另外“屋頂陽臺”的綠化,可以起遮陽的作用,也可降低城市的氣溫。第7題,綠化中使用的殺蟲劑會污染地下水,主要是其殘留在植物表面的有害成分隨著地表水的下滲而對地下水產生污染,因此需要經常進行灌溉的綠化方式中,其使用殺蟲劑而對地下水造成的污染是比較嚴重的。在四個答案中需經常灌溉的是c和d,而c答案的“綠色屋頂”“綠色陽臺”的灌溉水又不能直接下滲到地下。【答案】6.b7.d讀美國城市人口密度依時間先后在空間分布上的變化圖(a、b、c表示先后不同時期),回答89題。8下列哪個名詞適合用來描述人口密度的時空差異()a工業化b區域專業化c農業機械化d城市化9關于c時期的說法正確的是()ac時期是城市化的快速增長時期b引起c時期變化的原因是交通通達性差cc時期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市中心dc時期可能出現的現象是逆城市化現象【解析】第8題,從圖上看,a時期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市中心,b時期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的邊緣地帶,c時期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離城市較遠的郊外,這是城市化的三個不同時期。第9題,c時期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離城市較遠的郊外,人口由城市向城鎮或農村地區遷移,即逆城市化現象;此時期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交通通達性好。【答案】8.d9.d生態宜居是國際一流城市的共同特征,山東省青島市明確提出,要以建設園林式花園城市為目標,進一步構建生態城市的框架,打造多層次、多元化的生態系統。如下圖表示生態城市建設面臨的三種選擇,k1表示生態環境質量安全警戒線,k2表示生態環境質量惡化警戒線。讀圖,回答1011題。10青島生態城市建設中最不可取的是()ak2線bac線cad線dab線11將青島建設成為生態城市的合理措施有()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控制城市化進程積極發展城市軌道交通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發展集中布置城市用地分散城市職能abcd 12最近幾年,青島面臨著較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解決這一難題,以下做法可行的是()發展立體交通,進一步完善交通網學生全部放假大力發展公共汽車,實施公交優先 嚴禁外省車輛進入鼓勵步行或使用自行車加強市民的交通法規意識abcd【解析】ab線顯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下降;建設生態城市不能“因噎廢食”控制城市化進程,而集中布置城市用地有可能使問題更嚴重;解決交通擁堵應從引導、疏導等方面進行,但不能因此而禁止外省車輛進入。【答案】10.d11.a12.c二、綜合題13讀城市區域景觀結構變化示意圖,回答以下問題。(1)城市區域與郊區相比,易出現的環境問題是()a逆溫現象b焚風效應c熱島效應d酸雨現象(2)為避免該問題對城市大氣環境帶來的污染,應該()a將衛星城布局在城郊熱力環流范圍之外b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將工業區布局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c控制城市發展,縮小城市規模d減小城市高層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間(3)由該圖可以看出,城市化過程對土地利用方式和景觀特征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解析】本題以示意圖為背景,主要考查城市化對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產生的影響。正確解答該題應把握以下幾點:(1)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消耗大量燃料,釋放大量廢熱,導致城市氣溫高于郊區。(2)城郊形成熱力環流,近地面從郊區吹向城市的風易將衛星城的廢氣帶回城區。(3)城市化使農業用地演化為建設用地;鄉村景觀逐步為城市景觀所取代。【答案】(1)c(2)a(3)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原先的農業用地逐步演化為建設用地;在景觀特征上,原先的鄉村景觀逐步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觀所取代。14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道路擁擠導致的交通事故是許多大城市存在的日益嚴重的問題。下表列出的是部分國家特大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數據。城市每10萬人中死亡人數(人)洛杉磯17.5底特律14.7芝加哥10.5巴黎12.5倫敦10.2東京7.2馬尼拉8.2卡拉奇8.6 材料二據有關資料表明,汽車污染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一氧化碳會導致人體各部分組織缺氧,特別是人腦組織和心臟缺氧后會很快進入昏迷狀態,嚴重者會死亡。氮氧化合物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會影響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導致人們患呼吸系統疾病。長期吸入含鉛空氣,還可引起慢性鉛中毒。汽車發動機產生的噪音會對人的聽力、生理功能等造成不良影響。(1)上述材料表明城市環境問題有_、 _、_等。(2)造成第(1)題中所述城市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b城市車輛太多c城市道路狹窄d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長和過分集中(3)第(2)題中所述根本原因除造成第(1)題中所述環境問題外,還會造成的問題有_(至少回答三個)。(4)你認為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解析】本題以材料和統計表格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城市交通問題、城市環境問題(如交通工具的尾氣污染、噪聲污染)以及城市人口過度增長帶來的問題及解決措施的分析理解能力。【答案】(1)交通擁擠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