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復習問答題專項訓練附答題指導和答案.doc_第1頁
期中復習問答題專項訓練附答題指導和答案.doc_第2頁
期中復習問答題專項訓練附答題指導和答案.doc_第3頁
期中復習問答題專項訓練附答題指導和答案.doc_第4頁
期中復習問答題專項訓練附答題指導和答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二政治下期中復習問答專項訓練2013.4班級 姓名 學號 1.材料一:2010年中國互聯網大會8月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圍繞“服務網絡價值之本,綠色網絡發展之道”的主題,關注誠信、健康、綠色的互聯網。會議呼吁政府部門、互聯網企業、行業協會以及廣大網民要共同努力,打造更有利于發展的互聯網環境。材料二:微博逐漸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成為網民的一種生活方式。但網絡是把“雙刃劍”,微博也不例外,微博可以匯集民眾智慧,揭露時弊,參政問政,也可能成為散布謠言的途徑,而且由于其具有強大的傳播力,破壞性更大。(1)有人認為青少年可以上網,有人認為青少年不可以上網,你覺得判別這個問題的主要依據是什么?答:P10即判斷是非的依據:法律和道德的要求。(2)如何理解網絡對青少年是把雙刃劍? 答:P20即如何正確認識網絡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利弊)(3)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正確利用網絡呢?答:P21即青少年如何正確對待上網?(4)網絡世界也有規則,在網絡中行使權利應堅持怎樣的原則?從中可以得出什么結論?答:P61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權利。P61結論: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一致的,權利和義務互為條件、互相依存,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5)現實生活中,我們青少年還會面臨許多其他的誘惑,這就需要我們正確把握好哪些心理?答:從眾心理和好奇心理2材料一:每個人來到世界上不可能同樣擁有開明的父母、小康的家境、優美的學習環境等。但是,太陽普照世間,機會籠罩森林的時候并不曾遺漏了哪怕一棵小草。材料二:低俗、過度的休閑活動,不僅不利于消除疲勞、緩解壓力,還會使人染上一些不良習氣,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反映了公平有什么特點?為此我們應怎樣正確對待? 答:P4公平是相對的。我們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公平,為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而盡我們所能;另一方面要學會接受,學會寬容,學會泰然處之。(2)材料二告訴我們學會休閑應注意什么原則?答:P29 學會休閑要做到科學、合理、有度 3材料: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3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溫家寶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我認為,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光輝。勿庸諱言,現在,社會上還存在許多不公平的現象,比如收入分配、司法不公,中國的現代化絕不僅僅指經濟的發達,它還包括社會的公平、正義和道德的力量。(1)對于公平,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在你的心目中,公平意味著什么?答:P2即公平的含義:公平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2)“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光輝”,正義要求我們做到什么?你打算怎樣維護社會正義?答:P6即正義的基本要求:一是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權利。二是面對不良社會現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P8-9即怎樣維護正義:.維護正義,要有一顆同情心。維護正義,要勇于同不良的社會現象作斗爭。面對他人的求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施以援手(3)維護正義是每個社會成員的道德義務,有同學認為:面對他人的求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施以援手,所以在面對直接危險時我也應該同歹毒作殊死搏斗。請你對該同學的觀點談談你的看法。 對觀點不完全正確的辨析題答題指導:(步驟一:判斷)(步驟二:肯定正確,分析理由)(步驟三:糾正錯誤,分析理由)答:觀點是不科學的“面對他人的求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施以援手”是正確的。因為維護正義是每個社會成員的道德義務,人們只有心懷正義才能使邪惡無處藏身。“面對直接危險時我也應該同歹毒作殊死搏斗”是錯誤的。因為對于我們未成年人來說,由于身體尚未發育成熟,在面對直接危險時,就應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提供幫助,在懲治邪惡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好自己,既做到見義勇為,又做到見義智為。P104.BBS,電子郵箱、QQ、博客、微博這些新興的網絡技術不斷向我們走來。“今天你織圍脖了嗎?”已經成為最近的網絡問候語。“圍脖”(微博)就是微型博客,用戶可以通過電腦、手機、即時聊天工具等多種途徑隨時隨地地向網站發布文字、圖片、視頻,但微博內容良莠不齊,不良信息沉渣泛起。對新鮮的事物我們青少年總是充滿了好奇,總想去嘗試一下。面對微博等新事物的出現,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對待呢?答:P17即我們應如何正確把握好奇心?5.材料一:隨著手機上網越來越便利和手機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不良信息開始利用上網手機在青少年中蔓延。很多同學喜歡上網,發表自己的看法,但也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現象:有人利用網絡散布虛假信息、有人利用網絡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人肉搜索更是涉嫌侵犯他人隱私。有識之士呼吁:要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國家也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對網絡行為作出相應的規范。材料二:年僅15歲的小虎,不求上進,經常逃學且沉迷于網絡游戲,又結交了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青年,變得厭倦學習、品行低劣。材料三:暑假中,晶晶一家到外地旅游。晶晶用學到的攝影知識和技術,一路上拍攝了不少照片。回家后,她把精選出來的照片上傳到自己的QQ空間里,在照片下面記下旅行感受,注明時間、地點。她將這個電子相冊命名為行走的風景一暑期生活情趣,與父母和好友分享暑假生活的感受。 (1)請你從“法律與道德的關系”角度,說明怎樣才能創設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角度和范圍題答題指導:注意角度和范圍(或單元題、或課題、或框題、或小標題),必須在所提供的范圍和角度找出合適的內容進行回答。本小題提供的范圍是14課的第二框的框題,因此答案應該在該框題中找。答:P46國家角度:法治和德治是相輔相成的,必須把法治和德治結合起來。 公民角度:既要增強法治觀念,自覺地守法、護法,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質和道德水平,做一個好公民。 (2)“青少年正處在步人成年的轉折時期,要過好人生的每一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運用第四單元分清是非的有關內容,談談以上三則材料對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哪些指導意義? 角度和范圍題答題指導:本小題提供的范圍是整個第四單元,因此答案應該考慮涉及到整個單元,建議聯系材料運用目錄上的相關課題或框題回答。答:我們要明辨是非,為人正直,要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和好奇心,要杜絕不良嗜好,要抵制不良誘惑,要學會休閑,要培養高雅情趣。6.材料一: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法的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簽署第27號主席令,公布這一決議。 材料二:江蘇省蘇州市原副市長姜人杰因受賄1億多元人民幣,日前被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材料三:張家港市自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特別重視加強對市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市民的道德素質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如今,遵紀守法的多了,違法亂紀的少了,社會治安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材料四:2011年3月16日下午開始,一場由日本大地震導致核輻射引發的我國國內一場搶購食鹽風波快速卷起,一些不法商販乘機造謠惑眾、惡意囤積、擅自提高食鹽價格,從中牟取暴利。為此全國各地物價部門,迅速行動,全體動員,全面開展食鹽市場價格巡查,堅決打擊造謠惑眾、惡意囤積、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等不法行為,查處了多起食鹽價格違法案件,有效打擊了違法漲價的經營者,遏制了食鹽上漲的勢頭,穩定了市場和民心。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二是如何體現法律的主要特征的? 演繹題答題指導:“如何體現“一定要運用材料原文說明,即材料中“ ”體現了 法律的 特征。不能只答特征。答:材料一中“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法的決議。”體現了法律是國家制定和認可的行為規范。材料二中“江蘇省蘇州市原副市長姜人杰因受賄1億多元人民幣,日前被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既體現了法律是對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還體現了法律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2)材料二中姜人杰的行為是什么性質的行為?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答:犯罪行為判斷的依據:犯罪是指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姜人杰的行為符合犯罪的以上特征,所以是犯罪行為。(3)從法律與道德的關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三說明了什么?角度和范圍題答題指導:必須根據提供的角度進行回答。本小題提供的角度是法律和道德的關系,因此題目就可以轉化成:材料三說明了法律與道德之間的什么關系?答:道德促進法律的實施:人們的道德水準提高了,不但自己會自覺地遵紀守法,而且能以主人翁的態度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勇于同一切違法現象作斗爭。(4)材料四體現了法律怎樣的作用?答題指導:該題沒有要求如何體現,因此只要把材料體現的作用答出來。答:體現了:法律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法律制裁違法犯罪。7材料:近些年來“問題奶粉”,蘇丹紅,地溝油,可口可樂、雪碧含汞,海南毒豇豆席卷全國遭遇有毒、有害、非健康食品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非健康食品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危害人們的健康。(1)請用“法律就在我們身邊”的有關知識談談如何防止有害食品進入市場。(8分)角度和范圍題答題指導:必須在所提供的范圍找出合適的內容進行回答。本小題提供的范圍是14課的課課題,因此答案應該在14課中找。答:答:P46國家角度:法治和德治是相輔相成的,必須把法治和德治結合起來。 公民角度:既要增強法治觀念,自覺地守法、護法,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質和道德水平,做一個好公民。(2)商家利欲熏心,作出違法行為,必然會受到法律嚴懲,所以我們要做守法公民。有人認為“只要法律規定不能做的我們不要去做就不會違法了”,對此你有何看法。對觀點不完整的辨析題答題指導:(步驟一:判斷)(步驟二:肯定正確,補充完整)(步驟三:分析理由)答:觀點是片面的要做到不違法,不僅要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還要做法律規定必須做的事。因為違法行為是指違法行為是指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簡單一點,本題就先答片面的,接著答50頁第一段劃出來的關于違法行為含義的三句話)8.材料一:在某公交車上,乘客李某與王某為爭搶座位而大打出手,造成車廂大亂,司機被迫停車來處理兩人爭端,致使公交車晚點。材料二:1997-1999年期間,原中國光大銀行(香港)董事長朱小華利用職務便利,收受賄賂折合人民幣405.9萬;違反規定將數億元貸給他人,給光大集團造成巨大經濟損失。2002年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朱小華有期徒刑15年,并沒收個人全部財產。(1)材料一中,李某和王某的行為屬于什么行為?他們違反了我國哪部法律?答: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2)材料二中,你認為包含了法律在我身邊的哪些法律知識?角度和范圍題答題指導:必須在所提供的范圍找出合適的內容進行回答。本小題提供的范圍是14課的課題,因此答案應該在14課中找。與材料相關的內容要盡可能多的找出來。答:法律對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是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法律制裁違法犯罪犯罪應受到刑罰處罰,刑罰分主刑和附加刑人民法院是我國的審判機關9.材料:今日,從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了解到,根據憲法要求,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工作已基本完成,民政部將于近期上報國務院法制辦。這意味著,占總人口數14%的1.67億老年人將通過修訂后的老年法受益。新修訂的老年法內容引人關注,單獨成立“社會照料”一章,強調給與老人更多精神關懷,子女“常回家看看”將入法。(1)“占總人口數14%的1.67億老年人將通過修訂后的老年法受益。”可以看出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對老人意味著什么?答:意味著法律是老人的保護傘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